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景帝與漢文帝的差距,遇事高下立判'

"

雖然漢景帝與其父漢文帝合稱“文景之治”,但“歷史倪說”認為僅通過他們對危機事件的處理,即可分清高下。

一、漢景帝臨危無策,任人利用

《史記·袁盎晁錯列傳》:袁盎具言吳所以反狀,以錯故,獨急斬錯以謝吳,吳兵乃可罷。

1、漢景帝前元三年,即公元前154年,吳王劉濞下令在吳國境內徵調二十多萬人,起兵以誅殺晁錯為名反叛,並南方派出使者去聯絡閩、東越,東越隨即發兵響應。吳王劉濞率領的叛軍向西渡過淮河,隨即與楚國的軍隊合併,且向諸侯列國派使者,爭取更多的支持,西漢歷史上著名的“七國之亂”爆發。

"

雖然漢景帝與其父漢文帝合稱“文景之治”,但“歷史倪說”認為僅通過他們對危機事件的處理,即可分清高下。

一、漢景帝臨危無策,任人利用

《史記·袁盎晁錯列傳》:袁盎具言吳所以反狀,以錯故,獨急斬錯以謝吳,吳兵乃可罷。

1、漢景帝前元三年,即公元前154年,吳王劉濞下令在吳國境內徵調二十多萬人,起兵以誅殺晁錯為名反叛,並南方派出使者去聯絡閩、東越,東越隨即發兵響應。吳王劉濞率領的叛軍向西渡過淮河,隨即與楚國的軍隊合併,且向諸侯列國派使者,爭取更多的支持,西漢歷史上著名的“七國之亂”爆發。

漢景帝與漢文帝的差距,遇事高下立判

吳王劉濞

吳楚聯軍勢如破竹,一舉攻入樑國境內,樑王連忙派兵遣將予以應對,但叛軍銳氣正盛,連續兩次打敗樑軍。無奈之下,樑孝王堅守睢陽城。

“七國之亂”爆發之後,漢景帝的重要謀臣,叛軍準備剷除的“首惡”晁錯,當此漢廷存亡之際,並無任何退敵良策,反而抓住政敵袁盎窮追猛打,置其於死地。

《史記·袁盎晁錯列傳》:盎素不好晁錯,晁錯所居坐,盎去;盎坐,錯亦去;兩人未嘗同堂語。

《資治通鑑卷第十六·漢紀八》:吳、楚反,錯謂丞、史曰:“袁盎多受吳王金錢,專為蔽匿,言不反;今果反,欲請治盎,宜知其計謀。”丞、史曰:“事未發,治之有絕;今兵西向,治之何益!且盎不宜有謀。”

"

雖然漢景帝與其父漢文帝合稱“文景之治”,但“歷史倪說”認為僅通過他們對危機事件的處理,即可分清高下。

一、漢景帝臨危無策,任人利用

《史記·袁盎晁錯列傳》:袁盎具言吳所以反狀,以錯故,獨急斬錯以謝吳,吳兵乃可罷。

1、漢景帝前元三年,即公元前154年,吳王劉濞下令在吳國境內徵調二十多萬人,起兵以誅殺晁錯為名反叛,並南方派出使者去聯絡閩、東越,東越隨即發兵響應。吳王劉濞率領的叛軍向西渡過淮河,隨即與楚國的軍隊合併,且向諸侯列國派使者,爭取更多的支持,西漢歷史上著名的“七國之亂”爆發。

漢景帝與漢文帝的差距,遇事高下立判

吳王劉濞

吳楚聯軍勢如破竹,一舉攻入樑國境內,樑王連忙派兵遣將予以應對,但叛軍銳氣正盛,連續兩次打敗樑軍。無奈之下,樑孝王堅守睢陽城。

“七國之亂”爆發之後,漢景帝的重要謀臣,叛軍準備剷除的“首惡”晁錯,當此漢廷存亡之際,並無任何退敵良策,反而抓住政敵袁盎窮追猛打,置其於死地。

《史記·袁盎晁錯列傳》:盎素不好晁錯,晁錯所居坐,盎去;盎坐,錯亦去;兩人未嘗同堂語。

《資治通鑑卷第十六·漢紀八》:吳、楚反,錯謂丞、史曰:“袁盎多受吳王金錢,專為蔽匿,言不反;今果反,欲請治盎,宜知其計謀。”丞、史曰:“事未發,治之有絕;今兵西向,治之何益!且盎不宜有謀。”

漢景帝與漢文帝的差距,遇事高下立判

晁錯揪住政敵不放

袁盎並非等閒之輩,當其得知晁錯不顧朝廷安危,仍欲以將其置之死地之時,無法坐以待斃。袁盎不顧夜深求見竇氏家族的影響力非凡的人物竇嬰,希望通過竇嬰能夠當面為漢景帝獻上退敵良策。

"

雖然漢景帝與其父漢文帝合稱“文景之治”,但“歷史倪說”認為僅通過他們對危機事件的處理,即可分清高下。

一、漢景帝臨危無策,任人利用

《史記·袁盎晁錯列傳》:袁盎具言吳所以反狀,以錯故,獨急斬錯以謝吳,吳兵乃可罷。

1、漢景帝前元三年,即公元前154年,吳王劉濞下令在吳國境內徵調二十多萬人,起兵以誅殺晁錯為名反叛,並南方派出使者去聯絡閩、東越,東越隨即發兵響應。吳王劉濞率領的叛軍向西渡過淮河,隨即與楚國的軍隊合併,且向諸侯列國派使者,爭取更多的支持,西漢歷史上著名的“七國之亂”爆發。

