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謹以此文,獻給大西安建設中,即將消失的長安村落文化!


"

謹以此文,獻給大西安建設中,即將消失的長安村落文化!


王莽街道劉秀村


位於清禪寺北約1裡處,周圍有南寨村、清禪寺村、東王莽村和常旗寨村。2010年,有6個村民小組,345戶,1372人。良田1350畝(其中水田495畝),在外非務農423人,盛產稻、麥、蓮、果。大峪河從村北流過,小峪河從村西流過,小河灣子從村東南流來。


"

謹以此文,獻給大西安建設中,即將消失的長安村落文化!


王莽街道劉秀村


位於清禪寺北約1裡處,周圍有南寨村、清禪寺村、東王莽村和常旗寨村。2010年,有6個村民小組,345戶,1372人。良田1350畝(其中水田495畝),在外非務農423人,盛產稻、麥、蓮、果。大峪河從村北流過,小峪河從村西流過,小河灣子從村東南流來。


王莽街道劉秀村


人說莽進玉璽已缺,秀將天下重圓。劉秀村名傳說源於劉秀十二歲走南陽的故事。王莽在篡漢之前,殘害皇族,捕拿漢家後裔,少年劉秀避禍出逃,王莽及幫凶把一個十二歲的少年竟沒追趕得上,推算故事發生時間應在公元7年左右。“劉秀犁溝臥”“豆豆麥仁”和“掛牌”的傳說均與“走南陽”有關(見附錄)。該村就是劉秀當年出走後的宿營地,現村西去水寨的路北有劉秀井為證。


"

謹以此文,獻給大西安建設中,即將消失的長安村落文化!


王莽街道劉秀村


位於清禪寺北約1裡處,周圍有南寨村、清禪寺村、東王莽村和常旗寨村。2010年,有6個村民小組,345戶,1372人。良田1350畝(其中水田495畝),在外非務農423人,盛產稻、麥、蓮、果。大峪河從村北流過,小峪河從村西流過,小河灣子從村東南流來。


王莽街道劉秀村


人說莽進玉璽已缺,秀將天下重圓。劉秀村名傳說源於劉秀十二歲走南陽的故事。王莽在篡漢之前,殘害皇族,捕拿漢家後裔,少年劉秀避禍出逃,王莽及幫凶把一個十二歲的少年竟沒追趕得上,推算故事發生時間應在公元7年左右。“劉秀犁溝臥”“豆豆麥仁”和“掛牌”的傳說均與“走南陽”有關(見附錄)。該村就是劉秀當年出走後的宿營地,現村西去水寨的路北有劉秀井為證。


王莽街道劉秀村


由於三水眷顧,村民勤苦,該村自古磚房瓦舍,花木相映,民風淳樸,自然風景秀麗。村周圍有梅子園、柿子園、桃園、蘋果園,春天柳暗花明,麥苗兒青;秋天包穀熟,柿子紅,稻花香。夏秋之交,寒蟬與蛙聲齊鳴,冬春之時,梅花在雪中傲放。河水清,流沙析白,碧波長流,河中的大石頭下有蝦、螃蟹和小魚,河周圍的稻田附近還有不少泉水,近些年又修了不少魚池。

河水和泉水是娃們夏天“打江水”(游泳)的好去處。

該村的廟宇有老爺廟、菩薩廟、藥王廟、娘娘廟、土地廟、湘子廟、馬王廟、黨爺廟和村東南的塔,均在1953年後被拆除,村裡的鐘、鐵板橋、古柏,現蕩然無存。特別是破“四舊”時,將家譜、牌位、古書典籍、牌、匾、樽、屏等甚至龍獸屋脊均列入清除之列,夏日升家珍藏的明清字畫、文物、古董全被焚燬,三座水碾被拆除,實在可惜。

人說劉秀村雞叫得早,“三更燈火五更雞”,那是勤苦;人又說劉秀村的井水比周圍村的都深,說明地下水過濾好,那是大自然的恩賜。據說有清一代科舉,小小的村子考中了四個文秀才和一個武秀才;到了近代,不少家庭節衣縮食,供子弟上私塾,去當時在韋兆的開通巷和原興國寺上中學。至2006年,有大學生89名。

