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虎山:張天師系漢留侯張良九世孫,得道後稱張道陵

漢朝 張道陵 龍虎山 宋徽宗 道教 蕭家老大 2018-11-30

龍虎山:張天師系漢留侯張良九世孫,得道後稱張道陵

龍虎山:張天師系漢留侯張良九世孫,得道後稱張道陵

江西龍虎山之所以出名,並不全是因為它秀美的赭山綠水和奇特的丹霞地貌。充滿玄機的千年嗣漢張天師道場,才是使龍虎山出名的真正原因。

中國道教主要分為天師道(又稱正一道)和全真道兩大派別,而天師道要比全真道早出現九百多年。

龍虎山:張天師系漢留侯張良九世孫,得道後稱張道陵

天師道與全真道除了都是以老子《道德經》為其道的基本教義外,兩派的主要區別在於:天師道道士可以結婚生子,每一代天師的確立皆如皇室繼統一樣,由上一代天師的嫡長子繼承天師位,每代天師皆由當朝皇帝敕封。而全真道則主張清修,每一代掌門人的確立皆由上一代掌門人指定,既非子嗣繼承,也不需皇帝敕封。

天師道的創始人是張道陵(公元34-156年)。張道陵原名張陵,字輔漢,系漢留侯張良九世孫,得道後稱張道陵。

龍虎山:張天師系漢留侯張良九世孫,得道後稱張道陵

東漢建武十年(公元34年),張陵生於沛國(今江蘇豐縣),自幼敏而善悟,面相奇特。成年後,身長九尺二寸,龐眉廣顙,朱頂綠眼,隆準

方頤,目有三角,虯髭美髯,望之森嚴。七歲時,讀老子《道德經》愛不釋手。稍長,對四書五經,天文地理,河圖洛書等經書典籍無不涉獵,所覽之書,心領神會,過目成誦。後來,辦學堂,講經學,從學者千餘人。

漢明帝永平二年(公元59年),二十五歲的張陵,以道德文章舉賢良,拜為巴郡江州(今重慶市)令。其身在官府,卻無意仕途。期間,得練形合氣之書,遂掛冠隱居北邙山(今洛陽市東北),立志修道。修煉三年後,為尋修道寶地,獨攜弟子王長,雲遊各地。至鄱陽湖後,入貴溪雲錦山,並之視為修道福地。設壇仙水巖,修煉九天神丹。丹成,龍虎現。便將雲錦山改名為龍虎山。斯時,張陵己六十餘歲,但容貌仍似三十餘歲者。此後,又訪得《神虎祕文》、《三皇內文》、《黃帝九鼎丹書》、《太清丹書》。至此,修道有成。

龍虎山:張天師系漢留侯張良九世孫,得道後稱張道陵

正當張道陵及王長在龍虎山地區把道教體系,道教理論不斷完善之時,四川發生瘟疫。聞訊後,以醫藥神術拯救眾生的張道陵,帶上在龍虎山煉製的神丹和名種草藥,匆匆趕往四川,居住青城山,一邊為百姓治病,一邊繼續發展道教。

至漢順帝時(公元123年),張道陵己自著道書二十四篇,又得《太上老君正一盟威祕篆》、《三清眾經》等祕籍。於是,便奉老子為教祖,尊稱太上老君,以《道德經》為基本教旨,正式創立《正一盟威道》(教外稱“五斗米道”),教眾奉其為天師,後世稱為天師道或正一道。

此後,張道陵的後裔世襲天師道法。時至今日,在江西龍虎山和四川青城山都有張天師神像供人朝拜。

龍虎山:張天師系漢留侯張良九世孫,得道後稱張道陵

東漢永壽二年(公元156年),張道陵偕妻雍氏一同“飛昇”,壽一百二十三歲,道眾稱其為祖天師。羽化前,他交待子孫要返回龍虎山,因為那裡有他的丹灶、草堂和他的道眾,還有他鎮壓在鎮妖井中的一百單八位天罡地煞魔頭。

祖天師羽化後,子,張衡;孫,張魯(《三國志.魏書八.張魯》)先後承襲其道。至漢獻帝時(公元190年),張魯己據漢中二十餘年(191-215年),實行政教合一,大力傳播和發展正一盟威道,民夷信向之。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張魯歸順曹操,由操拜為鎮南將軍,封閬中侯。從而使正一盟威道取得了合法地位,逐漸成為後世的正統道教,即新天師道。

龍虎山:張天師系漢留侯張良九世孫,得道後稱張道陵

而重返龍虎山的擔子,則落到張魯的兒子,張道陵的重孫張盛身上。在當時三國紛爭的情況下,從四川到江西殊為不易。張盛不負重託,攜帶著祖天師的印、劍、符、篆等信物,輾轉雲、貴、滇,沿著十萬大山的崎嶇山路,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回到了祖天師張道陵煉丹造基的龍虎山,開始了天師道在龍虎山承續六十三代的綿延,使龍虎山逐漸成為中國正一道的道教中心。據《留侯世家》記載,張盛於晉承嘉年(公元309年)羽化,享年九十八歲。

