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古詩內容選不對,等於浪費孩子的記憶黃金期,你選對了麼?'

"

不少孩子都能在兒時背會些許古詩,但可惜的是,這些古詩詞對多數孩子而言,既沒有內化為“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氣質,也沒有成為出口成章的語言,這點始終困擾著不少家長。

最近看了一則關於記憶的實驗報告,讓我對這個謎題豁然開朗。試驗大抵是說,幼兒記憶熟悉的事物會比陌生的事物效率高很多,而對於不熟悉的,依靠的是大腦皮質的活躍來進行機械刺激,這種記憶很容易喪失。

這很好的解釋了為何兒時的“鵝,鵝,鵝,曲項向天歌”我們可以牢記一生,而其他的再見面時卻形同陌路——因為當時的我們,完全不具備深刻記憶它們的條件。所以,毫無選擇的讓孩子學習古詩,對於處於大腦發育黃金期的孩子來說,其實是資源的浪費。

那麼對於低齡孩子的古詩學習,到底該選什麼書進行呢?

根據記憶試驗的啟示,要兼顧認知能力、特點和發展。經過蒐羅對比目前熱銷的各種兒童詩歌書籍,我最終選定了《幼兒學古詩》。

"

不少孩子都能在兒時背會些許古詩,但可惜的是,這些古詩詞對多數孩子而言,既沒有內化為“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氣質,也沒有成為出口成章的語言,這點始終困擾著不少家長。

最近看了一則關於記憶的實驗報告,讓我對這個謎題豁然開朗。試驗大抵是說,幼兒記憶熟悉的事物會比陌生的事物效率高很多,而對於不熟悉的,依靠的是大腦皮質的活躍來進行機械刺激,這種記憶很容易喪失。

這很好的解釋了為何兒時的“鵝,鵝,鵝,曲項向天歌”我們可以牢記一生,而其他的再見面時卻形同陌路——因為當時的我們,完全不具備深刻記憶它們的條件。所以,毫無選擇的讓孩子學習古詩,對於處於大腦發育黃金期的孩子來說,其實是資源的浪費。

那麼對於低齡孩子的古詩學習,到底該選什麼書進行呢?

根據記憶試驗的啟示,要兼顧認知能力、特點和發展。經過蒐羅對比目前熱銷的各種兒童詩歌書籍,我最終選定了《幼兒學古詩》。

背古詩內容選不對,等於浪費孩子的記憶黃金期,你選對了麼?

幼兒學古詩

認知能力:理解生活事物、情景和名詞,開始理解簡單的情緒、進行簡單的思考;

認知特點:喜歡繪本和純粹的漢字,容易對生活中能對應的部分產生興趣;

認知發展:始於背誦,止於情懷。

內容從孩子的認知能力開始

這本書是這本書是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和學前教育研究中心共同編撰的,一共分為2冊,共收錄了36首古詩,這些古詩的選擇首先遵循“符合幼兒的理解水平”的原則。

從目錄我們不難發現,36首詩或者是描寫景物的《詠鵝》《詠柳》《春曉》,或者是表達生活情感的《遊子吟》《靜夜思》。每一首詩都可以讓孩子輕鬆的找到生活的影子,都是可見可聞和可感知內容,而那些傳統書籍中可圈可點的邊塞詩、懷古詩,卻不在列。

其實回想下自己至今還記憶深刻的,真的是“碧玉妝成一樹高”,而我們孩子能感慨更多是“春江水暖鴨先知”,而非“琵琶美酒夜光杯”。

"

不少孩子都能在兒時背會些許古詩,但可惜的是,這些古詩詞對多數孩子而言,既沒有內化為“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氣質,也沒有成為出口成章的語言,這點始終困擾著不少家長。

最近看了一則關於記憶的實驗報告,讓我對這個謎題豁然開朗。試驗大抵是說,幼兒記憶熟悉的事物會比陌生的事物效率高很多,而對於不熟悉的,依靠的是大腦皮質的活躍來進行機械刺激,這種記憶很容易喪失。

這很好的解釋了為何兒時的“鵝,鵝,鵝,曲項向天歌”我們可以牢記一生,而其他的再見面時卻形同陌路——因為當時的我們,完全不具備深刻記憶它們的條件。所以,毫無選擇的讓孩子學習古詩,對於處於大腦發育黃金期的孩子來說,其實是資源的浪費。

那麼對於低齡孩子的古詩學習,到底該選什麼書進行呢?

