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海洋科學國際合作 共享海洋大數據'

"

近年來,中科院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針對深海科技和海洋安全的關鍵技術,超前部署了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在科技資源的整合共享和核心技術的自主攻關中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組建了中科院海洋科考船隊,獲得了關鍵海區的高分辨率海底地形圖和高清海底影像資料,搶佔深海科技前沿制高點;構建了國際上最大規模的從我國近海到鄰近大洋的科學觀測網,突破深海潛標觀測數據實時傳輸的世界級難題,建成世界首個具備實時傳輸能力的潛標觀測陣列。關於加強國際間合作,專家在作客《論道》欄目時介紹了相關情況。

"

近年來,中科院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針對深海科技和海洋安全的關鍵技術,超前部署了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在科技資源的整合共享和核心技術的自主攻關中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組建了中科院海洋科考船隊,獲得了關鍵海區的高分辨率海底地形圖和高清海底影像資料,搶佔深海科技前沿制高點;構建了國際上最大規模的從我國近海到鄰近大洋的科學觀測網,突破深海潛標觀測數據實時傳輸的世界級難題,建成世界首個具備實時傳輸能力的潛標觀測陣列。關於加強國際間合作,專家在作客《論道》欄目時介紹了相關情況。

加強海洋科學國際合作 共享海洋大數據

王凡:暖池它的核心區就在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這個區域。這個地方是全世界海洋溫度最高的一個區,它的存在和變動就會影響著大氣的環流,影響大氣的環流,就會影響到各個地方的氣候。這個的變化對我們國家有直接的影響,為什麼呢?中國的氣候呢是個季風氣候,季風的產生就是因為海陸溫差導致的。我們對陸地的監測相對來講比較到位了,但是對於海洋的監測是不到位的,包括對暖池。

實際上海洋科學作為一門國際性特別強的,開放性特別強的學科,它特別體現和依賴於多國的多邊的國際合作。大家共同開展調查研究,共享獲取的數據和樣品,然後共享科學的支持,共享各種各樣的支撐能力的貢獻。我們在這個西太平洋,我們建立了大規模的實時觀測網,與此同時,這些觀測網不僅僅給我們自己使用,也給一些外面的用戶去提供使用,我們今年就會向國際發佈我們這些數據,就是要向在國際的海洋領域裡面做一個貢獻者,做一個大家受益的這種資源的一個提供者。

在國際上在海洋中,建立的全球海洋觀測系統,它最主要的、固定的平臺,一個是海表面的叫浮標,還有一種在海洋表面以下的,不露出海表面的是潛標。這兩者類型,它的數據獲取的方式是不同的,對於浮標來講,可以實時的通過衛星把它收回來,所以可以馬上用到預報系統裡面去, 但是因為潛標的數據,通常是一年收上來一下,因為它在水裡面數據是傳不回來的,每年收回來,這個主要供科學家使用。

當時我們中國科學院有一個戰略性先導專項,就是要對西太平洋的暖池進行一個長期的觀測。那麼我們能不能把我們潛標這個資源把它利用起來,當時有人向我們提出這麼一個要求。

所以海洋所組織了一些專家,還有海洋所以外的不同研究所的專家,一起就解決了從水下,怎麼樣把數據通過水生傳到海表面,再從海表面傳回我們國家實施數據的傳輸。這項技術的突破,實際上在世界範圍內是第一個見到這樣報道的,它這個數據傳輸的深度,從一千米加深到了三千米,又到了六千米。上一個航次我們實現了一萬米海底的數據,環境數據,實施了傳回來的能力。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