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道(上)

國學 道教 老子 張道陵 道易有道 2017-05-05

#對話體腦洞故事#

巍巍秦嶺,終南山上,我和道長,席地而坐。

問道(上)

問:什麼是道教?

答:道教,以“道”為最高信仰,宗仰黃老,以道家、神仙家的修煉理論及方法為中心,用老子“道德”思想告諭、教化眾生,追求宇宙和諧、天下太平,教導人們通過修道積德達到安樂幸福、長生久視、得道成仙的我國特有的本土宗教。

問:道教是何時產生的?

答:據道經記載:道教起於渺渺浩劫之先,天地未分之時。宇宙混沌,日月未光,太上老君生於其間,化名為盤古;經過五太(太一、太初、太素、太始、太極),輕清上浮、重濁下凝而開天闢地;又由玄元始三炁,化生三天。老君以雙眼化為日月、毫毛化為星辰、肌肉化為豐沃的土壤,骨骼化為堅硬的岩石、呼吸之氣化為風雲、聲音及眼中的神光化為雷電,身中的血脈化為江河湖泊、頭髮化為草木……由此,陰氣上升、陽氣下降,萬物生成、人倫興遠。至此,老君返於天宮,以太虛為體,太微為宅。而後老君數次化身,歷經八十一化。軒轅黃帝時,化身為廣成子,授予黃帝養生之道;春秋時化身為老子,傳下《道德真經》,教關尹子以修真之法,由此道脈興矣。至東漢中葉,距今1800多年前,即東漢順帝(西元126~144年在位)時,老君降於蜀都,授予天師張道陵《正一盟威籙》及《五斗真經》,於四川大邑鶴(或作鵠)鳴山創立了天師道教。春秋時期,老君復授道於東華帝君王玄甫;漢代,東華帝君授道於正陽祖師鍾離權;至唐代,正陽祖師授道於純陽祖師呂洞賓。時至北宋末年,鍾呂二仙降於甘河橋上,授予重陽祖師以至道。重陽祖師匯四海宗風於一壇,在活死人墓中苦行修煉,傳道于山東,全真七子再續宗風,傳於後世,教法大興。

問:道教的基本教義是什麼?

答:道教以“道”為最高信仰和修行的終極目標。圍繞著這一核心,在其發展演變過程中逐漸形成了教理教義。任何一種宗教都有信仰,對信仰的闡述即為教理。為方便宗教徒對教理的把握,在教理基礎上,總結出簡明扼要的幾個字或幾句話,便於教徒記誦,作為指導教徒的日常修持稱為教義。這些教義能契合於所有教理,並不與教理有矛盾衝突(陳攖寧)。

道教以《道德經》的思想為主要教義,倡導尊道貴德、重生貴和、見素抱樸、抱元守一、清靜無為和慈儉不爭。道教認為“道”是宇宙的本體,萬物的本源,萬物運行的規律以及人間倫理道德綱常。“德”是道的外化及功能。神仙是循德而上,在精神和肉體及倫理道德超越於世俗的精神實體。神仙既是道的化身,又是人類道德的楷模。故道教徒尊道貴德,期於與道合真,形神俱妙,成為神仙。

“我命在我不在天”是道教的又一重要教義。原意是說人的生命長壽與否取決於自身,並非決定於天命。泛指命運並非掌握在別人手中,更不是掌握在某些無形的神祕力量裡,而是掌握在自己的手裡,即我命在我,富貴不在天。就健康生命而言,人通過服食藥物,行氣導引,達到延長壽命的目的,在沒病之前進行調養,使之得到健康。古人說:救濟受災的人民,幫助他們解決困難,不如防患於未然,將災禍消滅於萌芽狀態之中。這種“我命在我不在天”的積極思想,是道教修行、改變命運的根本指導思想。

問:道教的基本信仰是什麼?

答:道教的基本信仰是“道”,教徒以學道、修道、行道為宗,故稱道教。尊奉《道德經》(即《老子》)為主要經典。道經記載:道是“虛無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萬象以之生,五行以之成”。也就是說,宇宙、陰陽、萬物都是由它化生的。在道教的世界當中,除了人居住的世界外,還有神仙居住的:“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等仙境。

道化為三種炁,再化成三位至高無上的神,即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和道德天尊。

道教擁有龐大的神靈系統,信奉的神還有很多:如玉皇大帝、四御、五老上帝、鬥姥元君、三官大帝、四值功曹、六丁六甲、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真武大帝、東嶽大帝、碧霞元君、關聖帝君、城隍、土地、灶君、門神等等。

信仰“道”的另一個重要內容是:道具有永恆的生命,獲得它、保持它便可長生,這也叫作“德”。德即得,即得道。因此人可以修道而長生不死,得道而成神仙。

道教重生、貴生,追求長生,人通過學道、修道、行道等修煉方法達到“生道合一”,就可以得道而長生久視,不僅可以享受人間的幸福,而且可以返本還元、與道同體,復歸於“嬰兒”,長存仙界,達到永生的境界。

問:道教的宗旨是什麼?

答:道教的宗旨是“仙道貴生,無量度人”。“煉形存神”,“形神俱妙”,“與道合真”,“樂生貴生”。道教是對生命積極追求的宗教,而且對肉體和精神的統一性非常注重。救人、拔幽多是表現在對道教醫藥的鑽研追求和在度幽法事上對幽魂的濟拔上。那些一提起道教就想起降魔驅鬼、祈福禳災的人其實是受一些小說或者影視所誤導的。

問:道教究竟是張道凌創的?還是“老子”創的?道教的教義與老子的“道”有什麼關係?

答:道教發源於中國,始於軒轅黃帝,為中華民族固有的宗教。道教早在張陵天師之前就已經存在。例如方仙道、黃老道、太平道等等。早期的道士稱為方士或者羽士。只是現代歷史上以張陵為“道教”正式成立的標誌人物。道教以道祖老子的《道德經》為根本經典。道教的核心教理教義基本上皆是由此而出。尊奉“道”為最高信仰,道是凌駕於所有尊神之上的。但由於“道”一氣而化三清,玉清、上清、太清代表了道教宇宙生成的三個時期即混元、洪元、太初,是道教宇宙生成論的具體體現,所以三清至尊直接代表著道,是代表道這一本體的不同方面,因此又常說三清即是“道”。以後便衍生了天地三界等道教神明,是諸神的根本。

問:道教為何是中國固有的宗教?

