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漢武帝怎麼就被董仲舒們洗腦了

都說,漢武帝這個人和他的“帝業”,很難用一兩句話來評價——有如稜鏡,“分光或使光束髮生色散”。

《不列顛百科全書》有個說法——

在漢武帝統治期間,以漢族為主體的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得到了鞏固,使中國開始以一個文明富強的國家聞名於世。

李零教授說,漢以前,已經有過兩次大一統——西周和秦。

前一個,時間不短,但面積稍小且控制鬆散;後一個,國土大增,但存世太短。所以,黃仁宇先生說,漢代是中華大地上樹立楷模的第一帝國。

高祖開國,文景之治休養生息,漢朝真正強大起來,是在漢武帝時期。

"
漢武帝怎麼就被董仲舒們洗腦了

都說,漢武帝這個人和他的“帝業”,很難用一兩句話來評價——有如稜鏡,“分光或使光束髮生色散”。

《不列顛百科全書》有個說法——

在漢武帝統治期間,以漢族為主體的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得到了鞏固,使中國開始以一個文明富強的國家聞名於世。

李零教授說,漢以前,已經有過兩次大一統——西周和秦。

前一個,時間不短,但面積稍小且控制鬆散;後一個,國土大增,但存世太短。所以,黃仁宇先生說,漢代是中華大地上樹立楷模的第一帝國。

高祖開國,文景之治休養生息,漢朝真正強大起來,是在漢武帝時期。

漢武帝怎麼就被董仲舒們洗腦了

前141年,景帝16歲的兒子劉徹繼位,是為武帝。他在位54年,前87年病死。這54年間,西漢曾百業繁盛,國力大增;人口急劇增加,最多時約六千萬;疆土面積迅速擴大,比秦時大了一倍。

武帝八次討伐匈奴;征服朝鮮;開拓閩越;平定西南。他強化中央集權,削弱侯王列王;立博士,舉賢良;鹽鐵官營,管控運輸;興修水利,移民屯邊;遣使張騫,溝通西域。

他也大修宮殿,封禪泰山,勞民傷財,加重徭役,以致官逼民反,農民起義頻仍,自己晚年亦後悔不已。

他雄才大略,又無比迷信;他廣攬人才,但疑心太重;他極富情感,可逼死親子。巫蠱之禍是他心頭抹不去的陰影。

"
漢武帝怎麼就被董仲舒們洗腦了

都說,漢武帝這個人和他的“帝業”,很難用一兩句話來評價——有如稜鏡,“分光或使光束髮生色散”。

《不列顛百科全書》有個說法——

在漢武帝統治期間,以漢族為主體的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得到了鞏固,使中國開始以一個文明富強的國家聞名於世。

李零教授說,漢以前,已經有過兩次大一統——西周和秦。

前一個,時間不短,但面積稍小且控制鬆散;後一個,國土大增,但存世太短。所以,黃仁宇先生說,漢代是中華大地上樹立楷模的第一帝國。

高祖開國,文景之治休養生息,漢朝真正強大起來,是在漢武帝時期。

漢武帝怎麼就被董仲舒們洗腦了

前141年,景帝16歲的兒子劉徹繼位,是為武帝。他在位54年,前87年病死。這54年間,西漢曾百業繁盛,國力大增;人口急劇增加,最多時約六千萬;疆土面積迅速擴大,比秦時大了一倍。

武帝八次討伐匈奴;征服朝鮮;開拓閩越;平定西南。他強化中央集權,削弱侯王列王;立博士,舉賢良;鹽鐵官營,管控運輸;興修水利,移民屯邊;遣使張騫,溝通西域。

他也大修宮殿,封禪泰山,勞民傷財,加重徭役,以致官逼民反,農民起義頻仍,自己晚年亦後悔不已。

他雄才大略,又無比迷信;他廣攬人才,但疑心太重;他極富情感,可逼死親子。巫蠱之禍是他心頭抹不去的陰影。

漢武帝怎麼就被董仲舒們洗腦了

本文不擬評述漢武帝的功過得失,此類書文已汗牛充棟。想探討的是,漢武帝何以會如此?這是否與被董仲舒們洗腦有關。

黃仁宇先生在《中國大歷史》一書中說——

武帝以皇帝身份登高山以神祕之祭禮祈禱,企求與神衹直接接觸。他朝中博士認為五行(木、火、土、金、水)和東西南北中之五方、五種基本之色彩、五聲之音階、五種個人之德性,甚至五項施政之功能都互相配合而融會貫通。例如火,色赤,見於夏季,與用兵有關。這種觀念源於一種信仰,它認定人世間任何“物”,不管是實際物品,或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關係和交往,都出自某種類譜上的相關價值,所以可用數學方法操縱之。……漢代的朝臣不斷以這種帶著詩意的方式去貫徹他們的主張,強調良好的政府是基於倫理的和諧,甚至將天候與政治混為一談。只是如此一來,他們也將專制皇權合理化了,……。他們因此覺得盈天地之道(我們稱之為自然律,natural law),都已在掌握之中。縱使天子之職位世襲,臣僚則以文筆見長,但因為彼此有了共通的認識,也能在行動中儼如一體。如此將宇宙觀及政治學混為一談,籠統地稱之為儒教,固然符合了某種目的,但其流弊則是一經擺佈,今後兩千年則再難以搖撼之。誠然,它所遺下之影響時至今日猶未衰竭。

黃先生在這段話之前,加了一個小標題——“宇宙觀和政治”。這是指漢武帝劉徹的“宇宙觀”和他以及他以後的帝王所行之政治。

說是“籠統地稱之為儒教”,關鍵在於“籠統”二字。漢武帝得以形成這樣的“宇宙觀”,很大程度上,是被董仲舒們洗腦了。他們的理論,已然不是春秋時代孔子所傳授的那個 “儒教”,而是經歷過戰國時期鄒衍的加工,特別又經過董仲舒集大成而形成的混合體——儒學+陰陽+五行+五德等等。這個理論,也極大影響到此後兩千年的帝王政治。

"
漢武帝怎麼就被董仲舒們洗腦了

都說,漢武帝這個人和他的“帝業”,很難用一兩句話來評價——有如稜鏡,“分光或使光束髮生色散”。

《不列顛百科全書》有個說法——

在漢武帝統治期間,以漢族為主體的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得到了鞏固,使中國開始以一個文明富強的國家聞名於世。

李零教授說,漢以前,已經有過兩次大一統——西周和秦。

前一個,時間不短,但面積稍小且控制鬆散;後一個,國土大增,但存世太短。所以,黃仁宇先生說,漢代是中華大地上樹立楷模的第一帝國。

高祖開國,文景之治休養生息,漢朝真正強大起來,是在漢武帝時期。

漢武帝怎麼就被董仲舒們洗腦了

前141年,景帝16歲的兒子劉徹繼位,是為武帝。他在位54年,前87年病死。這54年間,西漢曾百業繁盛,國力大增;人口急劇增加,最多時約六千萬;疆土面積迅速擴大,比秦時大了一倍。

武帝八次討伐匈奴;征服朝鮮;開拓閩越;平定西南。他強化中央集權,削弱侯王列王;立博士,舉賢良;鹽鐵官營,管控運輸;興修水利,移民屯邊;遣使張騫,溝通西域。

他也大修宮殿,封禪泰山,勞民傷財,加重徭役,以致官逼民反,農民起義頻仍,自己晚年亦後悔不已。

他雄才大略,又無比迷信;他廣攬人才,但疑心太重;他極富情感,可逼死親子。巫蠱之禍是他心頭抹不去的陰影。

漢武帝怎麼就被董仲舒們洗腦了

本文不擬評述漢武帝的功過得失,此類書文已汗牛充棟。想探討的是,漢武帝何以會如此?這是否與被董仲舒們洗腦有關。

黃仁宇先生在《中國大歷史》一書中說——

武帝以皇帝身份登高山以神祕之祭禮祈禱,企求與神衹直接接觸。他朝中博士認為五行(木、火、土、金、水)和東西南北中之五方、五種基本之色彩、五聲之音階、五種個人之德性,甚至五項施政之功能都互相配合而融會貫通。例如火,色赤,見於夏季,與用兵有關。這種觀念源於一種信仰,它認定人世間任何“物”,不管是實際物品,或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關係和交往,都出自某種類譜上的相關價值,所以可用數學方法操縱之。……漢代的朝臣不斷以這種帶著詩意的方式去貫徹他們的主張,強調良好的政府是基於倫理的和諧,甚至將天候與政治混為一談。只是如此一來,他們也將專制皇權合理化了,……。他們因此覺得盈天地之道(我們稱之為自然律,natural law),都已在掌握之中。縱使天子之職位世襲,臣僚則以文筆見長,但因為彼此有了共通的認識,也能在行動中儼如一體。如此將宇宙觀及政治學混為一談,籠統地稱之為儒教,固然符合了某種目的,但其流弊則是一經擺佈,今後兩千年則再難以搖撼之。誠然,它所遺下之影響時至今日猶未衰竭。

黃先生在這段話之前,加了一個小標題——“宇宙觀和政治”。這是指漢武帝劉徹的“宇宙觀”和他以及他以後的帝王所行之政治。

說是“籠統地稱之為儒教”,關鍵在於“籠統”二字。漢武帝得以形成這樣的“宇宙觀”,很大程度上,是被董仲舒們洗腦了。他們的理論,已然不是春秋時代孔子所傳授的那個 “儒教”,而是經歷過戰國時期鄒衍的加工,特別又經過董仲舒集大成而形成的混合體——儒學+陰陽+五行+五德等等。這個理論,也極大影響到此後兩千年的帝王政治。

漢武帝怎麼就被董仲舒們洗腦了

《史記﹒儒林列傳》說——

董仲舒,是廣川郡人。因研究《春秋》,而被孝景帝封為博士。他坐在帷帳後面講課(按:很神祕);由於學生多,不能都親授,就靠先來的弟子轉授後來的人;很多學生從沒見過他的面。董仲舒三年裡沒到屋邊的園子裡閒轉過,精心治學到了這樣的程度。他一進一退的儀容舉止,沒有不附合禮儀規矩的,學生們都師法他、敬重他。當今皇上(武帝)即位後,他擔任了江都國相。根據《春秋》記載的自然災害和特異現象的變化,他從而推求陰陽之道交替運行的道理。所以求雨時關閉種種陽氣,放出種種陰氣;止雨時方法恰好相反。這種做法在江都國實行,沒有一次不與預期效果一致。

孔子主張“誨人不倦”,且不語怪力亂神。董仲舒的作為,哪有原來儒生的樣子。

司馬遷也是董仲舒的學生,見沒見過老師的尊容,不得而知,但拍拍老師馬屁是很可理解的。不過,《史記》最早叫《太史公書》,他死後,在西漢東漢被刪減不少,《孝武本紀》等十個重要篇章都佚失了,後由西漢博士褚少孫補寫。誰知道關於董仲舒的這段話是不是真的出自司馬遷之手呢。

