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子名言200句,盡顯古人智慧,句句經典,飽含哲理,值得收藏'

"
"
韓非子名言200句,盡顯古人智慧,句句經典,飽含哲理,值得收藏

韓非(約公元前280--前233年),戰國末期著名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尊稱韓非子或韓子。韓王(戰國末期韓國君主)之子,荀子的學生。

作為秦國的法家代表,備受秦王嬴政賞識,但遭到李斯等人的嫉妒,最終被下獄毒死。他被譽為得老子思想精髓最多的二人之一(另一人為莊周)。著有《韓非子》一書,共五十五篇,十萬餘字。在先秦諸子散文中獨樹一幟,呈現韓非極為重視唯物主義與效益主義思想,積極倡導君主專制主義理論,目的是為專制君主提供富國強兵的霸道思想。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其經典著作中的200句名言。

"
韓非子名言200句,盡顯古人智慧,句句經典,飽含哲理,值得收藏

韓非(約公元前280--前233年),戰國末期著名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尊稱韓非子或韓子。韓王(戰國末期韓國君主)之子,荀子的學生。

作為秦國的法家代表,備受秦王嬴政賞識,但遭到李斯等人的嫉妒,最終被下獄毒死。他被譽為得老子思想精髓最多的二人之一(另一人為莊周)。著有《韓非子》一書,共五十五篇,十萬餘字。在先秦諸子散文中獨樹一幟,呈現韓非極為重視唯物主義與效益主義思想,積極倡導君主專制主義理論,目的是為專制君主提供富國強兵的霸道思想。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其經典著作中的200句名言。

韓非子名言200句,盡顯古人智慧,句句經典,飽含哲理,值得收藏

1.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聖人執要,四方來效。

譯文:具體事務交由各級負責人去執行,而君主應保證中央權力的鞏固。只要君主能在準確把握全局,那麼四方的臣民就會效勞。

2. 君見惡,則群臣匿端;君見好,則群臣誣能。

譯文:如果是君主所厭惡的,那麼群臣就會將其隱匿起來;如果是君主所喜好,那麼群臣就會弄虛作假來迎合。

3. 倒言反事以嘗所疑。

譯文:故意正話反說或正事反做,來試探臣下。

4. 制在己曰重,不離位曰靜。重則能使輕,靜則能使躁。

譯文:權柄在手就是所說的重,不離本位就是所說的靜。持重者能夠控御輕浮者,寧靜者能夠剋制急躁莽撞

5. 眾人助之以力,近者結之以成,遠者譽之以名,尊者載之以勢。

譯文:眾人會全力幫助他,身邊的人樂於結交他,遠方的人真心讚譽他,權高位重的人也會推崇他。

6. 君人者釋其刑徳而使臣用之,則君反制於臣矣。

譯文:君主聽憑臣下私自施予刑罰與恩德,這樣一來就會反為臣下所控制。

7. 使殺生之機,奪予之要在大臣,如是者侵。

譯文:生殺予奪之權落在臣下手中,如此一來君主就有失勢的危機

8. 愛多者則法不立,威寡者則下侵上。

譯文:過於寵溺臣下,法令就難以確立。缺乏威嚴就會被臣下欺凌

9. 愛臣太親,必威其身;人臣太貴,必易主位。

譯文:過於寵信臣下,必然會危及君主自身;臣下權勢過重,必然有篡位之心

10. 人主無威而重在左右。

譯文:君主維修喪失轉而要仰仗臣下了。

"
韓非子名言200句,盡顯古人智慧,句句經典,飽含哲理,值得收藏

韓非(約公元前280--前233年),戰國末期著名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尊稱韓非子或韓子。韓王(戰國末期韓國君主)之子,荀子的學生。

作為秦國的法家代表,備受秦王嬴政賞識,但遭到李斯等人的嫉妒,最終被下獄毒死。他被譽為得老子思想精髓最多的二人之一(另一人為莊周)。著有《韓非子》一書,共五十五篇,十萬餘字。在先秦諸子散文中獨樹一幟,呈現韓非極為重視唯物主義與效益主義思想,積極倡導君主專制主義理論,目的是為專制君主提供富國強兵的霸道思想。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其經典著作中的200句名言。

韓非子名言200句,盡顯古人智慧,句句經典,飽含哲理,值得收藏

1.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聖人執要,四方來效。

譯文:具體事務交由各級負責人去執行,而君主應保證中央權力的鞏固。只要君主能在準確把握全局,那麼四方的臣民就會效勞。

2. 君見惡,則群臣匿端;君見好,則群臣誣能。

譯文:如果是君主所厭惡的,那麼群臣就會將其隱匿起來;如果是君主所喜好,那麼群臣就會弄虛作假來迎合。

3. 倒言反事以嘗所疑。

譯文:故意正話反說或正事反做,來試探臣下。

4. 制在己曰重,不離位曰靜。重則能使輕,靜則能使躁。

譯文:權柄在手就是所說的重,不離本位就是所說的靜。持重者能夠控御輕浮者,寧靜者能夠剋制急躁莽撞

5. 眾人助之以力,近者結之以成,遠者譽之以名,尊者載之以勢。

譯文:眾人會全力幫助他,身邊的人樂於結交他,遠方的人真心讚譽他,權高位重的人也會推崇他。

6. 君人者釋其刑徳而使臣用之,則君反制於臣矣。

譯文:君主聽憑臣下私自施予刑罰與恩德,這樣一來就會反為臣下所控制。

7. 使殺生之機,奪予之要在大臣,如是者侵。

譯文:生殺予奪之權落在臣下手中,如此一來君主就有失勢的危機

8. 愛多者則法不立,威寡者則下侵上。

譯文:過於寵溺臣下,法令就難以確立。缺乏威嚴就會被臣下欺凌

9. 愛臣太親,必威其身;人臣太貴,必易主位。

譯文:過於寵信臣下,必然會危及君主自身;臣下權勢過重,必然有篡位之心

10. 人主無威而重在左右。

譯文:君主維修喪失轉而要仰仗臣下了。

韓非子名言200句,盡顯古人智慧,句句經典,飽含哲理,值得收藏

11. 凡人之大體,取捨同者則相是也,取捨異者則相非也。

譯文:大凡人的本性,都是觀點相同的就相互肯定,觀點不同的就相互反對,說明∶君主應使臣下的是非取捨同於自己的意志。

12. 恃人之以愛為我者危矣,恃吾不可不為者安矣。

譯文:依賴別人出於愛為我效力就危險了,依賴別人不得不為我效力才能平安。

13. 人主之患在於信人,信人則制於人。

譯文:君主最大的禍患就是信人臣下,信任臣下就反為其所制約。

14. 君臣之利異,故人臣莫忠,故臣利立而主利滅。

譯文:君臣之間的利益是相對立的,所以沒有臣下是忠誠的,所以臣下得到利益,君主的利益就會喪失。

15. 無私賢哲之臣,無私事能之士。

譯文:不能親近賢明的臣下,也不偏愛頗具才幹之士。說明∶只保持工作關係,防止工作以外的關係,以免形成不良裙帶、黨群

16. 任賢,則臣將乘於賢以劫其君;妄舉,則事沮不勝。

譯文:任用賢明,那麼臣下就會憑藉自己的才幹來要挾君主;隨意用人,那麼行事就不會成功。說明∶防止有本事的大臣架空君主。

17. 人臣處國無私朝,居軍無私交,其庫府不得私貸於家,此名君之所以禁其邪。

譯文:群臣之間不許聚會,在軍隊之中不許私下結交,庫府中的財物不許私下借貸給旁人,這就是高明的君主防範奸邪之事的辦法。

18. 上失扶寸,下得尋常。

譯文:君主有一點疏忽,臣下就會得到成倍的利益。

19. 勢不足以化則除之。

譯文:如果不能用威勢來使臣下馴服,就將其剷除。

20. 佯愛人,不得復憎也;佯憎人,不得復愛也。

譯文:假裝憎惡,就無法對其再加以憎惡;假裝憎惡,就無法再對其施以恩惠

"
韓非子名言200句,盡顯古人智慧,句句經典,飽含哲理,值得收藏

韓非(約公元前280--前233年),戰國末期著名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尊稱韓非子或韓子。韓王(戰國末期韓國君主)之子,荀子的學生。

作為秦國的法家代表,備受秦王嬴政賞識,但遭到李斯等人的嫉妒,最終被下獄毒死。他被譽為得老子思想精髓最多的二人之一(另一人為莊周)。著有《韓非子》一書,共五十五篇,十萬餘字。在先秦諸子散文中獨樹一幟,呈現韓非極為重視唯物主義與效益主義思想,積極倡導君主專制主義理論,目的是為專制君主提供富國強兵的霸道思想。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其經典著作中的200句名言。

韓非子名言200句,盡顯古人智慧,句句經典,飽含哲理,值得收藏

1.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聖人執要,四方來效。

譯文:具體事務交由各級負責人去執行,而君主應保證中央權力的鞏固。只要君主能在準確把握全局,那麼四方的臣民就會效勞。

2. 君見惡,則群臣匿端;君見好,則群臣誣能。

譯文:如果是君主所厭惡的,那麼群臣就會將其隱匿起來;如果是君主所喜好,那麼群臣就會弄虛作假來迎合。

3. 倒言反事以嘗所疑。

譯文:故意正話反說或正事反做,來試探臣下。

4. 制在己曰重,不離位曰靜。重則能使輕,靜則能使躁。

譯文:權柄在手就是所說的重,不離本位就是所說的靜。持重者能夠控御輕浮者,寧靜者能夠剋制急躁莽撞

5. 眾人助之以力,近者結之以成,遠者譽之以名,尊者載之以勢。

譯文:眾人會全力幫助他,身邊的人樂於結交他,遠方的人真心讚譽他,權高位重的人也會推崇他。

6. 君人者釋其刑徳而使臣用之,則君反制於臣矣。

譯文:君主聽憑臣下私自施予刑罰與恩德,這樣一來就會反為臣下所控制。

7. 使殺生之機,奪予之要在大臣,如是者侵。

譯文:生殺予奪之權落在臣下手中,如此一來君主就有失勢的危機

8. 愛多者則法不立,威寡者則下侵上。

譯文:過於寵溺臣下,法令就難以確立。缺乏威嚴就會被臣下欺凌

9. 愛臣太親,必威其身;人臣太貴,必易主位。

譯文:過於寵信臣下,必然會危及君主自身;臣下權勢過重,必然有篡位之心

10. 人主無威而重在左右。

譯文:君主維修喪失轉而要仰仗臣下了。

韓非子名言200句,盡顯古人智慧,句句經典,飽含哲理,值得收藏

11. 凡人之大體,取捨同者則相是也,取捨異者則相非也。

譯文:大凡人的本性,都是觀點相同的就相互肯定,觀點不同的就相互反對,說明∶君主應使臣下的是非取捨同於自己的意志。

12. 恃人之以愛為我者危矣,恃吾不可不為者安矣。

譯文:依賴別人出於愛為我效力就危險了,依賴別人不得不為我效力才能平安。

13. 人主之患在於信人,信人則制於人。

譯文:君主最大的禍患就是信人臣下,信任臣下就反為其所制約。

14. 君臣之利異,故人臣莫忠,故臣利立而主利滅。

譯文:君臣之間的利益是相對立的,所以沒有臣下是忠誠的,所以臣下得到利益,君主的利益就會喪失。

15. 無私賢哲之臣,無私事能之士。

譯文:不能親近賢明的臣下,也不偏愛頗具才幹之士。說明∶只保持工作關係,防止工作以外的關係,以免形成不良裙帶、黨群

16. 任賢,則臣將乘於賢以劫其君;妄舉,則事沮不勝。

譯文:任用賢明,那麼臣下就會憑藉自己的才幹來要挾君主;隨意用人,那麼行事就不會成功。說明∶防止有本事的大臣架空君主。

17. 人臣處國無私朝,居軍無私交,其庫府不得私貸於家,此名君之所以禁其邪。

譯文:群臣之間不許聚會,在軍隊之中不許私下結交,庫府中的財物不許私下借貸給旁人,這就是高明的君主防範奸邪之事的辦法。

18. 上失扶寸,下得尋常。

譯文:君主有一點疏忽,臣下就會得到成倍的利益。

19. 勢不足以化則除之。

譯文:如果不能用威勢來使臣下馴服,就將其剷除。

20. 佯愛人,不得復憎也;佯憎人,不得復愛也。

譯文:假裝憎惡,就無法對其再加以憎惡;假裝憎惡,就無法再對其施以恩惠

韓非子名言200句,盡顯古人智慧,句句經典,飽含哲理,值得收藏

21. 私行勝,則少公功。

譯文:營私舞弊之風盛行,臣下就不能盡職為君效力了

22. 誘道爭遠,非先則後也,而先後心皆在於臣,上何以調於馬?

