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是哈利·波特

如果在“90後”的孩子中做一個調查,有多少孩子看過《哈利·波特》,大概這個數字會高得驚人。要問孩子們的喜歡程度,你只要看看每部小說發行時的大賣和每部電影首映式上的盛況,再看看國內外有多少“哈迷”網站,自然會得出答案。《哈利·波特》不僅創造了出版史和電影史上的神話,同時也使原本默默無聞的人一下變成了萬眾矚目的超級明星——他就是飾演哈利·波特的小演員丹尼爾·雷德克利夫。

他就是哈利·波特

哈利·波特的代言人

丹尼爾10歲時就在電視劇《大衛·科波菲爾》裡扮演幼年的大衛·科波菲爾。當時,他的一個朋友建議他去試鏡。他覺得好玩,就去了,但沒抱任何希望,因為他知道有很多孩子想得到這個角色。沒想到,意外的驚喜降臨了:他被選上了,並且收視率創了新高。

2001年,華納公司欲把英國女作家羅琳的系列小說《哈利·波特》搬上銀幕,於是哈利·波特的選角成了熱門的話題。當時導演哥倫布找來一張《大衛·科波菲爾》的影碟,看了之後,就讓負責選角的導演把丹尼爾找來試鏡,但被丹尼爾的父母回絕了。他們的初衷完全是出於保護孩子的願望,不想讓他參加這部備受關注的影片的拍攝。

也許是命運的安排。有一天,該片製片人大衛·海曼在劇院碰上了同來看演出的丹尼爾和他的父母。他們在幕間休息時見了面,演出進行到下半場,海曼已無心看戲了,他滿腦子想的都是讓丹尼爾出演哈利的事。第二天,他忍不住給丹尼爾的父母打電話,打算勸說他們接受這個提議。他沒想到,丹尼爾的父母同意了。不過,海曼答應他父母,一定儘量避免媒體對丹尼爾的過度曝光和騷擾。於是,丹尼爾參見了試鏡。

他就是哈利·波特

原著作者羅琳在看了他的試鏡後,興奮不已:“他就是哈利·波特。他就像我失散多年的兒子。”他完全符合小說的描寫:瘦弱、靦腆、機智、眼睛又大又純淨。幸運就這樣降臨在這個孩子的頭上。丹尼爾在回憶當時的情景時說:“我剛洗完澡,我爸爸走進房間對我說,現在哈利的角色是你的了。我當時喜極而泣,晚上也興奮得睡不著覺,半夜兩點爬起來,把爸爸叫醒,問他:這是真的嗎?我真的太想演哈利了。”

讓人們翹首以待的第一集《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於2001年11月在倫敦舉行了盛大的全球首映式。1000張門票不到半小時就被搶購一空,包括麥當娜、溫絲萊特等大牌明星都受邀出席這場倫敦最閃亮的首映典禮。影片上映後,丹尼爾登上了多家著名報刊的頭版和封面。憑藉著大批小說擁躉者,影片在英美兩地一首映便氣勢如虹。

從《哈利·波特Ⅰ》開始,丹尼爾就儼然成了哈利·波特的化身,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年僅16歲,他的個人肖像就被擺放在英國國家肖像館裡,他是獲此殊榮的非皇室成員中最年輕的一個。

然而,日漸長大的丹尼爾畢竟不能成為永遠的哈利,眼看最後一部《哈利·波特》即將於2011年上映,丹尼爾也要從霍格沃茨魔法學校畢業了。他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道:“我知道再不會有這麼好的機會了,我真的不捨,但也只能向前看。”

他就是哈利·波特

最幸運的孩子

丹尼爾無疑是當今世界最幸運的孩子之一。這和他父母的悉心保護是密不可分的。他們為愛子成立了資產管理公司,希望他的演藝之路可以走得更遠。每次開記者會,他父母都會微笑著坐在臺下,注意地聽丹尼爾回答各種問題。事實上,丹尼爾很少因為媒體的負面評價而受到傷害,因為父母不讓他讀任何有關他的報道。他們既不讓兒子因為過多的奉承而洋洋自得,也不讓他因為批評而氣餒。

除了首映式,雷德克利夫一家也從來不僱保鏢。丹尼爾在拍攝影片之餘,過著正常人的生活。他是一個狂熱的高爾夫球愛好者,還喜歡和朋友一起吃比薩、看足球賽。2007年7月23日,丹尼爾年滿18歲了,根據法律,成年的他擁有了自己全部財產的掌控權。對於自己成年便成小富翁,丹尼爾表示不會亂花錢買跑車或者泡夜店,他寧願買書、CD或者DVD。他還坦言:“很多人都說童星一定會走彎路,但我會努力控制自己。”

他就是哈利·波特

小魔法師長大了

丹尼爾和他所飾演的哈利·波特一樣,都是非常有主見的人。這個真正熱愛表演的英國男孩並沒有沾染上娛樂明星自視清高、目中無人的惡習,他會在電梯裡主動與人打招呼;他會謙虛地接受別人的意見;他也會大膽地尋求挑戰,努力擺脫“哈利·波特”的束縛。片酬多少並不重要,有挑戰的角色和題材才是他最迫切需要的。

2007年,丹尼爾在《戰地淚痕》中,飾演一名為國家、為榮譽而戰的年輕軍官傑克。他在劇中用真情實感演繹了一個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一心想參軍為國效力、最終戰死沙場的青年。對於成千上萬的“哈迷”來說,起初這種角色的轉變並不太容易接受,但是丹尼爾的努力卻征服了影迷。看過影片之後,人們不得不承認,小魔法師真的長大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