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汝倫:《左傳》失傳、《易經》被風水化,今天我們當如何讀書?

國學 左傳 康德 易經 文匯網 2017-04-27
張汝倫:《左傳》失傳、《易經》被風水化,今天我們當如何讀書?

張汝倫在演講

張汝倫:《左傳》失傳、《易經》被風水化,今天我們當如何讀書?

“失傳”的《左傳》

在講座中,張汝倫教授講起了一段復旦求師的往事。7、8年前,由張汝倫牽頭,復旦欲開一門國學課,想聘請一名本地的可以教授《左傳》的老師,卻未能如願。究其原因,華東師範大學的王家範教授說,全上海有能力給學生講通《左傳》的老師大概只有一個已近古稀的老太太,不可能有精力上課,於是只能作罷。張汝倫說,今日的科技已經可以讓我們用各種方法來保存人類智慧的果實,比如書籍、光盤、膠捲等等,但是當沒有人再願意去閱讀它們,光盤就如同一堆塑料、膠捲如同化學材料、而書就是一堆廢紙。文明需要人的傳承,而傳承的方式唯有通過閱讀。張汝倫無不感慨的說,如果再也沒有人能看懂《左傳》、沒有人肯再去閱讀《左傳》,即使有文本保存下來,它也是失傳了。

根據資料顯示,張汝倫說以色列人的閱讀量排世界第一,以色列人的創造力也有目共睹。讀書與否一直以來被視為是一個國家的文明指標,而我國的人均閱讀量排名卻相當靠後,但,這卻與我們的傳統相當不符。我國古人相當愛讀書。《論語》20篇,《學而》為首;《荀子》中,《勸學》第一,在其他的古籍中,也可以發現勸學、讀書的話題一般都被作為是開篇之作,可見其重要性。

張汝倫:《左傳》失傳、《易經》被風水化,今天我們當如何讀書?

《荀子》中首篇就是《勸學》,可見讀書的重要性

張汝倫無不調侃地說,在現在的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平臺上,人們都在晒肌肉,卻很少有人展現出對知識的渴求和敬畏。曾在德國從事研究的的張汝倫回憶起了他在德國的課堂上總有一位拄拐的老太太來聽課,無論颳風下雨從不間斷。張汝倫認為,這種對知識的渴求,而非對文憑、聲譽等的慾望正是國人現在所欠缺的。被保存起來的資料需要有人去讀才能有用,文明也正是通過讀書的方式來獲得傳承。我國古代的先賢們也正是看到了文明的脆弱,才著重強調讀書的重要性。

文質彬彬與野

《論語·雍也》中曾記錄到,“質勝文則野。”當一個人不讀書、不學文則粗陋不堪而野,孔子也曾批評子路過於粗俗,罵道:“野哉,由也!”

張汝倫認為,讀書是人生必有的功課。讀書的重要性不僅體現在大我意義上的傳承文明,更重要的是讀書使每個人得以自我完善。

美國倫理學家麥金太爾曾描述了成為人的過程,處於未受教化狀態的人性,需要通過實踐理性和經驗的指導轉變為實現其目的而可能所示的人性。簡單來說,從生物學意義上的人成為一個人文意義上的人,讀書正是其中之關鍵,誠如孟子所說,“人之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張汝倫解釋說,這也就意味著人與動物間並沒有太多的區別,人的非理性與人的生理特性捆綁在一起,不可能被完全的去除。唯有通過學習才能區分人與動物,讀書以成為人。

張汝倫:《左傳》失傳、《易經》被風水化,今天我們當如何讀書?

張汝倫認為讀書不僅是傳承文明,還使每個人得以自我完善

道德並非天生而具有的,它是人的第二屬性。因此孔子才會說,“吾未見好德者如好色者也”。孟子也說“食色性也。”30多年前,人們漏夜排隊購買重印的世界名著,今天的青年卻通宵達旦購買網紅食品,讀書、重知似乎已經不是今天的主題,但張汝倫卻說,“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所謂放心是指人們失去了的本心、失去了的靈魂,讀書的目的正是在於去尋找回那個人已經失掉了的本心。讀書是人之為人的根本。

讀書遠遊:西西里的恩培多克勒

哲學大師康德,出生在德國柯尼斯堡,並且終其一生他都沒有離開過他的出生地,但康德對於這個世界卻不陌生。留德的張汝倫在講座上說起了康德的一段軼事:曾經有一個意大利人拜訪康德,康德與之談起羅馬使得訪客恍惚認為康德曾在意大利居住多年,然而康德卻說他所有關於意大利的知識和信息都來源於書本。

張汝倫:《左傳》失傳、《易經》被風水化,今天我們當如何讀書?

德國哲學大師康德所有關於意大利的知識和信息都來源於書本

當年的康德尚且可以如此,在資訊如此發達的今天,更可以如此,通過書本認識世界在張汝倫看來不失為一個不出門而知天下的方式。閱讀書本的好處還在於當我們窮盡一生之力用腳去丈量世界,所認識的世界還只是滄海一粟。但是當我們閱讀卻可以從微觀、宏觀的各種角度去理解和感悟這個世界。通過閱讀人們可以掌握前人千辛萬苦所積累下來的智慧。所以孔子也會感嘆,“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當然,讀書也會讓我們真的在身臨其境時有更多的人生感悟,遠遊與讀書相結合更發人深省。張汝倫在講座中也說起了他自己在意大利西西里旅遊中一個插曲。埃特納火山是西西里的一處著名景點,是歐洲最高的活火山,樣貌異常宏偉。張汝倫曾隨團一同前往,他回憶說,有些遊客見山是山,見花如花,但他在火山口卻想起了恩培多克勒。恩培多克勒作為希臘哲學家,對當時的城邦政治多有批判,遭到了冤屈之後,他毅然地跳入火山,與岩漿融為一體,永遠成為了活火山的一部分。17歲的張汝倫在西方哲學史的學習中第一次知道了恩培多克勒,西西里的旅行則讓他再次認知了哲學家的意義。因而,他說“讀書是人的生命活動的主要形式。”