譯文:在路上賽馬,不是領先就是落後,而此時還總是關注對手的話,又怎麼能得心應手地駕馭自己的馬呢?

23. 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亂於法術,託是非於賞罰。

譯文:不因過度思考使內心疲憊,不因個人私慾而令自身受害;依據法令和權謀來治理國家,通過賞罰來彰顯是非。

24. 聖人之道,去智去巧。智巧不去,難以為常。

譯文:聖人處世,是不需要智慮與機巧的。因為不拋棄智慮機巧,就很難維持長久。

25. 巧為輗,拙為鳶。

譯文:做車輗是聰明的,做木鳶卻是愚笨的,說明∶考慮成本與實際功效

26. 且夫物眾而智寡,寡不勝眾,智不足以遍知物,故因物以治物。

譯文:相對於複雜的世事來說,個人的智慧是很渺小的,個人的渺小智慧難以處理繁雜事務,所以應該利用工具來處理事務。

27. 利莫長於簡,福莫久於安。

譯文:最大的利益莫過於簡樸,最大的福澤莫過於安穩。

28. 因可勢,求易道。

譯文:根據可以成功的形勢,來尋求易於成功的方法。

29. 和氏之璧,不飾以五采。

譯文:像和氏璧那樣的美玉,不必用五色飾物來裝飾

30. 凡德者,以無為集,以無慾成,以不思安,以不用固。

譯文:凡是德都是因為無為而聚集,因無慾而成就,因不思而安穩,因不用而牢固。

"
韓非子名言200句,盡顯古人智慧,句句經典,飽含哲理,值得收藏

韓非(約公元前280--前233年),戰國末期著名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尊稱韓非子或韓子。韓王(戰國末期韓國君主)之子,荀子的學生。

作為秦國的法家代表,備受秦王嬴政賞識,但遭到李斯等人的嫉妒,最終被下獄毒死。他被譽為得老子思想精髓最多的二人之一(另一人為莊周)。著有《韓非子》一書,共五十五篇,十萬餘字。在先秦諸子散文中獨樹一幟,呈現韓非極為重視唯物主義與效益主義思想,積極倡導君主專制主義理論,目的是為專制君主提供富國強兵的霸道思想。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其經典著作中的200句名言。

韓非子名言200句,盡顯古人智慧,句句經典,飽含哲理,值得收藏

1.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聖人執要,四方來效。

譯文:具體事務交由各級負責人去執行,而君主應保證中央權力的鞏固。只要君主能在準確把握全局,那麼四方的臣民就會效勞。

2. 君見惡,則群臣匿端;君見好,則群臣誣能。

譯文:如果是君主所厭惡的,那麼群臣就會將其隱匿起來;如果是君主所喜好,那麼群臣就會弄虛作假來迎合。

3. 倒言反事以嘗所疑。

譯文:故意正話反說或正事反做,來試探臣下。

4. 制在己曰重,不離位曰靜。重則能使輕,靜則能使躁。

譯文:權柄在手就是所說的重,不離本位就是所說的靜。持重者能夠控御輕浮者,寧靜者能夠剋制急躁莽撞

5. 眾人助之以力,近者結之以成,遠者譽之以名,尊者載之以勢。

譯文:眾人會全力幫助他,身邊的人樂於結交他,遠方的人真心讚譽他,權高位重的人也會推崇他。

6. 君人者釋其刑徳而使臣用之,則君反制於臣矣。

譯文:君主聽憑臣下私自施予刑罰與恩德,這樣一來就會反為臣下所控制。

7. 使殺生之機,奪予之要在大臣,如是者侵。

譯文:生殺予奪之權落在臣下手中,如此一來君主就有失勢的危機

8. 愛多者則法不立,威寡者則下侵上。

譯文:過於寵溺臣下,法令就難以確立。缺乏威嚴就會被臣下欺凌

9. 愛臣太親,必威其身;人臣太貴,必易主位。

譯文:過於寵信臣下,必然會危及君主自身;臣下權勢過重,必然有篡位之心

10. 人主無威而重在左右。

譯文:君主維修喪失轉而要仰仗臣下了。

韓非子名言200句,盡顯古人智慧,句句經典,飽含哲理,值得收藏

11. 凡人之大體,取捨同者則相是也,取捨異者則相非也。

譯文:大凡人的本性,都是觀點相同的就相互肯定,觀點不同的就相互反對,說明∶君主應使臣下的是非取捨同於自己的意志。

12. 恃人之以愛為我者危矣,恃吾不可不為者安矣。

譯文:依賴別人出於愛為我效力就危險了,依賴別人不得不為我效力才能平安。

13. 人主之患在於信人,信人則制於人。

譯文:君主最大的禍患就是信人臣下,信任臣下就反為其所制約。

14. 君臣之利異,故人臣莫忠,故臣利立而主利滅。

譯文:君臣之間的利益是相對立的,所以沒有臣下是忠誠的,所以臣下得到利益,君主的利益就會喪失。

15. 無私賢哲之臣,無私事能之士。

譯文:不能親近賢明的臣下,也不偏愛頗具才幹之士。說明∶只保持工作關係,防止工作以外的關係,以免形成不良裙帶、黨群

16. 任賢,則臣將乘於賢以劫其君;妄舉,則事沮不勝。

譯文:任用賢明,那麼臣下就會憑藉自己的才幹來要挾君主;隨意用人,那麼行事就不會成功。說明∶防止有本事的大臣架空君主。

17. 人臣處國無私朝,居軍無私交,其庫府不得私貸於家,此名君之所以禁其邪。

譯文:群臣之間不許聚會,在軍隊之中不許私下結交,庫府中的財物不許私下借貸給旁人,這就是高明的君主防範奸邪之事的辦法。

18. 上失扶寸,下得尋常。

譯文:君主有一點疏忽,臣下就會得到成倍的利益。

19. 勢不足以化則除之。

譯文:如果不能用威勢來使臣下馴服,就將其剷除。

20. 佯愛人,不得復憎也;佯憎人,不得復愛也。

譯文:假裝憎惡,就無法對其再加以憎惡;假裝憎惡,就無法再對其施以恩惠

韓非子名言200句,盡顯古人智慧,句句經典,飽含哲理,值得收藏

21. 私行勝,則少公功。

譯文:營私舞弊之風盛行,臣下就不能盡職為君效力了

22. 誘道爭遠,非先則後也,而先後心皆在於臣,上何以調於馬?

譯文:在路上賽馬,不是領先就是落後,而此時還總是關注對手的話,又怎麼能得心應手地駕馭自己的馬呢?

23. 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亂於法術,託是非於賞罰。

譯文:不因過度思考使內心疲憊,不因個人私慾而令自身受害;依據法令和權謀來治理國家,通過賞罰來彰顯是非。

24. 聖人之道,去智去巧。智巧不去,難以為常。

譯文:聖人處世,是不需要智慮與機巧的。因為不拋棄智慮機巧,就很難維持長久。

25. 巧為輗,拙為鳶。

譯文:做車輗是聰明的,做木鳶卻是愚笨的,說明∶考慮成本與實際功效

26. 且夫物眾而智寡,寡不勝眾,智不足以遍知物,故因物以治物。

譯文:相對於複雜的世事來說,個人的智慧是很渺小的,個人的渺小智慧難以處理繁雜事務,所以應該利用工具來處理事務。

27. 利莫長於簡,福莫久於安。

譯文:最大的利益莫過於簡樸,最大的福澤莫過於安穩。

28. 因可勢,求易道。

譯文:根據可以成功的形勢,來尋求易於成功的方法。

29. 和氏之璧,不飾以五采。

譯文:像和氏璧那樣的美玉,不必用五色飾物來裝飾

30. 凡德者,以無為集,以無慾成,以不思安,以不用固。

譯文:凡是德都是因為無為而聚集,因無慾而成就,因不思而安穩,因不用而牢固。

韓非子名言200句,盡顯古人智慧,句句經典,飽含哲理,值得收藏

31. 故視強,則目不明;聽甚,則耳不聰;思慮過度,則智識亂。

譯文:用眼過度,則視力下降;用耳過度,就會聽力下降;用腦過度,就會思慮混亂。

32. 去甚去泰,身乃無害。

譯文:行為不過度,才不會危及己身。

33. 烹小鮮而數撓之,則賊其澤;治大國而數變法,則民苦之。

譯文:烹調小魚卻屢次翻動,那就會令其破碎不全;治理大國卻屢次更改法令,那就會使百姓不看其苦。

34. 時有滿虛,事有利害,物有生死。

譯文:時機的盈虛是並存的,世事的利弊是兼有的,事務的生死是一體的。

35. 恬淡有趨舍之義,平安知禍福之計。

譯文:恬靜淡泊之後才能把握取捨的原則,平穩安閒之後才能察知禍福的端倪

36. 不為小害善,故有大名;不蚤見示,故有大功。

譯文:不被小事妨害自己的長處,所以能取得大名;不過早顯示自己的才能,所以能成就大業。

37. 行賢而去自賢之心,焉往而不美?

譯文:做賢德的事情卻不以賢德自居,還有什麼事是辦不好的。

38. 太山不立好惡,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小助,故能成其富。

譯文:泰山不以自己的好惡來選擇土石,所以成就了它自身的高大;江海不分大小來容納河流,所以成就了它的廣博。

39. 夫物者有所宜,才者有所施,各處其宜,故上下無為。

譯文:世間萬物都各有特性,不同的才能有不同的施展方向,令有才幹者各得其所,所以君主就可以無為而治。

40. 宮有堊,器有滌,則潔矣。

譯文:宮室結果粉刷,器皿經過洗滌,就都會乾淨了。

"
韓非子名言200句,盡顯古人智慧,句句經典,飽含哲理,值得收藏

韓非(約公元前280--前233年),戰國末期著名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尊稱韓非子或韓子。韓王(戰國末期韓國君主)之子,荀子的學生。

作為秦國的法家代表,備受秦王嬴政賞識,但遭到李斯等人的嫉妒,最終被下獄毒死。他被譽為得老子思想精髓最多的二人之一(另一人為莊周)。著有《韓非子》一書,共五十五篇,十萬餘字。在先秦諸子散文中獨樹一幟,呈現韓非極為重視唯物主義與效益主義思想,積極倡導君主專制主義理論,目的是為專制君主提供富國強兵的霸道思想。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其經典著作中的200句名言。

