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技九院改革開放的故事:匯聚在航天電子的旗幟下書寫精彩

“航天電子”發展壯大的“關鍵一招”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九院本身就是改革開放的產物。而改革鮮少一蹴而就——

2003年3月28日,本是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日子,但對中國航天事業而言,這一天實在是不同尋常。此前分別隸屬於集團公司一院、五院、九院、十院,分佈於全國8個省市自治區的15家企事業單位,在這一天匯聚到了“航天電子”旗幟下,公司名為中國航天時代電子公司。莊嚴的人民大會堂見證了航天科技集團組建以來最大的一次結構調整和專業重組。

“隨著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電子產品在航天產品中所佔的比重不斷加大。電子技術的基礎作用、與其他技術的融合作用及其對型號發展的支撐作用越發凸顯出來。所以,這一次實施調整重組,目的是在體制上搭建一個發展平臺。”那一天,時任集團公司總經理的張慶偉這樣說。那一天,柳枝抽綠,陽光正好,“航天電子”誕生在春天裡。

6年後的2009年2月23日,同樣也是春天,北京大觀園酒店裡,熱鬧非凡。一塊寫有“中國航天電子技術研究院”的金黃色牌匾,披著紅色綢緞呈現在眾人面前。這個航天電子專業領域的大型科研生產聯合體是在中國航天時代電子公司有關資源為基礎上組建的,後被航天人稱為“新九院”。

航天科技九院改革開放的故事:匯聚在航天電子的旗幟下書寫精彩

九院園區辦公大樓

歷經兩次重大改革重組,“新九院”在此後近十年的時間成為了中國航天電子更廣闊、更有利於發揮系統集成優勢的科技創新平臺。與整個院的“改革氣質”相符的是,九院下屬多家廠所也經歷了數次改革。50多年來致力於慣性技術發展的13所就是其中一家。

13所、230廠分別是國內早期組建的慣性技術專業研究所和精密慣性器件專業製造廠,也是我國航天領域重要的慣性技術產品研製生產基地。但由於歷史原因,這一廠一所存在著研產結合不緊密、科研生產流程不暢、利益與責任不清晰等問題,導致慣導專業核心技術攻關和研發創新能力不足,精密加工手段和過程控制先進性不突出,兩家單位的優勢技術都不能得到充分發揮。

2013年11月,九院決定對13所(含時代光電公司、激光導航公司)和230廠實施改革重組。

短短五年,一所一廠不僅實現了“統一經營管理、優化資源配置、調整產業結構和統籌規劃建設”的目標,同時鞏固提升了在國內慣性導航專業的領先地位,市場拓展能力、科研生產能力、研發創新能力、基礎建設能力顯著提高,黨建和企業文化建設、人才隊伍建設成效突出,職工隊伍的精神面貌明顯改觀,“1+1>2”的願景實現了!“一次徹底的革新,讓我們‘挽狂瀾於既倒’。”憶起當年的重組,一位在13所工作多年的老同志非常感慨。

40餘年來,正是在改革創新的指引下,所廠堅持以技術創新為戰略基點,在繼承撓性陀螺捷聯慣性系統、靜壓氣浮平臺系統、靜壓液浮平臺系統等技術的基礎上,勇於創新、勇攀高峰,相繼突破了光纖陀螺、激光陀螺核心技術,研製出多種光纖陀螺捷聯慣性系統、激光陀螺捷聯慣性系統,成功實現在衛星、飛船、目標飛行器、火箭、導彈、飛機、艦船等領域的工程應用,推動我國慣性平臺技術朝著高精度、高可靠性、小型化方向發展。

同樣對“航天電子”而言,改革開放這一招又何嘗不是關鍵。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九院邁小步、不停步,全面完成了企業資產改制上市,資產證券化率提高至52%。通過定向增發等方式實施資本市場再融資,累計獲得資金46.74億元,用於改制上市各子公司產業發展和能力建設。同時,上市公司和子公司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不斷完善總經理辦公會、董事會和股東大會制度,實現了科學管理、規範管理。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

九院有許多創業故事,“讓航天芯遨遊在太空”便是其中之一。

長久以來,缺“芯”一直是中國航天最深刻的痛。每年因為進口芯片,國家需要花費幾千億美元。

為了讓中國的衛星用上自主研發的CPU芯片,實現衛星核心元器件的真正國產化,九院772所的航天人埋頭一干就是十幾年——

2002年,772所開始投入研製宇航級CPU芯片。2006年,第一代CPU芯片研製成功。2011年11月20日,國產首枚32位空間用CPU隨試驗衛星四號升空,實現了“中國芯”遨遊在太空。2015年7月25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順利升空的兩顆新一代北斗導航衛星100%使用了國產宇航CPU芯片。

