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陣在雲南旅居,跟朋友吃一家傣味,菜單上有道“炸青苔”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

在有限的認知裡,青苔這玩意可能出現在溪河邊的岩石上,也可能長在潮溼的牆縫中,毫不扭捏的出現在菜單上,無異於一種勾引。忍不住好奇,點來一嘗:清香中帶著海苔的鹹鮮,跟去年在溫臺甬一帶吃過的“苔菜”一樣令人著迷。

"

前一陣在雲南旅居,跟朋友吃一家傣味,菜單上有道“炸青苔”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

在有限的認知裡,青苔這玩意可能出現在溪河邊的岩石上,也可能長在潮溼的牆縫中,毫不扭捏的出現在菜單上,無異於一種勾引。忍不住好奇,點來一嘗:清香中帶著海苔的鹹鮮,跟去年在溫臺甬一帶吃過的“苔菜”一樣令人著迷。

紫菜、苔菜、海苔、青苔,到底有什麼區別?

▲ 炸青苔。圖/西夏

苔菜在南方沿海地區尤為常見,尤其是寧波人的心頭好,經過烘烤以後,比海苔和紫菜更具獨特香氣,也更經得起一番煎炒烹炸的考驗。

今天,就來說說苔菜、紫菜、海苔和雲南人說的“青苔”到底各有什麼玄機。

紫菜和苔菜,是海藻家的兩兄弟

紫菜、海苔和苔菜,都是依水而生或喜好潮溼環境的水生植物。按大的類別來說,同屬於藻類;而青苔則屬於苔蘚的一種,長在陰溼的陸地或水中。

"

前一陣在雲南旅居,跟朋友吃一家傣味,菜單上有道“炸青苔”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

在有限的認知裡,青苔這玩意可能出現在溪河邊的岩石上,也可能長在潮溼的牆縫中,毫不扭捏的出現在菜單上,無異於一種勾引。忍不住好奇,點來一嘗:清香中帶著海苔的鹹鮮,跟去年在溫臺甬一帶吃過的“苔菜”一樣令人著迷。

紫菜、苔菜、海苔、青苔,到底有什麼區別?

▲ 炸青苔。圖/西夏

苔菜在南方沿海地區尤為常見,尤其是寧波人的心頭好,經過烘烤以後,比海苔和紫菜更具獨特香氣,也更經得起一番煎炒烹炸的考驗。

今天,就來說說苔菜、紫菜、海苔和雲南人說的“青苔”到底各有什麼玄機。

紫菜和苔菜,是海藻家的兩兄弟

紫菜、海苔和苔菜,都是依水而生或喜好潮溼環境的水生植物。按大的類別來說,同屬於藻類;而青苔則屬於苔蘚的一種,長在陰溼的陸地或水中。

紫菜、苔菜、海苔、青苔,到底有什麼區別?

▲ 溪水中的青苔。圖/sina.com

當然,藻類植物包羅萬千,肯定不止上面提到的這幾種,譬如海帶、海葡萄都屬於此類範疇。僅就紫菜和苔菜來說,二者屬於並列關係,紫菜是紅藻門,而苔菜為綠藻門。

秦始皇統一中國時,大概忘了統一各地食物的稱呼。在安徽等地,苔菜實際上指的是貢菜,脫水涼拌,脆似海蜇。四川、潮汕等地也有食用,跟我們今天談論的水生苔菜完全是兩個概念。

"

前一陣在雲南旅居,跟朋友吃一家傣味,菜單上有道“炸青苔”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

在有限的認知裡,青苔這玩意可能出現在溪河邊的岩石上,也可能長在潮溼的牆縫中,毫不扭捏的出現在菜單上,無異於一種勾引。忍不住好奇,點來一嘗:清香中帶著海苔的鹹鮮,跟去年在溫臺甬一帶吃過的“苔菜”一樣令人著迷。

紫菜、苔菜、海苔、青苔,到底有什麼區別?

▲ 炸青苔。圖/西夏

苔菜在南方沿海地區尤為常見,尤其是寧波人的心頭好,經過烘烤以後,比海苔和紫菜更具獨特香氣,也更經得起一番煎炒烹炸的考驗。

今天,就來說說苔菜、紫菜、海苔和雲南人說的“青苔”到底各有什麼玄機。

紫菜和苔菜,是海藻家的兩兄弟

紫菜、海苔和苔菜,都是依水而生或喜好潮溼環境的水生植物。按大的類別來說,同屬於藻類;而青苔則屬於苔蘚的一種,長在陰溼的陸地或水中。

紫菜、苔菜、海苔、青苔,到底有什麼區別?

▲ 溪水中的青苔。圖/sina.com

當然,藻類植物包羅萬千,肯定不止上面提到的這幾種,譬如海帶、海葡萄都屬於此類範疇。僅就紫菜和苔菜來說,二者屬於並列關係,紫菜是紅藻門,而苔菜為綠藻門。

秦始皇統一中國時,大概忘了統一各地食物的稱呼。在安徽等地,苔菜實際上指的是貢菜,脫水涼拌,脆似海蜇。四川、潮汕等地也有食用,跟我們今天談論的水生苔菜完全是兩個概念。

紫菜、苔菜、海苔、青苔,到底有什麼區別?

▲ 涼拌貢菜,有些地方也把貢菜稱作苔菜。圖/網絡

紫菜比苔菜更常出現在日常餐桌,至少對大部分北方人來說,紫菜並不陌生,而北方內陸人民卻很少吃過苔菜。其實,二者在沿海地區皆有分佈,只不過紫菜的品種有上百種之多,質量參差不齊,流傳更為廣泛。

好的紫菜當然也有。我曾在北京某福建餐廳吃過一次“頭水紫菜拌蝦苗”,那一小盤紫菜價格不算便宜,鮮美程度可能不亞於南方人第一次吃西北羊肉時的驚豔,舉箸入口,以往種種,皆成浮雲。

苔菜,也以東南沿海出品為佳,宋寶慶《四明志》記載:苔,生海水中如亂髮,人採納之;嘉定《志城志》則記載:“苔,生海水中,出寧海古渡者尤佳。”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何苔菜在今天的寧波和台州一帶頗受歡迎了。

與紫菜和苔菜的原生態相比,海苔就比較特殊了,在國內它屬於一種紫菜加工成的零食,也可以說海苔就是一種紫菜。

"

前一陣在雲南旅居,跟朋友吃一家傣味,菜單上有道“炸青苔”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

在有限的認知裡,青苔這玩意可能出現在溪河邊的岩石上,也可能長在潮溼的牆縫中,毫不扭捏的出現在菜單上,無異於一種勾引。忍不住好奇,點來一嘗:清香中帶著海苔的鹹鮮,跟去年在溫臺甬一帶吃過的“苔菜”一樣令人著迷。

紫菜、苔菜、海苔、青苔,到底有什麼區別?