韓非子名言200句,盡顯古人智慧,句句經典,飽含哲理,值得收藏

1.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聖人執要,四方來效。

譯文:具體事務交由各級負責人去執行,而君主應保證中央權力的鞏固。只要君主能在準確把握全局,那麼四方的臣民就會效勞。

2. 君見惡,則群臣匿端;君見好,則群臣誣能。

譯文:如果是君主所厭惡的,那麼群臣就會將其隱匿起來;如果是君主所喜好,那麼群臣就會弄虛作假來迎合。

3. 倒言反事以嘗所疑。

譯文:故意正話反說或正事反做,來試探臣下。

4. 制在己曰重,不離位曰靜。重則能使輕,靜則能使躁。

譯文:權柄在手就是所說的重,不離本位就是所說的靜。持重者能夠控御輕浮者,寧靜者能夠剋制急躁莽撞

5. 眾人助之以力,近者結之以成,遠者譽之以名,尊者載之以勢。

譯文:眾人會全力幫助他,身邊的人樂於結交他,遠方的人真心讚譽他,權高位重的人也會推崇他。

6. 君人者釋其刑徳而使臣用之,則君反制於臣矣。

譯文:君主聽憑臣下私自施予刑罰與恩德,這樣一來就會反為臣下所控制。

7. 使殺生之機,奪予之要在大臣,如是者侵。

譯文:生殺予奪之權落在臣下手中,如此一來君主就有失勢的危機

8. 愛多者則法不立,威寡者則下侵上。

譯文:過於寵溺臣下,法令就難以確立。缺乏威嚴就會被臣下欺凌

9. 愛臣太親,必威其身;人臣太貴,必易主位。

譯文:過於寵信臣下,必然會危及君主自身;臣下權勢過重,必然有篡位之心

10. 人主無威而重在左右。

譯文:君主維修喪失轉而要仰仗臣下了。

韓非子名言200句,盡顯古人智慧,句句經典,飽含哲理,值得收藏

11. 凡人之大體,取捨同者則相是也,取捨異者則相非也。

譯文:大凡人的本性,都是觀點相同的就相互肯定,觀點不同的就相互反對,說明∶君主應使臣下的是非取捨同於自己的意志。

12. 恃人之以愛為我者危矣,恃吾不可不為者安矣。

譯文:依賴別人出於愛為我效力就危險了,依賴別人不得不為我效力才能平安。

13. 人主之患在於信人,信人則制於人。

譯文:君主最大的禍患就是信人臣下,信任臣下就反為其所制約。

14. 君臣之利異,故人臣莫忠,故臣利立而主利滅。

譯文:君臣之間的利益是相對立的,所以沒有臣下是忠誠的,所以臣下得到利益,君主的利益就會喪失。

15. 無私賢哲之臣,無私事能之士。

譯文:不能親近賢明的臣下,也不偏愛頗具才幹之士。說明∶只保持工作關係,防止工作以外的關係,以免形成不良裙帶、黨群

16. 任賢,則臣將乘於賢以劫其君;妄舉,則事沮不勝。

譯文:任用賢明,那麼臣下就會憑藉自己的才幹來要挾君主;隨意用人,那麼行事就不會成功。說明∶防止有本事的大臣架空君主。

17. 人臣處國無私朝,居軍無私交,其庫府不得私貸於家,此名君之所以禁其邪。

譯文:群臣之間不許聚會,在軍隊之中不許私下結交,庫府中的財物不許私下借貸給旁人,這就是高明的君主防範奸邪之事的辦法。

18. 上失扶寸,下得尋常。

譯文:君主有一點疏忽,臣下就會得到成倍的利益。

19. 勢不足以化則除之。

譯文:如果不能用威勢來使臣下馴服,就將其剷除。

20. 佯愛人,不得復憎也;佯憎人,不得復愛也。

譯文:假裝憎惡,就無法對其再加以憎惡;假裝憎惡,就無法再對其施以恩惠

韓非子名言200句,盡顯古人智慧,句句經典,飽含哲理,值得收藏

21. 私行勝,則少公功。

譯文:營私舞弊之風盛行,臣下就不能盡職為君效力了

22. 誘道爭遠,非先則後也,而先後心皆在於臣,上何以調於馬?

譯文:在路上賽馬,不是領先就是落後,而此時還總是關注對手的話,又怎麼能得心應手地駕馭自己的馬呢?

23. 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亂於法術,託是非於賞罰。

譯文:不因過度思考使內心疲憊,不因個人私慾而令自身受害;依據法令和權謀來治理國家,通過賞罰來彰顯是非。

24. 聖人之道,去智去巧。智巧不去,難以為常。

譯文:聖人處世,是不需要智慮與機巧的。因為不拋棄智慮機巧,就很難維持長久。

25. 巧為輗,拙為鳶。

譯文:做車輗是聰明的,做木鳶卻是愚笨的,說明∶考慮成本與實際功效

26. 且夫物眾而智寡,寡不勝眾,智不足以遍知物,故因物以治物。

譯文:相對於複雜的世事來說,個人的智慧是很渺小的,個人的渺小智慧難以處理繁雜事務,所以應該利用工具來處理事務。

27. 利莫長於簡,福莫久於安。

譯文:最大的利益莫過於簡樸,最大的福澤莫過於安穩。

28. 因可勢,求易道。

譯文:根據可以成功的形勢,來尋求易於成功的方法。

29. 和氏之璧,不飾以五采。

譯文:像和氏璧那樣的美玉,不必用五色飾物來裝飾

30. 凡德者,以無為集,以無慾成,以不思安,以不用固。

譯文:凡是德都是因為無為而聚集,因無慾而成就,因不思而安穩,因不用而牢固。

韓非子名言200句,盡顯古人智慧,句句經典,飽含哲理,值得收藏

31. 故視強,則目不明;聽甚,則耳不聰;思慮過度,則智識亂。

譯文:用眼過度,則視力下降;用耳過度,就會聽力下降;用腦過度,就會思慮混亂。

32. 去甚去泰,身乃無害。

譯文:行為不過度,才不會危及己身。

33. 烹小鮮而數撓之,則賊其澤;治大國而數變法,則民苦之。

譯文:烹調小魚卻屢次翻動,那就會令其破碎不全;治理大國卻屢次更改法令,那就會使百姓不看其苦。

34. 時有滿虛,事有利害,物有生死。

譯文:時機的盈虛是並存的,世事的利弊是兼有的,事務的生死是一體的。

35. 恬淡有趨舍之義,平安知禍福之計。

譯文:恬靜淡泊之後才能把握取捨的原則,平穩安閒之後才能察知禍福的端倪

36. 不為小害善,故有大名;不蚤見示,故有大功。

譯文:不被小事妨害自己的長處,所以能取得大名;不過早顯示自己的才能,所以能成就大業。

37. 行賢而去自賢之心,焉往而不美?

譯文:做賢德的事情卻不以賢德自居,還有什麼事是辦不好的。

38. 太山不立好惡,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小助,故能成其富。

譯文:泰山不以自己的好惡來選擇土石,所以成就了它自身的高大;江海不分大小來容納河流,所以成就了它的廣博。

39. 夫物者有所宜,才者有所施,各處其宜,故上下無為。

譯文:世間萬物都各有特性,不同的才能有不同的施展方向,令有才幹者各得其所,所以君主就可以無為而治。

40. 宮有堊,器有滌,則潔矣。

譯文:宮室結果粉刷,器皿經過洗滌,就都會乾淨了。

韓非子名言200句,盡顯古人智慧,句句經典,飽含哲理,值得收藏

41. 鏡執清而無事,美惡從而比焉;衡執正而無事,輕重從而載焉。

譯文:明鏡清淨而無為,好與壞因此而明辨出來;秤桿端正而無所作為,輕與重會因此而稱量出來。

42. 去規矩而妄意度,奚仲不能成一輪。……使中主守法術,拙匠守規矩尺寸,則萬不失矣。

譯文:不使用輔助工具而只憑自己的感覺來度量,即使是奚仲那樣的巧匠也做不成一個車輪。……如果君主能夠以刑罰之術為本,普通工匠懂得使用輔助工具,那麼就不會有什麼失誤了。

43. 搖木者一一攝其葉,則勞而不遍;左右拊其本,而葉遍搖矣。

譯文:搖動樹木的人如果一一撥動樹上的葉子,即使勞累也不能全部讓葉子動起來;而左右搖晃樹幹,那麼所有的葉子都會搖動起來。

44. 因事之理,則不勞而成。

譯文:根據事物發展的規律來處理,那麼就不必勞累身心也會有所成就。

45. 群臣守職,百官有常;因能而使之,是謂習常。

譯文:群臣恪盡職守,百官行事有法可依;君主根據他們的能力加以任用,這就是遵循常規。

46. 故明主使法擇人,不自舉也;使法量功,不自度也。

譯文:所以明君依據法令來任用臣下,而非隨意任用;依據法令評定功績,而非隨意評定。

47. 目失鏡,則無以正鬚眉;身失道,則無以知迷惑。

譯文:眼睛失去了鏡子,就無法端正面目;人失去了大道,就無法解開自己的迷惑。

48. 廢常上賢則亂,舍法任智則危。故曰∶上法而不上賢。

譯文:廢棄常理而尊崇賢者就會導致國家混亂,捨棄法律而任用智者就會導致國家危亡。所以說∶要依法而行而不能聽信賢能之士。

49. 爵祿生於功,誅罰生於罪,臣明於此,則盡死力而非忠君也。

譯文:得到高官厚祿是因為建立功績,受到誅殺懲治是因為觸犯法令,臣下如果明白這一點,機會拼命效力,而並非認為自己只是忠君了。

50. 人處疾則貴醫,有禍則貴鬼。

譯文:當人患病的時候就會尊敬醫生,遭遇災難的時候就會敬畏鬼神。

"
韓非子名言200句,盡顯古人智慧,句句經典,飽含哲理,值得收藏

韓非(約公元前280--前233年),戰國末期著名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尊稱韓非子或韓子。韓王(戰國末期韓國君主)之子,荀子的學生。

作為秦國的法家代表,備受秦王嬴政賞識,但遭到李斯等人的嫉妒,最終被下獄毒死。他被譽為得老子思想精髓最多的二人之一(另一人為莊周)。著有《韓非子》一書,共五十五篇,十萬餘字。在先秦諸子散文中獨樹一幟,呈現韓非極為重視唯物主義與效益主義思想,積極倡導君主專制主義理論,目的是為專制君主提供富國強兵的霸道思想。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其經典著作中的200句名言。

韓非子名言200句,盡顯古人智慧,句句經典,飽含哲理,值得收藏

1.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聖人執要,四方來效。

譯文:具體事務交由各級負責人去執行,而君主應保證中央權力的鞏固。只要君主能在準確把握全局,那麼四方的臣民就會效勞。

2. 君見惡,則群臣匿端;君見好,則群臣誣能。

譯文:如果是君主所厭惡的,那麼群臣就會將其隱匿起來;如果是君主所喜好,那麼群臣就會弄虛作假來迎合。

3. 倒言反事以嘗所疑。

譯文:故意正話反說或正事反做,來試探臣下。

4. 制在己曰重,不離位曰靜。重則能使輕,靜則能使躁。

譯文:權柄在手就是所說的重,不離本位就是所說的靜。持重者能夠控御輕浮者,寧靜者能夠剋制急躁莽撞

5. 眾人助之以力,近者結之以成,遠者譽之以名,尊者載之以勢。

譯文:眾人會全力幫助他,身邊的人樂於結交他,遠方的人真心讚譽他,權高位重的人也會推崇他。

6. 君人者釋其刑徳而使臣用之,則君反制於臣矣。

譯文:君主聽憑臣下私自施予刑罰與恩德,這樣一來就會反為臣下所控制。

7. 使殺生之機,奪予之要在大臣,如是者侵。

譯文:生殺予奪之權落在臣下手中,如此一來君主就有失勢的危機

8. 愛多者則法不立,威寡者則下侵上。

譯文:過於寵溺臣下,法令就難以確立。缺乏威嚴就會被臣下欺凌

9. 愛臣太親,必威其身;人臣太貴,必易主位。

譯文:過於寵信臣下,必然會危及君主自身;臣下權勢過重,必然有篡位之心

10. 人主無威而重在左右。

譯文:君主維修喪失轉而要仰仗臣下了。

韓非子名言200句,盡顯古人智慧,句句經典,飽含哲理,值得收藏

11. 凡人之大體,取捨同者則相是也,取捨異者則相非也。

譯文:大凡人的本性,都是觀點相同的就相互肯定,觀點不同的就相互反對,說明∶君主應使臣下的是非取捨同於自己的意志。

12. 恃人之以愛為我者危矣,恃吾不可不為者安矣。

譯文:依賴別人出於愛為我效力就危險了,依賴別人不得不為我效力才能平安。

13. 人主之患在於信人,信人則制於人。

譯文:君主最大的禍患就是信人臣下,信任臣下就反為其所制約。

14. 君臣之利異,故人臣莫忠,故臣利立而主利滅。

譯文:君臣之間的利益是相對立的,所以沒有臣下是忠誠的,所以臣下得到利益,君主的利益就會喪失。

15. 無私賢哲之臣,無私事能之士。

譯文:不能親近賢明的臣下,也不偏愛頗具才幹之士。說明∶只保持工作關係,防止工作以外的關係,以免形成不良裙帶、黨群

16. 任賢,則臣將乘於賢以劫其君;妄舉,則事沮不勝。

譯文:任用賢明,那麼臣下就會憑藉自己的才幹來要挾君主;隨意用人,那麼行事就不會成功。說明∶防止有本事的大臣架空君主。

17. 人臣處國無私朝,居軍無私交,其庫府不得私貸於家,此名君之所以禁其邪。

譯文:群臣之間不許聚會,在軍隊之中不許私下結交,庫府中的財物不許私下借貸給旁人,這就是高明的君主防範奸邪之事的辦法。

18. 上失扶寸,下得尋常。

譯文:君主有一點疏忽,臣下就會得到成倍的利益。

19. 勢不足以化則除之。

譯文:如果不能用威勢來使臣下馴服,就將其剷除。

20. 佯愛人,不得復憎也;佯憎人,不得復愛也。

譯文:假裝憎惡,就無法對其再加以憎惡;假裝憎惡,就無法再對其施以恩惠

韓非子名言200句,盡顯古人智慧,句句經典,飽含哲理,值得收藏

21. 私行勝,則少公功。

譯文:營私舞弊之風盛行,臣下就不能盡職為君效力了

22. 誘道爭遠,非先則後也,而先後心皆在於臣,上何以調於馬?

