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潘銘基】

一、《漢書》乃難讀之書

《漢書》自書成以後,誠為難讀,如無專人傳授,不能明白。《後漢書‧班昭傳》雲:“時《漢書》始出,多未能通者,同郡馬融伏於閣下,從昭受讀。”

班彪、班固父子共撰《漢書》,固妹班昭“博學高才”,續寫未完之部。馬融“博通經籍”,“才高博洽,為世通儒”,學問淵懿,著作豐碩;然其讀《漢書》仍只能跟從班昭受讀,則《漢書》之難讀亦可見一斑。

《漢書》雖為難讀,然自書成以後,甚受歡迎,《後漢書・班固傳》雲﹕“當世甚重其書,學者莫不諷誦焉。”時人喜讀《漢書》,卻不易通讀,必待師傳然後方明。王先謙指出《漢書》“義蘊宏深,通貫匪易”,劉知幾《史通・古今正史》以其《漢書》之“專門受業”,“與《五經》相亞”。《三國志》有《漢書》師法之記載,其文如下:

權欲登讀《漢書》,習知近代之事,以張昭有師法,重煩勞之,乃令休從昭受讀,還以授登。

孫權為江東霸主,因欲時為太子之孫登習知近代治亂興衰之事,乃使其學習《漢書》。在東吳大臣之中,張昭好學而博覽群書,孫權遂欲使太子孫登隨張昭習讀《漢書》。張昭少子休為孫登僚友,便將《漢書》教授孫登。據裴松之注引《吳書》,謂張休“進授,指摘文義,分別事物,並有章條”,大抵即為張休授予孫登之讀《漢書》法。

"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潘銘基】

一、《漢書》乃難讀之書

《漢書》自書成以後,誠為難讀,如無專人傳授,不能明白。《後漢書‧班昭傳》雲:“時《漢書》始出,多未能通者,同郡馬融伏於閣下,從昭受讀。”

班彪、班固父子共撰《漢書》,固妹班昭“博學高才”,續寫未完之部。馬融“博通經籍”,“才高博洽,為世通儒”,學問淵懿,著作豐碩;然其讀《漢書》仍只能跟從班昭受讀,則《漢書》之難讀亦可見一斑。

《漢書》雖為難讀,然自書成以後,甚受歡迎,《後漢書・班固傳》雲﹕“當世甚重其書,學者莫不諷誦焉。”時人喜讀《漢書》,卻不易通讀,必待師傳然後方明。王先謙指出《漢書》“義蘊宏深,通貫匪易”,劉知幾《史通・古今正史》以其《漢書》之“專門受業”,“與《五經》相亞”。《三國志》有《漢書》師法之記載,其文如下:

權欲登讀《漢書》,習知近代之事,以張昭有師法,重煩勞之,乃令休從昭受讀,還以授登。

孫權為江東霸主,因欲時為太子之孫登習知近代治亂興衰之事,乃使其學習《漢書》。在東吳大臣之中,張昭好學而博覽群書,孫權遂欲使太子孫登隨張昭習讀《漢書》。張昭少子休為孫登僚友,便將《漢書》教授孫登。據裴松之注引《吳書》,謂張休“進授,指摘文義,分別事物,並有章條”,大抵即為張休授予孫登之讀《漢書》法。

班固“洗稿”司馬遷?《史記》與《漢書》的相愛相殺

明代代表的《漢書》刊本之一,凌稚隆《漢書評林》

《漢書》之難讀,並非文字釋義上之困難。唐人顏師古註釋《漢書》,每多指出《漢書》某字即為古字,明代凌稚隆《漢書評林》卷首有“《漢書評林》字例”,其中載有若干古字。

此外,相較《史記》而言,《漢書》時代雖後,卻用上更多古字,劉知幾《史通》以為史書每多“勇效昔言”之作,班固撰史自不例外,書中多用古字,文風淵懿。但是,文字之難,絕非《漢書》難讀之因由。《漢書》難讀之處,自當超出文字以外,乃涉乎全書撰史之精神。

二、《漢書》在六朝之傳授

《漢書》無人教授,不可通讀,義蘊宏深,難以明白。《漢書》註釋者眾,自漢代起已經出現專門傳授的情況。如上文所引,馬融已從班昭受讀;延篤為後漢桓帝時人,本傳言其“從馬融受業,博通經傳及百家之言”,陳直據今《漢書・天文志》昭帝部分顏注所引延篤註解,以為“延篤所注,別有《漢書音義》”。實為最早註釋《漢書》之人。

本傳又謂“篤論解經傳,多所駁正,後儒服虔等以為折中”,可見服虔嘗參考延篤著述。准此,《漢書》在漢代之師承可得一脈落:“班昭馬融延篤服虔”。這是有師傳授的明證。

及至兩晉,左思亦《漢書》名家,據本傳所載,“祕書監賈謐請講《漢書》,謐誅,退居宜春裡,專意典籍”。

意謂當時賈謐嘗請左思講授《漢書》,惜因賈謐被誅,事遂不成。又,石勒乃後趙之開國君主,其人“雅好文學”,亦使人專門講授《漢書》,及至讀酈食其、留侯張良事而有所感,事見《晉書・石勒載記》。又劉宣乃十六國時前趙之開國功臣,其人好學深思,師事孫炎,讀《兩漢書》,雖未言其《漢書》師承,亦必所學有自,事見《晉書.劉宣載記》。

又,《晉書‧劉殷傳》謂劉殷“有七子,五子各授一經,一子授《太史公》,一子授《漢書》”,據此可見劉殷以《史》《漢》與五經並論,地位與經書相同,必待傳授然後方明。

在南北朝時期,南北兩地皆有傳授《漢書》。《南史・臧嚴傳》謂臧嚴能諷誦《漢書》,則必學有所承。又〈陸雲公傳〉言其“九歲讀《漢書》,略能記憶”,亦必師承有自。《北史・崔宏傳》雲:“帝曾引宏講論《漢書》 ,至婁敬說漢祖,欲以魯元公主妻匈奴,善之,嗟嘆者良久。”

崔宏嘗任北魏道武帝之吏部尚書,道武帝嘗邀崔宏講論《漢書》,則崔氏亦為深於《漢書》者也。且其子崔浩,撰有《漢紀音義》,乃唐代顏師古所徵引前代《漢書》註解之一;崔浩之《漢書》學,蓋亦受於其父崔宏。《李密傳》謂李密“師事國子助教包愷,受《史記》、《漢書》”。

《包愷傳》謂包愷“從王仲通受《史記》、《漢書》,尤稱精究。大業中,為國子助教。於時《漢書》學者以蕭、包二人為宗匠,聚徒教授者數千人”。准此,可見《漢書》在北方有“王仲通包愷李密”之傳授過程。

至於隋代,《漢書》之學更是大盛。《隋書》載楊汪“受《漢書》於劉臻”,閻毗“受《漢書》於蕭該”。劉臻當時號為“漢聖”,以《漢書》名家;蕭該則是《漢書》學之宗匠,聚徒教授數千人。可知唐代以前,《漢書》之流傳仿如經籍,必須師法授受。

清人趙翼《廿二史札記》以為六朝至唐初有三大顯學,一曰三禮,二曰《漢書》,三曰《文選》,其論《漢書》雲:

