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堆爛泥下埋著一位開國皇帝,雖歷經兩千年卻無盜墓賊敢盜掘

漢光武帝 漢朝 東漢 王莽 歷史山人 歷史山人 2017-10-23

一堆爛泥下埋著一位開國皇帝,雖歷經兩千年卻無盜墓賊敢盜掘

在封建社會,皇帝的駕崩無異於國喪,禮遇不用多說,陵寢的選擇也是至關重要的事情,特別是為了能夠延續子孫後代對王朝的綿延統治往往要選一個萬年風水寶地進行安葬,在古代有著這樣的說法“生於蘇杭葬於北邙”,因此很多朝代的君主陵寢都選在了北邙山附近,而在這塊難得的風水寶地上埋了一位開國皇帝,雖歷經千年卻沒有一個盜墓賊敢偷倔堪稱傳奇。

一堆爛泥下埋著一位開國皇帝,雖歷經兩千年卻無盜墓賊敢盜掘

這就是葬了著名的東漢開國皇帝劉秀的原陵,他以一名王室沒落後裔發家,在新莽政權後期跟隨起義軍一起推翻王莽統治,在歷經磨難之後,終於力挽狂瀾於既倒,延續了大漢基業再造漢朝,因其建國後將國都遷於長安之東的洛陽而被史學家稱為“東漢”。劉氏江山在光武帝的手下得以統一延續,這在歷朝歷代中也是絕無僅有的(大周朝的東周西周為一例,不過當時不是封建社會所以算不上,另外就是東晉西晉和北宋南宋,不過這兩個朝代雖然姓氏未改,卻都失掉了半壁江山,相比而言,劉秀在西漢滅亡王莽篡權後建立的東漢王朝為大一統的中國因此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

一堆爛泥下埋著一位開國皇帝,雖歷經兩千年卻無盜墓賊敢盜掘

劉秀建立東漢王朝後,實行了比較開明的政策,他釋放奴隸,整治吏治,發展社會生產力,並在農業方面大力減稅,對百姓休養生息,因此當時形成了“光武中興”的蓬勃氣象,為後世所稱道。

一堆爛泥下埋著一位開國皇帝,雖歷經兩千年卻無盜墓賊敢盜掘

劉秀死後並沒有像其他開國帝王那樣為建造陵寢而鋪張浪費,他的陵墓陪葬品不多,建造也相對簡陋。

一堆爛泥下埋著一位開國皇帝,雖歷經兩千年卻無盜墓賊敢盜掘

但劉秀的陵寢卻不同於一般帝王陵寢那樣選址,他另闢蹊徑將墓地選在了北邙山和黃河之間,建造成了面朝高山背對水的墓穴,並且要求墓地面積不要超過2畝地,只要能夠保證墳墓中不存積水即可,不搞填土為陵,積水為池的大工程。因此隨著時間的推移歲月的變遷,劉秀的墓地被滾滾黃河水沖刷在了爛泥灘下,成為了絕世少有的帝王陵寢之一。

一堆爛泥下埋著一位開國皇帝,雖歷經兩千年卻無盜墓賊敢盜掘

兩千多年來黃河改道數次,但光武帝劉秀的陵寢卻一直安然無恙沒有遭到人為破壞,也沒有盜墓賊的光顧,住在此地的人認為,主要的一個原因是劉秀的這座陵墓被埋在了黃河泥潭下,因黃河水深湍急,歷代盜墓賊根本無法下手而沒辦法盜掘,或許這就是天意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