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劉德華、古天樂,為什麼《掃毒2》仍然是一部爛片?



7月5日上映的《掃毒2》,有劉德華、古天樂兩大影帝加持,率先引爆了暑期檔。貓眼預測將近十億,排片連續幾天都在40%以上。

但這種票房成績,事實上和電影質量關係不大。它討了三個巧:一是卡在了一個好檔期,暑期檔其他對手還未上映,前面的《蜘蛛俠:英雄遠征》和《千與千尋》都已是“強弩之末”;二是利用了內地觀眾對港式警匪片一貫的獵奇心態;第三,自然是出於觀眾對劉德華和古天樂的感情。

換言之,商業上的策略,它全都走對了。至於電影本身,則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1.

《掃毒2》的情節乏善可陳,一句話即可總結:金融家餘順天(劉德華飾)因為自身經歷,痛恨毒品,立志要和毒梟地藏(古天樂飾)開戰。硝煙過去,大家都死了。

電影用的是如《追龍》《盜火線》一般的“雙雄模式”。焦點主要放在餘順天和地藏之間的爭鬥上。大約是覺得“警匪對決”太過老套,這次的主線是“商匪對決”。

但這種設置,從根上就動搖了劇本的合理性。

“雙雄模式”想要拍得好,矛盾和立場必須明確。參考一些成功的同類電影,《暗戰》《無間道》《盜火線》都是警對匪,職業上有天然對立;《古惑仔》系列以及兩部《黑社會》則是聚焦黑幫內部爭位,利益衝突不可調和。

但《掃毒2》在這方面做得很失敗。餘順天沒有警察身份,前身是小混混,靠金融洗白上岸,變身企業家,突然號召反毒,顯得沒有“底氣”;地藏被砍掉手指後,立志成為大毒梟,卻反倒生出一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悲涼,叫人心生同情。

一言以蔽之,餘順天和地藏之間並沒有本質上的利益衝突。這就意味著,導演必須花費大量筆墨在建構餘順天行為的合理性上。餘順天的童年陰影,以及兒子丹尼吸毒過量,跳樓而死,這些看似和主線無關的劇情,都是這麼來的。

所以劇情就散了。

光是散了倒也罷,可怕就可怕在,花掉了這些戲份,導演給的解釋最終也沒能成立。餘順天的童年陰影和前妻兒子去世,沒有一樣是地藏直接導致的。餘順天本人生活也和和美美,並沒有被逼上絕境。影響他的,無非是一種可有可無的心結。

所以地藏才會發出那句靈魂拷問:你沒事來搞我,是不是有病?


有劉德華、古天樂,為什麼《掃毒2》仍然是一部爛片?



這句話,同時也是觀眾的心聲。

成年人做事,第一齣發點在於家庭和實際利益。為了滿足童年情結,不惜將家庭置於險境,實非智者所能為。劇情如此安排,使得餘順天這個人物整體都處在了一種低幼的狀態中。

“雙雄模式”中,兩名主角總是相互影響的。遇強則強,遇弱則弱。《盜火線》全長近三個小時,警察阿爾·帕西諾和盜匪羅伯特·德尼羅彼此見招拆招,最後達到了一種惺惺相惜的境界,這是強者之間的理解。

但因為餘順天的低幼,地藏也只好從大毒梟降格成小混混。雙雄對決成了小孩對撓,整部影片的格局都變得小了很多。

兩大主角都幼稚不堪,對觀眾也是一種折磨。雙雄電影重在樹立榜樣,讓觀眾產生一種“我也要像他一樣酷”的心理投射。但無論餘順天還是地藏,顯然都不夠資格。

2.


劇本創作是環環相扣的系統。立場崩壞了,人物性格也自然會隨之扭曲。

《教父》中的柯里昂父子之所以受人敬重,在於智慧和性格。在大兒子桑尼死後,老柯里昂沒有選擇立即復仇,反而主動求和,降低敵人的戒備心,找出凶手和內奸。整個過程漫長且耐心,邏輯上也能說通。

反觀《掃毒2》,無論是兩大主角,還是各路配角,刻畫得都可謂相當失敗。

為了突出地藏的“狠”和“變態”,導演用了很多符號化的場景。比如審訊、妓女、屠宰場、堆積如山的現金等。光是地藏和歐美妓女互動的畫面,就至少出現了三次。

色慾固然能反應人的貪婪一面,但倘若過度,反倒暴露出心志不堅的弱點。貪婪好色的人設,用在《華爾街之狼》這種小騙子身上合適,用在黑幫大佬身上就格局大降。因為後者要求管理能力,而好色者往往不忠,難以服眾。


有劉德華、古天樂,為什麼《掃毒2》仍然是一部爛片?