次則《漢書》之學,亦唐初人所競尚。⋯⋯當時《漢書》之學大行,又有劉伯莊撰《漢書音義》二十卷。秦景通與弟暐皆精《漢書》,號大秦君、小秦君。當時治《漢書》者,非其指授以為無法。⋯⋯此又唐人之究心《漢書》,各稟承舊說,不敢以意為穿鑿者也。

據其說,此時以三禮、《漢書》、《文選》為三大顯學,遍及經部、史部、集部,而《史記》不在其中。趙氏所論,概括六朝、唐初《漢書》之註釋與地位,足以參考。

三、《史》《漢》對讀

歷代論及《史》《漢》異同者甚眾,晉人張輔雲:“遷之著述,辭約而事舉,敘三千年事唯五十萬言;班固敘二百年事乃八十萬言,煩省不同,不如遷一也。 ”此以字數多寡論二書之優劣,雖未足取,卻屬對讀二書之先聲。

"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潘銘基】

一、《漢書》乃難讀之書

《漢書》自書成以後,誠為難讀,如無專人傳授,不能明白。《後漢書‧班昭傳》雲:“時《漢書》始出,多未能通者,同郡馬融伏於閣下,從昭受讀。”

班彪、班固父子共撰《漢書》,固妹班昭“博學高才”,續寫未完之部。馬融“博通經籍”,“才高博洽,為世通儒”,學問淵懿,著作豐碩;然其讀《漢書》仍只能跟從班昭受讀,則《漢書》之難讀亦可見一斑。

《漢書》雖為難讀,然自書成以後,甚受歡迎,《後漢書・班固傳》雲﹕“當世甚重其書,學者莫不諷誦焉。”時人喜讀《漢書》,卻不易通讀,必待師傳然後方明。王先謙指出《漢書》“義蘊宏深,通貫匪易”,劉知幾《史通・古今正史》以其《漢書》之“專門受業”,“與《五經》相亞”。《三國志》有《漢書》師法之記載,其文如下:

權欲登讀《漢書》,習知近代之事,以張昭有師法,重煩勞之,乃令休從昭受讀,還以授登。

孫權為江東霸主,因欲時為太子之孫登習知近代治亂興衰之事,乃使其學習《漢書》。在東吳大臣之中,張昭好學而博覽群書,孫權遂欲使太子孫登隨張昭習讀《漢書》。張昭少子休為孫登僚友,便將《漢書》教授孫登。據裴松之注引《吳書》,謂張休“進授,指摘文義,分別事物,並有章條”,大抵即為張休授予孫登之讀《漢書》法。

班固“洗稿”司馬遷?《史記》與《漢書》的相愛相殺

明代代表的《漢書》刊本之一,凌稚隆《漢書評林》

《漢書》之難讀,並非文字釋義上之困難。唐人顏師古註釋《漢書》,每多指出《漢書》某字即為古字,明代凌稚隆《漢書評林》卷首有“《漢書評林》字例”,其中載有若干古字。

此外,相較《史記》而言,《漢書》時代雖後,卻用上更多古字,劉知幾《史通》以為史書每多“勇效昔言”之作,班固撰史自不例外,書中多用古字,文風淵懿。但是,文字之難,絕非《漢書》難讀之因由。《漢書》難讀之處,自當超出文字以外,乃涉乎全書撰史之精神。

二、《漢書》在六朝之傳授

《漢書》無人教授,不可通讀,義蘊宏深,難以明白。《漢書》註釋者眾,自漢代起已經出現專門傳授的情況。如上文所引,馬融已從班昭受讀;延篤為後漢桓帝時人,本傳言其“從馬融受業,博通經傳及百家之言”,陳直據今《漢書・天文志》昭帝部分顏注所引延篤註解,以為“延篤所注,別有《漢書音義》”。實為最早註釋《漢書》之人。

本傳又謂“篤論解經傳,多所駁正,後儒服虔等以為折中”,可見服虔嘗參考延篤著述。准此,《漢書》在漢代之師承可得一脈落:“班昭馬融延篤服虔”。這是有師傳授的明證。

及至兩晉,左思亦《漢書》名家,據本傳所載,“祕書監賈謐請講《漢書》,謐誅,退居宜春裡,專意典籍”。

意謂當時賈謐嘗請左思講授《漢書》,惜因賈謐被誅,事遂不成。又,石勒乃後趙之開國君主,其人“雅好文學”,亦使人專門講授《漢書》,及至讀酈食其、留侯張良事而有所感,事見《晉書・石勒載記》。又劉宣乃十六國時前趙之開國功臣,其人好學深思,師事孫炎,讀《兩漢書》,雖未言其《漢書》師承,亦必所學有自,事見《晉書.劉宣載記》。

又,《晉書‧劉殷傳》謂劉殷“有七子,五子各授一經,一子授《太史公》,一子授《漢書》”,據此可見劉殷以《史》《漢》與五經並論,地位與經書相同,必待傳授然後方明。

在南北朝時期,南北兩地皆有傳授《漢書》。《南史・臧嚴傳》謂臧嚴能諷誦《漢書》,則必學有所承。又〈陸雲公傳〉言其“九歲讀《漢書》,略能記憶”,亦必師承有自。《北史・崔宏傳》雲:“帝曾引宏講論《漢書》 ,至婁敬說漢祖,欲以魯元公主妻匈奴,善之,嗟嘆者良久。”

崔宏嘗任北魏道武帝之吏部尚書,道武帝嘗邀崔宏講論《漢書》,則崔氏亦為深於《漢書》者也。且其子崔浩,撰有《漢紀音義》,乃唐代顏師古所徵引前代《漢書》註解之一;崔浩之《漢書》學,蓋亦受於其父崔宏。《李密傳》謂李密“師事國子助教包愷,受《史記》、《漢書》”。

《包愷傳》謂包愷“從王仲通受《史記》、《漢書》,尤稱精究。大業中,為國子助教。於時《漢書》學者以蕭、包二人為宗匠,聚徒教授者數千人”。准此,可見《漢書》在北方有“王仲通包愷李密”之傳授過程。

至於隋代,《漢書》之學更是大盛。《隋書》載楊汪“受《漢書》於劉臻”,閻毗“受《漢書》於蕭該”。劉臻當時號為“漢聖”,以《漢書》名家;蕭該則是《漢書》學之宗匠,聚徒教授數千人。可知唐代以前,《漢書》之流傳仿如經籍,必須師法授受。

清人趙翼《廿二史札記》以為六朝至唐初有三大顯學,一曰三禮,二曰《漢書》,三曰《文選》,其論《漢書》雲:

次則《漢書》之學,亦唐初人所競尚。⋯⋯當時《漢書》之學大行,又有劉伯莊撰《漢書音義》二十卷。秦景通與弟暐皆精《漢書》,號大秦君、小秦君。當時治《漢書》者,非其指授以為無法。⋯⋯此又唐人之究心《漢書》,各稟承舊說,不敢以意為穿鑿者也。