讀書的氛圍影響到文化底蘊,連風車(扇車)都有楷書寫的詩:“諸葛祭起東南風,周瑜破曹赤壁城,陸遜江南都督,得風放顆立大功”;“昔日張飛佔古城,劉備三統駐二兄,手執鋼鞭人馬動,一路發兵三路行。”

何子傑(1886—1951),號萬傑,1933—1938年曾任富平縣縣佐,每次回家坐轎車過了東王莽村就下車步行,以示對故土的眷戀和對父老鄉村的敬重,至今被村人話為美談。


"

謹以此文,獻給大西安建設中,即將消失的長安村落文化!


王莽街道劉秀村


位於清禪寺北約1裡處,周圍有南寨村、清禪寺村、東王莽村和常旗寨村。2010年,有6個村民小組,345戶,1372人。良田1350畝(其中水田495畝),在外非務農423人,盛產稻、麥、蓮、果。大峪河從村北流過,小峪河從村西流過,小河灣子從村東南流來。


王莽街道劉秀村


人說莽進玉璽已缺,秀將天下重圓。劉秀村名傳說源於劉秀十二歲走南陽的故事。王莽在篡漢之前,殘害皇族,捕拿漢家後裔,少年劉秀避禍出逃,王莽及幫凶把一個十二歲的少年竟沒追趕得上,推算故事發生時間應在公元7年左右。“劉秀犁溝臥”“豆豆麥仁”和“掛牌”的傳說均與“走南陽”有關(見附錄)。該村就是劉秀當年出走後的宿營地,現村西去水寨的路北有劉秀井為證。


王莽街道劉秀村


由於三水眷顧,村民勤苦,該村自古磚房瓦舍,花木相映,民風淳樸,自然風景秀麗。村周圍有梅子園、柿子園、桃園、蘋果園,春天柳暗花明,麥苗兒青;秋天包穀熟,柿子紅,稻花香。夏秋之交,寒蟬與蛙聲齊鳴,冬春之時,梅花在雪中傲放。河水清,流沙析白,碧波長流,河中的大石頭下有蝦、螃蟹和小魚,河周圍的稻田附近還有不少泉水,近些年又修了不少魚池。

河水和泉水是娃們夏天“打江水”(游泳)的好去處。

該村的廟宇有老爺廟、菩薩廟、藥王廟、娘娘廟、土地廟、湘子廟、馬王廟、黨爺廟和村東南的塔,均在1953年後被拆除,村裡的鐘、鐵板橋、古柏,現蕩然無存。特別是破“四舊”時,將家譜、牌位、古書典籍、牌、匾、樽、屏等甚至龍獸屋脊均列入清除之列,夏日升家珍藏的明清字畫、文物、古董全被焚燬,三座水碾被拆除,實在可惜。

人說劉秀村雞叫得早,“三更燈火五更雞”,那是勤苦;人又說劉秀村的井水比周圍村的都深,說明地下水過濾好,那是大自然的恩賜。據說有清一代科舉,小小的村子考中了四個文秀才和一個武秀才;到了近代,不少家庭節衣縮食,供子弟上私塾,去當時在韋兆的開通巷和原興國寺上中學。至2006年,有大學生89名。

讀書的氛圍影響到文化底蘊,連風車(扇車)都有楷書寫的詩:“諸葛祭起東南風,周瑜破曹赤壁城,陸遜江南都督,得風放顆立大功”;“昔日張飛佔古城,劉備三統駐二兄,手執鋼鞭人馬動,一路發兵三路行。”

何子傑(1886—1951),號萬傑,1933—1938年曾任富平縣縣佐,每次回家坐轎車過了東王莽村就下車步行,以示對故土的眷戀和對父老鄉村的敬重,至今被村人話為美談。


王莽街道劉秀村


新中國成立前後,村民們互相幫扶,自願結成孝義會,參與者集資提前做好棺材放到廟裡,誰家人去世了,急用急抬。另一種形式是,紅事不請不到,聽到喪事,你提一斗米,我出幾升面,幫鄉黨渡過難關。


"

謹以此文,獻給大西安建設中,即將消失的長安村落文化!


