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齡的詩,王昌齡簡介

古詩 王昌齡 詩歌 唐朝 奧祕世界 2017-04-02

說到詩歌是很多女性朋友的最愛,同樣這也是中國的瑰寶。一直以來很多歌手和作曲家都會將詩歌融入到歌詞,不僅朗朗上口,同樣也是韻味十足。中國從古至今也湧現出了非常多的詩人,就比如王昌齡的詩讀起來也是很有啟示,這些人在中國的文學發展史上也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那麼我們就來聊一聊王昌齡的詩還有關於王昌齡簡介,相信他的詩句大家都非常熟悉,但是他留給後人什麼樣的啟發呢?這些您都有所瞭解嗎?

王昌齡的詩,王昌齡簡介

王昌齡

一、王昌齡的詩

1、王昌齡與他的詩

王昌齡的詩,王昌齡簡介

在中國文學史上,有一則“旗亭畫壁”的故事,芬芳千古。這一故事的主人公,是盛唐時代三位重量級的大詩人王昌齡、高適和王之渙。據《集異集》記載,一日,天寒微雪,三人相約至旗亭(酒肆)小飲。時一群梨園伶官登樓宴會,且擊節而唱得正是當時的名篇。三位詩人於是就“畫壁”為記,賭誰的作品被演唱得最多。結果,贏得勝券的就是以絕句名揚天下,被譽為“詩家天子王江寧”的王昌齡。

王昌齡的遭遇是不幸的,但他的詩,尤其是他的絕句卻取得了輝煌的成就。詩酒風流的文壇佳話,其真實性雖有人質疑,但“絕句聖手”“詩家天子”,這些無論當時還是後世對王昌齡的褒揚卻是實至名歸。王昌齡是邊塞詩派的主將,年輕時曾出入西北邊塞,這一經歷,使他寫出了不少意境開闊、氣勢雄渾、格調昂揚的邊塞詩。如他的《從軍行七首》之一:“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再如他的《出塞二首》之一:“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後一首還被前人稱為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王昌齡還是寫宮怨詩的高手。他的《春宮曲》《西宮春怨》等,都具有卓越的藝術表現,成為同類作品的翹楚。如《長信秋詞》之三:“奉帚平明金殿開,且將團扇共徘徊。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

王昌齡的送別詩也異常精彩。最著名的是那首《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他的《送魏二》也寫得意深情長:“醉別江樓橘柚香,江風引雨入船涼。憶君遙在瀟湘上,愁聽清猿夢裡長。”此外,《送柴侍御》《別皇甫五》《盧溪別人》等篇也具有非常高的藝術特色。

王昌齡被公認為盛唐的絕句大師,但從《河嶽英靈集》所選他的十六首隻有三首是絕句看,他的聲譽並不完全依靠這一詩體。事實上,王昌齡其他體裁的詩,如五古、五律和七律等,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使王昌齡這個名字光耀百代的則的確是他流傳至今的絕句。上述所引用的都是他絕句的代表之作。

王昌齡的詩往往以深入淺出的語言,寥寥數筆勾勒出一個人物形象,或描繪出一種開闊的境界,並使這一人物形象或境界充滿了強烈的感染力。這一點在他邊塞詩上體現得尤為明顯。如《從軍行七首》之三:“關城榆葉早疏黃,日暮雲沙古戰場。表請回軍掩塵骨,莫教兵士哭龍荒。”再如《出塞二首》之二:“白花垣上望京師,黃河水流無盡時。窮秋曠野行人絕,馬首東來知是誰。”

他善於用視覺片段描繪出詩的背景,並與要表達的情感和思想聯繫起來,形成情調一致的藝術境界。這一虛實結合、含蓄委婉的特色主要體現在他的宮怨詩裡。在上述《長信秋詞》之三中,他把“寒鴉”從“昭陽宮”飛來這一視覺片段或者說間接跡象,與“長信宮女”的失寵聯繫起來了。

再如《長信秋詞》之一:“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熏籠玉枕無顏色,臥聽南宮清漏長。”在這首詩中,“熏籠”與“玉枕”都是帝王寵愛的象徵,而“無顏色”與後句的“臥聽宮漏”則表明了女主人公已經失寵的事實和她寂寞難耐的心情。總之,王昌齡和他的詩在盛唐的詩壇上以及中國的詩歌史上都佔有重要的地位,像巨星一樣閃耀著光芒。

