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縱橫家——從《戰國策》中看韓信不願背叛劉邦的原因

韓信 劉邦 戰國時期 戰國策 權璟略 2017-05-22

戰國縱橫家——從《戰國策》中看韓信不願背叛劉邦的原因

歷史典故簡析:

楚軍攻韓國雍氏,東周以糧食援助秦、韓軍隊。楚王遷怒於東周,東周君深感憂慮。有人替東周對楚王說:“憑藉楚國的強大而遷怒於東周,東周必定害怕,就會因此進一步加強對秦、韓兩國的依附,這是增強您的敵人啊!所以,您不如趕快消除東周的恐懼。東周得罪於楚國,楚國不僅不追究,反而尋求和解,東周必定會對楚國感恩戴德,重謝楚國。”
戰國縱橫家——從《戰國策》中看韓信不願背叛劉邦的原因

個人評析:

天下紛爭,群雄逐鹿,往往沒有絕對的強者,也沒有絕對的弱者。能夠善於團結大多數,儘可能爭取一切可爭取之力量,則可由弱變強。如果自恃強大,不懂或不願團結多數,甚至凌蔑弱小勢力,必然讓敵人團結,孤立自己。

雖然這位替東周君去說服楚王的說客是為了東周,但從楚國的角度來講也是的確是如此。對楚國而言,即使東周不能成為自己的朋友,也不能也為敵人的朋友。
戰國縱橫家——從《戰國策》中看韓信不願背叛劉邦的原因

劉邦與項羽爭天下,親率軍隊出函谷關與項羽正面交鋒,然後派韓信攻取黃河以北。韓信渡過黃河,進入山西滅了魏國,再往東出井陘關,攻滅了趙國,又派人說降了北邊的燕國,整個黃河以北的山西、河北都被韓信奪得。

正在韓信攻下趙國之際,劉邦謀士酈食其說降了齊國,而韓信的謀士蒯通又說服韓信趁齊國投降不備之時進攻齊國,迅速地滅掉了齊國。這時韓信便派人去跟劉邦討要假齊王的封號。

劉邦此時正被項羽打得焦頭爛額,一聽韓信擁兵自重,不趕快來幫忙,還要索要封號,氣上心頭,對著韓信使者破口大罵。旁邊的張良、陳平立即踩了劉邦的腳,對劉邦說,“現在我軍不利,根本無法阻止韓信稱王,不如就此封他為王,善待他,讓他好好鎮守一方,否則可能發生叛亂”。劉邦馬上改口,“要當就當真齊王”。立即封韓信為齊王。這才讓韓信堅定站在了劉邦一邊。

項羽與劉邦在滎陽一帶膠著,彭越不斷騷擾他的糧道,派去攻打韓信的軍隊又被打得大敗,項羽這才害怕起來。派人去說服韓信叛漢聯楚,三分天下,韓信沒有答應。韓信的謀士蒯通也屢勸韓信隔岸觀火,坐看楚漢相爭,即使不能漁翁得利,一統天下,也能與楚漢三分天下。但韓信顧及劉邦的知遇之恩,最終沒有叛漢,反而助劉邦消滅項羽,平定天下。
戰國縱橫家——從《戰國策》中看韓信不願背叛劉邦的原因

倘若劉邦在韓信討要假齊王之事上認為韓信趁人之危,是在要挾自己,沒有抑制住心中的不快,也沒能聽進張良、陳平的建議,執意不封韓信,那麼韓信即使不背叛,心中也必然不快。心中不快便極可能被楚使說動,背漢聯楚。更可能接受蒯通的建議,隔岸觀火。倘若如此,則劉邦得天下的機會將十分渺茫。

由此可見,張良、陳平與東周君的這位謀士一樣,都明白團結第三方勢力的重要性,力求爭取這股勢力,即使不能使之成為朋友,也不能使之成為敵人的朋友。更不能因一時感情用事而把本能團結之勢力逼成敵人的朋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