▲ 炸青苔。圖/西夏

苔菜在南方沿海地區尤為常見,尤其是寧波人的心頭好,經過烘烤以後,比海苔和紫菜更具獨特香氣,也更經得起一番煎炒烹炸的考驗。

今天,就來說說苔菜、紫菜、海苔和雲南人說的“青苔”到底各有什麼玄機。

紫菜和苔菜,是海藻家的兩兄弟

紫菜、海苔和苔菜,都是依水而生或喜好潮溼環境的水生植物。按大的類別來說,同屬於藻類;而青苔則屬於苔蘚的一種,長在陰溼的陸地或水中。

紫菜、苔菜、海苔、青苔,到底有什麼區別?

▲ 溪水中的青苔。圖/sina.com

當然,藻類植物包羅萬千,肯定不止上面提到的這幾種,譬如海帶、海葡萄都屬於此類範疇。僅就紫菜和苔菜來說,二者屬於並列關係,紫菜是紅藻門,而苔菜為綠藻門。

秦始皇統一中國時,大概忘了統一各地食物的稱呼。在安徽等地,苔菜實際上指的是貢菜,脫水涼拌,脆似海蜇。四川、潮汕等地也有食用,跟我們今天談論的水生苔菜完全是兩個概念。

紫菜、苔菜、海苔、青苔,到底有什麼區別?

▲ 涼拌貢菜,有些地方也把貢菜稱作苔菜。圖/網絡

紫菜比苔菜更常出現在日常餐桌,至少對大部分北方人來說,紫菜並不陌生,而北方內陸人民卻很少吃過苔菜。其實,二者在沿海地區皆有分佈,只不過紫菜的品種有上百種之多,質量參差不齊,流傳更為廣泛。

好的紫菜當然也有。我曾在北京某福建餐廳吃過一次“頭水紫菜拌蝦苗”,那一小盤紫菜價格不算便宜,鮮美程度可能不亞於南方人第一次吃西北羊肉時的驚豔,舉箸入口,以往種種,皆成浮雲。

苔菜,也以東南沿海出品為佳,宋寶慶《四明志》記載:苔,生海水中如亂髮,人採納之;嘉定《志城志》則記載:“苔,生海水中,出寧海古渡者尤佳。”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何苔菜在今天的寧波和台州一帶頗受歡迎了。

與紫菜和苔菜的原生態相比,海苔就比較特殊了,在國內它屬於一種紫菜加工成的零食,也可以說海苔就是一種紫菜。

紫菜、苔菜、海苔、青苔,到底有什麼區別?

▲ 海苔,實際上是一種用紫菜加工成的零食。圖/網絡

經過烘烤的紫菜,再添加油鹽及其他佐料,搖身一變就成了價格翻番的海苔(只要看一看包裝背後的配料表,就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了)。不少80和90後生人對這種味道的迷戀,其實都是源自90年代初,海苔零食誕生以來而培養起來的味覺記憶。

苔菜,寧波菜裡的“黃金配角”

作為一個對海苔零食有著深刻情結的人,去年在臺州臨海(可戳)吃到的烤海苔餅簡直驚為天人。“海苔餅”的原料,其實就是苔菜。

"

前一陣在雲南旅居,跟朋友吃一家傣味,菜單上有道“炸青苔”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

在有限的認知裡,青苔這玩意可能出現在溪河邊的岩石上,也可能長在潮溼的牆縫中,毫不扭捏的出現在菜單上,無異於一種勾引。忍不住好奇,點來一嘗:清香中帶著海苔的鹹鮮,跟去年在溫臺甬一帶吃過的“苔菜”一樣令人著迷。

紫菜、苔菜、海苔、青苔,到底有什麼區別?

▲ 炸青苔。圖/西夏

苔菜在南方沿海地區尤為常見,尤其是寧波人的心頭好,經過烘烤以後,比海苔和紫菜更具獨特香氣,也更經得起一番煎炒烹炸的考驗。

今天,就來說說苔菜、紫菜、海苔和雲南人說的“青苔”到底各有什麼玄機。

紫菜和苔菜,是海藻家的兩兄弟

紫菜、海苔和苔菜,都是依水而生或喜好潮溼環境的水生植物。按大的類別來說,同屬於藻類;而青苔則屬於苔蘚的一種,長在陰溼的陸地或水中。

紫菜、苔菜、海苔、青苔,到底有什麼區別?

▲ 溪水中的青苔。圖/sina.com

當然,藻類植物包羅萬千,肯定不止上面提到的這幾種,譬如海帶、海葡萄都屬於此類範疇。僅就紫菜和苔菜來說,二者屬於並列關係,紫菜是紅藻門,而苔菜為綠藻門。

秦始皇統一中國時,大概忘了統一各地食物的稱呼。在安徽等地,苔菜實際上指的是貢菜,脫水涼拌,脆似海蜇。四川、潮汕等地也有食用,跟我們今天談論的水生苔菜完全是兩個概念。

紫菜、苔菜、海苔、青苔,到底有什麼區別?

