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出土一枚赤金方印,專家不知來歷,查閱《後漢書》才知不得了

漢朝 後漢書 日本 中國歷史 笑看春與秋 2017-06-10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這兩句詩出自楚辭《渡易水歌》,戰國時期所著。其時代背景是,秦國欲要討伐燕國,刺客荊軻為報燕太子丹知遇之恩,義無反顧地挺身而出,遠赴秦國刺殺秦王。秋風蕭瑟,易水寒冽,一位壯士即將遠行,此去明知無回,卻仍要往之。詩中所描繪的捨生取義與大義凜然讓人喟嘆,生動地刻畫出一個遲暮英雄的悲壯。

從此漫漫後世之中,在有類似悲壯的情景出現,無不能在耳畔隱隱聽到這兩句詩的迴響,似乎是從戰國穿越而來的輓歌。

日本出土一枚赤金方印,專家不知來歷,查閱《後漢書》才知不得了

八百多年後,與中國遙隔一海的日本也曾發生這種感天動地的情景,只是不知那裡是否有如《渡易水歌》這樣的悲壯詩歌。那次事件便是日本著名的“送別遣唐使”。

各位應該都知道,唐朝是中國極為鼎盛的時期,對外宣稱“天朝上國”,不僅疆域遼闊,而且軍威將強,武功雄偉,四海之濱莫不臣服。東海島國——日本也在其中。

為了吸取唐朝的文化與知識,改革圖新,日本國主聖德太子決心派遣大批使團來中國學習。但此次遠渡前途未卜,加之日本造船技術的落後,這場旅途稱之為“死亡之旅”也不為過。

日本出土一枚赤金方印,專家不知來歷,查閱《後漢書》才知不得了

這次出使,其實就是親人之間的生死離別。想要順利抵達,何其艱難!在一幅《入唐畫卷》中曾有過這樣的描繪,遣唐使海船被巨浪打翻,船體破裂,使節們在大海里痛苦掙扎,為性命爭取最後的存息。

這種事情絕非個例,當年派往唐朝的船隊,一般為四艘,但最後能夠成功到達中國的,往往只有一艘,甚至——沒有。而且就算到了中國,也遠沒有想象中的順利,很多使節會被當地官府扣下,淪為囚犯,畢竟當時沒有翻譯,更沒有通訊手段,誰知道滿口呱呱,說著莫名其妙語言的他們是幹嘛的?

日本出土一枚赤金方印,專家不知來歷,查閱《後漢書》才知不得了

儘管如此地艱難,日本人也沒有膽怯,仍然義無反顧,一批又一批地繼續派人來唐。當年的他們為了學習中國先進的技術文化,確實到了刀山火海都敢上的境地。那種無畏讓人動容。不過話說回來,現在的日本人不正也是如此嗎?他們嚮往強者之心,自古就沒有變過。

還有一點值得一提,那時日本使節來唐朝學習所乘坐的船隻,全是人力用櫓劃的,要劃一個多月才能抵達。因為旅途的險惡,很多使節乾脆就留在了中國,此生都沒有再回日本。

日本出土一枚赤金方印,專家不知來歷,查閱《後漢書》才知不得了

這一事件因太過著名而被眾人所知。然而說起來,日本遠渡中原卻並不是從唐朝開始的,最直接的證據便是1784年在日本九州博多灣口的志賀島發現的一枚赤金方印。

當年這一事件在日本引起了巨大的轟動,日本民眾十分好奇這件寶貝究竟是什麼時候的?產自哪裡?

日本專家團整日考究,也不能知曉金印的來歷。後來經多方打聽,又請教了很多中國學者,才知這件金印產自中國。但是什麼時候的呢?一時間中國學者也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後來不知哪位博古通今的老學究在翻閱《後漢書》時,看到了一段有關倭國來漢朝拜的記載,才終於知道金印的來龍去脈。

日本出土一枚赤金方印,專家不知來歷,查閱《後漢書》才知不得了

據《後漢書》記載,東漢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倭國使者來漢朝拜,光武帝賜使者金印紫授。

原來,這個東西是東漢光武帝贈與日本的。可知,在東漢年間,日本就開啟了“赴中之旅”。

倭國國主收到金印後,一直視若珍寶,將它看作是權力的象徵,小心翼翼的珍藏著。後來日本內亂,國王害怕金印丟失,就將其埋在了地下,希冀有朝一日能平掉叛亂,再次光復國家。可萬萬沒料到,復國未成,金印白白埋在了地下一千七百多年。。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