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論語》的第一句話,就讀懂了《論語》的一半

國學 論語 孔子 儒家 靖談論語 2017-04-01

俗話說“半部《論語》治天下”,其實《論語》這本書的一半,就在第一句裡面。讀懂這第一句話,就能讀懂《論語》的一半。

讀懂《論語》的第一句話,就讀懂了《論語》的一半

所謂“治天下”,就是領導力,而學習的奧祕、領導的藝術,這第一句話裡。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這是《論語》的第一句,第一句要學好!才能學這本書。第一句學明白了,終身都會學,第一句沒學明白,這本書也不用讀了。

那麼什麼是學習?什麼是學,什麼是習?

1學,是行動反射,不是曉得些說法,是學到自己的行動中去。

《尚書》說:“學,效也。”

就是效法,就是模仿,我要學他,就是效法他,模仿他。

學習《論語》,就是模仿孔子,孔子怎麼說,我就怎麼做,孔子怎麼做,我也怎麼做,這就是模仿。

所有的學習都是模仿,我們從小牙牙學語,就是模仿大人說話,每個人都是在模仿中長大。

讀懂《論語》的第一句話,就讀懂了《論語》的一半

你注意觀察孩子對大人的模仿。

我有兩個兒子,小兒子三歲的時候,模仿他哥哥彈鋼琴,他也拿一本琴譜架在那裡,叮叮咚咚敲兩下,然後翻一頁,又叮叮咚咚胡亂敲幾下,再翻一頁,這就是模仿。他也不知道那琴譜是幹什麼的,但他觀察到鋼琴是這樣彈的。

2模仿,是學習的根本,因為模仿是行動,不是空談,是照著去做。

模仿定律,就是整個儒家思想的根基,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一切在於修身,只要我做好自己,別人自然會模仿我,從一家模仿,到一國模仿,到全天下都模仿,這就是王天下。

所以萬事只在率先垂範,我做到了,下面的人自然跟上,這就是領導力。

讀懂《論語》的第一句話,就讀懂了《論語》的一半

拿破崙的領導力——把權力的遊戲玩到極致

我如果沒做到呢,上樑不正下樑歪,肯定天下大亂。

所以“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他不聽我的,一定是我的表率還不夠。

儒家是君子之學,君子,是品德高尚的人,也指在上位的領導者。所以儒學,首先是學習學,怎麼學習;然後是自我修養和領導力。這是我們學《論語》主要要學習的內容。

3學,就是照著做。

學《論語》,就是一句一句地落實照著做,不願意照著做,就不要學,浪費時間,你願意按誰說的做,你就去學誰。全部時間花上去都不夠用,不要把時間浪費在你不願意照做的東西上。

有人說多學點不好嗎?瞭解一下嘛,增加一點“國學素養”。

不好。我們小時候教室掛的標語“學海無涯苦作舟”,原話是莊子說的,不是這個意思,原話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生命有限,學海無涯,以有限的生命去追逐無限的知識,非把自己累趴下不可!要聚焦。不準備做,就不要學。

照著做,就是習,學習的習,不是複習,是練習。

習的繁體字是習,上面一個羽字,是鳥。《說文解字》:“習,鳥數飛也。”那小鳥跟媽媽學飛行,反覆練習,終於——飛起來了!這就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說,同“悅”,喜悅。飛起來了,多高興啊!

你照著聖人說的做,最後證悟到了,果然是這樣!身修了,家齊了,國治了,天下平了,我的天吶!真是這樣!那樣的快樂,無比的快樂!

我們到不了治國平天下那位置,但你總有一個家庭,有公司,有客戶,有一個小團隊,你從《論語》的自我修養和領導力之學裡面,真的學到了,用上了,改變了自己,改變了你的小團隊,改變了公司,改變了客戶,周圍的世界都回報你,你就改變了世界,這時候不亦說乎!

所以這“習”,不是複習,你學《論語》,反覆複習,全會背誦了,又怎樣?《朱子近思錄》裡說:“明道先生以記誦博識為玩物喪志。”明道先生,是程顥,他說讀書都背得,那是玩物喪志!為什麼,因為你把它背得,往往是為了當眾表演,是學以為人,以圖人知,不是學以潤身,落實行動。王陽明也說了:“哪個要你記得?你若記得,便不曉得。你若曉得,不必記得。”

4《論語》怎麼學,是“行動學習”

如何行動?就是王陽明說的知行合一,人人皆可為聖人。如何做聖人,你把聖人說的那道理都記得了,就用在自己的日用常行,應事待人接物中,每應一事,接一物,待一人,比如灑掃應對,端茶倒水,迎來送往,每件事想一想,如果是孔子,他會怎麼做?

比如送客,孔子是要站在大門口眺望,一直到客人走遠了,不回頭了,看不見了,才轉身進屋,那我送客,也等到客人的車轉彎看不見了才停止揮手告別,轉身進屋。這樣一來,今天我送客這件事,就算是孔子來做,他也不過如此,和我一樣,這件事上,我就是聖人了,如此形成意識習慣,每件事都這樣落實下去,其修身精進,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妙不可言。

學習,是一種行動,決定行動了,就可以接著往下學習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