王莽街道劉秀村


位於清禪寺北約1裡處,周圍有南寨村、清禪寺村、東王莽村和常旗寨村。2010年,有6個村民小組,345戶,1372人。良田1350畝(其中水田495畝),在外非務農423人,盛產稻、麥、蓮、果。大峪河從村北流過,小峪河從村西流過,小河灣子從村東南流來。


王莽街道劉秀村


人說莽進玉璽已缺,秀將天下重圓。劉秀村名傳說源於劉秀十二歲走南陽的故事。王莽在篡漢之前,殘害皇族,捕拿漢家後裔,少年劉秀避禍出逃,王莽及幫凶把一個十二歲的少年竟沒追趕得上,推算故事發生時間應在公元7年左右。“劉秀犁溝臥”“豆豆麥仁”和“掛牌”的傳說均與“走南陽”有關(見附錄)。該村就是劉秀當年出走後的宿營地,現村西去水寨的路北有劉秀井為證。


王莽街道劉秀村


由於三水眷顧,村民勤苦,該村自古磚房瓦舍,花木相映,民風淳樸,自然風景秀麗。村周圍有梅子園、柿子園、桃園、蘋果園,春天柳暗花明,麥苗兒青;秋天包穀熟,柿子紅,稻花香。夏秋之交,寒蟬與蛙聲齊鳴,冬春之時,梅花在雪中傲放。河水清,流沙析白,碧波長流,河中的大石頭下有蝦、螃蟹和小魚,河周圍的稻田附近還有不少泉水,近些年又修了不少魚池。

河水和泉水是娃們夏天“打江水”(游泳)的好去處。

該村的廟宇有老爺廟、菩薩廟、藥王廟、娘娘廟、土地廟、湘子廟、馬王廟、黨爺廟和村東南的塔,均在1953年後被拆除,村裡的鐘、鐵板橋、古柏,現蕩然無存。特別是破“四舊”時,將家譜、牌位、古書典籍、牌、匾、樽、屏等甚至龍獸屋脊均列入清除之列,夏日升家珍藏的明清字畫、文物、古董全被焚燬,三座水碾被拆除,實在可惜。

人說劉秀村雞叫得早,“三更燈火五更雞”,那是勤苦;人又說劉秀村的井水比周圍村的都深,說明地下水過濾好,那是大自然的恩賜。據說有清一代科舉,小小的村子考中了四個文秀才和一個武秀才;到了近代,不少家庭節衣縮食,供子弟上私塾,去當時在韋兆的開通巷和原興國寺上中學。至2006年,有大學生89名。

讀書的氛圍影響到文化底蘊,連風車(扇車)都有楷書寫的詩:“諸葛祭起東南風,周瑜破曹赤壁城,陸遜江南都督,得風放顆立大功”;“昔日張飛佔古城,劉備三統駐二兄,手執鋼鞭人馬動,一路發兵三路行。”

何子傑(1886—1951),號萬傑,1933—1938年曾任富平縣縣佐,每次回家坐轎車過了東王莽村就下車步行,以示對故土的眷戀和對父老鄉村的敬重,至今被村人話為美談。


王莽街道劉秀村


新中國成立前後,村民們互相幫扶,自願結成孝義會,參與者集資提前做好棺材放到廟裡,誰家人去世了,急用急抬。另一種形式是,紅事不請不到,聽到喪事,你提一斗米,我出幾升面,幫鄉黨渡過難關。


王莽街道劉秀村


(何振中)

何振中(1909—1978)就是從劉秀村走出的西北著名秦腔演員。同時,夏忠英、何悅忍曾先後辦有自樂社和同樂社,夏忠英為班主,經常率部演出,在江坡村的廟會上,曾和西安大劇團唱對臺戲。