答:道教始源於黃帝、集成於老子、發揚於張道陵天師。戰國及秦漢諸儒,皆崇黃帝老子之學,稱為道家。唐宋以降各代悉宗道學,並信仰崇奉,普及於中華民族,是我國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華夏民族精神及民族性格的形成產生了深遠影響,故道教是為中國固有的宗教。

問:道教為什麼以道名教?

答:道教徒對道,一要信仰、二要研究、三要繼承、四要發揚、五要踐行,所以道士是 “以道為事” “以‘道’教化眾生”故以“道”名教。

問道(上)

問:什麼是道與德?

答:老子所說的“道”是道教教義的核心,是以“清靜為宗、虛無為體、柔弱為用”的一種“道”。這種“道”是宇宙的本源與主宰者,它無所不包、無所不在,它是一切的開始與萬事萬物的生化者。《道德經》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老子所說的“道”既是指“宇宙”的本體,又是指“自然”的規律。所以“道”能使一切有情在三清眾神面前,不論貴賤、貧富、聰愚,一律平等。道教強調,任何人都可以信仰道,都能夠學道、得道。《老子想爾注》中說“道”:“散形為氣,聚形為太上老君。常治崑崙,或言虛無,或言自然,或言無名,皆詞一耳”。《混元皇帝聖紀》也說:“老子者,老君也,此即道之身也,元氣之祖宗,天地之根本也”。所以太上老君即是“道”的化身。“德”和“道”是一個整體,成為道教教義的核心。《道德經》中所說的“上德”、“玄德”、“常德”、“道尊而德貴”的“德”指的是這個“德”。《清靜經》中說:“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德、執著之者,不名道德。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所以道教徒一定要重視“修道養德”。並將“道”和“德”作為最根本的信仰和行動的準則,做到既要修道,更要積德。《道教義樞·道德義》說:“道德一體,而其二義。一而不一,二而不二”。所以可以說,凡是符合“道”的準則的,便是“有德”;凡是違反“道”的準則的,便是“無德”。《西升經·序》雲:“道之在我謂之德”。按照“道”的準則,“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道教強調:修身、治家、統治天下,都應該修道,從而使“道普德溢”,以達到太平和仁愛的理想境界。道教將“德”按態度區分為“陰德”和“陽德”二類。所謂“陰德”,是指個人不被他人所知道的德行;所謂“陽德”,是指個人被大家瞭解的德行。道教提倡“陰德”密惠,“大以及於人,小以及於物,修身積德”。

問:何為道教三寶?

答:道教以:元始天王所化玉清天寶君、上清靈寶君、太清神寶君,為道教三寶,尊為最高之神。

然因道教以學道、修道、行道為本,故又有以所本的三要旨,尊為三寶者:

(一),學道者:以玉清元始天尊為道寶尊,上清靈寶天尊為經寶尊,太清道德天尊為師寶尊,作為皈奉道法之“道、經、師”三寶。

(二),修道者:以人身之“精、氣、神”為修養性命、作出世工夫的三寶。

(三),行道者:以“慈、儉、讓”為立身行道,作入世工夫的三寶。《老子•三寶章》雲:“我有三寶,持而寶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問:什麼是承負?

答:道教講“承負”即“因果”,但又不同於“因果”也。“因果”是針對於個人,誰種因,誰得果,與他人無關;“承負”包含“因果”,但更進一步認為:個人的善惡行為,不但影響個人,而且影響家庭、社會乃至宇宙的和諧。比如說前輩行善,後人得福;今人行惡,後輩受禍。因為有“承負”,所以今世有的人一貫行善,但卻經常得禍;有的人一直行惡,但卻經常得福。道教認為,這是由於“承負”使人蒙受的。即本人如果造惡,子孫就會得禍;本人如果行善,子孫就會得福。同樣,本人的命運是在為祖先承擔後果,祖先如果造惡,本人就會得禍;祖先如果行善,本人就會得福。就如同祖輩積財,後輩享受,祖輩欠債,後輩還錢一樣。即“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之理也。

問:什麼叫守庚申?

答:道教認為人身中有三尸神,每到庚申之日,即上天報告人的過失。三尸為:上屍名彭倨,中屍名彭質,下屍名彭矯,所以也叫三彭。也有稱為玄靈的。也有稱為青姑、白姑、血姑的。上屍使人好色、中屍使人多思、下屍使人淫慾,故三尸使人逐漸衰老,趨於死亡,更不利於道人修行,因此必須除之。道教為了除去三尸神,採取了許多辦法。一種是去欲。所謂“欲生則三尸生,欲滅則三尸滅”。一種是服符誦咒,一種是厭勝,一種是服藥,一種是服氣。流行最廣的是守庚申,即在每月的庚申日,徹夜不眠,阻止三尸上天報告,或者斬卻三尸神。

問:道教為何提倡無為?

無為的思想,源於《道德經》:“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因此道教以“無為”作為得道意、得天心、致太平的根本。《淮南子·原道》說:“所謂無為者,不先物為也;所謂無不為者,因物之所為”。魏晉以後,“無為”逐漸成了道教社會觀的基礎。河上公在《老子注》中說:“法道無為,治身則有益精神,治國則有益萬民”。所謂“治身”的“無為”,應當“無為事主,無為事師,寂若無人,至於無為,”這樣才能全身、去危、離咎。所謂“治國”的“無為”,應當按自然規律和社會發展規律來治理天下,這樣才能使黎民百姓得益。怎樣才能做到“無為”呢?《雲笈七籤》指出:“欲求無為,先當避害。何者?遠嫌疑、遠小人、遠苟得、遠行止;慎口食、慎舌利、慎處鬧、慎力鬥。常思過失,改而從善。又能通天文、通地理、通人事、通鬼神、通時機、通術數。是則與聖齊功,與天同德矣”。可見道教的“無為”,並非消極避世,而是應該努力學習,積極進取,通曉自然和社會,善於處理人際關係。所以說“無為”並非無所作為,什麼事情都不做,而是應該按“道”行事,處世立命必須摒棄妄自作為,遠禍慎行,追求樸素節儉、清靜寡欲的境界。

問:道教為何提倡清靜?

