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時期的鑲玉漆棺與葬玉製度'

"
"
漢朝時期的鑲玉漆棺與葬玉製度

西漢楚王墓:鑲玉漆棺


漢代尤其是西漢時期是中國古代喪葬用玉發展的高峰,對該時期葬玉製度和禮俗的研究一直為人所關注,成果比較豐富。對於各種葬玉基本都有一定程度的考察,尤其是對玉衣及玉衣制度已取得了比較深入和全面的認識。然而,考古材料提示我們,在玉衣之外,尚有鑲玉漆棺的存在。

一、漢朝時期的鑲玉漆棺

在漢代高級別的墓葬中出土有一種遺存,即在漆棺的內部滿鑲玉片(含有一些玉璧),包括底板、兩側板、兩擋板和頂板,在棺外還有玉璧和玉器作為裝飾。不少學者稱之為“玉棺”。然而,文獻中雖有“玉棺”一詞,如《後漢書·王喬傳》載:

“後天下玉棺於堂前,吏人推排,終不動搖。喬曰:‘天帝獨召我耶?’乃沐浴服飾寢其中,蓋便立覆”

"
漢朝時期的鑲玉漆棺與葬玉製度

西漢楚王墓:鑲玉漆棺


漢代尤其是西漢時期是中國古代喪葬用玉發展的高峰,對該時期葬玉製度和禮俗的研究一直為人所關注,成果比較豐富。對於各種葬玉基本都有一定程度的考察,尤其是對玉衣及玉衣制度已取得了比較深入和全面的認識。然而,考古材料提示我們,在玉衣之外,尚有鑲玉漆棺的存在。

一、漢朝時期的鑲玉漆棺

在漢代高級別的墓葬中出土有一種遺存,即在漆棺的內部滿鑲玉片(含有一些玉璧),包括底板、兩側板、兩擋板和頂板,在棺外還有玉璧和玉器作為裝飾。不少學者稱之為“玉棺”。然而,文獻中雖有“玉棺”一詞,如《後漢書·王喬傳》載:

“後天下玉棺於堂前,吏人推排,終不動搖。喬曰:‘天帝獨召我耶?’乃沐浴服飾寢其中,蓋便立覆”

漢朝時期的鑲玉漆棺與葬玉製度

鑲玉漆棺(正面)


這顯然是神異傳說之詞,而且從文意看這裡所指的“玉棺”應是十分笨重的玉質之棺,與目前所見主要鑲嵌玉片在棺內的遺存不同。為了不產生歧義,筆者認為還是按照考古材料的質地和製作方式,稱之為“鑲玉漆棺”更穩妥些。

目前所見的考古材料中,鑲玉漆棺可分為三種形式。其一,完全用較大的矩形玉片鑲嵌滿漆棺內部,棺外部按一定順序鑲嵌一些玉璧。此種漆棺目前只見於河北滿城漢墓二號墓,即中山靖王劉勝妻子竇綰的墓葬。在該墓主室的西南部發現有完整的金縷玉衣一套,玉衣及內部的墓主人原應放置在一方漆棺內,棺木已朽爛坍塌。玉衣上下部有大量矩形玉片及一些玉璧,下部保存完好,玉片排列有序。玉片最大者長26.9、寬13.8釐米,最小者長3、寬16釐米。

每塊玉片和玉璧的正面都經過琢磨拋光,背面則僅粗略加工,有些玉片的背面尚附有深褐色的灰泥狀物,可推測其原應鑲嵌於漆棺上。經復原該漆棺內壁(包括蓋板、底板、兩側板和兩擋板)滿滿地鑲嵌著192塊較大的矩形玉片,棺外壁有序地鑲嵌26塊玉璧,死者被裝入由小玉片連綴而成的玉衣中,玉衣又置於嵌滿大玉片的漆棺內部,完全被封閉在由玉組成的葬具之內。

"
漢朝時期的鑲玉漆棺與葬玉製度

西漢楚王墓:鑲玉漆棺


漢代尤其是西漢時期是中國古代喪葬用玉發展的高峰,對該時期葬玉製度和禮俗的研究一直為人所關注,成果比較豐富。對於各種葬玉基本都有一定程度的考察,尤其是對玉衣及玉衣制度已取得了比較深入和全面的認識。然而,考古材料提示我們,在玉衣之外,尚有鑲玉漆棺的存在。

一、漢朝時期的鑲玉漆棺

在漢代高級別的墓葬中出土有一種遺存,即在漆棺的內部滿鑲玉片(含有一些玉璧),包括底板、兩側板、兩擋板和頂板,在棺外還有玉璧和玉器作為裝飾。不少學者稱之為“玉棺”。然而,文獻中雖有“玉棺”一詞,如《後漢書·王喬傳》載:

“後天下玉棺於堂前,吏人推排,終不動搖。喬曰:‘天帝獨召我耶?’乃沐浴服飾寢其中,蓋便立覆”

漢朝時期的鑲玉漆棺與葬玉製度

鑲玉漆棺(正面)


這顯然是神異傳說之詞,而且從文意看這裡所指的“玉棺”應是十分笨重的玉質之棺,與目前所見主要鑲嵌玉片在棺內的遺存不同。為了不產生歧義,筆者認為還是按照考古材料的質地和製作方式,稱之為“鑲玉漆棺”更穩妥些。

目前所見的考古材料中,鑲玉漆棺可分為三種形式。其一,完全用較大的矩形玉片鑲嵌滿漆棺內部,棺外部按一定順序鑲嵌一些玉璧。此種漆棺目前只見於河北滿城漢墓二號墓,即中山靖王劉勝妻子竇綰的墓葬。在該墓主室的西南部發現有完整的金縷玉衣一套,玉衣及內部的墓主人原應放置在一方漆棺內,棺木已朽爛坍塌。玉衣上下部有大量矩形玉片及一些玉璧,下部保存完好,玉片排列有序。玉片最大者長26.9、寬13.8釐米,最小者長3、寬16釐米。

每塊玉片和玉璧的正面都經過琢磨拋光,背面則僅粗略加工,有些玉片的背面尚附有深褐色的灰泥狀物,可推測其原應鑲嵌於漆棺上。經復原該漆棺內壁(包括蓋板、底板、兩側板和兩擋板)滿滿地鑲嵌著192塊較大的矩形玉片,棺外壁有序地鑲嵌26塊玉璧,死者被裝入由小玉片連綴而成的玉衣中,玉衣又置於嵌滿大玉片的漆棺內部,完全被封閉在由玉組成的葬具之內。

漢朝時期的鑲玉漆棺與葬玉製度

大雲山.鑲玉漆棺復原圖


其二,由較小的三角形、菱形、不規則形玉片和玉璧鑲嵌滿漆棺內部,棺外部也鑲嵌少數玉璧、璜等作為裝飾。此種漆棺目前至少發現三例,最具代表性的為江蘇盱眙大雲山二號墓,即第一代江都王劉非之妻的墓葬,該墓為豎穴巖坑墓,主室中部有一外髹黑漆、內嵌玉片的棺具,棺長2.12、寬0.82、高0.7米。棺整體盜擾嚴重,但西側板與北擋板保存相對較好,尚能復原。西側板內側橫向鑲嵌四枚不連續的玉璧,中間兩枚較大,總體呈對稱狀;四枚玉璧之間又上下鑲嵌對稱的兩枚小玉璧;其餘空白處均鑲嵌以大量三角形、不規則形玉片;側板周圍以銅條加固,不同形制的玉飾交接處均以金銀箔片貼飾。南京博物院已對該棺進行了復原,由於該鑲玉漆棺有相當部分保存較好,其復原應大致可信。該墓盜洞中還出土不少玉衣殘片,有些玉衣片之間以金絲相連,說明原應有金縷玉衣一套。