該村人信醫不信巫,近現代不斷出現有影響一方的醫生:何悅峰(1897—1958),被鄰村人尊稱“何四先生”,為人正直,重醫德,精研醫術,經常為貧困家庭免費看病或自己墊錢給病人買藥救急。去世後方圓知識界送有四聯:“尚留良方濟活人,教子訓孫音宛在;精研醫術大國手,各界和人恩常存。”影響了後世從醫從教的幾代人。同時代的醫生相繼還有何悅貴(1912—1986)、夏成信(1906—1986)、侯丕顯(1923—1986)。20世紀60年代後,醫生夏濟華、何永豐、何春霞等在村裡率先成立醫療站。1972年7月28日《人民日報》第三版報道了劉秀村合作醫療站,題目為《合作醫療,根深葉茂》。對劉秀村醫生將920刺激素試用臨床治療脫髮作了宣傳,如今到劉秀村治療脫髮的患者仍絡繹不絕。

在教育方面,1920—1935年全村先後辦有私塾七所,尤其南寨,每年冬至要祭孔,祭孔畢老師和學生同吃豆腐腦。抗戰時,劉秀村有二三十學生到韋北上學。1939年,南寨村城隍廟辦起秦嶺小學,多數是劉秀村學生。學生編有順口溜:“秦嶺小學好學風,校長就是李志中……”1953年劉秀村建立初小,村裡有十餘人先後從教或擔任校長,小學堂走出了後來的大學生。

人在外邊忙生計,心在劉秀清水間。何仁藏(1925—2000)夫婦在蘭州,但一直和鄉黨往來不斷,村中在蘭州從軍的、出差的都喜歡去他家登門看望。

何斌魁,1936年生,2005年被評為全國關心下一代先進工作者,曾任長安縣教育局局長、人大副主任等職,率先策劃成立劉秀村“關協”,關心鄉親的疾苦和家鄉的發展,平易近人,為鄉黨子女上學,生病就醫,學成就業排憂解難。於2006年大力倡導和悉心支持編纂了《劉秀村簡史》,填補了村史空白。

何可護,1945年生,曾任市農墾局局長等職,不但將荒涼的草灘農場變成開發熱土,還經常關心過問家鄉工作。


"

謹以此文,獻給大西安建設中,即將消失的長安村落文化!


王莽街道劉秀村


位於清禪寺北約1裡處,周圍有南寨村、清禪寺村、東王莽村和常旗寨村。2010年,有6個村民小組,345戶,1372人。良田1350畝(其中水田495畝),在外非務農423人,盛產稻、麥、蓮、果。大峪河從村北流過,小峪河從村西流過,小河灣子從村東南流來。


王莽街道劉秀村


人說莽進玉璽已缺,秀將天下重圓。劉秀村名傳說源於劉秀十二歲走南陽的故事。王莽在篡漢之前,殘害皇族,捕拿漢家後裔,少年劉秀避禍出逃,王莽及幫凶把一個十二歲的少年竟沒追趕得上,推算故事發生時間應在公元7年左右。“劉秀犁溝臥”“豆豆麥仁”和“掛牌”的傳說均與“走南陽”有關(見附錄)。該村就是劉秀當年出走後的宿營地,現村西去水寨的路北有劉秀井為證。


王莽街道劉秀村


由於三水眷顧,村民勤苦,該村自古磚房瓦舍,花木相映,民風淳樸,自然風景秀麗。村周圍有梅子園、柿子園、桃園、蘋果園,春天柳暗花明,麥苗兒青;秋天包穀熟,柿子紅,稻花香。夏秋之交,寒蟬與蛙聲齊鳴,冬春之時,梅花在雪中傲放。河水清,流沙析白,碧波長流,河中的大石頭下有蝦、螃蟹和小魚,河周圍的稻田附近還有不少泉水,近些年又修了不少魚池。