據其說,此時以三禮、《漢書》、《文選》為三大顯學,遍及經部、史部、集部,而《史記》不在其中。趙氏所論,概括六朝、唐初《漢書》之註釋與地位,足以參考。

三、《史》《漢》對讀

歷代論及《史》《漢》異同者甚眾,晉人張輔雲:“遷之著述,辭約而事舉,敘三千年事唯五十萬言;班固敘二百年事乃八十萬言,煩省不同,不如遷一也。 ”此以字數多寡論二書之優劣,雖未足取,卻屬對讀二書之先聲。

班固“洗稿”司馬遷?《史記》與《漢書》的相愛相殺

《史記》宋建安黃善夫家塾刻本

其實,《漢書》百篇,襲取《史記》者計有六十一篇,取之而逐字逐句排比對讀,則可見二書之異同。《漢書》襲用《史記》,無可疑議,惟其中有幾項尤堪注意,可發前人之未見。

1. 續寫《史記》乃《漢書》之原意

司馬遷《史記》僅載漢武帝太初史事,此後闕而不錄。後世史臣,多有續作,班彪(班固父親)即其一。班彪撰《史記後傳》六十五篇,啟導《漢書》之作。今《漢書》雖不多見班彪《後傳》之遺,然唐代顏師古云﹕

《漢書》諸贊,皆固所為。其有叔皮先論述者,固亦具顯以示後人,而或者謂固竊盜父名,觀此可以免矣。

顏氏以為《漢書》之讚語俱由班固所撰,然部分讚語本出班彪,則班固必出之父名,而不略人之美。考《漢書》諸贊,有三處明確題為班彪所撰,並有兩段雖不題班彪之名,卻幾可肯定為父彪所撰。《韋賢傳》、《翟方進傳》、《元后傳》等三篇讚語明確題為《司徒掾班彪》所撰,自出班彪之手,毋庸置疑。此外,《元帝紀贊》、《成帝紀贊》亦當出自班彪手筆。觀此五例,若謂班固掩奪父名,未可遽信。

《漢書》繼《史記》而作,故於武帝太初以前史事,多述《史記》,偶有不同,或作補充,要皆以《史記》為根本。舉例而言,《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載有漢人賈誼之生平事蹟,如河南守吳廷尉徵之、在文帝朝最為年輕等,其《鵩鳥賦》與《吊屈原賦》,《漢書》皆載之;惟賈誼於西漢國策影響深遠,《史記》卻未有錄其政論之文;反之,《漢書》補充《治安策》,實乃《漢書》補充《史記》之重要部分。

又如董仲舒,《史記・儒林列傳》載錄其生平,《漢書》仍之,復補《天人三策》,則董生之學術思想自此瞭然。

2.襲取《史記》而自壞體例

據班彪所言,《史記》“若序司馬相如,舉郡縣,著其字,至蕭、曹、陳平之屬,及董仲舒並時之人,不記其字,或縣而不郡”。班彪以為《史記》在記載人物傳記之時,傳主之字、郡、縣等,或記或不記,次序隨意,班彪續《史記》,自當改正。

然而,《漢書》雖對《史記》體例之不嚴有所不滿,卻有自壞體例之舉。考之《漢書》全書,其不依傳主名字郡縣序次者有之,蓋有三焉,分別是《司馬遷傳》、《王貢兩龔鮑傳》、《敘傳》。班氏所以自壞體例,實乃有意為之,一為頌揚史遷,嘉其編撰《史記》之功;二為激貪厲俗,歌頌賢德之人;三為歷敘先祖,頌其扶風班氏源流。

3.《藝文志》•“有列傳”之意蘊

《漢書‧藝文志》,蓋以劉歆《七略》為藍本,而《七略》又是依據劉向《別錄》而來。篇中有班氏自注,張舜徽謂“凡事蹟見於《太史公書》者,則曰有列傳”,此實班氏視己書為續《史記》之書,且《史記》、《漢書》當合看之證。

張舜徽此說實本顏師古《漢書注》,師古曰:“有列傳者,謂《太史公書》。”可謂知言,顏說是也。考諸《漢志》班氏自注為“有列傳”者共十一次,分別是《晏子》、《筦子》、《孟子》、《孫卿子》、《魯仲連子》、《商君》、《蘇子》、《張子》、《屈原賦》、《吳起》、《魏公子》。以上十一人皆屬先秦,《漢書》不可能載錄此等人物,故“有列傳”者,必指《史記》無疑。

4.漢室之失,直書不隱

前人學者討論《漢書》之於漢室之態度,劉知幾雲:“傅玄之貶班固也,論國體則飾主闕而折忠臣。”王樹民雲:“《漢書》的突出特點,在極力美化封建統治者,異常地提高了統治者在歷史上的地位。”二人以為《漢書》只是歌功頌德,美化漢室。但冉昭德則稱讚班固能夠“不為漢諱”。

舉例而言,《史記》、《漢書》同寫漢文帝,《史記・孝文本紀》稱讚其“除肉刑”,《漢書・刑法志》謂“外有輕刑之名,內實殺人”。

《漢書》不單不就文景之治加以歌頌,更揭露文帝之施政輕用刑罰。朱東潤《中國傳敘文學之變遷》雲:“史傳有了互見之例,不但重複可以避免,而且可以示褒貶,明忌諱,但是必待研討全書而後才能看到事實的真相,倘使謹讀本傳,那麼不但不能得到真相,甚至所得的印像,止會是朦朧而不確實。”

又《漢書考索》雲:“《史記》寫作的特長,在於運用互見之例,常能使讀者對於當前的人物,從不同的方面,加以認識。這一點特長,在《漢書》裡是保留下來的,有時在運用上使人感覺到比《史記》更大膽,更靈活,因為班固所觸及的人物,常常是幾乎已經論定的,但是他提出其它的事實,我們不能不重加考慮。”朱說是也。利用史傳互見之法,結合本紀與各篇所記,便知文帝為人。

至於景帝,包括其為太子時以棋盤擊殺吳王太子、即位後將老師石奮調官、吳楚七國之亂時以晁錯之命抵禍,《漢書》皆直書而不隱。

再如〈司馬遷傳〉,《漢書》襲自《史記・太史公自序》,其中有一關鍵句子如下﹕

《史記‧太史公自序》 貶天子,退諸侯,討大夫

《漢書‧司馬遷傳》 貶 諸侯,討大夫

王明通以為“班文刪『貶天子』三字。蓋班氏以為天子不可貶,而諸侯可退,大夫可討,此為尊王之精神,亦為尊漢所本也”。王說似是。

呂世浩以為“《司馬遷傳》全抄史公《自序》之語,然於全文關鍵之史公述董生語:‘貶天子,退諸侯,討大夫,以達王事而已矣’,刪去‘天子退’關鍵三字,變成‘貶諸侯,討大夫,以達王事而已矣’,其擁護漢室統治而刪改《史記》之態度,極為明顯。”

取意亦與王明通相近。然而,《史記》和《漢書》既然應該合看,《漢書》乃續《史記》之作,天子不得貶,但讀者取《史記》對照《漢書》,自可見班固刻意刪去“天子退”三字,欲蓋彌彰,反而彰顯《漢書》立意褒貶之史書筆法。

5.取用“謗書”之勇氣

《史記》一百三十篇,其中十篇早已有目無書,今所見者實為後世所補。駰《史記集解》引衛宏《漢書舊儀注》曰:“司馬遷作《景帝本紀》,極言其短及武帝過,武帝怒而削去之。後坐舉李陵,陵降匈奴,故下遷蠶室。有怨言,下獄死。”葛洪《西京雜記》所記略同。