大雲山一號墓,即第一代江都王劉非的墓葬。雖經過嚴重盜擾,亦出有同類的三角形、不規則形玉片15塊和玉璧14枚,均僅一面打磨拋光。應與二號墓中的情況一樣,原有鑲嵌較小的三角形、不規則形玉片和玉璧於內側的漆棺一具。該墓盜洞內出土玉衣片121塊,有些玉衣片的穿孔中尚存金絲,說明原應有金縷玉衣一套;河南永城保安山三號墓,推測是漢武帝前後樑國王室成員的墓葬,已遭嚴重盜擾。墓內出土玉衣片588塊,有些玉衣片中也殘留金絲,推測原應也有一具類似的鑲玉漆棺。

"
漢朝時期的鑲玉漆棺與葬玉製度

西漢楚王墓:鑲玉漆棺


漢代尤其是西漢時期是中國古代喪葬用玉發展的高峰,對該時期葬玉製度和禮俗的研究一直為人所關注,成果比較豐富。對於各種葬玉基本都有一定程度的考察,尤其是對玉衣及玉衣制度已取得了比較深入和全面的認識。然而,考古材料提示我們,在玉衣之外,尚有鑲玉漆棺的存在。

一、漢朝時期的鑲玉漆棺

在漢代高級別的墓葬中出土有一種遺存,即在漆棺的內部滿鑲玉片(含有一些玉璧),包括底板、兩側板、兩擋板和頂板,在棺外還有玉璧和玉器作為裝飾。不少學者稱之為“玉棺”。然而,文獻中雖有“玉棺”一詞,如《後漢書·王喬傳》載:

“後天下玉棺於堂前,吏人推排,終不動搖。喬曰:‘天帝獨召我耶?’乃沐浴服飾寢其中,蓋便立覆”

漢朝時期的鑲玉漆棺與葬玉製度

鑲玉漆棺(正面)


這顯然是神異傳說之詞,而且從文意看這裡所指的“玉棺”應是十分笨重的玉質之棺,與目前所見主要鑲嵌玉片在棺內的遺存不同。為了不產生歧義,筆者認為還是按照考古材料的質地和製作方式,稱之為“鑲玉漆棺”更穩妥些。

目前所見的考古材料中,鑲玉漆棺可分為三種形式。其一,完全用較大的矩形玉片鑲嵌滿漆棺內部,棺外部按一定順序鑲嵌一些玉璧。此種漆棺目前只見於河北滿城漢墓二號墓,即中山靖王劉勝妻子竇綰的墓葬。在該墓主室的西南部發現有完整的金縷玉衣一套,玉衣及內部的墓主人原應放置在一方漆棺內,棺木已朽爛坍塌。玉衣上下部有大量矩形玉片及一些玉璧,下部保存完好,玉片排列有序。玉片最大者長26.9、寬13.8釐米,最小者長3、寬16釐米。

每塊玉片和玉璧的正面都經過琢磨拋光,背面則僅粗略加工,有些玉片的背面尚附有深褐色的灰泥狀物,可推測其原應鑲嵌於漆棺上。經復原該漆棺內壁(包括蓋板、底板、兩側板和兩擋板)滿滿地鑲嵌著192塊較大的矩形玉片,棺外壁有序地鑲嵌26塊玉璧,死者被裝入由小玉片連綴而成的玉衣中,玉衣又置於嵌滿大玉片的漆棺內部,完全被封閉在由玉組成的葬具之內。

漢朝時期的鑲玉漆棺與葬玉製度

大雲山.鑲玉漆棺復原圖


其二,由較小的三角形、菱形、不規則形玉片和玉璧鑲嵌滿漆棺內部,棺外部也鑲嵌少數玉璧、璜等作為裝飾。此種漆棺目前至少發現三例,最具代表性的為江蘇盱眙大雲山二號墓,即第一代江都王劉非之妻的墓葬,該墓為豎穴巖坑墓,主室中部有一外髹黑漆、內嵌玉片的棺具,棺長2.12、寬0.82、高0.7米。棺整體盜擾嚴重,但西側板與北擋板保存相對較好,尚能復原。西側板內側橫向鑲嵌四枚不連續的玉璧,中間兩枚較大,總體呈對稱狀;四枚玉璧之間又上下鑲嵌對稱的兩枚小玉璧;其餘空白處均鑲嵌以大量三角形、不規則形玉片;側板周圍以銅條加固,不同形制的玉飾交接處均以金銀箔片貼飾。南京博物院已對該棺進行了復原,由於該鑲玉漆棺有相當部分保存較好,其復原應大致可信。該墓盜洞中還出土不少玉衣殘片,有些玉衣片之間以金絲相連,說明原應有金縷玉衣一套。

大雲山一號墓,即第一代江都王劉非的墓葬。雖經過嚴重盜擾,亦出有同類的三角形、不規則形玉片15塊和玉璧14枚,均僅一面打磨拋光。應與二號墓中的情況一樣,原有鑲嵌較小的三角形、不規則形玉片和玉璧於內側的漆棺一具。該墓盜洞內出土玉衣片121塊,有些玉衣片的穿孔中尚存金絲,說明原應有金縷玉衣一套;河南永城保安山三號墓,推測是漢武帝前後樑國王室成員的墓葬,已遭嚴重盜擾。墓內出土玉衣片588塊,有些玉衣片中也殘留金絲,推測原應也有一具類似的鑲玉漆棺。

漢朝時期的鑲玉漆棺與葬玉製度

鑲玉漆棺復原圖


其三,由較大的矩形玉片和較小的三角形、菱形、不規則形玉片及玉璧鑲嵌滿漆棺內部,外部可能鑲嵌有裝飾玉璧等。徐州獅子山楚王陵,時代在西漢文景時期,墓主被推測是第二代楚王劉郢客或第三代楚王劉戊。墓葬為穿山為鑿的崖墓,規模宏大,但遭到嚴重盜擾,又有積水等自然力破壞,劫餘的遺存既零亂且位移嚴重。該墓出土金縷玉衣一套,被盜墓者拉至塞石上抽走金絲,現存玉衣片4000餘片,玉料皆為和田玉,可見墓主規格之高、經濟實力之雄厚。

根據上述材料,可得到如下認識。第一,目前所見最早的鑲玉漆棺出現於西漢前期徐州地區的楚國陵墓中;至西漢中期地域分佈雖有所擴大,但仍主要集中於徐州周邊的諸侯王陵墓中,不過在河北滿城中山國陵墓中亦有發現,而且出現了不同形式。滿城漢墓一號墓(劉勝墓)中不見鑲玉漆棺,其與二號墓的時代相差不過十年;第二,西漢中期以後,已不見有鑲玉漆棺出土。這應與景帝和武帝的削藩政策,以及武帝推恩令的成功奏效,使諸侯國的實力大大削弱的時代背景有關。鑲玉漆棺所需玉料的數量巨大,可能是西漢中期以後越來越弱小的諸侯國所難以置辦或不願耗費的。另外,西漢中期以後墓葬中尤其是諸侯王墓中玉器大幅減少,葬玉風氣明顯改變,也可作為鑲玉漆棺消失的一個具體背景。

"
漢朝時期的鑲玉漆棺與葬玉製度

西漢楚王墓:鑲玉漆棺


漢代尤其是西漢時期是中國古代喪葬用玉發展的高峰,對該時期葬玉製度和禮俗的研究一直為人所關注,成果比較豐富。對於各種葬玉基本都有一定程度的考察,尤其是對玉衣及玉衣制度已取得了比較深入和全面的認識。然而,考古材料提示我們,在玉衣之外,尚有鑲玉漆棺的存在。