漢景帝與漢文帝的差距,遇事高下立判

吳王劉濞

吳楚聯軍勢如破竹,一舉攻入樑國境內,樑王連忙派兵遣將予以應對,但叛軍銳氣正盛,連續兩次打敗樑軍。無奈之下,樑孝王堅守睢陽城。

“七國之亂”爆發之後,漢景帝的重要謀臣,叛軍準備剷除的“首惡”晁錯,當此漢廷存亡之際,並無任何退敵良策,反而抓住政敵袁盎窮追猛打,置其於死地。

《史記·袁盎晁錯列傳》:盎素不好晁錯,晁錯所居坐,盎去;盎坐,錯亦去;兩人未嘗同堂語。

《資治通鑑卷第十六·漢紀八》:吳、楚反,錯謂丞、史曰:“袁盎多受吳王金錢,專為蔽匿,言不反;今果反,欲請治盎,宜知其計謀。”丞、史曰:“事未發,治之有絕;今兵西向,治之何益!且盎不宜有謀。”

漢景帝與漢文帝的差距,遇事高下立判

晁錯揪住政敵不放

袁盎並非等閒之輩,當其得知晁錯不顧朝廷安危,仍欲以將其置之死地之時,無法坐以待斃。袁盎不顧夜深求見竇氏家族的影響力非凡的人物竇嬰,希望通過竇嬰能夠當面為漢景帝獻上退敵良策。

漢景帝與漢文帝的差距,遇事高下立判

袁盎求見竇嬰

袁盎的到來,對連日來一籌莫展的漢景帝來說,無異是天大的喜訊。袁盎曾經做過吳王劉濞的國相,可以說,漢廷之中無人能比其更瞭解吳國的情況。袁盎認為,吳王採銅鑄幣、熬海水為鹽,獲得鉅額財富,用以招攬天下豪傑,根本不足慮,因為吳王劉濞招攬的並非英雄豪傑,而是些無賴子弟、無籍流民、私鑄錢幣奸人,彼此勾結,相互利用,難成大事。在場的官吏無不對袁盎的見解表示贊同。

但當講到漢景帝最需要的退敵之策時,袁盎請求單獨與漢景帝談。袁盎的請求雖然遭晁錯忌恨,但皇帝駕前毫無選擇餘地。袁盎當即向漢景帝獻上“誅殺晁錯可兵不血刃罷吳楚聯軍”的方案。

"

雖然漢景帝與其父漢文帝合稱“文景之治”,但“歷史倪說”認為僅通過他們對危機事件的處理,即可分清高下。

一、漢景帝臨危無策,任人利用

《史記·袁盎晁錯列傳》:袁盎具言吳所以反狀,以錯故,獨急斬錯以謝吳,吳兵乃可罷。

1、漢景帝前元三年,即公元前154年,吳王劉濞下令在吳國境內徵調二十多萬人,起兵以誅殺晁錯為名反叛,並南方派出使者去聯絡閩、東越,東越隨即發兵響應。吳王劉濞率領的叛軍向西渡過淮河,隨即與楚國的軍隊合併,且向諸侯列國派使者,爭取更多的支持,西漢歷史上著名的“七國之亂”爆發。

漢景帝與漢文帝的差距,遇事高下立判

吳王劉濞

吳楚聯軍勢如破竹,一舉攻入樑國境內,樑王連忙派兵遣將予以應對,但叛軍銳氣正盛,連續兩次打敗樑軍。無奈之下,樑孝王堅守睢陽城。

“七國之亂”爆發之後,漢景帝的重要謀臣,叛軍準備剷除的“首惡”晁錯,當此漢廷存亡之際,並無任何退敵良策,反而抓住政敵袁盎窮追猛打,置其於死地。

《史記·袁盎晁錯列傳》:盎素不好晁錯,晁錯所居坐,盎去;盎坐,錯亦去;兩人未嘗同堂語。

《資治通鑑卷第十六·漢紀八》:吳、楚反,錯謂丞、史曰:“袁盎多受吳王金錢,專為蔽匿,言不反;今果反,欲請治盎,宜知其計謀。”丞、史曰:“事未發,治之有絕;今兵西向,治之何益!且盎不宜有謀。”

漢景帝與漢文帝的差距,遇事高下立判

晁錯揪住政敵不放

袁盎並非等閒之輩,當其得知晁錯不顧朝廷安危,仍欲以將其置之死地之時,無法坐以待斃。袁盎不顧夜深求見竇氏家族的影響力非凡的人物竇嬰,希望通過竇嬰能夠當面為漢景帝獻上退敵良策。

漢景帝與漢文帝的差距,遇事高下立判

袁盎求見竇嬰

袁盎的到來,對連日來一籌莫展的漢景帝來說,無異是天大的喜訊。袁盎曾經做過吳王劉濞的國相,可以說,漢廷之中無人能比其更瞭解吳國的情況。袁盎認為,吳王採銅鑄幣、熬海水為鹽,獲得鉅額財富,用以招攬天下豪傑,根本不足慮,因為吳王劉濞招攬的並非英雄豪傑,而是些無賴子弟、無籍流民、私鑄錢幣奸人,彼此勾結,相互利用,難成大事。在場的官吏無不對袁盎的見解表示贊同。

但當講到漢景帝最需要的退敵之策時,袁盎請求單獨與漢景帝談。袁盎的請求雖然遭晁錯忌恨,但皇帝駕前毫無選擇餘地。袁盎當即向漢景帝獻上“誅殺晁錯可兵不血刃罷吳楚聯軍”的方案。

漢景帝與漢文帝的差距,遇事高下立判

袁盎獻策

漢景帝沉默良久,表示不會因一人而棄天下黎民百姓不顧,並任命袁盎為太常,吳王劉濞的弟弟德侯為宗正,為赴吳楚聯軍大營做準備。

"

雖然漢景帝與其父漢文帝合稱“文景之治”,但“歷史倪說”認為僅通過他們對危機事件的處理,即可分清高下。

一、漢景帝臨危無策,任人利用

《史記·袁盎晁錯列傳》:袁盎具言吳所以反狀,以錯故,獨急斬錯以謝吳,吳兵乃可罷。

1、漢景帝前元三年,即公元前154年,吳王劉濞下令在吳國境內徵調二十多萬人,起兵以誅殺晁錯為名反叛,並南方派出使者去聯絡閩、東越,東越隨即發兵響應。吳王劉濞率領的叛軍向西渡過淮河,隨即與楚國的軍隊合併,且向諸侯列國派使者,爭取更多的支持,西漢歷史上著名的“七國之亂”爆發。