"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潘銘基】

一、《漢書》乃難讀之書

《漢書》自書成以後,誠為難讀,如無專人傳授,不能明白。《後漢書‧班昭傳》雲:“時《漢書》始出,多未能通者,同郡馬融伏於閣下,從昭受讀。”

班彪、班固父子共撰《漢書》,固妹班昭“博學高才”,續寫未完之部。馬融“博通經籍”,“才高博洽,為世通儒”,學問淵懿,著作豐碩;然其讀《漢書》仍只能跟從班昭受讀,則《漢書》之難讀亦可見一斑。

《漢書》雖為難讀,然自書成以後,甚受歡迎,《後漢書・班固傳》雲﹕“當世甚重其書,學者莫不諷誦焉。”時人喜讀《漢書》,卻不易通讀,必待師傳然後方明。王先謙指出《漢書》“義蘊宏深,通貫匪易”,劉知幾《史通・古今正史》以其《漢書》之“專門受業”,“與《五經》相亞”。《三國志》有《漢書》師法之記載,其文如下:

權欲登讀《漢書》,習知近代之事,以張昭有師法,重煩勞之,乃令休從昭受讀,還以授登。

孫權為江東霸主,因欲時為太子之孫登習知近代治亂興衰之事,乃使其學習《漢書》。在東吳大臣之中,張昭好學而博覽群書,孫權遂欲使太子孫登隨張昭習讀《漢書》。張昭少子休為孫登僚友,便將《漢書》教授孫登。據裴松之注引《吳書》,謂張休“進授,指摘文義,分別事物,並有章條”,大抵即為張休授予孫登之讀《漢書》法。

班固“洗稿”司馬遷?《史記》與《漢書》的相愛相殺

明代代表的《漢書》刊本之一,凌稚隆《漢書評林》

《漢書》之難讀,並非文字釋義上之困難。唐人顏師古註釋《漢書》,每多指出《漢書》某字即為古字,明代凌稚隆《漢書評林》卷首有“《漢書評林》字例”,其中載有若干古字。

此外,相較《史記》而言,《漢書》時代雖後,卻用上更多古字,劉知幾《史通》以為史書每多“勇效昔言”之作,班固撰史自不例外,書中多用古字,文風淵懿。但是,文字之難,絕非《漢書》難讀之因由。《漢書》難讀之處,自當超出文字以外,乃涉乎全書撰史之精神。

二、《漢書》在六朝之傳授

《漢書》無人教授,不可通讀,義蘊宏深,難以明白。《漢書》註釋者眾,自漢代起已經出現專門傳授的情況。如上文所引,馬融已從班昭受讀;延篤為後漢桓帝時人,本傳言其“從馬融受業,博通經傳及百家之言”,陳直據今《漢書・天文志》昭帝部分顏注所引延篤註解,以為“延篤所注,別有《漢書音義》”。實為最早註釋《漢書》之人。

本傳又謂“篤論解經傳,多所駁正,後儒服虔等以為折中”,可見服虔嘗參考延篤著述。准此,《漢書》在漢代之師承可得一脈落:“班昭馬融延篤服虔”。這是有師傳授的明證。

及至兩晉,左思亦《漢書》名家,據本傳所載,“祕書監賈謐請講《漢書》,謐誅,退居宜春裡,專意典籍”。

意謂當時賈謐嘗請左思講授《漢書》,惜因賈謐被誅,事遂不成。又,石勒乃後趙之開國君主,其人“雅好文學”,亦使人專門講授《漢書》,及至讀酈食其、留侯張良事而有所感,事見《晉書・石勒載記》。又劉宣乃十六國時前趙之開國功臣,其人好學深思,師事孫炎,讀《兩漢書》,雖未言其《漢書》師承,亦必所學有自,事見《晉書.劉宣載記》。

又,《晉書‧劉殷傳》謂劉殷“有七子,五子各授一經,一子授《太史公》,一子授《漢書》”,據此可見劉殷以《史》《漢》與五經並論,地位與經書相同,必待傳授然後方明。

在南北朝時期,南北兩地皆有傳授《漢書》。《南史・臧嚴傳》謂臧嚴能諷誦《漢書》,則必學有所承。又〈陸雲公傳〉言其“九歲讀《漢書》,略能記憶”,亦必師承有自。《北史・崔宏傳》雲:“帝曾引宏講論《漢書》 ,至婁敬說漢祖,欲以魯元公主妻匈奴,善之,嗟嘆者良久。”

崔宏嘗任北魏道武帝之吏部尚書,道武帝嘗邀崔宏講論《漢書》,則崔氏亦為深於《漢書》者也。且其子崔浩,撰有《漢紀音義》,乃唐代顏師古所徵引前代《漢書》註解之一;崔浩之《漢書》學,蓋亦受於其父崔宏。《李密傳》謂李密“師事國子助教包愷,受《史記》、《漢書》”。

《包愷傳》謂包愷“從王仲通受《史記》、《漢書》,尤稱精究。大業中,為國子助教。於時《漢書》學者以蕭、包二人為宗匠,聚徒教授者數千人”。准此,可見《漢書》在北方有“王仲通包愷李密”之傳授過程。

至於隋代,《漢書》之學更是大盛。《隋書》載楊汪“受《漢書》於劉臻”,閻毗“受《漢書》於蕭該”。劉臻當時號為“漢聖”,以《漢書》名家;蕭該則是《漢書》學之宗匠,聚徒教授數千人。可知唐代以前,《漢書》之流傳仿如經籍,必須師法授受。

清人趙翼《廿二史札記》以為六朝至唐初有三大顯學,一曰三禮,二曰《漢書》,三曰《文選》,其論《漢書》雲:

次則《漢書》之學,亦唐初人所競尚。⋯⋯當時《漢書》之學大行,又有劉伯莊撰《漢書音義》二十卷。秦景通與弟暐皆精《漢書》,號大秦君、小秦君。當時治《漢書》者,非其指授以為無法。⋯⋯此又唐人之究心《漢書》,各稟承舊說,不敢以意為穿鑿者也。

據其說,此時以三禮、《漢書》、《文選》為三大顯學,遍及經部、史部、集部,而《史記》不在其中。趙氏所論,概括六朝、唐初《漢書》之註釋與地位,足以參考。

三、《史》《漢》對讀

歷代論及《史》《漢》異同者甚眾,晉人張輔雲:“遷之著述,辭約而事舉,敘三千年事唯五十萬言;班固敘二百年事乃八十萬言,煩省不同,不如遷一也。 ”此以字數多寡論二書之優劣,雖未足取,卻屬對讀二書之先聲。

班固“洗稿”司馬遷?《史記》與《漢書》的相愛相殺

《史記》宋建安黃善夫家塾刻本

其實,《漢書》百篇,襲取《史記》者計有六十一篇,取之而逐字逐句排比對讀,則可見二書之異同。《漢書》襲用《史記》,無可疑議,惟其中有幾項尤堪注意,可發前人之未見。

1. 續寫《史記》乃《漢書》之原意

司馬遷《史記》僅載漢武帝太初史事,此後闕而不錄。後世史臣,多有續作,班彪(班固父親)即其一。班彪撰《史記後傳》六十五篇,啟導《漢書》之作。今《漢書》雖不多見班彪《後傳》之遺,然唐代顏師古云﹕