根據記憶試驗的啟示,要兼顧認知能力、特點和發展。經過蒐羅對比目前熱銷的各種兒童詩歌書籍,我最終選定了《幼兒學古詩》。

背古詩內容選不對,等於浪費孩子的記憶黃金期,你選對了麼?

幼兒學古詩

認知能力:理解生活事物、情景和名詞,開始理解簡單的情緒、進行簡單的思考;

認知特點:喜歡繪本和純粹的漢字,容易對生活中能對應的部分產生興趣;

認知發展:始於背誦,止於情懷。

內容從孩子的認知能力開始

這本書是這本書是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和學前教育研究中心共同編撰的,一共分為2冊,共收錄了36首古詩,這些古詩的選擇首先遵循“符合幼兒的理解水平”的原則。

從目錄我們不難發現,36首詩或者是描寫景物的《詠鵝》《詠柳》《春曉》,或者是表達生活情感的《遊子吟》《靜夜思》。每一首詩都可以讓孩子輕鬆的找到生活的影子,都是可見可聞和可感知內容,而那些傳統書籍中可圈可點的邊塞詩、懷古詩,卻不在列。

其實回想下自己至今還記憶深刻的,真的是“碧玉妝成一樹高”,而我們孩子能感慨更多是“春江水暖鴨先知”,而非“琵琶美酒夜光杯”。

背古詩內容選不對,等於浪費孩子的記憶黃金期,你選對了麼?

排版從孩子的認知特點開始

孩子低齡時的繪本,備受家長和孩子歡迎的,一般都有幾個特徵:圖畫表達清晰、字體大、內容簡潔、沒有拼音,比如《我爸爸》《我媽媽》《抱抱》等等。因為繪本的除了可以培養語感,還能協助孩子認字。因為低齡孩子對圖畫的注意力更強,而漢字來說也是按照圖像進行記錄的,注音、符號標記這些會影響孩子從繪本中識字的效果。

如今,我們都在推崇高效、同步的學習,每件事都希望讓孩子有多方面的收穫。我們粗算一下36首古詩,在更合適孩子閱讀的版式,將幫助孩子認識800左右的漢字,一週一首我們不到一年就能讓孩子脫盲了,想想是不是很興奮?

可能有人說,我完全可以從網上下載下來,為何還要買書給孩子呢?

沒錯,打印詩歌是認字的好方法,但無法替代繪本的功能——用畫來加深孩子的記憶,促進孩子的理解。

為了讓繪畫成為孩子學習古詩的動力,這套書的插畫邀請了眾多著名的插畫師鼎力相助,有效實現了傳統文化和兒童情趣的有效結合。在讀詩的時候,我們不僅可以讓孩子耳濡目染,更可以跟孩子一起細細品味畫中的事物、情景和傳遞的情感與美。

這點,正是我選中它的重要原因。

"

不少孩子都能在兒時背會些許古詩,但可惜的是,這些古詩詞對多數孩子而言,既沒有內化為“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氣質,也沒有成為出口成章的語言,這點始終困擾著不少家長。

最近看了一則關於記憶的實驗報告,讓我對這個謎題豁然開朗。試驗大抵是說,幼兒記憶熟悉的事物會比陌生的事物效率高很多,而對於不熟悉的,依靠的是大腦皮質的活躍來進行機械刺激,這種記憶很容易喪失。

這很好的解釋了為何兒時的“鵝,鵝,鵝,曲項向天歌”我們可以牢記一生,而其他的再見面時卻形同陌路——因為當時的我們,完全不具備深刻記憶它們的條件。所以,毫無選擇的讓孩子學習古詩,對於處於大腦發育黃金期的孩子來說,其實是資源的浪費。

那麼對於低齡孩子的古詩學習,到底該選什麼書進行呢?

根據記憶試驗的啟示,要兼顧認知能力、特點和發展。經過蒐羅對比目前熱銷的各種兒童詩歌書籍,我最終選定了《幼兒學古詩》。

背古詩內容選不對,等於浪費孩子的記憶黃金期,你選對了麼?