提起“航天芯”的誕生和成長,只記得技術上的總結詞卻“不太會講故事”的副總工程師於立新淡淡的語氣裡隱約一絲感慨:“十幾年聽起來很短,但對搞電子產品的人來說,這個時間算是很長的。可以說,參與這件事的是一代人。”

於立新所說的這“一代人”無疑是耐得住寂寞、打得了硬仗的一代人。在“航天芯”的研製過程中,他們放棄了中國研製自主元器件最普遍的道路——仿製後再創新,選擇了完全自主研發的道路。從最開始,他們就把研發目標定在了當時的國際下一代CPU上。那時,下一代宇航用CPU還沒有實際產品出現,有的只是一個大致的思路和概念。

有了這樣的勇氣和自信,國產芯片從研發伊始,就瞄準了替代進口芯片這一目標。

十幾年過去了,如今,用戶對國產“航天芯”早已從不相信、不敢用,到主動找過來用,越來越青睞國產“航天芯”。近期,772所更是研製出國內首個自主可控的第五代宇航用千萬門級高性能、高可靠FPGA及配套刷新芯片,標誌著九院成功攻克65納米千萬門級FPGA產品及配套產品研製的所有關鍵核心技術。

航天科技九院改革開放的故事:匯聚在航天電子的旗幟下書寫精彩

九院大力推進關鍵元器件國產化,實現自主可控。圖為電路封裝關鍵工序。

九院的改革創業故事,不僅隨著“航天芯”寫在了太空,也伴著無數個燈火通明的夜晚寫進了704所的歲月。

“這幾位可都是加班大王。”704所老專家宋宗炎指著身邊的幾位老夥伴笑著說。

年逾古稀的他們把一生都獻給了中國航天的測控事業。這一生,他們親眼看著704所從由幾間簡陋的辦公室、十來名熱血青年組成的“國防第五研究院一分院8室”,成長為航天測控領域的“國家隊”成員,再到擁有2300名在職職工的中國航天電子信息系統領軍企業。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目前704所在測控通信導航、傳感器、雷達與對抗三大專業頭頂若干“最”的光環:國內最大的軍用傳感器研製生產配套單位;最大的軍用衛星導航設備供應商;研製了國內首個最先進的星載微波、激光氣象雷達……

2007年11月26日上午9時26分,人民網發佈一條快訊:“嫦娥一號從月球傳來美麗的聲音。現在是《歌唱祖國》。”

同一天,一封感謝信從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寄往704所:“在貴所的大力支持下,(嫦娥一號)地面應用系統完成了探測數據的接收、處理、數據管理和載荷運行管理等任務,完成了中國首次月球探測工程第一幅月面圖像的處理和製圖工作,為繞月探測工程的圓滿成功作出了重大貢獻……”

那一天,704所8室向來沉默寡言的航天“女兵”李強清晰地聽到了遙遠月球軌道上的我國第一顆繞月探測衛星“嫦娥一號”傳回的樂曲,激動得難以自抑。由於負責“嫦娥一號”語音存儲設備研製任務,這位為人女、為人妻、為人母的航天工作者已經連續拼了好幾個月,連新年的鐘聲都是在實驗室裡聽到的。

其實,“嫦娥一號”語音存儲裝置在立項時,衛星已進入正樣研製階段,技術狀態已定型,星上設備已投產,因此語音存儲裝置的設計,必須立足於不影響衛星的正常研製,難度可想而知。

在研製週期短、技術難度大、質量要求苛刻的情況下,李強和同事們在短短五個月內完成了從立題到鑑定件及正樣件產品的交付,在整個研製過程中和系統聯試以及整星聯試過程中未發生任何質量問題,這在星載產品的研製上可以算得上是個奇蹟。

奇蹟的締造,來自航天人對祖國和人民的使命責任擔當。

在中國航天事業60餘年的發展歷程中,九院各單位為我國載人航天工程、月球探測工程、國家重點航天型號裝備等,提供了數以千萬計的高質量、高可靠電子信息系統設備與元器件產品,產品覆蓋航天領域所有重點型號。

航天科技九院改革開放的故事:匯聚在航天電子的旗幟下書寫精彩

九院技術產品覆蓋航天領域所有重點型號。圖為DF-5B經過天安門廣場。

這些產品被廣泛地應用於火箭、衛星、飛船以及重點型號裝備的各個關鍵部位,一同構成了各類航天器“耳聰目明的五官”“精確的大腦”“敏感的神經”“可靠靈活的關節和經脈”以及“遍佈全身的血管”。