《漢書》諸贊,皆固所為。其有叔皮先論述者,固亦具顯以示後人,而或者謂固竊盜父名,觀此可以免矣。

顏氏以為《漢書》之讚語俱由班固所撰,然部分讚語本出班彪,則班固必出之父名,而不略人之美。考《漢書》諸贊,有三處明確題為班彪所撰,並有兩段雖不題班彪之名,卻幾可肯定為父彪所撰。《韋賢傳》、《翟方進傳》、《元后傳》等三篇讚語明確題為《司徒掾班彪》所撰,自出班彪之手,毋庸置疑。此外,《元帝紀贊》、《成帝紀贊》亦當出自班彪手筆。觀此五例,若謂班固掩奪父名,未可遽信。

《漢書》繼《史記》而作,故於武帝太初以前史事,多述《史記》,偶有不同,或作補充,要皆以《史記》為根本。舉例而言,《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載有漢人賈誼之生平事蹟,如河南守吳廷尉徵之、在文帝朝最為年輕等,其《鵩鳥賦》與《吊屈原賦》,《漢書》皆載之;惟賈誼於西漢國策影響深遠,《史記》卻未有錄其政論之文;反之,《漢書》補充《治安策》,實乃《漢書》補充《史記》之重要部分。

又如董仲舒,《史記・儒林列傳》載錄其生平,《漢書》仍之,復補《天人三策》,則董生之學術思想自此瞭然。

2.襲取《史記》而自壞體例

據班彪所言,《史記》“若序司馬相如,舉郡縣,著其字,至蕭、曹、陳平之屬,及董仲舒並時之人,不記其字,或縣而不郡”。班彪以為《史記》在記載人物傳記之時,傳主之字、郡、縣等,或記或不記,次序隨意,班彪續《史記》,自當改正。

然而,《漢書》雖對《史記》體例之不嚴有所不滿,卻有自壞體例之舉。考之《漢書》全書,其不依傳主名字郡縣序次者有之,蓋有三焉,分別是《司馬遷傳》、《王貢兩龔鮑傳》、《敘傳》。班氏所以自壞體例,實乃有意為之,一為頌揚史遷,嘉其編撰《史記》之功;二為激貪厲俗,歌頌賢德之人;三為歷敘先祖,頌其扶風班氏源流。

3.《藝文志》•“有列傳”之意蘊

《漢書‧藝文志》,蓋以劉歆《七略》為藍本,而《七略》又是依據劉向《別錄》而來。篇中有班氏自注,張舜徽謂“凡事蹟見於《太史公書》者,則曰有列傳”,此實班氏視己書為續《史記》之書,且《史記》、《漢書》當合看之證。

張舜徽此說實本顏師古《漢書注》,師古曰:“有列傳者,謂《太史公書》。”可謂知言,顏說是也。考諸《漢志》班氏自注為“有列傳”者共十一次,分別是《晏子》、《筦子》、《孟子》、《孫卿子》、《魯仲連子》、《商君》、《蘇子》、《張子》、《屈原賦》、《吳起》、《魏公子》。以上十一人皆屬先秦,《漢書》不可能載錄此等人物,故“有列傳”者,必指《史記》無疑。

4.漢室之失,直書不隱

前人學者討論《漢書》之於漢室之態度,劉知幾雲:“傅玄之貶班固也,論國體則飾主闕而折忠臣。”王樹民雲:“《漢書》的突出特點,在極力美化封建統治者,異常地提高了統治者在歷史上的地位。”二人以為《漢書》只是歌功頌德,美化漢室。但冉昭德則稱讚班固能夠“不為漢諱”。

舉例而言,《史記》、《漢書》同寫漢文帝,《史記・孝文本紀》稱讚其“除肉刑”,《漢書・刑法志》謂“外有輕刑之名,內實殺人”。

《漢書》不單不就文景之治加以歌頌,更揭露文帝之施政輕用刑罰。朱東潤《中國傳敘文學之變遷》雲:“史傳有了互見之例,不但重複可以避免,而且可以示褒貶,明忌諱,但是必待研討全書而後才能看到事實的真相,倘使謹讀本傳,那麼不但不能得到真相,甚至所得的印像,止會是朦朧而不確實。”

又《漢書考索》雲:“《史記》寫作的特長,在於運用互見之例,常能使讀者對於當前的人物,從不同的方面,加以認識。這一點特長,在《漢書》裡是保留下來的,有時在運用上使人感覺到比《史記》更大膽,更靈活,因為班固所觸及的人物,常常是幾乎已經論定的,但是他提出其它的事實,我們不能不重加考慮。”朱說是也。利用史傳互見之法,結合本紀與各篇所記,便知文帝為人。

至於景帝,包括其為太子時以棋盤擊殺吳王太子、即位後將老師石奮調官、吳楚七國之亂時以晁錯之命抵禍,《漢書》皆直書而不隱。

再如〈司馬遷傳〉,《漢書》襲自《史記・太史公自序》,其中有一關鍵句子如下﹕

《史記‧太史公自序》 貶天子,退諸侯,討大夫

《漢書‧司馬遷傳》 貶 諸侯,討大夫

王明通以為“班文刪『貶天子』三字。蓋班氏以為天子不可貶,而諸侯可退,大夫可討,此為尊王之精神,亦為尊漢所本也”。王說似是。

呂世浩以為“《司馬遷傳》全抄史公《自序》之語,然於全文關鍵之史公述董生語:‘貶天子,退諸侯,討大夫,以達王事而已矣’,刪去‘天子退’關鍵三字,變成‘貶諸侯,討大夫,以達王事而已矣’,其擁護漢室統治而刪改《史記》之態度,極為明顯。”

取意亦與王明通相近。然而,《史記》和《漢書》既然應該合看,《漢書》乃續《史記》之作,天子不得貶,但讀者取《史記》對照《漢書》,自可見班固刻意刪去“天子退”三字,欲蓋彌彰,反而彰顯《漢書》立意褒貶之史書筆法。

5.取用“謗書”之勇氣

《史記》一百三十篇,其中十篇早已有目無書,今所見者實為後世所補。駰《史記集解》引衛宏《漢書舊儀注》曰:“司馬遷作《景帝本紀》,極言其短及武帝過,武帝怒而削去之。後坐舉李陵,陵降匈奴,故下遷蠶室。有怨言,下獄死。”葛洪《西京雜記》所記略同。

班固“洗稿”司馬遷?《史記》與《漢書》的相愛相殺

陝西西安,街邊立著司馬遷的雕像(@東方IC)

《後漢書》載王允謂“昔武帝不殺司馬遷,使作謗書,流於後世”,李賢注清楚定義何謂“謗書”,其曰:“凡史官記事,善惡必書。謂遷所著《史記》,但是漢家不善之事,皆為謗也。非獨指武帝之身,即高祖善家令之言,武帝筭緡、榷酤之類是也。”

此等“漢家不善”之事,《史記》多有載之,故得“謗書”之名;可是,“高祖善家令之言,武帝筭緡、榷酤”,三事《漢書》亦皆襲取《史記》,則《漢書》亦可謂之為“謗書”乎?

