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善其身,人間正道是滄桑

國學 人間正道是滄桑 莊子 孟子 九霄雲客 2017-06-15

獨善其身,人間正道是滄桑

俗語有云:人常咬得菜根,則百事可做。我認為這是對《菜根譚》這本書最高的褒獎了。古人早就說過:“向寬處行。”中國的語言,有其模糊性。怎麼理解這個“寬處”,其實見仁見智,不可強求一律。按照我的理想,這裡的“寬處”,應該是指大路。大路寬敞,不要走羊腸小道。按照孟子的觀點:“仁,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那“寬處”,應該是指仁義之途。人依照仁義之途而行,就處處走得通,也處處是寬寬的大路也。

人生如戲,總有適合你的角色。這樣理解,自然應該不錯,不過我還想發揮一下。孟子說的,是一種理想的狀態,實際生活中,有時並不如此。譬如“為善的受貧窮更命短,造惡的享富貴又壽延”(《竇娥冤》中的話),也是真實存在的。那麼,我們何去何從?這的確是個問題。

不過,很多時候,我們時常會覺得,善良的人,有時真感覺無路可走。那麼我們是否都來造惡呢?自然不。如果大家都選擇惡,覺得惡比善更行得通,那最後我們這個社會,就成了一個原始叢林,誰更惡,誰就生存。那太可怕了。人生如戲,想要齣戲得走正道,人間正道是滄桑。

獨善其身,人間正道是滄桑

但是要在理論上講,一切道德和法律,都是懲惡揚善。雖然說是理論上如此,事實上不一定如此。這就是說,我們的社會,有缺陷,道德和法律,沒有盡到它應盡的職責。好人流血又流淚,這樣的事,看得多了。那麼,怎麼辦?自然首先是要完善道德和法律,但有時候,這似乎不是我們能左右的,我們能左右的,只是自己如何說話行事,這的確很值得注意,畢竟人間正道是滄桑。

首先,我覺得,不能因為他人惡,我就跟著惡。人善的確可能被人欺,但除了適當保護自己之外,我所能選擇的,還是善,而不是惡。我們喜歡說憑良心辦事,良心是什麼?良心就是道德自律。你要讓自己有別於禽獸,就要選擇善,選擇道德自律。不挖坑陷害別人,不口是心非,不落井下石,不在背後捅人刀子,這就是善的基本準則。有的時候,我覺得,一個人利己是可以理解的,但絕不能損人來利己,這就是道德底線了。至於損人而不利己,那就是犯罪。

其次,我要有一個信念,世界很寬,總有我走的路,人生如戲,總有適合你的角色。不要因為這個社會道德崩潰,法網鬆弛,我就絕望或者墮落,要麼感覺無路可走,要麼為所欲為,這都是非常錯誤的。我們讀莊子的《養生主》,很佩服那個庖丁。他解牛的時候,即使筋骨交錯聚集,紛亂不堪,他卻能做到“遊刃有餘”,那是很不簡單的。解牛的過程,形同人生。人生矛盾叢集,你是被矛盾纏住脫不開身,還是一個一個把矛盾化解,從容優雅地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那就看你的智慧和氣度。

獨善其身,人間正道是滄桑

我們中國人,其實很聰明。他知道一個人要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並不簡單,所以他給出好多種答案,要你自己去選。孟子早就說過:“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這就是兩種不同的道路,並不強求一律。你可以像孔子,“知其不可而為之”;也可以像莊子,“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總之,你要明白,世界是寬的,人間正道是滄桑,總有一條自己的路好走。

通常說,人有“仕”與“隱”兩條路,其實,我覺得應該是三條。“仕”與“隱”之外,還有“遊”。通常認為道家是“隱”,我卻認為道家是“遊”,不是“隱”。莊子開篇不就是《逍遙遊》嗎?做官的,經商的,追求聲名的,是一條路,可以籠統歸到“仕”;和尚道士,以及今天一些小資,到大山深處買一塊兒地,建造自己的小天地,日日呼吸乾淨的空氣,看看藍天白雲,這可稱為“隱”;還有一些人,我覺得是“遊”。孔子說“遊於藝”,那些真正醉心藝術又沒有功名念頭的人,像毛姆小說《月亮和六便士》中的那個畫家思特里克蘭德,就可以稱之為“遊”。“遊”追求心靈自由,要麼通過文學藝術,要麼通過遊走天下,總之,是莊子所謂“人相忘於道術”的那種自在逍遙。

以上說的三條路,我個人認為,沒有優劣之分,雖然我比較喜歡“遊”,也正在按照這個理想去生活。但是我不以自己的標準為標準,我相信蘿蔔白菜,各有所愛。三條路,都可以走,但是,要有一個前提,就是我前面提到的,不能因為他人惡,我就跟著惡。有了這個前提,三條路,你走哪一條,那是你的自由,別人無權干涉。

這樣看來,世界的確是寬的,總有一條你走的路。你不要覺得無路可走,也無須羨慕別人走的路。你只走自己的路,把那個善的念頭揣在懷中,像揣著一個指南針。這樣,你按照自己的內心想法走,怎麼走,都是寬的,都不會走到懸崖邊上去。

最後強調一點,三條路,怎麼走,都是通的,只要心中揣著個指南針——善念。這個指南針千萬別丟了,一旦丟了,你就在亂走,走的自然也都是絕路。結果,就不僅可能像阮籍,“時率意獨駕,不由徑路,車跡所窮,輒慟哭而反”,還可能兩眼一抹黑,摔到懸崖底下,那就可怕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