漢景帝與漢文帝的差距,遇事高下立判

吳王劉濞

吳楚聯軍勢如破竹,一舉攻入樑國境內,樑王連忙派兵遣將予以應對,但叛軍銳氣正盛,連續兩次打敗樑軍。無奈之下,樑孝王堅守睢陽城。

“七國之亂”爆發之後,漢景帝的重要謀臣,叛軍準備剷除的“首惡”晁錯,當此漢廷存亡之際,並無任何退敵良策,反而抓住政敵袁盎窮追猛打,置其於死地。

《史記·袁盎晁錯列傳》:盎素不好晁錯,晁錯所居坐,盎去;盎坐,錯亦去;兩人未嘗同堂語。

《資治通鑑卷第十六·漢紀八》:吳、楚反,錯謂丞、史曰:“袁盎多受吳王金錢,專為蔽匿,言不反;今果反,欲請治盎,宜知其計謀。”丞、史曰:“事未發,治之有絕;今兵西向,治之何益!且盎不宜有謀。”

漢景帝與漢文帝的差距,遇事高下立判

晁錯揪住政敵不放

袁盎並非等閒之輩,當其得知晁錯不顧朝廷安危,仍欲以將其置之死地之時,無法坐以待斃。袁盎不顧夜深求見竇氏家族的影響力非凡的人物竇嬰,希望通過竇嬰能夠當面為漢景帝獻上退敵良策。

漢景帝與漢文帝的差距,遇事高下立判

袁盎求見竇嬰

袁盎的到來,對連日來一籌莫展的漢景帝來說,無異是天大的喜訊。袁盎曾經做過吳王劉濞的國相,可以說,漢廷之中無人能比其更瞭解吳國的情況。袁盎認為,吳王採銅鑄幣、熬海水為鹽,獲得鉅額財富,用以招攬天下豪傑,根本不足慮,因為吳王劉濞招攬的並非英雄豪傑,而是些無賴子弟、無籍流民、私鑄錢幣奸人,彼此勾結,相互利用,難成大事。在場的官吏無不對袁盎的見解表示贊同。

但當講到漢景帝最需要的退敵之策時,袁盎請求單獨與漢景帝談。袁盎的請求雖然遭晁錯忌恨,但皇帝駕前毫無選擇餘地。袁盎當即向漢景帝獻上“誅殺晁錯可兵不血刃罷吳楚聯軍”的方案。

漢景帝與漢文帝的差距,遇事高下立判

袁盎獻策

漢景帝沉默良久,表示不會因一人而棄天下黎民百姓不顧,並任命袁盎為太常,吳王劉濞的弟弟德侯為宗正,為赴吳楚聯軍大營做準備。

漢景帝與漢文帝的差距,遇事高下立判

漢景帝無奈默認袁盎之策

《史記·吳王濞列傳》:於是上嘿然良久,曰:“顧誠何如,吾不愛一人以謝天下。”

晁錯被殺後,漢景帝立即派袁盎、德侯前往吳楚聯軍大營傳達漢廷的旨意。

《史記·吳王濞列傳》:後十餘日,上使中尉召錯,紿載行東市。錯衣朝衣斬東市。

"

雖然漢景帝與其父漢文帝合稱“文景之治”,但“歷史倪說”認為僅通過他們對危機事件的處理,即可分清高下。

一、漢景帝臨危無策,任人利用

《史記·袁盎晁錯列傳》:袁盎具言吳所以反狀,以錯故,獨急斬錯以謝吳,吳兵乃可罷。

1、漢景帝前元三年,即公元前154年,吳王劉濞下令在吳國境內徵調二十多萬人,起兵以誅殺晁錯為名反叛,並南方派出使者去聯絡閩、東越,東越隨即發兵響應。吳王劉濞率領的叛軍向西渡過淮河,隨即與楚國的軍隊合併,且向諸侯列國派使者,爭取更多的支持,西漢歷史上著名的“七國之亂”爆發。

漢景帝與漢文帝的差距,遇事高下立判

吳王劉濞

吳楚聯軍勢如破竹,一舉攻入樑國境內,樑王連忙派兵遣將予以應對,但叛軍銳氣正盛,連續兩次打敗樑軍。無奈之下,樑孝王堅守睢陽城。

“七國之亂”爆發之後,漢景帝的重要謀臣,叛軍準備剷除的“首惡”晁錯,當此漢廷存亡之際,並無任何退敵良策,反而抓住政敵袁盎窮追猛打,置其於死地。

《史記·袁盎晁錯列傳》:盎素不好晁錯,晁錯所居坐,盎去;盎坐,錯亦去;兩人未嘗同堂語。

《資治通鑑卷第十六·漢紀八》:吳、楚反,錯謂丞、史曰:“袁盎多受吳王金錢,專為蔽匿,言不反;今果反,欲請治盎,宜知其計謀。”丞、史曰:“事未發,治之有絕;今兵西向,治之何益!且盎不宜有謀。”

漢景帝與漢文帝的差距,遇事高下立判

晁錯揪住政敵不放

袁盎並非等閒之輩,當其得知晁錯不顧朝廷安危,仍欲以將其置之死地之時,無法坐以待斃。袁盎不顧夜深求見竇氏家族的影響力非凡的人物竇嬰,希望通過竇嬰能夠當面為漢景帝獻上退敵良策。

漢景帝與漢文帝的差距,遇事高下立判

袁盎求見竇嬰

袁盎的到來,對連日來一籌莫展的漢景帝來說,無異是天大的喜訊。袁盎曾經做過吳王劉濞的國相,可以說,漢廷之中無人能比其更瞭解吳國的情況。袁盎認為,吳王採銅鑄幣、熬海水為鹽,獲得鉅額財富,用以招攬天下豪傑,根本不足慮,因為吳王劉濞招攬的並非英雄豪傑,而是些無賴子弟、無籍流民、私鑄錢幣奸人,彼此勾結,相互利用,難成大事。在場的官吏無不對袁盎的見解表示贊同。