一、漢朝時期的鑲玉漆棺

在漢代高級別的墓葬中出土有一種遺存,即在漆棺的內部滿鑲玉片(含有一些玉璧),包括底板、兩側板、兩擋板和頂板,在棺外還有玉璧和玉器作為裝飾。不少學者稱之為“玉棺”。然而,文獻中雖有“玉棺”一詞,如《後漢書·王喬傳》載:

“後天下玉棺於堂前,吏人推排,終不動搖。喬曰:‘天帝獨召我耶?’乃沐浴服飾寢其中,蓋便立覆”

漢朝時期的鑲玉漆棺與葬玉製度

鑲玉漆棺(正面)


這顯然是神異傳說之詞,而且從文意看這裡所指的“玉棺”應是十分笨重的玉質之棺,與目前所見主要鑲嵌玉片在棺內的遺存不同。為了不產生歧義,筆者認為還是按照考古材料的質地和製作方式,稱之為“鑲玉漆棺”更穩妥些。

目前所見的考古材料中,鑲玉漆棺可分為三種形式。其一,完全用較大的矩形玉片鑲嵌滿漆棺內部,棺外部按一定順序鑲嵌一些玉璧。此種漆棺目前只見於河北滿城漢墓二號墓,即中山靖王劉勝妻子竇綰的墓葬。在該墓主室的西南部發現有完整的金縷玉衣一套,玉衣及內部的墓主人原應放置在一方漆棺內,棺木已朽爛坍塌。玉衣上下部有大量矩形玉片及一些玉璧,下部保存完好,玉片排列有序。玉片最大者長26.9、寬13.8釐米,最小者長3、寬16釐米。

每塊玉片和玉璧的正面都經過琢磨拋光,背面則僅粗略加工,有些玉片的背面尚附有深褐色的灰泥狀物,可推測其原應鑲嵌於漆棺上。經復原該漆棺內壁(包括蓋板、底板、兩側板和兩擋板)滿滿地鑲嵌著192塊較大的矩形玉片,棺外壁有序地鑲嵌26塊玉璧,死者被裝入由小玉片連綴而成的玉衣中,玉衣又置於嵌滿大玉片的漆棺內部,完全被封閉在由玉組成的葬具之內。

漢朝時期的鑲玉漆棺與葬玉製度

大雲山.鑲玉漆棺復原圖


其二,由較小的三角形、菱形、不規則形玉片和玉璧鑲嵌滿漆棺內部,棺外部也鑲嵌少數玉璧、璜等作為裝飾。此種漆棺目前至少發現三例,最具代表性的為江蘇盱眙大雲山二號墓,即第一代江都王劉非之妻的墓葬,該墓為豎穴巖坑墓,主室中部有一外髹黑漆、內嵌玉片的棺具,棺長2.12、寬0.82、高0.7米。棺整體盜擾嚴重,但西側板與北擋板保存相對較好,尚能復原。西側板內側橫向鑲嵌四枚不連續的玉璧,中間兩枚較大,總體呈對稱狀;四枚玉璧之間又上下鑲嵌對稱的兩枚小玉璧;其餘空白處均鑲嵌以大量三角形、不規則形玉片;側板周圍以銅條加固,不同形制的玉飾交接處均以金銀箔片貼飾。南京博物院已對該棺進行了復原,由於該鑲玉漆棺有相當部分保存較好,其復原應大致可信。該墓盜洞中還出土不少玉衣殘片,有些玉衣片之間以金絲相連,說明原應有金縷玉衣一套。

大雲山一號墓,即第一代江都王劉非的墓葬。雖經過嚴重盜擾,亦出有同類的三角形、不規則形玉片15塊和玉璧14枚,均僅一面打磨拋光。應與二號墓中的情況一樣,原有鑲嵌較小的三角形、不規則形玉片和玉璧於內側的漆棺一具。該墓盜洞內出土玉衣片121塊,有些玉衣片的穿孔中尚存金絲,說明原應有金縷玉衣一套;河南永城保安山三號墓,推測是漢武帝前後樑國王室成員的墓葬,已遭嚴重盜擾。墓內出土玉衣片588塊,有些玉衣片中也殘留金絲,推測原應也有一具類似的鑲玉漆棺。

漢朝時期的鑲玉漆棺與葬玉製度

鑲玉漆棺復原圖


其三,由較大的矩形玉片和較小的三角形、菱形、不規則形玉片及玉璧鑲嵌滿漆棺內部,外部可能鑲嵌有裝飾玉璧等。徐州獅子山楚王陵,時代在西漢文景時期,墓主被推測是第二代楚王劉郢客或第三代楚王劉戊。墓葬為穿山為鑿的崖墓,規模宏大,但遭到嚴重盜擾,又有積水等自然力破壞,劫餘的遺存既零亂且位移嚴重。該墓出土金縷玉衣一套,被盜墓者拉至塞石上抽走金絲,現存玉衣片4000餘片,玉料皆為和田玉,可見墓主規格之高、經濟實力之雄厚。

根據上述材料,可得到如下認識。第一,目前所見最早的鑲玉漆棺出現於西漢前期徐州地區的楚國陵墓中;至西漢中期地域分佈雖有所擴大,但仍主要集中於徐州周邊的諸侯王陵墓中,不過在河北滿城中山國陵墓中亦有發現,而且出現了不同形式。滿城漢墓一號墓(劉勝墓)中不見鑲玉漆棺,其與二號墓的時代相差不過十年;第二,西漢中期以後,已不見有鑲玉漆棺出土。這應與景帝和武帝的削藩政策,以及武帝推恩令的成功奏效,使諸侯國的實力大大削弱的時代背景有關。鑲玉漆棺所需玉料的數量巨大,可能是西漢中期以後越來越弱小的諸侯國所難以置辦或不願耗費的。另外,西漢中期以後墓葬中尤其是諸侯王墓中玉器大幅減少,葬玉風氣明顯改變,也可作為鑲玉漆棺消失的一個具體背景。

漢朝時期的鑲玉漆棺與葬玉製度

徐州博物館鎮館之寶:銀縷玉衣


第三,目前所見出土鑲玉漆棺的墓葬中,必有金縷玉衣,而出有金縷玉衣的墓葬中則未必有鑲玉漆棺。這就提出一個問題,即鑲玉漆棺是否是金縷玉衣之上更高規格的葬玉禮制?要弄清這一問題,必須先釐清鑲玉漆棺和金縷玉衣在當時文獻中的名實和性質。第四,根據考古和文獻的提示,東漢至三國時期的高等級墓中還存在一種以雲母片飾於棺內的情況,而云母與玉在當時的觀念中是相似的,此種做法顯然是漢代鑲玉漆棺的一種孑遺和變體。但由於在目前的考古材料中僅見數例殘跡,具體的鑲嵌情況尚不清楚,只能留待以後的發現來探討。

二、漢朝時期的葬玉製度

學界將漢代高等級墓葬中出土的以金、銀、銅(有一例為鎏金)絲或絲縷連綴小玉片包裹全身或部分軀體(如頭部、手部和足部)的遺存稱為金縷、銀縷、銅縷或絲縷玉衣,認為其應為文獻中記載的“金縷玉柙”、“玉柙銀縷”和“銅縷(玉柙)”。然而,上述大雲山漢墓出土的鑲玉漆棺,使發掘者提出“‘金縷’為金縷玉衣,‘玉柙’則為玉棺”的新觀點,並認為“如此,‘金縷’、‘玉柙’在實物上的概念得以完全釐清”。

《續漢書·禮儀志》劉昭注引《漢舊儀》雲:

