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繼承與正確的文化方向'

"


"


國學繼承與正確的文化方向


來源:正心正舉公眾號

文丨阿蹦


1. 問題的源頭在哪裡?

如果說國學於今人是無用之物,大可束之高閣,只讓少數學者窮經皓首研究就好了。當今世界多種文化並存,國學傳統文化是否有其先進性?如果拋棄國學傳統文化,有沒有可以替代並被國人接受的其他先進文化?國學復興會不會重新束縛國人的思維?會不會影響國家的文化安全甚至遲滯國家的發展?國學復興於當下的重要意義又在哪裡?

這些問題必須得到清晰的解答,方可找到正確的文化方向。

近代以來,中國受到列強侵略,一百多年的半封建半殖民歷史,逐漸讓國人失去了原有的文化自信。也因此,中國的文化精英、政治精英一直在演繹中西文化優劣的紛爭,以至這種爭執直接影響到國家文化的戰略轉型,如清末洋務運動,以及後來的五四運動。

西方的契約模式,公權力來自民眾對行使公權力者的委託,公權力受委託人的監督,而民主則能有效保證每一個人的平等權利不受他人侵犯,尤其是不受行使公權力人的侵害。我並不懷疑,也一直相信,將上層建築關進制度的牢籠,是人類在社會體制上迄今為止做出的最為成功的嘗試。

"


國學繼承與正確的文化方向


來源:正心正舉公眾號

文丨阿蹦


1. 問題的源頭在哪裡?

如果說國學於今人是無用之物,大可束之高閣,只讓少數學者窮經皓首研究就好了。當今世界多種文化並存,國學傳統文化是否有其先進性?如果拋棄國學傳統文化,有沒有可以替代並被國人接受的其他先進文化?國學復興會不會重新束縛國人的思維?會不會影響國家的文化安全甚至遲滯國家的發展?國學復興於當下的重要意義又在哪裡?

這些問題必須得到清晰的解答,方可找到正確的文化方向。

近代以來,中國受到列強侵略,一百多年的半封建半殖民歷史,逐漸讓國人失去了原有的文化自信。也因此,中國的文化精英、政治精英一直在演繹中西文化優劣的紛爭,以至這種爭執直接影響到國家文化的戰略轉型,如清末洋務運動,以及後來的五四運動。

西方的契約模式,公權力來自民眾對行使公權力者的委託,公權力受委託人的監督,而民主則能有效保證每一個人的平等權利不受他人侵犯,尤其是不受行使公權力人的侵害。我並不懷疑,也一直相信,將上層建築關進制度的牢籠,是人類在社會體制上迄今為止做出的最為成功的嘗試。

國學繼承與正確的文化方向


美國前總統小布什在就職演說上,這樣說道:“人類迄今為止所取得的最偉大的成就,不是科學技術,也不是天才的作品,而是把權力關進了籠子,我現在就是站在籠子裡對你們說話。”

這一套小政府、大國民,民主和自由的思想,是經過幾千年專制後,人類可以窮盡的智慧高度。但要說明的是,如果假定真有一種完美無缺的制度和思想形態,那麼現今以西方為代表的這種民主思想很可能就並非終極形式。顯而易見,民主體制亦存在制度上的硬傷。最顯著的弊端是:程序正義並不總是等同於結果正義。

比如美國的辛普森案件。還有2018年的臺灣“九合一”選舉民進黨的潰敗,就說明了島內民主選出的領導人非常不稱職,雖民怨鼎沸,但按照法定程序,卻沒有罷免她的理由。美國的持槍法誘發的槍殺案每年層出不窮,這些都是民主走向極端產生的反作用力。西方人倡導的制度模式和文化觀念,是否是人類最理想的終極形態或唯一合理形態,隨著中國的強勢崛起,也受到國內外學者的廣泛置疑,而中國模式的合理性,是否有可持續性,是否可在其他發展中國家複製,也越來越成為東西方學者的話題焦點。

1. 中國傳統文化的優勢在哪裡?

中國傳統文化在今天受到精英層的重視,有深刻的時代原因。上述例證提請國人思考,盲信西方文化,照搬西方制度,可能並非是未來超級大國的必然選擇。當代國際大環境,漸趨美中兩極。兩國國情不同,文化傳承不同,意識形態不同,制度不同。而中國四十年韜光養晦快速崛起的歷史,也證實了中華文化的合理性和強大的生命力。

我們首先必須認識到一個基本事實:三千多年來(西周始),中華文化從來沒有淪為落後文化,中華民族也因此具有高度的文化自尊和文化自信。直至今天,中華文化的先進性隨著當代中國的崛起越來越得到世人的尊重,聯合國大廳裡懸掛的孔子名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即是明證。