但當講到漢景帝最需要的退敵之策時,袁盎請求單獨與漢景帝談。袁盎的請求雖然遭晁錯忌恨,但皇帝駕前毫無選擇餘地。袁盎當即向漢景帝獻上“誅殺晁錯可兵不血刃罷吳楚聯軍”的方案。

漢景帝與漢文帝的差距,遇事高下立判

袁盎獻策

漢景帝沉默良久,表示不會因一人而棄天下黎民百姓不顧,並任命袁盎為太常,吳王劉濞的弟弟德侯為宗正,為赴吳楚聯軍大營做準備。

漢景帝與漢文帝的差距,遇事高下立判

漢景帝無奈默認袁盎之策

《史記·吳王濞列傳》:於是上嘿然良久,曰:“顧誠何如,吾不愛一人以謝天下。”

晁錯被殺後,漢景帝立即派袁盎、德侯前往吳楚聯軍大營傳達漢廷的旨意。

《史記·吳王濞列傳》:後十餘日,上使中尉召錯,紿載行東市。錯衣朝衣斬東市。

漢景帝與漢文帝的差距,遇事高下立判

誅殺晁錯

當漢廷面臨危亡之際,漢景帝作為漢廷最高統治者並未表現出基本的冷靜,而是不為晁錯擺佈,即為晁錯的政敵如袁盎所利用。

《資治通鑑卷第十五·漢紀七》:時內史晁錯數請間言事,輒聽,寵幸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丞相嘉自絀所言不用,疾錯。

由此可見,晁錯氣焰之盛樹敵頗多,只是袁盎抓住了“七國之亂”的大好機會將其剷除。

2、漢景帝於慌亂之中卻將與吳王劉濞的仇恨忘得一乾二淨,當時的情況是,“誅晁錯”僅是吳王劉濞起兵反叛的說辭而已,漢廷是否誅殺晁錯,吳王劉濞均會反叛。

當初,吳王劉濞的太子來長安入朝覲見漢文帝,見到了皇太子劉啟,兄弟相見很是高興,即時常在一起飲酒、下棋。在這裡,我們要交待一下,吳國地處陰雨潮溼的東海之濱,那個時候還不開化,是個蠻夷之地,民風比較彪悍。吳太子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再加上吳王劉濞本身即是個有勇無謀的悍匪一樣的人物。吳王劉濞給太子請來的老師均為楚人,跟吳王濞對脾氣,浮躁強悍,行為處事又驕縱,如此一來即把吳太子培養成了一個自私、霸道、衝動的小霸王。

終於有一天,吳太子在與皇太子下棋時,發生了爭執,頓時霸王的性格立即爆發了,態度不恭,儼然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模樣。可能吳太子缺乏管教,太沒規矩了,再加上深處吳國,信息閉塞,不知道身為臣子要完全服從、謙讓。此時的皇太子劉啟也年輕氣盛,撩起棋盤將吳太子殺了。吳王自此逐漸驕狂,也不遵守諸侯王禮節,稱病不來朝覲天子。

《史記·吳王濞列傳》:孝文時,吳太子入見,得侍皇太子飲博。吳太子師傅皆楚人,輕悍,又素驕,博,爭道,不恭,皇太子引博局提吳太子,殺之。

二、漢文帝勢雖弱,手段卻硬

當初,呂太后去世,朝中大臣趁機剷除諸呂,朱虛侯劉章功勞巨大,大臣們曾經許諾將來一旦事成封其於趙地為王,封樑地於其弟東牟侯劉興居為王。但是誅滅諸呂之後,大臣們以呂太后外戚勢力強盛為前車之鑑,考慮擁立弱勢藩王為君,代王劉恆進入了他們的視野範圍,加上代太后薄氏素有“仁慈善良”之名。

漢文帝即位之後,獲知朱虛侯劉章、東牟侯劉興居當初打算擁立齊王劉襄為帝,雖時過境遷,但仍心有不爽,即有意貶抑二人的功勞,遲遲不將趙、樑封於二人,至前元二年有朝臣奏請分封皇子為王時,分封二人,但並非趙、樑,而是從齊地劃出城陽、濟北二郡,分別立劉章為城陽王、劉興居為濟北王。

"

雖然漢景帝與其父漢文帝合稱“文景之治”,但“歷史倪說”認為僅通過他們對危機事件的處理,即可分清高下。

一、漢景帝臨危無策,任人利用

《史記·袁盎晁錯列傳》:袁盎具言吳所以反狀,以錯故,獨急斬錯以謝吳,吳兵乃可罷。

1、漢景帝前元三年,即公元前154年,吳王劉濞下令在吳國境內徵調二十多萬人,起兵以誅殺晁錯為名反叛,並南方派出使者去聯絡閩、東越,東越隨即發兵響應。吳王劉濞率領的叛軍向西渡過淮河,隨即與楚國的軍隊合併,且向諸侯列國派使者,爭取更多的支持,西漢歷史上著名的“七國之亂”爆發。

漢景帝與漢文帝的差距,遇事高下立判

吳王劉濞

吳楚聯軍勢如破竹,一舉攻入樑國境內,樑王連忙派兵遣將予以應對,但叛軍銳氣正盛,連續兩次打敗樑軍。無奈之下,樑孝王堅守睢陽城。

“七國之亂”爆發之後,漢景帝的重要謀臣,叛軍準備剷除的“首惡”晁錯,當此漢廷存亡之際,並無任何退敵良策,反而抓住政敵袁盎窮追猛打,置其於死地。

《史記·袁盎晁錯列傳》:盎素不好晁錯,晁錯所居坐,盎去;盎坐,錯亦去;兩人未嘗同堂語。

《資治通鑑卷第十六·漢紀八》:吳、楚反,錯謂丞、史曰:“袁盎多受吳王金錢,專為蔽匿,言不反;今果反,欲請治盎,宜知其計謀。”丞、史曰:“事未發,治之有絕;今兵西向,治之何益!且盎不宜有謀。”

