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因母受辱而憤起殺人,卻被無罪釋放,被稱為孝子,後世傳頌

漢和帝 歷史 清風明月話歷史 2017-03-28

在我國古代曾經有一人叫作董黯,因為母親受辱而憤起殺人,並主動投案,最後卻被漢和帝無罪釋放,還被封官發放俸祿,成為歷史上有名的孝子,被後世傳頌。今天我給大家講講他的故事。

此人因母受辱而憤起殺人,卻被無罪釋放,被稱為孝子,後世傳頌

(圖為董黯的塑像)

董黯,出生在後漢時期句章縣石臺鄉(也就是現在浙江省餘姚市大隱鎮),是漢江都相董仲舒六世孫。按理說這董家是個大戶人家,但是因為經營不善,家道中落,傳到他這一代時,生活已經十分困頓了。這董黯還非常不幸,幼年時便已喪父,和母親兩人相依為命。

有道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家境貧寒並沒有因此打倒董黯,相反卻一直像一塊磨刀石磨礪著董黯。因為家中貧困,沒有手藝的董黯只能靠打柴為生。他每次上山打柴換錢買來的食物,總是先拿回家侍奉自己的母親。

有一次,他母親生病了,很想喝家鄉的泉水(因為大隱鎮的水遭到鹹潮入浸,水味苦澀,所以不太適於飲用)。董黯知道後,二話不說,拿起水桶便出了門。沒有想到,他竟然徒步來回二十餘華里,到大隱溪上游永昌潭擔水來給母親飲用。據傳因為往返一次太耗費時間,董黯總將水桶裝得滿滿的,擔水時還特別小心,在途中絕不轉換肩膀,生怕水桶中的水因為顛簸而溢出。如此一來,董黯每天往返二十華里去擔水,便沒有時間上山打柴還錢貼補家用,長久下去也不是辦法。於是,董黯便在外婆家(現在章山村永昌潭)旁邊的空地上建了一間簡陋的矮房,每天一大早便汲水侍奉母親,然後再上山砍柴挑到集市上換錢,貼補家中。或許是董黯的孝心感動了上天,母病的病竟然奇蹟般地好轉了。

此人因母受辱而憤起殺人,卻被無罪釋放,被稱為孝子,後世傳頌

(圖為董黯汲水侍奉母親的景象)

話說董黯有個鄰居叫做王寄,雖然此人家道殷實但是秉性頑劣,是個遊手好閒之輩。王寄成天遛狗養鳥,從不做事,對親人和長輩也不孝順。有一天,董黯的母親與王寄的母親在路上碰上,便拉起了家常。兩人都為人母,聊著聊著,自然就聊到了各自的兒子身上。哪知王寄的母親一聊到自己的兒子,便一個勁地唉聲嘆氣,說自己的王寄如何如何不懂事,如何如何不爭氣,一點也不知道孝順長輩和親人,也不知道幫家裡分擔一些事物,就知道遊手好閒。然後又不斷地稱讚董黯這孩子如何如何懂事,如何如何幫家裡做事,要是自己的王寄哪天要是像董黯這般,那死也瞑目了。

正當兩人正聊得起勁之時,王寄正好經過此處。王寄見兩人聊得如何熱烈,不免有些好奇,便躲在一旁,豎起耳朵仔細一聽,大怒,以為董黯的母親在離間自己母子關係。從此以後,王寄由此嫉恨董黯的母親。

等到董黯離家出門做事時,王寄便到董家,對董黯的母親好一番地辱罵和毆打。董母身體本來就不好,哪裡經得起這般折騰,因此臥病不起,不久便去世了。董黯得知王寄羞辱和毆打母親一事,十分生氣,本打算親自上門找王寄算賬。但是當時王寄的母親還尚在人間,生怕自己一旦生了事端,王寄的母親會受不住打擊,便一直隱忍不發。等到王寄的母親也因病去世,葬禮一切妥當之後,董黯這才親自上門找王寄算賬。他斬下王寄的首級,用它來祭奠母親的亡靈,然後再把自己捆綁起來,向官府自首。

漢和帝聽聞了此事,被他的孝心所感動,便寬釋了他擅殺之罪,還下詔封他為郎中,但是卻被董黯拒絕了。他獨自一人回到大隱鎮隱居終老。漢和帝見董黯拒絕為官,便封他為孝子,賜他俸祿。

此人因母受辱而憤起殺人,卻被無罪釋放,被稱為孝子,後世傳頌

(圖為慈溪大隱鎮)

慈母孝子的故事很快傳遍了神州大地,當地人便把大隱溪改名為慈溪,後來又把縣名改為慈溪,這就是寧波慈溪的由來。

------------------------------------------------------------------------------------------------------------------------------------------------謝謝閱讀,歡迎訂閱收藏與轉發!本站作品都是本人的原創作品,請勿轉載,謝謝大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