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多牛?對未知事物是啥態度?漢朝人觀測到的東西你想不到'

"
"
古人有多牛?對未知事物是啥態度?漢朝人觀測到的東西你想不到

對於天文學,每個人都抱有好奇心。喜歡的是痴迷其中,就算是不感興趣的,聽到一些天文方面的東西時也並不會不耐煩。這說明每個人心中都對神祕保持著一定的探索心理。我們現代人的觀測已經很方便,除了各種大型天文臺,個人在家也是可以觀測的。

相對應的,古人對天上的事兒好奇心並不比現代人少,可他們的觀測工具就差多了。在一些人心裡,古人想觀測就要難多了,因為他們沒有望遠鏡,也缺乏相對應的知識,所以古代人對天空的認知都是迷信的。

這完全是信口開河。我們現代的天文學知識有很大一部分是繼承的古人,他們只是被時代而侷限。他們早在古代時就已經對天上的星空有了一定的瞭解。漢朝是一個大爆發期,所以今天我們就說漢朝。

"
古人有多牛?對未知事物是啥態度?漢朝人觀測到的東西你想不到

對於天文學,每個人都抱有好奇心。喜歡的是痴迷其中,就算是不感興趣的,聽到一些天文方面的東西時也並不會不耐煩。這說明每個人心中都對神祕保持著一定的探索心理。我們現代人的觀測已經很方便,除了各種大型天文臺,個人在家也是可以觀測的。

相對應的,古人對天上的事兒好奇心並不比現代人少,可他們的觀測工具就差多了。在一些人心裡,古人想觀測就要難多了,因為他們沒有望遠鏡,也缺乏相對應的知識,所以古代人對天空的認知都是迷信的。

這完全是信口開河。我們現代的天文學知識有很大一部分是繼承的古人,他們只是被時代而侷限。他們早在古代時就已經對天上的星空有了一定的瞭解。漢朝是一個大爆發期,所以今天我們就說漢朝。

古人有多牛?對未知事物是啥態度?漢朝人觀測到的東西你想不到

漢朝時,有關的記載是非常多的,《史記》裡有“天官書”,《漢書》裡有“天文志”和“五行志”,《淮南子》中有“天文訓”,張衡有“靈憲”。比如在班固的《漢書·五行志下之下》篇中記錄了這麼一件事:

三月乙未,日出黃,有黑氣大如錢,居日中央。

這是觀測到了太陽黑子!太陽黑子在那個時候被看到並且記錄了下來,這讓我們現在看來不由得瞠目結舌。那麼,那時候主要取得了什麼樣的成就?他們的天文學理念是什麼?他們是怎麼觀測的呢?

"
古人有多牛?對未知事物是啥態度?漢朝人觀測到的東西你想不到

對於天文學,每個人都抱有好奇心。喜歡的是痴迷其中,就算是不感興趣的,聽到一些天文方面的東西時也並不會不耐煩。這說明每個人心中都對神祕保持著一定的探索心理。我們現代人的觀測已經很方便,除了各種大型天文臺,個人在家也是可以觀測的。

相對應的,古人對天上的事兒好奇心並不比現代人少,可他們的觀測工具就差多了。在一些人心裡,古人想觀測就要難多了,因為他們沒有望遠鏡,也缺乏相對應的知識,所以古代人對天空的認知都是迷信的。

這完全是信口開河。我們現代的天文學知識有很大一部分是繼承的古人,他們只是被時代而侷限。他們早在古代時就已經對天上的星空有了一定的瞭解。漢朝是一個大爆發期,所以今天我們就說漢朝。

古人有多牛?對未知事物是啥態度?漢朝人觀測到的東西你想不到

漢朝時,有關的記載是非常多的,《史記》裡有“天官書”,《漢書》裡有“天文志”和“五行志”,《淮南子》中有“天文訓”,張衡有“靈憲”。比如在班固的《漢書·五行志下之下》篇中記錄了這麼一件事:

三月乙未,日出黃,有黑氣大如錢,居日中央。

這是觀測到了太陽黑子!太陽黑子在那個時候被看到並且記錄了下來,這讓我們現在看來不由得瞠目結舌。那麼,那時候主要取得了什麼樣的成就?他們的天文學理念是什麼?他們是怎麼觀測的呢?

古人有多牛?對未知事物是啥態度?漢朝人觀測到的東西你想不到

一、關於理念

漢朝時,其天文學理念自成一派,但這些漢代古籍中的天文篇,基本上都秉承了一個跟天文完全沒有關係的人創造出來的理念,那就是哲學家、大儒董仲舒的道教思想,天人感應論,也就是天人合一。當然了,這個理論的基礎並不是董仲舒的發明,因為在《尚書》中已經有這樣的理論。但董仲舒給具體和完善化後,成為了一種重要的哲學思想。

董仲舒認為,宇宙是個大包容器,而人存在於這個大包容器中,但人同時也是一個包容器。換句話說,人體的構成和宇宙的構成其實是一樣的。所以,人是可以感應到天上所發生的一切的,天也可以影響人的行為。這就叫天人感應,也叫天人合一。

這個影響太大了,不管是張衡這樣的專業天文學家,還是用以史書傳世的司馬遷和班固,在天文篇中所用的基礎理論就是這個。

比如張衡在《靈憲》中認為,宇宙是一個大混沌的雞蛋,而地球和星星月亮包括太陽同樣也是,在宇宙中分化中,混沌元氣是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可以稱為水,這些水包裹和託著這些雞蛋,所以星星和月亮能在空中懸浮。

於是元氣剖判,剛柔始分,清濁異位。天成於外,地定於內。天體於陽,故圓以動;地體於陰,故平以靜。

張衡的說法我們初看時有著一定的迷信思想,畢竟其基礎理論帶有一定的神學論。可假如我們仔細去想這件事的話,這種說法帶有一定的物質運動演化論,而物質演化就會帶來改變,所以宇宙也是會一直髮展和變化。這跟現代宇宙演化有異曲同工之妙。假如你們把這些所謂的混沌元氣換成現代宇宙物質,那就是現代宇宙學。

所以,我們看這些古人的智慧時,真的會被震撼。他們生於遙遠的古代,一切靠自己的觀測和探索,他們的想法雖然有一些錯誤和迷信,可是在研究這些事物時,他們的智慧是無限的,也基本上觸摸到了事物的本質。

"
古人有多牛?對未知事物是啥態度?漢朝人觀測到的東西你想不到

對於天文學,每個人都抱有好奇心。喜歡的是痴迷其中,就算是不感興趣的,聽到一些天文方面的東西時也並不會不耐煩。這說明每個人心中都對神祕保持著一定的探索心理。我們現代人的觀測已經很方便,除了各種大型天文臺,個人在家也是可以觀測的。

相對應的,古人對天上的事兒好奇心並不比現代人少,可他們的觀測工具就差多了。在一些人心裡,古人想觀測就要難多了,因為他們沒有望遠鏡,也缺乏相對應的知識,所以古代人對天空的認知都是迷信的。

這完全是信口開河。我們現代的天文學知識有很大一部分是繼承的古人,他們只是被時代而侷限。他們早在古代時就已經對天上的星空有了一定的瞭解。漢朝是一個大爆發期,所以今天我們就說漢朝。

古人有多牛?對未知事物是啥態度?漢朝人觀測到的東西你想不到

漢朝時,有關的記載是非常多的,《史記》裡有“天官書”,《漢書》裡有“天文志”和“五行志”,《淮南子》中有“天文訓”,張衡有“靈憲”。比如在班固的《漢書·五行志下之下》篇中記錄了這麼一件事:

三月乙未,日出黃,有黑氣大如錢,居日中央。

這是觀測到了太陽黑子!太陽黑子在那個時候被看到並且記錄了下來,這讓我們現在看來不由得瞠目結舌。那麼,那時候主要取得了什麼樣的成就?他們的天文學理念是什麼?他們是怎麼觀測的呢?

