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歷史漫步之匆匆過客——淮南王劉喜

漢文帝 呂雉 劉邦 周勃 淮南發佈 2017-04-11

“漢文帝六年(公元前174年),淮南王劉長獲罪被奪爵,流放途中死於雍縣(今陝西鳳翔),這一結果是漢文帝沒有想到的。漢文帝跟袁盎說過自己的真實想法,不過是要治一治劉長的驕橫之氣,奪爵、流放只是手段,以後還是要讓他回來的。但是,意外的結局只能接受,漢文帝下令按照列侯的禮儀在雍縣安葬劉長,並安置30戶人家守冢祭祀。4年後,又按諸侯王的儀制重新為劉長建造了陵墓。”

淮南歷史漫步之匆匆過客——淮南王劉喜

漢文帝並未因為對劉長奪爵而廢除淮南國,對劉長所留下的4個遺孤也給予應有的撫卹,並封為列侯。長子劉安為阜陵侯,次子劉勃為安陽侯,老三劉賜為陽周侯,幼子劉良為東城侯。由此可知,漢文帝不是像民謠所傳的“一尺布,尚可縫;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這首民謠漢文帝是聽到了的,他也只能嘆息以對,私下裡發發牢騷說:“堯舜放逐自己的家人,周公殺死管叔、蔡叔,天下人稱讚他們賢明。為什麼呢?因為他們能不因私情而損害王朝的利益。天下人難道認為我是貪圖淮南王的封地嗎?”

漢文帝的確沒有做貪圖淮南王封地的事,只是把已經做了城陽王多年的劉喜(?—公元前144年)徙封為淮南王,算是替劉長的子嗣守業罷了。漢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劉喜由膠東轉赴淮南就任。4年後,劉喜再被改封為城陽王回到膠東。

劉喜在淮南可謂匆匆過客。劉喜是一個平庸之人,淮南王、城陽王一共做了33年,死後諡號為“共”。中國傳統的諡號往往是對王侯一生主要行止的評價,諡號稱謂有其相對應的含義,共、恭同義,其中“敬事供上曰恭(共)”,劉喜的確很聽話,“共”對於劉喜平庸的一生也算是中肯評價。劉喜比較突出的特點當屬在位時間長,子嗣眾多。其一生育有14個兒子,佼佼者雖乏善可陳,但其子孫相繼,王祚延至158年之久。劉喜在淮南王任上也沒有留下可以稱道的政績,作為第三任淮南王,基本上是兩手空空,雁過無聲。

按輩分,劉喜是淮南厲王劉長的侄孫。劉喜的祖父劉肥,是漢高祖劉邦的長子。劉肥系劉邦的“外婦”曹氏所生,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被封為齊王。劉肥一生沒有多少事蹟,但其子朱虛侯(城陽景王)劉章卻是一個頗有血性的人,得到呂太后的賞識,不僅在宮中當差,還把自己的侄孫女嫁給了他。

劉邦終其一生都害怕諸侯叛亂,在翦除了韓信、彭越、黥布等功高蓋主的異姓王,分封劉姓子弟為諸侯王之時,與大臣殺白馬盟誓:“從今而後,非劉氏為王,則天下共誅之!”但是等到劉邦死後,呂后首先站出來違背了他的誓約。漢惠帝劉盈死後,呂太后稱制,大封呂氏子孫為王。此時,“白馬之盟”已經被人置之腦後,只有朱虛侯劉章以自己的方式表示了強烈不滿。有一次,呂太后大宴群臣,血氣方剛的劉章主動要求擔當令官,並且向呂太后請求道:“劉章身為將軍後裔,既然擔當令官,就要以軍令行事,違令者斬。”正在興頭上的呂太后認為這麼做沒有什麼不妥,便答應了劉章的請求。得到呂太后的許可,劉章便借題發揮起來。