“帝崩,唅以珠,纏以緹繒十二重。以玉為襦,如鎧狀,連縫之,以黃金為縷。腰以下以玉為札,長一尺,(廣)二寸半,為柙,下至足,亦縫以黃金縷”。

雖然這段記載中的玉柙還不能完全等同於玉衣,但其與金縷的關係十分明確,金縷就是用來縫製玉襦和玉柙,而且縫製成鎧甲狀也總體符合考古出土的玉衣材料。

"
漢朝時期的鑲玉漆棺與葬玉製度

西漢楚王墓:鑲玉漆棺


漢代尤其是西漢時期是中國古代喪葬用玉發展的高峰,對該時期葬玉製度和禮俗的研究一直為人所關注,成果比較豐富。對於各種葬玉基本都有一定程度的考察,尤其是對玉衣及玉衣制度已取得了比較深入和全面的認識。然而,考古材料提示我們,在玉衣之外,尚有鑲玉漆棺的存在。

一、漢朝時期的鑲玉漆棺

在漢代高級別的墓葬中出土有一種遺存,即在漆棺的內部滿鑲玉片(含有一些玉璧),包括底板、兩側板、兩擋板和頂板,在棺外還有玉璧和玉器作為裝飾。不少學者稱之為“玉棺”。然而,文獻中雖有“玉棺”一詞,如《後漢書·王喬傳》載:

“後天下玉棺於堂前,吏人推排,終不動搖。喬曰:‘天帝獨召我耶?’乃沐浴服飾寢其中,蓋便立覆”

漢朝時期的鑲玉漆棺與葬玉製度

鑲玉漆棺(正面)


這顯然是神異傳說之詞,而且從文意看這裡所指的“玉棺”應是十分笨重的玉質之棺,與目前所見主要鑲嵌玉片在棺內的遺存不同。為了不產生歧義,筆者認為還是按照考古材料的質地和製作方式,稱之為“鑲玉漆棺”更穩妥些。

目前所見的考古材料中,鑲玉漆棺可分為三種形式。其一,完全用較大的矩形玉片鑲嵌滿漆棺內部,棺外部按一定順序鑲嵌一些玉璧。此種漆棺目前只見於河北滿城漢墓二號墓,即中山靖王劉勝妻子竇綰的墓葬。在該墓主室的西南部發現有完整的金縷玉衣一套,玉衣及內部的墓主人原應放置在一方漆棺內,棺木已朽爛坍塌。玉衣上下部有大量矩形玉片及一些玉璧,下部保存完好,玉片排列有序。玉片最大者長26.9、寬13.8釐米,最小者長3、寬16釐米。

每塊玉片和玉璧的正面都經過琢磨拋光,背面則僅粗略加工,有些玉片的背面尚附有深褐色的灰泥狀物,可推測其原應鑲嵌於漆棺上。經復原該漆棺內壁(包括蓋板、底板、兩側板和兩擋板)滿滿地鑲嵌著192塊較大的矩形玉片,棺外壁有序地鑲嵌26塊玉璧,死者被裝入由小玉片連綴而成的玉衣中,玉衣又置於嵌滿大玉片的漆棺內部,完全被封閉在由玉組成的葬具之內。

漢朝時期的鑲玉漆棺與葬玉製度

大雲山.鑲玉漆棺復原圖


其二,由較小的三角形、菱形、不規則形玉片和玉璧鑲嵌滿漆棺內部,棺外部也鑲嵌少數玉璧、璜等作為裝飾。此種漆棺目前至少發現三例,最具代表性的為江蘇盱眙大雲山二號墓,即第一代江都王劉非之妻的墓葬,該墓為豎穴巖坑墓,主室中部有一外髹黑漆、內嵌玉片的棺具,棺長2.12、寬0.82、高0.7米。棺整體盜擾嚴重,但西側板與北擋板保存相對較好,尚能復原。西側板內側橫向鑲嵌四枚不連續的玉璧,中間兩枚較大,總體呈對稱狀;四枚玉璧之間又上下鑲嵌對稱的兩枚小玉璧;其餘空白處均鑲嵌以大量三角形、不規則形玉片;側板周圍以銅條加固,不同形制的玉飾交接處均以金銀箔片貼飾。南京博物院已對該棺進行了復原,由於該鑲玉漆棺有相當部分保存較好,其復原應大致可信。該墓盜洞中還出土不少玉衣殘片,有些玉衣片之間以金絲相連,說明原應有金縷玉衣一套。

大雲山一號墓,即第一代江都王劉非的墓葬。雖經過嚴重盜擾,亦出有同類的三角形、不規則形玉片15塊和玉璧14枚,均僅一面打磨拋光。應與二號墓中的情況一樣,原有鑲嵌較小的三角形、不規則形玉片和玉璧於內側的漆棺一具。該墓盜洞內出土玉衣片121塊,有些玉衣片的穿孔中尚存金絲,說明原應有金縷玉衣一套;河南永城保安山三號墓,推測是漢武帝前後樑國王室成員的墓葬,已遭嚴重盜擾。墓內出土玉衣片588塊,有些玉衣片中也殘留金絲,推測原應也有一具類似的鑲玉漆棺。

漢朝時期的鑲玉漆棺與葬玉製度

鑲玉漆棺復原圖


其三,由較大的矩形玉片和較小的三角形、菱形、不規則形玉片及玉璧鑲嵌滿漆棺內部,外部可能鑲嵌有裝飾玉璧等。徐州獅子山楚王陵,時代在西漢文景時期,墓主被推測是第二代楚王劉郢客或第三代楚王劉戊。墓葬為穿山為鑿的崖墓,規模宏大,但遭到嚴重盜擾,又有積水等自然力破壞,劫餘的遺存既零亂且位移嚴重。該墓出土金縷玉衣一套,被盜墓者拉至塞石上抽走金絲,現存玉衣片4000餘片,玉料皆為和田玉,可見墓主規格之高、經濟實力之雄厚。

根據上述材料,可得到如下認識。第一,目前所見最早的鑲玉漆棺出現於西漢前期徐州地區的楚國陵墓中;至西漢中期地域分佈雖有所擴大,但仍主要集中於徐州周邊的諸侯王陵墓中,不過在河北滿城中山國陵墓中亦有發現,而且出現了不同形式。滿城漢墓一號墓(劉勝墓)中不見鑲玉漆棺,其與二號墓的時代相差不過十年;第二,西漢中期以後,已不見有鑲玉漆棺出土。這應與景帝和武帝的削藩政策,以及武帝推恩令的成功奏效,使諸侯國的實力大大削弱的時代背景有關。鑲玉漆棺所需玉料的數量巨大,可能是西漢中期以後越來越弱小的諸侯國所難以置辦或不願耗費的。另外,西漢中期以後墓葬中尤其是諸侯王墓中玉器大幅減少,葬玉風氣明顯改變,也可作為鑲玉漆棺消失的一個具體背景。

漢朝時期的鑲玉漆棺與葬玉製度

徐州博物館鎮館之寶:銀縷玉衣


第三,目前所見出土鑲玉漆棺的墓葬中,必有金縷玉衣,而出有金縷玉衣的墓葬中則未必有鑲玉漆棺。這就提出一個問題,即鑲玉漆棺是否是金縷玉衣之上更高規格的葬玉禮制?要弄清這一問題,必須先釐清鑲玉漆棺和金縷玉衣在當時文獻中的名實和性質。第四,根據考古和文獻的提示,東漢至三國時期的高等級墓中還存在一種以雲母片飾於棺內的情況,而云母與玉在當時的觀念中是相似的,此種做法顯然是漢代鑲玉漆棺的一種孑遺和變體。但由於在目前的考古材料中僅見數例殘跡,具體的鑲嵌情況尚不清楚,只能留待以後的發現來探討。

