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十六條經典名句

國學 中庸 孔子 魯哀公 綠草原孤狼嘯月 綠草原孤狼嘯月 2017-09-30

《中庸》十六條經典名句

01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出處】《中庸·前言》

【釋義】“中”就是天下正確的道理,“庸”就是天下固定不變的法則。

【賞析】這是朱熹為《中庸》一書所寫的《前言》中引程頤的話。“中”,就是中正、中和之意,意為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庸”,意為不改變。朱熹認為,“中”,便是天下最正確的道理;“庸”,就是天下固定不變的法則。“中庸”,在儒家看來是一個最完美的概念,既是最完美的治國理念,也是最高的道德要求。孔子曾感嘆地說:“中庸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這是指道德上的要求。他並斷言只有君子才能做到中庸,而小人是反中庸的;人一旦反中庸,便無所忌憚,敢於做出逆情悖理之事。

02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出處】《中庸·第一章》

【釋義】上天所賦予人的氣質,就叫做人的本性;人能依照這本性去做事,就叫做天地間的正道;(在上位的人)能修養好這天地間的正道,(推而廣之,讓別人仿效學習)就叫做教化。

【賞析】這裡將“天命”、“性”、“道”、“教”幾個極抽象的概念,聯繫起來作出論斷,而又非常簡明扼要。這裡闡明的是,“教”源於“道”,“道”源於“性”,“性”源於“天”,而“天”又存於心,這就是中國哲學“天人合一”的理論依據。這裡的“天”是指大自然。

《中庸》十六條經典名句

03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出處】《中庸·第一章》

【釋義】如能達到(最理想的境界)中與和,那麼天地間的位置、萬事萬物的位置,就會安排得恰當,世上萬物就會(陰陽和諧,順利地)生長髮育了。

【賞析】“中”、“和”,這是儒家學說中兩個重要的哲學概念。所謂“中”,孔穎達有云“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意思是說人的情慾,即喜怒哀樂,是因事而發,而未發之時,淡然虛靜,無所慮,且合於理。這個時候是人性的初始階段,是人性的本來狀態。所謂“和”,孔穎達又云“發而皆中節謂之和”,意思是說人的情慾,即喜怒哀樂,雖發,而能和合道理,這種和合的道理便可通達於天下。“中”、“和”,是人性處於最佳狀態時的境界。執政者的責任,便是使自己達到“中和”這種境界,制定出合乎客觀事物發展規律的方針政策,使天下事順理成章,健康發展。

《中庸》十六條經典名句

04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出處】《中庸·第二章》

【釋義】君子能做到中庸,能順常理處事而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小人的行為卻是違反中庸之道的。

【賞析】這是孔子的話。意思是有道德修養、有學問的人,做事能謹守中庸之道,心理和行為都符合常道,容貌溫和,喜怒不過節,有分寸。“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見知而不悔”。小人由於缺乏道德修養和知識,不能守中庸之道,其心理和行為往往違反常規,缺乏分寸,無所忌憚,粗野狂暴,故敢於做出逆情違理之事。

05言顧行,行顧言。

【出處】《中庸·第十三章》

【釋義】語言要顧及到行為,行為要顧及到語言。

【賞析】這是孔子勉勵人要言行一致,言行相符的話。說話要有分寸,要考慮到所說的話與實際的行動一致,不要誇誇其談,言過其實,這叫說大話,說假話,吹牛皮。行動也要考慮到所說的話,所許的願,所作的承諾,使行動與所說的話保持一致,既不能不及,也不能超過所說的話,所許的願,所作的承諾。反之,如果成為“言語的巨人,行動的矮子”,則會被人恥笑的。

《中庸》十六條經典名句

06君子素其位而行。

【出處】《中庸·第十四章》

【釋義】君子按照自己當時所處的地位行事。

【賞析】這是子思的話。“君子素其位而行”,亦“思不出其位”之意。意為當處於富貴之時,就做富貴時應做之事,不驕不淫;當處於貧賤之時,就做貧賤時應做之事,不諂媚,不畏怯;當處於患難之時,就做患難時應做的事,臨危不苟,堅守正道。

07,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

【出處】《中庸·第十七章》

【釋義】有崇高品德的人,必然能得到應有的社會地位,應有的財富,應有的名望,應有的長壽。

【賞析】這是孔子的話。他在讚頌了舜的品德後得出這個結論。史書載舜是大孝之人,貴為天子,活了98歲!故古人云:“仁者壽。”孟子也有類似的言論,例如他說:“修天爵,而人爵從之。”均為勉勵人誠心向善之意。“有德者必有位”,是在虞舜上古時期氏族宗法社會推行政教合一的制度下產生的,後世則不一定,但“德”仍為後世以至現代社會所重視。

《中庸》十六條經典名句

08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出處】《中庸·第十九章》

【釋義】孝,就是能很好地繼承前人的遺志,很好地完成前人未竟之業。

【賞析】這是孔子的話。他指出孝就是善繼前人之志,善竟前人未竟之業,能繼往開來之意。這裡闡述的孝的含義,已不僅僅是一般生活中的贍養和態度,而是從人生更高的層面上來立論。孔子認為周武王和周公旦就是這一類人物。周武王嗣為西伯,商紂無道,武王率諸侯東征,敗紂於牧野,武王乃有天下,而其父為文王。周公旦,武王弟,周成王之叔父。武王崩,成王幼,周公攝政,平定管蔡及商末遺民之亂,制定禮樂,周朝政制因以大備,為後世所稱道。周武王和周公旦均為周文王之子,均能繼承其父之志,完成偉大的事業,這就是大孝。

