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一村村民宣稱是兩千年前失蹤的羅馬兵團後裔,想回意大利尋根

漢朝 陳湯 甘延壽 郅支單于 千古名將英雄夢 2017-03-25

西漢歷史的最後一抹輝煌——絕域名將陳湯(10)

漢元帝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西域都護甘延壽與副校尉陳湯先斬後奏,集合西域十五國聯軍共同遠征中亞,討伐北匈奴郅支單于,經萬里跋涉,漢朝大軍終於抵達康居,逼近郅支城,在都賴河畔距城堡三裡處安營佈陣。

三裡,這是一個緩衝區,目的是先察敵情,後發制人。於是陳湯與甘延壽攜手登上一個小土坡,極目遠望,但見這是一座三重城,內城是土城,外城則是由兩層木牆構築的加強防禦工事。城樓上一眼望去,盡是五色旌旗,臨風招展,另外還有兵士數百人一律頂盔貫甲,排列城頭;城下則有數百騎士往來飛馳,然後城門兩邊也有百餘名的奇怪的步兵,布成了一個奇怪的陣式,一邊喊話一邊操演。同時城上的守軍也很熱鬧,他們興高采烈的朝漢軍招著手,用生硬的漢話大喊:“鬥來!鬥來!”

甘肅一村村民宣稱是兩千年前失蹤的羅馬兵團後裔,想回意大利尋根

然而漢軍並沒有去“鬥來”,我們前面就說過,陳湯在戰術上是一個持重的指揮官,甘延壽更是一個戰略戰術都講求穩重之人。如今匈奴軍守備嚴密,陣法奇怪,在尚未摸清楚其中門道之前,最好還是不要貿然攻擊,不如先扎穩陣腳,以不變應萬變。

在城下往來馳驟的匈奴騎兵見漢軍不敢“鬥來”,便呼嘯著朝漢營疾速衝來。然而漢軍早有戒備,所有強弩早已拉滿外指,嚴陣以待。匈奴騎兵衝到近前一看媽呀這麼多陰森森的鐵箭頭,嚇得掉頭就跑。看來這只是一次試探性的進攻。

這下漢軍可以“鬥來”了,於是所有弓弩兵出營,緩步向前推進,並放出了第一輪飛箭,匈奴騎兵只顧逃命不敢還擊,在丟下數十具屍體後竟又一溜煙撤回了城中。而城門口的那些奇怪步兵卻還不怕死,刷刷刷踏著整齊的步子就往前衝。

甘肅一村村民宣稱是兩千年前失蹤的羅馬兵團後裔,想回意大利尋根

趁著這個間隙,讓我們與陳湯甘延壽一起,來好好研究一下這支奇怪的步兵隊伍與他們的奇怪陣型。

在《漢書》的記載中,關於這支奇怪步兵只有一句話:“步兵百餘人,夾門魚鱗陣,講習用兵。”

然而,就是這短短的一句話,引起了後人讀史者的無限猜測,遐思,乃至意淫。

因為,從任何史書的記載來看,匈奴人向來都是使用輕騎兵作戰,從來沒有使用過步兵,而且這支步兵還結成了規整的陣型,這不是他們的作風。顯然,這些步兵不是匈奴人。

甘肅一村村民宣稱是兩千年前失蹤的羅馬兵團後裔,想回意大利尋根

那麼這些步兵不是匈奴人,會是什麼人呢?於是就有些善於聯想的歷史學者從“魚鱗陣”三個字著手,推測他們是羅馬人。也就是說,早在兩千多前,漢朝與羅馬,這兩個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文明,就在中亞這片草原上有過交鋒的記錄,這無異於一個石破天驚(當然也極其荒謬)的發現。

所謂魚鱗陣,陣如其名,即隊形一層一層如魚鱗狀密集排列,這種密不透風的烏龜陣,的確像是羅馬步兵的特色,但光這一點就說他們來自遙遠的羅馬,恐怕武斷。

然而這些歷史學者們並不罷休,他們很快就在今天甘肅永昌找到了一座驪軒城,中國古籍曾稱羅馬為“黎靬”,與“驪軒”音近,所以據此斷定,這座驪軒城,就是陳湯在攻破郅支後,漢朝安置這些羅馬戰俘的地方。然後又有考古學家在那裡發現了古羅馬人的遺物與墓葬,還發現了不少碧眼金髮的古羅馬人的後裔。學者們還在這裡發現了一段約10米長,1米高的S形土城牆,並認定這就是當年驪軒古城的城牆遺蹟。這現存的斷壁殘垣便成為“古羅馬失蹤軍團定居中國”的有力證據:用重木加固土城以加強防禦正是羅馬軍隊獨有原作戰手段之一。

甘肅一村村民宣稱是兩千年前失蹤的羅馬兵團後裔,想回意大利尋根

這可就牛逼大發了,一下子把東西方文明的歷史交匯點提前1000多年,馬可波羅的棺材板都快按不住了,歷史大發現啊!