2、王昌齡送別詩特色分析

王昌齡的詩,王昌齡簡介

王昌齡是唐朝著名的詩人,他的送別詩在唐代詩歌中佔據著極為重要的地位,無論是審美情趣還是表達藝術,王昌齡的送別詩都獨具特色,引來了後世的爭相效仿。本文主要針對王昌齡送別詩的特色進行分析。

(1)超然高絕的審美情趣與意識

審美情趣指的是詩人對於審美的判斷和選擇,其具體表現在詩人的創作過程之中對意向、題材和情感表達的選擇上。王昌齡送別詩在當代具有著十分獨特的個性。

(2)別出心裁的意象表達

首先,王昌齡的送別詩繼承了傳統的意象。在古代,詩人一般都會用楊柳和風月等意象來表達送別之情。而在王昌齡的詩中也會選擇用明月的意象來表達分手和離別之苦。如《送郭司倉》中的“明月隨良掾,春潮夜夜深”,作者通過描寫明月的皎潔來反襯自己的悲傷,通過寫淮水的綠來表達自己的深深留客之情。此詩中就是通過明月和春潮等意象來表達離別之愁。

其次,王昌齡的送別詩並不侷限於傳統詩歌中的意象,有自己特有的表達感情的意象。在王昌齡的送別詩中,江被描寫為寒江、夜被稱為寒夜、鬆為幽鬆、蟬為寒蟬等等。在其詩作中,每種物像都不再僅僅是物像那麼簡單,而是被賦予了濃厚的感情色彩。作者也正是通過這些再為平常不過的物像來表達自己的情感,使詩歌更佳通俗易懂而又不缺乏感情。

(3)自然深厚的情感抒發

真摯的情感是很純粹的,從古到今,朋友之間的友情一直被世人所歌頌和讚美。在送別朋友的時候,詩人往往都會用最簡單地語言來表達自己的不捨。這些語言沒有任何華麗的辭藻來修飾,簡單到不能再簡單,但字裡行間都融入這豐厚的情感。王昌齡的送別詩便如此,抒情真摯樸實,也不矯揉造作。

其詩作都是有感而發,並且寫的情真意切,感人肺腑。此外,其送別詩不僅僅表達不捨,還借送別來明志。如《芙蓉樓送辛漸》中的“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通過描寫景色的淒涼和開闊來渲染離別的氣息和自己的豁達。“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則是抒情言志,“冰心玉壺”既寫進了友誼的深摯又完整地表達了自己做人光明磊落的人格操守。

(4)藝術表現手法因情而變

首先,或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王昌齡的送別詩大多都屬於直抒胸臆,如《送胡大》中的“荊門不堪別”、《送狄宗享》中的“送君歸去愁不盡,又惜空度涼風天”等。另外,借景抒情也是王昌齡送別詩中一種很常見的表現手法。如上文提到的《送郭司倉》中,作者就借明月和春潮等景物來表達不捨。

其次,王昌齡還善於運用不同的藝術構思來表達自己最真摯而深厚的感情。再有,其創作常常打破常規的限制,不是著重渲染離別時的情感,而是著意寫離別之後的情景,這樣的詩作有很多,如《送魏二》等。最後,王昌齡送別詩表達手法的另一個特別之處就是不注重離別的悲傷,而是注重離別的互相安慰,如《送吳十九往沅陵》等。

(5)整體風格慷慨曠達,氣格高尚

王昌齡的送別詩採用的是其一貫的邊塞風格,雖有著離別的傷感,但還透露著豪邁、大氣和慷慨。雖有離別,但無淚水,雖被貶,但不會失去志向,從其詩中感受不到絲毫的哀傷和嗚咽。首先,其詩作的格調高昂爽朗,並且大氣,不會使讀者感到哀傷。其次,形象的體現了唐代的繁榮的氣象。不僅不因為分別而哀傷,反而借分別來言志。王昌齡的送別詩中毫無悽切的詞語,也沒有纏綿與悱惻,即使分手,也要慷慨激昂。