二、漢朝時期的葬玉製度

學界將漢代高等級墓葬中出土的以金、銀、銅(有一例為鎏金)絲或絲縷連綴小玉片包裹全身或部分軀體(如頭部、手部和足部)的遺存稱為金縷、銀縷、銅縷或絲縷玉衣,認為其應為文獻中記載的“金縷玉柙”、“玉柙銀縷”和“銅縷(玉柙)”。然而,上述大雲山漢墓出土的鑲玉漆棺,使發掘者提出“‘金縷’為金縷玉衣,‘玉柙’則為玉棺”的新觀點,並認為“如此,‘金縷’、‘玉柙’在實物上的概念得以完全釐清”。

《續漢書·禮儀志》劉昭注引《漢舊儀》雲:

“帝崩,唅以珠,纏以緹繒十二重。以玉為襦,如鎧狀,連縫之,以黃金為縷。腰以下以玉為札,長一尺,(廣)二寸半,為柙,下至足,亦縫以黃金縷”。

雖然這段記載中的玉柙還不能完全等同於玉衣,但其與金縷的關係十分明確,金縷就是用來縫製玉襦和玉柙,而且縫製成鎧甲狀也總體符合考古出土的玉衣材料。

漢朝時期的鑲玉漆棺與葬玉製度

竇綰金縷玉衣


《西京雜記》亦云:

“漢帝送死,皆珠襦玉匣。匣形如鎧甲,連以金縷”。

《三國志·魏書·文帝紀》載曹丕雲:

“喪亂以來,漢氏諸陵無不發掘,乃至燒取玉匣金縷,骸骨並盡”。

也是說從玉匣(玉柙)中燒取金縷,而獅子山楚王陵的玉衣正是被盜墓者抽去金絲,玉片反而得以保留,與曹丕所說的情況相符合。而且文獻中從來都是“金縷(銀縷)”與“玉柙(玉匣)”連稱,不似分開的二物。唯有《後漢書·樑商傳》中載:

“賜以東園朱壽器、銀縷、黃腸、玉匣、什物二十八種”。

這裡“銀縷”與“玉匣”之間隔一“黃腸”(即“黃腸題湊”),似乎是兩種東西了。但這僅為孤例,而且《太平御覽》卷五百五十一引《東觀漢記·樑商傳》作“樑商薨,賜東園朱壽器,銀縷玉匣”

《初學記》卷十四引同書作“(樑)商薨,賜東園車,朱壽器,銀縷黃玉匣”。可見《後漢書·樑商傳》中的“黃腸、玉匣”可能是“黃玉匣”衍一“腸”字,著作時代更早的《東觀漢記》同條記載中也是以“銀縷”與“玉匣”連稱的。根據這些材料,上述將“金縷(銀縷)”與“玉柙(玉匣)”看作兩種不同葬具的觀點恐怕是靠不住的。

"
漢朝時期的鑲玉漆棺與葬玉製度

西漢楚王墓:鑲玉漆棺


漢代尤其是西漢時期是中國古代喪葬用玉發展的高峰,對該時期葬玉製度和禮俗的研究一直為人所關注,成果比較豐富。對於各種葬玉基本都有一定程度的考察,尤其是對玉衣及玉衣制度已取得了比較深入和全面的認識。然而,考古材料提示我們,在玉衣之外,尚有鑲玉漆棺的存在。

一、漢朝時期的鑲玉漆棺

在漢代高級別的墓葬中出土有一種遺存,即在漆棺的內部滿鑲玉片(含有一些玉璧),包括底板、兩側板、兩擋板和頂板,在棺外還有玉璧和玉器作為裝飾。不少學者稱之為“玉棺”。然而,文獻中雖有“玉棺”一詞,如《後漢書·王喬傳》載:

“後天下玉棺於堂前,吏人推排,終不動搖。喬曰:‘天帝獨召我耶?’乃沐浴服飾寢其中,蓋便立覆”

漢朝時期的鑲玉漆棺與葬玉製度

鑲玉漆棺(正面)


這顯然是神異傳說之詞,而且從文意看這裡所指的“玉棺”應是十分笨重的玉質之棺,與目前所見主要鑲嵌玉片在棺內的遺存不同。為了不產生歧義,筆者認為還是按照考古材料的質地和製作方式,稱之為“鑲玉漆棺”更穩妥些。

目前所見的考古材料中,鑲玉漆棺可分為三種形式。其一,完全用較大的矩形玉片鑲嵌滿漆棺內部,棺外部按一定順序鑲嵌一些玉璧。此種漆棺目前只見於河北滿城漢墓二號墓,即中山靖王劉勝妻子竇綰的墓葬。在該墓主室的西南部發現有完整的金縷玉衣一套,玉衣及內部的墓主人原應放置在一方漆棺內,棺木已朽爛坍塌。玉衣上下部有大量矩形玉片及一些玉璧,下部保存完好,玉片排列有序。玉片最大者長26.9、寬13.8釐米,最小者長3、寬16釐米。

每塊玉片和玉璧的正面都經過琢磨拋光,背面則僅粗略加工,有些玉片的背面尚附有深褐色的灰泥狀物,可推測其原應鑲嵌於漆棺上。經復原該漆棺內壁(包括蓋板、底板、兩側板和兩擋板)滿滿地鑲嵌著192塊較大的矩形玉片,棺外壁有序地鑲嵌26塊玉璧,死者被裝入由小玉片連綴而成的玉衣中,玉衣又置於嵌滿大玉片的漆棺內部,完全被封閉在由玉組成的葬具之內。

漢朝時期的鑲玉漆棺與葬玉製度

大雲山.鑲玉漆棺復原圖


其二,由較小的三角形、菱形、不規則形玉片和玉璧鑲嵌滿漆棺內部,棺外部也鑲嵌少數玉璧、璜等作為裝飾。此種漆棺目前至少發現三例,最具代表性的為江蘇盱眙大雲山二號墓,即第一代江都王劉非之妻的墓葬,該墓為豎穴巖坑墓,主室中部有一外髹黑漆、內嵌玉片的棺具,棺長2.12、寬0.82、高0.7米。棺整體盜擾嚴重,但西側板與北擋板保存相對較好,尚能復原。西側板內側橫向鑲嵌四枚不連續的玉璧,中間兩枚較大,總體呈對稱狀;四枚玉璧之間又上下鑲嵌對稱的兩枚小玉璧;其餘空白處均鑲嵌以大量三角形、不規則形玉片;側板周圍以銅條加固,不同形制的玉飾交接處均以金銀箔片貼飾。南京博物院已對該棺進行了復原,由於該鑲玉漆棺有相當部分保存較好,其復原應大致可信。該墓盜洞中還出土不少玉衣殘片,有些玉衣片之間以金絲相連,說明原應有金縷玉衣一套。

大雲山一號墓,即第一代江都王劉非的墓葬。雖經過嚴重盜擾,亦出有同類的三角形、不規則形玉片15塊和玉璧14枚,均僅一面打磨拋光。應與二號墓中的情況一樣,原有鑲嵌較小的三角形、不規則形玉片和玉璧於內側的漆棺一具。該墓盜洞內出土玉衣片121塊,有些玉衣片的穿孔中尚存金絲,說明原應有金縷玉衣一套;河南永城保安山三號墓,推測是漢武帝前後樑國王室成員的墓葬,已遭嚴重盜擾。墓內出土玉衣片588塊,有些玉衣片中也殘留金絲,推測原應也有一具類似的鑲玉漆棺。

