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這不是郭敬明的時代了。

他在微博上發了一張自拍:黑色短髮服帖地被帽簷壓住,戴循規蹈矩的圓框眼鏡,疲憊與憔悴都刻在眉眼間。

令人不禁想問,郭敬明到底怎麼了?

遙想當年,縱使夾雜影評人的脣槍舌劍,郭敬明仍然意氣風發地帶著《小時代》打破國產電影單日票房記錄。

從小鎮少年到暢銷書作家,直至票房過億的導演,那時郭敬明洋洋得意:我就是當代中國夢的典型代表。

嚐到了甜頭,他繼續改編《爵跡》,妄圖複製成功。不曾料到票房慘淡,到了第二部更因一些“天災人禍”,上映遙遙無期。

這些年裡,郭敬明逐漸沉寂,國產電影發生著天翻地覆的變革。受追捧的電影是《流浪地球》與《哪吒》,有口碑,也不乏票房。郭敬明們擅長的堆積精美畫面與強烈情緒引導,早已不再吃香。

如果有一個長鏡頭,跟隨2002年的郭敬明,經歷人生浮沉與諸多爭議,最後定格到如今,正應了《桃花扇》裡那句唱詞:

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


"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這不是郭敬明的時代了。

他在微博上發了一張自拍:黑色短髮服帖地被帽簷壓住,戴循規蹈矩的圓框眼鏡,疲憊與憔悴都刻在眉眼間。

令人不禁想問,郭敬明到底怎麼了?

遙想當年,縱使夾雜影評人的脣槍舌劍,郭敬明仍然意氣風發地帶著《小時代》打破國產電影單日票房記錄。

從小鎮少年到暢銷書作家,直至票房過億的導演,那時郭敬明洋洋得意:我就是當代中國夢的典型代表。

嚐到了甜頭,他繼續改編《爵跡》,妄圖複製成功。不曾料到票房慘淡,到了第二部更因一些“天災人禍”,上映遙遙無期。

這些年裡,郭敬明逐漸沉寂,國產電影發生著天翻地覆的變革。受追捧的電影是《流浪地球》與《哪吒》,有口碑,也不乏票房。郭敬明們擅長的堆積精美畫面與強烈情緒引導,早已不再吃香。

如果有一個長鏡頭,跟隨2002年的郭敬明,經歷人生浮沉與諸多爭議,最後定格到如今,正應了《桃花扇》裡那句唱詞:

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不被接受

如今我們談論郭敬明,一味批判毫無意義,捧成成功學範例又並不恰當。

性侵、抄襲、虛榮……和郭敬明相關的每個爭議都顯得觸目驚心。郭敬明身上的重重標籤令他彷彿筆下的人物,始終與真實世界有著一層厚厚的隔膜。

兩次獲獎,幾本小說,將這個川渝邊陲少年帶到原本不屬於他的世界。

2002年,郭敬明第二次獲得新概念作文大賽,此時韓寒名氣已經如日中天,不同於韓寒的叛逆,出版社的編輯們瞄準了郭敬明擅長描寫的青春傷痕文風,又恰好需要推出“第二個韓寒”。

編輯們琢磨了陣子,行,就他吧。


"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這不是郭敬明的時代了。

他在微博上發了一張自拍:黑色短髮服帖地被帽簷壓住,戴循規蹈矩的圓框眼鏡,疲憊與憔悴都刻在眉眼間。

令人不禁想問,郭敬明到底怎麼了?

遙想當年,縱使夾雜影評人的脣槍舌劍,郭敬明仍然意氣風發地帶著《小時代》打破國產電影單日票房記錄。

從小鎮少年到暢銷書作家,直至票房過億的導演,那時郭敬明洋洋得意:我就是當代中國夢的典型代表。

嚐到了甜頭,他繼續改編《爵跡》,妄圖複製成功。不曾料到票房慘淡,到了第二部更因一些“天災人禍”,上映遙遙無期。

這些年裡,郭敬明逐漸沉寂,國產電影發生著天翻地覆的變革。受追捧的電影是《流浪地球》與《哪吒》,有口碑,也不乏票房。郭敬明們擅長的堆積精美畫面與強烈情緒引導,早已不再吃香。

如果有一個長鏡頭,跟隨2002年的郭敬明,經歷人生浮沉與諸多爭議,最後定格到如今,正應了《桃花扇》裡那句唱詞:

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不被接受

如今我們談論郭敬明,一味批判毫無意義,捧成成功學範例又並不恰當。

性侵、抄襲、虛榮……和郭敬明相關的每個爭議都顯得觸目驚心。郭敬明身上的重重標籤令他彷彿筆下的人物,始終與真實世界有著一層厚厚的隔膜。

兩次獲獎,幾本小說,將這個川渝邊陲少年帶到原本不屬於他的世界。

2002年,郭敬明第二次獲得新概念作文大賽,此時韓寒名氣已經如日中天,不同於韓寒的叛逆,出版社的編輯們瞄準了郭敬明擅長描寫的青春傷痕文風,又恰好需要推出“第二個韓寒”。

編輯們琢磨了陣子,行,就他吧。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那一年,郭敬明19歲,考上了上海大學,他的生活被撕裂成兩面。

一方面,他是被視作比肩韓寒的另一位少年作家。攝影機與照相機不停捕捉他的窘況,“自己小小的一個人,被突然抓到公眾面前”。

另一方面,他是全班同學裡唯一的外地人,哪怕他在第一年就學會了上海話,身處異鄉的孤獨與落差感仍裹挾著他:

周圍的同學都在用最新款的手機,在穿名牌時,我永遠在用最老土的手機,什麼都不能穿。當我不能去餐廳吃飯,只能吃食堂的時候,就會覺得這個城市不屬於我。

不被這所城市接受體現在細枝末節。

母親去上海看望他,兩人走到地鐵站,這是郭母第一次坐地鐵,還不知如何刷卡進站,已經進站的郭敬明正急著,地鐵工作人員不緊不慢地走過來,用卡貼近感應區,嘴裡不停嘟囔著:“冊那,戇色特了。(注:笨死了)”

始終點頭道謝的母親沒聽懂,第一年就學會上海話的郭敬明聽懂了。

"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這不是郭敬明的時代了。

他在微博上發了一張自拍:黑色短髮服帖地被帽簷壓住,戴循規蹈矩的圓框眼鏡,疲憊與憔悴都刻在眉眼間。

令人不禁想問,郭敬明到底怎麼了?