但不管怎麼說,司馬遷受到董老師影響很大不假。

從某種意義上說,董仲舒也是漢武帝的老師。

《資治通鑑》說,建元元年,這是劉徹繼位後的第一個年號——插一句,漢武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年號的皇帝,秦始皇雖自稱“始皇帝”,可他沒想到給自己設定年號這一招——漢武帝在這一年採納丞相趙綰的建議,詔舉賢良,傾聽直言諫議,董仲舒即脫穎而出。

宋代洪邁的《容齋續筆》說,這個記載不對,董仲舒向漢武帝彙報他的《舉賢良對策》,是在六年之後的元光元年,此時漢武帝復詔舉賢良,是第二次了。

應該洪邁說得對。

漢武帝16歲繼位,他的老師趙綰當了丞相,他在建元元年奏請詔舉賢良,於是漢武帝准奏。“是時,對者百餘人,帝獨善莊助對,擢為中大夫”。在這百餘人中,漢武帝只看上了莊助一個人,封為中大夫。莊助又名嚴助,是個辭賦家,後來當到會稽太守,沒成大的氣候。

"
漢武帝怎麼就被董仲舒們洗腦了

都說,漢武帝這個人和他的“帝業”,很難用一兩句話來評價——有如稜鏡,“分光或使光束髮生色散”。

《不列顛百科全書》有個說法——

在漢武帝統治期間,以漢族為主體的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得到了鞏固,使中國開始以一個文明富強的國家聞名於世。

李零教授說,漢以前,已經有過兩次大一統——西周和秦。

前一個,時間不短,但面積稍小且控制鬆散;後一個,國土大增,但存世太短。所以,黃仁宇先生說,漢代是中華大地上樹立楷模的第一帝國。

高祖開國,文景之治休養生息,漢朝真正強大起來,是在漢武帝時期。

漢武帝怎麼就被董仲舒們洗腦了

前141年,景帝16歲的兒子劉徹繼位,是為武帝。他在位54年,前87年病死。這54年間,西漢曾百業繁盛,國力大增;人口急劇增加,最多時約六千萬;疆土面積迅速擴大,比秦時大了一倍。

武帝八次討伐匈奴;征服朝鮮;開拓閩越;平定西南。他強化中央集權,削弱侯王列王;立博士,舉賢良;鹽鐵官營,管控運輸;興修水利,移民屯邊;遣使張騫,溝通西域。

他也大修宮殿,封禪泰山,勞民傷財,加重徭役,以致官逼民反,農民起義頻仍,自己晚年亦後悔不已。

他雄才大略,又無比迷信;他廣攬人才,但疑心太重;他極富情感,可逼死親子。巫蠱之禍是他心頭抹不去的陰影。

漢武帝怎麼就被董仲舒們洗腦了

本文不擬評述漢武帝的功過得失,此類書文已汗牛充棟。想探討的是,漢武帝何以會如此?這是否與被董仲舒們洗腦有關。

黃仁宇先生在《中國大歷史》一書中說——

武帝以皇帝身份登高山以神祕之祭禮祈禱,企求與神衹直接接觸。他朝中博士認為五行(木、火、土、金、水)和東西南北中之五方、五種基本之色彩、五聲之音階、五種個人之德性,甚至五項施政之功能都互相配合而融會貫通。例如火,色赤,見於夏季,與用兵有關。這種觀念源於一種信仰,它認定人世間任何“物”,不管是實際物品,或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關係和交往,都出自某種類譜上的相關價值,所以可用數學方法操縱之。……漢代的朝臣不斷以這種帶著詩意的方式去貫徹他們的主張,強調良好的政府是基於倫理的和諧,甚至將天候與政治混為一談。只是如此一來,他們也將專制皇權合理化了,……。他們因此覺得盈天地之道(我們稱之為自然律,natural law),都已在掌握之中。縱使天子之職位世襲,臣僚則以文筆見長,但因為彼此有了共通的認識,也能在行動中儼如一體。如此將宇宙觀及政治學混為一談,籠統地稱之為儒教,固然符合了某種目的,但其流弊則是一經擺佈,今後兩千年則再難以搖撼之。誠然,它所遺下之影響時至今日猶未衰竭。

黃先生在這段話之前,加了一個小標題——“宇宙觀和政治”。這是指漢武帝劉徹的“宇宙觀”和他以及他以後的帝王所行之政治。

說是“籠統地稱之為儒教”,關鍵在於“籠統”二字。漢武帝得以形成這樣的“宇宙觀”,很大程度上,是被董仲舒們洗腦了。他們的理論,已然不是春秋時代孔子所傳授的那個 “儒教”,而是經歷過戰國時期鄒衍的加工,特別又經過董仲舒集大成而形成的混合體——儒學+陰陽+五行+五德等等。這個理論,也極大影響到此後兩千年的帝王政治。

漢武帝怎麼就被董仲舒們洗腦了

《史記﹒儒林列傳》說——

董仲舒,是廣川郡人。因研究《春秋》,而被孝景帝封為博士。他坐在帷帳後面講課(按:很神祕);由於學生多,不能都親授,就靠先來的弟子轉授後來的人;很多學生從沒見過他的面。董仲舒三年裡沒到屋邊的園子裡閒轉過,精心治學到了這樣的程度。他一進一退的儀容舉止,沒有不附合禮儀規矩的,學生們都師法他、敬重他。當今皇上(武帝)即位後,他擔任了江都國相。根據《春秋》記載的自然災害和特異現象的變化,他從而推求陰陽之道交替運行的道理。所以求雨時關閉種種陽氣,放出種種陰氣;止雨時方法恰好相反。這種做法在江都國實行,沒有一次不與預期效果一致。

孔子主張“誨人不倦”,且不語怪力亂神。董仲舒的作為,哪有原來儒生的樣子。

司馬遷也是董仲舒的學生,見沒見過老師的尊容,不得而知,但拍拍老師馬屁是很可理解的。不過,《史記》最早叫《太史公書》,他死後,在西漢東漢被刪減不少,《孝武本紀》等十個重要篇章都佚失了,後由西漢博士褚少孫補寫。誰知道關於董仲舒的這段話是不是真的出自司馬遷之手呢。

但不管怎麼說,司馬遷受到董老師影響很大不假。

從某種意義上說,董仲舒也是漢武帝的老師。

《資治通鑑》說,建元元年,這是劉徹繼位後的第一個年號——插一句,漢武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年號的皇帝,秦始皇雖自稱“始皇帝”,可他沒想到給自己設定年號這一招——漢武帝在這一年採納丞相趙綰的建議,詔舉賢良,傾聽直言諫議,董仲舒即脫穎而出。

宋代洪邁的《容齋續筆》說,這個記載不對,董仲舒向漢武帝彙報他的《舉賢良對策》,是在六年之後的元光元年,此時漢武帝復詔舉賢良,是第二次了。

應該洪邁說得對。

漢武帝16歲繼位,他的老師趙綰當了丞相,他在建元元年奏請詔舉賢良,於是漢武帝准奏。“是時,對者百餘人,帝獨善莊助對,擢為中大夫”。在這百餘人中,漢武帝只看上了莊助一個人,封為中大夫。莊助又名嚴助,是個辭賦家,後來當到會稽太守,沒成大的氣候。

漢武帝怎麼就被董仲舒們洗腦了

武帝初繼位,他的奶奶竇太后,就是文帝的皇后竇氏還健在,且權傾朝野。未及弱冠的劉徹,對其既有依戀又多忌憚,還不能為所欲為大施拳腳。

漢武帝繼位不久,便發生了竇太后挫敗“改制”的事件,這更使劉徹有所收斂。

戰國時齊人鄒衍,在陰陽和五行學說基礎上,提出了“五德終始說”。概括起來,就是認為,世間萬物和朝代,都是按照“土、木、金、火、水”這樣的次序往復循環的,不能更改,更不能違背。如此的順序,表現為“五德”——黃帝,土德;夏,木德;商,金德;周,火德;秦,水德。

秦始皇翦滅六國後,聽從儒生兼方士的諫議,改正朔、易服色、車同軌、書同文,改製為“水德”。

高祖立國,決定仍行“水德”,服尚黑——黑衣、黑旗、黑車、黑馬。漢文帝幾次想改 為“土德”,折騰了近20年,最終發現屢屢被儒生兼方士們欺騙,因此作罷。景帝吸取皇帝爸爸的教訓,沒再折騰。

但由鄒衍形成的“新儒學”勢力已很強大。武帝繼位,儒生們感覺有了天賜良機。

《史記﹒封禪書》雲——

今天子初即位, 尤敬鬼神之祀。元年,漢興巳六十餘歲矣,天下艾安,縉紳之屬皆望天子封禪改正度也。而上鄉儒術,招賢良,趙綰、王臧等以文學為公卿,欲議古立明堂城南,以朝諸侯,草巡狩,封禪,改歷,服色事。

“上鄉儒術”,是說漢武帝喜歡儒學。當然,這與他的老師趙綰和王臧的教導有關——他倆都是儒生,皆被司馬遷收入了《史記﹒儒林列傳》。劉徹繼位後,這倆一個當了丞相,一個任九卿之一的郎中令。他倆共同起草奏章,諫議改“水德”為“土德”。

"
漢武帝怎麼就被董仲舒們洗腦了

都說,漢武帝這個人和他的“帝業”,很難用一兩句話來評價——有如稜鏡,“分光或使光束髮生色散”。

《不列顛百科全書》有個說法——

在漢武帝統治期間,以漢族為主體的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得到了鞏固,使中國開始以一個文明富強的國家聞名於世。

李零教授說,漢以前,已經有過兩次大一統——西周和秦。

前一個,時間不短,但面積稍小且控制鬆散;後一個,國土大增,但存世太短。所以,黃仁宇先生說,漢代是中華大地上樹立楷模的第一帝國。

高祖開國,文景之治休養生息,漢朝真正強大起來,是在漢武帝時期。

漢武帝怎麼就被董仲舒們洗腦了

前141年,景帝16歲的兒子劉徹繼位,是為武帝。他在位54年,前87年病死。這54年間,西漢曾百業繁盛,國力大增;人口急劇增加,最多時約六千萬;疆土面積迅速擴大,比秦時大了一倍。

