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詳細的孔子事蹟,全面瞭解孔子的生平

國學 孔子 儒家 叔梁紇 歷史其實很美 2017-06-07

孔子是 中國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相傳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賢人。孔子去世後,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論語》的語言簡潔精煉,含義深刻,其中有許多言論至今仍被世人視為至理。美國詩人、哲學家愛默生認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榮”。 1988年,75位諾貝爾獎的獲得者在巴黎集會,會議結束後發表聯合宣言,呼籲全世界“人類如果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就必須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裡汲取智慧。”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然而現代人大多都只知道孔子的聖人光環,卻對聖人的生平事蹟知之甚少,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孔子的生平事蹟,希望大家都孔子有更加深入的瞭解。

最詳細的孔子事蹟,全面瞭解孔子的生平

孔子的生平事蹟主要分為四個階段:

一、(1-15歲)孔子幼年時期,幼年喪父,生活艱苦

孔子生於公元前551年(魯襄公二十二年),生於魯國陬邑昌平鄉(今山東曲阜城東南)。因父母曾為生子而禱於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孔子的祖上是宋國的貴族,先祖是商朝開國君主商湯。但是後來家族逐漸沒落,算起來,孔子算是個落魄貴族。孔子的父親是叔梁紇,傳說叔梁紇的正妻施氏,生了九個女兒卻沒有一個兒子,娶顏氏的小女兒顏徵在為妾。顏徵在時年不滿二十歲,而叔梁紇已經六十六歲,年齡相差懸殊,兩人為婚於禮不合,夫妻在尼山居住並且懷孕,故謂之“野合”。孔子生而七漏,頭上圩頂(意為頭頂凹陷),又因其母曾禱於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

但是孔子父親在孔子不到三歲的時候就去世了,其母顏徵在帶著他移居曲阜闕里,生活非常艱難。其他對於孔子幼年的事蹟史書記載很少,但是可以猜測,孔子幼年一定是過得非常艱苦的,這也促使他在15歲的時候就已意識到要努力學習做人與生活之本領,故他曾經說過“吾十有五而志於學”。(《論語·為政》)。

最詳細的孔子事蹟,全面瞭解孔子的生平

二、(15-30歲),“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15歲開始,孔子開始如飢似渴利用一切機會學習,在17歲時,其母也過世,正在這一年,魯國貴族季氏宴請士一級貴族,孔子去赴宴,被季氏家臣陽虎拒之門外。

19歲時,迎娶了宋國人丌官氏之女為妻。20歲時,丌官氏生子,正值當年魯昭公賜鯉魚於孔子,故給其子起名為鯉,字伯魚。也是在這一年,孔子開始走上仕途,對國家大事非常關注,也經常思考治國安邦的道理。這一年,孔子只是個管理倉庫的小官。

21歲,孔子改作乘田,管理畜牧。

27歲,當時的大學者郯子來到魯國朝見,孔子向郯子詢問郯國古代官制。同時也在這個時候,孔子開始開班私人學校,傳道受業。

孔子到30歲時,已有些名氣,所以自稱三十歲前後有所成就。這一年,齊景公與晏嬰來出訪魯國時召見了孔子,與他討論秦穆公稱霸的問題,孔子由此結識了齊景公。

最詳細的孔子事蹟,全面瞭解孔子的生平

三、(30-40歲)”三十而立”

30歲的孔子已經在當時略有名氣,起碼也可以自力更生了,但是還是略顯青澀,深知自己還需要繼續努力向賢者學習。

34歲,孟懿子和南宮敬叔學禮於孔子。孔子與南宮敬叔適周問禮於老聃,問樂於萇弘

35歲的時候(公元前517年),魯國發生內亂,孔子到了齊國,第二年,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得到齊景公的賞識,景公欲以尼溪之田封孔於,被晏子阻止。孔子在齊聞《韶》樂,如醉如痴,三月不知肉味。但是齊國的大夫不喜歡孔子,想謀害他,在齊的第三年,孔子回到了魯國。

38歲的時候,晉魏獻子執政,舉賢才不論親疏。孔子認為這是義舉,說:“近不失親,遠不失舉,可謂義矣。”、

39歲冬天晉鑄刑鼎,孔子說“晉其亡乎,失其度矣。”