在撰寫《漢書》以前,班固已嘗因撰寫漢代歷史已為人誣告,陷於囹圄。如非固弟班超代為上書,並親見明帝,具陳兄長著述之意,班固早已死於獄中,而不能有《漢書》之作。由是觀之,班固早已明瞭撰寫歷史之危,然不單繼承父業,更加大量取用《史記》,以及對史遷之歌頌。此正反映出班固之史家精神,與史遷源出一轍。因此,《漢書》之中,班固亦必以不虛美,不隱惡,以史書為尺度,欲令亂臣賊子懼。

四、《漢書》之史學精神

顧炎武雲:“古人作史,有不待論斷而於序事之中即見其指者,惟太史公能之。《平準書》末載卜式語,《王翦傳》末載客語,《荊軻傳》末載魯句踐語,《晁錯傳》末載鄧公與景帝語,《武安侯田蚡傳》末載武帝語,皆史家於序事中寓論斷法也。後人知此法者鮮矣,惟班孟堅間一有之,如《霍光傳》載任宣與霍禹語,見光多作威福。《黃霸傳》載張敞奏見祥瑞,多不以實,通傳皆褒,獨此寓貶,可謂得太史公之法者矣。”

這種不待論斷而在敘事之中可見旨意的撰史筆法,《漢書》有之,顧氏亦已略加舉例矣。

《漢書》之史書筆法,簡言之,有以下數項。

一為秉筆直書,不作迴護。如在《漢書・景十三王傳》中,便揭露了諸侯王之奢侈縱慾,無法無天。《景十三王傳》總寫諸王雲:“漢興,至於孝平,諸侯王以百數,率在驕淫失道。”直接指出諸王不法,而朝廷亦不過問。

二為微顯婉晦之曲筆。《漢書・外戚傳》雲:“李夫人少而蚤卒,上憐閔焉,圖畫其形於甘泉宮。及衛思後廢后四年,武帝崩,大將軍霍光緣上雅意,以李夫人配食,追上尊號曰孝武皇后。”所謂“緣上雅意”,即按照武帝的心意,讓李夫人在宗廟配享。

"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潘銘基】

一、《漢書》乃難讀之書

《漢書》自書成以後,誠為難讀,如無專人傳授,不能明白。《後漢書‧班昭傳》雲:“時《漢書》始出,多未能通者,同郡馬融伏於閣下,從昭受讀。”

班彪、班固父子共撰《漢書》,固妹班昭“博學高才”,續寫未完之部。馬融“博通經籍”,“才高博洽,為世通儒”,學問淵懿,著作豐碩;然其讀《漢書》仍只能跟從班昭受讀,則《漢書》之難讀亦可見一斑。

《漢書》雖為難讀,然自書成以後,甚受歡迎,《後漢書・班固傳》雲﹕“當世甚重其書,學者莫不諷誦焉。”時人喜讀《漢書》,卻不易通讀,必待師傳然後方明。王先謙指出《漢書》“義蘊宏深,通貫匪易”,劉知幾《史通・古今正史》以其《漢書》之“專門受業”,“與《五經》相亞”。《三國志》有《漢書》師法之記載,其文如下:

權欲登讀《漢書》,習知近代之事,以張昭有師法,重煩勞之,乃令休從昭受讀,還以授登。

孫權為江東霸主,因欲時為太子之孫登習知近代治亂興衰之事,乃使其學習《漢書》。在東吳大臣之中,張昭好學而博覽群書,孫權遂欲使太子孫登隨張昭習讀《漢書》。張昭少子休為孫登僚友,便將《漢書》教授孫登。據裴松之注引《吳書》,謂張休“進授,指摘文義,分別事物,並有章條”,大抵即為張休授予孫登之讀《漢書》法。

班固“洗稿”司馬遷?《史記》與《漢書》的相愛相殺

明代代表的《漢書》刊本之一,凌稚隆《漢書評林》

《漢書》之難讀,並非文字釋義上之困難。唐人顏師古註釋《漢書》,每多指出《漢書》某字即為古字,明代凌稚隆《漢書評林》卷首有“《漢書評林》字例”,其中載有若干古字。

此外,相較《史記》而言,《漢書》時代雖後,卻用上更多古字,劉知幾《史通》以為史書每多“勇效昔言”之作,班固撰史自不例外,書中多用古字,文風淵懿。但是,文字之難,絕非《漢書》難讀之因由。《漢書》難讀之處,自當超出文字以外,乃涉乎全書撰史之精神。

二、《漢書》在六朝之傳授

《漢書》無人教授,不可通讀,義蘊宏深,難以明白。《漢書》註釋者眾,自漢代起已經出現專門傳授的情況。如上文所引,馬融已從班昭受讀;延篤為後漢桓帝時人,本傳言其“從馬融受業,博通經傳及百家之言”,陳直據今《漢書・天文志》昭帝部分顏注所引延篤註解,以為“延篤所注,別有《漢書音義》”。實為最早註釋《漢書》之人。

本傳又謂“篤論解經傳,多所駁正,後儒服虔等以為折中”,可見服虔嘗參考延篤著述。准此,《漢書》在漢代之師承可得一脈落:“班昭馬融延篤服虔”。這是有師傳授的明證。

及至兩晉,左思亦《漢書》名家,據本傳所載,“祕書監賈謐請講《漢書》,謐誅,退居宜春裡,專意典籍”。

意謂當時賈謐嘗請左思講授《漢書》,惜因賈謐被誅,事遂不成。又,石勒乃後趙之開國君主,其人“雅好文學”,亦使人專門講授《漢書》,及至讀酈食其、留侯張良事而有所感,事見《晉書・石勒載記》。又劉宣乃十六國時前趙之開國功臣,其人好學深思,師事孫炎,讀《兩漢書》,雖未言其《漢書》師承,亦必所學有自,事見《晉書.劉宣載記》。

又,《晉書‧劉殷傳》謂劉殷“有七子,五子各授一經,一子授《太史公》,一子授《漢書》”,據此可見劉殷以《史》《漢》與五經並論,地位與經書相同,必待傳授然後方明。

在南北朝時期,南北兩地皆有傳授《漢書》。《南史・臧嚴傳》謂臧嚴能諷誦《漢書》,則必學有所承。又〈陸雲公傳〉言其“九歲讀《漢書》,略能記憶”,亦必師承有自。《北史・崔宏傳》雲:“帝曾引宏講論《漢書》 ,至婁敬說漢祖,欲以魯元公主妻匈奴,善之,嗟嘆者良久。”

崔宏嘗任北魏道武帝之吏部尚書,道武帝嘗邀崔宏講論《漢書》,則崔氏亦為深於《漢書》者也。且其子崔浩,撰有《漢紀音義》,乃唐代顏師古所徵引前代《漢書》註解之一;崔浩之《漢書》學,蓋亦受於其父崔宏。《李密傳》謂李密“師事國子助教包愷,受《史記》、《漢書》”。

《包愷傳》謂包愷“從王仲通受《史記》、《漢書》,尤稱精究。大業中,為國子助教。於時《漢書》學者以蕭、包二人為宗匠,聚徒教授者數千人”。准此,可見《漢書》在北方有“王仲通包愷李密”之傳授過程。