這表現的是王昌齡作為一個邊塞詩人所具有的硬氣,因此其詩歌也是明快的。一個字關聯了整句話,一首詩也形象體現了一個詩人的人物特徵。王昌齡的送別詩充分表現了邊塞風格,飽含著憂國憂民的情感,更是體現著作者本人氣度的慷慨。正是這種慷慨形成了王昌齡送別詩特有的詩風和其特有的創作風格,將王昌齡的人物特點表現的淋漓盡致。

從古到今,中國人不管走到哪裡都會懷著滿滿的故國鄉土之思。骨肉的分離與朋友的離別更是牽動著所有人的心絃。因此,離別就自然而然地成為了古代詩歌中歌詠的重要內容之一。特別是唐代,因為社會的波瀾起伏,詩人的人生際遇也就變得起伏不定,對離別的歌詠更是淋漓盡致。王昌齡作為唐代著名詩人,其送別詩的獨特性把唐代的送別詩更是提高了一定的高度。

3、王昌齡邊塞詩藝術特色王昌齡的詩,王昌齡簡介

早在王昌齡同時代,人們對王昌齡的邊塞詩就十分稱讚。他的邊塞詩不僅有很高的思想價值和歷史價值,而且在藝術手法方面獨具特色。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動作描寫與心理描寫相結合

王昌齡的邊塞詩中大多充滿了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氣勢宏闊,境界渾融,慷慨豪邁,清剛勁健。為了表現盛唐時代蓬勃向上之氣象,更好地突出英雄形象,王昌齡自覺地採用了動作描寫與心理描寫相結合的手法。

最早在邊塞詩中將動作描寫與心理描寫相結合的是曹植,他在《白馬篇》中就運用這兩種手法生動地塑造了一個忠誠而勇敢的勇士形象。而這一方法在王昌齡手中運用的更為渾融,更為成熟,不僅使用頻率高,而且還能結合自己“緒密思清”的特點加以闡發,大大提高了邊塞詩表情達意的功能。例如《少年行二首》中刻畫了一個勇武矯健的少年英雄的形象。詩的前四句寫了少年騎乘白馬,英姿颯爽、威風凜凜;後四句寫少年面對“單于寇井陘”,他“氣高輕赴難”,前去抵禦入寇,這正是對少年的心理描寫。因此,全詩把動作描寫和心理描寫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塑造了一個血肉豐滿的保家衛國的少年英雄形象,同時也生動地表現了少年慷慨赴難,視死如歸的精神風貌。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王昌齡在藝術手法上雖然有對曹植的繼承,但又在繼承的基礎上進行了創新,在心理描寫和動作描寫的結合上更為圓融,主人公往往是在動作中體現心態,又在心態的指導下在進行動作,立體多維地表現情感。

(2)選取典型意象塑造自然之美

王昌齡不單單是著名詩人,而且還是重要的文學理論家。他對齊樑以來奢靡繁縟的風格表示反對,注重詩歌的自然之美。他善於運用最樸素的語言提煉最典型的意象;運用最簡單的技巧去構築詩歌的意境,塑造詩歌自然之美。

作為邊塞歌者,王昌齡所選取的意象大多具有濃厚的邊疆地方色彩和軍事色彩。既有其感物而發的自然意象,如“百尺樓”、“玉門關”、“羌笛”等,也有其自創自新的意象如“關山月”、“龍城飛將”等。他極其善於選取典型意象,將其放置在獨特的邊塞環境中,塑造帶有濃烈邊塞風情的自然之美。他也常常將各種意象交錯疊加起來,利用選取的典型意象將心中之氣自然地外化為真切的藝術形象,將邊塞風物的壯闊、將士們作戰的勇敢展現出來。同時傳遞出或懷友思鄉、或渴望勝利、或對將士們深切同情的情感。這種情感其實也是作者心中之氣的外化,包含著詩人對歷史的詠歎和對統治者的批評。

