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篡漢時,劉姓皇族子孫為何少有人站出來拱衛漢室江山?

之前至簡有一篇小文,主要探討了王莽篡漢前後,西漢皇室子孫還有不少,但在王莽篡漢時卻少有人能夠站出來反對。實際上,這裡面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王莽篡漢時,西漢皇族子孫為何鮮有人站出來反對?

王莽篡漢時,劉姓皇族子孫為何少有人站出來拱衛漢室江山?

1、被王莽拉攏去了。

在中國歷史上,王莽會拉攏人是出了名的,而他所拉攏的對象,就包括了漢室皇族。

元始二年(公元2年),在王莽的主持下,西漢立代孝王玄孫的兒子劉如意為廣宗王;江都易王的孫子、盱臺侯劉宮為廣川王;廣川惠王的曾孫劉倫為廣德王;賜漢朝興起以來大功臣的後裔周共等人繼承爵位,都被封為列侯及關內侯,共一百一十七人。

元始五年(公元5年)正月,漢平帝在明堂對遠近祖先進行大合祭。當時,受徵助祭的有諸侯王二十八人,列侯一百二十人,皇家子弟九百餘人。

典禮完畢,王莽又授意漢平帝,對這些受徵助祭的人,或增加他們的封地戶數,或賜封爵位,賞賜金銀、絲織品,或提高俸祿,任命當官,各有差別。

除此之外,漢室皇族子孫中若能表明態度,站在王莽一邊,王莽也從來都不吝惜對他們的封賞。

王莽篡漢時,劉姓皇族子孫為何少有人站出來拱衛漢室江山?

公元6年,當安眾侯劉崇與張紹一同舉兵反對王莽時,張紹的堂弟張辣和劉崇的遠房伯叔劉嘉卻前往朝廷自首,並上奏書歌頌王莽美德,痛斥劉崇有罪。

王莽於是赦免了他們的罪責,還封劉嘉為率禮侯,封劉嘉的七個兒子為內關侯,封張辣為淑德侯。

長安人把這件事編成俗語,說:“欲求封,去找張柏鬆。拚命鬥,不如巧上奏。”

漢平帝去世時也不過十四歲,支持西漢政務的實際上是王莽。這些受封賞的人豈能不知道,自己得來的諸多好處,並非出自漢平帝,而是來自王莽?

所謂有奶便是娘,忠於西漢王朝,未必能比忠於王莽所得到的好處更多。所以,當王莽篡漢時,這些人自然也就裝聾作啞了。

王莽篡漢時,劉姓皇族子孫為何少有人站出來拱衛漢室江山?

2、被王莽鎮壓和控制。

王莽篡漢前後,安眾侯劉崇、嚴鄉侯劉信、徐鄉侯劉快等少數幾位漢室子孫也曾起兵試圖進行反對,但這些軍事行動最終都被王莽鎮壓下去,而且,這些的下場,最終都不是太好。這對其他漢室皇族子孫而言,無疑起到了殺雞儆猴的作用,威懾力不小,讓他們不敢輕舉妄動。

王莽篡漢後,也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以控制漢室皇族子孫。公元9年,王莽一面授任卿大夫、侍中、尚書官職總共幾百人,另一方面則將各劉姓皇族擔任郡太守的,都調任諫大夫。

與此同時,王莽還把大鴻臚官署作為定安公(即西漢末代皇太子劉嬰)的住宅,設置門衛、使者進行監護管理,並警告保育人員和奶媽不準跟定安公談話,讓他常在四壁合圍的屋子裡。

王莽篡漢時,劉姓皇族子孫為何少有人站出來拱衛漢室江山?

正因為這個原因,所以定安公劉嬰長大後,還無法叫出六畜的名稱。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證明,王莽當時對漢室皇族子孫管理和控制有多嚴密。

公元9年,王莽派五威將王奇等以頒符命為由,收繳原漢朝的印信。

次年,五威將帥七十二人回來奏報,原漢朝的諸侯王都去掉王號改稱為公,全部上繳印信成為平民,無人敢違抗命令。只有原廣陽王劉嘉因向王莽呈獻符命,魯王劉閔因向王莽呈獻神書,中山王劉成都因向王莽呈書歌頌功德,仍然保留列侯的爵位。

王莽篡漢時,劉姓皇族子孫為何少有人站出來拱衛漢室江山?

3、西漢王朝自廢武功。

周王朝分封諸侯國,其中同姓家族有五十餘個。所以,即便是在王室哀弱之時,也有五霸扶助,共同守護,諸侯國的力量再強大,也不敢輕易滅周,周朝因此得以延續了八百餘年。

西漢初年,以呂雉為首的呂氏集團也曾試圖篡漢,但最終未能成功,原因何在?除了陳平、周勃等人的運籌帷幄外,關鍵的原因是當時的西漢有較強大的劉氏皇族封國。一旦呂氏篡漢,這些劉氏皇族子孫隨時都可能起兵維護漢室江山。

但西漢的統治者們為了加強中央集權,不斷地撤除封國。漢文帝時,分割了齊國、趙國;漢景帝時,削減了吳國、楚國;漢武帝更狠,他所頒佈的推恩令,不動刀兵就讓各封國自己分解。

從此以後,齊國被分成七國,趙國被分成六國,樑國被分成五國,淮南國被分成三國。皇子封親王時,大的封國不過十多個城鎮。長沙國、燕國、代國,雖然仍是舊名,都不再緊鄰南北邊疆了。

王莽篡漢時,劉姓皇族子孫為何少有人站出來拱衛漢室江山?

除此之外,漢景帝因為七國之亂,更加貶抑諸侯王的地位,減少了封國官員編制。而漢武帝時,衡山王劉賜、淮南王劉安因為圖謀不軌,封國都被撤除。封國國君只能得到供穿衣吃飯的租稅,不參與政事。

到了漢哀帝、漢平帝時代,封國國君已經都是後代苗裔,跟皇帝的血緣和親情更加疏遠。加之這些皇族子孫多數是在封閉的王宮之中成長起來的,既缺乏歷練又沒有聲望,自然也得不到民眾的尊敬,其勢力與當地富翁沒有什麼不同。

西漢王朝自費武功,終於導致漢室內外衰微,所以當王莽篡漢、派五威將去收繳原漢朝封國的印信時,那些所謂的“國君”們才會叩頭至地,爭先恐後地雙手呈上印信。有些人更是對王莽歌功頌德,奉承獻媚,以取得王莽的歡心,哪裡還有反對王莽的心思?!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