古人有多牛?對未知事物是啥態度?漢朝人觀測到的東西你想不到

一、關於理念

漢朝時,其天文學理念自成一派,但這些漢代古籍中的天文篇,基本上都秉承了一個跟天文完全沒有關係的人創造出來的理念,那就是哲學家、大儒董仲舒的道教思想,天人感應論,也就是天人合一。當然了,這個理論的基礎並不是董仲舒的發明,因為在《尚書》中已經有這樣的理論。但董仲舒給具體和完善化後,成為了一種重要的哲學思想。

董仲舒認為,宇宙是個大包容器,而人存在於這個大包容器中,但人同時也是一個包容器。換句話說,人體的構成和宇宙的構成其實是一樣的。所以,人是可以感應到天上所發生的一切的,天也可以影響人的行為。這就叫天人感應,也叫天人合一。

這個影響太大了,不管是張衡這樣的專業天文學家,還是用以史書傳世的司馬遷和班固,在天文篇中所用的基礎理論就是這個。

比如張衡在《靈憲》中認為,宇宙是一個大混沌的雞蛋,而地球和星星月亮包括太陽同樣也是,在宇宙中分化中,混沌元氣是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可以稱為水,這些水包裹和託著這些雞蛋,所以星星和月亮能在空中懸浮。

於是元氣剖判,剛柔始分,清濁異位。天成於外,地定於內。天體於陽,故圓以動;地體於陰,故平以靜。

張衡的說法我們初看時有著一定的迷信思想,畢竟其基礎理論帶有一定的神學論。可假如我們仔細去想這件事的話,這種說法帶有一定的物質運動演化論,而物質演化就會帶來改變,所以宇宙也是會一直髮展和變化。這跟現代宇宙演化有異曲同工之妙。假如你們把這些所謂的混沌元氣換成現代宇宙物質,那就是現代宇宙學。

所以,我們看這些古人的智慧時,真的會被震撼。他們生於遙遠的古代,一切靠自己的觀測和探索,他們的想法雖然有一些錯誤和迷信,可是在研究這些事物時,他們的智慧是無限的,也基本上觸摸到了事物的本質。

古人有多牛?對未知事物是啥態度?漢朝人觀測到的東西你想不到

同樣,淮南王劉安在《淮南子·天文訓》中也是同樣的理念,他的天文訓開篇是這樣說的:

道始生虛廓,虛廓生宇宙, 宇宙生氣。氣有涯垠,清陽者薄靡而為天,重濁者凝滯而為地。

和別的記載都大同小異,這再一次證明了漢朝的天文學基礎理念就是這樣的。有人可能對這個天地混沌,後來分開有點不意為然,覺得這純屬迷信。可是,現代宇宙形成學上說宇宙來自於一次大爆炸。這個學說從本質上來說,跟天地一片混沌而後又分開形成了日月星辰有什麼不同呢?研究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總不能在那個時候就讓他們說出這樣的爆炸論吧?想想那個時代,也就理解了他們的難度和成就。

所以,當時的理念其實來源自董仲舒的哲學理念,而董仲舒的哲學理念帶有一定的神學味道,受神學論影響很深。

"
古人有多牛?對未知事物是啥態度?漢朝人觀測到的東西你想不到

對於天文學,每個人都抱有好奇心。喜歡的是痴迷其中,就算是不感興趣的,聽到一些天文方面的東西時也並不會不耐煩。這說明每個人心中都對神祕保持著一定的探索心理。我們現代人的觀測已經很方便,除了各種大型天文臺,個人在家也是可以觀測的。

相對應的,古人對天上的事兒好奇心並不比現代人少,可他們的觀測工具就差多了。在一些人心裡,古人想觀測就要難多了,因為他們沒有望遠鏡,也缺乏相對應的知識,所以古代人對天空的認知都是迷信的。

這完全是信口開河。我們現代的天文學知識有很大一部分是繼承的古人,他們只是被時代而侷限。他們早在古代時就已經對天上的星空有了一定的瞭解。漢朝是一個大爆發期,所以今天我們就說漢朝。

古人有多牛?對未知事物是啥態度?漢朝人觀測到的東西你想不到

漢朝時,有關的記載是非常多的,《史記》裡有“天官書”,《漢書》裡有“天文志”和“五行志”,《淮南子》中有“天文訓”,張衡有“靈憲”。比如在班固的《漢書·五行志下之下》篇中記錄了這麼一件事:

三月乙未,日出黃,有黑氣大如錢,居日中央。

這是觀測到了太陽黑子!太陽黑子在那個時候被看到並且記錄了下來,這讓我們現在看來不由得瞠目結舌。那麼,那時候主要取得了什麼樣的成就?他們的天文學理念是什麼?他們是怎麼觀測的呢?

古人有多牛?對未知事物是啥態度?漢朝人觀測到的東西你想不到

一、關於理念

漢朝時,其天文學理念自成一派,但這些漢代古籍中的天文篇,基本上都秉承了一個跟天文完全沒有關係的人創造出來的理念,那就是哲學家、大儒董仲舒的道教思想,天人感應論,也就是天人合一。當然了,這個理論的基礎並不是董仲舒的發明,因為在《尚書》中已經有這樣的理論。但董仲舒給具體和完善化後,成為了一種重要的哲學思想。

董仲舒認為,宇宙是個大包容器,而人存在於這個大包容器中,但人同時也是一個包容器。換句話說,人體的構成和宇宙的構成其實是一樣的。所以,人是可以感應到天上所發生的一切的,天也可以影響人的行為。這就叫天人感應,也叫天人合一。

這個影響太大了,不管是張衡這樣的專業天文學家,還是用以史書傳世的司馬遷和班固,在天文篇中所用的基礎理論就是這個。

比如張衡在《靈憲》中認為,宇宙是一個大混沌的雞蛋,而地球和星星月亮包括太陽同樣也是,在宇宙中分化中,混沌元氣是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可以稱為水,這些水包裹和託著這些雞蛋,所以星星和月亮能在空中懸浮。

於是元氣剖判,剛柔始分,清濁異位。天成於外,地定於內。天體於陽,故圓以動;地體於陰,故平以靜。

張衡的說法我們初看時有著一定的迷信思想,畢竟其基礎理論帶有一定的神學論。可假如我們仔細去想這件事的話,這種說法帶有一定的物質運動演化論,而物質演化就會帶來改變,所以宇宙也是會一直髮展和變化。這跟現代宇宙演化有異曲同工之妙。假如你們把這些所謂的混沌元氣換成現代宇宙物質,那就是現代宇宙學。

所以,我們看這些古人的智慧時,真的會被震撼。他們生於遙遠的古代,一切靠自己的觀測和探索,他們的想法雖然有一些錯誤和迷信,可是在研究這些事物時,他們的智慧是無限的,也基本上觸摸到了事物的本質。

古人有多牛?對未知事物是啥態度?漢朝人觀測到的東西你想不到

同樣,淮南王劉安在《淮南子·天文訓》中也是同樣的理念,他的天文訓開篇是這樣說的:

道始生虛廓,虛廓生宇宙, 宇宙生氣。氣有涯垠,清陽者薄靡而為天,重濁者凝滯而為地。

和別的記載都大同小異,這再一次證明了漢朝的天文學基礎理念就是這樣的。有人可能對這個天地混沌,後來分開有點不意為然,覺得這純屬迷信。可是,現代宇宙形成學上說宇宙來自於一次大爆炸。這個學說從本質上來說,跟天地一片混沌而後又分開形成了日月星辰有什麼不同呢?研究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總不能在那個時候就讓他們說出這樣的爆炸論吧?想想那個時代,也就理解了他們的難度和成就。