(3)歷史與現實的充分結合

王昌齡認為,詩人在創作時,要以一種澄清明淨的胸懷,對情感體驗進行審美再創造,精練意魄,做到將歷史與現實巧妙地結合,然後化之為巧詞妙句,

在王昌齡的邊塞詩中,歷史與現實結合得最緊密的,當屬《出塞二首》其一。李攀龍盛讚這首詩是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詩人從千年以前,萬里之外運筆,在自然平常的敘述中就形成了渾厚蒼勁的意境。在平靜質樸的敘述中,在語言的自然之美里,于波瀾不驚處見充沛的情感,這也正是詩人在藝術造詣方面的過人之處。詩人巧妙地將“秦月”、“漢關”與當前“萬里長征人未還”的不同時空進行交錯重疊。這樣一來,“萬里長征人未還”,就不只是漢代人民的悲劇,同時也是自秦至唐以來所有普通人民的共同悲劇;希望邊關有“龍城飛將”也不只是漢代的人民的願望,同時也是自秦至唐以來所有普通人民的共同願望。詩人表面上是寫文治武功、抵禦外侮,但透過紙背,我們可以清晰地看見詩人對於社會和平安定和百姓安居樂業的美好憧憬。

(4)側面烘托,虛實結合

王昌齡善於運用側面烘托,虛實結合的手法,從虛處著筆,從側面傳神,通過對特定風物的描寫,從側面表達詩歌的涵義。王昌齡的一些邊塞詩表達的是淒涼寂寞的情感,用側面烘托的寫法就更能感人,更能強化這種悽婉的氛圍,而且同時也能避免給人造成一種突兀感。

例如他的《從軍行七首》其二:該詩描寫的是邊關軍旅生活的一個小插曲,詩人並沒有直接正面書寫徵人的離情別緒,而是通過寫軍樂中淒涼的琵琶聲來進行側面烘托。由“新聲”聯想起“舊別情”,不需贅言,不需排鋪,各種哀傷淒涼的感情便一起湧上讀者心頭。

王詩中的虛實相生,使其詩更具有歷史的廣度與深度。如前所述的《出塞二首》其一,其實際的景象不過詩人是眼前的普通的照耀邊疆的一輪明月而已,但作者卻由此思接千載,聯想到秦漢帝國、將軍李廣,這就由眼前的實景一變而成為涵蓋了深厚歷史價值的虛景,大大強化了詩歌的歷史性和內涵性。

4、王昌齡詩學問題的探討

王昌齡的詩,王昌齡簡介

不可否認王昌齡《詩格》中有後人添加的內容,但所添加的內容都是充分依照實際情況,並非是隨意捏造,在《文鏡祕府論》中表現尤為明顯。根據這些內容我們不難判定,王昌齡不僅有著豐厚學識,而且在詩學方面頗有成就,王昌齡詩學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文分南北宗問題

從其思想根源為切入點,其是受禪宗影響。因為自禪宗以後,就將分為神秀、慧能分為了南北二宗,而這也是後來文學上南北分宗立派的原因之一,從深層意義上來說,導致南北分宗的最主要原因是南北文風存在差距,早在隋唐之前就已經存在“南北辭宗”的說法,在查閱相關資料後獲悉,這是最早的文分南北之說。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發展,就將文風不同上升到南北文學風氣不同,那麼本文所要探索的王昌齡與上述所述的南北分宗又有何關係。

王昌齡曾直接否定賈誼和,他認為賈誼“失於本宗”而肯定司馬遷的未失“本宗”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表明了王昌齡對南北分宗的態度和立場,換一種方式來說在文學創造上王昌齡否定南宗,肯定北宗。但是王昌齡又高度肯定曹植和劉禎,對整體南宗文風依然持否定態度,有人說這兩者之間是否自相矛盾。為何肯定北宗文風又單純肯定南宗文風,是否可以認為王昌齡所敘述的北宗文風是實際上是指處於北方的漢魏文風,他所敘說的南宗文風特指南宗呢,我們無從得知。

如果這個聯想成立,那麼王昌齡將賈誼是為南朝文風的開山鼻祖,並非是以詩賦為中心,而是綜合考慮了其它條件。將司馬遷是為北方文學的始祖,也不是因為司馬遷在散文方面有驚人成就,南北宗之分,只是簡單的南北宗文風之分,並非是司馬遷的散文與賈誼的詩賦之分。通過上述分析不難發現兩者南北分宗立派的原因,但是一個新的問題又產生了,為何要將賈誼視為南宗始祖,為何不是北宗始祖呢,難道僅僅因為賈誼是南方人,加上文風創作較為哀怨,與《風》《雅》宗旨相差甚遠麼。