龍虎山:張天師系漢留侯張良九世孫,得道後稱張道陵

在六十三代天師中,貢獻突出的還有第三十代天師張繼先(公元1092-1128年)。宋徽宗崇寧三年(1104年)及次年,其兩次應詔入朝,與宋徽宗坐而論道。自崇寧四年(1105年),朝廷先後撥銀遷建上清正一宮,賜建上清鎮天師府。自張繼先始,歷代天師皆由朝廷敕封。張繼先羽化時年僅三十六歲,其後二百年,施耐庵作《水滸傳》,其中“神童天師”即以張繼先為原型。

第四十三代天師張宇初(公元1340-1410年),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襲教。次年春,明太祖朱元璋召見於奉天殿,眷齎有加。越年辭歸,太祖親制文兩道,特授“正一嗣教道合無為闡祖光範大真人”。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敕重建大上清宮,並欽賜龍虎山正一玄壇印及關防、符篆,鎮護龍虎山。永樂六年(公元1408年)十月,明成祖朱棣命張宇初天師尋訪真人張三丰,兩位真人相遇於武當山“遇真橋”,後敕建“遇真觀”。

龍虎山:張天師系漢留侯張良九世孫,得道後稱張道陵

天師的承續止於第六十三代天師張恩溥(公元1904-1969年)。公元1949年4月,張恩溥經廣州轉澳門至香港,次年春入臺,居臺北大龍洞覺修宮。公元1969年12月,末代張天師在臺北市私邸羽化,享年六十五歲。與兩年前(即公元2008年10月28日)由於孔子的第七十七代嫡長孫衍聖公孔德成在臺北去世,而衍聖公從此從中國的歷史上消失一樣,延續了六十三代的嗣漢張天師至此也從中國的歷史上消失了。

下面該遊覽道宮了。論說龍虎山道觀殿宇不少,可真正存留一些古蹟的還只有上清鎮上的天師府。

龍虎山:張天師系漢留侯張良九世孫,得道後稱張道陵

天師府位於上清古鎮中部,建築面積2.4萬平方米,呈八卦型結構,殿堂巍峨,氣勢壯觀。

天師府始建於宋徽宗崇寧四年(公元1105年),系宋徽宗趙佶賜予三十代天師張繼先的私宅。後於元延佑六年(公元1319年)由第三十九代天師張嗣成遷建於今址。天師府歷代皆有修葺增補,方延續至今。

在公元1949-1982年的三十餘年中,天師府先後被上饒地區教師進修學校、上清師範、貴溪三中所佔用(也許正是被佔用,天師府因禍得福,才免遭歷次運動,尤其是在文革中被毀的厄運)。直至1983年國務院確定嗣漢天師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當地政府才開始重新修復天師府。

現在的天師府大門、二門(二門原為清同治六年所建,可在1995年不知為何卻改成了鋼筋水泥門)以及玉皇殿都是新建的。能看到原跡的是玉皇殿前的“靈泉井”,此井系南宋五祖之一白玉蟾大師與三十五代天師張可大共同開鑿的。

龍虎山:張天師系漢留侯張良九世孫,得道後稱張道陵

玉皇殿東面的院中有十餘株綠蔭如冠,樹齡在七百年以上的古樟樹,其中有七株排列成北斗七星狀,玄妙異常。在古樹之間,有一尊由趙孟頫書寫的《玄教大宗師碑》,迄今己有六百八十餘年曆史。

天師殿原名“三省堂”,建於光緒七年(公元1881年),是天師生活起居之所。殿內祀奉著祖天師張道陵及各主要有功天師,殿堂上懸掛著宋徽宗、明太祖、清乾隆的御賜匾額。

上清宮在1930年被大火焚燬後,被闢為上清林場。公元1969年,上清

宮所有存留的斷垣殘壁悉數被摧毀,屋基甬道條石被用作建上清大橋橋墩。因為洪太尉己經放出了一百單八位魔頭,因此只有鎮妖井還殘存。由於上清宮所有建築都是公元2000年新建的,我們己經沒有了遊覽的興致。

被稱為上清古鎮的老街,早己不復存在了。如今小街兩邊的房屋大多為新建的二、三層小樓,儘管都建成了仿古的模樣,但古香古色的真正韻味,豈是模仿得出的?或許,只有那臨河的麻石碼埠還能依稀憶起些許舊時古街的時光。

天師府道士

龍虎山:張天師系漢留侯張良九世孫,得道後稱張道陵

龍虎山:張天師系漢留侯張良九世孫,得道後稱張道陵

龍虎山:張天師系漢留侯張良九世孫,得道後稱張道陵

龍虎山:張天師系漢留侯張良九世孫,得道後稱張道陵

龍虎山:張天師系漢留侯張良九世孫,得道後稱張道陵

龍虎山:張天師系漢留侯張良九世孫,得道後稱張道陵

龍虎山:張天師系漢留侯張良九世孫,得道後稱張道陵

龍虎山:張天師系漢留侯張良九世孫,得道後稱張道陵

龍虎山:張天師系漢留侯張良九世孫,得道後稱張道陵

龍虎山:張天師系漢留侯張良九世孫,得道後稱張道陵

龍虎山:張天師系漢留侯張良九世孫,得道後稱張道陵

龍虎山:張天師系漢留侯張良九世孫,得道後稱張道陵

龍虎山:張天師系漢留侯張良九世孫,得道後稱張道陵

龍虎山:張天師系漢留侯張良九世孫,得道後稱張道陵

龍虎山:張天師系漢留侯張良九世孫,得道後稱張道陵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