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東中華造船廠:中國海軍多型一流戰艦從這裡起航

海軍 武器 護衛艦 材料科學 解放軍報融媒體 2017-03-29

來源:中國軍網綜合 作者:倪大偉、張文豪 責任編輯:楊紅

巨大的船塢內,工人穿梭、焊花閃閃;數字化車間裡,機械臂上下翻飛、快速作業……陽春三月,滬東中華造船廠一派繁忙景象。今年,他們將密集開建5型新船,創下一項全新紀錄。屹立黃浦江畔80餘載,滬東中華創造了中國乃至世界船舶工業的多個“第一”——我國唯一具有完整船舶配套產業鏈的船廠,第一家獲得“中國工業大獎”的船廠,建成全球第一艘G4型45000噸集裝箱滾裝船……

這裡還是護衛艦、登陸艦等多型艦艇的“搖籃”,多型一流戰艦從這裡起航,成為人民海軍的主力裝備,馳騁深藍、布威四方。這裡每天都在上演精彩故事,這裡走出了一批技術高超、經驗豐富的大國工匠,研發的多型高新技術船享譽中外。

今天出版的《解放軍報》刊發文章《一流戰艦從這裡起航》,帶你感悟滬東中華造船廠的報國強軍路。

滬東中華造船廠:中國海軍多型一流戰艦從這裡起航

一流戰艦從這裡起航

——感悟滬東中華造船廠的報國強軍路

■張文豪 解放軍報記者 倪大偉

滬東中華造船廠:中國海軍多型一流戰艦從這裡起航

十年“鑄劍”造世界一流船舶

碼頭上,一艘即將交付的高端化學品船正在進行最後的繫泊航試。

“今年,公司將陸續建造49000噸雙相不鏽鋼化學品船、13000噸重吊船等一大批高新技術船。”公司企劃部部長朱益民介紹,成功建造液化天然氣運輸船(LNG船)奠定了船廠快速發展的根基,也積蓄了奮進的力量。

LNG船是國際公認的高技術、高難度、高附加值的“三高”產品,要成為造船強國,必須啃下這塊“硬骨頭”。早在1997年,滬東中華就投入巨資研發LNG船。

“刻骨銘心的經歷,難以想象的艱辛。”回想起建造LNG船的歷程,朱益民感嘆不已。

LNG船在建造要求上達到極為苛刻的地步,很多零配件的精度公差範圍以毫米甚至0.1毫米計,細微度接近一根頭髮絲。

不少技術人員至今記憶猶新,最初設計的建造圖紙調整修改了一大半,每年光是修改的資料圖紙就要裝幾卡車,建造難度是空前的。

“更讓人煎熬的是很多不理解的目光。”朱益民感慨地說,由於耗費大、難度高、週期長,發展之路並非一帆風順,不僅其他船企心有疑慮,工人的質疑聲也是不少。

越是困難當前,越要咬緊牙關。滬東中華人大膽採用了多項新技術,應用了許多新材料和新工藝,攻克了80餘項重大關鍵技術,突破了一道道船體焊接難關,終於迎來勝利的曙光。

“十年鑄劍”摘“明珠”!2008年4月3日,我國首艘LNG船在滬東中華成功交付。LNG船的首戰告捷,標誌著滬東中華在邁向世界之巔的道路上打響了第一槍。

2015年,滬東中華建成世界首艘G4型集裝箱滾裝船“大西洋之星”,創造了最大載重噸位、最多裝載車型、最先進滾裝設備等7項世界之“最”,也讓滬東中華躋身全球一流造船廠行列。

三代工匠人焊鑄大國重器

“上軍品施工,必須由他培訓考核通過。”這是滬東中華一條不成文的規定。享有這個“待遇”的,就是“焊神”張翼飛。

在滬東中華,提起由張翼飛領銜的“良工巧匠”,無人不曉,因為他們個個都是傳奇。

滬東中華造船廠:中國海軍多型一流戰艦從這裡起航

記者走進以張翼飛名字命名的勞模創新工作室,手背上因燙傷而留下多處細小疤痕的“焊神”,正率領團隊開發研究自動化機械焊接設備,如果可以投產,將成為船舶建造業上的一項革命性創新。

他曾創造過一個至今無人能破的紀錄:一口氣焊完一條8米長的焊縫,整條焊縫沒有任何缺陷和接口。一般焊工能焊接三四種材料已屬“全能冠軍”,而他卻掌握100多種焊材的焊接技術。

如今,做了幾十年的師傅,張翼飛已先後帶出7個全國技術能手,6個省部級勞模,18個高級技師。其中,他的徒弟秦毅成為了中國殷瓦鋼焊接第一人。

焊好每一條焊縫就是在守護工匠精神,這是秦毅的座右銘。為了練就硬功夫,他的大部分時間都鉚在焊接一線。

一次,為了攻克一條長47米的單折邊列板手工焊的難題,秦毅通過對電流、焊接速度一次又一次的試驗,就連吃飯時也經常拿著筷子模仿焊條在空中比劃,最終摸索出扭動施焊法,使焊接合格率達到100%,創造了一個奇蹟。

最令秦毅驕傲的,就是培養了國寶級技術人才張冬偉。

對一個殷瓦鋼焊工來說,最大挑戰是如何穩定自己的心理狀態。正如他在央視紀錄片《大國工匠》中所說,殷瓦鋼焊接如同釣魚,需要一坐七八個小時,不斷地磨練心性,培養自己的專注度。

作為一名80後,張冬偉始終牢記師傅的話,先修“心境”而後達“技境”,不斷地用心去研究和創新。他和班組參與建造的6號船1艙創造了單艙無漏點的世界紀錄。

多艘先進戰艦從這裡起航

環球航行、亞丁灣護航、馬航搜救、也門撤僑……這一個個海外任務,都有滬東中華艦船的身影。駐滬東中華造船廠軍事代表室總代表張偉說,這裡是護衛艦、登陸艦等多型艦艇的“搖籃”,擔起了海軍裝備轉型發展的重任。

滬東中華造船廠:中國海軍多型一流戰艦從這裡起航

海軍巢湖艦(資料圖)

在建造新一代綜合補給艦巢湖艦時,“單元模塊工藝”和“某系統吊裝及安裝工藝”兩個生產中急需解決的難題擺到了技術人員面前。他們多次組織調研和論證,嘗試使用新型工裝,提高分段預裝率,從而有效縮短了分段吊裝和總組時間。

2013年,巢湖艦正式入列,標誌著我國海軍遠洋綜合保障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軍品就是精品”,這是滬東中華的發展之基,立廠之本。對此,在滬東中華工作多年的軍代表柴鎮江感悟最深。

一次,滬東中華建造的某型艦艇交付部隊後,沒多久發生了主機故障。駐廠軍代室迅速與廠方一道,進駐部隊現場查找問題原因。

看著官兵們期盼的眼神,大家心急如焚。專家將零部件全部拆卸逐個進行檢查,有時為了核准一個參數,要計算和試驗數百次。

憑著這股韌勁,經過幾個月的努力,終於查明瞭故障原因,並進行鍼對性的調整改進。這個故障在後面的同型艦艇上再也沒有發生過。

官兵的讚譽既是肯定,更是責任。近年來,為造出優質戰艦,滬東中華積極開展工藝革新,不斷深化托盤設計、提高預舾裝率,推廣先進焊接工藝,確保艦船建造高效質優。

逐夢浦江畔,強國勇擔當。回首往昔,滬東中華人創造了讓人驚歎的成績,眺望未來,相信他們還將創造更多的“中國榮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