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漢江一橋的歷史,值得每一個襄陽人看一遍!

漢江 交通 民生 社會 襄陽章甜 2017-04-12

1969年9月襄陽漢江一橋開始修建,1970年4月26日漢江一橋鐵路橋通車,5月20日公路橋通車,從此告別了襄陽段漢江無橋的歷史。襄陽漢江一橋的歷史,值得每一個襄陽人看一遍!

  • 修一橋的必要性

說到襄陽漢江一橋修建的必要性,不得不先說一下襄陽這座城市名稱的變更。襄陽市是2010年12月9日才正式更名為襄陽市的,之前叫襄樊。襄樊這個名字從何而來?1950年古襄陽城和樊城才合併為一個城市,取襄陽的“襄”和樊城的“樊”,所以合併後取名襄樊市。古襄陽城(現在襄城區)和樊城(現在樊城區)本來是兩座分別獨立的城,有一句古語是這樣說的:“鐵打的襄陽,紙糊的樊城”。說的就是襄陽城西南有山,東北方有天塹漢江阻隔,易守難攻,既然這樣自然交通也就不是很便利。古襄陽的和樊城雖然合併成一座城,但是由於交通不便,兩城經濟發展備受影響,兩岸人民迫切的需要一座大橋。襄陽漢江一橋的歷史,值得每一個襄陽人看一遍!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

  • 修一橋的過程

時任鄂豫兩省三線建設總指揮的孔慶德,成為漢江一橋的建設總指揮長。這幾個方案中,最終敲定漢江一橋建成鐵路和公路兩用大橋。原計劃3年時間修好的大橋,結果256天就完工了,在當時來說就是一個奇蹟。之所以這種奇蹟可以發生,和廣大勞動人民是分不開的。大橋設計施工的第四工程處的專業隊伍除外,市區也投入民兵3500人,當時襄陽各界群眾踴躍參加義務勞動,每天前來義務勞動的多則一兩萬人,少則兩三千人。前前後後參加修橋修路人員達到63萬人次,群眾自帶物料搭工棚800多間,伙房60多間,自發的參加義務勞動,自己解決吃住問題。襄陽漢江一橋的修建通車,可以說是漢江上的奇蹟。襄陽漢江一橋的歷史,值得每一個襄陽人看一遍!

  • 修一橋的意義

當時毛主席提出“三線建設戰略”,把全國劃分為前線、中間地帶和後方三類地區,有計劃地在三線發展軍工重工,建立國家戰略後方基地。地處鄂西北的襄陽成為“三線建設”的重點,而修建焦枝鐵路就是為“三線建設”服務的。漢江一橋的修通告別了兩岸幾千年舟楫擺渡的歷史,使襄、樊二城成為一個完整的城市, 國家三線建設順利進行,加速了襄陽和外界的交流。在修建漢江一橋中表現出的那種眾志成城、不怕困難的“建橋精神”,對於我們現在的襄陽人來說更是一筆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