譯文:在路上賽馬,不是領先就是落後,而此時還總是關注對手的話,又怎麼能得心應手地駕馭自己的馬呢?

23. 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亂於法術,託是非於賞罰。

譯文:不因過度思考使內心疲憊,不因個人私慾而令自身受害;依據法令和權謀來治理國家,通過賞罰來彰顯是非。

24. 聖人之道,去智去巧。智巧不去,難以為常。

譯文:聖人處世,是不需要智慮與機巧的。因為不拋棄智慮機巧,就很難維持長久。

25. 巧為輗,拙為鳶。

譯文:做車輗是聰明的,做木鳶卻是愚笨的,說明∶考慮成本與實際功效

26. 且夫物眾而智寡,寡不勝眾,智不足以遍知物,故因物以治物。

譯文:相對於複雜的世事來說,個人的智慧是很渺小的,個人的渺小智慧難以處理繁雜事務,所以應該利用工具來處理事務。

27. 利莫長於簡,福莫久於安。

譯文:最大的利益莫過於簡樸,最大的福澤莫過於安穩。

28. 因可勢,求易道。

譯文:根據可以成功的形勢,來尋求易於成功的方法。

29. 和氏之璧,不飾以五采。

譯文:像和氏璧那樣的美玉,不必用五色飾物來裝飾

30. 凡德者,以無為集,以無慾成,以不思安,以不用固。

譯文:凡是德都是因為無為而聚集,因無慾而成就,因不思而安穩,因不用而牢固。

韓非子名言200句,盡顯古人智慧,句句經典,飽含哲理,值得收藏

31. 故視強,則目不明;聽甚,則耳不聰;思慮過度,則智識亂。

譯文:用眼過度,則視力下降;用耳過度,就會聽力下降;用腦過度,就會思慮混亂。

32. 去甚去泰,身乃無害。

譯文:行為不過度,才不會危及己身。

33. 烹小鮮而數撓之,則賊其澤;治大國而數變法,則民苦之。

譯文:烹調小魚卻屢次翻動,那就會令其破碎不全;治理大國卻屢次更改法令,那就會使百姓不看其苦。

34. 時有滿虛,事有利害,物有生死。

譯文:時機的盈虛是並存的,世事的利弊是兼有的,事務的生死是一體的。

35. 恬淡有趨舍之義,平安知禍福之計。

譯文:恬靜淡泊之後才能把握取捨的原則,平穩安閒之後才能察知禍福的端倪

36. 不為小害善,故有大名;不蚤見示,故有大功。

譯文:不被小事妨害自己的長處,所以能取得大名;不過早顯示自己的才能,所以能成就大業。

37. 行賢而去自賢之心,焉往而不美?

譯文:做賢德的事情卻不以賢德自居,還有什麼事是辦不好的。

38. 太山不立好惡,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小助,故能成其富。

譯文:泰山不以自己的好惡來選擇土石,所以成就了它自身的高大;江海不分大小來容納河流,所以成就了它的廣博。

39. 夫物者有所宜,才者有所施,各處其宜,故上下無為。

譯文:世間萬物都各有特性,不同的才能有不同的施展方向,令有才幹者各得其所,所以君主就可以無為而治。

40. 宮有堊,器有滌,則潔矣。

譯文:宮室結果粉刷,器皿經過洗滌,就都會乾淨了。

韓非子名言200句,盡顯古人智慧,句句經典,飽含哲理,值得收藏

41. 鏡執清而無事,美惡從而比焉;衡執正而無事,輕重從而載焉。

譯文:明鏡清淨而無為,好與壞因此而明辨出來;秤桿端正而無所作為,輕與重會因此而稱量出來。

42. 去規矩而妄意度,奚仲不能成一輪。……使中主守法術,拙匠守規矩尺寸,則萬不失矣。

譯文:不使用輔助工具而只憑自己的感覺來度量,即使是奚仲那樣的巧匠也做不成一個車輪。……如果君主能夠以刑罰之術為本,普通工匠懂得使用輔助工具,那麼就不會有什麼失誤了。

43. 搖木者一一攝其葉,則勞而不遍;左右拊其本,而葉遍搖矣。

譯文:搖動樹木的人如果一一撥動樹上的葉子,即使勞累也不能全部讓葉子動起來;而左右搖晃樹幹,那麼所有的葉子都會搖動起來。

44. 因事之理,則不勞而成。

譯文:根據事物發展的規律來處理,那麼就不必勞累身心也會有所成就。

45. 群臣守職,百官有常;因能而使之,是謂習常。

譯文:群臣恪盡職守,百官行事有法可依;君主根據他們的能力加以任用,這就是遵循常規。

46. 故明主使法擇人,不自舉也;使法量功,不自度也。

譯文:所以明君依據法令來任用臣下,而非隨意任用;依據法令評定功績,而非隨意評定。

47. 目失鏡,則無以正鬚眉;身失道,則無以知迷惑。

譯文:眼睛失去了鏡子,就無法端正面目;人失去了大道,就無法解開自己的迷惑。

48. 廢常上賢則亂,舍法任智則危。故曰∶上法而不上賢。

譯文:廢棄常理而尊崇賢者就會導致國家混亂,捨棄法律而任用智者就會導致國家危亡。所以說∶要依法而行而不能聽信賢能之士。

49. 爵祿生於功,誅罰生於罪,臣明於此,則盡死力而非忠君也。

譯文:得到高官厚祿是因為建立功績,受到誅殺懲治是因為觸犯法令,臣下如果明白這一點,機會拼命效力,而並非認為自己只是忠君了。

50. 人處疾則貴醫,有禍則貴鬼。

譯文:當人患病的時候就會尊敬醫生,遭遇災難的時候就會敬畏鬼神。

韓非子名言200句,盡顯古人智慧,句句經典,飽含哲理,值得收藏

51. 固有口不以私言,有目不以私視,而上盡制之。

譯文:所以雖然有嘴卻不私下發表 議論,雖然有眼睛卻不私下窺探,而只有君主掌控著一切。

52. 不勁直,不能矯奸。

譯文:不剛勁耿直,就不能矯正奸邪之風

53. 大不可量,深不可測,同合刑名,檢審法式,擅為者誅,國乃無賊。

譯文:治國之術大到不可估量,深到難以測量,考核臣下的言語與行為是否一致,檢驗他們的言行是否合乎法度,恣意妄為的立即誅殺,這樣國中才不會出現禍患。

54. 故舍己能而因法數,審賞罰。

譯文:所以棄用自己的才幹而依據法令來才定賞罰。

55. 罰薄不為慈,誅嚴不為戾,稱俗而行也。

譯文:刑罰輕並非是仁慈,誅罰重也並非暴戾,只是適合現實情況而已。

56.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當世之民,皆守株之類也。

譯文:現在想要用先王的法度來這裡當今的臣民,和守株待兔是一樣的。

57. 冬日之閉凍也不固,則春夏之長草木也不茂。

譯文:如果冬天封凍得不夠徹底,那麼春夏的草木也不會茂盛生長。

58. 故至治之國,有賞罰而無喜怒。

譯文:所以治理的最好的國家,賞罰分明而民眾沒有怨恨

59. 賞罰無度,國雖大,兵弱者,地非其地,民非其民也。

譯文:賞罰沒有法度,國家雖大而士兵疲弱,那麼其土地和人民遲早會被其它國家所佔有。

60. 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避匹夫。

譯文:施加刑罰不迴護大臣,施以獎勵不忽略平民。

"
韓非子名言200句,盡顯古人智慧,句句經典,飽含哲理,值得收藏

韓非(約公元前280--前233年),戰國末期著名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尊稱韓非子或韓子。韓王(戰國末期韓國君主)之子,荀子的學生。

作為秦國的法家代表,備受秦王嬴政賞識,但遭到李斯等人的嫉妒,最終被下獄毒死。他被譽為得老子思想精髓最多的二人之一(另一人為莊周)。著有《韓非子》一書,共五十五篇,十萬餘字。在先秦諸子散文中獨樹一幟,呈現韓非極為重視唯物主義與效益主義思想,積極倡導君主專制主義理論,目的是為專制君主提供富國強兵的霸道思想。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其經典著作中的200句名言。