九院有功於國家航天工程,也有功於國民經濟建設和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

隨著改革開放向縱深發展,九院的集成電路、工業機器人、物聯網、移動衛星通信系統、太赫茲安檢系統、空氣淨化新風系統紛紛進入民用市場。

今年10月,九院與順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聯合研製的國產化大型商業無人機飛鴻-98演示飛行試驗取得圓滿成功。作為業載能力居全球首位的國產化商業無人機,它創造了國內大型商業無人機研製週期最短的記錄。同時,無人機、精確制導炸彈和宇航電子元器件成功開拓國際市場,“航天電子”以其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迅速贏得了用戶的信賴。

航天科技九院改革開放的故事:匯聚在航天電子的旗幟下書寫精彩

九院大力發展系統級產品,成果豐碩。圖為與順豐控股聯合研製的飛鴻-98商用無人機。

就這樣,九院的航天人們把創新寫進了發展的日記,寫進數以千萬計的電子產品的“基因”裡。探索宇宙到達哪裡,國家和民眾的需求指向哪裡,“航天電子”就一路相隨到哪裡。

“改革開放是億萬人民自己的事業”

改革開放是億萬人民自己的事業。在九院,這一點得到了印證。有了“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闖勁”和“滴水穿石的韌勁”,九院的航天人勇立改革開放潮頭,締造了“航天電子”的今天。

對很多人而言,九院771所是一個陌生而又神祕的名字:這個多次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國防科技進步特等獎、“全國五一勞動獎狀”的研究所,是國家實施航天工程和型號裝備建設所佈局的唯一的集計算機、半導體集成電路和混合集成電路科研生產為一體的大型綜合研究所,2017年榮獲第五屆“全國文明單位”榮譽稱號。

改革開放40年來,九院771所始終堅持“保軍是第一政治”,立足需求,以實現航天和型號裝備信息化、現代化的自主可控為方向,構建了集成電路、混合集成電路、計算機三大核心產品體系,突出解決航天高可靠嵌入式計算機及裝備國產化、小型化與智能化所需的系統集成器件、信息高效處理與傳輸、功率器件的研製問題,先後創造了國家重大專項抗輻照高密度星載通用計算機SiP、半導體集成電路、混合集成電路發展史上“39個第一”,在確保國家核心器件國產化、自主可控的道路上奮力前行,見證了整機系統化、系統芯片化、芯片國產化戰略規劃的一步步實現,771人用智慧創造著中國航天計算機與微電子技術發展的傳奇。

或許這“39個第一”,少有人知。但這“39個第一”背後的一個名字卻舉國皆知——羅健夫。

這個窗前的燈光經常最後一個熄滅而又最先一個亮起的航天工作者,這個身患癌症還常常連續三天、五天、七天扎進工作室裡的微電子專家,這個一生只有短短47年的“中國式保爾”被寫進了九院的歷史,也在新中國成立60週年被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之一。

羅健夫感動中國、感動了航天,也持續感動著這份事業的後來人。

2016年10月,九院13所特級技師李峰的事蹟在央視新聞頻道專題片《大國工匠》中播出。面對鏡頭,李峰始終強調,自己只是航天人中最平凡的一個角色,也是千萬工匠中最普通的一員。

在航天領域,慣性器件猶如火箭的“眼睛”,測量飛行數據,提高入軌精度,控制飛行姿態,是眾所周知的關鍵產品。李峰的工作就是加工慣性器件中的加速度計,關鍵尺寸每1微米的變形,就能導致火箭在太空幾公里的軌道誤差。1微米是什麼概念?大約是頭髮絲直徑的七十分之一。

近30年,經李峰加工後驗收的產品沒有任何質量問題,加工出的零件完全符合標準、精確無誤。他打磨的不僅是零件,更是一種一代代傳承下來的航天人的心性。

航天科技九院改革開放的故事:匯聚在航天電子的旗幟下書寫精彩

九院積極開展科研生產能力體系建設。圖為某慣性產品生產線。

改革是實幹家的平臺、奮鬥者的舞臺。今天,當我們翻開“航天電子”改革開放以來的成績單和功勳簿,一個個實幹家、奮鬥者的身影躍然紙上。

先後有6名兩院院士、1名俄羅斯外籍院士、3名全國勞動模範在九院工作。目前,九院有中國科學院院士2名、全國勞動模範1名、“大國工匠”1名、國家級專家10名、全國技術能手15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50餘名,以及各類國家級和省部級學科技術帶頭人、領軍人才200餘名。現有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1個。

九院的故事,由九院的航天人共同書寫。隨著改革開放向縱深發展,精彩故事還在繼續。(孫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