漢朝時期的鑲玉漆棺與葬玉製度

鑲玉漆棺復原圖


其三,由較大的矩形玉片和較小的三角形、菱形、不規則形玉片及玉璧鑲嵌滿漆棺內部,外部可能鑲嵌有裝飾玉璧等。徐州獅子山楚王陵,時代在西漢文景時期,墓主被推測是第二代楚王劉郢客或第三代楚王劉戊。墓葬為穿山為鑿的崖墓,規模宏大,但遭到嚴重盜擾,又有積水等自然力破壞,劫餘的遺存既零亂且位移嚴重。該墓出土金縷玉衣一套,被盜墓者拉至塞石上抽走金絲,現存玉衣片4000餘片,玉料皆為和田玉,可見墓主規格之高、經濟實力之雄厚。

根據上述材料,可得到如下認識。第一,目前所見最早的鑲玉漆棺出現於西漢前期徐州地區的楚國陵墓中;至西漢中期地域分佈雖有所擴大,但仍主要集中於徐州周邊的諸侯王陵墓中,不過在河北滿城中山國陵墓中亦有發現,而且出現了不同形式。滿城漢墓一號墓(劉勝墓)中不見鑲玉漆棺,其與二號墓的時代相差不過十年;第二,西漢中期以後,已不見有鑲玉漆棺出土。這應與景帝和武帝的削藩政策,以及武帝推恩令的成功奏效,使諸侯國的實力大大削弱的時代背景有關。鑲玉漆棺所需玉料的數量巨大,可能是西漢中期以後越來越弱小的諸侯國所難以置辦或不願耗費的。另外,西漢中期以後墓葬中尤其是諸侯王墓中玉器大幅減少,葬玉風氣明顯改變,也可作為鑲玉漆棺消失的一個具體背景。

漢朝時期的鑲玉漆棺與葬玉製度

徐州博物館鎮館之寶:銀縷玉衣


第三,目前所見出土鑲玉漆棺的墓葬中,必有金縷玉衣,而出有金縷玉衣的墓葬中則未必有鑲玉漆棺。這就提出一個問題,即鑲玉漆棺是否是金縷玉衣之上更高規格的葬玉禮制?要弄清這一問題,必須先釐清鑲玉漆棺和金縷玉衣在當時文獻中的名實和性質。第四,根據考古和文獻的提示,東漢至三國時期的高等級墓中還存在一種以雲母片飾於棺內的情況,而云母與玉在當時的觀念中是相似的,此種做法顯然是漢代鑲玉漆棺的一種孑遺和變體。但由於在目前的考古材料中僅見數例殘跡,具體的鑲嵌情況尚不清楚,只能留待以後的發現來探討。

二、漢朝時期的葬玉製度

學界將漢代高等級墓葬中出土的以金、銀、銅(有一例為鎏金)絲或絲縷連綴小玉片包裹全身或部分軀體(如頭部、手部和足部)的遺存稱為金縷、銀縷、銅縷或絲縷玉衣,認為其應為文獻中記載的“金縷玉柙”、“玉柙銀縷”和“銅縷(玉柙)”。然而,上述大雲山漢墓出土的鑲玉漆棺,使發掘者提出“‘金縷’為金縷玉衣,‘玉柙’則為玉棺”的新觀點,並認為“如此,‘金縷’、‘玉柙’在實物上的概念得以完全釐清”。

《續漢書·禮儀志》劉昭注引《漢舊儀》雲:

“帝崩,唅以珠,纏以緹繒十二重。以玉為襦,如鎧狀,連縫之,以黃金為縷。腰以下以玉為札,長一尺,(廣)二寸半,為柙,下至足,亦縫以黃金縷”。

雖然這段記載中的玉柙還不能完全等同於玉衣,但其與金縷的關係十分明確,金縷就是用來縫製玉襦和玉柙,而且縫製成鎧甲狀也總體符合考古出土的玉衣材料。

漢朝時期的鑲玉漆棺與葬玉製度

竇綰金縷玉衣


《西京雜記》亦云:

“漢帝送死,皆珠襦玉匣。匣形如鎧甲,連以金縷”。

《三國志·魏書·文帝紀》載曹丕雲:

“喪亂以來,漢氏諸陵無不發掘,乃至燒取玉匣金縷,骸骨並盡”。

也是說從玉匣(玉柙)中燒取金縷,而獅子山楚王陵的玉衣正是被盜墓者抽去金絲,玉片反而得以保留,與曹丕所說的情況相符合。而且文獻中從來都是“金縷(銀縷)”與“玉柙(玉匣)”連稱,不似分開的二物。唯有《後漢書·樑商傳》中載:

“賜以東園朱壽器、銀縷、黃腸、玉匣、什物二十八種”。

這裡“銀縷”與“玉匣”之間隔一“黃腸”(即“黃腸題湊”),似乎是兩種東西了。但這僅為孤例,而且《太平御覽》卷五百五十一引《東觀漢記·樑商傳》作“樑商薨,賜東園朱壽器,銀縷玉匣”

《初學記》卷十四引同書作“(樑)商薨,賜東園車,朱壽器,銀縷黃玉匣”。可見《後漢書·樑商傳》中的“黃腸、玉匣”可能是“黃玉匣”衍一“腸”字,著作時代更早的《東觀漢記》同條記載中也是以“銀縷”與“玉匣”連稱的。根據這些材料,上述將“金縷(銀縷)”與“玉柙(玉匣)”看作兩種不同葬具的觀點恐怕是靠不住的。

漢朝時期的鑲玉漆棺與葬玉製度

楚王陵金縷玉衣


“玉柙(玉匣)”本應指玉衣的下部,但從東漢開始人們就已頻繁用它來概稱整個玉衣。上引文獻對玉衣三部分的描述皆是對“金縷玉柙”和“玉匣”作出的解釋,而原文中皆沒有提及其他可作為上身的葬具,顯然是以“玉柙(玉匣)”來概稱整具玉衣。其他絕大多數提及“玉柙(玉匣)”的文獻也類似,並未提及用作上身的葬具,自然也是作為整具玉衣的。可見,雖然就狹義而論,“玉柙(玉匣)”僅指玉衣的下部,但東漢以來更為流行以之來概稱整具玉衣的用法。

鑲玉漆棺並非漢代喪葬制度中的一個層次,而是西漢早中期,在各諸侯國勢力強大和葬玉風氣盛行的背景下,一些諸侯王造作的特殊葬具。從目前的材料來看,最有可能先出現於徐州地區的楚國王室。其更多體現的是時代風氣、王國實力和個人願望,所以在時代相近的滿城一、二號墓中才會出現一墓有而一墓無的現象,可見並非為禮制所規定。這種葬具在武帝成功削藩和葬玉風氣改變的時代背景下逐漸消失。

那麼,這些諸侯王們在玉衣之外為何還要在棺內鑲滿玉片?這顯然與當時人認為玉能保護死者屍體不朽的觀念有關。《抱朴子·對俗》雲:“金玉在九竅則死人為之不朽”。《三國志·吳書·孫休傳》裴松之注引《抱朴子》佚文亦云:

“吳景帝時,戍將於廣陵掘諸冢,取版以治城,所壞甚多。復發一大冢……破其棺,棺中有人,發已班白,衣冠鮮明,面體如生人。棺中雲母厚尺許,以白玉璧三十枚藉屍。兵人輩共舉出死人,以倚冢壁。有玉長一尺許,形似冬瓜,從死人懷中透出墮地。兩耳及鼻孔中,皆有黃金如棗許大,此則骸骨有假物而不朽之效也”。

