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西漢末年的大清算,十幾萬人,把漢哀帝祖母、母親的墳掘了

小說:西漢末年的大清算,十幾萬人,把漢哀帝祖母、母親的墳掘了

元壽二年是西漢的一個轉折點,也是劫後餘生的一年。當漢哀帝將大漢帝國糟蹋得支離破碎之際,他很及時地駕崩了,八歲的孩童漢平帝坐上了龍椅,四十四歲的王莽再次出任大司馬,承擔起帝國復興的重任。

撥亂反正是當下最急迫的事,朝廷需要向天下宣示革故鼎新,帶領國人走出危境的信心。王莽施政的第一件事就是大清算,平反漢哀帝朝的冤案,處置相關奸佞之徒:

(一)重提“燕啄皇孫”案

當年解光揭露趙合德殘害皇嗣,趙家子弟紛紛貶抑,但趙飛燕並未受到任何處置,相反卻因為扶立漢哀帝有功被冊封為皇太后。經王政君批准,廢趙飛燕皇太后,貶為孝成皇后,徙居北宮。一個月後,她再次被貶為庶人,發配至漢成帝延陵守陵。接到詔令的趙飛燕絕望了,延陵清苦寂寥的生活哪是皇太后過的日子,她可沒有班婕妤對漢成帝的用情之深,於是當天她就自殺了。

(二)貶抑傅丁子弟

傅丁子弟全部被罷官奪職,並遣回家鄉,傅晏全家被髮配合浦,孝哀傅皇后被貶為庶人,併發配義陵替漢哀帝守陵。對傅丁子弟如何處置都不為過,但顯然傅皇后成了背鍋俠,她不該承受無妄之災。悲憤之下,她選擇了和趙飛燕同一天自殺。

(三)貶抑傅太后、丁太后

當年老妖婆傅太后懷著遺憾死了,她肯定想不到自己的身後事。在王莽的主持下,皇帝下詔:貶帝太太后為定陶共王母,貶丁太后為丁姬,最終,搶來的皇家身份還是被剝了個乾乾淨淨。當年拍馬屁的高昌侯董宏已經死了,他兒子董武繼承了高昌侯,此刻也逃不過追責,董家再次被剝奪侯爵。

當然,定陶共皇劉康的祭廟也被拆毀,靈位重新搬回定陶。這都不算完,五年後,王莽再次奏議:傅氏、丁氏不尊臣道,跟先皇葬在一起,墳冢跟元帝一樣高,而且下葬的時候又攜帶皇太太后、帝太后印璽,不合禮法,應該改葬。建議把她倆的墳墓掘開,毀掉印璽,把傅氏遷回定陶安葬。

以今人的眼光,王莽做得過火了,但不要忘了,禮法在古代是根本大法,是道統所在,王莽所為放在那個歷史環境下,不但無可厚非,還很正義。

王政君一開始不同意,認為人死了就別計較了。王莽不同意,禮法為大,當今之亂源於人心之變,人心之變源於禮法崩亂。王政君只好同意了,說,那就再做一層槨,套在舊棺上,另起墳塋,以太牢之禮祭祀(諸侯之禮)。

傅氏這個老妖婆,生前壞事做絕,一聽要挖她的墳,響者雲集,一下子去了十餘萬人,自帶工具上陣!可憐丁氏,生前默默無聞,跟著遭殃。為什麼有這麼多人湊熱鬧,難道傅氏真的跟他們苦大仇深?未必都是這樣,說到底是人心壓抑久了,需要一個發洩的口子而已。

靈異的事發生了,發掘傅氏墓葬時,塌方了,死了幾百號人。丁氏的棺木被打開時,突然冒出大火,火焰高達四五丈,棺槨裡的陪葬品全燒沒了。

靈異事件驚動王莽,他覺得如此處置,顯然上天還不滿意。於是,他又奏請太皇太后:共王太后生前擅自居住在桂宮,上天震怒,一把大火燒了正殿;現在丁氏葬儀不合禮制,所以上天再次震怒,一把火燒了棺木。上天這是在驚醒我們,她倆的待遇過高,原計劃以共王太后、共王后身份下葬還是過於優待,要以媵妾的身份重新下葬她們。同時要去掉帝后才能用的梓宮,脫掉皇家才可以用的珠玉之衣。王政君准奏。

傅氏的棺材被打開後,那個臭味,飄到好幾裡以外。十餘萬人,用了二十天(這規模夠大的,當初嘚瑟啥啊),終於給她倆重新安了個家。

王莽又命令,給她倆的墳塋四周種上荊棘。別人的墳都種樹,蒼松翠柏,精神長存。她倆不行,種荊棘,以警示後世!