幼兒學古詩

認知能力:理解生活事物、情景和名詞,開始理解簡單的情緒、進行簡單的思考;

認知特點:喜歡繪本和純粹的漢字,容易對生活中能對應的部分產生興趣;

認知發展:始於背誦,止於情懷。

內容從孩子的認知能力開始

這本書是這本書是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和學前教育研究中心共同編撰的,一共分為2冊,共收錄了36首古詩,這些古詩的選擇首先遵循“符合幼兒的理解水平”的原則。

從目錄我們不難發現,36首詩或者是描寫景物的《詠鵝》《詠柳》《春曉》,或者是表達生活情感的《遊子吟》《靜夜思》。每一首詩都可以讓孩子輕鬆的找到生活的影子,都是可見可聞和可感知內容,而那些傳統書籍中可圈可點的邊塞詩、懷古詩,卻不在列。

其實回想下自己至今還記憶深刻的,真的是“碧玉妝成一樹高”,而我們孩子能感慨更多是“春江水暖鴨先知”,而非“琵琶美酒夜光杯”。

背古詩內容選不對,等於浪費孩子的記憶黃金期,你選對了麼?

排版從孩子的認知特點開始

孩子低齡時的繪本,備受家長和孩子歡迎的,一般都有幾個特徵:圖畫表達清晰、字體大、內容簡潔、沒有拼音,比如《我爸爸》《我媽媽》《抱抱》等等。因為繪本的除了可以培養語感,還能協助孩子認字。因為低齡孩子對圖畫的注意力更強,而漢字來說也是按照圖像進行記錄的,注音、符號標記這些會影響孩子從繪本中識字的效果。

如今,我們都在推崇高效、同步的學習,每件事都希望讓孩子有多方面的收穫。我們粗算一下36首古詩,在更合適孩子閱讀的版式,將幫助孩子認識800左右的漢字,一週一首我們不到一年就能讓孩子脫盲了,想想是不是很興奮?

可能有人說,我完全可以從網上下載下來,為何還要買書給孩子呢?

沒錯,打印詩歌是認字的好方法,但無法替代繪本的功能——用畫來加深孩子的記憶,促進孩子的理解。

為了讓繪畫成為孩子學習古詩的動力,這套書的插畫邀請了眾多著名的插畫師鼎力相助,有效實現了傳統文化和兒童情趣的有效結合。在讀詩的時候,我們不僅可以讓孩子耳濡目染,更可以跟孩子一起細細品味畫中的事物、情景和傳遞的情感與美。

這點,正是我選中它的重要原因。

背古詩內容選不對,等於浪費孩子的記憶黃金期,你選對了麼?

使用從孩子的認知發展開始

古詩不是簡單的背誦,感受其中的意境與美,才能“氣自華”。這時候,古詩的解釋就顯得非常重要。對於此,《幼兒學古詩》也是下足了功夫。與傳統的賞析相比,更利於讓孩子從詩歌中獲取審美素養。舉個例子:

傳統的賞析是這樣的:

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輕柔的柳枝垂下來,就像萬條輕輕飄動的綠色絲帶。這細細的嫩葉是誰的巧手裁剪出來的呢?原來是那二月裡溫暖的春風,它就像一把靈巧的剪刀。

書中的賞析是這樣的:

高高的柳樹長滿嫩綠的新葉,好像用碧玉雕飾而成。柳枝下垂,如同綠色的絲帶。是誰裁剪出細細的柳葉?是那早春二月的春風,它像一把靈巧的剪刀。

"

不少孩子都能在兒時背會些許古詩,但可惜的是,這些古詩詞對多數孩子而言,既沒有內化為“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氣質,也沒有成為出口成章的語言,這點始終困擾著不少家長。

最近看了一則關於記憶的實驗報告,讓我對這個謎題豁然開朗。試驗大抵是說,幼兒記憶熟悉的事物會比陌生的事物效率高很多,而對於不熟悉的,依靠的是大腦皮質的活躍來進行機械刺激,這種記憶很容易喪失。

這很好的解釋了為何兒時的“鵝,鵝,鵝,曲項向天歌”我們可以牢記一生,而其他的再見面時卻形同陌路——因為當時的我們,完全不具備深刻記憶它們的條件。所以,毫無選擇的讓孩子學習古詩,對於處於大腦發育黃金期的孩子來說,其實是資源的浪費。

那麼對於低齡孩子的古詩學習,到底該選什麼書進行呢?

