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之死與雌虎呂雉

韓信 呂雉 劉邦 中國歷史 讀寫人生 2017-07-17

韓信之死與雌虎呂雉

天槊

在江蘇淮安淮陰侯祠堂前,寫著一副對聯,十個字:“生死一知己,存亡兩婦人。”說的是韓信窘迫時漂母曾接濟他,讓他得以活命。國為蕭何的極力推薦,他得以使自己的才華大放異彩。最後天下平定,蕭何設計,騙韓信入宮,被呂后害死。所以“知己”指蕭何,“兩婦人”指的是漂母,呂后。韓信一生頗具戲劇性,今天我們再來盤點三個足以決定韓信生死的人物:漂母,蕭何,呂后。因漂母及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故事在第一、二節已經講過,現重點探討與韓信之死有關的人和事。

韓信在蕭何這位知己的舉薦下,成為了大將軍,也成就了韓信的一世功名。但是後來又是這位知己把韓信騙到未央宮。如果沒有蕭何出面,韓信是不會去自投羅網的,加上劉邦當時在外征討陳豨,也使韓信放鬆了警惕。法韓信進入未央宮,呂后一聲斷喝,預先埋伏的武士一擁而上,將他捆起來時,這才發現“好朋友”蕭何早已無影無蹤了。後人嘆息曰:“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這令韓信萬萬沒有想到:他一直引為知己的蕭何會暗算他,也沒有想到呂雉這個女流之輩會如此凶狠。而問題往往出在沒有想到。孫子兵法稱之為:“出其不意,攻其無備。”這個用兵如神的大軍事家曾以此兵法釘得項羽心驚膽顫,片甲無存。沒有想到大半生馳騁於千軍萬馬之中,最後卻死於婦人之手。因此韓信懊悔不已:“吾悔不用蒯徹計,反為女子所詐,豈非天哉!”

一代“兵仙”,就此殞落,豈不惜哉!

韓信生於公元前231年,死於公元前196年,實歲35,虛歲36。他幫助劉邦戰勝項羽,建立漢朝時才不到30歲,可謂大器早成。蕭何稱他為“國士無雙”,劉邦評價:“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他是西漢開國功臣,中國歷史上傑出的軍事家,兵家四聖之一,也是中國軍事思想“兵權謀家”代表人物,被後人奉為“兵仙”“神帥”。與張良整理兵書,並著有《韓信兵法》三篇(不幸失傳)。

接下來,我們來探討一下誰才是謀殺韓信的真凶呢?

當年劉邦親征陳豨,很有可能是避人耳目,自己離開長安,造成自己與韓信被殺無關的假象,殺賢的黑鍋四呂雉來背。而且他本人也願意背這個黑鍋,因為這是她控制高權力的最佳機會。呂雉以殺立威,通過殘酷的政治洗牌,誅殺異己,為自己不久後的親政打下基礎。劉邦和呂雉之間有許多矛盾,劉邦一直打算廢掉呂后用太子劉盈,改立戚夫人和劉如意。呂雉也在四處拉攏大員,鞏固自己的地位。而他們對韓信的態度,雖小有出入,但大體是相同的。都認識到韓信對於大漢王朝構成巨大威脅。在呂雉的強烈要求下,再加上劉邦知道自己時日無多,為了大漢五朝的千秋萬代,劉邦決定對韓信實行定點清除。一場針對韓信的陰謀便悄悄拉開序幕。

那麼蕭何為什麼要那麼投入地加入其中呢?這要從蕭何的地位說起,他是漢朝居統治地位的沛人集團核心成員,蕭何本人的利益是和劉邦呂雉緊緊捆綁在一起的,屬於一種依附型的存在狀態。漢在,蕭何在;漢亡,蕭何亡。也許蕭何在感情上並不想置韓信於死地,但面對強大的政治壓力,他沒有任何選擇的餘地,只能設計除掉韓信,以求自保。蕭何在漢中力薦韓信,與其說蕭何識才愛才,不如說蕭何在利用韓信幫助他殺回沛縣。實現了這個目標之後,韓信的價值也就沒有了。此時,韓信的存在不是一種保障,而是一種威脅。韓信不死,想必蕭何是睡不安穩的。韓信看透了項羽,卻沒有看透自己人生的唯一知己——蕭何。

在軍事上,韓信無敵於天下,破秦、魏、趙、齊、楚,並一腳把項羽從神壇上踢了下來。不過在政治上,韓信完全濁劉邦等人的對手,被劉邦玩弄於股掌之間。而韓信的失敗,主要也是政治原因。他的政治能力可能用弱智來形容,即使他當年聽從蒯徹的建議反漢自立,也未必玩得過劉邦。所以韓信在政治上是不成熟的,他沒有造反奪權的野心,但他的各種幼稚舉動,比如強迫劉邦封他為齊王,使得劉邦認為韓信太難駕馭。再加上韓信狂妄自大,自以為國士無雙,不知進退,更為他的失敗埋下了伏筆。宋代錢若水在《題韓信廟》一詩中講到:築壇拜處恩雖厚,躡足封時慮已深。隆準若知同鳥喙,將軍應有五湖心。還有中國人喜歡用“厚黑”之術來點評英雄人物,即面要厚,心要黑兩方面,功力越深厚,成就越大。在楚漢相爭之中,劉邦是集厚黑之大成者,所以能一統天下,開劉漢幾百年基業。而項羽心雖黑,卻麵皮太薄了些,韓信麵皮雖厚,但心還不夠黑。所能二人最終皆為劉邦所敗。東漢末年的信都縣令閻忠勸功高震主的車騎將軍皇甫嵩時也這麼看待韓信:“昔韓信不忍一飧之遇,而棄三分之利,拒蒯通之忠,忽鼎峙之勢,利劍已揣其喉,乃嘆息而悔,所以見烹於兒女也。“功高震主卻不知進退,不要說劉邦,任何人坐在劉邦這個位子上,都要拿下韓信。

結語:在封建”家天下“思想影響下,不知進退的韓信必須死。這也是歷代開國功臣的必然結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