河水和泉水是娃們夏天“打江水”(游泳)的好去處。

該村的廟宇有老爺廟、菩薩廟、藥王廟、娘娘廟、土地廟、湘子廟、馬王廟、黨爺廟和村東南的塔,均在1953年後被拆除,村裡的鐘、鐵板橋、古柏,現蕩然無存。特別是破“四舊”時,將家譜、牌位、古書典籍、牌、匾、樽、屏等甚至龍獸屋脊均列入清除之列,夏日升家珍藏的明清字畫、文物、古董全被焚燬,三座水碾被拆除,實在可惜。

人說劉秀村雞叫得早,“三更燈火五更雞”,那是勤苦;人又說劉秀村的井水比周圍村的都深,說明地下水過濾好,那是大自然的恩賜。據說有清一代科舉,小小的村子考中了四個文秀才和一個武秀才;到了近代,不少家庭節衣縮食,供子弟上私塾,去當時在韋兆的開通巷和原興國寺上中學。至2006年,有大學生89名。

讀書的氛圍影響到文化底蘊,連風車(扇車)都有楷書寫的詩:“諸葛祭起東南風,周瑜破曹赤壁城,陸遜江南都督,得風放顆立大功”;“昔日張飛佔古城,劉備三統駐二兄,手執鋼鞭人馬動,一路發兵三路行。”

何子傑(1886—1951),號萬傑,1933—1938年曾任富平縣縣佐,每次回家坐轎車過了東王莽村就下車步行,以示對故土的眷戀和對父老鄉村的敬重,至今被村人話為美談。


王莽街道劉秀村


新中國成立前後,村民們互相幫扶,自願結成孝義會,參與者集資提前做好棺材放到廟裡,誰家人去世了,急用急抬。另一種形式是,紅事不請不到,聽到喪事,你提一斗米,我出幾升面,幫鄉黨渡過難關。


王莽街道劉秀村


(何振中)

何振中(1909—1978)就是從劉秀村走出的西北著名秦腔演員。同時,夏忠英、何悅忍曾先後辦有自樂社和同樂社,夏忠英為班主,經常率部演出,在江坡村的廟會上,曾和西安大劇團唱對臺戲。

該村人信醫不信巫,近現代不斷出現有影響一方的醫生:何悅峰(1897—1958),被鄰村人尊稱“何四先生”,為人正直,重醫德,精研醫術,經常為貧困家庭免費看病或自己墊錢給病人買藥救急。去世後方圓知識界送有四聯:“尚留良方濟活人,教子訓孫音宛在;精研醫術大國手,各界和人恩常存。”影響了後世從醫從教的幾代人。同時代的醫生相繼還有何悅貴(1912—1986)、夏成信(1906—1986)、侯丕顯(1923—1986)。20世紀60年代後,醫生夏濟華、何永豐、何春霞等在村裡率先成立醫療站。1972年7月28日《人民日報》第三版報道了劉秀村合作醫療站,題目為《合作醫療,根深葉茂》。對劉秀村醫生將920刺激素試用臨床治療脫髮作了宣傳,如今到劉秀村治療脫髮的患者仍絡繹不絕。

在教育方面,1920—1935年全村先後辦有私塾七所,尤其南寨,每年冬至要祭孔,祭孔畢老師和學生同吃豆腐腦。抗戰時,劉秀村有二三十學生到韋北上學。1939年,南寨村城隍廟辦起秦嶺小學,多數是劉秀村學生。學生編有順口溜:“秦嶺小學好學風,校長就是李志中……”1953年劉秀村建立初小,村裡有十餘人先後從教或擔任校長,小學堂走出了後來的大學生。

人在外邊忙生計,心在劉秀清水間。何仁藏(1925—2000)夫婦在蘭州,但一直和鄉黨往來不斷,村中在蘭州從軍的、出差的都喜歡去他家登門看望。

何斌魁,1936年生,2005年被評為全國關心下一代先進工作者,曾任長安縣教育局局長、人大副主任等職,率先策劃成立劉秀村“關協”,關心鄉親的疾苦和家鄉的發展,平易近人,為鄉黨子女上學,生病就醫,學成就業排憂解難。於2006年大力倡導和悉心支持編纂了《劉秀村簡史》,填補了村史空白。