武帝八次討伐匈奴;征服朝鮮;開拓閩越;平定西南。他強化中央集權,削弱侯王列王;立博士,舉賢良;鹽鐵官營,管控運輸;興修水利,移民屯邊;遣使張騫,溝通西域。

他也大修宮殿,封禪泰山,勞民傷財,加重徭役,以致官逼民反,農民起義頻仍,自己晚年亦後悔不已。

他雄才大略,又無比迷信;他廣攬人才,但疑心太重;他極富情感,可逼死親子。巫蠱之禍是他心頭抹不去的陰影。

漢武帝怎麼就被董仲舒們洗腦了

本文不擬評述漢武帝的功過得失,此類書文已汗牛充棟。想探討的是,漢武帝何以會如此?這是否與被董仲舒們洗腦有關。

黃仁宇先生在《中國大歷史》一書中說——

武帝以皇帝身份登高山以神祕之祭禮祈禱,企求與神衹直接接觸。他朝中博士認為五行(木、火、土、金、水)和東西南北中之五方、五種基本之色彩、五聲之音階、五種個人之德性,甚至五項施政之功能都互相配合而融會貫通。例如火,色赤,見於夏季,與用兵有關。這種觀念源於一種信仰,它認定人世間任何“物”,不管是實際物品,或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關係和交往,都出自某種類譜上的相關價值,所以可用數學方法操縱之。……漢代的朝臣不斷以這種帶著詩意的方式去貫徹他們的主張,強調良好的政府是基於倫理的和諧,甚至將天候與政治混為一談。只是如此一來,他們也將專制皇權合理化了,……。他們因此覺得盈天地之道(我們稱之為自然律,natural law),都已在掌握之中。縱使天子之職位世襲,臣僚則以文筆見長,但因為彼此有了共通的認識,也能在行動中儼如一體。如此將宇宙觀及政治學混為一談,籠統地稱之為儒教,固然符合了某種目的,但其流弊則是一經擺佈,今後兩千年則再難以搖撼之。誠然,它所遺下之影響時至今日猶未衰竭。

黃先生在這段話之前,加了一個小標題——“宇宙觀和政治”。這是指漢武帝劉徹的“宇宙觀”和他以及他以後的帝王所行之政治。

說是“籠統地稱之為儒教”,關鍵在於“籠統”二字。漢武帝得以形成這樣的“宇宙觀”,很大程度上,是被董仲舒們洗腦了。他們的理論,已然不是春秋時代孔子所傳授的那個 “儒教”,而是經歷過戰國時期鄒衍的加工,特別又經過董仲舒集大成而形成的混合體——儒學+陰陽+五行+五德等等。這個理論,也極大影響到此後兩千年的帝王政治。

漢武帝怎麼就被董仲舒們洗腦了

《史記﹒儒林列傳》說——

董仲舒,是廣川郡人。因研究《春秋》,而被孝景帝封為博士。他坐在帷帳後面講課(按:很神祕);由於學生多,不能都親授,就靠先來的弟子轉授後來的人;很多學生從沒見過他的面。董仲舒三年裡沒到屋邊的園子裡閒轉過,精心治學到了這樣的程度。他一進一退的儀容舉止,沒有不附合禮儀規矩的,學生們都師法他、敬重他。當今皇上(武帝)即位後,他擔任了江都國相。根據《春秋》記載的自然災害和特異現象的變化,他從而推求陰陽之道交替運行的道理。所以求雨時關閉種種陽氣,放出種種陰氣;止雨時方法恰好相反。這種做法在江都國實行,沒有一次不與預期效果一致。

孔子主張“誨人不倦”,且不語怪力亂神。董仲舒的作為,哪有原來儒生的樣子。

司馬遷也是董仲舒的學生,見沒見過老師的尊容,不得而知,但拍拍老師馬屁是很可理解的。不過,《史記》最早叫《太史公書》,他死後,在西漢東漢被刪減不少,《孝武本紀》等十個重要篇章都佚失了,後由西漢博士褚少孫補寫。誰知道關於董仲舒的這段話是不是真的出自司馬遷之手呢。

但不管怎麼說,司馬遷受到董老師影響很大不假。

從某種意義上說,董仲舒也是漢武帝的老師。

《資治通鑑》說,建元元年,這是劉徹繼位後的第一個年號——插一句,漢武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年號的皇帝,秦始皇雖自稱“始皇帝”,可他沒想到給自己設定年號這一招——漢武帝在這一年採納丞相趙綰的建議,詔舉賢良,傾聽直言諫議,董仲舒即脫穎而出。

宋代洪邁的《容齋續筆》說,這個記載不對,董仲舒向漢武帝彙報他的《舉賢良對策》,是在六年之後的元光元年,此時漢武帝復詔舉賢良,是第二次了。

應該洪邁說得對。

漢武帝16歲繼位,他的老師趙綰當了丞相,他在建元元年奏請詔舉賢良,於是漢武帝准奏。“是時,對者百餘人,帝獨善莊助對,擢為中大夫”。在這百餘人中,漢武帝只看上了莊助一個人,封為中大夫。莊助又名嚴助,是個辭賦家,後來當到會稽太守,沒成大的氣候。

漢武帝怎麼就被董仲舒們洗腦了

武帝初繼位,他的奶奶竇太后,就是文帝的皇后竇氏還健在,且權傾朝野。未及弱冠的劉徹,對其既有依戀又多忌憚,還不能為所欲為大施拳腳。

漢武帝繼位不久,便發生了竇太后挫敗“改制”的事件,這更使劉徹有所收斂。

戰國時齊人鄒衍,在陰陽和五行學說基礎上,提出了“五德終始說”。概括起來,就是認為,世間萬物和朝代,都是按照“土、木、金、火、水”這樣的次序往復循環的,不能更改,更不能違背。如此的順序,表現為“五德”——黃帝,土德;夏,木德;商,金德;周,火德;秦,水德。

秦始皇翦滅六國後,聽從儒生兼方士的諫議,改正朔、易服色、車同軌、書同文,改製為“水德”。

高祖立國,決定仍行“水德”,服尚黑——黑衣、黑旗、黑車、黑馬。漢文帝幾次想改 為“土德”,折騰了近20年,最終發現屢屢被儒生兼方士們欺騙,因此作罷。景帝吸取皇帝爸爸的教訓,沒再折騰。

但由鄒衍形成的“新儒學”勢力已很強大。武帝繼位,儒生們感覺有了天賜良機。

《史記﹒封禪書》雲——

今天子初即位, 尤敬鬼神之祀。元年,漢興巳六十餘歲矣,天下艾安,縉紳之屬皆望天子封禪改正度也。而上鄉儒術,招賢良,趙綰、王臧等以文學為公卿,欲議古立明堂城南,以朝諸侯,草巡狩,封禪,改歷,服色事。

“上鄉儒術”,是說漢武帝喜歡儒學。當然,這與他的老師趙綰和王臧的教導有關——他倆都是儒生,皆被司馬遷收入了《史記﹒儒林列傳》。劉徹繼位後,這倆一個當了丞相,一個任九卿之一的郎中令。他倆共同起草奏章,諫議改“水德”為“土德”。

漢武帝怎麼就被董仲舒們洗腦了

這件事,令竇太后十分不滿。她出身平民,信奉道家學說。《史記﹒儒林列傳》說——

孝文帝本好刑名之言。及至孝景,不任儒者。而竇太后又好黃老之術。故諸博士具官待問,未有進者。及今上(武帝)即位,趙綰王臧之屬明儒學,而上亦鄉之。於是招方正賢良文學之士。……太皇竇太后好老子言,不說儒術,得趙綰王臧之過以讓上。上因廢明堂事,盡下趙綰王臧吏,後皆自殺。

竇太后也知道漢武帝對儒學“亦鄉之”。她才不管,立即強力干涉,迫得趙王二人自盡。其實,這是做給劉徹看;打的,是武帝的臉。

武帝確實被打蒙了,立時消停很多。第一波改制也就此夭折。

"
漢武帝怎麼就被董仲舒們洗腦了

都說,漢武帝這個人和他的“帝業”,很難用一兩句話來評價——有如稜鏡,“分光或使光束髮生色散”。

《不列顛百科全書》有個說法——

在漢武帝統治期間,以漢族為主體的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得到了鞏固,使中國開始以一個文明富強的國家聞名於世。

李零教授說,漢以前,已經有過兩次大一統——西周和秦。

前一個,時間不短,但面積稍小且控制鬆散;後一個,國土大增,但存世太短。所以,黃仁宇先生說,漢代是中華大地上樹立楷模的第一帝國。

高祖開國,文景之治休養生息,漢朝真正強大起來,是在漢武帝時期。

漢武帝怎麼就被董仲舒們洗腦了

前141年,景帝16歲的兒子劉徹繼位,是為武帝。他在位54年,前87年病死。這54年間,西漢曾百業繁盛,國力大增;人口急劇增加,最多時約六千萬;疆土面積迅速擴大,比秦時大了一倍。

武帝八次討伐匈奴;征服朝鮮;開拓閩越;平定西南。他強化中央集權,削弱侯王列王;立博士,舉賢良;鹽鐵官營,管控運輸;興修水利,移民屯邊;遣使張騫,溝通西域。

他也大修宮殿,封禪泰山,勞民傷財,加重徭役,以致官逼民反,農民起義頻仍,自己晚年亦後悔不已。

他雄才大略,又無比迷信;他廣攬人才,但疑心太重;他極富情感,可逼死親子。巫蠱之禍是他心頭抹不去的陰影。

漢武帝怎麼就被董仲舒們洗腦了

本文不擬評述漢武帝的功過得失,此類書文已汗牛充棟。想探討的是,漢武帝何以會如此?這是否與被董仲舒們洗腦有關。

黃仁宇先生在《中國大歷史》一書中說——

武帝以皇帝身份登高山以神祕之祭禮祈禱,企求與神衹直接接觸。他朝中博士認為五行(木、火、土、金、水)和東西南北中之五方、五種基本之色彩、五聲之音階、五種個人之德性,甚至五項施政之功能都互相配合而融會貫通。例如火,色赤,見於夏季,與用兵有關。這種觀念源於一種信仰,它認定人世間任何“物”,不管是實際物品,或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關係和交往,都出自某種類譜上的相關價值,所以可用數學方法操縱之。……漢代的朝臣不斷以這種帶著詩意的方式去貫徹他們的主張,強調良好的政府是基於倫理的和諧,甚至將天候與政治混為一談。只是如此一來,他們也將專制皇權合理化了,……。他們因此覺得盈天地之道(我們稱之為自然律,natural law),都已在掌握之中。縱使天子之職位世襲,臣僚則以文筆見長,但因為彼此有了共通的認識,也能在行動中儼如一體。如此將宇宙觀及政治學混為一談,籠統地稱之為儒教,固然符合了某種目的,但其流弊則是一經擺佈,今後兩千年則再難以搖撼之。誠然,它所遺下之影響時至今日猶未衰竭。

黃先生在這段話之前,加了一個小標題——“宇宙觀和政治”。這是指漢武帝劉徹的“宇宙觀”和他以及他以後的帝王所行之政治。

說是“籠統地稱之為儒教”,關鍵在於“籠統”二字。漢武帝得以形成這樣的“宇宙觀”,很大程度上,是被董仲舒們洗腦了。他們的理論,已然不是春秋時代孔子所傳授的那個 “儒教”,而是經歷過戰國時期鄒衍的加工,特別又經過董仲舒集大成而形成的混合體——儒學+陰陽+五行+五德等等。這個理論,也極大影響到此後兩千年的帝王政治。

