從兩幅描述孝子復仇的漢畫中解讀復仇者的孝道

漢朝 國學 公羊傳 孔子 張再坤 2017-04-03

漢畫內容豐富,對兩漢社會生活、文化風貌有生動再現,而復仇故事佔了漢畫一大份額,分析這些與復仇有關的漢畫故事,從復仇者與復仇對象的身份來看,雙方之中既有平民又有貴族,至於說到復仇的動機,大致分為三種情形:為蒙冤受辱的君主、父母復仇,再就是為自己復仇。

武氏祠為漢代祠堂和墓地,位於嘉祥縣紙紡鎮武翟山村北,始建於東漢桓、靈時期,全石結構,石刻畫像,內容豐富,雕制精巧,取材廣泛,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東漢時期的社會狀況,風土人情,典章制度,宗教信仰等。

武氏祠內保留的孝子復仇的漢畫,其中有廣為流傳的丁蘭供木人,魏湯報父仇的故事。

關於丁蘭事蹟,最早出現於《孝子傳》中,曹植在其《靈芝篇》中有簡單描述:"丁蘭少失母,自傷早孤煢。刻木當嚴親,朝夕致三牲。"

唐徐堅《初學記》卷十七引孫盛《逸人傳》講了丁蘭的故事:丁蘭自幼失去雙親,長大後便用木頭刻出雙親的模樣,朝夕供養。鄰居張叔的妻子向丁蘭妻借東西,丁妻詢問木人,見木人有不高興的樣子,就沒有同意。張叔喝醉後便來責罵木人,並用手杖敲木人的頭。丁蘭回來後,看見木人不高興,就問妻子原委,得知大怒,提劍便殺了張叔。官吏前來緝捕,丁蘭欲逃走,臨行見木人為之落淚。郡縣官吏得知後,誇獎丁蘭的至孝以令神明感動,為之畫像進行宣揚。

從兩幅描述孝子復仇的漢畫中解讀復仇者的孝道

武氏祠中有一幅簡版畫像石,簡版畫僅表現丁蘭供奉木人的場景,與復仇無關。

武氏祠另有一幅繁版畫,基本將整個故事交代清楚。圖中丁蘭在跪拜木人,其妻亦跪於蘭身後,旁邊則有來借東西的鄰人。畫上題曰:“丁蘭二親終歿,立木為父。鄰人借物,報乃借與。”

從兩幅描述孝子復仇的漢畫中解讀復仇者的孝道

(這幅畫中,丁蘭供奉的是雙親,即丁蘭刻木事親)

魏湯報父仇的故事,說的是一個“孝子”,為了盡“孝道”,在他父親去世之後,殺死了侮辱過父親的少年,以其頭祭奠於墓前,是漢代時一個“孝行”故事。最早收錄於《孝子傳》中:

魏湯少失其母,獨與父居,色養蒸蒸盡於孝道。父有所服刀戟,市南少年欲得之,湯曰:“此老父所愛,不敢相許。”於是少年毆撾湯父,湯叩頭拜謝之不止。行路書生牽止之,僅而得免。後父壽終,湯乃殺少年,斷其頭以謝父墓焉。

魏父生前受惡少欺辱,魏湯遂在父亡後殺惡少以祭其父。

嘉祥武樑祠的像石中有此畫面,魏氏父子正在向“少年”求情。在魏湯身後的樹上有鳥,特別標出了“孝鳥”,說明當時對此是很推崇的。

孝是儒家思想的重要部分,子曰:“孝,天之經、地之義,民之行也。”

在談到如何對待父母之仇時,《論語》裡的主張是以直報怨;如子夏在問孔子這個問題時,孔子答曰:“寢苫,枕幹,不仕,弗與共天下也。”!

顯然孔子對待父母之仇的主張比較溫和,比較理性,但是,到了《春秋公羊傳》裡,表現的更加激進,我們常說的“不共戴天之仇”指的就是殺父、殺母之仇!《公羊》認為“子不復仇,非子也”!

相傳《春秋公羊傳》作者為子夏的弟子,戰國時齊人公羊高。

漢畫中丁蘭供木人,魏湯報父仇的故事顯然是《春秋公羊傳》所崇尚的子報父母之仇的一種孝行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