根據記憶試驗的啟示,要兼顧認知能力、特點和發展。經過蒐羅對比目前熱銷的各種兒童詩歌書籍,我最終選定了《幼兒學古詩》。

背古詩內容選不對,等於浪費孩子的記憶黃金期,你選對了麼?

幼兒學古詩

認知能力:理解生活事物、情景和名詞,開始理解簡單的情緒、進行簡單的思考;

認知特點:喜歡繪本和純粹的漢字,容易對生活中能對應的部分產生興趣;

認知發展:始於背誦,止於情懷。

內容從孩子的認知能力開始

這本書是這本書是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和學前教育研究中心共同編撰的,一共分為2冊,共收錄了36首古詩,這些古詩的選擇首先遵循“符合幼兒的理解水平”的原則。

從目錄我們不難發現,36首詩或者是描寫景物的《詠鵝》《詠柳》《春曉》,或者是表達生活情感的《遊子吟》《靜夜思》。每一首詩都可以讓孩子輕鬆的找到生活的影子,都是可見可聞和可感知內容,而那些傳統書籍中可圈可點的邊塞詩、懷古詩,卻不在列。

其實回想下自己至今還記憶深刻的,真的是“碧玉妝成一樹高”,而我們孩子能感慨更多是“春江水暖鴨先知”,而非“琵琶美酒夜光杯”。

背古詩內容選不對,等於浪費孩子的記憶黃金期,你選對了麼?

排版從孩子的認知特點開始

孩子低齡時的繪本,備受家長和孩子歡迎的,一般都有幾個特徵:圖畫表達清晰、字體大、內容簡潔、沒有拼音,比如《我爸爸》《我媽媽》《抱抱》等等。因為繪本的除了可以培養語感,還能協助孩子認字。因為低齡孩子對圖畫的注意力更強,而漢字來說也是按照圖像進行記錄的,注音、符號標記這些會影響孩子從繪本中識字的效果。

如今,我們都在推崇高效、同步的學習,每件事都希望讓孩子有多方面的收穫。我們粗算一下36首古詩,在更合適孩子閱讀的版式,將幫助孩子認識800左右的漢字,一週一首我們不到一年就能讓孩子脫盲了,想想是不是很興奮?

可能有人說,我完全可以從網上下載下來,為何還要買書給孩子呢?

沒錯,打印詩歌是認字的好方法,但無法替代繪本的功能——用畫來加深孩子的記憶,促進孩子的理解。

為了讓繪畫成為孩子學習古詩的動力,這套書的插畫邀請了眾多著名的插畫師鼎力相助,有效實現了傳統文化和兒童情趣的有效結合。在讀詩的時候,我們不僅可以讓孩子耳濡目染,更可以跟孩子一起細細品味畫中的事物、情景和傳遞的情感與美。

這點,正是我選中它的重要原因。

背古詩內容選不對,等於浪費孩子的記憶黃金期,你選對了麼?

使用從孩子的認知發展開始

古詩不是簡單的背誦,感受其中的意境與美,才能“氣自華”。這時候,古詩的解釋就顯得非常重要。對於此,《幼兒學古詩》也是下足了功夫。與傳統的賞析相比,更利於讓孩子從詩歌中獲取審美素養。舉個例子:

傳統的賞析是這樣的:

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輕柔的柳枝垂下來,就像萬條輕輕飄動的綠色絲帶。這細細的嫩葉是誰的巧手裁剪出來的呢?原來是那二月裡溫暖的春風,它就像一把靈巧的剪刀。

書中的賞析是這樣的:

高高的柳樹長滿嫩綠的新葉,好像用碧玉雕飾而成。柳枝下垂,如同綠色的絲帶。是誰裁剪出細細的柳葉?是那早春二月的春風,它像一把靈巧的剪刀。

背古詩內容選不對,等於浪費孩子的記憶黃金期,你選對了麼?

區別在哪呢?

