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先知先覺者郭嵩燾:他被選擇性遺忘了許多年

郭嵩燾像

大約在十年前,我曾專門去湘陰尋訪中國近代史上著名人物郭嵩燾的故居。但是,那次尋訪頗很令人失望。我徘徊在湘陰縣城十字街,幾經打聽,竟無人知道郭嵩燾故居在何處,許多人甚至對郭嵩燾這個名字十分陌生。最後,有當地人指著一片破舊不堪的磚瓦房說,這裡以前叫郭家大院,但不知道是不是郭嵩燾故居。離開時,我覺得湘陰人對不住這位本土先賢。

近代湖南人才輩出,崛起於太平天國運動時期的湘軍群體,尤其引人矚目。遺憾的是,人們對湘軍領袖曾國藩、左宗棠等人耳熟能詳,卻選擇性遺忘了更具有遠見卓識的時代先驅者郭嵩燾。實際上,湘軍群體中被譽為晚清中興名臣的曾國藩、左宗棠等人,只是暫時挽救了搖搖欲墜的大清帝國,所謂的中興不過是延緩了大清帝國的覆亡時間。放眼歷史長河,作為近代“清醒看世界第一人”的郭嵩燾,才是真正找到了國家與民族圖強出路的先知先覺者。

晚清先知先覺者郭嵩燾:他被選擇性遺忘了許多年

近代清醒看世界第一人

郭嵩燾(1818-1891年),字伯琛,號筠仙,晚號玉池老人,湖南湘陰縣人。郭嵩燾出身於書香門第,自幼聰穎過人,出口成章。11歲時去買筆,店主出聯囑對“小相公三元及第”,他隨口應對“大老闆四季發財”。18歲就讀於長沙嶽麓書院,與同學曾國藩、劉蓉結為至交。19歲中舉人,嗣後十年間五次參加會試,直到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才考中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不久,丁憂回籍。太平天國運動爆發後,郭嵩燾入曾國藩幕府參與機務。曾國藩編練湘軍水師,最初就是由郭嵩燾提出來的。咸豐六年(1856年),郭嵩燾赴上海為湘軍購置洋槍洋炮,始結識西洋人,接觸自然科學知識。後經江西巡撫張芾保奏,授翰林院編修。郭嵩燾的官宦生涯中,先後擔任過蘇鬆糧儲道、兩淮糧運使、廣東巡撫等職。受經世致用思想影響,他悉心研究洋務,發表過許多獨特見解。

光緒元年(1875年),清政府籌議興辦洋務,郭嵩燾在上呈總理衙門的《條陳海防事宜》一文中,提出了自己與眾不同的主張和觀點:“西洋立國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賈、造船、制器,相輔以益其富強,又末中之一節也。”他認為,西方強盛之本在於政教制度,堅船利炮只是其末。如果只學習西方技術,而不效仿其政教制度,那是捨本逐末,難以達到富國強兵的目的。郭嵩燾將對西方的認識從器物層面推進至政教的層面,在當時無疑十分“超前”,以致備受非議。

晚清先知先覺者郭嵩燾:他被選擇性遺忘了許多年

郭嵩燾塑像

恰在此時,雲南發生了“馬嘉理事件”。英國駐華使館翻譯馬嘉理,以考察商貿為由,帶領一支由193名英國官員、商人、軍官、士兵組成的勘探隊,從緬甸進入雲南。因當地民眾阻止,英軍開槍打死數人。當地民眾奮起抵抗,打死了馬嘉理及其4名隨員。英國藉此事件,強迫清政府簽訂了《煙臺條約》。條約中規定清政府必須派出公使前往英國道歉。所以,清政府任命思想比較開放的郭嵩燾為兵部侍郎候補,充任出使英國大臣,赴英“通好謝罪”。郭嵩燾因此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位駐外公使。

出使外國在今天看來是一份美差,但在閉關鎖國的清代卻被許多人視為奇恥大辱。湖南某守舊文人甚至撰聯諷刺:“出乎其類,拔乎其萃,不容於堯舜之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郭嵩燾的親朋好友也紛紛勸他辭掉這份費力不討好的差使,但郭嵩燾不為所動,決心忍辱負重,毅然出使。

光緒二年十月十七日(1876年12月2日),郭嵩燾率副使劉錫鴻等隨員30餘人,從上海乘英輪漂洋出海,途經香港、新加坡、錫蘭、馬耳他等地,於十二月初九(1877年1月21日)抵達英國倫敦。赴英途中,郭嵩燾將所見所聞及自己的感想逐日詳記。到倫敦後,他將這2萬餘字的日記,輯為一書,取名《使西紀程》。然後寄回中國,讓總理衙門刊刻,供國內人士研究參考。