遙想當年,縱使夾雜影評人的脣槍舌劍,郭敬明仍然意氣風發地帶著《小時代》打破國產電影單日票房記錄。

從小鎮少年到暢銷書作家,直至票房過億的導演,那時郭敬明洋洋得意:我就是當代中國夢的典型代表。

嚐到了甜頭,他繼續改編《爵跡》,妄圖複製成功。不曾料到票房慘淡,到了第二部更因一些“天災人禍”,上映遙遙無期。

這些年裡,郭敬明逐漸沉寂,國產電影發生著天翻地覆的變革。受追捧的電影是《流浪地球》與《哪吒》,有口碑,也不乏票房。郭敬明們擅長的堆積精美畫面與強烈情緒引導,早已不再吃香。

如果有一個長鏡頭,跟隨2002年的郭敬明,經歷人生浮沉與諸多爭議,最後定格到如今,正應了《桃花扇》裡那句唱詞:

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不被接受

如今我們談論郭敬明,一味批判毫無意義,捧成成功學範例又並不恰當。

性侵、抄襲、虛榮……和郭敬明相關的每個爭議都顯得觸目驚心。郭敬明身上的重重標籤令他彷彿筆下的人物,始終與真實世界有著一層厚厚的隔膜。

兩次獲獎,幾本小說,將這個川渝邊陲少年帶到原本不屬於他的世界。

2002年,郭敬明第二次獲得新概念作文大賽,此時韓寒名氣已經如日中天,不同於韓寒的叛逆,出版社的編輯們瞄準了郭敬明擅長描寫的青春傷痕文風,又恰好需要推出“第二個韓寒”。

編輯們琢磨了陣子,行,就他吧。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那一年,郭敬明19歲,考上了上海大學,他的生活被撕裂成兩面。

一方面,他是被視作比肩韓寒的另一位少年作家。攝影機與照相機不停捕捉他的窘況,“自己小小的一個人,被突然抓到公眾面前”。

另一方面,他是全班同學裡唯一的外地人,哪怕他在第一年就學會了上海話,身處異鄉的孤獨與落差感仍裹挾著他:

周圍的同學都在用最新款的手機,在穿名牌時,我永遠在用最老土的手機,什麼都不能穿。當我不能去餐廳吃飯,只能吃食堂的時候,就會覺得這個城市不屬於我。

不被這所城市接受體現在細枝末節。

母親去上海看望他,兩人走到地鐵站,這是郭母第一次坐地鐵,還不知如何刷卡進站,已經進站的郭敬明正急著,地鐵工作人員不緊不慢地走過來,用卡貼近感應區,嘴裡不停嘟囔著:“冊那,戇色特了。(注:笨死了)”

始終點頭道謝的母親沒聽懂,第一年就學會上海話的郭敬明聽懂了。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好不容易有所積蓄,郭敬明立馬給父親買了一輛二十萬的車,次日就被媒體譏笑為“窮人乍富”的暴發戶嘴臉,後來在和父親的電話裡,他曾提及,父親全然不知報道中的惡意,反倒笑得憨直。

郭敬明比同齡人更早認識到,生命的底色中,苦比甜多。

憤懣與悲傷被他宣洩於紙上,筆下的年輕人經歷著物質的急劇衝撞,抓住了主流文化中的邊緣文化,所得榮耀彷彿為他加冕。

更重要的是,能順道掙了錢。

不料光環沒有多久,隨著作家莊羽的起訴,郭敬明的名字在之後的十幾年裡與抄襲綁定在一起,文本大量相似之處讓他百口莫辯。

那段時間裡,郭敬明成了眾人唾棄,媒體成日盯著他的動向,都想搶得一手資源,其中有個節目,早前已經確定圍繞的是傳統書法的主題。

到了現場,主持人卻始終在追問有關抄襲的事情,每個問題都難以招架,“他們的問題非常尖銳,就是擺明要看你崩潰的樣子。”郭敬明藉口說要去洗手間,主持人和攝像人員立馬跟上,話外音是“他已經情緒失控”。

一門之隔,郭敬明整個人愣住了,只能把自己關在隔間裡。

事實上,公眾對郭敬明的爭議也不僅與抄襲相關。

越被排斥,令人越想融入其中。為了重塑公眾形象,他不停參加深度訪談,與教授文人相對而坐。那年恰好有個榜單,評選中國讀者最愛的十大作家,其中他的名次排在文學巨匠曹雪芹之前。主持人竇文濤嬉笑,問他:你怎麼看?

郭敬明的回答有些官方,他與韓寒是某個時間段里人們的閱讀選擇,而如曹雪芹、巴金代表的則能在任何時代找到共鳴。

主持人和教授不置可否,看過這期節目的觀眾在論壇討論,幾位文化圈人物顯然瞧不上這郭敬明啊。

"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這不是郭敬明的時代了。

他在微博上發了一張自拍:黑色短髮服帖地被帽簷壓住,戴循規蹈矩的圓框眼鏡,疲憊與憔悴都刻在眉眼間。

令人不禁想問,郭敬明到底怎麼了?