答:道教認為:“清靜”是“道”的根本。萬物只有在“清靜”的狀態中,“道”才會顯現。於是,“清靜”成了道教教義的一個重要內容。而這種思想,追根尋源,還是出自《道德經》。《史記·太史公自序》說:“李耳無為自化,清靜自正”。道教強調“清靜”,目的是為了“真思志道,學知清靜”。《老子想爾注》主張:“人法天地,故不得燥處,常清靜為務”。還指出:“道常無慾樂清靜,故令天地常止”。這是說,學道的人只有“無慾”而“清靜”,才算符合“道”的規律,才有可能得道。道教認為,學道者只有先做到了“寡慾”和“無為”,才有做到“清靜”的可能。

問:道教為何提倡寡慾?

答:所謂“寡慾”,就是少私慾或節慾。《老子》第十九章在談到治理社會時,要求能夠“見素抱樸,少私寡慾”。道教將“寡慾”作為教義的一個重要內容,認為道教徒為人處世,應該時時節制個人的私慾。唐宋以後,“寡慾”與內修術結合在一起,從而要求修道者,“在物而心不染,處動而神不亂,無事而不為,無時而不寂”,達到“無慾”的境界。《道德經》所說的“寡慾”,其實並不是“絕欲”、“無慾”的意思,只不過是應該“去甚、去奢、去泰”,即不極端、不奢侈、不過分。

問:道教為何提倡不爭?

答:在道教教義中,“不爭”是指人們順乎天理而不強求的原則。而這種原則,是天地萬物的運行以及人的為人處世都必須遵循的。《老子想爾注》說:“聖人不與俗人爭,有爭,避之高逝,俗人如何能與之共爭乎?”並指出:“求長生者,不勞精思求財以養身,不以無功劫君取祿以榮身,不食五味以恣,衣弊履穿,不與俗爭”。《雲笈七籤》有:“太上曰: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故與時爭之者昌,與人爭之者亡,是以有兵甲而無所陳之,以其不爭。夫不祥者,人之所不爭;垢辱者,人之所不欲。能受人所不欲則足矣”。大家都知道,俗人所不爭的事物,一般都是不祥的;俗人所不欲的事物,基本都是垢辱的。道教徒的“不爭”,還不僅僅是謙讓,需一心為善,絕不造惡。道教認為,一個為善的道教徒,即使“不爭”,也不會不勝利;即使“不言”,也不會沒有響應。這是因為,“不爭”的高尚行為,自然會感動周圍的人。“不爭”本身是無聲的語言,標誌著一個道教徒的修為境界。

問:何為仙道貴生無量度人?

道教十分重視人的生命,萬物都由道化而來,一切生命都體現著道,對生命的重視,即是對道的尊重。因此道教講的是長生不死、修道成仙,即是對道的信仰與實踐的結果。對於生,老子曰:“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死地亦十有三”。說明人的生命非常有限,而且處於一個危險的狀態之中,所以要求人們“深根固蒂”,追求“長生久視之道”。《太平經》中主張樂生、重生。總之尊重生命是道教的一貫主張,主要包括:

一,尊重人類自身的生命價值,反對輕生自殺,也反對殺害他人,要求潔身自好,修身養性,追求長生;

二,尊重動物的生命,認為一切血性之物,皆有靈性(即有道性),由於悟性有早遲之分,所以修道階次有快慢之別;

三,尊重植物的生命,認為植物和人一樣具有靈性,在某種特定的環境下,也能夠修煉成仙;

四,尊重人類和動植物賴以生存的環境。做到上述四點既度己又度人,故《度人經》雲:“仙道貴生,無量度人”。

問:何為濟世利物齊同慈愛?

答:濟世利物是道教修煉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環節,濟世即普濟世間,利物即利益萬物。道教認為濟世利物不僅幫助了他人,而且還有利於自己仙道的修成。老子曰:“賑窮補急則名生,起利除害即功成”。葛洪曾對弟子解釋雲:你們之所以不能夠成為天仙,而做了個地仙,是因為“前世學道受經,少作善功,唯欲度身,不念度人;唯自求道,不念他人得道”。故道教修道時強調“濟世利物,齊同慈愛”。

問道(上)

問:何謂三界十方?

答:三界者有三:一以時間而言,分為無極界、太極界、與現世界;一以空間而言,分為天界、地界、與水界;一以道境而言,分為欲界、色界、與無色界。皆稱為“三界”也。十方者,乃為東方、南方、西方、北方、東北方、東南方、西北方、西南方、上方、下方,為十方也。

問:何謂四恩三有?

答:道教以報恩為重,故有四恩應報。四恩者:一天地恩,二國土恩,三父母恩,四師長恩。凡此四者,皆宜迴向以報之。三有者:一有情者,二有識者,三有緣者。凡此三者,道皆親之。所以“四恩三有”為信道者須念念不忘之也。

問:何謂三皈五戒?

答:三皈者:皈依道、皈依經、皈依師,為皈依三寶也;

五戒(又稱為“積功歸根五戒”)者:一戒殺生,二戒偷盜,三戒邪淫,四戒妄語,五戒葷酒。

身不染殺盜邪淫,將升入欲界十八天,心無貪、嗔、痴將升入色界六天,口無綺言華語、惡口妄言,將升入無色界四天,在此基礎上供養三寶,廣行方便,積功累德,將升入四民天。至此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三災不到,八難不侵,永脫輪迴,常處清靜逍遙之境。

常人名籍,錄於陰曹地府,隨自身功過淪於六道。欲脫輪迴之苦,必須皈依大道。憑藉道經師三寶之力而擺脫輪迴。因此,必須皈依三寶,皈依之後,名籍將從陰曹地府消除,記名於三官大帝青編之籍。從此之後,三寶弟子的一切功過皆歸三官大帝考校,陰曹地府無權干涉。欲求皈依,必先拜師,拜師必須心意虔誠。皈依之後,必須遵守三皈五戒。此三皈五戒為學道者入道之初,需首要遵守之規律也。

問:如何拜師?