韓非子名言200句,盡顯古人智慧,句句經典,飽含哲理,值得收藏

1.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聖人執要,四方來效。

譯文:具體事務交由各級負責人去執行,而君主應保證中央權力的鞏固。只要君主能在準確把握全局,那麼四方的臣民就會效勞。

2. 君見惡,則群臣匿端;君見好,則群臣誣能。

譯文:如果是君主所厭惡的,那麼群臣就會將其隱匿起來;如果是君主所喜好,那麼群臣就會弄虛作假來迎合。

3. 倒言反事以嘗所疑。

譯文:故意正話反說或正事反做,來試探臣下。

4. 制在己曰重,不離位曰靜。重則能使輕,靜則能使躁。

譯文:權柄在手就是所說的重,不離本位就是所說的靜。持重者能夠控御輕浮者,寧靜者能夠剋制急躁莽撞

5. 眾人助之以力,近者結之以成,遠者譽之以名,尊者載之以勢。

譯文:眾人會全力幫助他,身邊的人樂於結交他,遠方的人真心讚譽他,權高位重的人也會推崇他。

6. 君人者釋其刑徳而使臣用之,則君反制於臣矣。

譯文:君主聽憑臣下私自施予刑罰與恩德,這樣一來就會反為臣下所控制。

7. 使殺生之機,奪予之要在大臣,如是者侵。

譯文:生殺予奪之權落在臣下手中,如此一來君主就有失勢的危機

8. 愛多者則法不立,威寡者則下侵上。

譯文:過於寵溺臣下,法令就難以確立。缺乏威嚴就會被臣下欺凌

9. 愛臣太親,必威其身;人臣太貴,必易主位。

譯文:過於寵信臣下,必然會危及君主自身;臣下權勢過重,必然有篡位之心

10. 人主無威而重在左右。

譯文:君主維修喪失轉而要仰仗臣下了。

韓非子名言200句,盡顯古人智慧,句句經典,飽含哲理,值得收藏

11. 凡人之大體,取捨同者則相是也,取捨異者則相非也。

譯文:大凡人的本性,都是觀點相同的就相互肯定,觀點不同的就相互反對,說明∶君主應使臣下的是非取捨同於自己的意志。

12. 恃人之以愛為我者危矣,恃吾不可不為者安矣。

譯文:依賴別人出於愛為我效力就危險了,依賴別人不得不為我效力才能平安。

13. 人主之患在於信人,信人則制於人。

譯文:君主最大的禍患就是信人臣下,信任臣下就反為其所制約。

14. 君臣之利異,故人臣莫忠,故臣利立而主利滅。

譯文:君臣之間的利益是相對立的,所以沒有臣下是忠誠的,所以臣下得到利益,君主的利益就會喪失。

15. 無私賢哲之臣,無私事能之士。

譯文:不能親近賢明的臣下,也不偏愛頗具才幹之士。說明∶只保持工作關係,防止工作以外的關係,以免形成不良裙帶、黨群

16. 任賢,則臣將乘於賢以劫其君;妄舉,則事沮不勝。

譯文:任用賢明,那麼臣下就會憑藉自己的才幹來要挾君主;隨意用人,那麼行事就不會成功。說明∶防止有本事的大臣架空君主。

17. 人臣處國無私朝,居軍無私交,其庫府不得私貸於家,此名君之所以禁其邪。

譯文:群臣之間不許聚會,在軍隊之中不許私下結交,庫府中的財物不許私下借貸給旁人,這就是高明的君主防範奸邪之事的辦法。

18. 上失扶寸,下得尋常。

譯文:君主有一點疏忽,臣下就會得到成倍的利益。

19. 勢不足以化則除之。

譯文:如果不能用威勢來使臣下馴服,就將其剷除。

20. 佯愛人,不得復憎也;佯憎人,不得復愛也。

譯文:假裝憎惡,就無法對其再加以憎惡;假裝憎惡,就無法再對其施以恩惠

韓非子名言200句,盡顯古人智慧,句句經典,飽含哲理,值得收藏

21. 私行勝,則少公功。

譯文:營私舞弊之風盛行,臣下就不能盡職為君效力了

22. 誘道爭遠,非先則後也,而先後心皆在於臣,上何以調於馬?

譯文:在路上賽馬,不是領先就是落後,而此時還總是關注對手的話,又怎麼能得心應手地駕馭自己的馬呢?

23. 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亂於法術,託是非於賞罰。

譯文:不因過度思考使內心疲憊,不因個人私慾而令自身受害;依據法令和權謀來治理國家,通過賞罰來彰顯是非。

24. 聖人之道,去智去巧。智巧不去,難以為常。

譯文:聖人處世,是不需要智慮與機巧的。因為不拋棄智慮機巧,就很難維持長久。

25. 巧為輗,拙為鳶。

譯文:做車輗是聰明的,做木鳶卻是愚笨的,說明∶考慮成本與實際功效

26. 且夫物眾而智寡,寡不勝眾,智不足以遍知物,故因物以治物。

譯文:相對於複雜的世事來說,個人的智慧是很渺小的,個人的渺小智慧難以處理繁雜事務,所以應該利用工具來處理事務。

27. 利莫長於簡,福莫久於安。

譯文:最大的利益莫過於簡樸,最大的福澤莫過於安穩。

28. 因可勢,求易道。

譯文:根據可以成功的形勢,來尋求易於成功的方法。

29. 和氏之璧,不飾以五采。

譯文:像和氏璧那樣的美玉,不必用五色飾物來裝飾

30. 凡德者,以無為集,以無慾成,以不思安,以不用固。

譯文:凡是德都是因為無為而聚集,因無慾而成就,因不思而安穩,因不用而牢固。

韓非子名言200句,盡顯古人智慧,句句經典,飽含哲理,值得收藏

31. 故視強,則目不明;聽甚,則耳不聰;思慮過度,則智識亂。

譯文:用眼過度,則視力下降;用耳過度,就會聽力下降;用腦過度,就會思慮混亂。

32. 去甚去泰,身乃無害。

譯文:行為不過度,才不會危及己身。

33. 烹小鮮而數撓之,則賊其澤;治大國而數變法,則民苦之。

譯文:烹調小魚卻屢次翻動,那就會令其破碎不全;治理大國卻屢次更改法令,那就會使百姓不看其苦。

34. 時有滿虛,事有利害,物有生死。

譯文:時機的盈虛是並存的,世事的利弊是兼有的,事務的生死是一體的。

35. 恬淡有趨舍之義,平安知禍福之計。

譯文:恬靜淡泊之後才能把握取捨的原則,平穩安閒之後才能察知禍福的端倪

36. 不為小害善,故有大名;不蚤見示,故有大功。

譯文:不被小事妨害自己的長處,所以能取得大名;不過早顯示自己的才能,所以能成就大業。

37. 行賢而去自賢之心,焉往而不美?

譯文:做賢德的事情卻不以賢德自居,還有什麼事是辦不好的。

38. 太山不立好惡,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小助,故能成其富。

譯文:泰山不以自己的好惡來選擇土石,所以成就了它自身的高大;江海不分大小來容納河流,所以成就了它的廣博。

39. 夫物者有所宜,才者有所施,各處其宜,故上下無為。

譯文:世間萬物都各有特性,不同的才能有不同的施展方向,令有才幹者各得其所,所以君主就可以無為而治。

40. 宮有堊,器有滌,則潔矣。

譯文:宮室結果粉刷,器皿經過洗滌,就都會乾淨了。

韓非子名言200句,盡顯古人智慧,句句經典,飽含哲理,值得收藏

41. 鏡執清而無事,美惡從而比焉;衡執正而無事,輕重從而載焉。

譯文:明鏡清淨而無為,好與壞因此而明辨出來;秤桿端正而無所作為,輕與重會因此而稱量出來。

42. 去規矩而妄意度,奚仲不能成一輪。……使中主守法術,拙匠守規矩尺寸,則萬不失矣。

譯文:不使用輔助工具而只憑自己的感覺來度量,即使是奚仲那樣的巧匠也做不成一個車輪。……如果君主能夠以刑罰之術為本,普通工匠懂得使用輔助工具,那麼就不會有什麼失誤了。

43. 搖木者一一攝其葉,則勞而不遍;左右拊其本,而葉遍搖矣。

譯文:搖動樹木的人如果一一撥動樹上的葉子,即使勞累也不能全部讓葉子動起來;而左右搖晃樹幹,那麼所有的葉子都會搖動起來。

44. 因事之理,則不勞而成。

譯文:根據事物發展的規律來處理,那麼就不必勞累身心也會有所成就。

45. 群臣守職,百官有常;因能而使之,是謂習常。

譯文:群臣恪盡職守,百官行事有法可依;君主根據他們的能力加以任用,這就是遵循常規。

46. 故明主使法擇人,不自舉也;使法量功,不自度也。

譯文:所以明君依據法令來任用臣下,而非隨意任用;依據法令評定功績,而非隨意評定。

47. 目失鏡,則無以正鬚眉;身失道,則無以知迷惑。

譯文:眼睛失去了鏡子,就無法端正面目;人失去了大道,就無法解開自己的迷惑。

48. 廢常上賢則亂,舍法任智則危。故曰∶上法而不上賢。

譯文:廢棄常理而尊崇賢者就會導致國家混亂,捨棄法律而任用智者就會導致國家危亡。所以說∶要依法而行而不能聽信賢能之士。

49. 爵祿生於功,誅罰生於罪,臣明於此,則盡死力而非忠君也。

譯文:得到高官厚祿是因為建立功績,受到誅殺懲治是因為觸犯法令,臣下如果明白這一點,機會拼命效力,而並非認為自己只是忠君了。

50. 人處疾則貴醫,有禍則貴鬼。

譯文:當人患病的時候就會尊敬醫生,遭遇災難的時候就會敬畏鬼神。

韓非子名言200句,盡顯古人智慧,句句經典,飽含哲理,值得收藏

51. 固有口不以私言,有目不以私視,而上盡制之。

譯文:所以雖然有嘴卻不私下發表 議論,雖然有眼睛卻不私下窺探,而只有君主掌控著一切。

52. 不勁直,不能矯奸。

譯文:不剛勁耿直,就不能矯正奸邪之風

53. 大不可量,深不可測,同合刑名,檢審法式,擅為者誅,國乃無賊。

譯文:治國之術大到不可估量,深到難以測量,考核臣下的言語與行為是否一致,檢驗他們的言行是否合乎法度,恣意妄為的立即誅殺,這樣國中才不會出現禍患。

54. 故舍己能而因法數,審賞罰。

譯文:所以棄用自己的才幹而依據法令來才定賞罰。

55. 罰薄不為慈,誅嚴不為戾,稱俗而行也。

譯文:刑罰輕並非是仁慈,誅罰重也並非暴戾,只是適合現實情況而已。

56.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當世之民,皆守株之類也。

譯文:現在想要用先王的法度來這裡當今的臣民,和守株待兔是一樣的。

57. 冬日之閉凍也不固,則春夏之長草木也不茂。

譯文:如果冬天封凍得不夠徹底,那麼春夏的草木也不會茂盛生長。

58. 故至治之國,有賞罰而無喜怒。

譯文:所以治理的最好的國家,賞罰分明而民眾沒有怨恨

59. 賞罰無度,國雖大,兵弱者,地非其地,民非其民也。

譯文:賞罰沒有法度,國家雖大而士兵疲弱,那麼其土地和人民遲早會被其它國家所佔有。

60. 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避匹夫。

譯文:施加刑罰不迴護大臣,施以獎勵不忽略平民。

韓非子名言200句,盡顯古人智慧,句句經典,飽含哲理,值得收藏

61. 賞譽薄而謾者下不用也,賞譽厚而信者下輕死。

譯文:君主的獎勵與讚譽微薄,而出言有難以兌現,臣下就不會為其效力,君主的獎勵與讚譽豐厚而且很少食言,臣下就會拼死效力。

62. 無偸賞,無赦罰。

譯文:英明的君主不會隨意施以賞賜,也不會赦免本應處罰之人。

63. 無功者受獎,則財潰而民望。

譯文:沒有績效的人受到獎勵,那麼就會導致財物匱乏而民眾抱怨。

64. 聽其臣而行其賞罰,則一國之人皆畏其臣而易其君,歸其臣而去其君矣。

譯文:那麼過重民眾就會敬畏掌權的大臣二輕視君王,於是也就會歸附大臣而與君離心離德了。

65.故群臣陳其言,君以其言授其事,事以責其功。

譯文:所以臣下提出主張,君主根據主張命其行事,再依據結果來考核他們的功效。

66.右手畫圓,左手畫方,不能兩成。

譯文:右手畫圓,左手畫方,不可能兩者都成功。

67.知術之人為工匠也,不得施其技巧,故屋壞弓折;知治之人不得行其術,故國亂而主危。

譯文:懂得方法的人做工匠,卻不能自由施展技巧,所以造出的房屋會倒塌,製出的弓會折斷;懂得治理國家的人無法推行他的方法,所以國家就會混亂而危及君主。

68.小知不可使謀事,小忠不可使主法。

譯文:在小事上耍小聰明的人不能讓其謀劃大事,在小事情上忠心的人不能命其主管法律。

69.今有馬於此,形容似驥也,然驅之不往,引起不前,雖臧獲不託足其軫也。

譯文:現在有一匹馬在這裡,外表看上去像一匹良馬,但是用鞭子趕它不走,用韁繩拉它不動,即使是卑賤的奴婢也不會將其當成騎乘的工具。

70.以為不當名也,害甚於有大功,故罰。

譯文:因為事先說的目標太低,這種危害遠遠超出了他們的功績,所以應該處罰。

"
韓非子名言200句,盡顯古人智慧,句句經典,飽含哲理,值得收藏

韓非(約公元前280--前233年),戰國末期著名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尊稱韓非子或韓子。韓王(戰國末期韓國君主)之子,荀子的學生。

作為秦國的法家代表,備受秦王嬴政賞識,但遭到李斯等人的嫉妒,最終被下獄毒死。他被譽為得老子思想精髓最多的二人之一(另一人為莊周)。著有《韓非子》一書,共五十五篇,十萬餘字。在先秦諸子散文中獨樹一幟,呈現韓非極為重視唯物主義與效益主義思想,積極倡導君主專制主義理論,目的是為專制君主提供富國強兵的霸道思想。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其經典著作中的200句名言。