  • 打破了傳統的直意

英語翻譯我們都知道,因為表達習慣不同,高水平的翻譯都是突破逐句翻譯的,這樣才能更體現整體的和諧和意境,古詩也是如此。

書中的賞析,把“碧玉”和“綠絲絛”進行了拆分,更形象的給孩子展示了柳樹的樹葉和枝條的不同特點,讓孩子對與比喻的感受更加準確、細膩,這不但有助於孩子語言能力的訓練,對於觀察力和思維也是很好的促進。

  • 更注意細節詞彙的斟酌

“嫩綠”修飾新葉,“好像”與“如同”相繼出現,不得不讓人感慨古詩詞研究專家的精細打磨。

  • 情感充盈,更能體現詩歌情感交流的特性

“是誰……是那”的句式,更加引人入勝。相比之下“……呢?原來……”的句式,就顯得自問自答了。

當然,這只是《詠柳》的賞析對比,不能作為所有詩歌賞析的特點總結。但不論特點如何,有一點是共同的:語言乾淨利落,但富有詩歌的情感

或許有的家長會說,這些根本不懂。可很多時候,正是因為我們想通過有限的能力幫助孩子進行無限的拓展,才會去借助更強大的力量,就好比我們讓孩子去上興趣班學習各種我們不會的特長。這正是我讀完後,愛不釋手的原因。

"

不少孩子都能在兒時背會些許古詩,但可惜的是,這些古詩詞對多數孩子而言,既沒有內化為“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氣質,也沒有成為出口成章的語言,這點始終困擾著不少家長。

最近看了一則關於記憶的實驗報告,讓我對這個謎題豁然開朗。試驗大抵是說,幼兒記憶熟悉的事物會比陌生的事物效率高很多,而對於不熟悉的,依靠的是大腦皮質的活躍來進行機械刺激,這種記憶很容易喪失。

這很好的解釋了為何兒時的“鵝,鵝,鵝,曲項向天歌”我們可以牢記一生,而其他的再見面時卻形同陌路——因為當時的我們,完全不具備深刻記憶它們的條件。所以,毫無選擇的讓孩子學習古詩,對於處於大腦發育黃金期的孩子來說,其實是資源的浪費。

那麼對於低齡孩子的古詩學習,到底該選什麼書進行呢?

根據記憶試驗的啟示,要兼顧認知能力、特點和發展。經過蒐羅對比目前熱銷的各種兒童詩歌書籍,我最終選定了《幼兒學古詩》。

背古詩內容選不對,等於浪費孩子的記憶黃金期,你選對了麼?

幼兒學古詩

認知能力:理解生活事物、情景和名詞,開始理解簡單的情緒、進行簡單的思考;

認知特點:喜歡繪本和純粹的漢字,容易對生活中能對應的部分產生興趣;

認知發展:始於背誦,止於情懷。

內容從孩子的認知能力開始

這本書是這本書是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和學前教育研究中心共同編撰的,一共分為2冊,共收錄了36首古詩,這些古詩的選擇首先遵循“符合幼兒的理解水平”的原則。

從目錄我們不難發現,36首詩或者是描寫景物的《詠鵝》《詠柳》《春曉》,或者是表達生活情感的《遊子吟》《靜夜思》。每一首詩都可以讓孩子輕鬆的找到生活的影子,都是可見可聞和可感知內容,而那些傳統書籍中可圈可點的邊塞詩、懷古詩,卻不在列。

其實回想下自己至今還記憶深刻的,真的是“碧玉妝成一樹高”,而我們孩子能感慨更多是“春江水暖鴨先知”,而非“琵琶美酒夜光杯”。

背古詩內容選不對,等於浪費孩子的記憶黃金期,你選對了麼?

排版從孩子的認知特點開始

孩子低齡時的繪本,備受家長和孩子歡迎的,一般都有幾個特徵:圖畫表達清晰、字體大、內容簡潔、沒有拼音,比如《我爸爸》《我媽媽》《抱抱》等等。因為繪本的除了可以培養語感,還能協助孩子認字。因為低齡孩子對圖畫的注意力更強,而漢字來說也是按照圖像進行記錄的,注音、符號標記這些會影響孩子從繪本中識字的效果。

如今,我們都在推崇高效、同步的學習,每件事都希望讓孩子有多方面的收穫。我們粗算一下36首古詩,在更合適孩子閱讀的版式,將幫助孩子認識800左右的漢字,一週一首我們不到一年就能讓孩子脫盲了,想想是不是很興奮?

可能有人說,我完全可以從網上下載下來,為何還要買書給孩子呢?