漢景帝與漢文帝的差距,遇事高下立判

晁錯揪住政敵不放

袁盎並非等閒之輩,當其得知晁錯不顧朝廷安危,仍欲以將其置之死地之時,無法坐以待斃。袁盎不顧夜深求見竇氏家族的影響力非凡的人物竇嬰,希望通過竇嬰能夠當面為漢景帝獻上退敵良策。

漢景帝與漢文帝的差距,遇事高下立判

袁盎求見竇嬰

袁盎的到來,對連日來一籌莫展的漢景帝來說,無異是天大的喜訊。袁盎曾經做過吳王劉濞的國相,可以說,漢廷之中無人能比其更瞭解吳國的情況。袁盎認為,吳王採銅鑄幣、熬海水為鹽,獲得鉅額財富,用以招攬天下豪傑,根本不足慮,因為吳王劉濞招攬的並非英雄豪傑,而是些無賴子弟、無籍流民、私鑄錢幣奸人,彼此勾結,相互利用,難成大事。在場的官吏無不對袁盎的見解表示贊同。

但當講到漢景帝最需要的退敵之策時,袁盎請求單獨與漢景帝談。袁盎的請求雖然遭晁錯忌恨,但皇帝駕前毫無選擇餘地。袁盎當即向漢景帝獻上“誅殺晁錯可兵不血刃罷吳楚聯軍”的方案。

漢景帝與漢文帝的差距,遇事高下立判

袁盎獻策

漢景帝沉默良久,表示不會因一人而棄天下黎民百姓不顧,並任命袁盎為太常,吳王劉濞的弟弟德侯為宗正,為赴吳楚聯軍大營做準備。

漢景帝與漢文帝的差距,遇事高下立判

漢景帝無奈默認袁盎之策

《史記·吳王濞列傳》:於是上嘿然良久,曰:“顧誠何如,吾不愛一人以謝天下。”

晁錯被殺後,漢景帝立即派袁盎、德侯前往吳楚聯軍大營傳達漢廷的旨意。

《史記·吳王濞列傳》:後十餘日,上使中尉召錯,紿載行東市。錯衣朝衣斬東市。

漢景帝與漢文帝的差距,遇事高下立判

誅殺晁錯

當漢廷面臨危亡之際,漢景帝作為漢廷最高統治者並未表現出基本的冷靜,而是不為晁錯擺佈,即為晁錯的政敵如袁盎所利用。

《資治通鑑卷第十五·漢紀七》:時內史晁錯數請間言事,輒聽,寵幸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丞相嘉自絀所言不用,疾錯。

由此可見,晁錯氣焰之盛樹敵頗多,只是袁盎抓住了“七國之亂”的大好機會將其剷除。

2、漢景帝於慌亂之中卻將與吳王劉濞的仇恨忘得一乾二淨,當時的情況是,“誅晁錯”僅是吳王劉濞起兵反叛的說辭而已,漢廷是否誅殺晁錯,吳王劉濞均會反叛。

當初,吳王劉濞的太子來長安入朝覲見漢文帝,見到了皇太子劉啟,兄弟相見很是高興,即時常在一起飲酒、下棋。在這裡,我們要交待一下,吳國地處陰雨潮溼的東海之濱,那個時候還不開化,是個蠻夷之地,民風比較彪悍。吳太子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再加上吳王劉濞本身即是個有勇無謀的悍匪一樣的人物。吳王劉濞給太子請來的老師均為楚人,跟吳王濞對脾氣,浮躁強悍,行為處事又驕縱,如此一來即把吳太子培養成了一個自私、霸道、衝動的小霸王。

終於有一天,吳太子在與皇太子下棋時,發生了爭執,頓時霸王的性格立即爆發了,態度不恭,儼然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模樣。可能吳太子缺乏管教,太沒規矩了,再加上深處吳國,信息閉塞,不知道身為臣子要完全服從、謙讓。此時的皇太子劉啟也年輕氣盛,撩起棋盤將吳太子殺了。吳王自此逐漸驕狂,也不遵守諸侯王禮節,稱病不來朝覲天子。

《史記·吳王濞列傳》:孝文時,吳太子入見,得侍皇太子飲博。吳太子師傅皆楚人,輕悍,又素驕,博,爭道,不恭,皇太子引博局提吳太子,殺之。

二、漢文帝勢雖弱,手段卻硬

當初,呂太后去世,朝中大臣趁機剷除諸呂,朱虛侯劉章功勞巨大,大臣們曾經許諾將來一旦事成封其於趙地為王,封樑地於其弟東牟侯劉興居為王。但是誅滅諸呂之後,大臣們以呂太后外戚勢力強盛為前車之鑑,考慮擁立弱勢藩王為君,代王劉恆進入了他們的視野範圍,加上代太后薄氏素有“仁慈善良”之名。

漢文帝即位之後,獲知朱虛侯劉章、東牟侯劉興居當初打算擁立齊王劉襄為帝,雖時過境遷,但仍心有不爽,即有意貶抑二人的功勞,遲遲不將趙、樑封於二人,至前元二年有朝臣奏請分封皇子為王時,分封二人,但並非趙、樑,而是從齊地劃出城陽、濟北二郡,分別立劉章為城陽王、劉興居為濟北王。

漢景帝與漢文帝的差距,遇事高下立判

漢景帝即位

《資治通鑑卷第十四·漢紀六》:初,大臣之誅諸呂也,朱虛侯功尤大,大臣許盡以趙地王朱虛侯,盡以樑地王東牟侯。及帝立,聞朱虛、東牟之初欲立齊王,故絀其功,及王諸子,乃割齊二郡以王之。

漢文帝雖然以弱勢藩王入主漢廷,卻並未一味遷就身居擁立之功的大臣,為其所左右。漢文帝遲遲不大臣們當初的承諾,兌現封朱虛侯劉章趙王、東牟侯劉興居樑王,即是最典型的例證,而是按照自己的意願需要採取一味擱置的策略,最終大功化小,僅封二人一郡之王。