如果說鄧小平的論斷“和平與發展,仍是世界的兩大主題”,直至今日仍然是時代定律,那麼相較西方的霸權文化,儒家倡導的“仁”、“和”、“謙”等理念,毫無疑問比西方文化更有優勢,其在減緩國家間衝突、促進種族和諧方面明顯更道德,也更實用,儒家思想延伸出來的處理國家外交的方法,越來越成為國與國之間交往、化解矛盾的原則。再說道家,就中國自身而言,道家提出的“無為無不為”、“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等理論,也無疑是我們這幾十年來在大國競爭時採取的韜光之術。

捆著肚子搞革命,終久不長遠。長遠的是變。《易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的古訓,正是四十年改革在理論層面的有力註腳;《易經》闡述的陰陽變化、禍福相依的道理,也幫助決策層可以從容地進行放眼四海、不計一時得失地長遠規劃,對保持國家戰略定力大有益處。可以說,國學最核心的理念不僅幫助國人樹立了文化自信,也為國家的穩定發展、長治久安提供了源頭清澈的戰略動力。

試問,世界上有哪一種文化,可以像中華文化一樣,同時提供精神層面和實踐層面的雙重動能?!

清末洋務運動領袖張之洞提出的“西學為用,中學為體”的國策,直到今天仍具現實意義。國學傳統文化“道術法”並存,其在操作層面上的可行性,也已經得到了時代驗證。西方的思想觀點可以作為借鑑,但要完全替代國學發揮的作用,不切實際,也絕無可能。

"


國學繼承與正確的文化方向


來源:正心正舉公眾號

文丨阿蹦


1. 問題的源頭在哪裡?

如果說國學於今人是無用之物,大可束之高閣,只讓少數學者窮經皓首研究就好了。當今世界多種文化並存,國學傳統文化是否有其先進性?如果拋棄國學傳統文化,有沒有可以替代並被國人接受的其他先進文化?國學復興會不會重新束縛國人的思維?會不會影響國家的文化安全甚至遲滯國家的發展?國學復興於當下的重要意義又在哪裡?

這些問題必須得到清晰的解答,方可找到正確的文化方向。

近代以來,中國受到列強侵略,一百多年的半封建半殖民歷史,逐漸讓國人失去了原有的文化自信。也因此,中國的文化精英、政治精英一直在演繹中西文化優劣的紛爭,以至這種爭執直接影響到國家文化的戰略轉型,如清末洋務運動,以及後來的五四運動。

西方的契約模式,公權力來自民眾對行使公權力者的委託,公權力受委託人的監督,而民主則能有效保證每一個人的平等權利不受他人侵犯,尤其是不受行使公權力人的侵害。我並不懷疑,也一直相信,將上層建築關進制度的牢籠,是人類在社會體制上迄今為止做出的最為成功的嘗試。

國學繼承與正確的文化方向


美國前總統小布什在就職演說上,這樣說道:“人類迄今為止所取得的最偉大的成就,不是科學技術,也不是天才的作品,而是把權力關進了籠子,我現在就是站在籠子裡對你們說話。”

這一套小政府、大國民,民主和自由的思想,是經過幾千年專制後,人類可以窮盡的智慧高度。但要說明的是,如果假定真有一種完美無缺的制度和思想形態,那麼現今以西方為代表的這種民主思想很可能就並非終極形式。顯而易見,民主體制亦存在制度上的硬傷。最顯著的弊端是:程序正義並不總是等同於結果正義。

比如美國的辛普森案件。還有2018年的臺灣“九合一”選舉民進黨的潰敗,就說明了島內民主選出的領導人非常不稱職,雖民怨鼎沸,但按照法定程序,卻沒有罷免她的理由。美國的持槍法誘發的槍殺案每年層出不窮,這些都是民主走向極端產生的反作用力。西方人倡導的制度模式和文化觀念,是否是人類最理想的終極形態或唯一合理形態,隨著中國的強勢崛起,也受到國內外學者的廣泛置疑,而中國模式的合理性,是否有可持續性,是否可在其他發展中國家複製,也越來越成為東西方學者的話題焦點。

1. 中國傳統文化的優勢在哪裡?