答:體悟大道,憑藉經。經文蘊藏大道的玄理,常人難以自悟,須借師之引導而進入道之門牆,故而拜師極為謹慎而嚴肅。(詳情請參閱《道教儀範》。)憑藉自身之緣分,尋找與自己有緣的度師,由度師誦經諷咒,懺除自己前世今生之罪愆,授予三皈五戒之儀。(出家入道皈依者詳見《冠巾科儀》或本書“開期傳戒是什麼?其意義如何?”條。)俗家皈依者,拜師之後,必須研習道經(習誦《道德經》、《太上感應篇》、《玄門日誦功課經》等),行善積德,做個道門的合格弟子。

問:何謂三業與六根及六塵?

答:三業者:身業、口業、意業,謂身、口、意三者所起作用之業也。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心根、意根,謂此六官能生六識之根,故謂六根。六塵者:色、聲、香、味、觸、法,謂此六境,能由六根而染塵汙,故謂六塵也。

問:何謂三障與十惡?

答:三障者:魔障、業障、災障也。一、因貪嗔痴等之惑,而生魔障。二、因五逆十惡之業,而成業障。三、因三災八難之遭,而見災障。十惡者:口有四惡:綺語,妄言,惡口,兩舌。心有三惡:貪,嗔,痴。身有三惡:殺,盜,淫。合為十惡。

何謂三塗五苦?

答:三塗者:一、火塗,地獄道猛火所燒之處。二、血塗,畜生道互相噉食之處。三、刀塗,餓鬼道被刀劍逼迫之處。又以:一者拷對前非之塗,二者畜生償酬往業之塗,三者餓鬼苦對最深,渴飲火精,飢則食炭之塗,號曰三塗。

五苦者:一、刀山地獄之苦,二、劍樹地獄之苦,三、銅柱地獄之苦,四、鑊湯地獄之苦,五、溟泠地獄之苦,是為五苦。

問:何謂三災八難?

答:三災者:遭受三大天災也。一、風災,二、火災,三、水災。

八難者:一者得生人道難,二者去女為男難,三者形體完全難,四者得生中土難,五者值有道君難,六者稟性慈仁難,七者值國太平難,八者與三寶相遇難,謂之八難。《雲笈七籤》卷三十五“雜修攝”的八難為不廢道心一難,不就明師二難,不託閒居三難,不捨世務四難,不割恩愛五難,不弄利慾六難,不除喜怒七難,不斷色慾八難。

問:什麼是三元五臘?

答:三元節日是:正月十五日上元天官節,七月十五日中元地官節,十月十五日下元水官節。五臘節日是:正月初一日天臘,五月初五日地臘,七月初七日道德臘,十月初一日民歲臘,十二月初八日王侯臘。

問:道教的主要經典有哪些?

答:道教最根本經典是老子的《道德經》。其他主要經典則有《陰符經》、《清靜經》、《黃庭經》、《度人經》、《玉皇經》《三官經》等等。

問:道教的世界觀和生命觀到底是什麼樣的?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是怎麼個關係?

答:道教認為,人天的世界是相應的。天有什麼,人也有什麼。天中有日月,人身有陰陽。天中有五行,人中有五臟。簡單說,人是天的副本。由此萌生出中醫醫學的理論。所以古時才有“十道九醫”的說法。歷史上有名的醫生有很大部分都是道士或者是與道教相關的人物。

道教認為人是由魂和魄這兩部分所組成的。魂是精神層面的,魄是肉體層面的。此魂此魄則暗合陰陽,孤陰不長,獨陽不生。兩者不能單獨存在。

問:道教的宇宙結構是怎樣的?

答:道教認為宇宙之間,上有三十六天,下有三十六地。三十六天之最上一層為大羅天;其次三天為三清境,分別是清微天、禹余天、大赤天;其次四天為四種民天(又稱四梵天),分別為賈奕天、梵度天、玉隆天和常融天;再次為三界二十八天,包括無色界四天、色界十八天和欲界六天。

大羅天為三清尊神所居,三清境為九聖、九真、九仙所居,四種民天之人斷除生死之苦,三災不及;無色界人壽命長,但未斷生死;欲界之人有慾望,因而有各種痛苦。

三十六地則為人死之後鬼魂所入之處,俗稱陰間。道教認為,人死之後在陰間要受到十殿閻王的審判,有善行者則能轉生,作惡多端者則打入地獄受懲罰。修道證果者直接依修行層次進入到相應的天界,而不用接受十殿閻王的審判。

問:道教怎樣解釋天人感應?

答:道教將“天人感應”納入教義,認為天道與人道、自然與人能夠相通。道教有關“天人感應”的理論,主要包括三方面內容:第一,是從天地與人體相類這方面來解釋。《雲笈七籤》引《真文經》之說:“人之生也,頭圓像天,足方法地,發為星辰,目為日月,眉為北斗,耳為社稷,口為江河,齒為玉石,四肢為四時,五臟法五行。與天地合其體,與道德齊其生”。人體所有的部位,不僅與天地相對應,還和“四時”、“五行”相聯繫。所以,治國就好像治身,都應當貫穿於“天道”。第二,是從神仙與世人相通這方面來解釋。《神仙可說論》說:“五臟六腑,百關四肢,皆神明所屬,各有主守”。所以,人的內丹修煉可以與自然相通,得天地之精華。第三,是從人的言行受到天的監視這方面來解釋。

問道(上)

問:全真教的主要教義是什麼?

答:根據《道德經》,全真道主張無心忘言、柔弱清靜。正心誠意、少思寡慾。注重修行,分為真功和真行。真功即內修,其修持大略以識心見性、除情去欲、忍恥含垢、苦己利人為宗。全真因內修“求返其真”,主張功行雙全,以期成仙證真,所以叫“全真”。這種內修主要是修養精神,即性,也稱為性功,全真教既修性,也修命。真行即外修,主張濟世度人。

問:道教對中國哲學有何影響?

答:道、儒、釋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三大支柱,也是中國哲學的主要內容。因此,道教對中國哲學的影響,就表現為對儒、釋二家的思想影響。道教與儒、釋的相互關係,是互相吸收、互相融合的,這從東漢道教產生以來即貫穿於整個封建社會的始終,從而也構成了中國哲學的發展歷史。所以,忽視道教在中國哲學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不瞭解道教對中國哲學的影響,便不可能全面地瞭解中國哲學的歷史和它的發展規律。

問:道教哲學是根據何種哲學?