"

雖然漢景帝與其父漢文帝合稱“文景之治”,但“歷史倪說”認為僅通過他們對危機事件的處理,即可分清高下。

一、漢景帝臨危無策,任人利用

《史記·袁盎晁錯列傳》:袁盎具言吳所以反狀,以錯故,獨急斬錯以謝吳,吳兵乃可罷。

1、漢景帝前元三年,即公元前154年,吳王劉濞下令在吳國境內徵調二十多萬人,起兵以誅殺晁錯為名反叛,並南方派出使者去聯絡閩、東越,東越隨即發兵響應。吳王劉濞率領的叛軍向西渡過淮河,隨即與楚國的軍隊合併,且向諸侯列國派使者,爭取更多的支持,西漢歷史上著名的“七國之亂”爆發。

漢景帝與漢文帝的差距,遇事高下立判

吳王劉濞

吳楚聯軍勢如破竹,一舉攻入樑國境內,樑王連忙派兵遣將予以應對,但叛軍銳氣正盛,連續兩次打敗樑軍。無奈之下,樑孝王堅守睢陽城。

“七國之亂”爆發之後,漢景帝的重要謀臣,叛軍準備剷除的“首惡”晁錯,當此漢廷存亡之際,並無任何退敵良策,反而抓住政敵袁盎窮追猛打,置其於死地。

《史記·袁盎晁錯列傳》:盎素不好晁錯,晁錯所居坐,盎去;盎坐,錯亦去;兩人未嘗同堂語。

《資治通鑑卷第十六·漢紀八》:吳、楚反,錯謂丞、史曰:“袁盎多受吳王金錢,專為蔽匿,言不反;今果反,欲請治盎,宜知其計謀。”丞、史曰:“事未發,治之有絕;今兵西向,治之何益!且盎不宜有謀。”

漢景帝與漢文帝的差距,遇事高下立判

晁錯揪住政敵不放

袁盎並非等閒之輩,當其得知晁錯不顧朝廷安危,仍欲以將其置之死地之時,無法坐以待斃。袁盎不顧夜深求見竇氏家族的影響力非凡的人物竇嬰,希望通過竇嬰能夠當面為漢景帝獻上退敵良策。

漢景帝與漢文帝的差距,遇事高下立判

袁盎求見竇嬰

袁盎的到來,對連日來一籌莫展的漢景帝來說,無異是天大的喜訊。袁盎曾經做過吳王劉濞的國相,可以說,漢廷之中無人能比其更瞭解吳國的情況。袁盎認為,吳王採銅鑄幣、熬海水為鹽,獲得鉅額財富,用以招攬天下豪傑,根本不足慮,因為吳王劉濞招攬的並非英雄豪傑,而是些無賴子弟、無籍流民、私鑄錢幣奸人,彼此勾結,相互利用,難成大事。在場的官吏無不對袁盎的見解表示贊同。

但當講到漢景帝最需要的退敵之策時,袁盎請求單獨與漢景帝談。袁盎的請求雖然遭晁錯忌恨,但皇帝駕前毫無選擇餘地。袁盎當即向漢景帝獻上“誅殺晁錯可兵不血刃罷吳楚聯軍”的方案。

漢景帝與漢文帝的差距,遇事高下立判

袁盎獻策

漢景帝沉默良久,表示不會因一人而棄天下黎民百姓不顧,並任命袁盎為太常,吳王劉濞的弟弟德侯為宗正,為赴吳楚聯軍大營做準備。

漢景帝與漢文帝的差距,遇事高下立判

漢景帝無奈默認袁盎之策

《史記·吳王濞列傳》:於是上嘿然良久,曰:“顧誠何如,吾不愛一人以謝天下。”

晁錯被殺後,漢景帝立即派袁盎、德侯前往吳楚聯軍大營傳達漢廷的旨意。

《史記·吳王濞列傳》:後十餘日,上使中尉召錯,紿載行東市。錯衣朝衣斬東市。

漢景帝與漢文帝的差距,遇事高下立判

誅殺晁錯

當漢廷面臨危亡之際,漢景帝作為漢廷最高統治者並未表現出基本的冷靜,而是不為晁錯擺佈,即為晁錯的政敵如袁盎所利用。

《資治通鑑卷第十五·漢紀七》:時內史晁錯數請間言事,輒聽,寵幸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丞相嘉自絀所言不用,疾錯。

由此可見,晁錯氣焰之盛樹敵頗多,只是袁盎抓住了“七國之亂”的大好機會將其剷除。

2、漢景帝於慌亂之中卻將與吳王劉濞的仇恨忘得一乾二淨,當時的情況是,“誅晁錯”僅是吳王劉濞起兵反叛的說辭而已,漢廷是否誅殺晁錯,吳王劉濞均會反叛。

當初,吳王劉濞的太子來長安入朝覲見漢文帝,見到了皇太子劉啟,兄弟相見很是高興,即時常在一起飲酒、下棋。在這裡,我們要交待一下,吳國地處陰雨潮溼的東海之濱,那個時候還不開化,是個蠻夷之地,民風比較彪悍。吳太子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再加上吳王劉濞本身即是個有勇無謀的悍匪一樣的人物。吳王劉濞給太子請來的老師均為楚人,跟吳王濞對脾氣,浮躁強悍,行為處事又驕縱,如此一來即把吳太子培養成了一個自私、霸道、衝動的小霸王。

終於有一天,吳太子在與皇太子下棋時,發生了爭執,頓時霸王的性格立即爆發了,態度不恭,儼然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模樣。可能吳太子缺乏管教,太沒規矩了,再加上深處吳國,信息閉塞,不知道身為臣子要完全服從、謙讓。此時的皇太子劉啟也年輕氣盛,撩起棋盤將吳太子殺了。吳王自此逐漸驕狂,也不遵守諸侯王禮節,稱病不來朝覲天子。