何可護,1945年生,曾任市農墾局局長等職,不但將荒涼的草灘農場變成開發熱土,還經常關心過問家鄉工作。


王莽街道劉秀村


(夏仁朝)

夏仁朝,1945年生。曾任市人大副主任,非常關注家鄉的水利基本設施,想方設法支持家鄉的水利建設和道路建設。


"

謹以此文,獻給大西安建設中,即將消失的長安村落文化!


王莽街道劉秀村


位於清禪寺北約1裡處,周圍有南寨村、清禪寺村、東王莽村和常旗寨村。2010年,有6個村民小組,345戶,1372人。良田1350畝(其中水田495畝),在外非務農423人,盛產稻、麥、蓮、果。大峪河從村北流過,小峪河從村西流過,小河灣子從村東南流來。


王莽街道劉秀村


人說莽進玉璽已缺,秀將天下重圓。劉秀村名傳說源於劉秀十二歲走南陽的故事。王莽在篡漢之前,殘害皇族,捕拿漢家後裔,少年劉秀避禍出逃,王莽及幫凶把一個十二歲的少年竟沒追趕得上,推算故事發生時間應在公元7年左右。“劉秀犁溝臥”“豆豆麥仁”和“掛牌”的傳說均與“走南陽”有關(見附錄)。該村就是劉秀當年出走後的宿營地,現村西去水寨的路北有劉秀井為證。


王莽街道劉秀村


由於三水眷顧,村民勤苦,該村自古磚房瓦舍,花木相映,民風淳樸,自然風景秀麗。村周圍有梅子園、柿子園、桃園、蘋果園,春天柳暗花明,麥苗兒青;秋天包穀熟,柿子紅,稻花香。夏秋之交,寒蟬與蛙聲齊鳴,冬春之時,梅花在雪中傲放。河水清,流沙析白,碧波長流,河中的大石頭下有蝦、螃蟹和小魚,河周圍的稻田附近還有不少泉水,近些年又修了不少魚池。

河水和泉水是娃們夏天“打江水”(游泳)的好去處。

該村的廟宇有老爺廟、菩薩廟、藥王廟、娘娘廟、土地廟、湘子廟、馬王廟、黨爺廟和村東南的塔,均在1953年後被拆除,村裡的鐘、鐵板橋、古柏,現蕩然無存。特別是破“四舊”時,將家譜、牌位、古書典籍、牌、匾、樽、屏等甚至龍獸屋脊均列入清除之列,夏日升家珍藏的明清字畫、文物、古董全被焚燬,三座水碾被拆除,實在可惜。

人說劉秀村雞叫得早,“三更燈火五更雞”,那是勤苦;人又說劉秀村的井水比周圍村的都深,說明地下水過濾好,那是大自然的恩賜。據說有清一代科舉,小小的村子考中了四個文秀才和一個武秀才;到了近代,不少家庭節衣縮食,供子弟上私塾,去當時在韋兆的開通巷和原興國寺上中學。至2006年,有大學生89名。

讀書的氛圍影響到文化底蘊,連風車(扇車)都有楷書寫的詩:“諸葛祭起東南風,周瑜破曹赤壁城,陸遜江南都督,得風放顆立大功”;“昔日張飛佔古城,劉備三統駐二兄,手執鋼鞭人馬動,一路發兵三路行。”

何子傑(1886—1951),號萬傑,1933—1938年曾任富平縣縣佐,每次回家坐轎車過了東王莽村就下車步行,以示對故土的眷戀和對父老鄉村的敬重,至今被村人話為美談。


王莽街道劉秀村


新中國成立前後,村民們互相幫扶,自願結成孝義會,參與者集資提前做好棺材放到廟裡,誰家人去世了,急用急抬。另一種形式是,紅事不請不到,聽到喪事,你提一斗米,我出幾升面,幫鄉黨渡過難關。