中國傳統文化在今天受到精英層的重視,有深刻的時代原因。上述例證提請國人思考,盲信西方文化,照搬西方制度,可能並非是未來超級大國的必然選擇。當代國際大環境,漸趨美中兩極。兩國國情不同,文化傳承不同,意識形態不同,制度不同。而中國四十年韜光養晦快速崛起的歷史,也證實了中華文化的合理性和強大的生命力。

我們首先必須認識到一個基本事實:三千多年來(西周始),中華文化從來沒有淪為落後文化,中華民族也因此具有高度的文化自尊和文化自信。直至今天,中華文化的先進性隨著當代中國的崛起越來越得到世人的尊重,聯合國大廳裡懸掛的孔子名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即是明證。

如果說鄧小平的論斷“和平與發展,仍是世界的兩大主題”,直至今日仍然是時代定律,那麼相較西方的霸權文化,儒家倡導的“仁”、“和”、“謙”等理念,毫無疑問比西方文化更有優勢,其在減緩國家間衝突、促進種族和諧方面明顯更道德,也更實用,儒家思想延伸出來的處理國家外交的方法,越來越成為國與國之間交往、化解矛盾的原則。再說道家,就中國自身而言,道家提出的“無為無不為”、“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等理論,也無疑是我們這幾十年來在大國競爭時採取的韜光之術。

捆著肚子搞革命,終久不長遠。長遠的是變。《易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的古訓,正是四十年改革在理論層面的有力註腳;《易經》闡述的陰陽變化、禍福相依的道理,也幫助決策層可以從容地進行放眼四海、不計一時得失地長遠規劃,對保持國家戰略定力大有益處。可以說,國學最核心的理念不僅幫助國人樹立了文化自信,也為國家的穩定發展、長治久安提供了源頭清澈的戰略動力。

試問,世界上有哪一種文化,可以像中華文化一樣,同時提供精神層面和實踐層面的雙重動能?!

清末洋務運動領袖張之洞提出的“西學為用,中學為體”的國策,直到今天仍具現實意義。國學傳統文化“道術法”並存,其在操作層面上的可行性,也已經得到了時代驗證。西方的思想觀點可以作為借鑑,但要完全替代國學發揮的作用,不切實際,也絕無可能。

國學繼承與正確的文化方向


3.聖人是最大的背鍋者

接下來我們要回答的是,國學復興會不會重新束縛國人的思維?會不會影響國家的文化安全甚至遲滯國家的發展?

答案是否定的。近現代有不少學人皆言,儒道文化幾千年來束縛了國人的思想,將人變成了順民。果真如此嗎?對此觀點,我也基本持否定態度。誠然,隨著時代的發展,儒道兩家的學說,有其侷限性,有少數觀點甚至是錯誤的,有些又不具備可操作性,但負責任地講,讓人變成順民,絕非孔孟初衷,絕非老莊本意。回到源頭,讓我們看看儒道創始者的著作:

老子說“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孔子言“民之所欲,天必從之”,還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孟子講“民為貴,君為輕,社稷次之”。

其所弘揚的民本思想直到今天仍熠熠生輝,哪一條是要將國人變成順民呢?

"


國學繼承與正確的文化方向


來源:正心正舉公眾號

文丨阿蹦


1. 問題的源頭在哪裡?

如果說國學於今人是無用之物,大可束之高閣,只讓少數學者窮經皓首研究就好了。當今世界多種文化並存,國學傳統文化是否有其先進性?如果拋棄國學傳統文化,有沒有可以替代並被國人接受的其他先進文化?國學復興會不會重新束縛國人的思維?會不會影響國家的文化安全甚至遲滯國家的發展?國學復興於當下的重要意義又在哪裡?

這些問題必須得到清晰的解答,方可找到正確的文化方向。

近代以來,中國受到列強侵略,一百多年的半封建半殖民歷史,逐漸讓國人失去了原有的文化自信。也因此,中國的文化精英、政治精英一直在演繹中西文化優劣的紛爭,以至這種爭執直接影響到國家文化的戰略轉型,如清末洋務運動,以及後來的五四運動。

西方的契約模式,公權力來自民眾對行使公權力者的委託,公權力受委託人的監督,而民主則能有效保證每一個人的平等權利不受他人侵犯,尤其是不受行使公權力人的侵害。我並不懷疑,也一直相信,將上層建築關進制度的牢籠,是人類在社會體制上迄今為止做出的最為成功的嘗試。

國學繼承與正確的文化方向


美國前總統小布什在就職演說上,這樣說道:“人類迄今為止所取得的最偉大的成就,不是科學技術,也不是天才的作品,而是把權力關進了籠子,我現在就是站在籠子裡對你們說話。”

這一套小政府、大國民,民主和自由的思想,是經過幾千年專制後,人類可以窮盡的智慧高度。但要說明的是,如果假定真有一種完美無缺的制度和思想形態,那麼現今以西方為代表的這種民主思想很可能就並非終極形式。顯而易見,民主體制亦存在制度上的硬傷。最顯著的弊端是:程序正義並不總是等同於結果正義。

比如美國的辛普森案件。還有2018年的臺灣“九合一”選舉民進黨的潰敗,就說明了島內民主選出的領導人非常不稱職,雖民怨鼎沸,但按照法定程序,卻沒有罷免她的理由。美國的持槍法誘發的槍殺案每年層出不窮,這些都是民主走向極端產生的反作用力。西方人倡導的制度模式和文化觀念,是否是人類最理想的終極形態或唯一合理形態,隨著中國的強勢崛起,也受到國內外學者的廣泛置疑,而中國模式的合理性,是否有可持續性,是否可在其他發展中國家複製,也越來越成為東西方學者的話題焦點。

1. 中國傳統文化的優勢在哪裡?