《史記·吳王濞列傳》:孝文時,吳太子入見,得侍皇太子飲博。吳太子師傅皆楚人,輕悍,又素驕,博,爭道,不恭,皇太子引博局提吳太子,殺之。

二、漢文帝勢雖弱,手段卻硬

當初,呂太后去世,朝中大臣趁機剷除諸呂,朱虛侯劉章功勞巨大,大臣們曾經許諾將來一旦事成封其於趙地為王,封樑地於其弟東牟侯劉興居為王。但是誅滅諸呂之後,大臣們以呂太后外戚勢力強盛為前車之鑑,考慮擁立弱勢藩王為君,代王劉恆進入了他們的視野範圍,加上代太后薄氏素有“仁慈善良”之名。

漢文帝即位之後,獲知朱虛侯劉章、東牟侯劉興居當初打算擁立齊王劉襄為帝,雖時過境遷,但仍心有不爽,即有意貶抑二人的功勞,遲遲不將趙、樑封於二人,至前元二年有朝臣奏請分封皇子為王時,分封二人,但並非趙、樑,而是從齊地劃出城陽、濟北二郡,分別立劉章為城陽王、劉興居為濟北王。

漢景帝與漢文帝的差距,遇事高下立判

漢景帝即位

《資治通鑑卷第十四·漢紀六》:初,大臣之誅諸呂也,朱虛侯功尤大,大臣許盡以趙地王朱虛侯,盡以樑地王東牟侯。及帝立,聞朱虛、東牟之初欲立齊王,故絀其功,及王諸子,乃割齊二郡以王之。

漢文帝雖然以弱勢藩王入主漢廷,卻並未一味遷就身居擁立之功的大臣,為其所左右。漢文帝遲遲不大臣們當初的承諾,兌現封朱虛侯劉章趙王、東牟侯劉興居樑王,即是最典型的例證,而是按照自己的意願需要採取一味擱置的策略,最終大功化小,僅封二人一郡之王。

漢景帝與漢文帝的差距,遇事高下立判

朱虛侯有功無賞

後來,濟北王劉興居不滿功勞被奪,頗為不滿,趁漢文帝親臨太原御駕親征匈奴之機,起兵造反。漢文帝聞訊後,立即做出安排,詔令丞相和準備出擊匈奴的軍隊折回長安,任命棘蒲侯柴武為大將軍,統領四位將軍、十萬軍隊出擊劉興居;任命祁侯繒賀為將軍,率軍駐守滎陽。漢文帝返回長安後,又下詔濟北軍民,在大軍未到之時投降者既往不咎,濟北王劉興居反叛集團隨即瓦解。濟北王劉興居兵敗自殺。

"

雖然漢景帝與其父漢文帝合稱“文景之治”,但“歷史倪說”認為僅通過他們對危機事件的處理,即可分清高下。

一、漢景帝臨危無策,任人利用

《史記·袁盎晁錯列傳》:袁盎具言吳所以反狀,以錯故,獨急斬錯以謝吳,吳兵乃可罷。

1、漢景帝前元三年,即公元前154年,吳王劉濞下令在吳國境內徵調二十多萬人,起兵以誅殺晁錯為名反叛,並南方派出使者去聯絡閩、東越,東越隨即發兵響應。吳王劉濞率領的叛軍向西渡過淮河,隨即與楚國的軍隊合併,且向諸侯列國派使者,爭取更多的支持,西漢歷史上著名的“七國之亂”爆發。

漢景帝與漢文帝的差距,遇事高下立判

吳王劉濞

吳楚聯軍勢如破竹,一舉攻入樑國境內,樑王連忙派兵遣將予以應對,但叛軍銳氣正盛,連續兩次打敗樑軍。無奈之下,樑孝王堅守睢陽城。

“七國之亂”爆發之後,漢景帝的重要謀臣,叛軍準備剷除的“首惡”晁錯,當此漢廷存亡之際,並無任何退敵良策,反而抓住政敵袁盎窮追猛打,置其於死地。

《史記·袁盎晁錯列傳》:盎素不好晁錯,晁錯所居坐,盎去;盎坐,錯亦去;兩人未嘗同堂語。

《資治通鑑卷第十六·漢紀八》:吳、楚反,錯謂丞、史曰:“袁盎多受吳王金錢,專為蔽匿,言不反;今果反,欲請治盎,宜知其計謀。”丞、史曰:“事未發,治之有絕;今兵西向,治之何益!且盎不宜有謀。”

漢景帝與漢文帝的差距,遇事高下立判

晁錯揪住政敵不放

袁盎並非等閒之輩,當其得知晁錯不顧朝廷安危,仍欲以將其置之死地之時,無法坐以待斃。袁盎不顧夜深求見竇氏家族的影響力非凡的人物竇嬰,希望通過竇嬰能夠當面為漢景帝獻上退敵良策。

漢景帝與漢文帝的差距,遇事高下立判

袁盎求見竇嬰

袁盎的到來,對連日來一籌莫展的漢景帝來說,無異是天大的喜訊。袁盎曾經做過吳王劉濞的國相,可以說,漢廷之中無人能比其更瞭解吳國的情況。袁盎認為,吳王採銅鑄幣、熬海水為鹽,獲得鉅額財富,用以招攬天下豪傑,根本不足慮,因為吳王劉濞招攬的並非英雄豪傑,而是些無賴子弟、無籍流民、私鑄錢幣奸人,彼此勾結,相互利用,難成大事。在場的官吏無不對袁盎的見解表示贊同。

但當講到漢景帝最需要的退敵之策時,袁盎請求單獨與漢景帝談。袁盎的請求雖然遭晁錯忌恨,但皇帝駕前毫無選擇餘地。袁盎當即向漢景帝獻上“誅殺晁錯可兵不血刃罷吳楚聯軍”的方案。

