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城記|淮鹽巷與漢水北岸老碼頭

漢水 乾隆 清朝 道光 武漢新聞廣播 2017-06-18
尋城記|淮鹽巷與漢水北岸老碼頭

我將在

尋城記|淮鹽巷與漢水北岸老碼頭

今天要跟你講一段:

漢水北岸老碼頭和淮鹽巷的故事·····

尋城記|淮鹽巷與漢水北岸老碼頭

礄口地區地處漢水北岸,又當長江漢水交匯處,明、清以來,水運發達,碼頭也逐漸增多。漢口的發展起初主要依靠漢水的水運。因此,漢口的碼頭修建也是先在漢水入江的兩岸。

由於漢水漢口一側河岸十分利於船隻停泊,靠近漢水的漢正街首先繁榮起來,成為漢口的商業中心。由於水運頻繁,從明代後期開始,漢水沿漢正街一線便陸續修建了不少碼頭。

尋城記|淮鹽巷與漢水北岸老碼頭

漢口沿漢水最早的碼頭,如今可考的是建於乾隆元年(1736年)的天寶巷等碼頭。接著第二年便修了楊家河、老水巷、興茂巷、彭家巷等碼頭。第三年又修了大礄口、小礄口、大王廟、五顯廟等碼頭。第四年又修了沈家廟、關聖祠、雞窩巷、接駕咀、龍王廟等碼頭。道光八年(1828年),又陸續建了鮑家巷碼頭、新碼頭和流通巷碼頭。這些碼頭,都是沿漢水自上而下逐步修建的。《漢口竹枝詞》描繪道光年間的漢口是“廿里長街八碼頭,陸多車轎水多舟”的商業鬧市。沿漢水一帶,碼頭髮展很快,到同治七年(1868年),從礄口至龍王廟,已建碼頭35個。

尋城記|淮鹽巷與漢水北岸老碼頭

當年,礄口沿漢水的碼頭是適應當時漢水的水運狀況而發展起來的。有些不利於建碼頭的地方,也人為地強行修建。如漢水入口處的龍王廟其地水流湍急,本不適合建碼頭,但因貨物裝卸需要,還是在乾隆四年(1739年)建成碼頭。

尋城記|淮鹽巷與漢水北岸老碼頭

而在漢江一橋東側,緊靠武勝路外,有一條房屋整齊、長約200米的小巷,名叫“淮鹽巷”。清代,淮鹽的稅徵機構“督銷淮鹽局”便建在近旁的武聖廟,漢口淮鹽商人的組織“鹽淮公所”也在這裡。清初,漢口的鹽商多集中在此居住和從事交易活動,200多年間,曾盛極一時。附近還出現了淮鹽一巷、淮鹽二巷,這些地名,都與鹽務有關。

尋城記|淮鹽巷與漢水北岸老碼頭

淮鹽巷的興盛與漢口淮鹽運銷密切相關。清代,漢口淮鹽經銷業務逐年興旺。清代淮鹽的經銷辦法是通過官府給鹽商發行“引憑”。每引可販鹽364斤。為運銷方便,每引又可“解作四十四包,包重八斤四兩”(《續輯漢陽縣誌》)。雍正期間湖北額派淮鹽557,092引,至乾隆年間,又加至559,092引,合兩億三百多萬斤。清廷戶部還規定:湖北、湖南兩省淮鹽都在漢口分銷。因此,漢口的“鹽務一事”便“甲於天下”(《漢陽府志》)。到咸豐元年(1851年),漢口運銷淮鹽竟達四億斤。各地鹽商群集漢口,形成“十里通津駐鹽艘”的盛況,淮鹽巷也達到鼎盛時期。

尋城記|淮鹽巷與漢水北岸老碼頭

由於食鹽是老百姓生活的必需品,淮鹽運銷由鹽商壟斷後,他們勾結官府,任意加價加耗,甚至摻兌泥沙,從中牟利。老百姓則無可奈何,因此鹽商一般都發了大財。

尋城記|淮鹽巷與漢水北岸老碼頭

每一座有年輪的城市,都會有一個安靜的倒影

《尋·城·記》

歡迎關注收聽武漢新聞綜合廣播FM88.4AM873

每週六週日下午17點到18點

由主播韓玉主持的《非常往事》節目

你將聽到更多關於武漢的記憶

尋城記|淮鹽巷與漢水北岸老碼頭

武漢新聞廣播之非常往事

公眾號:非常往事

新浪微博:@武漢新聞廣播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