▲ 涼拌貢菜,有些地方也把貢菜稱作苔菜。圖/網絡

紫菜比苔菜更常出現在日常餐桌,至少對大部分北方人來說,紫菜並不陌生,而北方內陸人民卻很少吃過苔菜。其實,二者在沿海地區皆有分佈,只不過紫菜的品種有上百種之多,質量參差不齊,流傳更為廣泛。

好的紫菜當然也有。我曾在北京某福建餐廳吃過一次“頭水紫菜拌蝦苗”,那一小盤紫菜價格不算便宜,鮮美程度可能不亞於南方人第一次吃西北羊肉時的驚豔,舉箸入口,以往種種,皆成浮雲。

苔菜,也以東南沿海出品為佳,宋寶慶《四明志》記載:苔,生海水中如亂髮,人採納之;嘉定《志城志》則記載:“苔,生海水中,出寧海古渡者尤佳。”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何苔菜在今天的寧波和台州一帶頗受歡迎了。

與紫菜和苔菜的原生態相比,海苔就比較特殊了,在國內它屬於一種紫菜加工成的零食,也可以說海苔就是一種紫菜。

紫菜、苔菜、海苔、青苔,到底有什麼區別?

▲ 海苔,實際上是一種用紫菜加工成的零食。圖/網絡

經過烘烤的紫菜,再添加油鹽及其他佐料,搖身一變就成了價格翻番的海苔(只要看一看包裝背後的配料表,就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了)。不少80和90後生人對這種味道的迷戀,其實都是源自90年代初,海苔零食誕生以來而培養起來的味覺記憶。

苔菜,寧波菜裡的“黃金配角”

作為一個對海苔零食有著深刻情結的人,去年在臺州臨海(可戳)吃到的烤海苔餅簡直驚為天人。“海苔餅”的原料,其實就是苔菜。

紫菜、苔菜、海苔、青苔,到底有什麼區別?

▲ 台州的海苔餅,原料就是苔菜。圖/西夏

現做現烤的海苔餅,隔著好幾米遠就能聞見香味。苔菜加豬油和鹽,擀成長條狀,再分成一個個“小劑子”,包進油酥麵皮裡。這類海味,烘烤之後會一改鹹腥的粗獷本色,像重獲新生般變得極為細膩。咬上一口,外面的酥皮撲簌簌地往下掉,鹹鮮的海苔味夾雜著大海的氣息直竄鼻孔。

離開臺州,苔菜的逐味之旅其實才剛剛開始,真正把它吃出境界的非寧波人莫屬。

說起寧波人對鮮味的追求,總讓人想到雪菜燒黃魚、黃泥螺和紅膏嗆蟹這樣有代表性的菜式,而只有親自吃一口寧波,才知道苔菜也是寧波口味的“底色”之一,從開胃小菜、海鮮到主食、糕點,無不點綴著苔菜的滋味,在寧波菜裡充當“黃金配角”的野心可窺一斑。

鬆脆爽口的苔條花生米(晒乾的苔菜,稱為苔條),是寧波人吃泡飯時最好的下飯小食。將苔條撕碎,跟花生米同炒,熱油能激發苔條的香氣,跟烘烤是同樣的原理。

"

前一陣在雲南旅居,跟朋友吃一家傣味,菜單上有道“炸青苔”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

在有限的認知裡,青苔這玩意可能出現在溪河邊的岩石上,也可能長在潮溼的牆縫中,毫不扭捏的出現在菜單上,無異於一種勾引。忍不住好奇,點來一嘗:清香中帶著海苔的鹹鮮,跟去年在溫臺甬一帶吃過的“苔菜”一樣令人著迷。

紫菜、苔菜、海苔、青苔,到底有什麼區別?

▲ 炸青苔。圖/西夏

苔菜在南方沿海地區尤為常見,尤其是寧波人的心頭好,經過烘烤以後,比海苔和紫菜更具獨特香氣,也更經得起一番煎炒烹炸的考驗。

今天,就來說說苔菜、紫菜、海苔和雲南人說的“青苔”到底各有什麼玄機。

紫菜和苔菜,是海藻家的兩兄弟

紫菜、海苔和苔菜,都是依水而生或喜好潮溼環境的水生植物。按大的類別來說,同屬於藻類;而青苔則屬於苔蘚的一種,長在陰溼的陸地或水中。

紫菜、苔菜、海苔、青苔,到底有什麼區別?

▲ 溪水中的青苔。圖/sina.com

當然,藻類植物包羅萬千,肯定不止上面提到的這幾種,譬如海帶、海葡萄都屬於此類範疇。僅就紫菜和苔菜來說,二者屬於並列關係,紫菜是紅藻門,而苔菜為綠藻門。

秦始皇統一中國時,大概忘了統一各地食物的稱呼。在安徽等地,苔菜實際上指的是貢菜,脫水涼拌,脆似海蜇。四川、潮汕等地也有食用,跟我們今天談論的水生苔菜完全是兩個概念。

紫菜、苔菜、海苔、青苔,到底有什麼區別?

▲ 涼拌貢菜,有些地方也把貢菜稱作苔菜。圖/網絡

紫菜比苔菜更常出現在日常餐桌,至少對大部分北方人來說,紫菜並不陌生,而北方內陸人民卻很少吃過苔菜。其實,二者在沿海地區皆有分佈,只不過紫菜的品種有上百種之多,質量參差不齊,流傳更為廣泛。

好的紫菜當然也有。我曾在北京某福建餐廳吃過一次“頭水紫菜拌蝦苗”,那一小盤紫菜價格不算便宜,鮮美程度可能不亞於南方人第一次吃西北羊肉時的驚豔,舉箸入口,以往種種,皆成浮雲。

苔菜,也以東南沿海出品為佳,宋寶慶《四明志》記載:苔,生海水中如亂髮,人採納之;嘉定《志城志》則記載:“苔,生海水中,出寧海古渡者尤佳。”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何苔菜在今天的寧波和台州一帶頗受歡迎了。

與紫菜和苔菜的原生態相比,海苔就比較特殊了,在國內它屬於一種紫菜加工成的零食,也可以說海苔就是一種紫菜。

紫菜、苔菜、海苔、青苔,到底有什麼區別?