漢景帝與漢文帝的差距,遇事高下立判

袁盎獻策

漢景帝沉默良久,表示不會因一人而棄天下黎民百姓不顧,並任命袁盎為太常,吳王劉濞的弟弟德侯為宗正,為赴吳楚聯軍大營做準備。

漢景帝與漢文帝的差距,遇事高下立判

漢景帝無奈默認袁盎之策

《史記·吳王濞列傳》:於是上嘿然良久,曰:“顧誠何如,吾不愛一人以謝天下。”

晁錯被殺後,漢景帝立即派袁盎、德侯前往吳楚聯軍大營傳達漢廷的旨意。

《史記·吳王濞列傳》:後十餘日,上使中尉召錯,紿載行東市。錯衣朝衣斬東市。

漢景帝與漢文帝的差距,遇事高下立判

誅殺晁錯

當漢廷面臨危亡之際,漢景帝作為漢廷最高統治者並未表現出基本的冷靜,而是不為晁錯擺佈,即為晁錯的政敵如袁盎所利用。

《資治通鑑卷第十五·漢紀七》:時內史晁錯數請間言事,輒聽,寵幸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丞相嘉自絀所言不用,疾錯。

由此可見,晁錯氣焰之盛樹敵頗多,只是袁盎抓住了“七國之亂”的大好機會將其剷除。

2、漢景帝於慌亂之中卻將與吳王劉濞的仇恨忘得一乾二淨,當時的情況是,“誅晁錯”僅是吳王劉濞起兵反叛的說辭而已,漢廷是否誅殺晁錯,吳王劉濞均會反叛。

當初,吳王劉濞的太子來長安入朝覲見漢文帝,見到了皇太子劉啟,兄弟相見很是高興,即時常在一起飲酒、下棋。在這裡,我們要交待一下,吳國地處陰雨潮溼的東海之濱,那個時候還不開化,是個蠻夷之地,民風比較彪悍。吳太子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再加上吳王劉濞本身即是個有勇無謀的悍匪一樣的人物。吳王劉濞給太子請來的老師均為楚人,跟吳王濞對脾氣,浮躁強悍,行為處事又驕縱,如此一來即把吳太子培養成了一個自私、霸道、衝動的小霸王。

終於有一天,吳太子在與皇太子下棋時,發生了爭執,頓時霸王的性格立即爆發了,態度不恭,儼然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模樣。可能吳太子缺乏管教,太沒規矩了,再加上深處吳國,信息閉塞,不知道身為臣子要完全服從、謙讓。此時的皇太子劉啟也年輕氣盛,撩起棋盤將吳太子殺了。吳王自此逐漸驕狂,也不遵守諸侯王禮節,稱病不來朝覲天子。

《史記·吳王濞列傳》:孝文時,吳太子入見,得侍皇太子飲博。吳太子師傅皆楚人,輕悍,又素驕,博,爭道,不恭,皇太子引博局提吳太子,殺之。

二、漢文帝勢雖弱,手段卻硬

當初,呂太后去世,朝中大臣趁機剷除諸呂,朱虛侯劉章功勞巨大,大臣們曾經許諾將來一旦事成封其於趙地為王,封樑地於其弟東牟侯劉興居為王。但是誅滅諸呂之後,大臣們以呂太后外戚勢力強盛為前車之鑑,考慮擁立弱勢藩王為君,代王劉恆進入了他們的視野範圍,加上代太后薄氏素有“仁慈善良”之名。

漢文帝即位之後,獲知朱虛侯劉章、東牟侯劉興居當初打算擁立齊王劉襄為帝,雖時過境遷,但仍心有不爽,即有意貶抑二人的功勞,遲遲不將趙、樑封於二人,至前元二年有朝臣奏請分封皇子為王時,分封二人,但並非趙、樑,而是從齊地劃出城陽、濟北二郡,分別立劉章為城陽王、劉興居為濟北王。

漢景帝與漢文帝的差距,遇事高下立判

漢景帝即位

《資治通鑑卷第十四·漢紀六》:初,大臣之誅諸呂也,朱虛侯功尤大,大臣許盡以趙地王朱虛侯,盡以樑地王東牟侯。及帝立,聞朱虛、東牟之初欲立齊王,故絀其功,及王諸子,乃割齊二郡以王之。

漢文帝雖然以弱勢藩王入主漢廷,卻並未一味遷就身居擁立之功的大臣,為其所左右。漢文帝遲遲不大臣們當初的承諾,兌現封朱虛侯劉章趙王、東牟侯劉興居樑王,即是最典型的例證,而是按照自己的意願需要採取一味擱置的策略,最終大功化小,僅封二人一郡之王。

漢景帝與漢文帝的差距,遇事高下立判

朱虛侯有功無賞

後來,濟北王劉興居不滿功勞被奪,頗為不滿,趁漢文帝親臨太原御駕親征匈奴之機,起兵造反。漢文帝聞訊後,立即做出安排,詔令丞相和準備出擊匈奴的軍隊折回長安,任命棘蒲侯柴武為大將軍,統領四位將軍、十萬軍隊出擊劉興居;任命祁侯繒賀為將軍,率軍駐守滎陽。漢文帝返回長安後,又下詔濟北軍民,在大軍未到之時投降者既往不咎,濟北王劉興居反叛集團隨即瓦解。濟北王劉興居兵敗自殺。

漢景帝與漢文帝的差距,遇事高下立判

東牟侯暗自不滿

漢文帝深刻認識到朱虛侯劉章、東牟侯劉興居因功封王,有可能產生居功自傲威脅漢廷的局面,即以高超的政治手段將其化解。

關注“歷史倪說”,分享歷史精彩!

本文由“歷史倪說”參考以下資料:

1、《史記·袁盎晁錯列傳》

2、《史記·孝文本紀》

3、《史記·吳王濞列傳》

4、《漢書·文帝紀》

5、《漢書·爰盎晁錯傳》

6、《資治通鑑卷第十四·漢紀六》

7、《資治通鑑卷第十五·漢紀七》

8、《資治通鑑卷第十六·漢紀八》

9、《綱鑑易知錄卷十二·漢紀》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