至於隋代,《漢書》之學更是大盛。《隋書》載楊汪“受《漢書》於劉臻”,閻毗“受《漢書》於蕭該”。劉臻當時號為“漢聖”,以《漢書》名家;蕭該則是《漢書》學之宗匠,聚徒教授數千人。可知唐代以前,《漢書》之流傳仿如經籍,必須師法授受。

清人趙翼《廿二史札記》以為六朝至唐初有三大顯學,一曰三禮,二曰《漢書》,三曰《文選》,其論《漢書》雲:

次則《漢書》之學,亦唐初人所競尚。⋯⋯當時《漢書》之學大行,又有劉伯莊撰《漢書音義》二十卷。秦景通與弟暐皆精《漢書》,號大秦君、小秦君。當時治《漢書》者,非其指授以為無法。⋯⋯此又唐人之究心《漢書》,各稟承舊說,不敢以意為穿鑿者也。

據其說,此時以三禮、《漢書》、《文選》為三大顯學,遍及經部、史部、集部,而《史記》不在其中。趙氏所論,概括六朝、唐初《漢書》之註釋與地位,足以參考。

三、《史》《漢》對讀

歷代論及《史》《漢》異同者甚眾,晉人張輔雲:“遷之著述,辭約而事舉,敘三千年事唯五十萬言;班固敘二百年事乃八十萬言,煩省不同,不如遷一也。 ”此以字數多寡論二書之優劣,雖未足取,卻屬對讀二書之先聲。

班固“洗稿”司馬遷?《史記》與《漢書》的相愛相殺

《史記》宋建安黃善夫家塾刻本

其實,《漢書》百篇,襲取《史記》者計有六十一篇,取之而逐字逐句排比對讀,則可見二書之異同。《漢書》襲用《史記》,無可疑議,惟其中有幾項尤堪注意,可發前人之未見。

1. 續寫《史記》乃《漢書》之原意

司馬遷《史記》僅載漢武帝太初史事,此後闕而不錄。後世史臣,多有續作,班彪(班固父親)即其一。班彪撰《史記後傳》六十五篇,啟導《漢書》之作。今《漢書》雖不多見班彪《後傳》之遺,然唐代顏師古云﹕

《漢書》諸贊,皆固所為。其有叔皮先論述者,固亦具顯以示後人,而或者謂固竊盜父名,觀此可以免矣。

顏氏以為《漢書》之讚語俱由班固所撰,然部分讚語本出班彪,則班固必出之父名,而不略人之美。考《漢書》諸贊,有三處明確題為班彪所撰,並有兩段雖不題班彪之名,卻幾可肯定為父彪所撰。《韋賢傳》、《翟方進傳》、《元后傳》等三篇讚語明確題為《司徒掾班彪》所撰,自出班彪之手,毋庸置疑。此外,《元帝紀贊》、《成帝紀贊》亦當出自班彪手筆。觀此五例,若謂班固掩奪父名,未可遽信。

《漢書》繼《史記》而作,故於武帝太初以前史事,多述《史記》,偶有不同,或作補充,要皆以《史記》為根本。舉例而言,《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載有漢人賈誼之生平事蹟,如河南守吳廷尉徵之、在文帝朝最為年輕等,其《鵩鳥賦》與《吊屈原賦》,《漢書》皆載之;惟賈誼於西漢國策影響深遠,《史記》卻未有錄其政論之文;反之,《漢書》補充《治安策》,實乃《漢書》補充《史記》之重要部分。

又如董仲舒,《史記・儒林列傳》載錄其生平,《漢書》仍之,復補《天人三策》,則董生之學術思想自此瞭然。

2.襲取《史記》而自壞體例

據班彪所言,《史記》“若序司馬相如,舉郡縣,著其字,至蕭、曹、陳平之屬,及董仲舒並時之人,不記其字,或縣而不郡”。班彪以為《史記》在記載人物傳記之時,傳主之字、郡、縣等,或記或不記,次序隨意,班彪續《史記》,自當改正。

然而,《漢書》雖對《史記》體例之不嚴有所不滿,卻有自壞體例之舉。考之《漢書》全書,其不依傳主名字郡縣序次者有之,蓋有三焉,分別是《司馬遷傳》、《王貢兩龔鮑傳》、《敘傳》。班氏所以自壞體例,實乃有意為之,一為頌揚史遷,嘉其編撰《史記》之功;二為激貪厲俗,歌頌賢德之人;三為歷敘先祖,頌其扶風班氏源流。

3.《藝文志》•“有列傳”之意蘊

《漢書‧藝文志》,蓋以劉歆《七略》為藍本,而《七略》又是依據劉向《別錄》而來。篇中有班氏自注,張舜徽謂“凡事蹟見於《太史公書》者,則曰有列傳”,此實班氏視己書為續《史記》之書,且《史記》、《漢書》當合看之證。

張舜徽此說實本顏師古《漢書注》,師古曰:“有列傳者,謂《太史公書》。”可謂知言,顏說是也。考諸《漢志》班氏自注為“有列傳”者共十一次,分別是《晏子》、《筦子》、《孟子》、《孫卿子》、《魯仲連子》、《商君》、《蘇子》、《張子》、《屈原賦》、《吳起》、《魏公子》。以上十一人皆屬先秦,《漢書》不可能載錄此等人物,故“有列傳”者,必指《史記》無疑。

4.漢室之失,直書不隱

前人學者討論《漢書》之於漢室之態度,劉知幾雲:“傅玄之貶班固也,論國體則飾主闕而折忠臣。”王樹民雲:“《漢書》的突出特點,在極力美化封建統治者,異常地提高了統治者在歷史上的地位。”二人以為《漢書》只是歌功頌德,美化漢室。但冉昭德則稱讚班固能夠“不為漢諱”。

舉例而言,《史記》、《漢書》同寫漢文帝,《史記・孝文本紀》稱讚其“除肉刑”,《漢書・刑法志》謂“外有輕刑之名,內實殺人”。

《漢書》不單不就文景之治加以歌頌,更揭露文帝之施政輕用刑罰。朱東潤《中國傳敘文學之變遷》雲:“史傳有了互見之例,不但重複可以避免,而且可以示褒貶,明忌諱,但是必待研討全書而後才能看到事實的真相,倘使謹讀本傳,那麼不但不能得到真相,甚至所得的印像,止會是朦朧而不確實。”

又《漢書考索》雲:“《史記》寫作的特長,在於運用互見之例,常能使讀者對於當前的人物,從不同的方面,加以認識。這一點特長,在《漢書》裡是保留下來的,有時在運用上使人感覺到比《史記》更大膽,更靈活,因為班固所觸及的人物,常常是幾乎已經論定的,但是他提出其它的事實,我們不能不重加考慮。”朱說是也。利用史傳互見之法,結合本紀與各篇所記,便知文帝為人。