於是各國媒體開始大狂歡,總之一通炒作,後來又有很多作家們也摻和了進來,又是寫小說,又是編電視劇本,甚至中央臺還拍了個紀錄片叫《消失的軍團》,將它進一步發揚光大。再後來武打巨星成龍還據此拍了一部賀歲大片《天將雄師》,著名國漫《秦時明月》中某些情節也從中多有借鑑。這下子可熱鬧了,永昌縣裡頓時大興土木,建起大量古羅馬建築,據說還有一些長相歐化的永昌人竟穿上了戲裝一樣的古羅馬戰士服,組織起古羅馬軍團到各地去表演,村民們甚至信誓旦旦的說自己就是歐洲人,正準備回意大利尋根呢!

甘肅一村村民宣稱是兩千年前失蹤的羅馬兵團後裔,想回意大利尋根

號稱意大利後裔的村民

不過很可惜,這些歷史學者們並沒有把史書讀透,《漢書》的後文明確記載,陳湯將郅支城的所有戰俘都贈給了西域諸王為奴,並沒有將他安置在漢朝境內。而且根據漢簡的記載,這座所謂的驪軒城,其實早在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之前就已經作為一個地名存在,說它跟郅支之戰有關,未免太過牽強。

然後這些歷史學者的另一個假猜,也十分搞笑。原來在公元前54年,“羅馬三巨頭”之一的敘利亞總督克拉蘇(也就是鎮壓了斯巴達克起義的那個人)曾率領軍隊遠征安息(Arsacids,即Parthia帕提亞帝國,當時領有全部伊朗高原及“兩河流域”,為西亞大國),卻在卡雷戰役中被安息王佛拉特四世打得全軍覆沒,只有一支6000多人的軍團突出了重圍。不過這支軍團並沒有返回羅馬。他們究竟去了哪兒了呢?如此龐大的軍團怎麼會失蹤不見呢?於是有人假設,這流落亞洲的羅馬兵團中,大概就有人當了郅支的僱傭軍吧。

甘肅一村村民宣稱是兩千年前失蹤的羅馬兵團後裔,想回意大利尋根

果然很搞笑,陳湯攻打郅支發生在公元前36年,距離卡雷戰役近二十年,這些羅馬兵就算活著,而且還逃到了康居,那麼他們至少也有四十歲。以古代人的壽命,四十歲已經是老人家了,郅支還要他們幹嘛?這其中又疑點叢叢。

最近蘭州大學的DNA研究發現,今天甘肅永昌那些所謂金髮碧眼的村民,其實與西域諸國一樣都是印歐人種,並非什麼南歐來的,這個長達數十年的歷史學者與各種媒體的集體意淫,終於不攻自破。

甘肅一村村民宣稱是兩千年前失蹤的羅馬兵團後裔,想回意大利尋根

所以現在事實很清楚了,所謂驪軒城,也就是河西的中亞移民所建的城罷了;那些古羅馬遺物,當是絲綢之路上的商隊貿易得來;沒啥好大驚小怪。至於驪軒,應為亞歷山大之轉音,當年希臘亞歷山大大帝曾遠征中亞,在中亞建了很多亞歷山大城,這座驪軒城,應是移民們懷念故鄉所取,城牆呢當然也就是學習了羅馬人的技術。其實匈奴與西域的部落中也有叫犁汗的,意思想必也差不多。而這個所謂的魚鱗陣,或許真是從羅馬傳到安息再傳到康居,再由郅支借用的,總之這些步兵絕非羅馬人。

當然,驪軒城也算是漢帝國與羅馬文明交匯的一個神奇產物,值得學界花心思進一步好好研究、開發。至於是否與陳湯有關,歡迎大家討論。

更多強漢名將精彩內容請看拙作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千古名將英雄夢jhxlesheng,未經本人同意,嚴禁轉載

甘肅一村村民宣稱是兩千年前失蹤的羅馬兵團後裔,想回意大利尋根

甘肅一村村民宣稱是兩千年前失蹤的羅馬兵團後裔,想回意大利尋根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