可作為上引《抱朴子》中“金玉在九竅則死人為之不朽”的自注。《漢書·楊王孫傳》載楊王孫從批評的角度說:“口含玉石,欲化不得,鬱為枯臘”。《後漢書·劉盆子傳》載:“凡賊所發,有玉匣殮者率皆如生”。由此也可進一步印證,玉應是鑲在棺內,而棺當為親身之內棺,才能起到人們認為的功效。而當時人認為保護屍骸不朽,就可能進而通過尸解蛻化成仙。《史記·孝武本紀》載“李少君病死,天子以為化去不死也”,正義引《漢書起居》雲“少君病死,又發棺看,唯衣冠在也”。所謂“唯衣冠在”,即是已尸解成仙而去。《論衡·道虛篇》中批評到:

“世學道之人,無少君之壽,年未至百,與眾俱死,愚夫無知之人,尚謂之尸解而去”。

《太平經》亦云:

“人居天地間,人人得一生,不得重生也。重生者獨得道人,死而復生,尸解者耳”。

《抱朴子·論仙》引《仙經》則雲:

“上士舉形升虛,謂之天仙;中士遊於名山,謂之地仙;下士先死後蛻,謂之尸解仙”。

"
漢朝時期的鑲玉漆棺與葬玉製度

西漢楚王墓:鑲玉漆棺


漢代尤其是西漢時期是中國古代喪葬用玉發展的高峰,對該時期葬玉製度和禮俗的研究一直為人所關注,成果比較豐富。對於各種葬玉基本都有一定程度的考察,尤其是對玉衣及玉衣制度已取得了比較深入和全面的認識。然而,考古材料提示我們,在玉衣之外,尚有鑲玉漆棺的存在。

一、漢朝時期的鑲玉漆棺

在漢代高級別的墓葬中出土有一種遺存,即在漆棺的內部滿鑲玉片(含有一些玉璧),包括底板、兩側板、兩擋板和頂板,在棺外還有玉璧和玉器作為裝飾。不少學者稱之為“玉棺”。然而,文獻中雖有“玉棺”一詞,如《後漢書·王喬傳》載:

“後天下玉棺於堂前,吏人推排,終不動搖。喬曰:‘天帝獨召我耶?’乃沐浴服飾寢其中,蓋便立覆”

漢朝時期的鑲玉漆棺與葬玉製度

鑲玉漆棺(正面)


這顯然是神異傳說之詞,而且從文意看這裡所指的“玉棺”應是十分笨重的玉質之棺,與目前所見主要鑲嵌玉片在棺內的遺存不同。為了不產生歧義,筆者認為還是按照考古材料的質地和製作方式,稱之為“鑲玉漆棺”更穩妥些。

目前所見的考古材料中,鑲玉漆棺可分為三種形式。其一,完全用較大的矩形玉片鑲嵌滿漆棺內部,棺外部按一定順序鑲嵌一些玉璧。此種漆棺目前只見於河北滿城漢墓二號墓,即中山靖王劉勝妻子竇綰的墓葬。在該墓主室的西南部發現有完整的金縷玉衣一套,玉衣及內部的墓主人原應放置在一方漆棺內,棺木已朽爛坍塌。玉衣上下部有大量矩形玉片及一些玉璧,下部保存完好,玉片排列有序。玉片最大者長26.9、寬13.8釐米,最小者長3、寬16釐米。

每塊玉片和玉璧的正面都經過琢磨拋光,背面則僅粗略加工,有些玉片的背面尚附有深褐色的灰泥狀物,可推測其原應鑲嵌於漆棺上。經復原該漆棺內壁(包括蓋板、底板、兩側板和兩擋板)滿滿地鑲嵌著192塊較大的矩形玉片,棺外壁有序地鑲嵌26塊玉璧,死者被裝入由小玉片連綴而成的玉衣中,玉衣又置於嵌滿大玉片的漆棺內部,完全被封閉在由玉組成的葬具之內。

漢朝時期的鑲玉漆棺與葬玉製度

大雲山.鑲玉漆棺復原圖


其二,由較小的三角形、菱形、不規則形玉片和玉璧鑲嵌滿漆棺內部,棺外部也鑲嵌少數玉璧、璜等作為裝飾。此種漆棺目前至少發現三例,最具代表性的為江蘇盱眙大雲山二號墓,即第一代江都王劉非之妻的墓葬,該墓為豎穴巖坑墓,主室中部有一外髹黑漆、內嵌玉片的棺具,棺長2.12、寬0.82、高0.7米。棺整體盜擾嚴重,但西側板與北擋板保存相對較好,尚能復原。西側板內側橫向鑲嵌四枚不連續的玉璧,中間兩枚較大,總體呈對稱狀;四枚玉璧之間又上下鑲嵌對稱的兩枚小玉璧;其餘空白處均鑲嵌以大量三角形、不規則形玉片;側板周圍以銅條加固,不同形制的玉飾交接處均以金銀箔片貼飾。南京博物院已對該棺進行了復原,由於該鑲玉漆棺有相當部分保存較好,其復原應大致可信。該墓盜洞中還出土不少玉衣殘片,有些玉衣片之間以金絲相連,說明原應有金縷玉衣一套。

大雲山一號墓,即第一代江都王劉非的墓葬。雖經過嚴重盜擾,亦出有同類的三角形、不規則形玉片15塊和玉璧14枚,均僅一面打磨拋光。應與二號墓中的情況一樣,原有鑲嵌較小的三角形、不規則形玉片和玉璧於內側的漆棺一具。該墓盜洞內出土玉衣片121塊,有些玉衣片的穿孔中尚存金絲,說明原應有金縷玉衣一套;河南永城保安山三號墓,推測是漢武帝前後樑國王室成員的墓葬,已遭嚴重盜擾。墓內出土玉衣片588塊,有些玉衣片中也殘留金絲,推測原應也有一具類似的鑲玉漆棺。

漢朝時期的鑲玉漆棺與葬玉製度

鑲玉漆棺復原圖


其三,由較大的矩形玉片和較小的三角形、菱形、不規則形玉片及玉璧鑲嵌滿漆棺內部,外部可能鑲嵌有裝飾玉璧等。徐州獅子山楚王陵,時代在西漢文景時期,墓主被推測是第二代楚王劉郢客或第三代楚王劉戊。墓葬為穿山為鑿的崖墓,規模宏大,但遭到嚴重盜擾,又有積水等自然力破壞,劫餘的遺存既零亂且位移嚴重。該墓出土金縷玉衣一套,被盜墓者拉至塞石上抽走金絲,現存玉衣片4000餘片,玉料皆為和田玉,可見墓主規格之高、經濟實力之雄厚。

根據上述材料,可得到如下認識。第一,目前所見最早的鑲玉漆棺出現於西漢前期徐州地區的楚國陵墓中;至西漢中期地域分佈雖有所擴大,但仍主要集中於徐州周邊的諸侯王陵墓中,不過在河北滿城中山國陵墓中亦有發現,而且出現了不同形式。滿城漢墓一號墓(劉勝墓)中不見鑲玉漆棺,其與二號墓的時代相差不過十年;第二,西漢中期以後,已不見有鑲玉漆棺出土。這應與景帝和武帝的削藩政策,以及武帝推恩令的成功奏效,使諸侯國的實力大大削弱的時代背景有關。鑲玉漆棺所需玉料的數量巨大,可能是西漢中期以後越來越弱小的諸侯國所難以置辦或不願耗費的。另外,西漢中期以後墓葬中尤其是諸侯王墓中玉器大幅減少,葬玉風氣明顯改變,也可作為鑲玉漆棺消失的一個具體背景。