漢武帝怎麼就被董仲舒們洗腦了

《史記﹒儒林列傳》說——

董仲舒,是廣川郡人。因研究《春秋》,而被孝景帝封為博士。他坐在帷帳後面講課(按:很神祕);由於學生多,不能都親授,就靠先來的弟子轉授後來的人;很多學生從沒見過他的面。董仲舒三年裡沒到屋邊的園子裡閒轉過,精心治學到了這樣的程度。他一進一退的儀容舉止,沒有不附合禮儀規矩的,學生們都師法他、敬重他。當今皇上(武帝)即位後,他擔任了江都國相。根據《春秋》記載的自然災害和特異現象的變化,他從而推求陰陽之道交替運行的道理。所以求雨時關閉種種陽氣,放出種種陰氣;止雨時方法恰好相反。這種做法在江都國實行,沒有一次不與預期效果一致。

孔子主張“誨人不倦”,且不語怪力亂神。董仲舒的作為,哪有原來儒生的樣子。

司馬遷也是董仲舒的學生,見沒見過老師的尊容,不得而知,但拍拍老師馬屁是很可理解的。不過,《史記》最早叫《太史公書》,他死後,在西漢東漢被刪減不少,《孝武本紀》等十個重要篇章都佚失了,後由西漢博士褚少孫補寫。誰知道關於董仲舒的這段話是不是真的出自司馬遷之手呢。

但不管怎麼說,司馬遷受到董老師影響很大不假。

從某種意義上說,董仲舒也是漢武帝的老師。

《資治通鑑》說,建元元年,這是劉徹繼位後的第一個年號——插一句,漢武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年號的皇帝,秦始皇雖自稱“始皇帝”,可他沒想到給自己設定年號這一招——漢武帝在這一年採納丞相趙綰的建議,詔舉賢良,傾聽直言諫議,董仲舒即脫穎而出。

宋代洪邁的《容齋續筆》說,這個記載不對,董仲舒向漢武帝彙報他的《舉賢良對策》,是在六年之後的元光元年,此時漢武帝復詔舉賢良,是第二次了。

應該洪邁說得對。

漢武帝16歲繼位,他的老師趙綰當了丞相,他在建元元年奏請詔舉賢良,於是漢武帝准奏。“是時,對者百餘人,帝獨善莊助對,擢為中大夫”。在這百餘人中,漢武帝只看上了莊助一個人,封為中大夫。莊助又名嚴助,是個辭賦家,後來當到會稽太守,沒成大的氣候。

漢武帝怎麼就被董仲舒們洗腦了

武帝初繼位,他的奶奶竇太后,就是文帝的皇后竇氏還健在,且權傾朝野。未及弱冠的劉徹,對其既有依戀又多忌憚,還不能為所欲為大施拳腳。

漢武帝繼位不久,便發生了竇太后挫敗“改制”的事件,這更使劉徹有所收斂。

戰國時齊人鄒衍,在陰陽和五行學說基礎上,提出了“五德終始說”。概括起來,就是認為,世間萬物和朝代,都是按照“土、木、金、火、水”這樣的次序往復循環的,不能更改,更不能違背。如此的順序,表現為“五德”——黃帝,土德;夏,木德;商,金德;周,火德;秦,水德。

秦始皇翦滅六國後,聽從儒生兼方士的諫議,改正朔、易服色、車同軌、書同文,改製為“水德”。

高祖立國,決定仍行“水德”,服尚黑——黑衣、黑旗、黑車、黑馬。漢文帝幾次想改 為“土德”,折騰了近20年,最終發現屢屢被儒生兼方士們欺騙,因此作罷。景帝吸取皇帝爸爸的教訓,沒再折騰。

但由鄒衍形成的“新儒學”勢力已很強大。武帝繼位,儒生們感覺有了天賜良機。

《史記﹒封禪書》雲——

今天子初即位, 尤敬鬼神之祀。元年,漢興巳六十餘歲矣,天下艾安,縉紳之屬皆望天子封禪改正度也。而上鄉儒術,招賢良,趙綰、王臧等以文學為公卿,欲議古立明堂城南,以朝諸侯,草巡狩,封禪,改歷,服色事。

“上鄉儒術”,是說漢武帝喜歡儒學。當然,這與他的老師趙綰和王臧的教導有關——他倆都是儒生,皆被司馬遷收入了《史記﹒儒林列傳》。劉徹繼位後,這倆一個當了丞相,一個任九卿之一的郎中令。他倆共同起草奏章,諫議改“水德”為“土德”。

漢武帝怎麼就被董仲舒們洗腦了

這件事,令竇太后十分不滿。她出身平民,信奉道家學說。《史記﹒儒林列傳》說——

孝文帝本好刑名之言。及至孝景,不任儒者。而竇太后又好黃老之術。故諸博士具官待問,未有進者。及今上(武帝)即位,趙綰王臧之屬明儒學,而上亦鄉之。於是招方正賢良文學之士。……太皇竇太后好老子言,不說儒術,得趙綰王臧之過以讓上。上因廢明堂事,盡下趙綰王臧吏,後皆自殺。

竇太后也知道漢武帝對儒學“亦鄉之”。她才不管,立即強力干涉,迫得趙王二人自盡。其實,這是做給劉徹看;打的,是武帝的臉。

武帝確實被打蒙了,立時消停很多。第一波改制也就此夭折。

漢武帝怎麼就被董仲舒們洗腦了

天有不測風雲。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五月,竇太后崩。

《資治通鑑》載,當年八月“有星孛於東方,長竟天”——東方出現異星,長尾橫掃天空。《史記﹒孝武本紀》說,有司這個主管官員諫議,第一個年號稱為“建元”,第二個年號因為有長星出現,可稱為“元光”。翌年,即前134年,武帝改年號為“元光元年”。

這一年,武帝復詔舉賢良,於是第一次見到了董仲舒。

董仲舒於景帝時名氣已經不小,此時更桃李滿天下。最關鍵的,是他的一整套理論,日臻成熟。所以,以《舉賢良對策》自薦於武帝,有備而來,信心滿滿,一鳴驚人,牢牢抓住了武帝的心。

董仲舒的“對策”,無疑很對武帝的胃口。因此,劉徹破天荒三次與之對談。相應的,董仲舒拋出了“天人三策”。所謂 “三策”,即“大一統”、“天人感應”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董仲舒講得引經據典,天花亂墜。核心內容,“大一統”,無非是“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天人感應”,無非是“天子令德”,君權神授;“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無非是主張把“三綱五常”作為對朝廷命官和黎民百姓的強制性道德要求。

劉徹何許人也,作為心大於天的一代帝王,被人洗腦談何容易。但他確實立即就被董仲舒洗腦了。因為,董仲舒的理論太完備,太實用。而且,這套理論是以“陰陽”、“五行”、“五德終始”作為基礎的,講起來旁徵博引、鮮活生動,如黃仁宇先生所說:“五行(木、火、土、金、水)和東西南北中之五方、五種基本之色彩、五聲之音階、五種個人之德性,甚至五項施政之功能都互相配合而融會貫通。例如火,色赤,見於夏季,與用兵有關。這種觀念源於一種信仰,它認定人世間任何“物”,不管是實際物品,或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關係和交往,都出自某種類譜上的相關價值,所以可用數學方法操縱之。”如此周延縝密,漢武帝聽了能不信麼?能不覺得用來教育臣民再合適不過麼?真的不能夠。

漢武帝對董仲舒的“對策”,全盤接受。不過,卻把他封到了易王劉非處任江都相,就是現在的揚州。大概覺得這個人過於明白,留在身邊反而可能是禍害。

"
漢武帝怎麼就被董仲舒們洗腦了

都說,漢武帝這個人和他的“帝業”,很難用一兩句話來評價——有如稜鏡,“分光或使光束髮生色散”。

《不列顛百科全書》有個說法——

在漢武帝統治期間,以漢族為主體的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得到了鞏固,使中國開始以一個文明富強的國家聞名於世。

李零教授說,漢以前,已經有過兩次大一統——西周和秦。

前一個,時間不短,但面積稍小且控制鬆散;後一個,國土大增,但存世太短。所以,黃仁宇先生說,漢代是中華大地上樹立楷模的第一帝國。

高祖開國,文景之治休養生息,漢朝真正強大起來,是在漢武帝時期。

漢武帝怎麼就被董仲舒們洗腦了

前141年,景帝16歲的兒子劉徹繼位,是為武帝。他在位54年,前87年病死。這54年間,西漢曾百業繁盛,國力大增;人口急劇增加,最多時約六千萬;疆土面積迅速擴大,比秦時大了一倍。

武帝八次討伐匈奴;征服朝鮮;開拓閩越;平定西南。他強化中央集權,削弱侯王列王;立博士,舉賢良;鹽鐵官營,管控運輸;興修水利,移民屯邊;遣使張騫,溝通西域。

他也大修宮殿,封禪泰山,勞民傷財,加重徭役,以致官逼民反,農民起義頻仍,自己晚年亦後悔不已。

他雄才大略,又無比迷信;他廣攬人才,但疑心太重;他極富情感,可逼死親子。巫蠱之禍是他心頭抹不去的陰影。

漢武帝怎麼就被董仲舒們洗腦了

本文不擬評述漢武帝的功過得失,此類書文已汗牛充棟。想探討的是,漢武帝何以會如此?這是否與被董仲舒們洗腦有關。

黃仁宇先生在《中國大歷史》一書中說——

武帝以皇帝身份登高山以神祕之祭禮祈禱,企求與神衹直接接觸。他朝中博士認為五行(木、火、土、金、水)和東西南北中之五方、五種基本之色彩、五聲之音階、五種個人之德性,甚至五項施政之功能都互相配合而融會貫通。例如火,色赤,見於夏季,與用兵有關。這種觀念源於一種信仰,它認定人世間任何“物”,不管是實際物品,或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關係和交往,都出自某種類譜上的相關價值,所以可用數學方法操縱之。……漢代的朝臣不斷以這種帶著詩意的方式去貫徹他們的主張,強調良好的政府是基於倫理的和諧,甚至將天候與政治混為一談。只是如此一來,他們也將專制皇權合理化了,……。他們因此覺得盈天地之道(我們稱之為自然律,natural law),都已在掌握之中。縱使天子之職位世襲,臣僚則以文筆見長,但因為彼此有了共通的認識,也能在行動中儼如一體。如此將宇宙觀及政治學混為一談,籠統地稱之為儒教,固然符合了某種目的,但其流弊則是一經擺佈,今後兩千年則再難以搖撼之。誠然,它所遺下之影響時至今日猶未衰竭。

黃先生在這段話之前,加了一個小標題——“宇宙觀和政治”。這是指漢武帝劉徹的“宇宙觀”和他以及他以後的帝王所行之政治。

說是“籠統地稱之為儒教”,關鍵在於“籠統”二字。漢武帝得以形成這樣的“宇宙觀”,很大程度上,是被董仲舒們洗腦了。他們的理論,已然不是春秋時代孔子所傳授的那個 “儒教”,而是經歷過戰國時期鄒衍的加工,特別又經過董仲舒集大成而形成的混合體——儒學+陰陽+五行+五德等等。這個理論,也極大影響到此後兩千年的帝王政治。

