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白話譯文:一

國學 孔子 文化 陳嘉銘 2017-06-04

中庸白話譯文:一

與生俱有的,稱之為性,遵從這種天性,就叫道,學習道的方法稱之為教。

道的這種事物是不可片刻離開的,可離的就不是道了。因此,學問和道德高的人警惕謹慎於自己不能看見的,恐懼於自己不能聽見的。沒有比隱蔽的更能表明真相,沒有比細小的更能說明真情,因此君子謹慎於自己的無知。

喜怒哀樂還沒表現出來叫著中,表現出來又都適度符合禮教叫著和。中的這種事物是天下一切的根本;和的這種事物是天下一切通行的原理。達到中和,天地就會各順其位,萬物就會發育。

孔子說:“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所以中庸,是因為君子時刻都顯得適中。小人反中庸,則因為小人愚昧低下無所顧慮、畏懼。

孔子說:“中庸的這個原理能夠理解達到的人很少,已很久了。

孔子說::“中庸之道不能通行,我知道其中原因了,學問高的人有餘,愚昧的人不足。中庸之道不能認識清楚,我知道其中原因了,道德高的人有餘,道德差的人達不到,人沒有不飲食的,卻很少能夠知道滋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