所以,當時的理念其實來源自董仲舒的哲學理念,而董仲舒的哲學理念帶有一定的神學味道,受神學論影響很深。

古人有多牛?對未知事物是啥態度?漢朝人觀測到的東西你想不到

二、關於成就

當時的成就大致可以分為三類:觀天象、分星宿和制定曆法和節令

1:觀天象

觀天像方面,漢朝的成就,對於月亮的認知,對於日食和月食都已經有了全面而科學的認知,他們不會認為這是什麼天狗吃月亮,他們明白這是一種自然現象,但有時神學理論上來時,也會歸類為要降災。但更多的是冷靜觀測後,根據這些制定出來的十二生肖、十二時辰、一年多少天等等。但這樣直觀的說並不能讓我們感受到什麼,咱們來看看《淮南子·天文訓》中關於這些是怎麼記載的:

太陰在四鉤,則歲星行二宿,二八十六, 三四十二,故十二歲而行二十八宿。日行十二分度之一,歲行三十度十六分度之七,十二歲而周。

這裡說的十二年運行二十八星宿一週,這也是十二生肖的由來,為什麼生肖是十二個?不能是十三個十五個呢?這是有根據的,有觀測的。而歲星一天運行十二分之一度,這是十二時辰的由來。每十二年環繞一週天,得出一年運行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度,這是一年為什麼是365天的由來。所以我們看到這些時就會明白,我們現在有的,是以前的人經過多少代的觀測和記錄才確定下來的,後面又經過了無數代人的完善,而且他們的觀測並不錯,這就是他們的成就。

"
古人有多牛?對未知事物是啥態度?漢朝人觀測到的東西你想不到

對於天文學,每個人都抱有好奇心。喜歡的是痴迷其中,就算是不感興趣的,聽到一些天文方面的東西時也並不會不耐煩。這說明每個人心中都對神祕保持著一定的探索心理。我們現代人的觀測已經很方便,除了各種大型天文臺,個人在家也是可以觀測的。

相對應的,古人對天上的事兒好奇心並不比現代人少,可他們的觀測工具就差多了。在一些人心裡,古人想觀測就要難多了,因為他們沒有望遠鏡,也缺乏相對應的知識,所以古代人對天空的認知都是迷信的。

這完全是信口開河。我們現代的天文學知識有很大一部分是繼承的古人,他們只是被時代而侷限。他們早在古代時就已經對天上的星空有了一定的瞭解。漢朝是一個大爆發期,所以今天我們就說漢朝。

古人有多牛?對未知事物是啥態度?漢朝人觀測到的東西你想不到

漢朝時,有關的記載是非常多的,《史記》裡有“天官書”,《漢書》裡有“天文志”和“五行志”,《淮南子》中有“天文訓”,張衡有“靈憲”。比如在班固的《漢書·五行志下之下》篇中記錄了這麼一件事:

三月乙未,日出黃,有黑氣大如錢,居日中央。

這是觀測到了太陽黑子!太陽黑子在那個時候被看到並且記錄了下來,這讓我們現在看來不由得瞠目結舌。那麼,那時候主要取得了什麼樣的成就?他們的天文學理念是什麼?他們是怎麼觀測的呢?

古人有多牛?對未知事物是啥態度?漢朝人觀測到的東西你想不到

一、關於理念

漢朝時,其天文學理念自成一派,但這些漢代古籍中的天文篇,基本上都秉承了一個跟天文完全沒有關係的人創造出來的理念,那就是哲學家、大儒董仲舒的道教思想,天人感應論,也就是天人合一。當然了,這個理論的基礎並不是董仲舒的發明,因為在《尚書》中已經有這樣的理論。但董仲舒給具體和完善化後,成為了一種重要的哲學思想。

董仲舒認為,宇宙是個大包容器,而人存在於這個大包容器中,但人同時也是一個包容器。換句話說,人體的構成和宇宙的構成其實是一樣的。所以,人是可以感應到天上所發生的一切的,天也可以影響人的行為。這就叫天人感應,也叫天人合一。

這個影響太大了,不管是張衡這樣的專業天文學家,還是用以史書傳世的司馬遷和班固,在天文篇中所用的基礎理論就是這個。

比如張衡在《靈憲》中認為,宇宙是一個大混沌的雞蛋,而地球和星星月亮包括太陽同樣也是,在宇宙中分化中,混沌元氣是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可以稱為水,這些水包裹和託著這些雞蛋,所以星星和月亮能在空中懸浮。

於是元氣剖判,剛柔始分,清濁異位。天成於外,地定於內。天體於陽,故圓以動;地體於陰,故平以靜。

張衡的說法我們初看時有著一定的迷信思想,畢竟其基礎理論帶有一定的神學論。可假如我們仔細去想這件事的話,這種說法帶有一定的物質運動演化論,而物質演化就會帶來改變,所以宇宙也是會一直髮展和變化。這跟現代宇宙演化有異曲同工之妙。假如你們把這些所謂的混沌元氣換成現代宇宙物質,那就是現代宇宙學。

所以,我們看這些古人的智慧時,真的會被震撼。他們生於遙遠的古代,一切靠自己的觀測和探索,他們的想法雖然有一些錯誤和迷信,可是在研究這些事物時,他們的智慧是無限的,也基本上觸摸到了事物的本質。

古人有多牛?對未知事物是啥態度?漢朝人觀測到的東西你想不到

同樣,淮南王劉安在《淮南子·天文訓》中也是同樣的理念,他的天文訓開篇是這樣說的:

道始生虛廓,虛廓生宇宙, 宇宙生氣。氣有涯垠,清陽者薄靡而為天,重濁者凝滯而為地。

和別的記載都大同小異,這再一次證明了漢朝的天文學基礎理念就是這樣的。有人可能對這個天地混沌,後來分開有點不意為然,覺得這純屬迷信。可是,現代宇宙形成學上說宇宙來自於一次大爆炸。這個學說從本質上來說,跟天地一片混沌而後又分開形成了日月星辰有什麼不同呢?研究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總不能在那個時候就讓他們說出這樣的爆炸論吧?想想那個時代,也就理解了他們的難度和成就。

所以,當時的理念其實來源自董仲舒的哲學理念,而董仲舒的哲學理念帶有一定的神學味道,受神學論影響很深。

古人有多牛?對未知事物是啥態度?漢朝人觀測到的東西你想不到

二、關於成就

當時的成就大致可以分為三類:觀天象、分星宿和制定曆法和節令

1:觀天象

觀天像方面,漢朝的成就,對於月亮的認知,對於日食和月食都已經有了全面而科學的認知,他們不會認為這是什麼天狗吃月亮,他們明白這是一種自然現象,但有時神學理論上來時,也會歸類為要降災。但更多的是冷靜觀測後,根據這些制定出來的十二生肖、十二時辰、一年多少天等等。但這樣直觀的說並不能讓我們感受到什麼,咱們來看看《淮南子·天文訓》中關於這些是怎麼記載的:

太陰在四鉤,則歲星行二宿,二八十六, 三四十二,故十二歲而行二十八宿。日行十二分度之一,歲行三十度十六分度之七,十二歲而周。

這裡說的十二年運行二十八星宿一週,這也是十二生肖的由來,為什麼生肖是十二個?不能是十三個十五個呢?這是有根據的,有觀測的。而歲星一天運行十二分之一度,這是十二時辰的由來。每十二年環繞一週天,得出一年運行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度,這是一年為什麼是365天的由來。所以我們看到這些時就會明白,我們現在有的,是以前的人經過多少代的觀測和記錄才確定下來的,後面又經過了無數代人的完善,而且他們的觀測並不錯,這就是他們的成就。

古人有多牛?對未知事物是啥態度?漢朝人觀測到的東西你想不到

2:分星宿

上面說這個二十八星宿啥的,可能有人覺得迷惑,這個二十八星宿是啥啊?古人把天上的星星分為四個方位,每個方位七個星宿,每個星宿又包含無數顆星星,而這四個方位的星宿就叫二十八星宿。

這是從春秋戰國時期就開始的一種分星法,在漢朝時得到了大完善,天上分星,地下分野,地下分的野對應天上的星宿,這是漢朝在分星定野上的一大發明。但分星尚有科學可言,定野則又沾上了神學理論。因為我們知道,天上的星和地上的建築物什麼的是沒有關係的。當然了,漢朝的分星絕不僅僅是這二十八星宿這麼簡單,事實上非常的複雜。《淮南子·天文訓》中是這樣說的:

天分成九個區域,共有九千九百九十九個小區,離大地五億萬裡;天上還有五星、八風、二十八宿、五官、六府,以及紫宮、太微、軒轅、咸池、四守和天阿等。

這些觀測得來的記載在我們現代看來仍然非常的複雜和頭疼,再想想他們那個時候的工具和難度,我們還有什麼理由去責怪他們動不動沾上點神學理論呢?