而司馬遷被稱為北宗始祖是不是因為其與為魏作家曹植具有同樣的風骨等一系列問題引人深思。另外在實際中不難發現,王昌齡比較欣賞或者說比較推崇司馬遷發憤著書的思想,並沒有被當時社會環境所擊敗,王昌齡說過很多勉勵自己的話,例如:是故詩者,書身心之行李,序當時之憤氣。”

仔細觀察後不難發現,這一發憤之說與司馬遷發憤著書有很多相同點,本文研究對象是王昌齡的詩學問題,為何將賈誼、司馬遷兩人與之比較主要是因為其是南北宗代表,並沒有其它人比這兩個人更為合適,加上賈誼與司馬遷出現的時間相對較早,以其進行對比更具權威性和代表性。王昌齡實際所指的就是漢魏六朝時期的兩種文明,甚至於王昌齡曾經透露出要在這個基礎之上追溯更早文風,進而證明這兩者文風與自身息息相關。

換一種方式來說王昌齡不僅繼承了魏徵等南北文風的說法,同樣也承載著初唐時期對這兩種文風的批評。若如說不同點在於,魏徵在《文學傳序》中明確提出南北文學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如若強行將其對比,必須要確定一個參考因素,但是王昌齡並沒有立足整體,只片面看到漢魏的氣骨天縱,並沒有看到其存在的不足。從另一方面來說,王昌齡對南朝文學發展也持肯定態度,表現在多個方面。

例如:肯定對偶和聲律。但是在理論上其片面否定南朝文學,王昌齡之所以持此種態度,筆者認為與王昌齡本身思想有密切聯繫,具體來說你與王昌齡所提出的“意”“格”“調”等有直接關係。在一般情況下民眾並不太喜歡將南北宗文學思想聯繫起來,認定他們不存在聯繫。事實卻與之相反,南北宗文學有著密切聯繫。因為仔細閱讀王昌齡《詩格》後會發現其很多觀點存在片面性,但是從他片面性觀點就可以看出南北文宗兩者間存在的聯繫,只是有點牽強而已,提出文分南北宗,或許與格調說之間存在著密切聯繫。

(2)王昌齡提出意高則格高的問題

王昌齡說:“凡作詩之體,意是格,聲是律,意高則格高,聲辨則律清,格律全,然後始有調。”其中格特指體格、風格等,格高之說也因此而來。當然上述中所說的格有特殊含義,王昌齡說意高則格高也是從前者基礎上發展而來,並且是從價值論高度來看待意。

所謂意也同格一樣,具有特殊含義,並不是從表面上所理解的主旨內容、構思等,而是囊括多方面內容,例如:深遠意蘊、崇高思想境界等,當然最重要的一點便是能夠彰顯詩作思想境界。換一種方式來說作品主旨思想境界高,也就意味著作品格調高,相反主旨思想低,作品格調也就相對較低。所以王昌齡經常提及到:“用意於古人之上,則天地之境,洞焉可觀。意思是說思想境界非常高,幾乎接近天地之境了。

前面也提及到王昌齡詩學問題表現在多個方面,本文只是簡單從文分南北宗以及意高則格高的問題進行研究。文分南北宗的歷史傳統,盛唐時代的詩歌風尚,與此同時加上王昌齡本身生活經歷與創作經驗,格調這個新概念才得以產生,形成新的理論範疇,才給後世留下佳作,影響深遠。

二、王昌齡簡介

王昌齡的詩,王昌齡簡介

1、王昌齡介紹

王昌齡(698—757),字少伯,漢族,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說京兆長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後人譽為“七絕聖手”。王昌齡早年貧苦,主要依靠農耕維持生活,30歲左右進士及第。初任祕書省校書郎,而後又擔任博學宏辭、汜水尉,因事被貶嶺南。

王昌齡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人交往深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被刺史閭丘曉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王昌齡詩緒密而思清,與高適、王之渙齊名,時謂王江寧。有文集六卷,今編詩四卷。代表作有《從軍行七首》《出塞》《閨怨》等。

2、爭議

但王昌齡的籍貫,有太原、京兆兩說。《舊唐書》本傳雲王昌齡為京兆(即唐西京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人,大概是因為他在《別李浦之京》詩中說:“故園今在霸陵西”,又有《霸上閒居》之作。而《新唐書文苑傳》稱其為江寧人,或為誤會。殷璠《河嶽英靈集》又稱“太原王昌齡“。