在這十年間,孔子歷經沉浮,對很多事情都看的比較清楚,所以總結說:“四十而不惑”。

最詳細的孔子事蹟,全面瞭解孔子的生平

四、(40-50歲)“四十而不惑”。

48歲,季氏家臣陽虎擅權日重。孔子稱之為“陪臣執國命”。故孔子辭去官職,退而修《詩》、《書》、《禮》、《樂》,弟子彌眾,至自遠方,莫不受業焉。陽虎想見孔子,孔子不想見陽虎、後二人在路上相遇。陽虎勸孔子出仕,孔子沒有明確表態。可見當時孔子確實已經大有名氣,而且也開始形成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為政理想和處事原則。到50歲時,已經把很多時間的很多事情都看的很清楚,故有“五十而知天命”

最詳細的孔子事蹟,全面瞭解孔子的生平

五、(50-60)“六十而耳順”

51歲-52歲,孔子為中都宰,治理中都一年,卓有政績,四方則之。

52歲-54歲由中都宰升小司空,後升大司寇,攝相事。在當大司寇期間,孔子積極採取了很多措施革新魯國的政治,把一些大凶大惡之徒殺死暴屍三日,從此魯國大治。

有一次定公與齊侯相會於夾谷。孔子事先對齊國邀魯君會於夾谷有所警惕和準備,故不僅使齊國劫持定公的陰謀未能得逞,而且逼迫齊國答應歸還侵佔魯國的鄆、鄵、龜陰等土地。

為削弱三桓,採取墮三都的措施。叔孫氏與季孫氏為削弱家臣的勢力,支持孔子的這一主張,但此一行動受孟孫氏家臣公斂處父的抵制,孟孫氏暗中支持公斂處父。墮三都的行動半途而廢。

55歲的時候,齊國為了離間魯國君臣,送80名美女到魯國。季桓子接受了女樂,君臣迷戀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與季氏出現不和。孔子離開魯國到了衛國。

十月,孔子受讒言之害,離開衛國前往陳國。路經匡地,被圍困。後經蒲地,遇公叔氏叛衛, 孔子與弟子又被圍困。後又返回衛都。

56歲,子見南子。

57歲,去衛居魯。58歲,孔子居魯,吳國使人聘魯,就“骨節專車”一事問於孔子。59歲,孔子由魯至衛。衛靈公問陳(陣)於孔子,孔子婉言拒絕了衛靈公。孔子在衛國住不下去,去衛西行。經過曹國到宋國。宋司馬桓討厭孔子,揚言要加害孔子,孔子微服而行。

可見孔子在這段時間是孔子從政取得一定成就也是開始失意的時期,官場上面的爾慮我詐,阿諛逢迎一定接觸不少,到了60歲的時候“六十而耳順”。在過鄭到陳國時,在鄭國都城與弟子失散獨自在東門等候弟子來尋找,被人嘲笑,稱之為”累累若喪家之犬”。孔子欣然笑曰:“然哉,然哉!”

最詳細的孔子事蹟,全面瞭解孔子的生平

六、(60-70)“六十而耳順”

62歲,孔子自蔡到葉。葉公問政於孔子,並與孔子討論有關正直的道德問題。

63歲,孔子與弟子在陳蔡之間被困絕糧,許多弟子因困餓而病,後被楚人相救。

64歲,孔子在衛。主張在衛國為政先要正名。

68歲,孔子弟子冉有帥魯師與齊戰,獲勝。季康子問冉有指揮才能從何而來?冉有答曰“學之於孔子”。季康子派人以幣迎孔于歸魯。

69歲,孔子仍有心從政然不被用。孔子繼續從事教育及整理文獻工作。

70歲,孔子最喜歡的弟子顏回去世,孔子十分悲傷

這一階段,孔子游歷列國,可以說是非常落魄,“累累若喪家之犬”,但是這個時候孔子卻也將自己的學說在各國宣揚開來,得到許多士子的跟隨。

最詳細的孔子事蹟,全面瞭解孔子的生平

人生最後階段(70-73歲)“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71歲,狩獵獲麟。孔了認為這不是好徵兆,說:“吾道窮矣”。於是停止修《春秋》。

72歲,孔子聞衛國政變,預感到子路有生命危險。子路果然被害。孔子十分難過

73歲,四月,孔子患病,不愈而卒。葬於魯城北。魯哀公誄之曰:“?天不弔,不潎遺一老,俾屏餘一人以在位,煢煢餘在疚,嗚呼哀哉!尼父!無自律”。不少弟子為之守墓三年,子貢為之守墓六年。弟子及魯人從墓而家者上百家,得名孔裡。孔子的故居改為廟堂,孔子受到人們的奉祀。

最詳細的孔子事蹟,全面瞭解孔子的生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