▲ 海苔,實際上是一種用紫菜加工成的零食。圖/網絡

經過烘烤的紫菜,再添加油鹽及其他佐料,搖身一變就成了價格翻番的海苔(只要看一看包裝背後的配料表,就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了)。不少80和90後生人對這種味道的迷戀,其實都是源自90年代初,海苔零食誕生以來而培養起來的味覺記憶。

苔菜,寧波菜裡的“黃金配角”

作為一個對海苔零食有著深刻情結的人,去年在臺州臨海(可戳)吃到的烤海苔餅簡直驚為天人。“海苔餅”的原料,其實就是苔菜。

紫菜、苔菜、海苔、青苔,到底有什麼區別?

▲ 台州的海苔餅,原料就是苔菜。圖/西夏

現做現烤的海苔餅,隔著好幾米遠就能聞見香味。苔菜加豬油和鹽,擀成長條狀,再分成一個個“小劑子”,包進油酥麵皮裡。這類海味,烘烤之後會一改鹹腥的粗獷本色,像重獲新生般變得極為細膩。咬上一口,外面的酥皮撲簌簌地往下掉,鹹鮮的海苔味夾雜著大海的氣息直竄鼻孔。

離開臺州,苔菜的逐味之旅其實才剛剛開始,真正把它吃出境界的非寧波人莫屬。

說起寧波人對鮮味的追求,總讓人想到雪菜燒黃魚、黃泥螺和紅膏嗆蟹這樣有代表性的菜式,而只有親自吃一口寧波,才知道苔菜也是寧波口味的“底色”之一,從開胃小菜、海鮮到主食、糕點,無不點綴著苔菜的滋味,在寧波菜裡充當“黃金配角”的野心可窺一斑。

鬆脆爽口的苔條花生米(晒乾的苔菜,稱為苔條),是寧波人吃泡飯時最好的下飯小食。將苔條撕碎,跟花生米同炒,熱油能激發苔條的香氣,跟烘烤是同樣的原理。

紫菜、苔菜、海苔、青苔,到底有什麼區別?

▲ 用苔菜晒乾的苔條。圖/網絡

這種組合,令我想起日本茶泡飯中的那一小撮烤海苔。多以點綴出現的海苔或苔菜,跟碳水搭配時更易彰顯風味。

寧波的苔菜年糕、苔菜米饅頭,是像日本茶泡飯一樣簡單樸實的家常飯食,而那一小撮苔菜,往往是撐起食客滿足感的宇宙中心。

苔菜跟海鮮、肉食搭配起來也毫不含糊:苔菜拖黃魚、苔菜江白蝦、苔菜小方烤,都是拿得上臺面的寧波菜。

"

前一陣在雲南旅居,跟朋友吃一家傣味,菜單上有道“炸青苔”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

在有限的認知裡,青苔這玩意可能出現在溪河邊的岩石上,也可能長在潮溼的牆縫中,毫不扭捏的出現在菜單上,無異於一種勾引。忍不住好奇,點來一嘗:清香中帶著海苔的鹹鮮,跟去年在溫臺甬一帶吃過的“苔菜”一樣令人著迷。

紫菜、苔菜、海苔、青苔,到底有什麼區別?

▲ 炸青苔。圖/西夏

苔菜在南方沿海地區尤為常見,尤其是寧波人的心頭好,經過烘烤以後,比海苔和紫菜更具獨特香氣,也更經得起一番煎炒烹炸的考驗。

今天,就來說說苔菜、紫菜、海苔和雲南人說的“青苔”到底各有什麼玄機。

紫菜和苔菜,是海藻家的兩兄弟

紫菜、海苔和苔菜,都是依水而生或喜好潮溼環境的水生植物。按大的類別來說,同屬於藻類;而青苔則屬於苔蘚的一種,長在陰溼的陸地或水中。

紫菜、苔菜、海苔、青苔,到底有什麼區別?

▲ 溪水中的青苔。圖/sina.com

當然,藻類植物包羅萬千,肯定不止上面提到的這幾種,譬如海帶、海葡萄都屬於此類範疇。僅就紫菜和苔菜來說,二者屬於並列關係,紫菜是紅藻門,而苔菜為綠藻門。

秦始皇統一中國時,大概忘了統一各地食物的稱呼。在安徽等地,苔菜實際上指的是貢菜,脫水涼拌,脆似海蜇。四川、潮汕等地也有食用,跟我們今天談論的水生苔菜完全是兩個概念。

紫菜、苔菜、海苔、青苔,到底有什麼區別?

▲ 涼拌貢菜,有些地方也把貢菜稱作苔菜。圖/網絡

紫菜比苔菜更常出現在日常餐桌,至少對大部分北方人來說,紫菜並不陌生,而北方內陸人民卻很少吃過苔菜。其實,二者在沿海地區皆有分佈,只不過紫菜的品種有上百種之多,質量參差不齊,流傳更為廣泛。

好的紫菜當然也有。我曾在北京某福建餐廳吃過一次“頭水紫菜拌蝦苗”,那一小盤紫菜價格不算便宜,鮮美程度可能不亞於南方人第一次吃西北羊肉時的驚豔,舉箸入口,以往種種,皆成浮雲。

苔菜,也以東南沿海出品為佳,宋寶慶《四明志》記載:苔,生海水中如亂髮,人採納之;嘉定《志城志》則記載:“苔,生海水中,出寧海古渡者尤佳。”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何苔菜在今天的寧波和台州一帶頗受歡迎了。

與紫菜和苔菜的原生態相比,海苔就比較特殊了,在國內它屬於一種紫菜加工成的零食,也可以說海苔就是一種紫菜。

紫菜、苔菜、海苔、青苔,到底有什麼區別?

▲ 海苔,實際上是一種用紫菜加工成的零食。圖/網絡

經過烘烤的紫菜,再添加油鹽及其他佐料,搖身一變就成了價格翻番的海苔(只要看一看包裝背後的配料表,就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了)。不少80和90後生人對這種味道的迷戀,其實都是源自90年代初,海苔零食誕生以來而培養起來的味覺記憶。

苔菜,寧波菜裡的“黃金配角”

作為一個對海苔零食有著深刻情結的人,去年在臺州臨海(可戳)吃到的烤海苔餅簡直驚為天人。“海苔餅”的原料,其實就是苔菜。

紫菜、苔菜、海苔、青苔,到底有什麼區別?