"
古人有多牛?對未知事物是啥態度?漢朝人觀測到的東西你想不到

對於天文學,每個人都抱有好奇心。喜歡的是痴迷其中,就算是不感興趣的,聽到一些天文方面的東西時也並不會不耐煩。這說明每個人心中都對神祕保持著一定的探索心理。我們現代人的觀測已經很方便,除了各種大型天文臺,個人在家也是可以觀測的。

相對應的,古人對天上的事兒好奇心並不比現代人少,可他們的觀測工具就差多了。在一些人心裡,古人想觀測就要難多了,因為他們沒有望遠鏡,也缺乏相對應的知識,所以古代人對天空的認知都是迷信的。

這完全是信口開河。我們現代的天文學知識有很大一部分是繼承的古人,他們只是被時代而侷限。他們早在古代時就已經對天上的星空有了一定的瞭解。漢朝是一個大爆發期,所以今天我們就說漢朝。

古人有多牛?對未知事物是啥態度?漢朝人觀測到的東西你想不到

漢朝時,有關的記載是非常多的,《史記》裡有“天官書”,《漢書》裡有“天文志”和“五行志”,《淮南子》中有“天文訓”,張衡有“靈憲”。比如在班固的《漢書·五行志下之下》篇中記錄了這麼一件事:

三月乙未,日出黃,有黑氣大如錢,居日中央。

這是觀測到了太陽黑子!太陽黑子在那個時候被看到並且記錄了下來,這讓我們現在看來不由得瞠目結舌。那麼,那時候主要取得了什麼樣的成就?他們的天文學理念是什麼?他們是怎麼觀測的呢?

古人有多牛?對未知事物是啥態度?漢朝人觀測到的東西你想不到

一、關於理念

漢朝時,其天文學理念自成一派,但這些漢代古籍中的天文篇,基本上都秉承了一個跟天文完全沒有關係的人創造出來的理念,那就是哲學家、大儒董仲舒的道教思想,天人感應論,也就是天人合一。當然了,這個理論的基礎並不是董仲舒的發明,因為在《尚書》中已經有這樣的理論。但董仲舒給具體和完善化後,成為了一種重要的哲學思想。

董仲舒認為,宇宙是個大包容器,而人存在於這個大包容器中,但人同時也是一個包容器。換句話說,人體的構成和宇宙的構成其實是一樣的。所以,人是可以感應到天上所發生的一切的,天也可以影響人的行為。這就叫天人感應,也叫天人合一。

這個影響太大了,不管是張衡這樣的專業天文學家,還是用以史書傳世的司馬遷和班固,在天文篇中所用的基礎理論就是這個。

比如張衡在《靈憲》中認為,宇宙是一個大混沌的雞蛋,而地球和星星月亮包括太陽同樣也是,在宇宙中分化中,混沌元氣是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可以稱為水,這些水包裹和託著這些雞蛋,所以星星和月亮能在空中懸浮。

於是元氣剖判,剛柔始分,清濁異位。天成於外,地定於內。天體於陽,故圓以動;地體於陰,故平以靜。

張衡的說法我們初看時有著一定的迷信思想,畢竟其基礎理論帶有一定的神學論。可假如我們仔細去想這件事的話,這種說法帶有一定的物質運動演化論,而物質演化就會帶來改變,所以宇宙也是會一直髮展和變化。這跟現代宇宙演化有異曲同工之妙。假如你們把這些所謂的混沌元氣換成現代宇宙物質,那就是現代宇宙學。

所以,我們看這些古人的智慧時,真的會被震撼。他們生於遙遠的古代,一切靠自己的觀測和探索,他們的想法雖然有一些錯誤和迷信,可是在研究這些事物時,他們的智慧是無限的,也基本上觸摸到了事物的本質。

古人有多牛?對未知事物是啥態度?漢朝人觀測到的東西你想不到

同樣,淮南王劉安在《淮南子·天文訓》中也是同樣的理念,他的天文訓開篇是這樣說的:

道始生虛廓,虛廓生宇宙, 宇宙生氣。氣有涯垠,清陽者薄靡而為天,重濁者凝滯而為地。

和別的記載都大同小異,這再一次證明了漢朝的天文學基礎理念就是這樣的。有人可能對這個天地混沌,後來分開有點不意為然,覺得這純屬迷信。可是,現代宇宙形成學上說宇宙來自於一次大爆炸。這個學說從本質上來說,跟天地一片混沌而後又分開形成了日月星辰有什麼不同呢?研究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總不能在那個時候就讓他們說出這樣的爆炸論吧?想想那個時代,也就理解了他們的難度和成就。

所以,當時的理念其實來源自董仲舒的哲學理念,而董仲舒的哲學理念帶有一定的神學味道,受神學論影響很深。

古人有多牛?對未知事物是啥態度?漢朝人觀測到的東西你想不到

二、關於成就

當時的成就大致可以分為三類:觀天象、分星宿和制定曆法和節令

1:觀天象

觀天像方面,漢朝的成就,對於月亮的認知,對於日食和月食都已經有了全面而科學的認知,他們不會認為這是什麼天狗吃月亮,他們明白這是一種自然現象,但有時神學理論上來時,也會歸類為要降災。但更多的是冷靜觀測後,根據這些制定出來的十二生肖、十二時辰、一年多少天等等。但這樣直觀的說並不能讓我們感受到什麼,咱們來看看《淮南子·天文訓》中關於這些是怎麼記載的:

太陰在四鉤,則歲星行二宿,二八十六, 三四十二,故十二歲而行二十八宿。日行十二分度之一,歲行三十度十六分度之七,十二歲而周。

這裡說的十二年運行二十八星宿一週,這也是十二生肖的由來,為什麼生肖是十二個?不能是十三個十五個呢?這是有根據的,有觀測的。而歲星一天運行十二分之一度,這是十二時辰的由來。每十二年環繞一週天,得出一年運行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度,這是一年為什麼是365天的由來。所以我們看到這些時就會明白,我們現在有的,是以前的人經過多少代的觀測和記錄才確定下來的,後面又經過了無數代人的完善,而且他們的觀測並不錯,這就是他們的成就。

古人有多牛?對未知事物是啥態度?漢朝人觀測到的東西你想不到

2:分星宿

上面說這個二十八星宿啥的,可能有人覺得迷惑,這個二十八星宿是啥啊?古人把天上的星星分為四個方位,每個方位七個星宿,每個星宿又包含無數顆星星,而這四個方位的星宿就叫二十八星宿。

這是從春秋戰國時期就開始的一種分星法,在漢朝時得到了大完善,天上分星,地下分野,地下分的野對應天上的星宿,這是漢朝在分星定野上的一大發明。但分星尚有科學可言,定野則又沾上了神學理論。因為我們知道,天上的星和地上的建築物什麼的是沒有關係的。當然了,漢朝的分星絕不僅僅是這二十八星宿這麼簡單,事實上非常的複雜。《淮南子·天文訓》中是這樣說的:

天分成九個區域,共有九千九百九十九個小區,離大地五億萬裡;天上還有五星、八風、二十八宿、五官、六府,以及紫宮、太微、軒轅、咸池、四守和天阿等。

這些觀測得來的記載在我們現代看來仍然非常的複雜和頭疼,再想想他們那個時候的工具和難度,我們還有什麼理由去責怪他們動不動沾上點神學理論呢?