至於景帝,包括其為太子時以棋盤擊殺吳王太子、即位後將老師石奮調官、吳楚七國之亂時以晁錯之命抵禍,《漢書》皆直書而不隱。

再如〈司馬遷傳〉,《漢書》襲自《史記・太史公自序》,其中有一關鍵句子如下﹕

《史記‧太史公自序》 貶天子,退諸侯,討大夫

《漢書‧司馬遷傳》 貶 諸侯,討大夫

王明通以為“班文刪『貶天子』三字。蓋班氏以為天子不可貶,而諸侯可退,大夫可討,此為尊王之精神,亦為尊漢所本也”。王說似是。

呂世浩以為“《司馬遷傳》全抄史公《自序》之語,然於全文關鍵之史公述董生語:‘貶天子,退諸侯,討大夫,以達王事而已矣’,刪去‘天子退’關鍵三字,變成‘貶諸侯,討大夫,以達王事而已矣’,其擁護漢室統治而刪改《史記》之態度,極為明顯。”

取意亦與王明通相近。然而,《史記》和《漢書》既然應該合看,《漢書》乃續《史記》之作,天子不得貶,但讀者取《史記》對照《漢書》,自可見班固刻意刪去“天子退”三字,欲蓋彌彰,反而彰顯《漢書》立意褒貶之史書筆法。

5.取用“謗書”之勇氣

《史記》一百三十篇,其中十篇早已有目無書,今所見者實為後世所補。駰《史記集解》引衛宏《漢書舊儀注》曰:“司馬遷作《景帝本紀》,極言其短及武帝過,武帝怒而削去之。後坐舉李陵,陵降匈奴,故下遷蠶室。有怨言,下獄死。”葛洪《西京雜記》所記略同。

班固“洗稿”司馬遷?《史記》與《漢書》的相愛相殺

陝西西安,街邊立著司馬遷的雕像(@東方IC)

《後漢書》載王允謂“昔武帝不殺司馬遷,使作謗書,流於後世”,李賢注清楚定義何謂“謗書”,其曰:“凡史官記事,善惡必書。謂遷所著《史記》,但是漢家不善之事,皆為謗也。非獨指武帝之身,即高祖善家令之言,武帝筭緡、榷酤之類是也。”

此等“漢家不善”之事,《史記》多有載之,故得“謗書”之名;可是,“高祖善家令之言,武帝筭緡、榷酤”,三事《漢書》亦皆襲取《史記》,則《漢書》亦可謂之為“謗書”乎?

在撰寫《漢書》以前,班固已嘗因撰寫漢代歷史已為人誣告,陷於囹圄。如非固弟班超代為上書,並親見明帝,具陳兄長著述之意,班固早已死於獄中,而不能有《漢書》之作。由是觀之,班固早已明瞭撰寫歷史之危,然不單繼承父業,更加大量取用《史記》,以及對史遷之歌頌。此正反映出班固之史家精神,與史遷源出一轍。因此,《漢書》之中,班固亦必以不虛美,不隱惡,以史書為尺度,欲令亂臣賊子懼。

四、《漢書》之史學精神

顧炎武雲:“古人作史,有不待論斷而於序事之中即見其指者,惟太史公能之。《平準書》末載卜式語,《王翦傳》末載客語,《荊軻傳》末載魯句踐語,《晁錯傳》末載鄧公與景帝語,《武安侯田蚡傳》末載武帝語,皆史家於序事中寓論斷法也。後人知此法者鮮矣,惟班孟堅間一有之,如《霍光傳》載任宣與霍禹語,見光多作威福。《黃霸傳》載張敞奏見祥瑞,多不以實,通傳皆褒,獨此寓貶,可謂得太史公之法者矣。”

這種不待論斷而在敘事之中可見旨意的撰史筆法,《漢書》有之,顧氏亦已略加舉例矣。

《漢書》之史書筆法,簡言之,有以下數項。

一為秉筆直書,不作迴護。如在《漢書・景十三王傳》中,便揭露了諸侯王之奢侈縱慾,無法無天。《景十三王傳》總寫諸王雲:“漢興,至於孝平,諸侯王以百數,率在驕淫失道。”直接指出諸王不法,而朝廷亦不過問。

二為微顯婉晦之曲筆。《漢書・外戚傳》雲:“李夫人少而蚤卒,上憐閔焉,圖畫其形於甘泉宮。及衛思後廢后四年,武帝崩,大將軍霍光緣上雅意,以李夫人配食,追上尊號曰孝武皇后。”所謂“緣上雅意”,即按照武帝的心意,讓李夫人在宗廟配享。

班固“洗稿”司馬遷?《史記》與《漢書》的相愛相殺

《晚笑堂畫傳》由清代畫家上官周繪製,分上、下二卷,1743年雕版刊行

這裡所說的“緣上雅意”,寥寥四字,毫不起眼。然而,這代表了霍光乃是極為了解漢武帝的臣子,因其“緣上雅意”,及後西漢帝王繼位,皆與此相關。輔助昭帝、立廢劉賀、擁立宣帝,霍光在昭宣二朝一直擁有絕對權力。漢武帝的好惡,霍光的“緣上雅意”,一直延續。

三為屬辭比事。《禮記・經解》所說:“屬辭比事,《春秋》之教也。” 屬辭比事原指連綴文辭,排比事實,記載歷史。後泛稱作文紀事。如此排比對讀,在《漢書》而言,便是蘇洵在其〈史論中〉評論《史記》時所說的“本傳晦之,而他傳發之”的互見之法。

在《漢書・武帝紀》的“贊曰”,就漢武帝之雄才偉略推崇備至;在《汲黯傳》裡,汲黯嘗評論漢武帝,其曰:“陛下內多欲而外施仁義,柰何欲效唐虞之治乎!”此話便恰好反映漢武帝個人性格之最大問題,“多欲”卻又希望成為古代聖賢君主。

四為“贊曰”以見史家之議論。舉例而言,《漢書・酷吏傳》“讚語”亦源自《史記・酷吏列傳》,只是較諸《史記》而言,《漢書》似乎並無《史記》對於酷吏褒貶並見的態度。《史記》“太史公曰”部分以為酷吏雖然殘酷,但在某一特定時空,酷吏確實有其存在的價值。

只是部分酷吏只尚殘酷,無可足稱。反之,《漢書》刪去馮當、李貞等語,其實正反映《漢書》心目中所言酷吏只需殘酷即可,過於殘酷而無所足稱根本不是問題。由是觀之,《漢書》跟《史記》就酷吏之態度取意不同,正是《漢書・酷吏傳》“贊曰”之微旨所在。

五、結語

據以上考察,可總之為三。首先,《漢書》續《史記》而作,然《史》、《漢》關係除文獻互見外,尚有其它重要原因。《漢書》乃繼《史記》而作並當與《史記》合看。其次,襲取《史記》而獨見微詞。《漢書》襲取《史記》者眾矣,則

“不虛美,不隱惡”者不獨《史記》,而《漢書》與有榮焉。

最後,尊顯漢室而不失《春秋》筆法。今觀《漢書》不為漢諱之例大有所在,言有盡而意無窮,深具《春秋》垂空文以斷禮義,當一王之法之精神。

以上報告內容,參考自筆者三項著述:

1. 〈《史記》《漢書》關係新議〉,載《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學報》第6期(2017年12月),頁31-36。

2. 〈班固《漢書》的經學意義與《春秋》筆法——兼論《漢書》的傳授與讀法〉,宣讀於世界漢學研究會主辦、德國維藤大學承辦之“首屆世界漢學論壇”,2017年8月19-20日。

3. 《漢書及其春秋筆法》北京中華書局2019年即將出版。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