淮南歷史漫步之匆匆過客——淮南王劉喜

當酒酣耳熱之際,劉章起舞助興,並要求為呂太后吟唱一曲《耕田歌》。呂太后頗感訝異,說道:如果說你的父親知道耕田是怎麼回事還差不多,你身在王侯之家,生為王子,怎麼可能知道耕田之事?劉章藉著酒興,聲情並茂地吟唱起來:“深耕禾既種,立苗欲疏;非其種者,鋤而去之。”劉章藉著酒興,一唱三嘆,直唱得呂太后臉色陰沉,默然不語。顯然,劉章《耕田歌》是另有所指,表達的是宗室子弟對呂氏封王的不滿心聲。劉章是自己的孫子,也是自己的侄孫女婿,他的才幹呂后是欣賞的,心裡也就默許了他的這一番牢騷。可繼而發生的一件事則更讓呂太后始料不及。劉章正在歌舞助興,有一人因酒醉逃席,劉章追上去揮劍斬之。劉章回到席上稟報呂太后:“有人逃席,臣謹依軍法斬之。”由於事先已經准許劉章軍法從事,被斬之人雖系呂氏子弟,也不便追究。從此以後,呂氏子弟都對劉章忌憚三分。

呂太后後身故之後,呂祿、呂產聚兵長安,企圖奪取劉氏政權。齊王劉襄發兵反抗,要攻入京城滅掉呂姓。朱虛侯劉章是呂祿女婿,最早了解到呂氏陰謀,暗中把此消息告訴給齊王(劉章之兄),要求齊王發兵長安以誅殺諸呂,然後立齊王為帝。齊王發兵後,劉章聯絡同樣在宮廷為官的東牟侯劉興居(劉章之弟)以及一些不滿呂氏作為的大臣作為內應,打亂了呂氏部署,成為誅滅呂氏之亂的關鍵人物。戰爭機器一旦開動便不會輕易剎車,劉氏宗室與呂氏外戚之間爭奪政權的較量,打破了8年的和平寧靜,朝中大臣紛紛表態,加入宗室行列,位高權重的呂氏朋黨頓然四面楚歌。在齊王劉襄、朱虛侯劉章、潁陰侯灌嬰、絳侯周勃、丞相陳平、東牟侯劉興居等人的合力進擊之下,呂氏集團手忙腳亂,難以招架。朱虛侯劉章親自帶兵攻入未央宮,殺死實力最為強大的相國呂產,盛極一時的呂氏集團最終被宗室集團所剷除。

淮南歷史漫步之匆匆過客——淮南王劉喜

呂氏集團被誅滅,大臣公議推舉新君主。朱虛侯劉章兄弟在誅滅呂氏集團的戰爭中立下殊勳,具有發言權,齊王劉襄是劉章的長兄,劉章與齊王有約在先,力主立齊王為帝。但是,大臣們多數認為,高後身故,呂氏亂政企圖危及宗廟,皆因為呂氏外戚品質名聲不好,屬於惡人。而齊王母家素有惡名,如果立齊王為帝,恐蹈覆轍。而劉章雖然有功,畢竟也是呂氏女婿,自然也被排除在新君主人選之外。於是,眾人便將目光聚焦在高祖的兒子身上。淮南王劉長年少無謀,只有代王劉恆符合條件,遂被公推為帝。

以劉章之功,封王理所應當。文帝繼位之後,本打算封其為趙王,但得知劉章真正擁戴的是劉襄,只是因為劉襄難孚眾望,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推舉自己為帝,更何況劉章、劉襄、劉興居等兄弟都身居王侯之位,封賞過多隻怕對自己不利。於是,文帝只為劉章增加食邑兩千戶,並不封王。直到文帝三年(公元前177年),坐穩大位的劉恆才封劉章為城陽王。而僅過了兩年,鬱鬱寡歡的劉章便撒手人寰,其唯一的兒子劉喜繼任為城陽王。

劉喜之所以被漢文帝徙為淮南王,正是因為他的平庸。因為,此時的淮南國仍然是幅員遼闊的諸侯國。天下已經平定,把這樣一個大國交給一個平庸的人最為放心;另外,劉長之死漢文帝心中實感有愧,淮南國最終還是要還給劉長的兒子們。把這樣一個沒有野心的人放在過渡的位置上也比較容易差遣。劉喜果然不孚漢文帝之望,老老實實地做了4年太平藩王,漢文帝一聲令下便復為城陽王,在平庸中頤養天年。

作者:姚尚書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