▲ 台州的海苔餅,原料就是苔菜。圖/西夏

現做現烤的海苔餅,隔著好幾米遠就能聞見香味。苔菜加豬油和鹽,擀成長條狀,再分成一個個“小劑子”,包進油酥麵皮裡。這類海味,烘烤之後會一改鹹腥的粗獷本色,像重獲新生般變得極為細膩。咬上一口,外面的酥皮撲簌簌地往下掉,鹹鮮的海苔味夾雜著大海的氣息直竄鼻孔。

離開臺州,苔菜的逐味之旅其實才剛剛開始,真正把它吃出境界的非寧波人莫屬。

說起寧波人對鮮味的追求,總讓人想到雪菜燒黃魚、黃泥螺和紅膏嗆蟹這樣有代表性的菜式,而只有親自吃一口寧波,才知道苔菜也是寧波口味的“底色”之一,從開胃小菜、海鮮到主食、糕點,無不點綴著苔菜的滋味,在寧波菜裡充當“黃金配角”的野心可窺一斑。

鬆脆爽口的苔條花生米(晒乾的苔菜,稱為苔條),是寧波人吃泡飯時最好的下飯小食。將苔條撕碎,跟花生米同炒,熱油能激發苔條的香氣,跟烘烤是同樣的原理。

紫菜、苔菜、海苔、青苔,到底有什麼區別?

▲ 用苔菜晒乾的苔條。圖/網絡

這種組合,令我想起日本茶泡飯中的那一小撮烤海苔。多以點綴出現的海苔或苔菜,跟碳水搭配時更易彰顯風味。

寧波的苔菜年糕、苔菜米饅頭,是像日本茶泡飯一樣簡單樸實的家常飯食,而那一小撮苔菜,往往是撐起食客滿足感的宇宙中心。

苔菜跟海鮮、肉食搭配起來也毫不含糊:苔菜拖黃魚、苔菜江白蝦、苔菜小方烤,都是拿得上臺面的寧波菜。

紫菜、苔菜、海苔、青苔,到底有什麼區別?

▲ 苔菜江白蝦。圖/匯圖網

某種程度上,這個小玩意的確是寧波菜的“祕密武器”,比如讓江浙一帶集體放不下筷子的紅燒肉,上海人配百葉結,紹興人放梅乾菜,而寧波人則出其不意的來了個“海陸結合”。掛著滷汁的紅燒肉和酥脆清香的炸苔菜盛在一個盤子裡,名曰“苔菜小方烤”——從搭配到命名,紅燒肉的豐腴肥膩,就這樣被寧波人化於無形。

"

前一陣在雲南旅居,跟朋友吃一家傣味,菜單上有道“炸青苔”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

在有限的認知裡,青苔這玩意可能出現在溪河邊的岩石上,也可能長在潮溼的牆縫中,毫不扭捏的出現在菜單上,無異於一種勾引。忍不住好奇,點來一嘗:清香中帶著海苔的鹹鮮,跟去年在溫臺甬一帶吃過的“苔菜”一樣令人著迷。

紫菜、苔菜、海苔、青苔,到底有什麼區別?

▲ 炸青苔。圖/西夏

苔菜在南方沿海地區尤為常見,尤其是寧波人的心頭好,經過烘烤以後,比海苔和紫菜更具獨特香氣,也更經得起一番煎炒烹炸的考驗。

今天,就來說說苔菜、紫菜、海苔和雲南人說的“青苔”到底各有什麼玄機。

紫菜和苔菜,是海藻家的兩兄弟

紫菜、海苔和苔菜,都是依水而生或喜好潮溼環境的水生植物。按大的類別來說,同屬於藻類;而青苔則屬於苔蘚的一種,長在陰溼的陸地或水中。

紫菜、苔菜、海苔、青苔,到底有什麼區別?

▲ 溪水中的青苔。圖/sina.com

當然,藻類植物包羅萬千,肯定不止上面提到的這幾種,譬如海帶、海葡萄都屬於此類範疇。僅就紫菜和苔菜來說,二者屬於並列關係,紫菜是紅藻門,而苔菜為綠藻門。

秦始皇統一中國時,大概忘了統一各地食物的稱呼。在安徽等地,苔菜實際上指的是貢菜,脫水涼拌,脆似海蜇。四川、潮汕等地也有食用,跟我們今天談論的水生苔菜完全是兩個概念。

紫菜、苔菜、海苔、青苔,到底有什麼區別?

▲ 涼拌貢菜,有些地方也把貢菜稱作苔菜。圖/網絡

紫菜比苔菜更常出現在日常餐桌,至少對大部分北方人來說,紫菜並不陌生,而北方內陸人民卻很少吃過苔菜。其實,二者在沿海地區皆有分佈,只不過紫菜的品種有上百種之多,質量參差不齊,流傳更為廣泛。

好的紫菜當然也有。我曾在北京某福建餐廳吃過一次“頭水紫菜拌蝦苗”,那一小盤紫菜價格不算便宜,鮮美程度可能不亞於南方人第一次吃西北羊肉時的驚豔,舉箸入口,以往種種,皆成浮雲。

苔菜,也以東南沿海出品為佳,宋寶慶《四明志》記載:苔,生海水中如亂髮,人採納之;嘉定《志城志》則記載:“苔,生海水中,出寧海古渡者尤佳。”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何苔菜在今天的寧波和台州一帶頗受歡迎了。

與紫菜和苔菜的原生態相比,海苔就比較特殊了,在國內它屬於一種紫菜加工成的零食,也可以說海苔就是一種紫菜。

紫菜、苔菜、海苔、青苔,到底有什麼區別?