答:道教哲學是在道家哲學基礎上融合儒、墨、法、陰陽、神仙等諸子百家而形成的,以探討、研習、證悟大道,從而達到參贊天地造化,體悟大道生化之機,修真悟道、與道合真、形神俱妙、積功累德、自度度人的宗教哲學。

問:道教之學術思想以何為中心?

答:道教的中心經典“五大經”,是道教學術思想的中心。

問:何為道教五大經?

答:道教以黃帝之《陰符經》、老子之《道德經》、莊子之《南華經》,《黃庭經》(金闕後聖君著),與《文始經》(關尹子作)為五大經。而此五大經中,又以《道德經》為道家崇奉思想之中心,是必修之經典。

問:老子道德經之旨要及定義為何?

答:老子所著《道德經》,分為上下兩篇,其旨要在於“自然、清靜、無為”,乃為道教修奉的中心,尊為聖典。上下兩篇計分八十一章。上篇第一章至第三十七章為“上經”,開章首句曰:“道可道,非常道”,故稱為“道經”。下篇自第三十八章至第八十一章,為“下經”,頭一句雲:“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故稱為“德經”。合上下兩篇,乃稱為“道德經”。

問:道教的五行與相生相剋關係?

答:金、木、水、火、土為五行。相生是: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相剋是: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道教還把人體的五臟以“五行”來解釋:腎為水,心為火,肝為木,肺為金,脾為土。所謂“相生”是:腎氣生肝氣,肝氣生心氣,心氣生脾氣,脾氣生肺氣,肺氣生腎氣;所謂“相剋”是:腎氣克心氣,心氣克肺氣,肺氣克肝氣,肝氣克脾氣,脾氣克腎氣。

“五行”與“五方”的關係:木主東方,火主南方,金主西方,水主北方,土主中央。

問:八卦的稱呼和代表的涵義是什麼?

答:八卦為:乾、坤、坎、離、震、巽、艮、兌。

乾卦代表天,坤卦代表地,坎卦代表水,離卦代表火,震卦代表雷,巽卦代表風,艮卦代表山,兌卦代表澤。相傳“八卦”是伏羲氏所創。後道教經籍吸收陰陽八卦思想以衍經義,特別用以指導修煉內外丹。

問道(上)

問:子午時是什麼時間?

答:深夜二十三點至凌晨一點為子時,上午十一點至十三點為午時。(現代時制二小時為一個時辰)。

問:天干和地支是什麼?

答:天干為: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十二地支是:子(鼠)醜(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戍(狗)亥(豬)。天干與十二地支循環相配為六十甲子。

問:十二黃道日歌內容?

答:子午臨申地,醜未戍上尋,寅申居子位,卯酉卻在寅,辰戍龍位上,巳亥午中行。一青龍黃,二明堂黃,三天刑黑,四朱雀黑,五金匱黃,六天德黃,七白虎黑,八玉堂黃,九天牢黑,十玄武黑,十一司命黃,十二勾陳黑。

此亦即:“道遠幾時通達路遙何日還鄉”十二字黃道法。

問:明正統《道藏》分類有:三洞,四輔,十二類,其具體名稱?

答:三洞者:洞真、洞玄、洞神。

四輔是:太玄、太平、太清、正一。

十二類是:本文、神符、玉訣、靈圖、譜籙、戒律、威儀、方法、眾術、記傳、讚頌、章表。

問:道教有哪些教派?

答:在道教歷史上,先後產生的宗派很多,有的流傳時間很長,有的很短,難以一一列舉,這裡只介紹在道教史上有重大影響的主要教派。

在東漢時,有太平道和五斗米道。太平道在黃巾起義失敗後即湮沒無聞,五斗米道後來稱為天師道、正一道。在兩晉南北朝時,又先後出現了南天師道、北天師道、樓觀派、上清派、靈寶派、葛氏道、李家道等。

上清派從陶弘景以後又稱為茅山宗,在隋唐以後成為道教的主流。到北宋以後,茅山上清、閣皁靈寶、龍虎天師形成三山符籙道派,逐漸受到統治者尊崇。兩宋之際,北方還出現了真大道教、太一教和全真道三個大派,南方也形成了神霄、清微、混元(天心正法)、東華、淨明等符籙道派,以及金丹派南宗(亦稱紫陽派)。

元代,南方各符籙道派逐漸併入正一派(由天師道發展而來),金丹派南宗併入全真道(創始人為王重陽),於是全真道又分為南北二宗。以後,全真道的北宗“七真”又形成七個分派。但一般說來,元代以後,道教的主要派別是全真和正一兩大道派。

正一派主要傳播於江西、江蘇、上海、福建等地,其他地區的道士則大多屬於全真派。兩派的信仰並無差異,只是在教規教戒上有所不同。全真派要求茹素、出家(不結婚)、住觀,正一派則無這些規定。

問:道士分哪幾類?

答:北魏寇謙之改革天師道,規定道徒可在家立壇,朝夕禮拜,不必出家修道。金代時王重陽創立全真道,規定道士不許婚娶、茹葷,必須出家住叢林。這樣,道士遂分為出家的全真道道士和在家的正一道道士兩類。

另據資料,臺灣的道士一般是分為“烏頭道士”和“紅頭道士”兩大類。

問:什麼是五斗米道?

答:五斗米道是早期道教的一個重要派別,於東漢時由張道陵創立。張道陵於漢順帝時學道於鶴鳴山(今四川)中,得到太上老君親授,制訂了一系列宗教儀式,要求入道的人都要交五斗米。後人稱張道陵為“天師”,他的兒子張衡、孫子張魯被稱為“嗣師”和“系師”。五斗米道的組織系統稱作“治”。在巴蜀一帶設立了24個“治”,這是處理道教事務和祭祀的地方。儀式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是經常儀式,靜室思過,讓病人或教徒在靜室懺悔自己的過失。第二種是請禱儀式,稱“三官手書”,即在紙上書寫病人姓名,表示服罪的意思。第三種是祭神儀式,尊崇太上老君及九州土地之神。

主要教義思想是:“道”為“一”,“一散形為氣,聚形為太上老君”,就是“道”的化身,尊崇老君為五斗米道的尊神。並創立了較為系統的道教齋戒儀範,史稱:南天師道。唐、宋以來,南北天師道與上清、靈寶等道派逐漸合流,到元代演變為“正一道”。

問:什麼是太平道?