漢武帝怎麼就被董仲舒們洗腦了

《史記﹒儒林列傳》說——

董仲舒,是廣川郡人。因研究《春秋》,而被孝景帝封為博士。他坐在帷帳後面講課(按:很神祕);由於學生多,不能都親授,就靠先來的弟子轉授後來的人;很多學生從沒見過他的面。董仲舒三年裡沒到屋邊的園子裡閒轉過,精心治學到了這樣的程度。他一進一退的儀容舉止,沒有不附合禮儀規矩的,學生們都師法他、敬重他。當今皇上(武帝)即位後,他擔任了江都國相。根據《春秋》記載的自然災害和特異現象的變化,他從而推求陰陽之道交替運行的道理。所以求雨時關閉種種陽氣,放出種種陰氣;止雨時方法恰好相反。這種做法在江都國實行,沒有一次不與預期效果一致。

孔子主張“誨人不倦”,且不語怪力亂神。董仲舒的作為,哪有原來儒生的樣子。

司馬遷也是董仲舒的學生,見沒見過老師的尊容,不得而知,但拍拍老師馬屁是很可理解的。不過,《史記》最早叫《太史公書》,他死後,在西漢東漢被刪減不少,《孝武本紀》等十個重要篇章都佚失了,後由西漢博士褚少孫補寫。誰知道關於董仲舒的這段話是不是真的出自司馬遷之手呢。

但不管怎麼說,司馬遷受到董老師影響很大不假。

從某種意義上說,董仲舒也是漢武帝的老師。

《資治通鑑》說,建元元年,這是劉徹繼位後的第一個年號——插一句,漢武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年號的皇帝,秦始皇雖自稱“始皇帝”,可他沒想到給自己設定年號這一招——漢武帝在這一年採納丞相趙綰的建議,詔舉賢良,傾聽直言諫議,董仲舒即脫穎而出。

宋代洪邁的《容齋續筆》說,這個記載不對,董仲舒向漢武帝彙報他的《舉賢良對策》,是在六年之後的元光元年,此時漢武帝復詔舉賢良,是第二次了。

應該洪邁說得對。

漢武帝16歲繼位,他的老師趙綰當了丞相,他在建元元年奏請詔舉賢良,於是漢武帝准奏。“是時,對者百餘人,帝獨善莊助對,擢為中大夫”。在這百餘人中,漢武帝只看上了莊助一個人,封為中大夫。莊助又名嚴助,是個辭賦家,後來當到會稽太守,沒成大的氣候。

漢武帝怎麼就被董仲舒們洗腦了

武帝初繼位,他的奶奶竇太后,就是文帝的皇后竇氏還健在,且權傾朝野。未及弱冠的劉徹,對其既有依戀又多忌憚,還不能為所欲為大施拳腳。

漢武帝繼位不久,便發生了竇太后挫敗“改制”的事件,這更使劉徹有所收斂。

戰國時齊人鄒衍,在陰陽和五行學說基礎上,提出了“五德終始說”。概括起來,就是認為,世間萬物和朝代,都是按照“土、木、金、火、水”這樣的次序往復循環的,不能更改,更不能違背。如此的順序,表現為“五德”——黃帝,土德;夏,木德;商,金德;周,火德;秦,水德。

秦始皇翦滅六國後,聽從儒生兼方士的諫議,改正朔、易服色、車同軌、書同文,改製為“水德”。

高祖立國,決定仍行“水德”,服尚黑——黑衣、黑旗、黑車、黑馬。漢文帝幾次想改 為“土德”,折騰了近20年,最終發現屢屢被儒生兼方士們欺騙,因此作罷。景帝吸取皇帝爸爸的教訓,沒再折騰。

但由鄒衍形成的“新儒學”勢力已很強大。武帝繼位,儒生們感覺有了天賜良機。

《史記﹒封禪書》雲——

今天子初即位, 尤敬鬼神之祀。元年,漢興巳六十餘歲矣,天下艾安,縉紳之屬皆望天子封禪改正度也。而上鄉儒術,招賢良,趙綰、王臧等以文學為公卿,欲議古立明堂城南,以朝諸侯,草巡狩,封禪,改歷,服色事。

“上鄉儒術”,是說漢武帝喜歡儒學。當然,這與他的老師趙綰和王臧的教導有關——他倆都是儒生,皆被司馬遷收入了《史記﹒儒林列傳》。劉徹繼位後,這倆一個當了丞相,一個任九卿之一的郎中令。他倆共同起草奏章,諫議改“水德”為“土德”。

漢武帝怎麼就被董仲舒們洗腦了

這件事,令竇太后十分不滿。她出身平民,信奉道家學說。《史記﹒儒林列傳》說——

孝文帝本好刑名之言。及至孝景,不任儒者。而竇太后又好黃老之術。故諸博士具官待問,未有進者。及今上(武帝)即位,趙綰王臧之屬明儒學,而上亦鄉之。於是招方正賢良文學之士。……太皇竇太后好老子言,不說儒術,得趙綰王臧之過以讓上。上因廢明堂事,盡下趙綰王臧吏,後皆自殺。

竇太后也知道漢武帝對儒學“亦鄉之”。她才不管,立即強力干涉,迫得趙王二人自盡。其實,這是做給劉徹看;打的,是武帝的臉。

武帝確實被打蒙了,立時消停很多。第一波改制也就此夭折。

漢武帝怎麼就被董仲舒們洗腦了

天有不測風雲。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五月,竇太后崩。

《資治通鑑》載,當年八月“有星孛於東方,長竟天”——東方出現異星,長尾橫掃天空。《史記﹒孝武本紀》說,有司這個主管官員諫議,第一個年號稱為“建元”,第二個年號因為有長星出現,可稱為“元光”。翌年,即前134年,武帝改年號為“元光元年”。

這一年,武帝復詔舉賢良,於是第一次見到了董仲舒。

董仲舒於景帝時名氣已經不小,此時更桃李滿天下。最關鍵的,是他的一整套理論,日臻成熟。所以,以《舉賢良對策》自薦於武帝,有備而來,信心滿滿,一鳴驚人,牢牢抓住了武帝的心。

董仲舒的“對策”,無疑很對武帝的胃口。因此,劉徹破天荒三次與之對談。相應的,董仲舒拋出了“天人三策”。所謂 “三策”,即“大一統”、“天人感應”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董仲舒講得引經據典,天花亂墜。核心內容,“大一統”,無非是“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天人感應”,無非是“天子令德”,君權神授;“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無非是主張把“三綱五常”作為對朝廷命官和黎民百姓的強制性道德要求。

劉徹何許人也,作為心大於天的一代帝王,被人洗腦談何容易。但他確實立即就被董仲舒洗腦了。因為,董仲舒的理論太完備,太實用。而且,這套理論是以“陰陽”、“五行”、“五德終始”作為基礎的,講起來旁徵博引、鮮活生動,如黃仁宇先生所說:“五行(木、火、土、金、水)和東西南北中之五方、五種基本之色彩、五聲之音階、五種個人之德性,甚至五項施政之功能都互相配合而融會貫通。例如火,色赤,見於夏季,與用兵有關。這種觀念源於一種信仰,它認定人世間任何“物”,不管是實際物品,或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關係和交往,都出自某種類譜上的相關價值,所以可用數學方法操縱之。”如此周延縝密,漢武帝聽了能不信麼?能不覺得用來教育臣民再合適不過麼?真的不能夠。

漢武帝對董仲舒的“對策”,全盤接受。不過,卻把他封到了易王劉非處任江都相,就是現在的揚州。大概覺得這個人過於明白,留在身邊反而可能是禍害。

漢武帝怎麼就被董仲舒們洗腦了

這裡仍要插上幾句。有人認為,春秋戰國,“百家爭鳴,百花齊放”,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思想和文化繁榮時期。當然,這與諸侯爭霸而招攬人才,文人們又紛紛踴躍獻強國之策有關;大概也與王子朝奔楚,致使周王室典籍流入民間,激發了思想文化發展有關。但如果認為,強盛帝國必然導致思想禁錮、文化凝滯,且視此為規律,大概不符合實際。

漢代自文景之治始,就呈現了文化迅速發展之態。今文經學和古文經學的興起和爭論,即為明證;音韻學、訓詁學等“小學”的快速發展,也為佐證。另外,天文、曆法、數學等等,亦有先秦時不可比擬之演進。

《漢書﹒藝文志》舉列了先秦諸子中的“九流十家”,這是在“百家爭鳴”中較有影響的流派。漢初,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寫《六家要旨》,說在當時,儒、道、墨、名、法和陰陽家等,最有影響。竇太后篤信道家學說,即為實證。

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大概不能簡單地看作是對思想界的“大掃蕩”。

呂思勉先生有一段話說得很好——

諸家之學,並起爭鳴,經過一個相當時期之後,總是要歸於統一的。統一的路線有兩條: (一)淘汰其無用,而存留其有用的。(二)將諸家之說,融合為一。在戰國時,諸家之說皆不行,只有法家之說,秦用之以並天下,已可說是切於時務的興,而不切於時務的亡了。但時異勢殊,則學問的切於實用與否,亦隨之而變。天下統一,則需要與民休息,民生安定,則需要興起教化。……秦滅漢興,……最緊要的,是與民休息。所以道家之學,一時甚盛。然道家所謂無為而治,乃為正常的社會說法。……若漢時, 則其社會久已變壞,一味因循,必且遷流更甚。所以改正制度,興起教化,在當時,是無人不以為急務的。看賈誼、董仲舒的議論,便可明白。……到武帝,儒學遂終於興起了。儒學的興起,是有其必然之勢的,並非偶然之事。因為改正制度,興起教化,非儒家莫能為。……武帝即位時,年僅十六,雖非昏愚之主,亦未聞其天亶夙成,成童未幾,安知儒學為何事?所以與其說漢武帝提倡儒學,倒不如說儒學在當時自有興盛之勢,武帝特順著潮流而行。

儒學的興起,雖由社會情勢的要求,然其得政治上的助力,確亦不少。其中最緊要的,便是為五經博士置弟子。……但是在當時,另有一種勢力,足以促令學術變更。那便是……在當時,急須改正的,是社會的經濟制度。要改正社會經濟制度,必須平均地權,節制資本。而在儒家,是隻知道前一義的。後者之說,實在法家。當時儒家之學,業已成為一種權威,欲圖改革,自以自託於偶家為便,偶家遂不得不廣採異家之學以自助,於是有所謂古文之學。……但是學術的本身,亦有促令其自起變化的。那便是由專門而趨於通學。

《漢書﹒武帝紀》載,劉徹問策於董仲舒,先提出了的“需求”——

何行而可以彰先帝之洪業,上參堯舜,下配三王?

