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先聖:“至聖”孔子

國學 孔子 儒家 論語 我不喝心靈雞湯 2017-03-27

儒家先聖:“至聖”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8年4月11日) ,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人(今山東曲阜),祖籍宋國慄邑(今河南夏邑), 中國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孔子曾受業於老子,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相傳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賢人。孔子去世後,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其儒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孔子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所處的春秋時代,西周社會以血緣氏族為基礎的政治制度崩潰瓦解,而基於文化認同的"諸夏"民族共同體正在形孔子像成。這是中國人的文化自覺最初發生的年代,古典成為時尚,一些人開始思考天道、人生和世界秩序等方面的問題,原先由貴族所壟斷的文化教育也正逐漸流入民間。孔子正是這時代精神的代表人物與集大成者,遂開戰國諸子百家之先。

仁:仁的人生哲學

仁是孔子和弟子反覆探討的課題。孔子會針對不同的弟子與不同的時機來講述“仁”的真諦。大抵來說,孔子的“仁”就是曾子所說的“忠恕”二字而已。

“剛毅、木訥,近仁。”、“巧言令色,鮮矣仁。”“仁道”就是真誠踏實,切忌浮誇不實而違逆正道。

禮:禮的社會秩序

禮,就是「節制」,宋明儒者也解作「理」。《司馬遷˙太史公自序》有:「禮以節人,樂以發和。」我們來看孔子對於禮的闡釋--- --- 《論語˙泰伯》:「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禮,也是「真情」,而且在上位者必須作為人民的表率。所以孔子接著說--- --- 『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

禮,不是浪費鋪張,而是真情流露;寧願節儉簡陋,也不奢侈浮誇--- --- 《論語˙八佾》:「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奢也,甯戚。』」 《論語˙陽貨》:「子曰:『禮雲禮雲,玉帛云乎哉?樂雲樂雲,鐘鼓云乎哉?』」

禮,是對天地萬物的尊重。藉由對禮法的好問,來表達自己對於天地的敬意--- --- 《論語˙八佾》:「子入大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大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

君子與小人

君子與小人雖然是以身份地位區分開來的,但孔子不認為這是唯一的差別,更重要的在於修養和境界。對此孔子有很多說明,如他說:「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不偏不倚,無過不及」)是修養的最高境界,同時也是方法,有著豐富而精微的內涵。近百年來,不少人反感於中庸,大概是將它誤解為同流合汙、媚世自是、毫無原則的偽君子行徑,其實這樣的鄉愿也正是孔子所深惡痛絕的,他說:「鄉愿,德之賊也。」他認為,如果不能達到中庸,狂狷是次好的境界,畢竟“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

孔子又說: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君子道者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為政之道

正名是孔子最重要的政治主張。正名的目的在於維繫一個秩序良好的社會,使人們有一定的規範遵循,而不致生活在一種不可預期的狀態之中。很多人認為孔子希望能夠恢復西周的禮樂,也有一些人認為他只是以復古的名義鼓吹一種新的世界秩序。

立信

對於孔子而言,不僅是個人的美德,而且是一個基本的政治原則。子貢請教為政的要點,孔子說:“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而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三點,“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德治

孔子認為:“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孔子曾任掌刑罰的大司寇,但是,孔子深深感受到“民免而無恥”的社會隱憂,所以才提倡用道德倫理來教化人民,徹底洗滌人心,激發人的善性。

創作不易,請大家多多關注小編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