據傳,丁氏改葬時,又出現了靈異事件:幾千只燕子突然飛來,這些燕子不是來看熱鬧的,它們口銜泥土,投入丁氏的墓穴中......

大概可憐這個平白無故遭受無妄之災的女人吧。

(四)平反中山太后詛咒案

馮媛當年蒙冤而死,馮家跟著四散飄零,現在孫子當上了皇帝,這宗冤案終於得以昭雪。神經病張由、中太僕史立、泰山太守丁玄被處以“大辟”,砍了腦袋。毋將隆也因當年聯名上奏陷害馮媛,被罷官免職。

《漢書》說,王莽年輕的時候想結交毋將隆,但毋將隆不知道為啥就是看不起王莽,讓王莽熱戀貼了冷屁股,正好藉著中山太后案報復毋將隆。這個說法證據似乎不足,如果王莽要想報復的話,以毋將隆勾結史立丁玄的罪名,定個死罪似乎也不為過,為啥鈍刀割肉,不痛不癢。

(五)遣返王立

王立在漢哀帝駕崩後再次回到京城,當他的逍遙侯爺。但沒想到親侄子王莽掌權沒給他帶來好運,孔光舊事重提,要求遣王立就國。孔光說了兩件事:一是王立當年勾結淳于長;二是王立曾經建議,以官婢楊寄的私生子冒充皇子,企圖用這種歪門邪道的方式立功,弄得天下人對紛紛猜疑。

王政君不同意,畢竟是自家兄弟,她念情。王莽勸說:“今漢家衰,比世無嗣,太后獨代幼主統政,誠可畏懼。力用公正先天下,尚恐不從;今以私恩逆大臣議,如此,群下傾邪,亂從此起。宜可且遣就國,安後復徵召之。”為了漢室的威信,必須斷掉可能的亂源,您老可以先把王立遣回,等天下人心安定再詔回來也不遲。

對這件事,班固沒有誇王莽大義滅親,反而說王莽是怕王立跟他在王政君面前爭寵,讓他不能恣意妄為,所以想方設法脅迫王政君趕走王立。

班固這種說法是我很懷疑他的人品問題。以王立的檔次,哪裡配得上王莽對他產生這麼大顧忌?王政君不傻,她難道不清楚王立的為人,怎麼可能聽信王立對王莽的貶低?班固憑空編造的水平太低劣。

那麼王立以官婢之子冒充皇子的建議真的有那麼大的危害嗎?我認為王莽一點沒有危言聳聽。皇家子嗣傳承關乎國運,關乎禮法,更關乎社會的穩定。假的終歸真不了,早晚會釀成國家大亂。但凡頭腦清醒一點的人,但凡有一點正義之感的人都不會同意王立的做法。王莽很清醒,即使你很公正都不能避免別有用心的人,假冒皇子就是玩火自焚的行為。王莽沒有錯,班固,我鄙視你。

在大清算的同時,王莽沒有忘記為忠直的傅喜平反:“高武侯喜,姿性端愨,論議忠直,雖與故定陶太后有屬,終不順指從邪,介然守節,以故斥逐就國。《傳》不云乎:‘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其還喜長安,位特進,奉朝請。”讓傅喜享受丞相級別待遇。

班固又說:喜雖外見褒賞,孤立憂懼。傅喜孤獨又可能,憂懼從何而來?傅家人搞得他丟官罷爵,王莽恢復他的尊榮,實在看不出傅喜因何“憂懼”。估計班固貶王莽習慣了,隨時都忘不了給王莽抹點黑,理由嘛,嘿嘿,不好意,忘了編了。

傅喜因為年齡問題,此後也沒有什麼作為,最後在封國壽終正寢。

下章提示:撥亂反正之後,政壇補充進來一批新力量,這些活躍在新朝的要人,紛紛登場。請看下文《政壇新勢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