接著又進一步明確——

朕欲聞大道之要,至論之極。

"
漢武帝怎麼就被董仲舒們洗腦了

都說,漢武帝這個人和他的“帝業”,很難用一兩句話來評價——有如稜鏡,“分光或使光束髮生色散”。

《不列顛百科全書》有個說法——

在漢武帝統治期間,以漢族為主體的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得到了鞏固,使中國開始以一個文明富強的國家聞名於世。

李零教授說,漢以前,已經有過兩次大一統——西周和秦。

前一個,時間不短,但面積稍小且控制鬆散;後一個,國土大增,但存世太短。所以,黃仁宇先生說,漢代是中華大地上樹立楷模的第一帝國。

高祖開國,文景之治休養生息,漢朝真正強大起來,是在漢武帝時期。

漢武帝怎麼就被董仲舒們洗腦了

前141年,景帝16歲的兒子劉徹繼位,是為武帝。他在位54年,前87年病死。這54年間,西漢曾百業繁盛,國力大增;人口急劇增加,最多時約六千萬;疆土面積迅速擴大,比秦時大了一倍。

武帝八次討伐匈奴;征服朝鮮;開拓閩越;平定西南。他強化中央集權,削弱侯王列王;立博士,舉賢良;鹽鐵官營,管控運輸;興修水利,移民屯邊;遣使張騫,溝通西域。

他也大修宮殿,封禪泰山,勞民傷財,加重徭役,以致官逼民反,農民起義頻仍,自己晚年亦後悔不已。

他雄才大略,又無比迷信;他廣攬人才,但疑心太重;他極富情感,可逼死親子。巫蠱之禍是他心頭抹不去的陰影。

漢武帝怎麼就被董仲舒們洗腦了

本文不擬評述漢武帝的功過得失,此類書文已汗牛充棟。想探討的是,漢武帝何以會如此?這是否與被董仲舒們洗腦有關。

黃仁宇先生在《中國大歷史》一書中說——

武帝以皇帝身份登高山以神祕之祭禮祈禱,企求與神衹直接接觸。他朝中博士認為五行(木、火、土、金、水)和東西南北中之五方、五種基本之色彩、五聲之音階、五種個人之德性,甚至五項施政之功能都互相配合而融會貫通。例如火,色赤,見於夏季,與用兵有關。這種觀念源於一種信仰,它認定人世間任何“物”,不管是實際物品,或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關係和交往,都出自某種類譜上的相關價值,所以可用數學方法操縱之。……漢代的朝臣不斷以這種帶著詩意的方式去貫徹他們的主張,強調良好的政府是基於倫理的和諧,甚至將天候與政治混為一談。只是如此一來,他們也將專制皇權合理化了,……。他們因此覺得盈天地之道(我們稱之為自然律,natural law),都已在掌握之中。縱使天子之職位世襲,臣僚則以文筆見長,但因為彼此有了共通的認識,也能在行動中儼如一體。如此將宇宙觀及政治學混為一談,籠統地稱之為儒教,固然符合了某種目的,但其流弊則是一經擺佈,今後兩千年則再難以搖撼之。誠然,它所遺下之影響時至今日猶未衰竭。

黃先生在這段話之前,加了一個小標題——“宇宙觀和政治”。這是指漢武帝劉徹的“宇宙觀”和他以及他以後的帝王所行之政治。

說是“籠統地稱之為儒教”,關鍵在於“籠統”二字。漢武帝得以形成這樣的“宇宙觀”,很大程度上,是被董仲舒們洗腦了。他們的理論,已然不是春秋時代孔子所傳授的那個 “儒教”,而是經歷過戰國時期鄒衍的加工,特別又經過董仲舒集大成而形成的混合體——儒學+陰陽+五行+五德等等。這個理論,也極大影響到此後兩千年的帝王政治。

漢武帝怎麼就被董仲舒們洗腦了

《史記﹒儒林列傳》說——

董仲舒,是廣川郡人。因研究《春秋》,而被孝景帝封為博士。他坐在帷帳後面講課(按:很神祕);由於學生多,不能都親授,就靠先來的弟子轉授後來的人;很多學生從沒見過他的面。董仲舒三年裡沒到屋邊的園子裡閒轉過,精心治學到了這樣的程度。他一進一退的儀容舉止,沒有不附合禮儀規矩的,學生們都師法他、敬重他。當今皇上(武帝)即位後,他擔任了江都國相。根據《春秋》記載的自然災害和特異現象的變化,他從而推求陰陽之道交替運行的道理。所以求雨時關閉種種陽氣,放出種種陰氣;止雨時方法恰好相反。這種做法在江都國實行,沒有一次不與預期效果一致。

孔子主張“誨人不倦”,且不語怪力亂神。董仲舒的作為,哪有原來儒生的樣子。

司馬遷也是董仲舒的學生,見沒見過老師的尊容,不得而知,但拍拍老師馬屁是很可理解的。不過,《史記》最早叫《太史公書》,他死後,在西漢東漢被刪減不少,《孝武本紀》等十個重要篇章都佚失了,後由西漢博士褚少孫補寫。誰知道關於董仲舒的這段話是不是真的出自司馬遷之手呢。

但不管怎麼說,司馬遷受到董老師影響很大不假。

從某種意義上說,董仲舒也是漢武帝的老師。

《資治通鑑》說,建元元年,這是劉徹繼位後的第一個年號——插一句,漢武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年號的皇帝,秦始皇雖自稱“始皇帝”,可他沒想到給自己設定年號這一招——漢武帝在這一年採納丞相趙綰的建議,詔舉賢良,傾聽直言諫議,董仲舒即脫穎而出。

宋代洪邁的《容齋續筆》說,這個記載不對,董仲舒向漢武帝彙報他的《舉賢良對策》,是在六年之後的元光元年,此時漢武帝復詔舉賢良,是第二次了。

應該洪邁說得對。

漢武帝16歲繼位,他的老師趙綰當了丞相,他在建元元年奏請詔舉賢良,於是漢武帝准奏。“是時,對者百餘人,帝獨善莊助對,擢為中大夫”。在這百餘人中,漢武帝只看上了莊助一個人,封為中大夫。莊助又名嚴助,是個辭賦家,後來當到會稽太守,沒成大的氣候。

漢武帝怎麼就被董仲舒們洗腦了

武帝初繼位,他的奶奶竇太后,就是文帝的皇后竇氏還健在,且權傾朝野。未及弱冠的劉徹,對其既有依戀又多忌憚,還不能為所欲為大施拳腳。

漢武帝繼位不久,便發生了竇太后挫敗“改制”的事件,這更使劉徹有所收斂。

戰國時齊人鄒衍,在陰陽和五行學說基礎上,提出了“五德終始說”。概括起來,就是認為,世間萬物和朝代,都是按照“土、木、金、火、水”這樣的次序往復循環的,不能更改,更不能違背。如此的順序,表現為“五德”——黃帝,土德;夏,木德;商,金德;周,火德;秦,水德。

秦始皇翦滅六國後,聽從儒生兼方士的諫議,改正朔、易服色、車同軌、書同文,改製為“水德”。

高祖立國,決定仍行“水德”,服尚黑——黑衣、黑旗、黑車、黑馬。漢文帝幾次想改 為“土德”,折騰了近20年,最終發現屢屢被儒生兼方士們欺騙,因此作罷。景帝吸取皇帝爸爸的教訓,沒再折騰。

但由鄒衍形成的“新儒學”勢力已很強大。武帝繼位,儒生們感覺有了天賜良機。

《史記﹒封禪書》雲——

今天子初即位, 尤敬鬼神之祀。元年,漢興巳六十餘歲矣,天下艾安,縉紳之屬皆望天子封禪改正度也。而上鄉儒術,招賢良,趙綰、王臧等以文學為公卿,欲議古立明堂城南,以朝諸侯,草巡狩,封禪,改歷,服色事。

“上鄉儒術”,是說漢武帝喜歡儒學。當然,這與他的老師趙綰和王臧的教導有關——他倆都是儒生,皆被司馬遷收入了《史記﹒儒林列傳》。劉徹繼位後,這倆一個當了丞相,一個任九卿之一的郎中令。他倆共同起草奏章,諫議改“水德”為“土德”。

漢武帝怎麼就被董仲舒們洗腦了

這件事,令竇太后十分不滿。她出身平民,信奉道家學說。《史記﹒儒林列傳》說——

孝文帝本好刑名之言。及至孝景,不任儒者。而竇太后又好黃老之術。故諸博士具官待問,未有進者。及今上(武帝)即位,趙綰王臧之屬明儒學,而上亦鄉之。於是招方正賢良文學之士。……太皇竇太后好老子言,不說儒術,得趙綰王臧之過以讓上。上因廢明堂事,盡下趙綰王臧吏,後皆自殺。

竇太后也知道漢武帝對儒學“亦鄉之”。她才不管,立即強力干涉,迫得趙王二人自盡。其實,這是做給劉徹看;打的,是武帝的臉。

武帝確實被打蒙了,立時消停很多。第一波改制也就此夭折。

漢武帝怎麼就被董仲舒們洗腦了

天有不測風雲。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五月,竇太后崩。

《資治通鑑》載,當年八月“有星孛於東方,長竟天”——東方出現異星,長尾橫掃天空。《史記﹒孝武本紀》說,有司這個主管官員諫議,第一個年號稱為“建元”,第二個年號因為有長星出現,可稱為“元光”。翌年,即前134年,武帝改年號為“元光元年”。

這一年,武帝復詔舉賢良,於是第一次見到了董仲舒。

董仲舒於景帝時名氣已經不小,此時更桃李滿天下。最關鍵的,是他的一整套理論,日臻成熟。所以,以《舉賢良對策》自薦於武帝,有備而來,信心滿滿,一鳴驚人,牢牢抓住了武帝的心。

董仲舒的“對策”,無疑很對武帝的胃口。因此,劉徹破天荒三次與之對談。相應的,董仲舒拋出了“天人三策”。所謂 “三策”,即“大一統”、“天人感應”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董仲舒講得引經據典,天花亂墜。核心內容,“大一統”,無非是“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天人感應”,無非是“天子令德”,君權神授;“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無非是主張把“三綱五常”作為對朝廷命官和黎民百姓的強制性道德要求。

劉徹何許人也,作為心大於天的一代帝王,被人洗腦談何容易。但他確實立即就被董仲舒洗腦了。因為,董仲舒的理論太完備,太實用。而且,這套理論是以“陰陽”、“五行”、“五德終始”作為基礎的,講起來旁徵博引、鮮活生動,如黃仁宇先生所說:“五行(木、火、土、金、水)和東西南北中之五方、五種基本之色彩、五聲之音階、五種個人之德性,甚至五項施政之功能都互相配合而融會貫通。例如火,色赤,見於夏季,與用兵有關。這種觀念源於一種信仰,它認定人世間任何“物”,不管是實際物品,或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關係和交往,都出自某種類譜上的相關價值,所以可用數學方法操縱之。”如此周延縝密,漢武帝聽了能不信麼?能不覺得用來教育臣民再合適不過麼?真的不能夠。