唐代許多山西詩人因為洛陽、長安為當時文化中心,多遊洛陽、長安,有的甚至多年住於京城,不能因為居住在京城便說他們為京城人。《河嶽英靈集》為唐人殷璠所編著的唐人詩集,載王昌齡為太原人,《唐才子傳》也認為王昌齡為太原人。

三、王昌齡的成就

王昌齡的詩,王昌齡簡介

唐代著名邊塞詩人王昌齡,所作之詩氣勢雄渾,格調高昂,尤其是將七絕推向高峰,故人稱“七絕聖手”。其詩歌體裁很大一部分是易於入樂的七言絕句。內容基本上選用樂府舊題來抒寫戰士愛國立功和思念家鄉的心情。他善於捕捉典型的情景,有著高度的概括和豐富的想象力。

其詩歌語言圓潤蘊藉,音調婉轉和諧,意境深遠,耐人尋味。他的許多描寫邊塞生活的七絕被推為邊塞名作,《出塞》一詩被推為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由於王昌齡的詩歌最專於七絕,並且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後人稱其為“七絕聖手”。清沈德潛說:“五言絕右丞(王維)、供奉(李白);七言絕龍標(王昌齡)、供奉。妙絕古今,別有天地。”

王昌齡存詩181首,體裁以五古、七絕為主,題材則主要為離別、邊塞、宮怨。就數量之多,體制之備,題材之廣說,王昌齡的詩實不如李白、杜甫和高適、岑參,但他的詩質量很高。邊塞詩可並高適、岑參而三,四傑以後,詩壇幾乎沒有邊塞詩作。

唐玄宗改府兵制為募兵制後,文人掀起了從軍熱以求邊功。開元十三年,王昌齡漫遊西北邊地,有了較深的邊塞生活體驗,創作了大量的邊塞詩,此時岑參11歲,高適還沒有開始邊塞生活,後人依次考證稱王昌齡為邊塞詩的創始和先驅。

王昌齡的邊塞詩善於捕捉典型的情景,有著高度的概括和豐富的表現力。既反映了盛唐時代的主旋律,又對邊塞風光及邊關戰場場景進行細緻描寫,同時能夠捕捉到將士細膩的內心世界。其詩歌意境開闊,語言圓潤蘊藉,音調婉轉和諧,耐人尋味,在發情、造景、寫意等方面均有很高造詣。

而王昌齡的宮怨詩可與李白爭勝,且其詩用意之深、寫景之妙、比興之切、造語之奇,都有獨道之處。王昌齡閨怨詩以悲天憫人的精神書寫那些久閉深宮的妃殯宮人的悲情哀怨,以細膩的筆觸多方面地展現她們的生活和感情世界,揭示她們在殘酷的宮殯制度下所遭遇的悲慘命運,客觀上批判了封建社會摧殘婦女的罪惡。

這種思想傾向奠定了其作品的健康基調,洗盡六朝宮廷詩浮豔色情之汙穢,有力地扭轉了齊樑歌詠的不良文風另一方面,就藝術表現而言,王昌齡又發揚了六朝華美豔麗、精雕細琢的表現手法,繼承了其形式美。因此王昌齡被譽為是成功地用七言絕句寫宮詞的第一人。