韓非子名言200句,盡顯古人智慧,句句經典,飽含哲理,值得收藏

1.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聖人執要,四方來效。

譯文:具體事務交由各級負責人去執行,而君主應保證中央權力的鞏固。只要君主能在準確把握全局,那麼四方的臣民就會效勞。

2. 君見惡,則群臣匿端;君見好,則群臣誣能。

譯文:如果是君主所厭惡的,那麼群臣就會將其隱匿起來;如果是君主所喜好,那麼群臣就會弄虛作假來迎合。

3. 倒言反事以嘗所疑。

譯文:故意正話反說或正事反做,來試探臣下。

4. 制在己曰重,不離位曰靜。重則能使輕,靜則能使躁。

譯文:權柄在手就是所說的重,不離本位就是所說的靜。持重者能夠控御輕浮者,寧靜者能夠剋制急躁莽撞

5. 眾人助之以力,近者結之以成,遠者譽之以名,尊者載之以勢。

譯文:眾人會全力幫助他,身邊的人樂於結交他,遠方的人真心讚譽他,權高位重的人也會推崇他。

6. 君人者釋其刑徳而使臣用之,則君反制於臣矣。

譯文:君主聽憑臣下私自施予刑罰與恩德,這樣一來就會反為臣下所控制。

7. 使殺生之機,奪予之要在大臣,如是者侵。

譯文:生殺予奪之權落在臣下手中,如此一來君主就有失勢的危機

8. 愛多者則法不立,威寡者則下侵上。

譯文:過於寵溺臣下,法令就難以確立。缺乏威嚴就會被臣下欺凌

9. 愛臣太親,必威其身;人臣太貴,必易主位。

譯文:過於寵信臣下,必然會危及君主自身;臣下權勢過重,必然有篡位之心

10. 人主無威而重在左右。

譯文:君主維修喪失轉而要仰仗臣下了。

韓非子名言200句,盡顯古人智慧,句句經典,飽含哲理,值得收藏

11. 凡人之大體,取捨同者則相是也,取捨異者則相非也。

譯文:大凡人的本性,都是觀點相同的就相互肯定,觀點不同的就相互反對,說明∶君主應使臣下的是非取捨同於自己的意志。

12. 恃人之以愛為我者危矣,恃吾不可不為者安矣。

譯文:依賴別人出於愛為我效力就危險了,依賴別人不得不為我效力才能平安。

13. 人主之患在於信人,信人則制於人。

譯文:君主最大的禍患就是信人臣下,信任臣下就反為其所制約。

14. 君臣之利異,故人臣莫忠,故臣利立而主利滅。

譯文:君臣之間的利益是相對立的,所以沒有臣下是忠誠的,所以臣下得到利益,君主的利益就會喪失。

15. 無私賢哲之臣,無私事能之士。

譯文:不能親近賢明的臣下,也不偏愛頗具才幹之士。說明∶只保持工作關係,防止工作以外的關係,以免形成不良裙帶、黨群

16. 任賢,則臣將乘於賢以劫其君;妄舉,則事沮不勝。

譯文:任用賢明,那麼臣下就會憑藉自己的才幹來要挾君主;隨意用人,那麼行事就不會成功。說明∶防止有本事的大臣架空君主。

17. 人臣處國無私朝,居軍無私交,其庫府不得私貸於家,此名君之所以禁其邪。

譯文:群臣之間不許聚會,在軍隊之中不許私下結交,庫府中的財物不許私下借貸給旁人,這就是高明的君主防範奸邪之事的辦法。

18. 上失扶寸,下得尋常。

譯文:君主有一點疏忽,臣下就會得到成倍的利益。

19. 勢不足以化則除之。

譯文:如果不能用威勢來使臣下馴服,就將其剷除。

20. 佯愛人,不得復憎也;佯憎人,不得復愛也。

譯文:假裝憎惡,就無法對其再加以憎惡;假裝憎惡,就無法再對其施以恩惠

韓非子名言200句,盡顯古人智慧,句句經典,飽含哲理,值得收藏

21. 私行勝,則少公功。

譯文:營私舞弊之風盛行,臣下就不能盡職為君效力了

22. 誘道爭遠,非先則後也,而先後心皆在於臣,上何以調於馬?

譯文:在路上賽馬,不是領先就是落後,而此時還總是關注對手的話,又怎麼能得心應手地駕馭自己的馬呢?

23. 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亂於法術,託是非於賞罰。

譯文:不因過度思考使內心疲憊,不因個人私慾而令自身受害;依據法令和權謀來治理國家,通過賞罰來彰顯是非。

24. 聖人之道,去智去巧。智巧不去,難以為常。

譯文:聖人處世,是不需要智慮與機巧的。因為不拋棄智慮機巧,就很難維持長久。

25. 巧為輗,拙為鳶。

譯文:做車輗是聰明的,做木鳶卻是愚笨的,說明∶考慮成本與實際功效

26. 且夫物眾而智寡,寡不勝眾,智不足以遍知物,故因物以治物。

譯文:相對於複雜的世事來說,個人的智慧是很渺小的,個人的渺小智慧難以處理繁雜事務,所以應該利用工具來處理事務。

27. 利莫長於簡,福莫久於安。

譯文:最大的利益莫過於簡樸,最大的福澤莫過於安穩。

28. 因可勢,求易道。

譯文:根據可以成功的形勢,來尋求易於成功的方法。

29. 和氏之璧,不飾以五采。

譯文:像和氏璧那樣的美玉,不必用五色飾物來裝飾

30. 凡德者,以無為集,以無慾成,以不思安,以不用固。

譯文:凡是德都是因為無為而聚集,因無慾而成就,因不思而安穩,因不用而牢固。

韓非子名言200句,盡顯古人智慧,句句經典,飽含哲理,值得收藏

31. 故視強,則目不明;聽甚,則耳不聰;思慮過度,則智識亂。

譯文:用眼過度,則視力下降;用耳過度,就會聽力下降;用腦過度,就會思慮混亂。

32. 去甚去泰,身乃無害。

譯文:行為不過度,才不會危及己身。

33. 烹小鮮而數撓之,則賊其澤;治大國而數變法,則民苦之。

譯文:烹調小魚卻屢次翻動,那就會令其破碎不全;治理大國卻屢次更改法令,那就會使百姓不看其苦。

34. 時有滿虛,事有利害,物有生死。

譯文:時機的盈虛是並存的,世事的利弊是兼有的,事務的生死是一體的。

35. 恬淡有趨舍之義,平安知禍福之計。

譯文:恬靜淡泊之後才能把握取捨的原則,平穩安閒之後才能察知禍福的端倪

36. 不為小害善,故有大名;不蚤見示,故有大功。

譯文:不被小事妨害自己的長處,所以能取得大名;不過早顯示自己的才能,所以能成就大業。

37. 行賢而去自賢之心,焉往而不美?

譯文:做賢德的事情卻不以賢德自居,還有什麼事是辦不好的。

38. 太山不立好惡,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小助,故能成其富。

譯文:泰山不以自己的好惡來選擇土石,所以成就了它自身的高大;江海不分大小來容納河流,所以成就了它的廣博。

39. 夫物者有所宜,才者有所施,各處其宜,故上下無為。

譯文:世間萬物都各有特性,不同的才能有不同的施展方向,令有才幹者各得其所,所以君主就可以無為而治。

40. 宮有堊,器有滌,則潔矣。

譯文:宮室結果粉刷,器皿經過洗滌,就都會乾淨了。

韓非子名言200句,盡顯古人智慧,句句經典,飽含哲理,值得收藏

41. 鏡執清而無事,美惡從而比焉;衡執正而無事,輕重從而載焉。

譯文:明鏡清淨而無為,好與壞因此而明辨出來;秤桿端正而無所作為,輕與重會因此而稱量出來。

42. 去規矩而妄意度,奚仲不能成一輪。……使中主守法術,拙匠守規矩尺寸,則萬不失矣。

譯文:不使用輔助工具而只憑自己的感覺來度量,即使是奚仲那樣的巧匠也做不成一個車輪。……如果君主能夠以刑罰之術為本,普通工匠懂得使用輔助工具,那麼就不會有什麼失誤了。