漢武帝對董仲舒的“對策”,全盤接受。不過,卻把他封到了易王劉非處任江都相,就是現在的揚州。大概覺得這個人過於明白,留在身邊反而可能是禍害。

漢武帝怎麼就被董仲舒們洗腦了

這裡仍要插上幾句。有人認為,春秋戰國,“百家爭鳴,百花齊放”,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思想和文化繁榮時期。當然,這與諸侯爭霸而招攬人才,文人們又紛紛踴躍獻強國之策有關;大概也與王子朝奔楚,致使周王室典籍流入民間,激發了思想文化發展有關。但如果認為,強盛帝國必然導致思想禁錮、文化凝滯,且視此為規律,大概不符合實際。

漢代自文景之治始,就呈現了文化迅速發展之態。今文經學和古文經學的興起和爭論,即為明證;音韻學、訓詁學等“小學”的快速發展,也為佐證。另外,天文、曆法、數學等等,亦有先秦時不可比擬之演進。

《漢書﹒藝文志》舉列了先秦諸子中的“九流十家”,這是在“百家爭鳴”中較有影響的流派。漢初,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寫《六家要旨》,說在當時,儒、道、墨、名、法和陰陽家等,最有影響。竇太后篤信道家學說,即為實證。

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大概不能簡單地看作是對思想界的“大掃蕩”。

呂思勉先生有一段話說得很好——

諸家之學,並起爭鳴,經過一個相當時期之後,總是要歸於統一的。統一的路線有兩條: (一)淘汰其無用,而存留其有用的。(二)將諸家之說,融合為一。在戰國時,諸家之說皆不行,只有法家之說,秦用之以並天下,已可說是切於時務的興,而不切於時務的亡了。但時異勢殊,則學問的切於實用與否,亦隨之而變。天下統一,則需要與民休息,民生安定,則需要興起教化。……秦滅漢興,……最緊要的,是與民休息。所以道家之學,一時甚盛。然道家所謂無為而治,乃為正常的社會說法。……若漢時, 則其社會久已變壞,一味因循,必且遷流更甚。所以改正制度,興起教化,在當時,是無人不以為急務的。看賈誼、董仲舒的議論,便可明白。……到武帝,儒學遂終於興起了。儒學的興起,是有其必然之勢的,並非偶然之事。因為改正制度,興起教化,非儒家莫能為。……武帝即位時,年僅十六,雖非昏愚之主,亦未聞其天亶夙成,成童未幾,安知儒學為何事?所以與其說漢武帝提倡儒學,倒不如說儒學在當時自有興盛之勢,武帝特順著潮流而行。

儒學的興起,雖由社會情勢的要求,然其得政治上的助力,確亦不少。其中最緊要的,便是為五經博士置弟子。……但是在當時,另有一種勢力,足以促令學術變更。那便是……在當時,急須改正的,是社會的經濟制度。要改正社會經濟制度,必須平均地權,節制資本。而在儒家,是隻知道前一義的。後者之說,實在法家。當時儒家之學,業已成為一種權威,欲圖改革,自以自託於偶家為便,偶家遂不得不廣採異家之學以自助,於是有所謂古文之學。……但是學術的本身,亦有促令其自起變化的。那便是由專門而趨於通學。

《漢書﹒武帝紀》載,劉徹問策於董仲舒,先提出了的“需求”——

何行而可以彰先帝之洪業,上參堯舜,下配三王?

接著又進一步明確——

朕欲聞大道之要,至論之極。

漢武帝怎麼就被董仲舒們洗腦了

這大約就是漢武帝得以被董仲舒們洗腦的關鍵了——時也,勢也。

西周大一統,到禮崩樂壞、群雄爭霸,時也勢也;秦,商君變法,翦滅六國,時也勢也;董仲舒託以儒家,實收法、道、陰陽等思想,雜糅“陰陽”、“五行”、“五德終始”,提出“大一統”、“天人感應”,終被武帝採納,時也勢也。

後來,董仲舒在揚州仍然搞災異迷信活動,被人舉報到漢武帝那裡,說是欲對朝廷不利。武帝把董仲舒寫的東西拿給身邊的儒生們看。董仲舒的學生呂步舒不知道是恩師所寫,大怒說當治死罪。幸好武帝沒聽他們的話,赦免了董仲舒。嚇得董仲舒再也不敢裝神弄鬼兒了。他後來乾脆辭官回家。但武帝還是很敬重他,有重要的事情,常常派人去傾聽他的意見。

武帝后來也終於“改制”——由“水德”改為“土地”,但是拖了30年。大概,這與“改制”中的歷法總整不好有關。武帝時,曾六種曆法並用,確實混亂。《漢書﹒武帝紀》曰——

太初元年,……夏五月,正歷,以正月為歲首。色上黃。數用五。定官名。協音律。

現在的每年農曆正月初一為農曆新年,是從這一年,即前104年開始的。

雖然董仲舒不裝神弄鬼兒了。可他給武帝洗腦後,把武帝害得不輕。翻開《史記﹒孝武本紀》,通篇沒記載多少正事,差不多都是封禪、祭祀、符應、災異等等,著實“損害”武帝“光輝形象”。

"
漢武帝怎麼就被董仲舒們洗腦了

都說,漢武帝這個人和他的“帝業”,很難用一兩句話來評價——有如稜鏡,“分光或使光束髮生色散”。

《不列顛百科全書》有個說法——

在漢武帝統治期間,以漢族為主體的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得到了鞏固,使中國開始以一個文明富強的國家聞名於世。

李零教授說,漢以前,已經有過兩次大一統——西周和秦。

前一個,時間不短,但面積稍小且控制鬆散;後一個,國土大增,但存世太短。所以,黃仁宇先生說,漢代是中華大地上樹立楷模的第一帝國。

高祖開國,文景之治休養生息,漢朝真正強大起來,是在漢武帝時期。

漢武帝怎麼就被董仲舒們洗腦了

前141年,景帝16歲的兒子劉徹繼位,是為武帝。他在位54年,前87年病死。這54年間,西漢曾百業繁盛,國力大增;人口急劇增加,最多時約六千萬;疆土面積迅速擴大,比秦時大了一倍。

武帝八次討伐匈奴;征服朝鮮;開拓閩越;平定西南。他強化中央集權,削弱侯王列王;立博士,舉賢良;鹽鐵官營,管控運輸;興修水利,移民屯邊;遣使張騫,溝通西域。

他也大修宮殿,封禪泰山,勞民傷財,加重徭役,以致官逼民反,農民起義頻仍,自己晚年亦後悔不已。

他雄才大略,又無比迷信;他廣攬人才,但疑心太重;他極富情感,可逼死親子。巫蠱之禍是他心頭抹不去的陰影。

漢武帝怎麼就被董仲舒們洗腦了

本文不擬評述漢武帝的功過得失,此類書文已汗牛充棟。想探討的是,漢武帝何以會如此?這是否與被董仲舒們洗腦有關。

黃仁宇先生在《中國大歷史》一書中說——

武帝以皇帝身份登高山以神祕之祭禮祈禱,企求與神衹直接接觸。他朝中博士認為五行(木、火、土、金、水)和東西南北中之五方、五種基本之色彩、五聲之音階、五種個人之德性,甚至五項施政之功能都互相配合而融會貫通。例如火,色赤,見於夏季,與用兵有關。這種觀念源於一種信仰,它認定人世間任何“物”,不管是實際物品,或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關係和交往,都出自某種類譜上的相關價值,所以可用數學方法操縱之。……漢代的朝臣不斷以這種帶著詩意的方式去貫徹他們的主張,強調良好的政府是基於倫理的和諧,甚至將天候與政治混為一談。只是如此一來,他們也將專制皇權合理化了,……。他們因此覺得盈天地之道(我們稱之為自然律,natural law),都已在掌握之中。縱使天子之職位世襲,臣僚則以文筆見長,但因為彼此有了共通的認識,也能在行動中儼如一體。如此將宇宙觀及政治學混為一談,籠統地稱之為儒教,固然符合了某種目的,但其流弊則是一經擺佈,今後兩千年則再難以搖撼之。誠然,它所遺下之影響時至今日猶未衰竭。

黃先生在這段話之前,加了一個小標題——“宇宙觀和政治”。這是指漢武帝劉徹的“宇宙觀”和他以及他以後的帝王所行之政治。

說是“籠統地稱之為儒教”,關鍵在於“籠統”二字。漢武帝得以形成這樣的“宇宙觀”,很大程度上,是被董仲舒們洗腦了。他們的理論,已然不是春秋時代孔子所傳授的那個 “儒教”,而是經歷過戰國時期鄒衍的加工,特別又經過董仲舒集大成而形成的混合體——儒學+陰陽+五行+五德等等。這個理論,也極大影響到此後兩千年的帝王政治。

漢武帝怎麼就被董仲舒們洗腦了

《史記﹒儒林列傳》說——

董仲舒,是廣川郡人。因研究《春秋》,而被孝景帝封為博士。他坐在帷帳後面講課(按:很神祕);由於學生多,不能都親授,就靠先來的弟子轉授後來的人;很多學生從沒見過他的面。董仲舒三年裡沒到屋邊的園子裡閒轉過,精心治學到了這樣的程度。他一進一退的儀容舉止,沒有不附合禮儀規矩的,學生們都師法他、敬重他。當今皇上(武帝)即位後,他擔任了江都國相。根據《春秋》記載的自然災害和特異現象的變化,他從而推求陰陽之道交替運行的道理。所以求雨時關閉種種陽氣,放出種種陰氣;止雨時方法恰好相反。這種做法在江都國實行,沒有一次不與預期效果一致。

孔子主張“誨人不倦”,且不語怪力亂神。董仲舒的作為,哪有原來儒生的樣子。

司馬遷也是董仲舒的學生,見沒見過老師的尊容,不得而知,但拍拍老師馬屁是很可理解的。不過,《史記》最早叫《太史公書》,他死後,在西漢東漢被刪減不少,《孝武本紀》等十個重要篇章都佚失了,後由西漢博士褚少孫補寫。誰知道關於董仲舒的這段話是不是真的出自司馬遷之手呢。

但不管怎麼說,司馬遷受到董老師影響很大不假。

從某種意義上說,董仲舒也是漢武帝的老師。

《資治通鑑》說,建元元年,這是劉徹繼位後的第一個年號——插一句,漢武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年號的皇帝,秦始皇雖自稱“始皇帝”,可他沒想到給自己設定年號這一招——漢武帝在這一年採納丞相趙綰的建議,詔舉賢良,傾聽直言諫議,董仲舒即脫穎而出。

宋代洪邁的《容齋續筆》說,這個記載不對,董仲舒向漢武帝彙報他的《舉賢良對策》,是在六年之後的元光元年,此時漢武帝復詔舉賢良,是第二次了。

應該洪邁說得對。

漢武帝16歲繼位,他的老師趙綰當了丞相,他在建元元年奏請詔舉賢良,於是漢武帝准奏。“是時,對者百餘人,帝獨善莊助對,擢為中大夫”。在這百餘人中,漢武帝只看上了莊助一個人,封為中大夫。莊助又名嚴助,是個辭賦家,後來當到會稽太守,沒成大的氣候。