遙想當年,縱使夾雜影評人的脣槍舌劍,郭敬明仍然意氣風發地帶著《小時代》打破國產電影單日票房記錄。

從小鎮少年到暢銷書作家,直至票房過億的導演,那時郭敬明洋洋得意:我就是當代中國夢的典型代表。

嚐到了甜頭,他繼續改編《爵跡》,妄圖複製成功。不曾料到票房慘淡,到了第二部更因一些“天災人禍”,上映遙遙無期。

這些年裡,郭敬明逐漸沉寂,國產電影發生著天翻地覆的變革。受追捧的電影是《流浪地球》與《哪吒》,有口碑,也不乏票房。郭敬明們擅長的堆積精美畫面與強烈情緒引導,早已不再吃香。

如果有一個長鏡頭,跟隨2002年的郭敬明,經歷人生浮沉與諸多爭議,最後定格到如今,正應了《桃花扇》裡那句唱詞:

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不被接受

如今我們談論郭敬明,一味批判毫無意義,捧成成功學範例又並不恰當。

性侵、抄襲、虛榮……和郭敬明相關的每個爭議都顯得觸目驚心。郭敬明身上的重重標籤令他彷彿筆下的人物,始終與真實世界有著一層厚厚的隔膜。

兩次獲獎,幾本小說,將這個川渝邊陲少年帶到原本不屬於他的世界。

2002年,郭敬明第二次獲得新概念作文大賽,此時韓寒名氣已經如日中天,不同於韓寒的叛逆,出版社的編輯們瞄準了郭敬明擅長描寫的青春傷痕文風,又恰好需要推出“第二個韓寒”。

編輯們琢磨了陣子,行,就他吧。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那一年,郭敬明19歲,考上了上海大學,他的生活被撕裂成兩面。

一方面,他是被視作比肩韓寒的另一位少年作家。攝影機與照相機不停捕捉他的窘況,“自己小小的一個人,被突然抓到公眾面前”。

另一方面,他是全班同學裡唯一的外地人,哪怕他在第一年就學會了上海話,身處異鄉的孤獨與落差感仍裹挾著他:

周圍的同學都在用最新款的手機,在穿名牌時,我永遠在用最老土的手機,什麼都不能穿。當我不能去餐廳吃飯,只能吃食堂的時候,就會覺得這個城市不屬於我。

不被這所城市接受體現在細枝末節。

母親去上海看望他,兩人走到地鐵站,這是郭母第一次坐地鐵,還不知如何刷卡進站,已經進站的郭敬明正急著,地鐵工作人員不緊不慢地走過來,用卡貼近感應區,嘴裡不停嘟囔著:“冊那,戇色特了。(注:笨死了)”

始終點頭道謝的母親沒聽懂,第一年就學會上海話的郭敬明聽懂了。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好不容易有所積蓄,郭敬明立馬給父親買了一輛二十萬的車,次日就被媒體譏笑為“窮人乍富”的暴發戶嘴臉,後來在和父親的電話裡,他曾提及,父親全然不知報道中的惡意,反倒笑得憨直。

郭敬明比同齡人更早認識到,生命的底色中,苦比甜多。

憤懣與悲傷被他宣洩於紙上,筆下的年輕人經歷著物質的急劇衝撞,抓住了主流文化中的邊緣文化,所得榮耀彷彿為他加冕。

更重要的是,能順道掙了錢。

不料光環沒有多久,隨著作家莊羽的起訴,郭敬明的名字在之後的十幾年裡與抄襲綁定在一起,文本大量相似之處讓他百口莫辯。

那段時間裡,郭敬明成了眾人唾棄,媒體成日盯著他的動向,都想搶得一手資源,其中有個節目,早前已經確定圍繞的是傳統書法的主題。

到了現場,主持人卻始終在追問有關抄襲的事情,每個問題都難以招架,“他們的問題非常尖銳,就是擺明要看你崩潰的樣子。”郭敬明藉口說要去洗手間,主持人和攝像人員立馬跟上,話外音是“他已經情緒失控”。

一門之隔,郭敬明整個人愣住了,只能把自己關在隔間裡。

事實上,公眾對郭敬明的爭議也不僅與抄襲相關。

越被排斥,令人越想融入其中。為了重塑公眾形象,他不停參加深度訪談,與教授文人相對而坐。那年恰好有個榜單,評選中國讀者最愛的十大作家,其中他的名次排在文學巨匠曹雪芹之前。主持人竇文濤嬉笑,問他:你怎麼看?

郭敬明的回答有些官方,他與韓寒是某個時間段里人們的閱讀選擇,而如曹雪芹、巴金代表的則能在任何時代找到共鳴。

主持人和教授不置可否,看過這期節目的觀眾在論壇討論,幾位文化圈人物顯然瞧不上這郭敬明啊。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 黃永玉

郭敬明還參加過與自己畫風完全不符的《藝術人生》,其中有一期讓他採訪畫家黃永玉,滿布古董的宅子,清朝的鳥籠,連宅子外的戲臺上也是京劇大師梅葆玖唱過的。

崇尚奢侈的郭敬明也嗔目結舌,一副劉姥姥進大觀園的模樣,老爺子對來客向來和善,郭敬明敞開心扉,坦然自己身處非議的困惑,黃永玉也靜靜聽著。

臨走時,還贈了他幅親自繪製的字畫,上面赫然寫著:“五鹿嶽嶽,朱雲折其角”。

這是西漢時期的典故,形容人能言善辯,含義可褒可貶,老爺子心血來潮贈的作品卻讓郭敬明感動不已,回去就寫了篇博客,字裡行間只恨不得將他與黃永玉形容成忘年之交。

他以為這是被圈子接納的證明,可不久後,《中國新聞週刊》的記者去探訪黃永玉,採訪間隙提到郭敬明,記者問道,您是不是很喜歡這個小輩?

老爺子想都沒想,毫不留情地否認:沒有很喜歡他,一點也沒有。


"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這不是郭敬明的時代了。

他在微博上發了一張自拍:黑色短髮服帖地被帽簷壓住,戴循規蹈矩的圓框眼鏡,疲憊與憔悴都刻在眉眼間。

令人不禁想問,郭敬明到底怎麼了?