四、王昌齡的生平

王昌齡的詩,王昌齡簡介

1、嵩山學道

唐武則天聖曆元年(698年),王昌齡出生在山西太原。

唐玄宗開元八年庚申(720年),二十三歲,是年前後,曾居嵩山學道。

開元十一年癸亥(723年),二十六歲,約在是年前後,客河東幷州、潞州。

2、邊塞留名

開元十二年甲子(724年),二十七歲約在是年前後,赴河隴,出玉門。其著名之邊塞詩,大約作於此時。

開元十四年丙寅(726年),二十九歲。隱居於京兆府藍田縣石門谷。是年有《同從弟銷南齋玩月憶山陰崔少府》之作。“山陰崔少府”即崔國輔。

3、進士及弟

開元十五年(727年),進士及第,授祕書省校書郎(官汜水尉校書郎),後

貶龍標尉,世稱“王龍標”。

開元十九年辛末(731年),三十四歲。在長安,以博學宏詞登科,再遷河南汜水縣尉。

開元二十一年癸酉(733年),三十六歲,當年四月,在長安參加宴會,有《夏月花萼樓酺宴應制》詩。

開元二十二年(734年),王昌齡選博學宏詞科,超絕群倫,於是改任汜水縣尉,再遷為江寧丞。

王昌齡的詩,王昌齡簡介

4、左遷交友

開元二十六年戊寅(738年),四十一歲,因事獲罪,謫赴嶺南。

開元二十七年己卯(739年),四十二歲,遇赦北還。秋,在巴陵(今湖南嶽陽)遇李白,有《巴陵送李十二》詩。

開元二十八年(740年),王昌齡北歸,遊襄陽,訪著名詩人孟浩然。孟浩然患疽病,快痊癒了,兩人見面後非常高興,孟浩然由於吃了些許海鮮而癰疽復發,竟因此而死,在這時期,王昌齡又結識了大詩人李白,有《巴陵送李十二》詩,還有《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冬,王昌齡離京赴江寧丞任,此時已與名詩人岑參相識,岑參有《送王大昌齡赴江寧》詩,王昌齡也有詩留別。途經洛陽時,又與綦毋潛、李頎等詩人郊遊,也都有留詩。

天寶三載甲申(744年),四十七歲,在江寧丞任。四月曾因事暫至長安,與辛漸、李白、王維過從。

天寶七載戊子(748年),五十一歲,至此年,官江寧丞前後共八載。此年昌齡乃自江寧丞貶為龍標尉。昌齡自金陵首途赴龍標,基本上是溯江前往,曾順道遊南陵,有《至南陵答皇甫嶽》。

5、妒才被殺

天寶十五載、唐肅宗至德元載(七月,肅宗即位靈武,改元至德)丙申(756年),五十九歲。約在此年離開龍標,還鄉。其去龍標,過辰溪,經武陵,扁舟沿江東去,約在今年七、八月後,有《留別司馬太守》《留別武陵袁丞》等詩為證。

唐肅宗至德二載丁酉(757年),六十歲。756年冬到757年年十月之間,王昌齡路經亳州,為亳州刺史閭丘曉所殺害,後張鎬杖殺曉。

五、王昌齡對後世影響後世影響

王昌齡的詩,王昌齡簡介

1、中唐

王昌齡的詩風和詩境最先影響的是中唐的皎然,他在王昌齡之後,又把意境的研究推進了一步,他關於意境方面的論述是多方面的,研究也相當的深入,他繼承了王昌齡以“境”論詩的方式,提出了諸如“緣境不盡曰情”、“文外之旨”、“取境”等重要命題。

2、晚唐

其次便是晚唐時期的司空圖,他在王昌齡提出的意境概念的啟發下對意境作出了全面總結,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韻外之致”,“味外之旨”等觀點。

3、宋代

宋代意境理論中最有成就的是南宋的嚴羽,他針對一部分宋詩以理勝而不講求意境的傾向,在緬懷盛唐詩歌並在王昌齡及唐代所有對詩歌意境的審美經驗的啟發下,提出“興趣”說。此說見諸於其論著《滄浪詩話》。

回望唐朝,那是一個讓詩人無限嚮往的年代。詩在那個時代成為獲得尊重、獲得友情甚至是獲得官場位子的絕對技藝。盛唐文學界的圈子裡,是最講團結的,名家很多,但相互之間儘管有許多性情上的差異,卻引為知己,一見如故,互相推崇,很少有關於糾紛的記載。

4、清代

清末的王國維是意境範疇發展史的最後一位總結者,亦是其終結者,集大成者。其著作《人間詞話》在探求歷代詞人創作得失的基礎上,借鑑王昌齡等歷代文人對“意境”範疇的探討並結合作者自己藝術鑑賞和藝術創作的切身經驗,提出了“境界”說,為王國維藝術論的中心與精髓。

六、王昌齡的死因

王昌齡的詩,王昌齡簡介

這個被稱為“七絕聖手”的王昌齡的朋友圈子――王之渙,高適,岑參,張九齡,王維,孟浩然,李白,崔顥……這麼多的朋友高士,想想就叫人羨慕。王昌齡是一個喜歡交友的人,和孟浩然“數年同筆硯”,交情不可謂不深,而且有一則傳說顯示,孟浩然的死亡就因為王昌齡的到訪而開葷所致。