漢武帝怎麼就被董仲舒們洗腦了

武帝初繼位,他的奶奶竇太后,就是文帝的皇后竇氏還健在,且權傾朝野。未及弱冠的劉徹,對其既有依戀又多忌憚,還不能為所欲為大施拳腳。

漢武帝繼位不久,便發生了竇太后挫敗“改制”的事件,這更使劉徹有所收斂。

戰國時齊人鄒衍,在陰陽和五行學說基礎上,提出了“五德終始說”。概括起來,就是認為,世間萬物和朝代,都是按照“土、木、金、火、水”這樣的次序往復循環的,不能更改,更不能違背。如此的順序,表現為“五德”——黃帝,土德;夏,木德;商,金德;周,火德;秦,水德。

秦始皇翦滅六國後,聽從儒生兼方士的諫議,改正朔、易服色、車同軌、書同文,改製為“水德”。

高祖立國,決定仍行“水德”,服尚黑——黑衣、黑旗、黑車、黑馬。漢文帝幾次想改 為“土德”,折騰了近20年,最終發現屢屢被儒生兼方士們欺騙,因此作罷。景帝吸取皇帝爸爸的教訓,沒再折騰。

但由鄒衍形成的“新儒學”勢力已很強大。武帝繼位,儒生們感覺有了天賜良機。

《史記﹒封禪書》雲——

今天子初即位, 尤敬鬼神之祀。元年,漢興巳六十餘歲矣,天下艾安,縉紳之屬皆望天子封禪改正度也。而上鄉儒術,招賢良,趙綰、王臧等以文學為公卿,欲議古立明堂城南,以朝諸侯,草巡狩,封禪,改歷,服色事。

“上鄉儒術”,是說漢武帝喜歡儒學。當然,這與他的老師趙綰和王臧的教導有關——他倆都是儒生,皆被司馬遷收入了《史記﹒儒林列傳》。劉徹繼位後,這倆一個當了丞相,一個任九卿之一的郎中令。他倆共同起草奏章,諫議改“水德”為“土德”。

漢武帝怎麼就被董仲舒們洗腦了

這件事,令竇太后十分不滿。她出身平民,信奉道家學說。《史記﹒儒林列傳》說——

孝文帝本好刑名之言。及至孝景,不任儒者。而竇太后又好黃老之術。故諸博士具官待問,未有進者。及今上(武帝)即位,趙綰王臧之屬明儒學,而上亦鄉之。於是招方正賢良文學之士。……太皇竇太后好老子言,不說儒術,得趙綰王臧之過以讓上。上因廢明堂事,盡下趙綰王臧吏,後皆自殺。

竇太后也知道漢武帝對儒學“亦鄉之”。她才不管,立即強力干涉,迫得趙王二人自盡。其實,這是做給劉徹看;打的,是武帝的臉。

武帝確實被打蒙了,立時消停很多。第一波改制也就此夭折。

漢武帝怎麼就被董仲舒們洗腦了

天有不測風雲。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五月,竇太后崩。

《資治通鑑》載,當年八月“有星孛於東方,長竟天”——東方出現異星,長尾橫掃天空。《史記﹒孝武本紀》說,有司這個主管官員諫議,第一個年號稱為“建元”,第二個年號因為有長星出現,可稱為“元光”。翌年,即前134年,武帝改年號為“元光元年”。

這一年,武帝復詔舉賢良,於是第一次見到了董仲舒。

董仲舒於景帝時名氣已經不小,此時更桃李滿天下。最關鍵的,是他的一整套理論,日臻成熟。所以,以《舉賢良對策》自薦於武帝,有備而來,信心滿滿,一鳴驚人,牢牢抓住了武帝的心。

董仲舒的“對策”,無疑很對武帝的胃口。因此,劉徹破天荒三次與之對談。相應的,董仲舒拋出了“天人三策”。所謂 “三策”,即“大一統”、“天人感應”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董仲舒講得引經據典,天花亂墜。核心內容,“大一統”,無非是“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天人感應”,無非是“天子令德”,君權神授;“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無非是主張把“三綱五常”作為對朝廷命官和黎民百姓的強制性道德要求。

劉徹何許人也,作為心大於天的一代帝王,被人洗腦談何容易。但他確實立即就被董仲舒洗腦了。因為,董仲舒的理論太完備,太實用。而且,這套理論是以“陰陽”、“五行”、“五德終始”作為基礎的,講起來旁徵博引、鮮活生動,如黃仁宇先生所說:“五行(木、火、土、金、水)和東西南北中之五方、五種基本之色彩、五聲之音階、五種個人之德性,甚至五項施政之功能都互相配合而融會貫通。例如火,色赤,見於夏季,與用兵有關。這種觀念源於一種信仰,它認定人世間任何“物”,不管是實際物品,或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關係和交往,都出自某種類譜上的相關價值,所以可用數學方法操縱之。”如此周延縝密,漢武帝聽了能不信麼?能不覺得用來教育臣民再合適不過麼?真的不能夠。

漢武帝對董仲舒的“對策”,全盤接受。不過,卻把他封到了易王劉非處任江都相,就是現在的揚州。大概覺得這個人過於明白,留在身邊反而可能是禍害。

漢武帝怎麼就被董仲舒們洗腦了

這裡仍要插上幾句。有人認為,春秋戰國,“百家爭鳴,百花齊放”,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思想和文化繁榮時期。當然,這與諸侯爭霸而招攬人才,文人們又紛紛踴躍獻強國之策有關;大概也與王子朝奔楚,致使周王室典籍流入民間,激發了思想文化發展有關。但如果認為,強盛帝國必然導致思想禁錮、文化凝滯,且視此為規律,大概不符合實際。

漢代自文景之治始,就呈現了文化迅速發展之態。今文經學和古文經學的興起和爭論,即為明證;音韻學、訓詁學等“小學”的快速發展,也為佐證。另外,天文、曆法、數學等等,亦有先秦時不可比擬之演進。

《漢書﹒藝文志》舉列了先秦諸子中的“九流十家”,這是在“百家爭鳴”中較有影響的流派。漢初,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寫《六家要旨》,說在當時,儒、道、墨、名、法和陰陽家等,最有影響。竇太后篤信道家學說,即為實證。

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大概不能簡單地看作是對思想界的“大掃蕩”。

呂思勉先生有一段話說得很好——

諸家之學,並起爭鳴,經過一個相當時期之後,總是要歸於統一的。統一的路線有兩條: (一)淘汰其無用,而存留其有用的。(二)將諸家之說,融合為一。在戰國時,諸家之說皆不行,只有法家之說,秦用之以並天下,已可說是切於時務的興,而不切於時務的亡了。但時異勢殊,則學問的切於實用與否,亦隨之而變。天下統一,則需要與民休息,民生安定,則需要興起教化。……秦滅漢興,……最緊要的,是與民休息。所以道家之學,一時甚盛。然道家所謂無為而治,乃為正常的社會說法。……若漢時, 則其社會久已變壞,一味因循,必且遷流更甚。所以改正制度,興起教化,在當時,是無人不以為急務的。看賈誼、董仲舒的議論,便可明白。……到武帝,儒學遂終於興起了。儒學的興起,是有其必然之勢的,並非偶然之事。因為改正制度,興起教化,非儒家莫能為。……武帝即位時,年僅十六,雖非昏愚之主,亦未聞其天亶夙成,成童未幾,安知儒學為何事?所以與其說漢武帝提倡儒學,倒不如說儒學在當時自有興盛之勢,武帝特順著潮流而行。

儒學的興起,雖由社會情勢的要求,然其得政治上的助力,確亦不少。其中最緊要的,便是為五經博士置弟子。……但是在當時,另有一種勢力,足以促令學術變更。那便是……在當時,急須改正的,是社會的經濟制度。要改正社會經濟制度,必須平均地權,節制資本。而在儒家,是隻知道前一義的。後者之說,實在法家。當時儒家之學,業已成為一種權威,欲圖改革,自以自託於偶家為便,偶家遂不得不廣採異家之學以自助,於是有所謂古文之學。……但是學術的本身,亦有促令其自起變化的。那便是由專門而趨於通學。

《漢書﹒武帝紀》載,劉徹問策於董仲舒,先提出了的“需求”——

何行而可以彰先帝之洪業,上參堯舜,下配三王?

接著又進一步明確——

朕欲聞大道之要,至論之極。

漢武帝怎麼就被董仲舒們洗腦了

這大約就是漢武帝得以被董仲舒們洗腦的關鍵了——時也,勢也。

西周大一統,到禮崩樂壞、群雄爭霸,時也勢也;秦,商君變法,翦滅六國,時也勢也;董仲舒託以儒家,實收法、道、陰陽等思想,雜糅“陰陽”、“五行”、“五德終始”,提出“大一統”、“天人感應”,終被武帝採納,時也勢也。

後來,董仲舒在揚州仍然搞災異迷信活動,被人舉報到漢武帝那裡,說是欲對朝廷不利。武帝把董仲舒寫的東西拿給身邊的儒生們看。董仲舒的學生呂步舒不知道是恩師所寫,大怒說當治死罪。幸好武帝沒聽他們的話,赦免了董仲舒。嚇得董仲舒再也不敢裝神弄鬼兒了。他後來乾脆辭官回家。但武帝還是很敬重他,有重要的事情,常常派人去傾聽他的意見。

武帝后來也終於“改制”——由“水德”改為“土地”,但是拖了30年。大概,這與“改制”中的歷法總整不好有關。武帝時,曾六種曆法並用,確實混亂。《漢書﹒武帝紀》曰——

太初元年,……夏五月,正歷,以正月為歲首。色上黃。數用五。定官名。協音律。

現在的每年農曆正月初一為農曆新年,是從這一年,即前104年開始的。

雖然董仲舒不裝神弄鬼兒了。可他給武帝洗腦後,把武帝害得不輕。翻開《史記﹒孝武本紀》,通篇沒記載多少正事,差不多都是封禪、祭祀、符應、災異等等,著實“損害”武帝“光輝形象”。

漢武帝怎麼就被董仲舒們洗腦了

其實,後來的皇帝,哪個又不是如此—— 秉持“大一統”,篤信“天人感應”、“君權神授”,一個個迷信的不行。看看李世明詔令魏徵寫的《九成宮醴泉銘》,再看看康雍乾時各地官員踴躍呈報祥瑞,就都明白了。

所以,黃仁宇先生說董仲舒們把“專制皇權合理化了”,這“固然符合了某種目的,但其流弊則是一經擺佈,今後兩千年則再難以搖撼之。誠然,它所遺下之影響時至今日猶未衰竭。”

這話講得很對。


注:此文之前,已有三篇相關文章——

《陰陽、五行和鄒衍的五德說》;《秦依水德而改制》;《漢朝之初:劇情不斷反轉的五十年五德改制風波》。歡迎閱讀。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