43. 搖木者一一攝其葉,則勞而不遍;左右拊其本,而葉遍搖矣。

譯文:搖動樹木的人如果一一撥動樹上的葉子,即使勞累也不能全部讓葉子動起來;而左右搖晃樹幹,那麼所有的葉子都會搖動起來。

44. 因事之理,則不勞而成。

譯文:根據事物發展的規律來處理,那麼就不必勞累身心也會有所成就。

45. 群臣守職,百官有常;因能而使之,是謂習常。

譯文:群臣恪盡職守,百官行事有法可依;君主根據他們的能力加以任用,這就是遵循常規。

46. 故明主使法擇人,不自舉也;使法量功,不自度也。

譯文:所以明君依據法令來任用臣下,而非隨意任用;依據法令評定功績,而非隨意評定。

47. 目失鏡,則無以正鬚眉;身失道,則無以知迷惑。

譯文:眼睛失去了鏡子,就無法端正面目;人失去了大道,就無法解開自己的迷惑。

48. 廢常上賢則亂,舍法任智則危。故曰∶上法而不上賢。

譯文:廢棄常理而尊崇賢者就會導致國家混亂,捨棄法律而任用智者就會導致國家危亡。所以說∶要依法而行而不能聽信賢能之士。

49. 爵祿生於功,誅罰生於罪,臣明於此,則盡死力而非忠君也。

譯文:得到高官厚祿是因為建立功績,受到誅殺懲治是因為觸犯法令,臣下如果明白這一點,機會拼命效力,而並非認為自己只是忠君了。

50. 人處疾則貴醫,有禍則貴鬼。

譯文:當人患病的時候就會尊敬醫生,遭遇災難的時候就會敬畏鬼神。

韓非子名言200句,盡顯古人智慧,句句經典,飽含哲理,值得收藏

51. 固有口不以私言,有目不以私視,而上盡制之。

譯文:所以雖然有嘴卻不私下發表 議論,雖然有眼睛卻不私下窺探,而只有君主掌控著一切。

52. 不勁直,不能矯奸。

譯文:不剛勁耿直,就不能矯正奸邪之風

53. 大不可量,深不可測,同合刑名,檢審法式,擅為者誅,國乃無賊。

譯文:治國之術大到不可估量,深到難以測量,考核臣下的言語與行為是否一致,檢驗他們的言行是否合乎法度,恣意妄為的立即誅殺,這樣國中才不會出現禍患。

54. 故舍己能而因法數,審賞罰。

譯文:所以棄用自己的才幹而依據法令來才定賞罰。

55. 罰薄不為慈,誅嚴不為戾,稱俗而行也。

譯文:刑罰輕並非是仁慈,誅罰重也並非暴戾,只是適合現實情況而已。

56.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當世之民,皆守株之類也。

譯文:現在想要用先王的法度來這裡當今的臣民,和守株待兔是一樣的。

57. 冬日之閉凍也不固,則春夏之長草木也不茂。

譯文:如果冬天封凍得不夠徹底,那麼春夏的草木也不會茂盛生長。

58. 故至治之國,有賞罰而無喜怒。

譯文:所以治理的最好的國家,賞罰分明而民眾沒有怨恨

59. 賞罰無度,國雖大,兵弱者,地非其地,民非其民也。

譯文:賞罰沒有法度,國家雖大而士兵疲弱,那麼其土地和人民遲早會被其它國家所佔有。

60. 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避匹夫。

譯文:施加刑罰不迴護大臣,施以獎勵不忽略平民。

韓非子名言200句,盡顯古人智慧,句句經典,飽含哲理,值得收藏

61. 賞譽薄而謾者下不用也,賞譽厚而信者下輕死。

譯文:君主的獎勵與讚譽微薄,而出言有難以兌現,臣下就不會為其效力,君主的獎勵與讚譽豐厚而且很少食言,臣下就會拼死效力。

62. 無偸賞,無赦罰。

譯文:英明的君主不會隨意施以賞賜,也不會赦免本應處罰之人。

63. 無功者受獎,則財潰而民望。

譯文:沒有績效的人受到獎勵,那麼就會導致財物匱乏而民眾抱怨。

64. 聽其臣而行其賞罰,則一國之人皆畏其臣而易其君,歸其臣而去其君矣。

譯文:那麼過重民眾就會敬畏掌權的大臣二輕視君王,於是也就會歸附大臣而與君離心離德了。

65.故群臣陳其言,君以其言授其事,事以責其功。

譯文:所以臣下提出主張,君主根據主張命其行事,再依據結果來考核他們的功效。

66.右手畫圓,左手畫方,不能兩成。

譯文:右手畫圓,左手畫方,不可能兩者都成功。

67.知術之人為工匠也,不得施其技巧,故屋壞弓折;知治之人不得行其術,故國亂而主危。

譯文:懂得方法的人做工匠,卻不能自由施展技巧,所以造出的房屋會倒塌,製出的弓會折斷;懂得治理國家的人無法推行他的方法,所以國家就會混亂而危及君主。

68.小知不可使謀事,小忠不可使主法。

譯文:在小事上耍小聰明的人不能讓其謀劃大事,在小事情上忠心的人不能命其主管法律。

69.今有馬於此,形容似驥也,然驅之不往,引起不前,雖臧獲不託足其軫也。

譯文:現在有一匹馬在這裡,外表看上去像一匹良馬,但是用鞭子趕它不走,用韁繩拉它不動,即使是卑賤的奴婢也不會將其當成騎乘的工具。

70.以為不當名也,害甚於有大功,故罰。

譯文:因為事先說的目標太低,這種危害遠遠超出了他們的功績,所以應該處罰。

韓非子名言200句,盡顯古人智慧,句句經典,飽含哲理,值得收藏

71.使事不相干,故莫訟;使士不兼官,故技長;使人不同功,故莫爭。

譯文:使臣下所任職務不相干涉,相互之間就不會發生訴訟;使一個人不兼任多個職務,就能令其充分發揮才幹;使臣下建立功績不同,就不會發生爭執。

72.若以譽進能,則臣離上而下比周。若以黨舉官,則民務交而不求用於法。

譯文:如果依據眾人的讚譽而啟用賢能,那麼臣下就會與君主離心離德,而私下相互勾結。如果通過朋黨的舉薦而任官,那麼民眾就會追求交遊結黨而不願遵循法律。

73.不慎其事,不掩其情,賊乃將生。

譯文:不謹慎行事,不隱藏實情,奸賊才會有機可乘。

74.臣閉其主,則主失位。

譯文:臣下閉塞君主獲得信息的渠道,那麼主上就會喪失其君位。

75.權勢不可以借人,上失其一,臣以為百。

譯文:君主的權勢不可以藉由臣下使用,君主失去一點權力,臣下就會得到很多的利益。

76.上下易用,國故不治。

譯文:君主親自處理繁雜事務,而臣下反而掌管大權,國家就是因為這點猜無法治理的。

77.威不貳錯,制不共門。

譯文:權威與法令不能由君臣雙方共享。

78.一家二貴,事乃無功。

譯文:一國之中二人掌權,任何事都不會有所功效。

79.其事不當,下考其常。

譯文:如果君主處事不當,那麼臣下也會將其作為成例來效法。

80.觀聽不參則誠不聞。

譯文:君主如果不將臣下的言行相互驗證,那麼就不會了解真實的情況。

81.陳輕貨於幽隱,雖曾史可疑也。懸百金於市,雖大盜不取也。

譯文:將便宜的東西放在幽靜偏僻的地方,及時是曾參、史猷那樣的高潔之士也有盜取的嫌疑,將百金懸掛在鬧市,即使大盜也不會去搶奪。

82.上無其道,則智者有私詞,賢者有私意。

譯文:君主不以法治理,那麼智者就會有違法的言論,賢者在私下也會有不軌的意圖。

83.人主怠傲處其上,此世所以有劫君弒主也。

譯文:一旦君主怠慢倨傲而稍有疏忽,就會發生弒君奪位的災禍。

84.淺薄而易見,漏洩而無藏,不能通群臣之語者,可亡也。

譯文:君主言行淺薄,而將心意洩露無遺,行事不能周密慎重而失言洩露給臣下的,就會有亡國的禍患。

85. 藏怨而弗發,懸罪而弗誅使群臣陰憎而愈憂懼,而久未可知者,可亡也。

譯文:對觸犯眾怒的臣下不處理,對犯罪的臣下遲遲不加以法辦,就會使得群臣暗中憎惡和恐懼,這樣久了還沒有發覺,就會有滅亡的禍患。

86.無功貴而勞苦賤,如是則下怨。

譯文:毫無功績者得富貴,盡心竭力者貧賤,如此就會使臣民怨恨在心。

87.以積怒而御積怨,則兩危矣。

譯文:君臣上下以怒對怨,對雙方來說都是一種危機。

88.有幸之類,大必起於小;行久之物,族必起於少。

譯文:有形體的事物,再大的也是從細微起來的;存在了很久的事務,必定是從細微開始聚集起來的。

89.不塞隙穴而勞力於赭堊,暴雨疾風必壞。

譯文:不將房屋的裂縫塞住,卻只想著將牆壁粉刷漂亮,一旦暴風驟雨來臨,房屋一定會倒塌。

90.過而不聽於忠臣,而獨行其意,擇滅高名為人笑之始也。

譯文:君主犯下錯誤卻不聽忠臣的勸諫,而一意孤行,就會身敗名裂而為人所恥笑。

91.長侮偷快,數以德追禍,是斷手而續以玉也。

譯文:長久地責難犯小錯誤的人,經常侮辱別人而換得一時之快,屢次用恩惠來補償給別人帶來的災禍,這就像是斷掉的手又用玉接上一樣,所以君主才有易位的禍患。

92.不使自恣,安得移並。

譯文:使其不得越職,就不會有大權旁落或兼併權力的現象發生了。

93.禁奸之法,太上禁其心,其次禁其言,其次禁其事。

譯文:防止奸邪的辦法,最好是禁止產生奸邪之心,其次是禁止傳播奸邪的言論,再次是禁止奸邪的行為。

94.數披其木,毋使枝大本小;枝大本小,將不勝春風;不勝春風,枝將害心。

譯文:經常修剪枝葉,不能使枝大而主幹小;枝大而主幹小,就經常受不住風吹,經不起風吹,枝葉就會使樹幹折斷。

95.臣得樹人,則主失黨。

譯文:如果臣下有權任免官員,那麼君主就會失去心腹之人。

96.交眾與多,外內朋黨,雖有大過,其蔽多矣。

譯文:臣下廣泛結交,朝中內外均有朋黨,那即使他們犯下大罪,君主也會被矇蔽過去。

97.當塗者之徒屬,非愚而不知患者,必汙而不知避奸也。

譯文:重臣的黨羽不是愚蠢而沒有遠見的人,就是敗壞而不避奸邪之事的人。

98.貴私行而賤公功者,可亡也。

譯文:推崇私行而輕視公功的,就有滅亡的可能。

99.人臣之爭事而亡其國者,皆虺類也。

譯文:群臣之間相互爭權奪利而致使國家滅亡的,都和虺是一類的。

100.智術之士,必遠見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燭私。

譯文:通曉治國之術的人,必定具有遠見卓識而善於明察事理。不善於明察事理就不能洞悉隱情。

101.省同異之言以知朋黨之分,偶叄伍之驗以責陳言之實。執後以應前,按法以治眾,眾端以參觀。

譯文:通過觀察臣下的言語差異來區別朋黨,通過對臣子行為來辨別陳言是否可靠;以事後的結果與之前的言論相對照,根據法律治理民眾,結合各種情況進行參驗觀察。

102.散其黨,收其餘,閉其門,奪其輔,國乃無虎。

譯文:粉碎朋黨,逮捕餘孽,阻塞奸佞行事的途徑,剷除其朋黨,國家才不會出現惡虎。

103.削株無遺根。

譯文:斬草務必除根。

104.安危在是非,不在於強弱。

譯文:一國的安危決定於君主的行為是否正確,而不決定於國力的強弱。

105.濫於文麗而不顧其功者,可亡也。

譯文:沉迷於華麗卻毫無價值的辭藻,國家有可能滅亡。

106.辭辯而不法,心智而無術,主多能而不以法度從事者,可亡也。

譯文:口若懸河而不守法度,頭腦聰慧卻不知以法術治國,君主才智出眾卻不依法行事的,有可能亡國。

107.好以智矯法,時以行雜公,法禁變異,號令數下者,可亡也。

譯文:喜歡憑藉自己的聰明擅自更改法令,是海滄因私事而擾亂公務,法令朝三暮四屢次更改,國家有可能滅亡。

108.變褊而心急,輕急而易動發,心悁忿而不訾前後者,可亡也。

譯文:心急氣躁,行為輕率而容易衝動,喜歡感情用事而不計後果,有可能會亡國。

109.狠剛而不和,愎諫而好勝,不顧社稷而輕為自信者,可亡也。

譯文:固執凶悍而不謙和,剛愎自用,不顧國家安危而我行我素,有可能會亡國。

110.大心而無悔,國亂而自多,不料境內之資而易其鄰敵者,可亡也。

譯文:狂妄自大而不思悔改,國內混亂而自我誇耀,不理解本國實力而輕視鄰國並與之為敵的,有亡國的可能。

111.無理而侮大鄰,貪愎而拙交者,可亡也。

譯文:不懂得禮儀而輕侮大國,貪婪自負而不善外交,有外國的可能。

112.怯懾而弱守,蚤見而心柔懦,知有謂可,斷而弗敢行者,可亡也。

譯文:性格怯懦而不敢堅持己見,雖有遠見卻優柔寡斷,明知應該做的,卻又不敢當機立斷去執行,有亡國的可能。

113.緩心而無成,柔菇而寡斷,好惡無決而無所定立者,可亡也。

譯文:行事遲緩,一無所成,優柔寡斷,難辨是非而毫無主見的,有亡國的可能。

114.淺薄於爭守之事,而務以仁義自蝕者,可亡也。

譯文:不懂得戰爭,而以仁義自居者,有亡國的可能。

115.恃交援而遠近鄰,怙強大之救而侮所迫治國者,可亡也。

譯文:依仗盟國的強大而怠慢鄰國,依靠強大的靠山來欺侮其它國家的,有亡國的可能。

116.羈旅起貴以陵故常者,可亡也。

譯文:使他國之人顯貴而凌駕於國內舊臣之上的,有亡國的可能。

117.行小忠,則大忠之賊也。

譯文:臣下在瑣碎之事中表現出的忠誠,會使國家真正受到損害。

118.以儉得之,以奢失之。

譯文:古時的君王因勤儉而得到天下,因奢靡而失去天下。

119.禍難生於邪心,邪心誘於可欲。

譯文:禍患是因奸邪之心而引發的,而奸邪之心是慾望引起的。

120.欲利之心不除,其身之憂也。

譯文:慾望的心理不除去,就會、給自身帶來憂患。

121.饕貪而無饜,近利而好得者,可亡也。

譯文:貪得無厭,唯利是圖的,有亡國的可能。

122.顧小利,則大利之殘也。

譯文:只貪圖一些微小的利益,就會使整體的利益受到損害。

123.貪愎喜利,擇滅國殺身之本也。

譯文:貪婪自負,好大喜功,這是導致國破身死的根本原因。

124.夫龍之為蟲也,柔可狎而騎;然其喉下有逆鱗徑尺,若人有嬰之者,則必殺人。

譯文:龍這種動物,柔順得可以親暱並騎乘;但是龍的喉嚨下生有尺餘長的逆鱗,如果有人碰到,龍就必然會將那人殺死。

125.諫說談論之士,不可不察愛憎之主而後說焉。

譯文:進諫上言的臣下,不可不先了解君主的好惡然後進言。

126.強以其所不能為,止以其所不能已,如此者身危。

譯文:勉強君王去做他所做不到的事情,停止君王去做他所不能停止的事,這樣一來,就會危及己身。

127.說之以厚利,則陰用其言顯棄其身矣。

譯文:用厚利來說服他,那主張會被暗地裡採用,二表面上被疏遠。

128.貴人有過端,而說者明言禮義以挑其惡,如此者身危。

譯文:君主犯了錯誤,而進言的臣下指出其違背禮義,由此引起君主的厭惡,這樣一來,就會危及己身。

129.貴人或得計而欲自以為功,說者與之焉,如此者身危。

譯文:君主有時行事得當而想自居其功,而進言的臣下也參與其中,這樣就會危及自身。)

