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動非靜 定者靜非動 賢人靜中動 覺者動恆靜

國學 心理健康 養生 睡眠 國學解碼 國學解碼 2017-08-29

有人說生命在於運動,也有人說生命在於靜養。執於一端,都非鵠的。何況對生命的認知更會有天壤之別,是身體的生命,還是精神的生命,抑或是靈性的。

今人或流行起所謂養生,相較於前不知所從何來已是一小小的進步,但養生絕不是養身,只聽到語言會生出錯解,是生命的生,不是身體的身。生命又不單是身體的生命。常人祝願,只說身體健康,少有說心理健康,靈性健康。

凡人動非靜 定者靜非動 賢人靜中動 覺者動恆靜

有願不行,還是空話。就是要身體健康,怎離得開心理心態心靈呢!它抽象了,抓不著,摸不到,就在有形看得見的身體上搞,捨本而逐末。一般不管講的動,還是靜,都偏向於身體而言,對身體的認知究竟如何,還是個問題。

講身體,或說生命,都離不開身心,相對地說,身有動靜,心更有動靜。生命只在動靜之間,從凡人到聖人都包括在內。

凡人動非靜 定者靜非動 賢人靜中動 覺者動恆靜

太極大師陳小旺

我們凡人以為動就是動,靜就是靜,說的動靜,其實都是動,唯動非靜。說的動是動,靜也是動,相對的靜或感覺靜,不大動,不管身體方面還是心理方面,都是從表相上來論的,都在動中,識性翻覆作用,心理亂得很。

究竟覺悟的稱為佛,大聖人,怎麼樣呢,動而恆靜,與普通人一樣地吃飯睡覺,上班打卡,行事作業,心不晃動,又非枯木石頭,動中恆靜,一種大定,不是一般相對的動靜之靜,用佛家的語言叫照而常寂,那伽恆在定!

凡人動非靜 定者靜非動 賢人靜中動 覺者動恆靜

以粗的分類,這中間還有兩個層次,一是羅漢,定力比較深厚,靜而非動,動靜割裂了開來,屬於靜中之靜,可以稱為定人。二是菩薩則在動靜之間,在靜中常動。有靜的內在基礎,行利生本懷。次於聖人,歸於賢人之列。雖有相似與真實之別,只要發菩提心都算。已發大心,雖未證空性,也為準菩薩,都可以辦的。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總會上道。

凡人動非靜 定者靜非動 賢人靜中動 覺者動恆靜

結為四類,凡人不覺,唯動非靜;定人小覺,唯靜非動;賢人大覺,靜中恆動;聖人圓覺,動中恆靜。

再換個視角看動靜,講動其實是就大的宏觀而言,加入了時間因素;就微觀其中某個點上來講,哪來的動呢。不在同一時間下物也不是原來的物,心也不是同樣的心,這更加微細了。

凡人動非靜 定者靜非動 賢人靜中動 覺者動恆靜

比如看電影《戰狼2》,把它解剖開來,每一幀影像都是靜止的,放在一起連續放就變成動態的了,看得好熱血啊。我們被它外在的表給騙了,我們都活在動中,越動則亂,所以是凡夫。電影哪有動靜,它本來就那樣,不動也不靜。

正如《肇論》中說“旋嵐偃嶽而常靜, 江河競注而不流,野馬飄鼓而不動,日月曆天而不周。”生命也是這樣的運作,在此動靜中,直接可以從中悟道,這是高級養生啊!

凡人動非靜 定者靜非動 賢人靜中動 覺者動恆靜

生命在於靜養或運動,不管認可哪類,不管說的是身還是心,以現代人言,身體適當動,心思少晃動,身動心靜,總是益處多多,身心健康,適合自己的要自己來,這個都可做到,不妨試試!(文/國學解碼圓明)

願超越一切的平靜與你同在!

相關閱讀:

壽95歲 60年不睡覺 45年只吃水果 怎麼做到的

【國學解碼——高大 深廣 百科式 全方位 解碼生命萬法!

國學正能量,解碼逗趣樂!如此有緣,歡喜訂、評、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