▲ 海苔,實際上是一種用紫菜加工成的零食。圖/網絡

經過烘烤的紫菜,再添加油鹽及其他佐料,搖身一變就成了價格翻番的海苔(只要看一看包裝背後的配料表,就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了)。不少80和90後生人對這種味道的迷戀,其實都是源自90年代初,海苔零食誕生以來而培養起來的味覺記憶。

苔菜,寧波菜裡的“黃金配角”

作為一個對海苔零食有著深刻情結的人,去年在臺州臨海(可戳)吃到的烤海苔餅簡直驚為天人。“海苔餅”的原料,其實就是苔菜。

紫菜、苔菜、海苔、青苔,到底有什麼區別?

▲ 台州的海苔餅,原料就是苔菜。圖/西夏

現做現烤的海苔餅,隔著好幾米遠就能聞見香味。苔菜加豬油和鹽,擀成長條狀,再分成一個個“小劑子”,包進油酥麵皮裡。這類海味,烘烤之後會一改鹹腥的粗獷本色,像重獲新生般變得極為細膩。咬上一口,外面的酥皮撲簌簌地往下掉,鹹鮮的海苔味夾雜著大海的氣息直竄鼻孔。

離開臺州,苔菜的逐味之旅其實才剛剛開始,真正把它吃出境界的非寧波人莫屬。

說起寧波人對鮮味的追求,總讓人想到雪菜燒黃魚、黃泥螺和紅膏嗆蟹這樣有代表性的菜式,而只有親自吃一口寧波,才知道苔菜也是寧波口味的“底色”之一,從開胃小菜、海鮮到主食、糕點,無不點綴著苔菜的滋味,在寧波菜裡充當“黃金配角”的野心可窺一斑。

鬆脆爽口的苔條花生米(晒乾的苔菜,稱為苔條),是寧波人吃泡飯時最好的下飯小食。將苔條撕碎,跟花生米同炒,熱油能激發苔條的香氣,跟烘烤是同樣的原理。

紫菜、苔菜、海苔、青苔,到底有什麼區別?

▲ 用苔菜晒乾的苔條。圖/網絡

這種組合,令我想起日本茶泡飯中的那一小撮烤海苔。多以點綴出現的海苔或苔菜,跟碳水搭配時更易彰顯風味。

寧波的苔菜年糕、苔菜米饅頭,是像日本茶泡飯一樣簡單樸實的家常飯食,而那一小撮苔菜,往往是撐起食客滿足感的宇宙中心。

苔菜跟海鮮、肉食搭配起來也毫不含糊:苔菜拖黃魚、苔菜江白蝦、苔菜小方烤,都是拿得上臺面的寧波菜。

紫菜、苔菜、海苔、青苔,到底有什麼區別?

▲ 苔菜江白蝦。圖/匯圖網

某種程度上,這個小玩意的確是寧波菜的“祕密武器”,比如讓江浙一帶集體放不下筷子的紅燒肉,上海人配百葉結,紹興人放梅乾菜,而寧波人則出其不意的來了個“海陸結合”。掛著滷汁的紅燒肉和酥脆清香的炸苔菜盛在一個盤子裡,名曰“苔菜小方烤”——從搭配到命名,紅燒肉的豐腴肥膩,就這樣被寧波人化於無形。

紫菜、苔菜、海苔、青苔,到底有什麼區別?

▲ 苔菜小方烤。圖/xiachufang.com

傣族人吃的青苔,其實也跟苔菜如出一轍。陽春三月,絲綿一樣的青苔開始在溪底的石頭上抽絲。不出一個月,傣家人就能揹著竹簍去採集這一池碧綠的青絲了。

"

前一陣在雲南旅居,跟朋友吃一家傣味,菜單上有道“炸青苔”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

在有限的認知裡,青苔這玩意可能出現在溪河邊的岩石上,也可能長在潮溼的牆縫中,毫不扭捏的出現在菜單上,無異於一種勾引。忍不住好奇,點來一嘗:清香中帶著海苔的鹹鮮,跟去年在溫臺甬一帶吃過的“苔菜”一樣令人著迷。

紫菜、苔菜、海苔、青苔,到底有什麼區別?

▲ 炸青苔。圖/西夏

苔菜在南方沿海地區尤為常見,尤其是寧波人的心頭好,經過烘烤以後,比海苔和紫菜更具獨特香氣,也更經得起一番煎炒烹炸的考驗。

今天,就來說說苔菜、紫菜、海苔和雲南人說的“青苔”到底各有什麼玄機。

紫菜和苔菜,是海藻家的兩兄弟

紫菜、海苔和苔菜,都是依水而生或喜好潮溼環境的水生植物。按大的類別來說,同屬於藻類;而青苔則屬於苔蘚的一種,長在陰溼的陸地或水中。

紫菜、苔菜、海苔、青苔,到底有什麼區別?

▲ 溪水中的青苔。圖/sina.com

當然,藻類植物包羅萬千,肯定不止上面提到的這幾種,譬如海帶、海葡萄都屬於此類範疇。僅就紫菜和苔菜來說,二者屬於並列關係,紫菜是紅藻門,而苔菜為綠藻門。

秦始皇統一中國時,大概忘了統一各地食物的稱呼。在安徽等地,苔菜實際上指的是貢菜,脫水涼拌,脆似海蜇。四川、潮汕等地也有食用,跟我們今天談論的水生苔菜完全是兩個概念。

紫菜、苔菜、海苔、青苔,到底有什麼區別?

▲ 涼拌貢菜,有些地方也把貢菜稱作苔菜。圖/網絡

紫菜比苔菜更常出現在日常餐桌,至少對大部分北方人來說,紫菜並不陌生,而北方內陸人民卻很少吃過苔菜。其實,二者在沿海地區皆有分佈,只不過紫菜的品種有上百種之多,質量參差不齊,流傳更為廣泛。

好的紫菜當然也有。我曾在北京某福建餐廳吃過一次“頭水紫菜拌蝦苗”,那一小盤紫菜價格不算便宜,鮮美程度可能不亞於南方人第一次吃西北羊肉時的驚豔,舉箸入口,以往種種,皆成浮雲。

苔菜,也以東南沿海出品為佳,宋寶慶《四明志》記載:苔,生海水中如亂髮,人採納之;嘉定《志城志》則記載:“苔,生海水中,出寧海古渡者尤佳。”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何苔菜在今天的寧波和台州一帶頗受歡迎了。

與紫菜和苔菜的原生態相比,海苔就比較特殊了,在國內它屬於一種紫菜加工成的零食,也可以說海苔就是一種紫菜。

紫菜、苔菜、海苔、青苔,到底有什麼區別?