地藏和《古惑仔》中的靚坤、烏鴉不同,後兩者是天生變態,但地藏具有深層動機:復仇。復仇心理具有指向性,沉溺於酒色之中,憋著的那一口氣就在無形中奔瀉了。於觀眾而言,復仇的懸念自然也被削弱。

縱觀影史,無論中外,但凡刻畫成功、受人尊敬的黑幫大佬形象,沒一個好色之徒。北野武的《大佬》稍顯例外,反其道而行之,故意和觀眾開了個玩笑,引入了一個相貌醜陋的女人,用異於常人的品味反襯出大佬的神祕世界觀。

相比地藏,餘順天的人物形象設置得更加糟糕。地藏的心理動機,起碼能歸結於手指被砍(雖然這個動機也很弱,但好歹聊勝於無)。而餘順天的心理動機幾乎全部來自於童年陰影,只能靠大量的閃回畫面來表現。

用閃回來解釋人物動機,在電影劇作上是極為不負責任的做法。電視劇中這麼操作無所謂,因為體量大,閃回可以被視為伏筆,留著矛盾一集集慢慢推進解決。就算到後期沒解決,觀眾大多也忘了。但電影中,所有的矛盾都需要在兩個小時之內完成“開端—發酵—高潮—解決”的流程,此時用閃回,等於直接跳過了前三環,是偷懶行徑。人物也立刻失去厚度。

人物失去厚度,自然就失去智慧。餘順天身份為金融新貴,下出的唯一一步智力棋,卻是發了一條億元懸賞毒販人頭的廣告。這招沒有門檻,有錢就能做,比起大佬暗鬥,更像小孩撒潑。


有劉德華、古天樂,為什麼《掃毒2》仍然是一部爛片?



一旦面臨真正的現實困境——妻子中流彈而死——餘順天的第一反應是親自上陣搏命,將本可以鋪設得更加豐富的金融、毒品、黑幫故事,用幾場簡單粗暴的動作戲便草草打發了。

如此草率,令得結尾原本悲涼的三人持槍互指的戲份失卻意義,反顯荒唐。不難看出,這一景有幾分想致敬《無間道》的意味,但因為前期鋪墊不夠,最終呈現的效果只是東施效顰。

兩大主角都寫成這樣,更遑論配角。四大毒梟其餘三個,智慧、性格和臺詞上都毫無亮點。1991年的《四大家族之龍兄虎弟》中,一個加起來戲份不超過五分鐘的潮州佬,也能說出“江湖人是過河卒,江湖路是不歸路”這種叫人眼前一亮的臺詞。如今28年過去,反倒什麼都不剩下了。

有劉德華、古天樂,為什麼《掃毒2》仍然是一部爛片?


至於別的配角,警察妻子被混混割喉去世,女兒的同學吸毒過量而死,餘順天的妻子不孕,從電影視角來看,都是屬於強行加戲——這些人命運如何,孕或不孕,和主情節有半點關係嗎?

倒也應了影評人鸚鵡史航的評價:看完了整部電影,記不住一個人物。

倘若非要給這些角色賦予意義,只能說,《掃毒2》本質上是一個禁毒宣傳片,僅此而已。

3.

平心而論,《掃毒2》在技術上還是有些亮點的。

比如大結局中,車從手扶電梯一頭紮下去,在狹窄的地下左衝右突的畫面。無疑體現出了香港導演的嫻熟拍攝技法。

車是高速移動的物體,地鐵站則是狹窄且人員密集之地,兩者天然構成矛盾。會讓觀眾全身一震,追車戲還可以這麼拍?


有劉德華、古天樂,為什麼《掃毒2》仍然是一部爛片?



但電影的核心在於劇本,畫面呈現只是輔助作用。用高超技術呈現低劣劇本,是本末倒置。

2017年國慶檔,王晶的《追龍》收穫好評一片,最終斬獲5.77億票房。這證明,香港本土警匪題材依然有生命力。次年的《無雙》進一步佐證了這一觀點,內地票房達到12.73億,還幾乎包攬了當年的金像獎。

然而香港電影人普遍有個毛病:但凡看到一個賺錢的題材,就一擁而上,把這個題材拍爛拍死,賺短線錢,鮮少為其長遠生命力做考慮。《追龍2》和《反貪風暴》系列,乃至如今的《掃毒2》都是這種習慣下的產物。

電影業是創意產業,而創意無法複製,和資本自我增值的需求天然違背。規模再大的項目,內核也只能依循小手工業的邏輯。但遺憾的是,資本總是裹挾創作,試圖進行流水線生產,最好的結果,也不過是給低劣的故事披上一層光鮮的外皮。

這一次,《掃毒2》在收益上做出了漂亮的數字,商業上無疑是成功的。但從長遠來看,這種成功,透支的是觀眾對港片的信任。長此以往,內地觀眾對某些香港導演遲早失去期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