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耍小動作致齊景公“驅逐”孔子,說到底還是流派之爭

國學 孔子 晏嬰 齊景公 春秋莫小談 春秋莫小談 2017-08-27

晏子和孔子,是春秋時期齊魯大地上兩顆璀璨的政治明星,同為諸子百家之列。

孔子主張“仁、義、禮、智、信”,晏子主張“禮、義、仁、忠”。二人思想有相近之處,但對世界萬物的認識,卻存在差異。

晏子耍小動作致齊景公“驅逐”孔子,說到底還是流派之爭

孔子強調個人“守禮知節”, 是為古時奴隸制度服務,而恢復周禮儀,是一種官本位思想,體現主觀唯心主義的哲學思想。晏子強調“飾法修禮以治國”,在強調君主的重要性的同時,還強調依法辦事的觀念,是一種民本位思想,體現主觀唯物主義的哲學思想。

晏子耍小動作致齊景公“驅逐”孔子,說到底還是流派之爭

仁義禮智信

實際上,孔子對晏子的評價也很矛盾,一會兒好,一會兒壞,既有“救民百姓而不誇,行補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的肯定,也有“晏子,小人也!”的批評。而晏子對孔子,卻始終不感冒。

《史記》記載,公元前522年,齊景公和晏子訪問魯國,景公問政於孔子。《論語》詳細記錄二人的對話:對於齊景公的問政,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

晏子耍小動作致齊景公“驅逐”孔子,說到底還是流派之爭

仁者愛人

孔子的意思是,國君就要像國君,臣子就要像臣子,父親就要像父親,兒子就要像兒子。景公說:哎呀,你說的對啊,如果四不像的話,即使是有糧食,我也吃不到啊!

同時,孔子還積極獻給齊景公治國之策:“政在節財。”意思是,要富日子窮過,要居安思危。

經過幾次交流,齊景公認為孔子這人還是不錯的,就準備“致廩丘以為養”——把廩丘邑這個地方,賜予孔子做封地。

晏子耍小動作致齊景公“驅逐”孔子,說到底還是流派之爭

意境圖片

就在這節骨眼上,晏子跳出來了:“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軌法;倨傲自順,不可以為下;崇喪遂哀,破產厚葬,不可以為俗;遊說乞貸,不可以為國。”

大致的意思是說:他們這一票人我多少還是瞭解的,充其量就是滑稽多辯之徒,還驕傲自滿不好管理,他們崇尚喪禮,寧願把家財搞破產了,還要講究厚葬親人,這些是不能宣揚的風俗,他們到處遊說乞討借貸,不能為國做任何貢獻。

這一劑眼藥,下的夠猛。果然,《論語》記載:齊景公待孔子曰:“吾老矣,不能用也。”言外之意就是,我啊老了,不能讓你發揮太大的作用了,你還是走吧。最後“孔子行”。

晏子耍小動作致齊景公“驅逐”孔子,說到底還是流派之爭

意境圖片

本來可以大展施政之策的孔子,就這樣被晏子的幾句話給搞黃了。這難道不算是思想流派之間的鬥爭嗎?

最後,莫小談想說幾句題外話。莫以為,晏子當然具有管仲之風,治國之能不用贅述。

晏子耍小動作致齊景公“驅逐”孔子,說到底還是流派之爭

意境圖片

但對他的胸懷,一直還保留著自己的看法。莫小談曾在微博上談他的 “兩桃殺三士”之計。此計致使齊國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三位大力士相繼自殺,愚以為甚為不妥:一是兵戰之年,你設計殺死三士,於國家不利;二是三士均曾救過景公,用計殺死國君的救命恩人,你意欲何為?三是正值楚國使齊,讓楚國看了笑話,造成了惡劣國際影響,行為有失國格。

晏嬰詭詐,不是大智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