答:太平道是早期道教的一個重要派別,東漢靈帝熹平(西元172~178)年間,由張角創立,奉《太平經》為主要經典。

東漢末年,朝政腐敗,社會黑暗,人民過著水深火熱的生活。張角以“太平”理想為號召,吸引了廣大苦難的民眾。張角將全國太平道的組織劃分為“三十六方”“方,猶將軍號也。大方萬餘人,小方六七千”。管理“方”的神職人員,稱作“渠帥”;張角是太平道的最高領導,自稱“大賢良師”。

太平道有其特定的宗教儀式。一種是以符水治病,大賢良師或渠帥持九節杖,為信徒用“符”祝禱,隨後讓病人飲下符水。另一種是跪拜首過,患有疾病或犯有過錯的人,叩頭跪拜,訴說自己的錯誤。

張角在經過周密的佈署後,預定甲子年甲子日,即漢靈帝中平元年(西元184)三月五日起義。口號為“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簡稱“黃天太平”。起義者皆著黃巾為標識,故稱“黃巾軍”。後被鎮壓而失敗。以後太平道在民間仍有祕密流傳。

問:什麼是真大道教?

答:真大道教,原名“大道教”,是道教派別之一。金初,劉德仁所創立,後傳至酈希誠,受到元憲宗(西元1251~1260在位)的賞識與支持,被賜名為“真大道教”。遵循老子“清靜無為”、“少私寡慾”、“慈儉不爭”的宗旨。要求教徒忠孝誠謙,去惡揚善,絕欲忍苦,利民愛物,不尚符籙,不提倡“飛昇化煉,長生久視”之術。六傳至孫德福,至元五年(西元1268)奉詔統轄諸路“真大道”。又三傳而至張清志,其教益盛,授“演教大宗師”、“凝神衝妙玄應真人”。教徒遍及黃河流域與江南一帶,經十餘傳而衰落。

問:什麼是太一教?

答:太一教,是金代初葉由蕭抱珍創立於衛州(治所在今河南汲縣),道教宗派之一。因傳“太一三元法籙之術”,或稱“取元氣渾淪,太極剖判,至理純一之義”,故名其教曰“太一”。教旨以老子之學修身,認為“做仙做佛不難,只依一弱字便是”。又以巫祝之術濟人,“祈禳訶禁,罔不立驗”。其教傳嗣有祕籙法物,繼法嗣者皆改姓蕭,即以祖師之姓為姓。因其以符籙濟人,故與全真道、真大道教相異。四祖蕭輔道,五祖李居壽(入道改姓蕭)。因元朝重視,其教進入全盛時期。太一教傳至六、七祖後,逐漸融合於正一教派。

問:什麼是正一道?

答:正一道又稱“正一教”、“正一派”,原為五斗米道,為東漢順帝時張道陵祖師所創。元以後,為道教上清派、靈寶派、天師道等符籙派的總稱,與全真道同為道教的兩大派。宋理宗封三十五代天師張可大,“總領三山(龍虎山、閣皁山、茅山)符籙,兼御前諸宮觀教門事,位居江南各道派之首”;元世祖敕三十六代天師張宗演“主江南道教事”;元成宗授三十八代天師張與材“正一教主,主領三山符籙”。此後凡是道教的符籙各派統稱正一道。主要奉持《正一經》,崇拜神仙,畫符唸咒,驅邪降妖,祈福禳災。可以不居宮觀,擁有妻室。

問:什麼是全真道?

答:全真道是金代初葉由王重陽祖師所創立的道教宗派,與正一道同為元以後道教兩大派。

王重陽,字知明。金世宗大定七年(西元1167)在山東寧海(今牟平),馬鈺、孫不二夫婦築庵侍奉,庵名“全真庵”聚徒講道時創立。認為“識心見性”,即為全真。主張釋、儒、道三教合一。《全真教祖碑》記載:“先生勸人誦《道德清靜經》、《般若心經》、《孝經》,雲可以修證”。《重陽仙蹟記》載:“嘗率其徒演法建會者五,皆所以明正心誠意,少私寡慾之理,不主一相,不拘一教也”。王重陽還親自創立了“三教七寶會”、“三教金蓮會”等組織,供奉太上老君、釋迦牟尼和孔子。詩云:“心中端正莫生邪,三教搜來做一家”,即表達了這個思想。

正當全真道在北方興盛時,南宋統治下的神霄派受到朝野摒棄,也出現了一個主張內修的道派,相傳是呂洞賓傳於張伯端,再傳石泰,又傳薛道光……元代道士陳致虛兼受王重陽、張伯端所傳,統歸全真道,追溯王傳為北宗,張傳為南宗。南北宗的譜系是:其南宗者,謂自東華少陽帝君得老聃之道,以授鍾離權,權授唐進士呂洞賓、遼進士劉操,操授宋張伯端,伯端授石泰,泰授薛道光,道光授金王重陽,重陽授七弟子(即北七真)。即馬鈺、譚處端、劉處玄、邱處機、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被奉為全真道北宗七祖。後五十餘年,邱祖曾被元太祖召見,賜號“神仙”,爵“大宗師”,命其掌管天下道教,全真道乃廣泛傳佈,盛極一時。

南北宗都有輕符籙、重煉養的特點。所不同的是:南宗強調性命雙修,先命後性,並留下許多內修典籍,有詳盡、系統的內修方法,其提倡和光混俗,修道者不必出家,組織比較鬆散;北宗主張以性為主,先性後命,強調斬斷情慾,立志苦行,絕對禁慾,道士出家居宮觀,組織比較嚴密。

問:邱長春祖師是怎樣使全真教走向全盛?