王莽街道劉秀村


(何振中)

何振中(1909—1978)就是從劉秀村走出的西北著名秦腔演員。同時,夏忠英、何悅忍曾先後辦有自樂社和同樂社,夏忠英為班主,經常率部演出,在江坡村的廟會上,曾和西安大劇團唱對臺戲。

該村人信醫不信巫,近現代不斷出現有影響一方的醫生:何悅峰(1897—1958),被鄰村人尊稱“何四先生”,為人正直,重醫德,精研醫術,經常為貧困家庭免費看病或自己墊錢給病人買藥救急。去世後方圓知識界送有四聯:“尚留良方濟活人,教子訓孫音宛在;精研醫術大國手,各界和人恩常存。”影響了後世從醫從教的幾代人。同時代的醫生相繼還有何悅貴(1912—1986)、夏成信(1906—1986)、侯丕顯(1923—1986)。20世紀60年代後,醫生夏濟華、何永豐、何春霞等在村裡率先成立醫療站。1972年7月28日《人民日報》第三版報道了劉秀村合作醫療站,題目為《合作醫療,根深葉茂》。對劉秀村醫生將920刺激素試用臨床治療脫髮作了宣傳,如今到劉秀村治療脫髮的患者仍絡繹不絕。

在教育方面,1920—1935年全村先後辦有私塾七所,尤其南寨,每年冬至要祭孔,祭孔畢老師和學生同吃豆腐腦。抗戰時,劉秀村有二三十學生到韋北上學。1939年,南寨村城隍廟辦起秦嶺小學,多數是劉秀村學生。學生編有順口溜:“秦嶺小學好學風,校長就是李志中……”1953年劉秀村建立初小,村裡有十餘人先後從教或擔任校長,小學堂走出了後來的大學生。

人在外邊忙生計,心在劉秀清水間。何仁藏(1925—2000)夫婦在蘭州,但一直和鄉黨往來不斷,村中在蘭州從軍的、出差的都喜歡去他家登門看望。

何斌魁,1936年生,2005年被評為全國關心下一代先進工作者,曾任長安縣教育局局長、人大副主任等職,率先策劃成立劉秀村“關協”,關心鄉親的疾苦和家鄉的發展,平易近人,為鄉黨子女上學,生病就醫,學成就業排憂解難。於2006年大力倡導和悉心支持編纂了《劉秀村簡史》,填補了村史空白。

何可護,1945年生,曾任市農墾局局長等職,不但將荒涼的草灘農場變成開發熱土,還經常關心過問家鄉工作。


王莽街道劉秀村


(夏仁朝)

夏仁朝,1945年生。曾任市人大副主任,非常關注家鄉的水利基本設施,想方設法支持家鄉的水利建設和道路建設。


王莽街道劉秀村


附錄:王莽趕劉秀都是圍繞追與逃,搜與藏,強與弱展開的。(1)“犁溝臥”是指劉秀被追,慌不擇路,臥在田野的犁溝內,馬和牛過去都抬蹄子,唯獨騾子過去不抬蹄子,劉秀指著騾子說:“狠心騾子不留後!”;空中飛的八哥鳥叫道:“劉秀犁溝臥(災狗瞌睡多)”劉秀鄙視八哥說:“你嘴長,可你總飛不過秦嶺。”老鴰聽到八哥洩密,忙說“瞎話、瞎話”。(2)“井”是指劉秀被追趕藏在現村西的井中,蜘蛛立即網上了蜘蛛網,幫劉秀藏匿。(3)“豆豆麥仁”,指劉秀跑到劉秀村時,飢不擇食,村姑看到落難的兒童,給他端了碗豆豆麥仁,解飢解渴。(4)“掛牌”指劉秀飢渴難捱,揀桑葚吃,亦記著桑樹的恩惠。後事成掛牌時,欲給桑樹掛,結果錯掛在楊樹上,致使桑樹氣炸了樹皮,楊樹葉子拍手自得,看來一代明君也有誤。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