遙想當年,縱使夾雜影評人的脣槍舌劍,郭敬明仍然意氣風發地帶著《小時代》打破國產電影單日票房記錄。

從小鎮少年到暢銷書作家,直至票房過億的導演,那時郭敬明洋洋得意:我就是當代中國夢的典型代表。

嚐到了甜頭,他繼續改編《爵跡》,妄圖複製成功。不曾料到票房慘淡,到了第二部更因一些“天災人禍”,上映遙遙無期。

這些年裡,郭敬明逐漸沉寂,國產電影發生著天翻地覆的變革。受追捧的電影是《流浪地球》與《哪吒》,有口碑,也不乏票房。郭敬明們擅長的堆積精美畫面與強烈情緒引導,早已不再吃香。

如果有一個長鏡頭,跟隨2002年的郭敬明,經歷人生浮沉與諸多爭議,最後定格到如今,正應了《桃花扇》裡那句唱詞:

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不被接受

如今我們談論郭敬明,一味批判毫無意義,捧成成功學範例又並不恰當。

性侵、抄襲、虛榮……和郭敬明相關的每個爭議都顯得觸目驚心。郭敬明身上的重重標籤令他彷彿筆下的人物,始終與真實世界有著一層厚厚的隔膜。

兩次獲獎,幾本小說,將這個川渝邊陲少年帶到原本不屬於他的世界。

2002年,郭敬明第二次獲得新概念作文大賽,此時韓寒名氣已經如日中天,不同於韓寒的叛逆,出版社的編輯們瞄準了郭敬明擅長描寫的青春傷痕文風,又恰好需要推出“第二個韓寒”。

編輯們琢磨了陣子,行,就他吧。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那一年,郭敬明19歲,考上了上海大學,他的生活被撕裂成兩面。

一方面,他是被視作比肩韓寒的另一位少年作家。攝影機與照相機不停捕捉他的窘況,“自己小小的一個人,被突然抓到公眾面前”。

另一方面,他是全班同學裡唯一的外地人,哪怕他在第一年就學會了上海話,身處異鄉的孤獨與落差感仍裹挾著他:

周圍的同學都在用最新款的手機,在穿名牌時,我永遠在用最老土的手機,什麼都不能穿。當我不能去餐廳吃飯,只能吃食堂的時候,就會覺得這個城市不屬於我。

不被這所城市接受體現在細枝末節。

母親去上海看望他,兩人走到地鐵站,這是郭母第一次坐地鐵,還不知如何刷卡進站,已經進站的郭敬明正急著,地鐵工作人員不緊不慢地走過來,用卡貼近感應區,嘴裡不停嘟囔著:“冊那,戇色特了。(注:笨死了)”

始終點頭道謝的母親沒聽懂,第一年就學會上海話的郭敬明聽懂了。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好不容易有所積蓄,郭敬明立馬給父親買了一輛二十萬的車,次日就被媒體譏笑為“窮人乍富”的暴發戶嘴臉,後來在和父親的電話裡,他曾提及,父親全然不知報道中的惡意,反倒笑得憨直。

郭敬明比同齡人更早認識到,生命的底色中,苦比甜多。

憤懣與悲傷被他宣洩於紙上,筆下的年輕人經歷著物質的急劇衝撞,抓住了主流文化中的邊緣文化,所得榮耀彷彿為他加冕。

更重要的是,能順道掙了錢。

不料光環沒有多久,隨著作家莊羽的起訴,郭敬明的名字在之後的十幾年裡與抄襲綁定在一起,文本大量相似之處讓他百口莫辯。

那段時間裡,郭敬明成了眾人唾棄,媒體成日盯著他的動向,都想搶得一手資源,其中有個節目,早前已經確定圍繞的是傳統書法的主題。

到了現場,主持人卻始終在追問有關抄襲的事情,每個問題都難以招架,“他們的問題非常尖銳,就是擺明要看你崩潰的樣子。”郭敬明藉口說要去洗手間,主持人和攝像人員立馬跟上,話外音是“他已經情緒失控”。

一門之隔,郭敬明整個人愣住了,只能把自己關在隔間裡。

事實上,公眾對郭敬明的爭議也不僅與抄襲相關。

越被排斥,令人越想融入其中。為了重塑公眾形象,他不停參加深度訪談,與教授文人相對而坐。那年恰好有個榜單,評選中國讀者最愛的十大作家,其中他的名次排在文學巨匠曹雪芹之前。主持人竇文濤嬉笑,問他:你怎麼看?

郭敬明的回答有些官方,他與韓寒是某個時間段里人們的閱讀選擇,而如曹雪芹、巴金代表的則能在任何時代找到共鳴。

主持人和教授不置可否,看過這期節目的觀眾在論壇討論,幾位文化圈人物顯然瞧不上這郭敬明啊。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 黃永玉

郭敬明還參加過與自己畫風完全不符的《藝術人生》,其中有一期讓他採訪畫家黃永玉,滿布古董的宅子,清朝的鳥籠,連宅子外的戲臺上也是京劇大師梅葆玖唱過的。

崇尚奢侈的郭敬明也嗔目結舌,一副劉姥姥進大觀園的模樣,老爺子對來客向來和善,郭敬明敞開心扉,坦然自己身處非議的困惑,黃永玉也靜靜聽著。

臨走時,還贈了他幅親自繪製的字畫,上面赫然寫著:“五鹿嶽嶽,朱雲折其角”。

這是西漢時期的典故,形容人能言善辯,含義可褒可貶,老爺子心血來潮贈的作品卻讓郭敬明感動不已,回去就寫了篇博客,字裡行間只恨不得將他與黃永玉形容成忘年之交。

他以為這是被圈子接納的證明,可不久後,《中國新聞週刊》的記者去探訪黃永玉,採訪間隙提到郭敬明,記者問道,您是不是很喜歡這個小輩?

老爺子想都沒想,毫不留情地否認:沒有很喜歡他,一點也沒有。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最虛榮的存在

受不到認可,脫不了爭議。

哪怕法院最終的判決結果白紙黑字寫著,被告郭敬明侵犯了原告莊羽的著作權,郭敬明始終拒不承認,他願意賠錢,卻堅決不道歉。

若是道歉則代表默認,失去的將是始終信任他的那群追隨者,多年努力毀於一旦。於是他乾脆放棄辯駁。

郭敬明帶著年輕人特有的負氣,覺得罵他的人多是浪費時間,“回過頭來怪別人為什麼有錢,憑什麼我沒錢”,他刻意進入另一種狀態,放低嗓音有些惡狠狠地說,“你沒錢活該。”

他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其餘時間都用來工作,疲憊時就向嘴裡不斷灌咖啡,開始組建工作室與出版雜誌。即使如此,仍然覺得自己不夠拼。

"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這不是郭敬明的時代了。

他在微博上發了一張自拍:黑色短髮服帖地被帽簷壓住,戴循規蹈矩的圓框眼鏡,疲憊與憔悴都刻在眉眼間。

令人不禁想問,郭敬明到底怎麼了?