答:邱祖拜王重陽祖師為師,金世宗大定十四年(西元1174年)入蟠溪穴居,乞食度日,行攜一蓑。隨後赴隴州龍門山修道,為全真龍門派創始人。西元1191年後,他以棲霞縣太虛觀為中心進行傳教活動,受到金章宗重視。他廣結高官顯貴,又大力拯救民眾苦難,獲得極大聲譽。於西元1220年率徒一行十八人應成吉思汗之召,不遠萬里,西行到印度河上游成吉思汗行宮。他三次晉見成吉思汗,太祖問他治理天下良策,他回答以“敬天愛民”為本;問長生久視之道,回答以“清心寡慾,無為清靜”為要。勸不可殺人,禁止不孝和色慾,深得太祖賞識。成吉思汗封他為神仙,授予道士免除一切賦稅的特權,令邱祖掌管天下道教。西元1227年詔改太極宮為長春宮(今北京白雲觀),賜邱祖金虎牌,由於成吉思汗的支持,教內道侶雲集,全真教大興。主張修道者應出家,斷絕一切塵緣,清心寡慾,以此作為修道成仙之根本。

任何宗教都有自己規範而獨特的禮儀。植根於素有“禮儀之邦”盛譽的中華民族文化土壤中的道教,其禮儀相當完備且十分講究。除了鄭重場合、重大活動必須依禮進行外,就連日常生活起居,衣食住行,也都有一定的儀規。現僅將常見的禮儀簡介如下。

問道(上)

問:道士是什麼?

答:道教中,信奉道教教義並修習道術的教徒稱為道士。道經說:“身心順理,唯道是從,從道為事,故稱道士。”道士一般是師徒相傳。入道後唯道為務,持齋禮拜,奉戒頌經,燒香燃燈,不染塵務。道士又稱道人,全真道的男道士又稱乾道,女道士又稱坤道。舊時,對道士也稱呼為黃冠,女道士(民間稱為道姑)則稱女冠。這是因為道書上說,古時人的衣冠都出自黃帝所定的規制,所以稱為黃冠。歷代下來已有很大的變異,唯獨道士衣冠沒有改變。

問:開期傳戒是什麼?其意義如何?

答:全真派之正式道士,必須經過受戒儀式,受戒即表示接法,為正式之法嗣。出家初入道觀為道童,拜師學經,蓄髮結辮。在此期間要誦習《早晚功課經》、《三官經》、《玉皇經》、《玉皇寶懺》、《鬥科經》以及作道場之經咒。等到有十方叢林開壇傳戒時,小廟的師父便保薦其赴叢林受戒。戒期為五十天至一百天,住在十方叢林裡過十分嚴格的宗教生活,聽傳戒律師宣講戒律,求戒者要誦讀初真戒、中極戒、天仙戒等三堂大戒的條文。傳戒的高道大都是十方叢林的方丈,這時稱為“傳戒律師”。律師之下,還有證盟師、監戒師、保舉師、演禮師、糾儀師、提科師、登籙師、引請師、糾察師、道值師等共同主持授戒。道童受戒後便名入《登真籙》,取得戒衣、戒牒,便成了正式的道士。以後或住叢林,或住小廟,或雲遊參訪,行動自由。

問:道教怎樣敬香叩拜?

答:道教敬香,有兩種。一是殿主燒香,此皆用線香,以三炷為準,插於大香爐內;炷與炷之間距:三炷平列以不過寸寬為合格,故有“燒香不過寸,過寸神不信”之諺。二是壇主拈香,此香以檀香為之,敬拈擅香,非常講究,每炷擅香長短粗細,長不過寸,粗不過分。壇主拈香時,初炷香插入爐中間,二炷插於左,三炷插於右,三炷香平列併攏。香案上,香爐左盒盛香面,右盒盛檀香。

叩拜,叩拜禮,是我國民族傳統禮儀,有不同的敬意和不同的儀規,用不同的禮節以表示,故有三拜、九拜之儀。“擎拳拱手”,是以表示恭敬之意。後世演變成叩頭作揖禮,直到現在,道教仍行叩頭作揖禮。

叩頭有三叩、九叩之別。

道教以一揖三叩再一揖,為一禮。與上聖高真祝壽、慶賀道場畢要行三禮九叩。叩頭雖用拜墊,實際是五體投地,即雙足,雙手著地,頭磕下去時要頭著手。足站成八字形,雙膝與手同時著地,左手摟著右手,拜下時手心皆向下,成十字形,頭為一,表示著老君“八十一化”。

問:道教怎樣叩拜?作揖磕頭是一回事嗎?

答:道教對常人行拱手禮或行作揖禮,而對神、仙和真人則行叩拜禮,以示特別尊敬。因叩拜過程中伴隨有拱手、作揖,我們先介紹一下拱手禮和作揖禮。

一、拱手禮

兩手相抱(左手抱右手,寓意為揚善隱惡。蓋以左手為善,右手為惡之故),舉胸前,立而不俯。拱手禮亦稱抱拳禮。道侶相逢或道俗相逢,多行此禮,表示恭敬。

另外,有一種抱拳手式,以左手大拇指插入右手虎口內,掐右手子紋(即無名指根部);右手大拇指屈於左手大拇指下,掐住午紋(即中指上紋),外呈“太極圖”形,內掐“子午訣”。這種抱拳形式多用於打坐時,其寓意為“抱元守一”。平常行拱手禮或作揖禮時,只需自然抱拳即可。

二、作揖禮

一面躬身,一面雙手於腹前合抱,自下而上(不過鼻),向人行禮。因舉手伴以屈身(躬身)故亦稱“打躬”。又因身體彎曲成月牙狀,故又稱“圓揖”。向人作揖行禮時不要過分屈身,以免臂部突出,而顯得不雅觀。作揖禮較拱手為敬,對長者多行此禮。

道教叩拜禮有兩種形式,其中以一禮三叩最為常見,以三禮九叩最為隆重。

關於三禮三叩的具體拜法:(1)站在跪墊(拜墊)前,雙腳站成“八”字形,兩腳跟相距二至三寸。(2)一面躬身,一面雙手於腹前合抱,自下而上(與口相齊)。(3)左手離開右手捂心(心意散亂為道教之大忌,捂心表示以專一沉寂之心向神致敬),同時從容俯身,右手按跪墊,兩膝下跪,緊接著,左手離開心口,按右手背上,形成“十”字狀。(4)俯伏叩首,頭磕在雙手背上(頭與脊要同時下伏,切忌臀部高於背)。此時,心中存想神容並誠心祈禱。(5)抬頭,左手收回捂心,右手用勁,慢慢起身,右手隨之收回,雙手抱拳高拱,準備第二次叩拜。如上重複兩次,是為三禮三叩。三個頭磕完後,起身,雙手合抱放於上腹處(道教稱“懷抱太極”)。接著,再一次向神行一作揖禮,待雙手自上而下至上腹處並立身站定後,方可離開跪墊。

道門中人常說的“朝上三禮”,就是指行三禮三叩禮,此禮多用於平日朝神。

關於三禮九叩,其拜法是重複“一禮三叩禮”兩次,合為三禮九叩。重複前,要先敲三下大磬,表示再一次向神行禮。禮畢,同樣作揖而退。三禮九叩是道教最高的禮拜儀式,只有逢初一、十五、祖師聖誕及各種齋醮道場時,方行此禮。有老道長說,道教叩拜禮是對道祖太上老君八十一化的形象表示,蓋足站“八”字,手按“十”字,頭為“一”也。總而言之,向神行禮是為了表達對“道”的信仰和對神的尊敬。

問:敬香怎樣敬?