古人有多牛?對未知事物是啥態度?漢朝人觀測到的東西你想不到

3:制定曆法和節令

想要制定曆法和節令,天文學觀測必不可少,因為所有的歷法和節令都是跟天體運動相對應的,必須要先觀測這些天體運動,然後才能制定出相應的歷法和節令去讓人們有條不紊的生活和勞作。

在曆法上,漢朝的時候確定了一年是365天,漢武帝時期推行了《太初曆》,但這個曆法有一定的不完善性,提議人是司馬遷,後來制定的過程中,他也有參與,但主要制定人並不是他。而是鄧平、唐都等人制作的。《漢書·律曆志》中記載:

乃定東西,立晷儀,下漏刻,以追二十八宿相距於四方,舉終以定朔晦分至,躔離弦望……以造《漢太初曆》。

由於《太初曆》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所以使用了一百多年後,西漢末年的劉向和兒子重新整編後又製作了《三統曆》。雖然使用年限上並不太多,但對後世的歷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漢書·律曆志》中說:

至孝成世,劉向總六歷,列是非,作《五紀論》。向子歆究其微眇,作《三統曆》及《譜》以說《春秋》。

"
古人有多牛?對未知事物是啥態度?漢朝人觀測到的東西你想不到

對於天文學,每個人都抱有好奇心。喜歡的是痴迷其中,就算是不感興趣的,聽到一些天文方面的東西時也並不會不耐煩。這說明每個人心中都對神祕保持著一定的探索心理。我們現代人的觀測已經很方便,除了各種大型天文臺,個人在家也是可以觀測的。

相對應的,古人對天上的事兒好奇心並不比現代人少,可他們的觀測工具就差多了。在一些人心裡,古人想觀測就要難多了,因為他們沒有望遠鏡,也缺乏相對應的知識,所以古代人對天空的認知都是迷信的。

這完全是信口開河。我們現代的天文學知識有很大一部分是繼承的古人,他們只是被時代而侷限。他們早在古代時就已經對天上的星空有了一定的瞭解。漢朝是一個大爆發期,所以今天我們就說漢朝。

古人有多牛?對未知事物是啥態度?漢朝人觀測到的東西你想不到

漢朝時,有關的記載是非常多的,《史記》裡有“天官書”,《漢書》裡有“天文志”和“五行志”,《淮南子》中有“天文訓”,張衡有“靈憲”。比如在班固的《漢書·五行志下之下》篇中記錄了這麼一件事:

三月乙未,日出黃,有黑氣大如錢,居日中央。

這是觀測到了太陽黑子!太陽黑子在那個時候被看到並且記錄了下來,這讓我們現在看來不由得瞠目結舌。那麼,那時候主要取得了什麼樣的成就?他們的天文學理念是什麼?他們是怎麼觀測的呢?

古人有多牛?對未知事物是啥態度?漢朝人觀測到的東西你想不到

一、關於理念

漢朝時,其天文學理念自成一派,但這些漢代古籍中的天文篇,基本上都秉承了一個跟天文完全沒有關係的人創造出來的理念,那就是哲學家、大儒董仲舒的道教思想,天人感應論,也就是天人合一。當然了,這個理論的基礎並不是董仲舒的發明,因為在《尚書》中已經有這樣的理論。但董仲舒給具體和完善化後,成為了一種重要的哲學思想。

董仲舒認為,宇宙是個大包容器,而人存在於這個大包容器中,但人同時也是一個包容器。換句話說,人體的構成和宇宙的構成其實是一樣的。所以,人是可以感應到天上所發生的一切的,天也可以影響人的行為。這就叫天人感應,也叫天人合一。

這個影響太大了,不管是張衡這樣的專業天文學家,還是用以史書傳世的司馬遷和班固,在天文篇中所用的基礎理論就是這個。

比如張衡在《靈憲》中認為,宇宙是一個大混沌的雞蛋,而地球和星星月亮包括太陽同樣也是,在宇宙中分化中,混沌元氣是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可以稱為水,這些水包裹和託著這些雞蛋,所以星星和月亮能在空中懸浮。

於是元氣剖判,剛柔始分,清濁異位。天成於外,地定於內。天體於陽,故圓以動;地體於陰,故平以靜。

張衡的說法我們初看時有著一定的迷信思想,畢竟其基礎理論帶有一定的神學論。可假如我們仔細去想這件事的話,這種說法帶有一定的物質運動演化論,而物質演化就會帶來改變,所以宇宙也是會一直髮展和變化。這跟現代宇宙演化有異曲同工之妙。假如你們把這些所謂的混沌元氣換成現代宇宙物質,那就是現代宇宙學。

所以,我們看這些古人的智慧時,真的會被震撼。他們生於遙遠的古代,一切靠自己的觀測和探索,他們的想法雖然有一些錯誤和迷信,可是在研究這些事物時,他們的智慧是無限的,也基本上觸摸到了事物的本質。

古人有多牛?對未知事物是啥態度?漢朝人觀測到的東西你想不到

同樣,淮南王劉安在《淮南子·天文訓》中也是同樣的理念,他的天文訓開篇是這樣說的:

道始生虛廓,虛廓生宇宙, 宇宙生氣。氣有涯垠,清陽者薄靡而為天,重濁者凝滯而為地。

和別的記載都大同小異,這再一次證明了漢朝的天文學基礎理念就是這樣的。有人可能對這個天地混沌,後來分開有點不意為然,覺得這純屬迷信。可是,現代宇宙形成學上說宇宙來自於一次大爆炸。這個學說從本質上來說,跟天地一片混沌而後又分開形成了日月星辰有什麼不同呢?研究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總不能在那個時候就讓他們說出這樣的爆炸論吧?想想那個時代,也就理解了他們的難度和成就。

所以,當時的理念其實來源自董仲舒的哲學理念,而董仲舒的哲學理念帶有一定的神學味道,受神學論影響很深。

古人有多牛?對未知事物是啥態度?漢朝人觀測到的東西你想不到

二、關於成就

當時的成就大致可以分為三類:觀天象、分星宿和制定曆法和節令

1:觀天象

觀天像方面,漢朝的成就,對於月亮的認知,對於日食和月食都已經有了全面而科學的認知,他們不會認為這是什麼天狗吃月亮,他們明白這是一種自然現象,但有時神學理論上來時,也會歸類為要降災。但更多的是冷靜觀測後,根據這些制定出來的十二生肖、十二時辰、一年多少天等等。但這樣直觀的說並不能讓我們感受到什麼,咱們來看看《淮南子·天文訓》中關於這些是怎麼記載的:

太陰在四鉤,則歲星行二宿,二八十六, 三四十二,故十二歲而行二十八宿。日行十二分度之一,歲行三十度十六分度之七,十二歲而周。

這裡說的十二年運行二十八星宿一週,這也是十二生肖的由來,為什麼生肖是十二個?不能是十三個十五個呢?這是有根據的,有觀測的。而歲星一天運行十二分之一度,這是十二時辰的由來。每十二年環繞一週天,得出一年運行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度,這是一年為什麼是365天的由來。所以我們看到這些時就會明白,我們現在有的,是以前的人經過多少代的觀測和記錄才確定下來的,後面又經過了無數代人的完善,而且他們的觀測並不錯,這就是他們的成就。