遙想當年,縱使夾雜影評人的脣槍舌劍,郭敬明仍然意氣風發地帶著《小時代》打破國產電影單日票房記錄。

從小鎮少年到暢銷書作家,直至票房過億的導演,那時郭敬明洋洋得意:我就是當代中國夢的典型代表。

嚐到了甜頭,他繼續改編《爵跡》,妄圖複製成功。不曾料到票房慘淡,到了第二部更因一些“天災人禍”,上映遙遙無期。

這些年裡,郭敬明逐漸沉寂,國產電影發生著天翻地覆的變革。受追捧的電影是《流浪地球》與《哪吒》,有口碑,也不乏票房。郭敬明們擅長的堆積精美畫面與強烈情緒引導,早已不再吃香。

如果有一個長鏡頭,跟隨2002年的郭敬明,經歷人生浮沉與諸多爭議,最後定格到如今,正應了《桃花扇》裡那句唱詞:

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不被接受

如今我們談論郭敬明,一味批判毫無意義,捧成成功學範例又並不恰當。

性侵、抄襲、虛榮……和郭敬明相關的每個爭議都顯得觸目驚心。郭敬明身上的重重標籤令他彷彿筆下的人物,始終與真實世界有著一層厚厚的隔膜。

兩次獲獎,幾本小說,將這個川渝邊陲少年帶到原本不屬於他的世界。

2002年,郭敬明第二次獲得新概念作文大賽,此時韓寒名氣已經如日中天,不同於韓寒的叛逆,出版社的編輯們瞄準了郭敬明擅長描寫的青春傷痕文風,又恰好需要推出“第二個韓寒”。

編輯們琢磨了陣子,行,就他吧。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那一年,郭敬明19歲,考上了上海大學,他的生活被撕裂成兩面。

一方面,他是被視作比肩韓寒的另一位少年作家。攝影機與照相機不停捕捉他的窘況,“自己小小的一個人,被突然抓到公眾面前”。

另一方面,他是全班同學裡唯一的外地人,哪怕他在第一年就學會了上海話,身處異鄉的孤獨與落差感仍裹挾著他:

周圍的同學都在用最新款的手機,在穿名牌時,我永遠在用最老土的手機,什麼都不能穿。當我不能去餐廳吃飯,只能吃食堂的時候,就會覺得這個城市不屬於我。

不被這所城市接受體現在細枝末節。

母親去上海看望他,兩人走到地鐵站,這是郭母第一次坐地鐵,還不知如何刷卡進站,已經進站的郭敬明正急著,地鐵工作人員不緊不慢地走過來,用卡貼近感應區,嘴裡不停嘟囔著:“冊那,戇色特了。(注:笨死了)”

始終點頭道謝的母親沒聽懂,第一年就學會上海話的郭敬明聽懂了。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好不容易有所積蓄,郭敬明立馬給父親買了一輛二十萬的車,次日就被媒體譏笑為“窮人乍富”的暴發戶嘴臉,後來在和父親的電話裡,他曾提及,父親全然不知報道中的惡意,反倒笑得憨直。

郭敬明比同齡人更早認識到,生命的底色中,苦比甜多。

憤懣與悲傷被他宣洩於紙上,筆下的年輕人經歷著物質的急劇衝撞,抓住了主流文化中的邊緣文化,所得榮耀彷彿為他加冕。

更重要的是,能順道掙了錢。

不料光環沒有多久,隨著作家莊羽的起訴,郭敬明的名字在之後的十幾年裡與抄襲綁定在一起,文本大量相似之處讓他百口莫辯。

那段時間裡,郭敬明成了眾人唾棄,媒體成日盯著他的動向,都想搶得一手資源,其中有個節目,早前已經確定圍繞的是傳統書法的主題。

到了現場,主持人卻始終在追問有關抄襲的事情,每個問題都難以招架,“他們的問題非常尖銳,就是擺明要看你崩潰的樣子。”郭敬明藉口說要去洗手間,主持人和攝像人員立馬跟上,話外音是“他已經情緒失控”。

一門之隔,郭敬明整個人愣住了,只能把自己關在隔間裡。

事實上,公眾對郭敬明的爭議也不僅與抄襲相關。

越被排斥,令人越想融入其中。為了重塑公眾形象,他不停參加深度訪談,與教授文人相對而坐。那年恰好有個榜單,評選中國讀者最愛的十大作家,其中他的名次排在文學巨匠曹雪芹之前。主持人竇文濤嬉笑,問他:你怎麼看?

郭敬明的回答有些官方,他與韓寒是某個時間段里人們的閱讀選擇,而如曹雪芹、巴金代表的則能在任何時代找到共鳴。

主持人和教授不置可否,看過這期節目的觀眾在論壇討論,幾位文化圈人物顯然瞧不上這郭敬明啊。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 黃永玉

郭敬明還參加過與自己畫風完全不符的《藝術人生》,其中有一期讓他採訪畫家黃永玉,滿布古董的宅子,清朝的鳥籠,連宅子外的戲臺上也是京劇大師梅葆玖唱過的。

崇尚奢侈的郭敬明也嗔目結舌,一副劉姥姥進大觀園的模樣,老爺子對來客向來和善,郭敬明敞開心扉,坦然自己身處非議的困惑,黃永玉也靜靜聽著。

臨走時,還贈了他幅親自繪製的字畫,上面赫然寫著:“五鹿嶽嶽,朱雲折其角”。

這是西漢時期的典故,形容人能言善辯,含義可褒可貶,老爺子心血來潮贈的作品卻讓郭敬明感動不已,回去就寫了篇博客,字裡行間只恨不得將他與黃永玉形容成忘年之交。

他以為這是被圈子接納的證明,可不久後,《中國新聞週刊》的記者去探訪黃永玉,採訪間隙提到郭敬明,記者問道,您是不是很喜歡這個小輩?