▲ 海苔,實際上是一種用紫菜加工成的零食。圖/網絡

經過烘烤的紫菜,再添加油鹽及其他佐料,搖身一變就成了價格翻番的海苔(只要看一看包裝背後的配料表,就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了)。不少80和90後生人對這種味道的迷戀,其實都是源自90年代初,海苔零食誕生以來而培養起來的味覺記憶。

苔菜,寧波菜裡的“黃金配角”

作為一個對海苔零食有著深刻情結的人,去年在臺州臨海(可戳)吃到的烤海苔餅簡直驚為天人。“海苔餅”的原料,其實就是苔菜。

紫菜、苔菜、海苔、青苔,到底有什麼區別?

▲ 台州的海苔餅,原料就是苔菜。圖/西夏

現做現烤的海苔餅,隔著好幾米遠就能聞見香味。苔菜加豬油和鹽,擀成長條狀,再分成一個個“小劑子”,包進油酥麵皮裡。這類海味,烘烤之後會一改鹹腥的粗獷本色,像重獲新生般變得極為細膩。咬上一口,外面的酥皮撲簌簌地往下掉,鹹鮮的海苔味夾雜著大海的氣息直竄鼻孔。

離開臺州,苔菜的逐味之旅其實才剛剛開始,真正把它吃出境界的非寧波人莫屬。

說起寧波人對鮮味的追求,總讓人想到雪菜燒黃魚、黃泥螺和紅膏嗆蟹這樣有代表性的菜式,而只有親自吃一口寧波,才知道苔菜也是寧波口味的“底色”之一,從開胃小菜、海鮮到主食、糕點,無不點綴著苔菜的滋味,在寧波菜裡充當“黃金配角”的野心可窺一斑。

鬆脆爽口的苔條花生米(晒乾的苔菜,稱為苔條),是寧波人吃泡飯時最好的下飯小食。將苔條撕碎,跟花生米同炒,熱油能激發苔條的香氣,跟烘烤是同樣的原理。

紫菜、苔菜、海苔、青苔,到底有什麼區別?

▲ 用苔菜晒乾的苔條。圖/網絡

這種組合,令我想起日本茶泡飯中的那一小撮烤海苔。多以點綴出現的海苔或苔菜,跟碳水搭配時更易彰顯風味。

寧波的苔菜年糕、苔菜米饅頭,是像日本茶泡飯一樣簡單樸實的家常飯食,而那一小撮苔菜,往往是撐起食客滿足感的宇宙中心。

苔菜跟海鮮、肉食搭配起來也毫不含糊:苔菜拖黃魚、苔菜江白蝦、苔菜小方烤,都是拿得上臺面的寧波菜。

紫菜、苔菜、海苔、青苔,到底有什麼區別?

▲ 苔菜江白蝦。圖/匯圖網

某種程度上,這個小玩意的確是寧波菜的“祕密武器”,比如讓江浙一帶集體放不下筷子的紅燒肉,上海人配百葉結,紹興人放梅乾菜,而寧波人則出其不意的來了個“海陸結合”。掛著滷汁的紅燒肉和酥脆清香的炸苔菜盛在一個盤子裡,名曰“苔菜小方烤”——從搭配到命名,紅燒肉的豐腴肥膩,就這樣被寧波人化於無形。

紫菜、苔菜、海苔、青苔,到底有什麼區別?

▲ 苔菜小方烤。圖/xiachufang.com

傣族人吃的青苔,其實也跟苔菜如出一轍。陽春三月,絲綿一樣的青苔開始在溪底的石頭上抽絲。不出一個月,傣家人就能揹著竹簍去採集這一池碧綠的青絲了。

紫菜、苔菜、海苔、青苔,到底有什麼區別?

▲ 春天正是收集青苔的時節。圖/sina.com

收集好的青苔,用木棍敲打後捏成團,吃時再壓制成圓片,可以在火上烘烤、油炸,也可以做湯。對於這個遠離大海,但習慣傍水而居的民族,青苔就是傣族人的紫菜。

"

前一陣在雲南旅居,跟朋友吃一家傣味,菜單上有道“炸青苔”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

在有限的認知裡,青苔這玩意可能出現在溪河邊的岩石上,也可能長在潮溼的牆縫中,毫不扭捏的出現在菜單上,無異於一種勾引。忍不住好奇,點來一嘗:清香中帶著海苔的鹹鮮,跟去年在溫臺甬一帶吃過的“苔菜”一樣令人著迷。

紫菜、苔菜、海苔、青苔,到底有什麼區別?

▲ 炸青苔。圖/西夏

苔菜在南方沿海地區尤為常見,尤其是寧波人的心頭好,經過烘烤以後,比海苔和紫菜更具獨特香氣,也更經得起一番煎炒烹炸的考驗。

今天,就來說說苔菜、紫菜、海苔和雲南人說的“青苔”到底各有什麼玄機。

紫菜和苔菜,是海藻家的兩兄弟

紫菜、海苔和苔菜,都是依水而生或喜好潮溼環境的水生植物。按大的類別來說,同屬於藻類;而青苔則屬於苔蘚的一種,長在陰溼的陸地或水中。

紫菜、苔菜、海苔、青苔,到底有什麼區別?

▲ 溪水中的青苔。圖/sina.com

當然,藻類植物包羅萬千,肯定不止上面提到的這幾種,譬如海帶、海葡萄都屬於此類範疇。僅就紫菜和苔菜來說,二者屬於並列關係,紫菜是紅藻門,而苔菜為綠藻門。

秦始皇統一中國時,大概忘了統一各地食物的稱呼。在安徽等地,苔菜實際上指的是貢菜,脫水涼拌,脆似海蜇。四川、潮汕等地也有食用,跟我們今天談論的水生苔菜完全是兩個概念。

紫菜、苔菜、海苔、青苔,到底有什麼區別?