孟浩然在長安求官期間,也與王昌齡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詩人李白聽說他被貶龍標,在路上又未能遇到,專門寫了一篇寄他的贈詩,《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楊花落儘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很難說李白就此看出了什麼不祥之兆,但詩中表達的卻可謂子規啼血,明月愁心。

王昌齡的送別詩也尤為出色。據統計,在他所留下的182首詩裡,有32首是以“送”字打頭,佔到了他詩的總數的1/6。足見王昌齡友人之多,聲名之盛。中國文化史上的送客,確是一門學問,送客之間,十里長亭,灞橋折柳,飲酒長歌,越是怕別離,越是傷別離,越是情不能禁。別離裡的悲歡情愁,得失自明,冷暖自知。那是一個多麼溫暖的時代。

王昌齡的詩,王昌齡簡介

然而,王昌齡竟然冤死在那個溫暖的時代。或者說,王昌齡的死,終結了那個時代。王昌齡作為一代詩傑,流傳下來的資料卻很少。他於公元727年進士及第後,任校書郎(整理圖書典籍的官)7年,此後又任河南汜水縣縣尉。公元739年被貶謫岒南(今廣東),公元740年還京後,又赴江寧(今南京)任江寧丞。

王昌齡詩名顯著,官運卻是不濟,新舊唐書中以“位不顯”來形容。張九齡被罷相,他也隨之遭到排擠,而且是兩次被貶,到蠻荒之野,做一個清閒的小官(《唐才子傳》說他“晚途不謹小節,謗議沸騰,兩竄遐荒”;《河嶽英靈集》說他“再歷遐荒”;《舊唐書》本傳也說他“不護細行,屢見貶斥。”)。

在芙蓉樓送別好朋友辛漸時,王昌齡照例要作敘別心聲,他遠望蒼山,感慨不已,下筆時卻是風清雲淡,只是淡淡地說了一句,“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只兩行字,隱藏著豐富的潛臺詞,卻頂得上千言萬語。因為王昌齡的兩次被貶,加之“不護細行”,已經開始有很多不利的話語散佈出來,弄得“謗議騰沸”。

但王昌齡的聲音很清楚,不管世間如何變遷,不管別人對我怎麼看,我還是我,我的心中依然如冰似玉,光明磊落,表裡澄澈。公元747年再度被貶官龍標(今湖南黔陽)任縣尉。故後世其為“王龍標”。更為可悲可嘆的是,後來連龍標尉這樣一個小小的職務也沒能保住,離任而去,迂迴至亳州,竟為刺史閭丘曉所殺。王昌齡的被殺,引起了輿論的關注,《唐才子傳》裡這樣記載:“(昌齡)以刀火之際,歸鄉里,為刺史閭丘曉所忌而殺”。

七、王昌齡的聲譽

王昌齡的詩,王昌齡簡介

王昌齡的詩歌天賦不在李白之下。明代胡應麟《詩藪》:說“七言絕,太白(李白)、江寧(王昌齡)為最。”王昌齡尤擅七絕,其中名作《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被推為唐代七絕壓卷之作。因為他精通韻律,故而其詩作精品疊出,每每被譜成樂曲,流傳於民間。

據《集異記》載,開元年間,王昌齡和當時齊名的高適和王之渙到旗亭飲酒,正巧有梨園樂伶演唱當時的名曲。他們三人便私下打賭,看唱誰的詩多,即按此論實力排名前後。結果,有趣的是,樂伶們連唱了王昌齡的兩首。可以想見王昌齡在當時的詩界樂壇,享有多高的聲譽。

結語:詩人王昌齡一直都受到中外學者的廣泛研究,但是回望詩人一生,無論是不得志,還是廣交天下友人。他所賦予的詩中豪邁的情感卻始終存在,而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在那個文化鼎盛詩歌正源人才輩出的大唐社會裡,好詩實在是太多猛人也實在是太多了。在那個遠去的盛唐歷史上,詩歌的較量,也就猶如武俠小說中的較量一樣,論高低、分成敗。但是無論如何選擇和評定,那些時光都已經成為了過去,留下的僅供後人瞻仰、誦讀和研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