老爺子想都沒想,毫不留情地否認:沒有很喜歡他,一點也沒有。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最虛榮的存在

受不到認可,脫不了爭議。

哪怕法院最終的判決結果白紙黑字寫著,被告郭敬明侵犯了原告莊羽的著作權,郭敬明始終拒不承認,他願意賠錢,卻堅決不道歉。

若是道歉則代表默認,失去的將是始終信任他的那群追隨者,多年努力毀於一旦。於是他乾脆放棄辯駁。

郭敬明帶著年輕人特有的負氣,覺得罵他的人多是浪費時間,“回過頭來怪別人為什麼有錢,憑什麼我沒錢”,他刻意進入另一種狀態,放低嗓音有些惡狠狠地說,“你沒錢活該。”

他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其餘時間都用來工作,疲憊時就向嘴裡不斷灌咖啡,開始組建工作室與出版雜誌。即使如此,仍然覺得自己不夠拼。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所獲的成功被他視作理所當然:

為了工作我每天只睡3個小時,7 年沒有休過假,也沒時間談戀愛。而另一個人他天天玩,在網上罵人,你說我不成功誰成功?

這種意識也被帶到作品裡,《小時代》凝聚著他書裡最常見的城市書寫,顧裡的紅底鞋正是有這個隱喻蘊含其中,他認為踩著鮮血前進,優雅是要用辛苦換來的。

後來他在上海買了多處房產,其中有一處是汪精衛四姨太故居,裝扮西式,牆壁鑲嵌雕花,抬眼是巴洛克式水晶吊燈,腳踏厚實鬆軟的羊毛地毯,四周都是價值不菲的中世紀油畫。

"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這不是郭敬明的時代了。

他在微博上發了一張自拍:黑色短髮服帖地被帽簷壓住,戴循規蹈矩的圓框眼鏡,疲憊與憔悴都刻在眉眼間。

令人不禁想問,郭敬明到底怎麼了?

遙想當年,縱使夾雜影評人的脣槍舌劍,郭敬明仍然意氣風發地帶著《小時代》打破國產電影單日票房記錄。

從小鎮少年到暢銷書作家,直至票房過億的導演,那時郭敬明洋洋得意:我就是當代中國夢的典型代表。

嚐到了甜頭,他繼續改編《爵跡》,妄圖複製成功。不曾料到票房慘淡,到了第二部更因一些“天災人禍”,上映遙遙無期。

這些年裡,郭敬明逐漸沉寂,國產電影發生著天翻地覆的變革。受追捧的電影是《流浪地球》與《哪吒》,有口碑,也不乏票房。郭敬明們擅長的堆積精美畫面與強烈情緒引導,早已不再吃香。

如果有一個長鏡頭,跟隨2002年的郭敬明,經歷人生浮沉與諸多爭議,最後定格到如今,正應了《桃花扇》裡那句唱詞:

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不被接受

如今我們談論郭敬明,一味批判毫無意義,捧成成功學範例又並不恰當。

性侵、抄襲、虛榮……和郭敬明相關的每個爭議都顯得觸目驚心。郭敬明身上的重重標籤令他彷彿筆下的人物,始終與真實世界有著一層厚厚的隔膜。

兩次獲獎,幾本小說,將這個川渝邊陲少年帶到原本不屬於他的世界。

2002年,郭敬明第二次獲得新概念作文大賽,此時韓寒名氣已經如日中天,不同於韓寒的叛逆,出版社的編輯們瞄準了郭敬明擅長描寫的青春傷痕文風,又恰好需要推出“第二個韓寒”。

編輯們琢磨了陣子,行,就他吧。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那一年,郭敬明19歲,考上了上海大學,他的生活被撕裂成兩面。

一方面,他是被視作比肩韓寒的另一位少年作家。攝影機與照相機不停捕捉他的窘況,“自己小小的一個人,被突然抓到公眾面前”。

另一方面,他是全班同學裡唯一的外地人,哪怕他在第一年就學會了上海話,身處異鄉的孤獨與落差感仍裹挾著他:

周圍的同學都在用最新款的手機,在穿名牌時,我永遠在用最老土的手機,什麼都不能穿。當我不能去餐廳吃飯,只能吃食堂的時候,就會覺得這個城市不屬於我。

不被這所城市接受體現在細枝末節。

母親去上海看望他,兩人走到地鐵站,這是郭母第一次坐地鐵,還不知如何刷卡進站,已經進站的郭敬明正急著,地鐵工作人員不緊不慢地走過來,用卡貼近感應區,嘴裡不停嘟囔著:“冊那,戇色特了。(注:笨死了)”

始終點頭道謝的母親沒聽懂,第一年就學會上海話的郭敬明聽懂了。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好不容易有所積蓄,郭敬明立馬給父親買了一輛二十萬的車,次日就被媒體譏笑為“窮人乍富”的暴發戶嘴臉,後來在和父親的電話裡,他曾提及,父親全然不知報道中的惡意,反倒笑得憨直。

郭敬明比同齡人更早認識到,生命的底色中,苦比甜多。

憤懣與悲傷被他宣洩於紙上,筆下的年輕人經歷著物質的急劇衝撞,抓住了主流文化中的邊緣文化,所得榮耀彷彿為他加冕。

更重要的是,能順道掙了錢。

不料光環沒有多久,隨著作家莊羽的起訴,郭敬明的名字在之後的十幾年裡與抄襲綁定在一起,文本大量相似之處讓他百口莫辯。

那段時間裡,郭敬明成了眾人唾棄,媒體成日盯著他的動向,都想搶得一手資源,其中有個節目,早前已經確定圍繞的是傳統書法的主題。

到了現場,主持人卻始終在追問有關抄襲的事情,每個問題都難以招架,“他們的問題非常尖銳,就是擺明要看你崩潰的樣子。”郭敬明藉口說要去洗手間,主持人和攝像人員立馬跟上,話外音是“他已經情緒失控”。

一門之隔,郭敬明整個人愣住了,只能把自己關在隔間裡。

事實上,公眾對郭敬明的爭議也不僅與抄襲相關。

越被排斥,令人越想融入其中。為了重塑公眾形象,他不停參加深度訪談,與教授文人相對而坐。那年恰好有個榜單,評選中國讀者最愛的十大作家,其中他的名次排在文學巨匠曹雪芹之前。主持人竇文濤嬉笑,問他:你怎麼看?

