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廣盛「漢水悠悠」雞公車

漢水 農村 農業 白鹿原 漢中旅遊 漢中旅遊 2017-09-09
許廣盛「漢水悠悠」雞公車

雞公車是獨輪車的一種樣式。獨輪車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自從有了獨輪車,農耕時代的人們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肩扛背磨的體力負擔,這是中國古代最原始的科技水平,是對機械原理的不自覺運用。獨輪車在南北各地的製作方式大同小異,漢中獨輪車有其特殊的樣式,前面尖,後面寬,獨輪靠前,前高後低,從正面看它的頭昂得高高的,頗有公雞那樣雄健的姿勢,因此家鄉人們叫它“雞公車”。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雞公車是家鄉農村的重要運輸工具。架子車(拉拉車)是拉著走,雞公車是推著走,因此拉架子車叫“拉車”,推雞公車叫“推車”。雞公車可以推糧食,推肥料,推柴禾,還可以推著趕集市,在沒有架子車道的情況下,它可以在小路上推,因此雞公車比架子車更實用。特別是那時漢江河是木板橋,架子車不能過,雞公車卻可以暢通無阻。壯勞力用雞公車可以推300多斤的硬梢子柴或塊子柴過木板橋。過木板橋時特別懸乎,得有一手好技術。要兩臂力大,腰身靈活,隨著橋板的閃動,推車人也就勢跟著閃,忽悠忽悠就過去了,如稍有不穩就硬去扳平,雞公車準掉到河裡。推車走山路的時候,還必須約上個伴,上坡下坡相互幫忙。

許廣盛「漢水悠悠」雞公車

大躍進的時候貫徹毛主席的“八字憲法”,農村大搞積肥運動,把家家戶戶的土肥都要運到人民公社的田地裡去。豬圈牛圈的土肥挖光了,就拆陳年老土牆,老土牆拆完了,就在地面上挖地三尺,認為“千腳土”必有肥力,也是肥土。當時人們忙忙碌碌,成天都在運肥料,運肥料的主要工具就是雞公車,在雞公車上裝一個小木箱,把肥料推到地裡後,車一翻就倒了,很像一個小小翻斗車。“文革”期間喜交愛國糧,每個生產隊排成好長一個雞公車的車隊,打頭的車上插一面紅旗,嘰咕嘰咕的車軲轆聲加上敲鑼打鼓的聲音,氣氛十分壯觀熱烈。那年,陽安鐵路修到鋪鎮了,政府給當地百姓攤派了石道碴任務,為了“修好陽安線,埋葬帝修反”,人民群眾熱烈響應,也是用雞公車把石碴推去的。

上什麼坡唱什麼歌,上什麼道用什麼車。關中大平原沒有雞公車,因為一馬平川,村莊集中,村中家家戶戶都是門臨村中官道,村村大道相通,關中鄉黨收割、拉糧、運肥都用馬車。《白鹿原》中陳忠實曾讓關中道上的馬車和騾子出盡了風頭。而陝南農村地形複雜,多小山丘陵,村莊分散,獨家小院較多,從農家小舍到有大路的地方一般都是泥路小徑,因此推雞公車就很合適。陝南莊戶人家家家都有雞公車,相當於關中鄉黨家家戶戶必養騾馬一樣。

許廣盛「漢水悠悠」雞公車

做雞公車不叫“做”,而叫“打”,“打製”的意思。打製一臺雞公車得請一位老練的木匠師傅,不是所有的木匠把式都敢接這活的。首先,對木料的選擇很有講究:車身得用檀木,車輪得用油松,車軸必用青崗木。其次,車體大小和車身高低得根據車手的身材決定,要量體裁衣。最後,每一道工序都得十分講究。如是關鍵部位的楔鉚接口處要一次對接成功,不能加楔子。車體檯面是梯形,結構比例角度很難把握,全靠木匠把式的經驗。車身做好後,還要打磨光滑,刷上桐油。愛好的車主還要找一條橡膠輪胎在車輪上釘一圈,為的是耐磨防滑。

打製好了一臺雞公車,還需要為車把做一條結實的肩帶。推車時,握住車把的雙手和胳膊主要是掌握車的平衡和往前行使推動之力,而車上的重量除集中在車輪上外,其餘的全靠肩帶把力壓在肩上。所以肩帶要做的儘可能結實,最好用麻繩做,也有用布條做的,但筋繩也得使麻繩。有的車主為了好看,還把肩帶做的花裡胡哨,十分漂亮。家裡媳婦為當家的做肩帶,是很用心的,在肩帶上繫上了對自家男人的牽掛和出門平安的祝福。肩帶做好後,兩頭還要各拴一個纓花穗子,推車的漢子微弓著結實的腰桿,兩手把車把抓牢了,再背上漂亮的肩帶。肩帶背在男人結實的長著腱子肉的脊背上。車把下是飄來飄去的纓花穗子,這樣子的車把式婆娘們最愛多瞟幾眼。身強力壯的車把式走到漂亮女人身邊,時不時還得意地騰出一隻手來擦把汗,用另外一隻手推車,顯得技術老練,動作瀟灑。

最近些年,陝南農村的道路普遍實行了水泥硬化,村村相通的小公路上跑的都是農用汽車和電動小三輪(電驢子),分散的農戶進行了相對集中的統一規劃,泥路和小道慢慢消失,雞公車也就隨之逐漸絕跡了。

許廣盛「漢水悠悠」雞公車

作者簡介:許廣盛,男,生於1949年4月16日,祖籍漢中。大學本科文學專業,1982年畢業後先後擔任漢師院黨委宣傳部長,陝理工藝術學院黨總支書記,教授。曾從事藝術學,人文科學,思想教育學的教學和研究,發表學術論文50多篇,出版專著5部。退休後開始寫作並發表散文多篇。

赤土嶺文化交流協會微信平臺【592期】責編:田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