答:敬神最常見最普遍的方式莫過於敬香。敬香,也稱獻香,世人多稱燒香。敬香旨在“以香達信”,即以人的誠心通過香菸達於神明,所謂“一柱真香通信去,上聖高真降福來。”敬香有焚香、拈香兩種方式。

焚香較為常見,為平日道士及信徒用線香敬神的儀式。具體做法:(1)選三柱(支)香,不要斷香。(2)點燃香(用左手點香,點燃後若起明火,可左右擺滅,不能用口吹滅)。(3)面對神像,雙手舉香(與額相齊),躬身敬禮。(4)用左手上香(可一次上完,也可分為三次上。分三次上時先插正中,次左,再右),三柱香要插直、插平,間隔不超過一寸寬(以表示“寸”心)。若是道徒還要默唸《上香咒》:“常焚心香得大清靜”。(若在一個神殿裡供奉有多尊神像,先上正位,再上左位,次上右位,後兩者各上一柱香,儀式相同。)(5)上香訖,即行叩拜禮。

拈香最為隆重,只有在諸神聖誕或供齋設醮時,由主持(方丈、監院)或高功行之。所拈的香有五種,即檀香、沉香、雲香、紫降香和茄蘭香,是為“名貴五香”。最常用的是檀香,是故拈香亦稱燒檀香。燒檀香比較講究。香要劈成一分粗細,一寸長短;須有專用香爐(稱檀香爐),還要另備一些香面(通常以線香碾成粉末代之)。拈香前,先用香匕(小勺之類)在檀香爐中間將香灰挖一小坑,埋入香面,用香匕摸平,香面上微覆一層香灰。接著,點燃少許事先折成一寸長短的線香,將燃著的那端插入香面內。拈香時用左手,三枚香分三次投爐,直立(先中、次左、後右)或臥於香爐均可。拈香時要默唸《祝香咒》:“道由心學,心假(借也)香傳。香焚玉爐,心存帝前。真靈下盼,仙旆臨軒。令臣關告,徑達九天。”拈香訖,退回跪墊,行三禮九叩大禮。

問:誦經有些什麼禮儀?

答:我們知道,所謂“禮”,指表示尊敬的語言或動作,並由此而產生禮儀。前面所述叩拜、敬香以及獻供等都是道教禮儀中用動作向神致敬的形式。

道教敬神禮儀中以語言向神致敬的形式,便是誦經。誦經包括唸誦和歌贊兩部分。唸誦是指詠唸經文與唸誦道教諸神和真仙聖號。諸神真仙為無上大道的化身,信仰諸神真仙便是信仰道。道和經都是道教三寶(道、經、師)之一,詠唸經文與誦唸諸神真仙聖號,既是對諸神真仙的敬禮,也是自我修持的必要。歌贊是以唱的方式贊禮諸神、真仙的功德。讚詞多采用四言、五言、六言、或七言偈語,如《偈言》、《大讚》、《小贊韻》、《三皈依》等。誦經還是道教各種齋醮法事活動中必不可少的內容。

誦經的作用在於:(1)唱誦諸神、真仙寶誥,以表崇道敬神的虔誠之心;(2)禮拜諸神、真仙,以延生保安,超陰度亡;(3)通過誦經,以求開悟經義,保養元和,合助道力。是故,道教誦經有—定的禮儀和嚴格的規定。如上殿誦經以鍾、鼓為號;開經前,焚香禮拜;要求道士齋戒身心,道裝整潔,同聲應和,不得交頭接耳,思念不專。

問:獻神供品有些什麼禮儀?

答:神像就是神的分靈身,應當時時供養不怠。供,享獻也;養,以飲食供奉也。其供品,平日為香、花、燈、水、果,此為常設之供品。做道場時則在前面五供的基礎上,增設茶、食、寶、珠、衣五供,合為十供。現今道觀所獻供品一般有茶(茶葉或茶水)果(水果或乾果)、飯食(米飯或米制品)、麵食(饅頭或面製品)、菜(青菜或乾菜)。獻神的供品,也要依禮擺設。其排列順序是從內到外:一茶、二果、三飯、四菜、五饅頭。獻供時,先雙手高舉供品(與額相齊),躬身致禮,然後輕放供桌上。供獻訖,還要敬香、叩拜。

問:道教的教規有哪些?

答:道教的教規主要有四條。一是傳授。傳授是道家成仙證聖的必由之路,故道教把授道傳密之事看得極為重要,以不能亂傳亂洩為戒。傳授時必須有虔誠求道的思想和行動,洗滌身心,燒香齋戒,並起宏誓、請師證盟,師方予以傳授。二是賞善懲惡。俗話說:“舉頭三尺有神明”,神仙宮府統轄三界十方,故人類的善惡亦屬神明的監察範圍。行惡的人定受懲罰,甚至喪命;行善的人就可消災免難而增延福壽。三是齋戒。道教修齋設供,以達到積累功德和防止出現過失、惡疾的目的。齋分為節食齋和心齋,節食齋以和神保壽,心齋以澡雪精神。戒,指對道教徒分別有不同的戒律,並提倡所有人行五戒十善,提出凡人若常行五戒十善,則天人善神護衛,永滅災殃,長致福佑。四是誦持。道教規定,凡師傳的經籙,必當唸誦佩持。意思是凡道教徒必須常唸誦師傳的經法和佩持符籙。

問道(上)

待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