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兩個縣與河南一個縣級市 都因一條河流而得名

漢朝 沁河 北魏 北齊 魏孝莊帝 太原大小事 2018-12-18


山西兩個縣與河南一個縣級市 都因一條河流而得名

打開UC瀏覽器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沁河春秋時名少水,西漢始名沁水,也稱洎水,近代稱沁河。河長485公里。沁河,黃河一級支流。 山西沁水縣、沁源縣,河南沁陽縣名字都與沁河有關

沁源


山西兩個縣與河南一個縣級市 都因一條河流而得名

打開UC瀏覽器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沁源縣,隸屬於山西省長治市,位於山西省中南部,長治市西北部,地處太嶽山東麓。

沁源縣地圖

因沁河之源而得名,古為冀州之域。

春秋為晉之地。戰國前期屬韓後屬趙。秦屬上黨郡。西漢置谷遠縣。王莽時,改谷遠為谷近縣。

三國為魏之地。晉廢縣,屬上黨郡。北魏孝莊帝(元子攸)建義元年,(公年528年)始置沁源縣,縣治在今城南一里許。同年,於沁源縣置義寧郡,領團城、義寧、安澤、沁源等縣。北齊,北周時,沿用不改。隋文帝(楊堅)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治沁州,州治在沁源縣城南。

唐高祖武德初,復沁州治。北宋時屬威勝軍,宋太宗(趙炅即匡義,亦名光義)太平興國二年(公元977年)威勝軍在銅亂柳石圍中,即今沁縣城置沁州,從此,沁州便從沁源遷到沁縣,沁源縣仍屬沁州。金初沁源亦屬沁州;金宣宗(完顏王旬)元光二年(公元1223年)始治谷州,谷州治在沁源。

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年間廢谷州,屬沁州。

明清時,仍屬沁州,州治在今沁縣城。民國三年(即公元1914年),沁源屬冀寧道。民國十九年(公元1930年)廢道,屬山西省。

沁水


山西兩個縣與河南一個縣級市 都因一條河流而得名

打開UC瀏覽器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沁水,隸屬於山西省晉城市,位於山西省東南部,中條山東北,沁河中游。

沁水縣地圖

《水經·沁水注》:“沁水又逕沁水縣故城北,蓋藉水以名縣矣。”是沁水縣以沁水而得名。

沁水西漢時為河東郡端氏邑。東漢置端氏侯國,屬司隸校尉部。三國復為端氏縣,隸司州平陽郡。東晉隸建興郡,北魏屬建州。北齊仍屬建州,西河、高延併入東永安縣,東永安改為永寧縣,和端氏縣同屬建州安平郡。隋開皇三年屬澤州,隋大業三年(607),澤州改稱長平郡,改永寧縣為沁水縣,和端氏同隸長平郡。隋末、唐宋,端氏、沁水隸澤州(或稱高平郡)。金代端氏、沁水屬南澤州、忠昌軍節度。元至元三年(1266),端氏縣併入沁水縣,屬澤州司侯司,隸中書省晉寧路。明代屬澤州直隸州,隸山西布政使司,清代屬澤州府,民國三年改屬冀寧道。

沁陽


山西兩個縣與河南一個縣級市 都因一條河流而得名

打開UC瀏覽器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沁陽市隸屬河南省焦作市,古稱懷慶府、河內縣。

沁陽市

因故城位於沁水之陽而得此名,位於河南省西北部。

夏為覃懷地,屬冀州。商為鄂侯國,屬畿內。西周為邘國地,又為雍國之西境。

春秋為周地、鄭地,後又為晉之野王邑。戰國為魏地,後又屬韓國,再後為衛國。秦為河內郡所轄的野王邑。

漢置野王縣,後析為武德、波二縣,晉廢,恢復野王縣,郡治由懷移至此縣。隋改為河內縣,因在黃河北,唐析為太行、忠義、紫陵三縣,旋複合為河內縣,為懷州治所。

宋析置武德縣,不久復併入河內縣,屬河北西路懷州。金為南懷州治。元屬懷孟路,後改為懷慶路。

明清時屬懷慶府。

民國二年(1913年)廢府存縣,改為沁陽縣,因在沁河之北,故名。

PS:山西沁縣:西漢置銅鞮縣,屬上黨郡,隋代改屬沁州,後改,五代又屬沁州。金、元為沁州治。明洪武初銅鞮縣廢入沁州。清稱沁州。1911年改為沁縣。縣因州名。(小編沒寫,各位見諒)

(來源:世事變遷,如侵刪)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