中國傳統文化在今天受到精英層的重視,有深刻的時代原因。上述例證提請國人思考,盲信西方文化,照搬西方制度,可能並非是未來超級大國的必然選擇。當代國際大環境,漸趨美中兩極。兩國國情不同,文化傳承不同,意識形態不同,制度不同。而中國四十年韜光養晦快速崛起的歷史,也證實了中華文化的合理性和強大的生命力。

我們首先必須認識到一個基本事實:三千多年來(西周始),中華文化從來沒有淪為落後文化,中華民族也因此具有高度的文化自尊和文化自信。直至今天,中華文化的先進性隨著當代中國的崛起越來越得到世人的尊重,聯合國大廳裡懸掛的孔子名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即是明證。

如果說鄧小平的論斷“和平與發展,仍是世界的兩大主題”,直至今日仍然是時代定律,那麼相較西方的霸權文化,儒家倡導的“仁”、“和”、“謙”等理念,毫無疑問比西方文化更有優勢,其在減緩國家間衝突、促進種族和諧方面明顯更道德,也更實用,儒家思想延伸出來的處理國家外交的方法,越來越成為國與國之間交往、化解矛盾的原則。再說道家,就中國自身而言,道家提出的“無為無不為”、“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等理論,也無疑是我們這幾十年來在大國競爭時採取的韜光之術。

捆著肚子搞革命,終久不長遠。長遠的是變。《易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的古訓,正是四十年改革在理論層面的有力註腳;《易經》闡述的陰陽變化、禍福相依的道理,也幫助決策層可以從容地進行放眼四海、不計一時得失地長遠規劃,對保持國家戰略定力大有益處。可以說,國學最核心的理念不僅幫助國人樹立了文化自信,也為國家的穩定發展、長治久安提供了源頭清澈的戰略動力。

試問,世界上有哪一種文化,可以像中華文化一樣,同時提供精神層面和實踐層面的雙重動能?!

清末洋務運動領袖張之洞提出的“西學為用,中學為體”的國策,直到今天仍具現實意義。國學傳統文化“道術法”並存,其在操作層面上的可行性,也已經得到了時代驗證。西方的思想觀點可以作為借鑑,但要完全替代國學發揮的作用,不切實際,也絕無可能。

國學繼承與正確的文化方向


3.聖人是最大的背鍋者

接下來我們要回答的是,國學復興會不會重新束縛國人的思維?會不會影響國家的文化安全甚至遲滯國家的發展?

答案是否定的。近現代有不少學人皆言,儒道文化幾千年來束縛了國人的思想,將人變成了順民。果真如此嗎?對此觀點,我也基本持否定態度。誠然,隨著時代的發展,儒道兩家的學說,有其侷限性,有少數觀點甚至是錯誤的,有些又不具備可操作性,但負責任地講,讓人變成順民,絕非孔孟初衷,絕非老莊本意。回到源頭,讓我們看看儒道創始者的著作:

老子說“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孔子言“民之所欲,天必從之”,還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孟子講“民為貴,君為輕,社稷次之”。

其所弘揚的民本思想直到今天仍熠熠生輝,哪一條是要將國人變成順民呢?

國學繼承與正確的文化方向


對秩序的強調,是儒家文化最重要的特徵之一,也一直為人詬病。但一個沒有秩序的國家,一個沒有秩序的世界,是可怕的。重要的不是秩序本身,而是我們要如何與時俱進,構建一個合理的秩序,一個能讓每一個生命個體人格尊嚴、在法律允可範疇內的個人自由得以最大保障的秩序。世界上自稱民主、自由的國家有九十多個,但真正有秩序的發達國家,只有不到三十個。對於中國而言,在建構合理的社會秩序與自由、民主兩者之間找到一個合理的平衡點,尤為迫切。中國國本穩定,得益於國民渴望秩序、渴望發展的心理,這些都是儒家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對此,我們不能粗暴地加以否定。

聖哲之學並沒有要束縛我們的思想、身體,但統治者卻不會如是想,他們要的是聽話的順民,想要順民,就必須先愚民,天平兩端經常處於不平衡狀態。後世的犬儒學人則投上所好,抓住國學經典裡某字某句加以放大,從而讓優秀的思想傳承產生了變異,而不知道底細的民眾又反過來全盤否定聖人之學。這樣的文化遊戲在歷史上反覆上演,而聖人卻成了最大的背鍋者。


·end·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

文章版權歸本平臺所有 轉載請聯繫“正心正舉”

本文由正心正舉研究院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