郭敬明的回答有些官方,他與韓寒是某個時間段里人們的閱讀選擇,而如曹雪芹、巴金代表的則能在任何時代找到共鳴。

主持人和教授不置可否,看過這期節目的觀眾在論壇討論,幾位文化圈人物顯然瞧不上這郭敬明啊。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 黃永玉

郭敬明還參加過與自己畫風完全不符的《藝術人生》,其中有一期讓他採訪畫家黃永玉,滿布古董的宅子,清朝的鳥籠,連宅子外的戲臺上也是京劇大師梅葆玖唱過的。

崇尚奢侈的郭敬明也嗔目結舌,一副劉姥姥進大觀園的模樣,老爺子對來客向來和善,郭敬明敞開心扉,坦然自己身處非議的困惑,黃永玉也靜靜聽著。

臨走時,還贈了他幅親自繪製的字畫,上面赫然寫著:“五鹿嶽嶽,朱雲折其角”。

這是西漢時期的典故,形容人能言善辯,含義可褒可貶,老爺子心血來潮贈的作品卻讓郭敬明感動不已,回去就寫了篇博客,字裡行間只恨不得將他與黃永玉形容成忘年之交。

他以為這是被圈子接納的證明,可不久後,《中國新聞週刊》的記者去探訪黃永玉,採訪間隙提到郭敬明,記者問道,您是不是很喜歡這個小輩?

老爺子想都沒想,毫不留情地否認:沒有很喜歡他,一點也沒有。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最虛榮的存在

受不到認可,脫不了爭議。

哪怕法院最終的判決結果白紙黑字寫著,被告郭敬明侵犯了原告莊羽的著作權,郭敬明始終拒不承認,他願意賠錢,卻堅決不道歉。

若是道歉則代表默認,失去的將是始終信任他的那群追隨者,多年努力毀於一旦。於是他乾脆放棄辯駁。

郭敬明帶著年輕人特有的負氣,覺得罵他的人多是浪費時間,“回過頭來怪別人為什麼有錢,憑什麼我沒錢”,他刻意進入另一種狀態,放低嗓音有些惡狠狠地說,“你沒錢活該。”

他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其餘時間都用來工作,疲憊時就向嘴裡不斷灌咖啡,開始組建工作室與出版雜誌。即使如此,仍然覺得自己不夠拼。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所獲的成功被他視作理所當然:

為了工作我每天只睡3個小時,7 年沒有休過假,也沒時間談戀愛。而另一個人他天天玩,在網上罵人,你說我不成功誰成功?

這種意識也被帶到作品裡,《小時代》凝聚著他書裡最常見的城市書寫,顧裡的紅底鞋正是有這個隱喻蘊含其中,他認為踩著鮮血前進,優雅是要用辛苦換來的。

後來他在上海買了多處房產,其中有一處是汪精衛四姨太故居,裝扮西式,牆壁鑲嵌雕花,抬眼是巴洛克式水晶吊燈,腳踏厚實鬆軟的羊毛地毯,四周都是價值不菲的中世紀油畫。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此時的郭敬明,站在上海的高層公寓露臺上俯瞰整個城市,彷彿世界盡在掌握。覺得自己曾經對未來幻想的一切,都超額滿足了。

上海被稱為“魔都”並非沒有理由,出身市民階層的人通過掌握時機而一夜成名,也有人萬貫家財一夜間悉數散盡。

東方明珠、外灘與陸家嘴,都見證過無數人的夢想實現與坍塌。

連“只要愛情不要錢”的硬骨頭張愛玲對未來的憧憬都曾是:“比林語堂風光、穿最別緻的衣服、在上海有大房子。”

郭敬明更早實現了這個理想。

早些年因衣著打扮被工作人員視作助理的窘迫感滲入骨血,後來大肆購買奢侈品時,郭敬明覺得自己“帶著一種恨意在買”。

再過了幾年,他不再用logo很明顯的衣物裝飾來證明自己,他知道,就算穿最普通的棉質襯衫,也不會有人用鄙薄的眼神看他。

說這話時,郭敬明笑得志得意滿。


"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這不是郭敬明的時代了。

他在微博上發了一張自拍:黑色短髮服帖地被帽簷壓住,戴循規蹈矩的圓框眼鏡,疲憊與憔悴都刻在眉眼間。

令人不禁想問,郭敬明到底怎麼了?

遙想當年,縱使夾雜影評人的脣槍舌劍,郭敬明仍然意氣風發地帶著《小時代》打破國產電影單日票房記錄。

從小鎮少年到暢銷書作家,直至票房過億的導演,那時郭敬明洋洋得意:我就是當代中國夢的典型代表。

嚐到了甜頭,他繼續改編《爵跡》,妄圖複製成功。不曾料到票房慘淡,到了第二部更因一些“天災人禍”,上映遙遙無期。

這些年裡,郭敬明逐漸沉寂,國產電影發生著天翻地覆的變革。受追捧的電影是《流浪地球》與《哪吒》,有口碑,也不乏票房。郭敬明們擅長的堆積精美畫面與強烈情緒引導,早已不再吃香。

如果有一個長鏡頭,跟隨2002年的郭敬明,經歷人生浮沉與諸多爭議,最後定格到如今,正應了《桃花扇》裡那句唱詞:

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不被接受

如今我們談論郭敬明,一味批判毫無意義,捧成成功學範例又並不恰當。

性侵、抄襲、虛榮……和郭敬明相關的每個爭議都顯得觸目驚心。郭敬明身上的重重標籤令他彷彿筆下的人物,始終與真實世界有著一層厚厚的隔膜。

兩次獲獎,幾本小說,將這個川渝邊陲少年帶到原本不屬於他的世界。

2002年,郭敬明第二次獲得新概念作文大賽,此時韓寒名氣已經如日中天,不同於韓寒的叛逆,出版社的編輯們瞄準了郭敬明擅長描寫的青春傷痕文風,又恰好需要推出“第二個韓寒”。