古人有多牛?對未知事物是啥態度?漢朝人觀測到的東西你想不到

2:分星宿

上面說這個二十八星宿啥的,可能有人覺得迷惑,這個二十八星宿是啥啊?古人把天上的星星分為四個方位,每個方位七個星宿,每個星宿又包含無數顆星星,而這四個方位的星宿就叫二十八星宿。

這是從春秋戰國時期就開始的一種分星法,在漢朝時得到了大完善,天上分星,地下分野,地下分的野對應天上的星宿,這是漢朝在分星定野上的一大發明。但分星尚有科學可言,定野則又沾上了神學理論。因為我們知道,天上的星和地上的建築物什麼的是沒有關係的。當然了,漢朝的分星絕不僅僅是這二十八星宿這麼簡單,事實上非常的複雜。《淮南子·天文訓》中是這樣說的:

天分成九個區域,共有九千九百九十九個小區,離大地五億萬裡;天上還有五星、八風、二十八宿、五官、六府,以及紫宮、太微、軒轅、咸池、四守和天阿等。

這些觀測得來的記載在我們現代看來仍然非常的複雜和頭疼,再想想他們那個時候的工具和難度,我們還有什麼理由去責怪他們動不動沾上點神學理論呢?

古人有多牛?對未知事物是啥態度?漢朝人觀測到的東西你想不到

3:制定曆法和節令

想要制定曆法和節令,天文學觀測必不可少,因為所有的歷法和節令都是跟天體運動相對應的,必須要先觀測這些天體運動,然後才能制定出相應的歷法和節令去讓人們有條不紊的生活和勞作。

在曆法上,漢朝的時候確定了一年是365天,漢武帝時期推行了《太初曆》,但這個曆法有一定的不完善性,提議人是司馬遷,後來制定的過程中,他也有參與,但主要制定人並不是他。而是鄧平、唐都等人制作的。《漢書·律曆志》中記載:

乃定東西,立晷儀,下漏刻,以追二十八宿相距於四方,舉終以定朔晦分至,躔離弦望……以造《漢太初曆》。

由於《太初曆》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所以使用了一百多年後,西漢末年的劉向和兒子重新整編後又製作了《三統曆》。雖然使用年限上並不太多,但對後世的歷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漢書·律曆志》中說:

至孝成世,劉向總六歷,列是非,作《五紀論》。向子歆究其微眇,作《三統曆》及《譜》以說《春秋》。

古人有多牛?對未知事物是啥態度?漢朝人觀測到的東西你想不到

曆法和節氣是相互對應的,所以漢朝的節氣也制定得非常完善,24節氣就是在漢朝得以完善的。其推算的節氣和時令跟現在一模一樣,也就是說,從漢朝完善了24節氣後,直到現在也沒有再改變過,一直尚用到了今天。但這個有關記載咱們在別的文章說過,所以這裡不再重複舉例。

我們看到成就時就會感覺震驚,在那樣的時代,他們是怎麼做到這些的?他們用什麼工具觀測天象以及分星定野?

"
古人有多牛?對未知事物是啥態度?漢朝人觀測到的東西你想不到

對於天文學,每個人都抱有好奇心。喜歡的是痴迷其中,就算是不感興趣的,聽到一些天文方面的東西時也並不會不耐煩。這說明每個人心中都對神祕保持著一定的探索心理。我們現代人的觀測已經很方便,除了各種大型天文臺,個人在家也是可以觀測的。

相對應的,古人對天上的事兒好奇心並不比現代人少,可他們的觀測工具就差多了。在一些人心裡,古人想觀測就要難多了,因為他們沒有望遠鏡,也缺乏相對應的知識,所以古代人對天空的認知都是迷信的。

這完全是信口開河。我們現代的天文學知識有很大一部分是繼承的古人,他們只是被時代而侷限。他們早在古代時就已經對天上的星空有了一定的瞭解。漢朝是一個大爆發期,所以今天我們就說漢朝。

古人有多牛?對未知事物是啥態度?漢朝人觀測到的東西你想不到

漢朝時,有關的記載是非常多的,《史記》裡有“天官書”,《漢書》裡有“天文志”和“五行志”,《淮南子》中有“天文訓”,張衡有“靈憲”。比如在班固的《漢書·五行志下之下》篇中記錄了這麼一件事:

三月乙未,日出黃,有黑氣大如錢,居日中央。

這是觀測到了太陽黑子!太陽黑子在那個時候被看到並且記錄了下來,這讓我們現在看來不由得瞠目結舌。那麼,那時候主要取得了什麼樣的成就?他們的天文學理念是什麼?他們是怎麼觀測的呢?

古人有多牛?對未知事物是啥態度?漢朝人觀測到的東西你想不到

一、關於理念

漢朝時,其天文學理念自成一派,但這些漢代古籍中的天文篇,基本上都秉承了一個跟天文完全沒有關係的人創造出來的理念,那就是哲學家、大儒董仲舒的道教思想,天人感應論,也就是天人合一。當然了,這個理論的基礎並不是董仲舒的發明,因為在《尚書》中已經有這樣的理論。但董仲舒給具體和完善化後,成為了一種重要的哲學思想。

董仲舒認為,宇宙是個大包容器,而人存在於這個大包容器中,但人同時也是一個包容器。換句話說,人體的構成和宇宙的構成其實是一樣的。所以,人是可以感應到天上所發生的一切的,天也可以影響人的行為。這就叫天人感應,也叫天人合一。

這個影響太大了,不管是張衡這樣的專業天文學家,還是用以史書傳世的司馬遷和班固,在天文篇中所用的基礎理論就是這個。

比如張衡在《靈憲》中認為,宇宙是一個大混沌的雞蛋,而地球和星星月亮包括太陽同樣也是,在宇宙中分化中,混沌元氣是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可以稱為水,這些水包裹和託著這些雞蛋,所以星星和月亮能在空中懸浮。

於是元氣剖判,剛柔始分,清濁異位。天成於外,地定於內。天體於陽,故圓以動;地體於陰,故平以靜。

張衡的說法我們初看時有著一定的迷信思想,畢竟其基礎理論帶有一定的神學論。可假如我們仔細去想這件事的話,這種說法帶有一定的物質運動演化論,而物質演化就會帶來改變,所以宇宙也是會一直髮展和變化。這跟現代宇宙演化有異曲同工之妙。假如你們把這些所謂的混沌元氣換成現代宇宙物質,那就是現代宇宙學。

所以,我們看這些古人的智慧時,真的會被震撼。他們生於遙遠的古代,一切靠自己的觀測和探索,他們的想法雖然有一些錯誤和迷信,可是在研究這些事物時,他們的智慧是無限的,也基本上觸摸到了事物的本質。

古人有多牛?對未知事物是啥態度?漢朝人觀測到的東西你想不到

同樣,淮南王劉安在《淮南子·天文訓》中也是同樣的理念,他的天文訓開篇是這樣說的:

道始生虛廓,虛廓生宇宙, 宇宙生氣。氣有涯垠,清陽者薄靡而為天,重濁者凝滯而為地。

和別的記載都大同小異,這再一次證明了漢朝的天文學基礎理念就是這樣的。有人可能對這個天地混沌,後來分開有點不意為然,覺得這純屬迷信。可是,現代宇宙形成學上說宇宙來自於一次大爆炸。這個學說從本質上來說,跟天地一片混沌而後又分開形成了日月星辰有什麼不同呢?研究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總不能在那個時候就讓他們說出這樣的爆炸論吧?想想那個時代,也就理解了他們的難度和成就。

