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國回中國,大多數人走的是“三部曲”路線:從自己居住的城市飛到紐約、芝加哥這樣有直飛航班的大城市,再飛到北京、上海,之後再轉飛到其他城市,我也如此。

不過,這一次我走的是一次逆行路線,所以也有了一些不一樣的體驗。

這是我第一次從大西洋這邊飛回中國,也是第一次乘坐美、中、加三國以外的飛機回國。

我先從北卡州乘坐德國漢莎飛機飛慕尼黑。飛機起飛時間是美國東部時間晚上6點半。

飛躍大西洋的回國之旅

飛機不是很大,每排只有9個座位。乘客中有很多暑期留學的美國大學生,還有好幾家印度人,東亞面孔只有我一個,感覺很奇怪,因為平時即使是乘坐美國國內航班也會見到幾個亞裔。

後來在慕尼黑飛北京的航班,一位在慕尼黑留學三年的江蘇女孩和我聊天時說,在那裡有大量做IT的印度人。以前我以為只有美國英國這些國家有許多印度移民,沒有想到在德國會有這麼多印度人。

飛躍大西洋的回國之旅

飛行途中聽到廣播,是有一名乘客身體不適,請乘客中的醫護人員前去幫忙,有兩位男士馬上起身走過去(圖二),還好看起來沒有危機狀況。想到過幾年大女兒乘飛機時,如果遇到這樣的情況,她也能上前施以援手,當媽媽的心裡不禁有點小激動和自豪。

飛躍大西洋的回國之旅

長途飛機上,每個乘客都可以提供座椅背上的小電視打發時間。因為是往返於美國和德國之間的飛機,所以電影基本上是德國和美國的,我只看了一個去年出品的美國電影“綠皮書(Green Book)”,是獲奧斯卡獎的,很好看。電影形象地描述了1960年代美國南部的種族歧視有多麼的嚴重。

飛躍大西洋的回國之旅
飛躍大西洋的回國之旅
飛躍大西洋的回國之旅

剩下的時間我就把屏幕調到航班信息頻道,時不時看看飛機飛到哪裡、外面的溫度高度等等。

後來我發現電視裡還有飛行的實況“直播”,原來,這架飛機的機身上一共有三個視頻頭,一個在機頭,一個在飛機下方,一個在飛機尾部的頂端。第三個能夠拍下大半個機身。儘管我的座位不挨著窗戶,可是透過這個實時視頻,能真切看到外面的景色。

飛躍大西洋的回國之旅
飛躍大西洋的回國之旅
飛躍大西洋的回國之旅

上面是飛機尾部的視頻頭拍下的

飛躍大西洋的回國之旅

特別是飛機著地的時候,從屏幕上看著飛機衝向跑道,同時感到與地面接觸瞬間的激烈震動,很新奇的體驗。不知道其他航空公司的飛機有沒有這樣同步視頻,我反正是第一次體驗。

飛躍大西洋的回國之旅

吐槽一下,飛機餐實在讓人沒有胃口。

漢莎航空的空姐雖然沒有中國的年輕漂亮,但是體型勻稱,看著精神,服務態度也好,勝過美國的空姐。

飛躍大西洋的回國之旅

經過八個多小時的飛行,到達慕尼黑機場的時候已經是美國的後半夜三點多(德國時間上午9點多)我強打精神在機場裡逛著,打發掉五個小時的時間。

飛躍大西洋的回國之旅

讓我有點意外的是,大白天的,慕尼黑機場里人不多,有點冷清。慕尼黑雖然不算是特別大的城市,可是看時刻表,進進出出的國際航班不少。

飛躍大西洋的回國之旅

機場裡的商店

後來聽那個江蘇女孩說,慕尼黑在德國是經濟很發達的城市,有點像上海在中國的地位。

我在的幾個小時裡,雖然沒有看到其他歐美城市常見的成群結隊的國內乘客,不過國人購買力通過下面兩個圖中的中文已經得到了證明。

飛躍大西洋的回國之旅

這家店可以用支付寶支付。

飛躍大西洋的回國之旅

上圖是一家賣炊具的商店用中文做的廣告,“體驗德國最高高質量”,沒搞明白這“最高高質量”有多高?(不知道誰給寫的中文詞兒。)

飛躍大西洋的回國之旅

這家賣廚具的商店的廣告詞是“Made in Germany(德國製作)”,德國產品的質量在全世界有口皆碑,所以“德國製造”才會成為廣告買點。

飛躍大西洋的回國之旅

到了平時該吃早飯的時間了,我找了家日餐店,要了一碗蕎麥麵,16美元,量不大,看著一般,不過吃起來足以慰藉一下我那被飛機餐虐過的胃了。

從慕尼黑到北京,這一段乘坐的是國航。國航空姐年輕漂亮,服務非常好。

我多年前坐過國航飛機,當時的印象是,空姐都像選美出來的那麼漂亮,可是在為旅客服務時,說出的話都像是背下來的套話,生硬不自然。可是這一次,無論是送餐倒飲料,還是迎進送出,每個人都自然親切,讓人如沐春風。

不過國航飛機座椅上的屏幕居然不是觸屏的,用起來非常不方便。再有飛機餐也是乏善可陳,令人有些失望。

飛躍大西洋的回國之旅

經過八個小時,飛機在早上五點十分準時到達北京。

飛躍大西洋的回國之旅

飛機沒有停在航站樓口,乘客要走下飛機乘大巴進去。這也讓我們有機會在室外短暫停留一下,清晨的北京藍天白雲,感覺清爽舒適。早安,北京!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