09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

【出處】《中庸·第二十章》

【釋義】如果制定某一政令的人或與他思想觀點一致的繼任人在位的話,這項政令就能得到貫徹施行;如果制定這一政令的人或與他思想觀點一致的繼任人不在位了,那麼這項政令就得不到貫徹施行。

【賞析】這是孔子答魯哀公問政的話。“人存政舉,人亡政息”,這是中國政壇上數千年來不斷出現的一個通病。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途徑,就是應當摒棄人治,而施行法治。要施行法治,必然要有一部人人都能稟遵,而不是某個人可以隨意踐踏的憲法和切實可行的制度來加以保證。

《中庸》十六條經典名句

10仁者,人也。

【出處】《中庸·第二十章》

【釋義】仁愛的意思,就是愛人民。

【賞析】這是孔子答魯哀公問政的話。孔子學說的外在形式為中庸,而其核心為仁。孔子對仁的闡述,隨時而異,因人不同。釋迦說慈悲,耶穌說博愛,孔子說仁愛,這三大哲人所處的時代、國情、地位都有很大的差異,但其學說則似乎如出一轍,這大概就是所謂的智者所見略同吧。

11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

【出處】《中庸·第二十章》

【釋義】愛好學習,接近於智;努力行善,接近於仁;知道什麼是羞恥,接近於勇。懂得這三件事,就懂得了怎樣去修養品德。

【賞析】這是孔子答魯哀公問政的話。智、仁、勇,孔子認為是“天下之達德也”,即天下公認的公共美德。因為“人所常行,在身為德”,故智、仁、勇三者為“天下之達德”。為什麼?因為無智,便不能瞭解事物的道理;無仁,便不能把事情辦好;無勇,便不能果斷行事,所以智、仁、勇三德是人所必備的品格。這三者也是修身的基礎。

《中庸》十六條經典名句

12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出處】《中庸·第二十章》

【釋義】要行善政,必須得賢臣;要得到賢臣,必須先正其自身,則賢人至也;要修正其自身,必須先提升道德品質;要提升道德品質,必須以仁義為先。

【賞析】這是孔子回答魯哀公問政的話。孔子認為為政須得賢人,得賢人須先正身,正身須先提升道德,提升道德又以仁義為先。他用這種層層推進的分析方式,向魯哀公闡明修身之道,當以仁義為第一要務,仁義是修身的核心內容。“人以群分,物以類聚”,執政者本人如果是一個德才兼備的好領導,圍繞在他周圍的,大多數自然會是賢人和社會精英;如果是一個貪婪昏庸的敗類,麇集在他身旁的會是溜鬚拍馬,無恥鑽營的宵小之徒。因此,執政者自身修養的好壞,是能否得到賢人的關鍵。

《中庸》十六條經典名句

13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出處】《中庸·第二十章》

【釋義】廣博地學習,詳盡地探討,慎重地思考,明確地辨別是非,切實地實行。

【賞析】這是孔子答魯哀公問政中的一段話。其中,學、問、思、辨、行五者,做學問必不可少,五者缺一,便不是真正做學問。而學必博,問必審,思必慎,辨必明,行必篤,這又是五者中需十分注意之處。而學習、問詢、思考、辨析這四者是為了求真知,擇善而求知,是學而知也。而篤行,是為了將所求之真知付之於行,是實踐其知。儒家的學說,主張經世致用,故不學不為則已,學之為之則必須強調成功。

14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出處】《中庸·第二十章》

【釋義】別人只用一分力氣做到的,我就用百分力氣去做;別人用十分力氣做到的,我就用千分力氣去做。

【賞析】這是孔子答魯哀公問政的話。孔子在這裡說明,在做學問上,只要肯勤奮學習,特別是肯花大力氣,堅持不懈,就能改變人的氣質。即使是愚笨的人,也能變得明白事理、聰明起來;即使是柔弱的人,也會變得堅強起來。

15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出處】《中庸·第二十二章》

【釋義】(人)能夠幫助天、地發揮其對該事物生長變化的作用,就可能躋身於天、地之間,配合成“三才”,而化生萬物。

【賞析】古人認為,宇宙間只有天、地、人有化生萬物之才能,天、地、人三才之中,主體是天、地,而“人”在其中是起“贊”,即贊襄、幫助之促進作用,因此可以與天、地配合而成“三才”。人之所以有此贊襄之才,是因天地之間,萬物群生,只有人為萬物之靈,能掌握並幫助萬物的生長變化,使萬物生生不息。其他物種則無此才能,只有人能與天、地配合為“參”,故稱之為“三才”。這是對人的能動作用的充分肯定。

16愚而好自用,賤而好自專;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災及其知者也。

【出處】《中庸·第二十八章》

【釋義】本性愚蠢的人總喜歡自作聰明,原本地位低下的人卻喜歡獨斷專行;生長在當今的時代卻想恢復古代的法規,像這樣的人,災禍會降臨到他身上的。

【賞析】這是孔子的話。他批評兩種人不能量事制宜,必及災禍。一是“愚而好自用”的人,一是“賤而好自專”的人,他們沾沾自喜於一得之功、一孔之見,不能審時度勢,卻又反對變革,主張復古,而不能與時俱進、量事制宜。像這樣的人,不識時務、不知進退,災禍必然會降到他身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