所以,當時的理念其實來源自董仲舒的哲學理念,而董仲舒的哲學理念帶有一定的神學味道,受神學論影響很深。

古人有多牛?對未知事物是啥態度?漢朝人觀測到的東西你想不到

二、關於成就

當時的成就大致可以分為三類:觀天象、分星宿和制定曆法和節令

1:觀天象

觀天像方面,漢朝的成就,對於月亮的認知,對於日食和月食都已經有了全面而科學的認知,他們不會認為這是什麼天狗吃月亮,他們明白這是一種自然現象,但有時神學理論上來時,也會歸類為要降災。但更多的是冷靜觀測後,根據這些制定出來的十二生肖、十二時辰、一年多少天等等。但這樣直觀的說並不能讓我們感受到什麼,咱們來看看《淮南子·天文訓》中關於這些是怎麼記載的:

太陰在四鉤,則歲星行二宿,二八十六, 三四十二,故十二歲而行二十八宿。日行十二分度之一,歲行三十度十六分度之七,十二歲而周。

這裡說的十二年運行二十八星宿一週,這也是十二生肖的由來,為什麼生肖是十二個?不能是十三個十五個呢?這是有根據的,有觀測的。而歲星一天運行十二分之一度,這是十二時辰的由來。每十二年環繞一週天,得出一年運行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度,這是一年為什麼是365天的由來。所以我們看到這些時就會明白,我們現在有的,是以前的人經過多少代的觀測和記錄才確定下來的,後面又經過了無數代人的完善,而且他們的觀測並不錯,這就是他們的成就。

古人有多牛?對未知事物是啥態度?漢朝人觀測到的東西你想不到

2:分星宿

上面說這個二十八星宿啥的,可能有人覺得迷惑,這個二十八星宿是啥啊?古人把天上的星星分為四個方位,每個方位七個星宿,每個星宿又包含無數顆星星,而這四個方位的星宿就叫二十八星宿。

這是從春秋戰國時期就開始的一種分星法,在漢朝時得到了大完善,天上分星,地下分野,地下分的野對應天上的星宿,這是漢朝在分星定野上的一大發明。但分星尚有科學可言,定野則又沾上了神學理論。因為我們知道,天上的星和地上的建築物什麼的是沒有關係的。當然了,漢朝的分星絕不僅僅是這二十八星宿這麼簡單,事實上非常的複雜。《淮南子·天文訓》中是這樣說的:

天分成九個區域,共有九千九百九十九個小區,離大地五億萬裡;天上還有五星、八風、二十八宿、五官、六府,以及紫宮、太微、軒轅、咸池、四守和天阿等。

這些觀測得來的記載在我們現代看來仍然非常的複雜和頭疼,再想想他們那個時候的工具和難度,我們還有什麼理由去責怪他們動不動沾上點神學理論呢?

古人有多牛?對未知事物是啥態度?漢朝人觀測到的東西你想不到

3:制定曆法和節令

想要制定曆法和節令,天文學觀測必不可少,因為所有的歷法和節令都是跟天體運動相對應的,必須要先觀測這些天體運動,然後才能制定出相應的歷法和節令去讓人們有條不紊的生活和勞作。

在曆法上,漢朝的時候確定了一年是365天,漢武帝時期推行了《太初曆》,但這個曆法有一定的不完善性,提議人是司馬遷,後來制定的過程中,他也有參與,但主要制定人並不是他。而是鄧平、唐都等人制作的。《漢書·律曆志》中記載:

乃定東西,立晷儀,下漏刻,以追二十八宿相距於四方,舉終以定朔晦分至,躔離弦望……以造《漢太初曆》。

由於《太初曆》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所以使用了一百多年後,西漢末年的劉向和兒子重新整編後又製作了《三統曆》。雖然使用年限上並不太多,但對後世的歷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漢書·律曆志》中說:

至孝成世,劉向總六歷,列是非,作《五紀論》。向子歆究其微眇,作《三統曆》及《譜》以說《春秋》。

古人有多牛?對未知事物是啥態度?漢朝人觀測到的東西你想不到

曆法和節氣是相互對應的,所以漢朝的節氣也制定得非常完善,24節氣就是在漢朝得以完善的。其推算的節氣和時令跟現在一模一樣,也就是說,從漢朝完善了24節氣後,直到現在也沒有再改變過,一直尚用到了今天。但這個有關記載咱們在別的文章說過,所以這裡不再重複舉例。

我們看到成就時就會感覺震驚,在那樣的時代,他們是怎麼做到這些的?他們用什麼工具觀測天象以及分星定野?

古人有多牛?對未知事物是啥態度?漢朝人觀測到的東西你想不到

三、當時的天象觀測工具

當時最牛的觀測工具,當屬張衡發明的“漏水轉渾天儀”,分渾象和壺漏兩個部分,渾像上刻有二十八星宿、南北極、24節氣等等,水動力驅動,壺漏控制水流來帶動渾像的轉動,以觀測各種天體運動規律。不過這個渾天儀不是張衡的首創,早在西漢時,修訂過《九章算數》的耿壽昌是第一個發明人。

但張衡的漏水轉渾天儀影響深遠,宋朝蘇頌等人造的“水運儀象臺”也是根據他的基礎造出來的,雖然水運儀象臺更加的複雜和功能齊全,但如果沒有前期的製造,後面至少會走不少的彎路。

"
古人有多牛?對未知事物是啥態度?漢朝人觀測到的東西你想不到

對於天文學,每個人都抱有好奇心。喜歡的是痴迷其中,就算是不感興趣的,聽到一些天文方面的東西時也並不會不耐煩。這說明每個人心中都對神祕保持著一定的探索心理。我們現代人的觀測已經很方便,除了各種大型天文臺,個人在家也是可以觀測的。

相對應的,古人對天上的事兒好奇心並不比現代人少,可他們的觀測工具就差多了。在一些人心裡,古人想觀測就要難多了,因為他們沒有望遠鏡,也缺乏相對應的知識,所以古代人對天空的認知都是迷信的。

這完全是信口開河。我們現代的天文學知識有很大一部分是繼承的古人,他們只是被時代而侷限。他們早在古代時就已經對天上的星空有了一定的瞭解。漢朝是一個大爆發期,所以今天我們就說漢朝。

古人有多牛?對未知事物是啥態度?漢朝人觀測到的東西你想不到

漢朝時,有關的記載是非常多的,《史記》裡有“天官書”,《漢書》裡有“天文志”和“五行志”,《淮南子》中有“天文訓”,張衡有“靈憲”。比如在班固的《漢書·五行志下之下》篇中記錄了這麼一件事:

三月乙未,日出黃,有黑氣大如錢,居日中央。

這是觀測到了太陽黑子!太陽黑子在那個時候被看到並且記錄了下來,這讓我們現在看來不由得瞠目結舌。那麼,那時候主要取得了什麼樣的成就?他們的天文學理念是什麼?他們是怎麼觀測的呢?