▲ 涼拌貢菜,有些地方也把貢菜稱作苔菜。圖/網絡

紫菜比苔菜更常出現在日常餐桌,至少對大部分北方人來說,紫菜並不陌生,而北方內陸人民卻很少吃過苔菜。其實,二者在沿海地區皆有分佈,只不過紫菜的品種有上百種之多,質量參差不齊,流傳更為廣泛。

好的紫菜當然也有。我曾在北京某福建餐廳吃過一次“頭水紫菜拌蝦苗”,那一小盤紫菜價格不算便宜,鮮美程度可能不亞於南方人第一次吃西北羊肉時的驚豔,舉箸入口,以往種種,皆成浮雲。

苔菜,也以東南沿海出品為佳,宋寶慶《四明志》記載:苔,生海水中如亂髮,人採納之;嘉定《志城志》則記載:“苔,生海水中,出寧海古渡者尤佳。”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何苔菜在今天的寧波和台州一帶頗受歡迎了。

與紫菜和苔菜的原生態相比,海苔就比較特殊了,在國內它屬於一種紫菜加工成的零食,也可以說海苔就是一種紫菜。

紫菜、苔菜、海苔、青苔,到底有什麼區別?

▲ 海苔,實際上是一種用紫菜加工成的零食。圖/網絡

經過烘烤的紫菜,再添加油鹽及其他佐料,搖身一變就成了價格翻番的海苔(只要看一看包裝背後的配料表,就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了)。不少80和90後生人對這種味道的迷戀,其實都是源自90年代初,海苔零食誕生以來而培養起來的味覺記憶。

苔菜,寧波菜裡的“黃金配角”

作為一個對海苔零食有著深刻情結的人,去年在臺州臨海(可戳)吃到的烤海苔餅簡直驚為天人。“海苔餅”的原料,其實就是苔菜。

紫菜、苔菜、海苔、青苔,到底有什麼區別?

▲ 台州的海苔餅,原料就是苔菜。圖/西夏

現做現烤的海苔餅,隔著好幾米遠就能聞見香味。苔菜加豬油和鹽,擀成長條狀,再分成一個個“小劑子”,包進油酥麵皮裡。這類海味,烘烤之後會一改鹹腥的粗獷本色,像重獲新生般變得極為細膩。咬上一口,外面的酥皮撲簌簌地往下掉,鹹鮮的海苔味夾雜著大海的氣息直竄鼻孔。

離開臺州,苔菜的逐味之旅其實才剛剛開始,真正把它吃出境界的非寧波人莫屬。

說起寧波人對鮮味的追求,總讓人想到雪菜燒黃魚、黃泥螺和紅膏嗆蟹這樣有代表性的菜式,而只有親自吃一口寧波,才知道苔菜也是寧波口味的“底色”之一,從開胃小菜、海鮮到主食、糕點,無不點綴著苔菜的滋味,在寧波菜裡充當“黃金配角”的野心可窺一斑。

鬆脆爽口的苔條花生米(晒乾的苔菜,稱為苔條),是寧波人吃泡飯時最好的下飯小食。將苔條撕碎,跟花生米同炒,熱油能激發苔條的香氣,跟烘烤是同樣的原理。

紫菜、苔菜、海苔、青苔,到底有什麼區別?

▲ 用苔菜晒乾的苔條。圖/網絡

這種組合,令我想起日本茶泡飯中的那一小撮烤海苔。多以點綴出現的海苔或苔菜,跟碳水搭配時更易彰顯風味。

寧波的苔菜年糕、苔菜米饅頭,是像日本茶泡飯一樣簡單樸實的家常飯食,而那一小撮苔菜,往往是撐起食客滿足感的宇宙中心。

苔菜跟海鮮、肉食搭配起來也毫不含糊:苔菜拖黃魚、苔菜江白蝦、苔菜小方烤,都是拿得上臺面的寧波菜。

紫菜、苔菜、海苔、青苔,到底有什麼區別?

▲ 苔菜江白蝦。圖/匯圖網

某種程度上,這個小玩意的確是寧波菜的“祕密武器”,比如讓江浙一帶集體放不下筷子的紅燒肉,上海人配百葉結,紹興人放梅乾菜,而寧波人則出其不意的來了個“海陸結合”。掛著滷汁的紅燒肉和酥脆清香的炸苔菜盛在一個盤子裡,名曰“苔菜小方烤”——從搭配到命名,紅燒肉的豐腴肥膩,就這樣被寧波人化於無形。

紫菜、苔菜、海苔、青苔,到底有什麼區別?

▲ 苔菜小方烤。圖/xiachufang.com

傣族人吃的青苔,其實也跟苔菜如出一轍。陽春三月,絲綿一樣的青苔開始在溪底的石頭上抽絲。不出一個月,傣家人就能揹著竹簍去採集這一池碧綠的青絲了。

紫菜、苔菜、海苔、青苔,到底有什麼區別?

▲ 春天正是收集青苔的時節。圖/sina.com

收集好的青苔,用木棍敲打後捏成團,吃時再壓制成圓片,可以在火上烘烤、油炸,也可以做湯。對於這個遠離大海,但習慣傍水而居的民族,青苔就是傣族人的紫菜。

紫菜、苔菜、海苔、青苔,到底有什麼區別?

▲ 傣族人喜愛的烤青苔。圖/sina.com

在我看來,那些最有意思的吃喝經歷,從來都不是什麼大魚大肉、龍肝鳳髓,而是琢磨當地人是怎麼把那些你根本意想不到的食材善加利用,變成餐桌上的美味的。正如苔菜和青苔這樣不起眼的“水草”,照樣能跟魚蝦蟹貝同臺競技。

動用一點智慧,再佐以生活情趣,你就能在“吃”這件事上,獲得無窮的樂趣。

文 | 西夏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