經典即成熟,讀《論語》而流淚

既然讀書是如此重要,那麼讀什麼書就成為了繼而要解決的的問題。正因為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這個問題在出版業如此發達的今天更為顯著。

作為國內多所大學的客座教授,張汝倫教的學生很多,他參加過的由學生髮起的讀書會也很多。但是他發現學生在選書的過程中,往往誤入歧途。在參加一個EMBA班的讀書會時,這個讀書會選擇了三本書,《明朝那些事兒》、《如何當個合格的經理人》、《如何進行人力資源管理》,最後由參與者投票選擇《如何當個合格的經理人》,當讀書為了有用,這大大脫離了讀書的初衷。有用性成為了讀書的阻礙。這造成了有人以知曉“周伯通”這樣的暢銷書人物為榮,“我就是不知道。”在張汝倫看來,讀書要讀經典。

什麼是經典作品,張汝倫認同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英國詩人艾略特的說法,經典是成熟的同義詞。因為經典作品總是出現在文明成熟時期,是語言與文學成熟的產物,同時,經典也代表著大師們成熟的心智。張汝倫說,回顧人類文明的歷史,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最早一批人類文明的經典都出現在公元前2600年至公元前2500年之間。在這一確切的點上,兩種文明都已成熟,過早或過完都不可能成就經典。當時,人類的語言也已經完善。張汝倫說,看詩經的文字已經能讓的孔子感慨,詩三百思無邪。同時,寫下經典的大師,必須是心智成熟的人,既能對當時的文明有所思考、感悟和總結,同時,能夠將成熟的語言、文字運用得得心應手。孔子、柏拉圖都是這樣的人。經典是成熟文明的代表作,非成熟的文明不會得到總結、簡樸粗陋的語言不能表達、非成熟的個體不能剖析文明熊二寫下經典。因此,經典才得以深刻,它包含思想,是人類經驗的高度總結,傳之久遠使世世代代的人都可以從中吸取養分。

在張汝倫的課堂上,90後孩子被《論語》感動以致流淚,張汝倫說,這就是經典的力量。經典具有豐富的內涵、具有創造性的實質、它跨越時空,又擁有無限的可能性。這是使經典不會落後於時代的屬性。

張汝倫:《左傳》失傳、《易經》被風水化,今天我們當如何讀書?

《松下問童子》一詩雖然只有短短的四句,卻包含豐富的內涵

講座中張汝倫以《松下問童子》一詩為例,他說,這首詩雖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但其中卻包含豐富的內涵,它可以使美國詩人落淚;短短四句,張汝倫需要整整一堂課的時間才能完整加以分析。同時,每個人對於這首詩都會產生不同的理解,進行不同的解讀。經典的閱讀與每個人的閱歷有關。張汝倫認為,這是因為無論是青年人還是老人,他的整個人生經歷在經典著作中得到了超越的反應。經典永遠是超越其文本的存在,它具有無限的可能性,因而是常讀常新的。正是因為如此,張汝倫特別反對背答案式的教育形式。學生自己不讀經典,而是通過背參考書的方式來學習經典,但卻錯失了經典給人帶來的生命體驗。

張汝倫認為,經典永遠是活在當下的,經典絕不僅僅闡述它產生那個時代的問題,所有的經典都是閱讀者所處的那個時代的經典,能夠回答那個時代的問題。因為經典是人們安身立命的東西,是對終極關懷的討論,“可離非經典也”。

問題邏輯下的經典閱讀

經典的世界有門檻,它對讀者有較高的要求。經典雖好,但第一步是要去學會如何閱讀經典。德國著名的哲學家伽達默爾在他的闡釋學著作《真理與方法》中講到問題邏輯。它指出,當我們開始閱讀一本書的,我們首先要向文本提出問題,將文本視為對我們問題的回答。因為文本的意義是無窮盡的,每一代人都會對文本提出不同的問題,並從中獲得不同的回答。張汝倫則更為強調運用問題邏輯的過程中,經典著作還會引導讀者,但讀者的問題要圍繞書的主題。

張汝倫:《左傳》失傳、《易經》被風水化,今天我們當如何讀書?

德國著名哲學家伽達默爾在闡釋學著作《真理與方法》中講到問題邏輯

張汝倫說,現代人讀經典,往往會讀錯。就好像《易經》,它本是中國文明傳承中重要的一本哲學著作。但很多人卻將這本群經之首當做是一本算命大全,希望從中得出股票邏輯、風水邏輯。因此,首先要讀懂經典著作在講什麼。有時候,提對問題不僅能夠讀懂經典、理解經典、解答今日之惑,還能觸類旁通。日本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湯川秀樹,他所預言的介子的存在就得益於他讀《莊子》的過程。張汝倫認為,正因為經典永遠反饋個人,經典是以與人互動形式而存在的。

讀書,從知之到好之再到樂之,是張汝倫教授在講座中展現給讀者的一條進路。同時,他還說到人的一輩子能夠最大程度的掌握不斷經歷天災人禍得以積累保存下來的人類文明的經驗,不正是一件樂事嗎?王元化教授,晚年因青光眼而不能視物,不能讀書,他曾說:“不看書,人生沒有意義。”這正是對本次講座的最好解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