古人有多牛?對未知事物是啥態度?漢朝人觀測到的東西你想不到

一、關於理念

漢朝時,其天文學理念自成一派,但這些漢代古籍中的天文篇,基本上都秉承了一個跟天文完全沒有關係的人創造出來的理念,那就是哲學家、大儒董仲舒的道教思想,天人感應論,也就是天人合一。當然了,這個理論的基礎並不是董仲舒的發明,因為在《尚書》中已經有這樣的理論。但董仲舒給具體和完善化後,成為了一種重要的哲學思想。

董仲舒認為,宇宙是個大包容器,而人存在於這個大包容器中,但人同時也是一個包容器。換句話說,人體的構成和宇宙的構成其實是一樣的。所以,人是可以感應到天上所發生的一切的,天也可以影響人的行為。這就叫天人感應,也叫天人合一。

這個影響太大了,不管是張衡這樣的專業天文學家,還是用以史書傳世的司馬遷和班固,在天文篇中所用的基礎理論就是這個。

比如張衡在《靈憲》中認為,宇宙是一個大混沌的雞蛋,而地球和星星月亮包括太陽同樣也是,在宇宙中分化中,混沌元氣是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可以稱為水,這些水包裹和託著這些雞蛋,所以星星和月亮能在空中懸浮。

於是元氣剖判,剛柔始分,清濁異位。天成於外,地定於內。天體於陽,故圓以動;地體於陰,故平以靜。

張衡的說法我們初看時有著一定的迷信思想,畢竟其基礎理論帶有一定的神學論。可假如我們仔細去想這件事的話,這種說法帶有一定的物質運動演化論,而物質演化就會帶來改變,所以宇宙也是會一直髮展和變化。這跟現代宇宙演化有異曲同工之妙。假如你們把這些所謂的混沌元氣換成現代宇宙物質,那就是現代宇宙學。

所以,我們看這些古人的智慧時,真的會被震撼。他們生於遙遠的古代,一切靠自己的觀測和探索,他們的想法雖然有一些錯誤和迷信,可是在研究這些事物時,他們的智慧是無限的,也基本上觸摸到了事物的本質。

古人有多牛?對未知事物是啥態度?漢朝人觀測到的東西你想不到

同樣,淮南王劉安在《淮南子·天文訓》中也是同樣的理念,他的天文訓開篇是這樣說的:

道始生虛廓,虛廓生宇宙, 宇宙生氣。氣有涯垠,清陽者薄靡而為天,重濁者凝滯而為地。

和別的記載都大同小異,這再一次證明了漢朝的天文學基礎理念就是這樣的。有人可能對這個天地混沌,後來分開有點不意為然,覺得這純屬迷信。可是,現代宇宙形成學上說宇宙來自於一次大爆炸。這個學說從本質上來說,跟天地一片混沌而後又分開形成了日月星辰有什麼不同呢?研究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總不能在那個時候就讓他們說出這樣的爆炸論吧?想想那個時代,也就理解了他們的難度和成就。

所以,當時的理念其實來源自董仲舒的哲學理念,而董仲舒的哲學理念帶有一定的神學味道,受神學論影響很深。

古人有多牛?對未知事物是啥態度?漢朝人觀測到的東西你想不到

二、關於成就

當時的成就大致可以分為三類:觀天象、分星宿和制定曆法和節令

1:觀天象

觀天像方面,漢朝的成就,對於月亮的認知,對於日食和月食都已經有了全面而科學的認知,他們不會認為這是什麼天狗吃月亮,他們明白這是一種自然現象,但有時神學理論上來時,也會歸類為要降災。但更多的是冷靜觀測後,根據這些制定出來的十二生肖、十二時辰、一年多少天等等。但這樣直觀的說並不能讓我們感受到什麼,咱們來看看《淮南子·天文訓》中關於這些是怎麼記載的:

太陰在四鉤,則歲星行二宿,二八十六, 三四十二,故十二歲而行二十八宿。日行十二分度之一,歲行三十度十六分度之七,十二歲而周。

這裡說的十二年運行二十八星宿一週,這也是十二生肖的由來,為什麼生肖是十二個?不能是十三個十五個呢?這是有根據的,有觀測的。而歲星一天運行十二分之一度,這是十二時辰的由來。每十二年環繞一週天,得出一年運行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度,這是一年為什麼是365天的由來。所以我們看到這些時就會明白,我們現在有的,是以前的人經過多少代的觀測和記錄才確定下來的,後面又經過了無數代人的完善,而且他們的觀測並不錯,這就是他們的成就。

古人有多牛?對未知事物是啥態度?漢朝人觀測到的東西你想不到

2:分星宿

上面說這個二十八星宿啥的,可能有人覺得迷惑,這個二十八星宿是啥啊?古人把天上的星星分為四個方位,每個方位七個星宿,每個星宿又包含無數顆星星,而這四個方位的星宿就叫二十八星宿。

這是從春秋戰國時期就開始的一種分星法,在漢朝時得到了大完善,天上分星,地下分野,地下分的野對應天上的星宿,這是漢朝在分星定野上的一大發明。但分星尚有科學可言,定野則又沾上了神學理論。因為我們知道,天上的星和地上的建築物什麼的是沒有關係的。當然了,漢朝的分星絕不僅僅是這二十八星宿這麼簡單,事實上非常的複雜。《淮南子·天文訓》中是這樣說的:

天分成九個區域,共有九千九百九十九個小區,離大地五億萬裡;天上還有五星、八風、二十八宿、五官、六府,以及紫宮、太微、軒轅、咸池、四守和天阿等。

這些觀測得來的記載在我們現代看來仍然非常的複雜和頭疼,再想想他們那個時候的工具和難度,我們還有什麼理由去責怪他們動不動沾上點神學理論呢?

古人有多牛?對未知事物是啥態度?漢朝人觀測到的東西你想不到

3:制定曆法和節令

想要制定曆法和節令,天文學觀測必不可少,因為所有的歷法和節令都是跟天體運動相對應的,必須要先觀測這些天體運動,然後才能制定出相應的歷法和節令去讓人們有條不紊的生活和勞作。

在曆法上,漢朝的時候確定了一年是365天,漢武帝時期推行了《太初曆》,但這個曆法有一定的不完善性,提議人是司馬遷,後來制定的過程中,他也有參與,但主要制定人並不是他。而是鄧平、唐都等人制作的。《漢書·律曆志》中記載:

乃定東西,立晷儀,下漏刻,以追二十八宿相距於四方,舉終以定朔晦分至,躔離弦望……以造《漢太初曆》。

由於《太初曆》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所以使用了一百多年後,西漢末年的劉向和兒子重新整編後又製作了《三統曆》。雖然使用年限上並不太多,但對後世的歷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漢書·律曆志》中說:

至孝成世,劉向總六歷,列是非,作《五紀論》。向子歆究其微眇,作《三統曆》及《譜》以說《春秋》。

古人有多牛?對未知事物是啥態度?漢朝人觀測到的東西你想不到

曆法和節氣是相互對應的,所以漢朝的節氣也制定得非常完善,24節氣就是在漢朝得以完善的。其推算的節氣和時令跟現在一模一樣,也就是說,從漢朝完善了24節氣後,直到現在也沒有再改變過,一直尚用到了今天。但這個有關記載咱們在別的文章說過,所以這裡不再重複舉例。

我們看到成就時就會感覺震驚,在那樣的時代,他們是怎麼做到這些的?他們用什麼工具觀測天象以及分星定野?

古人有多牛?對未知事物是啥態度?漢朝人觀測到的東西你想不到

三、當時的天象觀測工具

當時最牛的觀測工具,當屬張衡發明的“漏水轉渾天儀”,分渾象和壺漏兩個部分,渾像上刻有二十八星宿、南北極、24節氣等等,水動力驅動,壺漏控制水流來帶動渾像的轉動,以觀測各種天體運動規律。不過這個渾天儀不是張衡的首創,早在西漢時,修訂過《九章算數》的耿壽昌是第一個發明人。

但張衡的漏水轉渾天儀影響深遠,宋朝蘇頌等人造的“水運儀象臺”也是根據他的基礎造出來的,雖然水運儀象臺更加的複雜和功能齊全,但如果沒有前期的製造,後面至少會走不少的彎路。

古人有多牛?對未知事物是啥態度?漢朝人觀測到的東西你想不到

這樣的成就不止讓我們震驚,在世界上也是赫赫有名,在當時那個時代,漢朝的成就是世界領先的。那還是在遙遠的古代,古人在一片片空白的領域不懈的觀測和探索,然後留下了他們的感悟、認知和發現。後世人不斷的向著他們探索的道路前進,於是就有了一項又一項的天文學成就。漢朝已經滅亡,但這些人的探索精神必定會永世長存!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