沒錯,打印詩歌是認字的好方法,但無法替代繪本的功能——用畫來加深孩子的記憶,促進孩子的理解。

為了讓繪畫成為孩子學習古詩的動力,這套書的插畫邀請了眾多著名的插畫師鼎力相助,有效實現了傳統文化和兒童情趣的有效結合。在讀詩的時候,我們不僅可以讓孩子耳濡目染,更可以跟孩子一起細細品味畫中的事物、情景和傳遞的情感與美。

這點,正是我選中它的重要原因。

背古詩內容選不對,等於浪費孩子的記憶黃金期,你選對了麼?

使用從孩子的認知發展開始

古詩不是簡單的背誦,感受其中的意境與美,才能“氣自華”。這時候,古詩的解釋就顯得非常重要。對於此,《幼兒學古詩》也是下足了功夫。與傳統的賞析相比,更利於讓孩子從詩歌中獲取審美素養。舉個例子:

傳統的賞析是這樣的:

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輕柔的柳枝垂下來,就像萬條輕輕飄動的綠色絲帶。這細細的嫩葉是誰的巧手裁剪出來的呢?原來是那二月裡溫暖的春風,它就像一把靈巧的剪刀。

書中的賞析是這樣的:

高高的柳樹長滿嫩綠的新葉,好像用碧玉雕飾而成。柳枝下垂,如同綠色的絲帶。是誰裁剪出細細的柳葉?是那早春二月的春風,它像一把靈巧的剪刀。

背古詩內容選不對,等於浪費孩子的記憶黃金期,你選對了麼?

區別在哪呢?

  • 打破了傳統的直意

英語翻譯我們都知道,因為表達習慣不同,高水平的翻譯都是突破逐句翻譯的,這樣才能更體現整體的和諧和意境,古詩也是如此。

書中的賞析,把“碧玉”和“綠絲絛”進行了拆分,更形象的給孩子展示了柳樹的樹葉和枝條的不同特點,讓孩子對與比喻的感受更加準確、細膩,這不但有助於孩子語言能力的訓練,對於觀察力和思維也是很好的促進。

  • 更注意細節詞彙的斟酌

“嫩綠”修飾新葉,“好像”與“如同”相繼出現,不得不讓人感慨古詩詞研究專家的精細打磨。

  • 情感充盈,更能體現詩歌情感交流的特性

“是誰……是那”的句式,更加引人入勝。相比之下“……呢?原來……”的句式,就顯得自問自答了。

當然,這只是《詠柳》的賞析對比,不能作為所有詩歌賞析的特點總結。但不論特點如何,有一點是共同的:語言乾淨利落,但富有詩歌的情感

或許有的家長會說,這些根本不懂。可很多時候,正是因為我們想通過有限的能力幫助孩子進行無限的拓展,才會去借助更強大的力量,就好比我們讓孩子去上興趣班學習各種我們不會的特長。這正是我讀完後,愛不釋手的原因。

背古詩內容選不對,等於浪費孩子的記憶黃金期,你選對了麼?

當然,這套書的優點不止於此

在第二遍看這套書時,我發現了更讓我興奮的地方——上下冊的分集別有洞天,而這點DD的介紹中並未提及。

第一冊:更多的是生活情景的直接展現

第二冊:詩中帶有情感書法、評論和總結等初級思維

這一點對於孩子的持續性學習來說,是個絕妙的遞進。

《父母的語言》主張,我們要與孩子充分交流來促進孩子的成長性思維,其中有一點就是要進行“脫離語境的語言”,意思是孩子的語言促進,需要通過我們把當下的談論,逐漸的向與之相關但看不見或未曾體驗的事物上。比如,起初我們是看到狗叫告訴孩子狗會咬人,注意安全。接下來就要在看不見狗的時候,問孩子如果看見狗叫,該怎麼辦,通過這種形式促進孩子的“成長性思維”。

對於古詩的學習,我們從孩子能看到的生活直觀情景開始,比如“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建立孩子對詩歌的感受和理解。

接下來,接觸的是基於生活情景描述後,或帶有情感書法或帶有思考評論的詩歌,比如“遙知兄弟登高處”(情感),“粒粒皆辛苦”(思考),可以讓孩子進一步瞭解,詩歌的表達意境。這對於未來孩子接觸更深層層級的懷古詩、邊塞詩和有隱含暗喻的詩歌,無意是個很好的過度。