晚清先知先覺者郭嵩燾:他被選擇性遺忘了許多年

《使西紀程》

沒想到《使西紀程》刊刻後在國內引起了軒然大波。由於郭嵩燾在書中盛讚西方政教制度,批評中國“虛驕”、“閉塞”,因而遭到了頑固派的群起而攻之。頑固派謾罵郭嵩燾“中洋毒”,是“檜黨”。翰林院編修何金壽還參劾他“有二心於英國,想對英國稱臣”。總之,一頂“賣國賊”的大帽子扣到了郭嵩燾頭上。由於士大夫輿論洶洶,慈禧太后只好下令將《使西紀程》毀板,禁止流傳。

郭嵩燾在出使期間,積極開展外交工作,精心考察研究西方政治、經濟、科學、國防、民俗、教育等各方面的情況,向清廷提出效法西方修鐵路、設電報、開礦山、辦工廠等許多建議。目睹英國的禁毒措施,郭嵩燾感慨萬千,兩次上疏要求清政府嚴禁鴉片。鑑於中外交往日益增多,郭嵩燾建議清政府設立領事保護華僑,制定通商則例解決中外糾紛。後來,郭嵩燾又兼出使法國大臣。在外交活動中,郭嵩燾不卑不亢,分寸合度,既保護了中國權益,又給駐在國留下了良好印象。如英國太古洋行輪船撞沉華商鹽船事件和英商怡和洋行僱員槍殺廈門漁民事件,通過郭嵩燾交涉,迫使英方賠償了損失。《光緒政要》中記載:“郭嵩燾在西洋三年,考究利病,知無不言,其品望最為西人敬服。”慈禧太后也說:“郭嵩燾是個好政事人,其出使之後所辦之事不少。”

但是,樂於依照國際慣例處理外交事務的郭嵩燾,卻遭到了頑固守舊的副使劉錫鴻的傾軋。劉錫鴻指責郭嵩燾有“三大罪”:一是參觀甲敦炮臺時披了洋人的衣服,即使凍死也不應該披;二是會見巴西國王時擅自起立,堂堂天朝不應該向小國國王致敬;三是在柏金宮殿聽音樂時多次取閱音樂單,這是仿效洋人之所為。這三大罪狀顯然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而且都合乎國際禮儀。但傳到國內後,頑固派卻趁機大做文章,紛紛要求將郭嵩燾撤職查辦。

晚清先知先覺者郭嵩燾:他被選擇性遺忘了許多年

郭氏宗祠

光緒五年正月(1879年2月),年逾花甲的郭嵩燾不堪忍受頑固派的詆譭,滿懷憂憤之情辭職歸國。到達上海後,大約對滿清朝廷深感失望,郭嵩燾未進京覆命,而是託病直接回了湖南老家。然而,令郭嵩燾沒想到的是,家鄉不僅沒有成為這位遊子療傷的避風港,反而讓他傷得更深。當年閏三月十五日(5月5日),他乘坐小火輪抵達長沙時,地方官吏竟遲遲不準小火輪靠岸。儘管此時郭嵩燾欽差使臣的官銜暫並未解除,但自巡撫以下的地方官員都對他傲慢無禮。一些保守士紳還聚集明倫堂,聲討其罪,並揚言燒燬其乘坐的火輪。還有人在街頭張貼大字報,口誅筆伐郭嵩燾“勾通洋人”。家鄉人的愚昧無知和無理取鬧,使郭嵩燾在憤懣之餘,心灰意懶。此後,他退出官場,潛心著述和講學,在孤獨和疾病折磨中度過晚年。

光緒十七年(1891年)六月,郭嵩燾病逝於長沙,享年73歲。他去世後,當年的同榜進士兼一生的知己李鴻章,曾上奏請求為郭嵩燾賜諡、立傳,但未獲朝廷批准。清廷給出的理由是:“郭嵩燾出使外洋,所著的書籍,頗受外界爭議,所以不為其追贈諡號。”滿清朝廷這種頑固不化的態度,註定了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必然失敗,也為辛亥革命埋下了伏筆。

其實,有沒有諡號絲毫不影響郭嵩燾的人生價值與歷史地位。歷史長河中,先行者的思想必將熠熠發光。正如郭嵩燾“流傳百代千齡後,定識人間有此人”詩中的預言,歷史一定會記住他的名字。2018年12月16日,郭嵩燾誕辰200週年紀念大會暨郭嵩燾紀念館開館儀式在他的故鄉湘陰舉行。湘陰人乃至湖南人,終於對這位逝去一百多年的先賢表達了應有的敬仰。(文/謝志東)

晚清先知先覺者郭嵩燾:他被選擇性遺忘了許多年

郭嵩燾誕辰200週年紀念大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