漢朝時期的鑲玉漆棺與葬玉製度

徐州博物館鎮館之寶:銀縷玉衣


第三,目前所見出土鑲玉漆棺的墓葬中,必有金縷玉衣,而出有金縷玉衣的墓葬中則未必有鑲玉漆棺。這就提出一個問題,即鑲玉漆棺是否是金縷玉衣之上更高規格的葬玉禮制?要弄清這一問題,必須先釐清鑲玉漆棺和金縷玉衣在當時文獻中的名實和性質。第四,根據考古和文獻的提示,東漢至三國時期的高等級墓中還存在一種以雲母片飾於棺內的情況,而云母與玉在當時的觀念中是相似的,此種做法顯然是漢代鑲玉漆棺的一種孑遺和變體。但由於在目前的考古材料中僅見數例殘跡,具體的鑲嵌情況尚不清楚,只能留待以後的發現來探討。

二、漢朝時期的葬玉製度

學界將漢代高等級墓葬中出土的以金、銀、銅(有一例為鎏金)絲或絲縷連綴小玉片包裹全身或部分軀體(如頭部、手部和足部)的遺存稱為金縷、銀縷、銅縷或絲縷玉衣,認為其應為文獻中記載的“金縷玉柙”、“玉柙銀縷”和“銅縷(玉柙)”。然而,上述大雲山漢墓出土的鑲玉漆棺,使發掘者提出“‘金縷’為金縷玉衣,‘玉柙’則為玉棺”的新觀點,並認為“如此,‘金縷’、‘玉柙’在實物上的概念得以完全釐清”。

《續漢書·禮儀志》劉昭注引《漢舊儀》雲:

“帝崩,唅以珠,纏以緹繒十二重。以玉為襦,如鎧狀,連縫之,以黃金為縷。腰以下以玉為札,長一尺,(廣)二寸半,為柙,下至足,亦縫以黃金縷”。

雖然這段記載中的玉柙還不能完全等同於玉衣,但其與金縷的關係十分明確,金縷就是用來縫製玉襦和玉柙,而且縫製成鎧甲狀也總體符合考古出土的玉衣材料。

漢朝時期的鑲玉漆棺與葬玉製度

竇綰金縷玉衣


《西京雜記》亦云:

“漢帝送死,皆珠襦玉匣。匣形如鎧甲,連以金縷”。

《三國志·魏書·文帝紀》載曹丕雲:

“喪亂以來,漢氏諸陵無不發掘,乃至燒取玉匣金縷,骸骨並盡”。

也是說從玉匣(玉柙)中燒取金縷,而獅子山楚王陵的玉衣正是被盜墓者抽去金絲,玉片反而得以保留,與曹丕所說的情況相符合。而且文獻中從來都是“金縷(銀縷)”與“玉柙(玉匣)”連稱,不似分開的二物。唯有《後漢書·樑商傳》中載:

“賜以東園朱壽器、銀縷、黃腸、玉匣、什物二十八種”。

這裡“銀縷”與“玉匣”之間隔一“黃腸”(即“黃腸題湊”),似乎是兩種東西了。但這僅為孤例,而且《太平御覽》卷五百五十一引《東觀漢記·樑商傳》作“樑商薨,賜東園朱壽器,銀縷玉匣”

《初學記》卷十四引同書作“(樑)商薨,賜東園車,朱壽器,銀縷黃玉匣”。可見《後漢書·樑商傳》中的“黃腸、玉匣”可能是“黃玉匣”衍一“腸”字,著作時代更早的《東觀漢記》同條記載中也是以“銀縷”與“玉匣”連稱的。根據這些材料,上述將“金縷(銀縷)”與“玉柙(玉匣)”看作兩種不同葬具的觀點恐怕是靠不住的。

漢朝時期的鑲玉漆棺與葬玉製度

楚王陵金縷玉衣


“玉柙(玉匣)”本應指玉衣的下部,但從東漢開始人們就已頻繁用它來概稱整個玉衣。上引文獻對玉衣三部分的描述皆是對“金縷玉柙”和“玉匣”作出的解釋,而原文中皆沒有提及其他可作為上身的葬具,顯然是以“玉柙(玉匣)”來概稱整具玉衣。其他絕大多數提及“玉柙(玉匣)”的文獻也類似,並未提及用作上身的葬具,自然也是作為整具玉衣的。可見,雖然就狹義而論,“玉柙(玉匣)”僅指玉衣的下部,但東漢以來更為流行以之來概稱整具玉衣的用法。

鑲玉漆棺並非漢代喪葬制度中的一個層次,而是西漢早中期,在各諸侯國勢力強大和葬玉風氣盛行的背景下,一些諸侯王造作的特殊葬具。從目前的材料來看,最有可能先出現於徐州地區的楚國王室。其更多體現的是時代風氣、王國實力和個人願望,所以在時代相近的滿城一、二號墓中才會出現一墓有而一墓無的現象,可見並非為禮制所規定。這種葬具在武帝成功削藩和葬玉風氣改變的時代背景下逐漸消失。

那麼,這些諸侯王們在玉衣之外為何還要在棺內鑲滿玉片?這顯然與當時人認為玉能保護死者屍體不朽的觀念有關。《抱朴子·對俗》雲:“金玉在九竅則死人為之不朽”。《三國志·吳書·孫休傳》裴松之注引《抱朴子》佚文亦云:

“吳景帝時,戍將於廣陵掘諸冢,取版以治城,所壞甚多。復發一大冢……破其棺,棺中有人,發已班白,衣冠鮮明,面體如生人。棺中雲母厚尺許,以白玉璧三十枚藉屍。兵人輩共舉出死人,以倚冢壁。有玉長一尺許,形似冬瓜,從死人懷中透出墮地。兩耳及鼻孔中,皆有黃金如棗許大,此則骸骨有假物而不朽之效也”。

可作為上引《抱朴子》中“金玉在九竅則死人為之不朽”的自注。《漢書·楊王孫傳》載楊王孫從批評的角度說:“口含玉石,欲化不得,鬱為枯臘”。《後漢書·劉盆子傳》載:“凡賊所發,有玉匣殮者率皆如生”。由此也可進一步印證,玉應是鑲在棺內,而棺當為親身之內棺,才能起到人們認為的功效。而當時人認為保護屍骸不朽,就可能進而通過尸解蛻化成仙。《史記·孝武本紀》載“李少君病死,天子以為化去不死也”,正義引《漢書起居》雲“少君病死,又發棺看,唯衣冠在也”。所謂“唯衣冠在”,即是已尸解成仙而去。《論衡·道虛篇》中批評到:

“世學道之人,無少君之壽,年未至百,與眾俱死,愚夫無知之人,尚謂之尸解而去”。

《太平經》亦云:

“人居天地間,人人得一生,不得重生也。重生者獨得道人,死而復生,尸解者耳”。

《抱朴子·論仙》引《仙經》則雲:

“上士舉形升虛,謂之天仙;中士遊於名山,謂之地仙;下士先死後蛻,謂之尸解仙”。

漢朝時期的鑲玉漆棺與葬玉製度

鑲玉漆棺結構圖


綜上所述,玉衣和鑲玉漆棺在某種意義上更像一層或兩層“玉蛹”,人們期望在其屍體得到保護的同時,能夠破蛹而出,蛻變為身生毛羽的仙人,漢代人觀念中仙人的形象恰恰如此。在其後流行的漢代畫像石槨、畫像石棺上更是特別盛行刻畫玉璧的形象,許多表現為以繩狀物連結在一起,一般稱之為“連璧紋”,應該是對棺外部裝飾玉璧的模擬。但從東漢以來畫像石棺上連璧紋的流行程度來看,這個制度顯然遭到破壞而成為一種普遍風俗,畫像石棺是刻畫而非真正用玉璧,但梓宮也恰恰正是彩繪連璧。

參考文獻:《三國志》、《漢代的玉器》、《徐州北洞山西漢楚王墓》、《徐州獅子山西漢楚王陵發掘簡報》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