而為了讓我們更好的跟孩子一同感受詩歌之美,北師大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馬東瑤教授還親書了一個通俗親民的導讀《中國古典詩歌之美,你感受到了麼?》,幫我們更好的瞭解古詩的“前世祕密”。

"

不少孩子都能在兒時背會些許古詩,但可惜的是,這些古詩詞對多數孩子而言,既沒有內化為“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氣質,也沒有成為出口成章的語言,這點始終困擾著不少家長。

最近看了一則關於記憶的實驗報告,讓我對這個謎題豁然開朗。試驗大抵是說,幼兒記憶熟悉的事物會比陌生的事物效率高很多,而對於不熟悉的,依靠的是大腦皮質的活躍來進行機械刺激,這種記憶很容易喪失。

這很好的解釋了為何兒時的“鵝,鵝,鵝,曲項向天歌”我們可以牢記一生,而其他的再見面時卻形同陌路——因為當時的我們,完全不具備深刻記憶它們的條件。所以,毫無選擇的讓孩子學習古詩,對於處於大腦發育黃金期的孩子來說,其實是資源的浪費。

那麼對於低齡孩子的古詩學習,到底該選什麼書進行呢?

根據記憶試驗的啟示,要兼顧認知能力、特點和發展。經過蒐羅對比目前熱銷的各種兒童詩歌書籍,我最終選定了《幼兒學古詩》。

背古詩內容選不對,等於浪費孩子的記憶黃金期,你選對了麼?

幼兒學古詩

認知能力:理解生活事物、情景和名詞,開始理解簡單的情緒、進行簡單的思考;

認知特點:喜歡繪本和純粹的漢字,容易對生活中能對應的部分產生興趣;

認知發展:始於背誦,止於情懷。

內容從孩子的認知能力開始

這本書是這本書是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和學前教育研究中心共同編撰的,一共分為2冊,共收錄了36首古詩,這些古詩的選擇首先遵循“符合幼兒的理解水平”的原則。

從目錄我們不難發現,36首詩或者是描寫景物的《詠鵝》《詠柳》《春曉》,或者是表達生活情感的《遊子吟》《靜夜思》。每一首詩都可以讓孩子輕鬆的找到生活的影子,都是可見可聞和可感知內容,而那些傳統書籍中可圈可點的邊塞詩、懷古詩,卻不在列。

其實回想下自己至今還記憶深刻的,真的是“碧玉妝成一樹高”,而我們孩子能感慨更多是“春江水暖鴨先知”,而非“琵琶美酒夜光杯”。

背古詩內容選不對,等於浪費孩子的記憶黃金期,你選對了麼?

排版從孩子的認知特點開始

孩子低齡時的繪本,備受家長和孩子歡迎的,一般都有幾個特徵:圖畫表達清晰、字體大、內容簡潔、沒有拼音,比如《我爸爸》《我媽媽》《抱抱》等等。因為繪本的除了可以培養語感,還能協助孩子認字。因為低齡孩子對圖畫的注意力更強,而漢字來說也是按照圖像進行記錄的,注音、符號標記這些會影響孩子從繪本中識字的效果。

如今,我們都在推崇高效、同步的學習,每件事都希望讓孩子有多方面的收穫。我們粗算一下36首古詩,在更合適孩子閱讀的版式,將幫助孩子認識800左右的漢字,一週一首我們不到一年就能讓孩子脫盲了,想想是不是很興奮?

可能有人說,我完全可以從網上下載下來,為何還要買書給孩子呢?

沒錯,打印詩歌是認字的好方法,但無法替代繪本的功能——用畫來加深孩子的記憶,促進孩子的理解。

為了讓繪畫成為孩子學習古詩的動力,這套書的插畫邀請了眾多著名的插畫師鼎力相助,有效實現了傳統文化和兒童情趣的有效結合。在讀詩的時候,我們不僅可以讓孩子耳濡目染,更可以跟孩子一起細細品味畫中的事物、情景和傳遞的情感與美。

這點,正是我選中它的重要原因。

背古詩內容選不對,等於浪費孩子的記憶黃金期,你選對了麼?