130.說不行而有敗,則見疑,如此者身危。

譯文:建議未被採納而失敗,就會被猜忌,這樣就會危機己身

131.事以密成,語以洩敗。

譯文:大事都是因祕密進行而成功,因言語的洩露而失敗的。

132.非知之難也,處之則難也。

譯文:瞭解情況並不困難,處理這種情況才是困難的。

133.夫曰∶“言語辯,聽之說,不度於義”者,必不誠之言也。

譯文:所謂“言語動聽,令人高興,卻不合乎常理”的話,必定是不可信的話。

134.以人言善我,必以人言罪我。

譯文:聽信旁人的言語而親近我的,必定還會因為聽信別人的言語而責怪我。

135.言之為物也,以多信。

譯文:言語這東西,說多了就有人相信。

136.千里之堤,以螻蟻之穴潰。

譯文:千丈長堤也會因蟻洞的貫通而潰敗。

137.吶者言之疑,辯者言之信。

譯文:不善言辭的人所說的話就會令人生疑,而能言善辯的人所說的話就會令人覺得可信。

138.巧詐不如拙成。

譯文:巧妙奸詐不如樸拙誠懇。

139.三人言而成虎。

譯文:三個人說有老虎大家就會相信。

140.愚者難說也,故君子難言也。

譯文:愚魯的人很難被說服,所以君子進言也是很困難的。

141.以智說愚必不聽。

譯文:智者向愚魯之人進言,一定不會被採納。

142.以至智說至聖,未必至而見愛。

譯文:智者對聖人進言,也未必得當而被採納。

143.度量雖正,未必聽也;義理雖全,未必用也。

譯文:即使準則正確,進言也未必會被聽取;即使道理正確,也未必會被採納。

144.虜自賣裘而不售,士自譽辯而不信。

譯文:胡人自己售賣皮裘就難以賣出去,士人自己稱譽辯說就不會被信任。

145.不知而言,不智;知而不言,不忠。

譯文:不知實情而進言,是不明智的;深知情形而不進言,是不忠誠的。

146.良藥苦於口。

譯文:良藥苦但是能治病。

147.聖人之救危國也,以忠拂耳。

譯文:聖人為救國家於危難,不息違逆君主而以忠言勸諫。

148.凡說之難∶在之所說之心,可以吾說當之。

譯文:大凡進言的關鍵∶在於瞭解對方的心理,並能夠用我的觀點來適應他。

149.譽異人與同行者,規異事於同計者。

譯文:用過去的模範人物讚譽對方的品行,用過去的典範案例說服對方。

150.大意無所拂悟,辭言無所擊摩,然後極騁智辯焉。

譯文:進言的內容沒有違逆的地方,言辭沒有牴觸的地方,之後才能施展才智展開論述。

151.安利者就之,危害著去之,此人之情也。

譯文:能夠安逸或得利,人們就會接近;有危害和禍患,人們就會遠離。這是人之常情。

152.以肉去蟻,蟻愈多;以魚驅蠅,蠅逾至。

譯文:用肉來驅趕螞蟻,螞蟻反而會越聚越多;以魚來驅趕蒼蠅,蒼蠅也會越來越多。

153.利之所在,則忘其所惡,皆為孟賁。

譯文:只要有利益,他們就會忘掉恐懼和憎惡,而都變得象孟賁一樣。

154.醫善吮人之傷,非骨肉之親也,利所加也。

譯文:醫生善於吸吮病人瘡口的膿血,二者之間並非有血緣關係,只是存在利益罷了。

155.千里之馬時一,其利緩;駑馬日售,其利急。

譯文:千里馬只是偶爾會出現,所以獲利很慢;二劣馬很常見,所以獲利快。

156.貪盜不赴谿而掇金,赴谿而掇金則身不全。

譯文:即使是再貪婪的盜賊也不會跳到深澗之中去撈取金子,因為到深澗中撈金子就很難保全自身。

157.輿人成輿,則欲人之富貴;匠人成棺,則欲人之夭死也。

譯文:輿人造車,就希望有人富貴;匠人造棺材,則希望有人早死。

158.主利在有能而任官,臣利在無能而得事。

譯文:君主的利益在於任用有才能的人為官,而臣下的利益在於庸庸碌碌卻能居於高位。

159.人臣挾大利以從事,故其行危至死,其力盡而不望。

譯文:臣下行事為了爭取更大的利益,所以會冒著生命危險來做事,竭盡全力也不會有怨言。

160.可必,則越人不疑羿;不可必,則慈母逃弱子。

譯文:如果對對方的箭法有把握,那麼即使是關係再疏遠的也不會懷疑后羿的箭法;如果沒把握射中,那麼即使是母親,也會逃避自己的孩子。

161.人行事施予,以利之為心,則越人易和;以害之為心,則父子離且怨。

譯文:人們辦事付出報酬,如果從對人有利的角度著想,那麼及時是關係疏遠的人也可以合作;如果總想加害對方,那麼即使是父子也會相互疏遠和怨恨。

162.脣亡而齒寒。

譯文:嘴巴沒了,牙齒就會感到寒冷

163.恃人不如自恃也。

譯文:求人不如求己。

164.法莫如顯,而術不欲見。

譯文:法一定要讓人明瞭,而術一定不能被人覺察。

165.虛則知實之情,靜則知動者正。

譯文:置身事外,才會看清真相;保持冷靜,才能制定出行動原則。

166.虛靜無事,以暗見疵。

譯文:保持虛靜無為的狀態,往往會從隱蔽的角度得知他人的行為漏洞。

167.故去喜去惡,虛心以為道舍。

譯文:所以應該將親近好厭惡等情緒一併拋棄,才能成功地使用權謀之術。

168.君無見其所欲。

譯文:君主不應該表露自己的喜好。

169.去好去惡,臣乃見素;去舊去智,臣乃自備。

譯文:君主隱藏自己的好惡,才會得見臣下的本來面目;拋去舊有的成見,不顯露自己的智慧,才會讓臣下各守其職。

170.人主好賢,則群臣飾行以邀君欲,則是群臣之情不效。

譯文:君主喜歡任用賢能之士,那麼臣下就會自我粉飾迎合來君主,說明∶還是讓大家各司其職,別把希望寄託在個別的賢能之士身上,防止權利的偏移。

171.群臣見素,則大君不蔽矣。

譯文:群臣本來的面目顯現出來,那麼君主就不會收到矇蔽了。

172.是故去智而有明,去賢而有功,去勇而有強。

譯文:不用智慧可以明察,不顯賢能可以成就大業,不逞勇武依然強大。

173.見而不見,聞而不聞,知而不知。

譯文:看見就好像沒看見,聽到好像沒聽到,知道好像不知道。

174.樹橘柚者,食之則甘,嗅之則香;樹枳棘者,成而刺人。故君子慎所樹。

譯文:種植橘柚,吃起來是甜的,聞起來是香的;而種植荊棘,長大了卻會刺傷人。說明∶栽培人時應格外謹慎。

175.夫有材而無勢,雖賢不能治不肖。故立尺材於高山之上,則臨千仞之谿,材非長也,位高也。

譯文:有才幹而沒有權勢,即使是賢人也無法控御不肖之徒。一尺長的木材樹立在高山之上,就能俯瞰萬丈深淵。這並非是木頭長,而是它所處的地位高。

176.世有不可得,事有不可成。

譯文:世間總有得不到的東西,也總有辦不到的事

177.存亡在虛實,不在於眾寡。

譯文:一國的存亡要看權柄是否掌握在君主手裡,而不應看國家武力的強弱

178.一手獨拍,雖疾無聲。

譯文:一隻手擊掌,即使再用力也不會有聲音

179.故勢不便,非所以逞能也。

譯文:所以,當形勢不便時,是不應該逞強的

180.蕩而失水,螻蟻得意焉。

譯文:魚游到岸邊擱淺的是時候,就會被螻蟻吃掉

181.火形嚴,故人鮮灼;水形懦,人多溺。

譯文:火的形態看起來是嚴酷的,所以很少有人被灼傷;水的形態看起來是柔弱的,所以經常有人淹死

182.去其智,絕其能,下不能意。

譯文:君主隱藏智慧,不露才能,臣下就無法猜測他的意圖。

183.事有舉之而有敗,而賢其毋舉之者。

譯文:事情有做了卻不成功的,但這也勝過不去做的

184.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則群臣畏其威而歸其利矣。

譯文:所以君主親自掌握賞罰之權,那麼群臣就會畏懼他的刑罰而追求他的獎賞了。

185.不赦死,不宥刑,赦死宥刑,是謂威淫。

譯文:不赦免死刑犯,不寬宥應受刑罰之人,赦免和寬宥都是權力的濫用。

186.法不阿貴,繩不撓曲。

譯文:法律不能逢迎權貴,就像墨繩不能遷就彎曲一樣。

187.禁,主之道,必明於公私之分,明法制,去私恩。

譯文:有所禁止,是君主之道,必須公私分明,嚴明法紀,不徇私情。

188.有賢不肖而無愛惡。

譯文:君主應當明辨賢愚,但不應該因其賢愚而喜愛或厭惡。

189.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子。

譯文:舉薦外人不排除自己的仇人,舉薦親近的人不排除自己的兒子。

190.恩怨不入公門。

譯文:不因私人之間仇隙而影響公務。

191.君子去泰去甚。

譯文:君子行為處事要適可而止,不應過度。

192.不自操事而知拙與巧,不自計慮而知褔與咎。

譯文:不親自處理事務而明察臣下幹練與否,不親自謀劃而能夠知道臣下行事的禍與福。

193.為政猶沐也,雖有棄發,必為之。愛棄發之費,而忘長髮之利,不知權者也。

譯文:治理國家就好像洗頭髮一樣,即使是洗掉了一些頭髮,也一定要洗乾淨。因脫落的頭髮而惋惜,卻忘了新發會因此而生長,這就是不懂得權衡利弊。

194.刑當無多,不當無少。

譯文:刑罰恰當就不會嫌多,刑罰不當就不會嫌少。

195.道譬諸若水,溺者多飲之即死,渴者適飲之即生。譬之若劍戟,愚人以行忿則禍生,聖人以誅暴則褔成。

譯文:道就像水一樣,落水者喝多了就會死,乾渴的人喝得適量就會生存;又像兵器一樣,愚笨之人用阿里洩憤會招致禍端,聖人用來誅伐暴徒機會為民造福。

196.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難知。

譯文:不吹開皮上的毛來尋找細小的疤痕,不洗淨器物上的汙垢來查看微末的缺陷。

197.同事之人,不可不審察也。

譯文:採取同樣行動的人,不可不加以審查,可能有不同的原因

198.下君盡己之能,中君盡人之力,上君盡人之智。

譯文:下等的君主儘自己的才能,中等的君主能夠竭盡他人的力量,上等的君主能夠竭盡他人的智慧。

199.有言者自為名,有事者自為形,形名參同,君乃無事焉,歸之其情。

譯文:進言者自然會表明他的主張,行事者自然會產生一定的效果,將效果和主張相比較,君主就不必親自處理事務,而實情自然會顯現出來。

200.一聽則愚智不分,責下則人臣不參。

譯文:一傾聽意見,愚蠢和智慧就不會混亂而辯識不清,善於督促臣下,臣下的優劣就不會混雜而判斷不明。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