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為什麼沒有好報,看《寒窯賦》與《道德經》怎麼說

國學 道德經 呂蒙正 中國歷史 宋朝 國學社GXS 2018-11-28

從古至今,不知有多少案例可以證明,好人沒有好下場,可是如今教育仍然鼓勵我們做一個道德模範,難道人們傻嗎?這其中有什麼緣由?閱讀本文為你深度揭曉。

好人為什麼沒有好報,看《寒窯賦》與《道德經》怎麼說

首先我們來看一篇大作,作者是大名鼎鼎的北宋名臣呂蒙正。呂蒙正,字聖功,河南洛陽人,本貫東萊。北宋初年宰相。太平興國二年丁丑科狀元。呂蒙正中狀元后,授將作監丞,通判升州。後三次登上相位,封許國公,授太子太師。呂蒙正寬厚正直,對上遇禮敢言,對下則寬容有雅度。卒於北宋大中祥符四年,諡文穆,贈中書令。他的一篇妙文《寒窯賦》響徹雲霄、震撼古今。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雞兩翼,飛不過鴉。馬有千里之程,無騎不能自往;人有沖天之志,非運不能自通。蓋聞,人生在世,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文章蓋世,孔子厄於陳邦;武略超群,太公釣於渭水。顏淵命短,殊非凶惡之徒;盜跖年長,豈是善良之輩。堯帝明聖,卻生不肖之兒;瞽叟愚頑,反生大孝之子。張良原是布衣,蕭何稱謂縣吏。晏子身無五尺,封作齊國宰相;孔明臥居草廬,能作蜀漢軍師。楚霸雖雄,敗於烏江自刎;漢王雖弱,竟有萬里江山。李廣有射虎之威,到老無封;馮唐有乘龍之才,一生不遇。韓信未遇之時,無一日三餐,及至遇行,腰懸三尺玉印,一旦時衰,死於陰人之手。有先貧而後富,有老壯而少衰。滿腹文章,白髮竟然不中;才疏學淺,少年及第登科。深院宮娥,運退反為妓妾;風流妓女,時來配作夫人。青春美女,卻招愚蠢之夫;俊秀郎君,反配粗醜之婦。蛟龍未遇,潛水於魚鱉之間;君子失時,拱手於小人之下。衣服雖破,常存儀禮之容;面帶憂愁,每抱懷安之量。時遭不遇,只宜安貧守份;心若不欺,必然揚眉吐氣。初貧君子,天然骨骼生成;乍富小人,不脫貧寒肌體。天不得時,日月無光;地不得時,草木不生;水不得時,風浪不平;人不得時,利運不通。注福注祿,命裡已安排定,富貴誰不欲?人若不依根基八字,豈能為卿為相?吾昔寓居洛陽,朝求僧餐,暮宿破窖,思衣不可遮其體,思食不可濟其飢,上人憎,下人厭,人道我賤,非我不棄也。今居朝堂,官至極品,位置三公,身雖鞠躬於一人之下,而列職於千萬人之上,有撻百僚之杖,有斬鄙吝之劍,思衣而有羅錦千箱,思食而有珍饈百味,出則壯士執鞭,入則佳人捧觴,上人寵,下人擁。人道我貴,非我之能也,此乃時也、運也、命也。嗟呼!人生在世。富貴不可盡用,貧賤不可自欺。聽由天地循環,周而復始焉。
好人為什麼沒有好報,看《寒窯賦》與《道德經》怎麼說

但看古今,好人沒有好報的案例不勝枚舉,但是不代表所有好人都沒有好下場,也不代表所有壞人都是佼佼者。這一切都不是恆定的,總之,做好人不一定有好結果,做壞人也不一定是壞結果。大家都學雷鋒,雷鋒卻短壽,大家不學曹操,曹操卻“龜雖壽”。

那麼,我們究竟該何去何從,難道以後就不做好人了嗎?顯然不是。殊不知,無論好人還是壞人,決定一個人好壞結果的不止是,你是好人還是壞人。還取決於你的能力與口才,甚至環境與機遇。最重要的是,你是否順應“天道規律”做事。

老子《道德經》第七十九章:“和大怨,必有餘怨;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其中最後一句是點睛之筆。意思是,天道不會特意親近好人,也不會特意關照壞人,而常常是給予掌握規律,善於利用規律規則規矩做事的人。而很多小人為所欲也正式抓住了“人性的規律”。

好人為什麼沒有好報,看《寒窯賦》與《道德經》怎麼說

如果把結果當作一個函數,把做好事與壞事,把機遇與環境,把規律與規則,等等當作這個函數的自變量。那麼就好理解,該做好人還是壞人。好人自變量係數是正數,而壞人自變量係數是負數,但是最終函數值的“正負”不僅取決於這兩個自變量,還有別的自變量的正負。正係數加分,負係數減分,所以好人必須做,壞人堅決不做,但是不保證函數值就是正的,因為還有其它自變量因素,我們該做的就是讓其他自變量係數增加。可見,壞人的函數值最終也可能是正數,雖然壞人自變量給他減分,但是機遇與環境,規律與規則等可以給其加分。所以老子《道德經》的那句話一語道破天機:“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