使用從孩子的認知發展開始

古詩不是簡單的背誦,感受其中的意境與美,才能“氣自華”。這時候,古詩的解釋就顯得非常重要。對於此,《幼兒學古詩》也是下足了功夫。與傳統的賞析相比,更利於讓孩子從詩歌中獲取審美素養。舉個例子:

傳統的賞析是這樣的:

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輕柔的柳枝垂下來,就像萬條輕輕飄動的綠色絲帶。這細細的嫩葉是誰的巧手裁剪出來的呢?原來是那二月裡溫暖的春風,它就像一把靈巧的剪刀。

書中的賞析是這樣的:

高高的柳樹長滿嫩綠的新葉,好像用碧玉雕飾而成。柳枝下垂,如同綠色的絲帶。是誰裁剪出細細的柳葉?是那早春二月的春風,它像一把靈巧的剪刀。

背古詩內容選不對,等於浪費孩子的記憶黃金期,你選對了麼?

區別在哪呢?

  • 打破了傳統的直意

英語翻譯我們都知道,因為表達習慣不同,高水平的翻譯都是突破逐句翻譯的,這樣才能更體現整體的和諧和意境,古詩也是如此。

書中的賞析,把“碧玉”和“綠絲絛”進行了拆分,更形象的給孩子展示了柳樹的樹葉和枝條的不同特點,讓孩子對與比喻的感受更加準確、細膩,這不但有助於孩子語言能力的訓練,對於觀察力和思維也是很好的促進。

  • 更注意細節詞彙的斟酌

“嫩綠”修飾新葉,“好像”與“如同”相繼出現,不得不讓人感慨古詩詞研究專家的精細打磨。

  • 情感充盈,更能體現詩歌情感交流的特性

“是誰……是那”的句式,更加引人入勝。相比之下“……呢?原來……”的句式,就顯得自問自答了。

當然,這只是《詠柳》的賞析對比,不能作為所有詩歌賞析的特點總結。但不論特點如何,有一點是共同的:語言乾淨利落,但富有詩歌的情感

或許有的家長會說,這些根本不懂。可很多時候,正是因為我們想通過有限的能力幫助孩子進行無限的拓展,才會去借助更強大的力量,就好比我們讓孩子去上興趣班學習各種我們不會的特長。這正是我讀完後,愛不釋手的原因。

背古詩內容選不對,等於浪費孩子的記憶黃金期,你選對了麼?

當然,這套書的優點不止於此

在第二遍看這套書時,我發現了更讓我興奮的地方——上下冊的分集別有洞天,而這點DD的介紹中並未提及。

第一冊:更多的是生活情景的直接展現

第二冊:詩中帶有情感書法、評論和總結等初級思維

這一點對於孩子的持續性學習來說,是個絕妙的遞進。

《父母的語言》主張,我們要與孩子充分交流來促進孩子的成長性思維,其中有一點就是要進行“脫離語境的語言”,意思是孩子的語言促進,需要通過我們把當下的談論,逐漸的向與之相關但看不見或未曾體驗的事物上。比如,起初我們是看到狗叫告訴孩子狗會咬人,注意安全。接下來就要在看不見狗的時候,問孩子如果看見狗叫,該怎麼辦,通過這種形式促進孩子的“成長性思維”。

對於古詩的學習,我們從孩子能看到的生活直觀情景開始,比如“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建立孩子對詩歌的感受和理解。

接下來,接觸的是基於生活情景描述後,或帶有情感書法或帶有思考評論的詩歌,比如“遙知兄弟登高處”(情感),“粒粒皆辛苦”(思考),可以讓孩子進一步瞭解,詩歌的表達意境。這對於未來孩子接觸更深層層級的懷古詩、邊塞詩和有隱含暗喻的詩歌,無意是個很好的過度。

而為了讓我們更好的跟孩子一同感受詩歌之美,北師大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馬東瑤教授還親書了一個通俗親民的導讀《中國古典詩歌之美,你感受到了麼?》,幫我們更好的瞭解古詩的“前世祕密”。

背古詩內容選不對,等於浪費孩子的記憶黃金期,你選對了麼?

北師大文學院教授馬東搖親書導讀


孩子學詩詞,不在於背了多少,而在內心與其有多少碰撞。

希望這套書,能幫孩子開啟感受詩詞魅力的大門。

我是甜嫻,一個有兒有女的二胎老媽。

在追尋陽光育兒路上,願與你攜手嫻聊,共同成長。

喜歡就關注我@嫻聊成長,更多幹貨持續更新。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