編輯們琢磨了陣子,行,就他吧。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那一年,郭敬明19歲,考上了上海大學,他的生活被撕裂成兩面。

一方面,他是被視作比肩韓寒的另一位少年作家。攝影機與照相機不停捕捉他的窘況,“自己小小的一個人,被突然抓到公眾面前”。

另一方面,他是全班同學裡唯一的外地人,哪怕他在第一年就學會了上海話,身處異鄉的孤獨與落差感仍裹挾著他:

周圍的同學都在用最新款的手機,在穿名牌時,我永遠在用最老土的手機,什麼都不能穿。當我不能去餐廳吃飯,只能吃食堂的時候,就會覺得這個城市不屬於我。

不被這所城市接受體現在細枝末節。

母親去上海看望他,兩人走到地鐵站,這是郭母第一次坐地鐵,還不知如何刷卡進站,已經進站的郭敬明正急著,地鐵工作人員不緊不慢地走過來,用卡貼近感應區,嘴裡不停嘟囔著:“冊那,戇色特了。(注:笨死了)”

始終點頭道謝的母親沒聽懂,第一年就學會上海話的郭敬明聽懂了。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好不容易有所積蓄,郭敬明立馬給父親買了一輛二十萬的車,次日就被媒體譏笑為“窮人乍富”的暴發戶嘴臉,後來在和父親的電話裡,他曾提及,父親全然不知報道中的惡意,反倒笑得憨直。

郭敬明比同齡人更早認識到,生命的底色中,苦比甜多。

憤懣與悲傷被他宣洩於紙上,筆下的年輕人經歷著物質的急劇衝撞,抓住了主流文化中的邊緣文化,所得榮耀彷彿為他加冕。

更重要的是,能順道掙了錢。

不料光環沒有多久,隨著作家莊羽的起訴,郭敬明的名字在之後的十幾年裡與抄襲綁定在一起,文本大量相似之處讓他百口莫辯。

那段時間裡,郭敬明成了眾人唾棄,媒體成日盯著他的動向,都想搶得一手資源,其中有個節目,早前已經確定圍繞的是傳統書法的主題。

到了現場,主持人卻始終在追問有關抄襲的事情,每個問題都難以招架,“他們的問題非常尖銳,就是擺明要看你崩潰的樣子。”郭敬明藉口說要去洗手間,主持人和攝像人員立馬跟上,話外音是“他已經情緒失控”。

一門之隔,郭敬明整個人愣住了,只能把自己關在隔間裡。

事實上,公眾對郭敬明的爭議也不僅與抄襲相關。

越被排斥,令人越想融入其中。為了重塑公眾形象,他不停參加深度訪談,與教授文人相對而坐。那年恰好有個榜單,評選中國讀者最愛的十大作家,其中他的名次排在文學巨匠曹雪芹之前。主持人竇文濤嬉笑,問他:你怎麼看?

郭敬明的回答有些官方,他與韓寒是某個時間段里人們的閱讀選擇,而如曹雪芹、巴金代表的則能在任何時代找到共鳴。

主持人和教授不置可否,看過這期節目的觀眾在論壇討論,幾位文化圈人物顯然瞧不上這郭敬明啊。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 黃永玉

郭敬明還參加過與自己畫風完全不符的《藝術人生》,其中有一期讓他採訪畫家黃永玉,滿布古董的宅子,清朝的鳥籠,連宅子外的戲臺上也是京劇大師梅葆玖唱過的。

崇尚奢侈的郭敬明也嗔目結舌,一副劉姥姥進大觀園的模樣,老爺子對來客向來和善,郭敬明敞開心扉,坦然自己身處非議的困惑,黃永玉也靜靜聽著。

臨走時,還贈了他幅親自繪製的字畫,上面赫然寫著:“五鹿嶽嶽,朱雲折其角”。

這是西漢時期的典故,形容人能言善辯,含義可褒可貶,老爺子心血來潮贈的作品卻讓郭敬明感動不已,回去就寫了篇博客,字裡行間只恨不得將他與黃永玉形容成忘年之交。

他以為這是被圈子接納的證明,可不久後,《中國新聞週刊》的記者去探訪黃永玉,採訪間隙提到郭敬明,記者問道,您是不是很喜歡這個小輩?

老爺子想都沒想,毫不留情地否認:沒有很喜歡他,一點也沒有。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最虛榮的存在

受不到認可,脫不了爭議。

哪怕法院最終的判決結果白紙黑字寫著,被告郭敬明侵犯了原告莊羽的著作權,郭敬明始終拒不承認,他願意賠錢,卻堅決不道歉。

若是道歉則代表默認,失去的將是始終信任他的那群追隨者,多年努力毀於一旦。於是他乾脆放棄辯駁。

郭敬明帶著年輕人特有的負氣,覺得罵他的人多是浪費時間,“回過頭來怪別人為什麼有錢,憑什麼我沒錢”,他刻意進入另一種狀態,放低嗓音有些惡狠狠地說,“你沒錢活該。”

他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其餘時間都用來工作,疲憊時就向嘴裡不斷灌咖啡,開始組建工作室與出版雜誌。即使如此,仍然覺得自己不夠拼。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所獲的成功被他視作理所當然:

為了工作我每天只睡3個小時,7 年沒有休過假,也沒時間談戀愛。而另一個人他天天玩,在網上罵人,你說我不成功誰成功?

這種意識也被帶到作品裡,《小時代》凝聚著他書裡最常見的城市書寫,顧裡的紅底鞋正是有這個隱喻蘊含其中,他認為踩著鮮血前進,優雅是要用辛苦換來的。

後來他在上海買了多處房產,其中有一處是汪精衛四姨太故居,裝扮西式,牆壁鑲嵌雕花,抬眼是巴洛克式水晶吊燈,腳踏厚實鬆軟的羊毛地毯,四周都是價值不菲的中世紀油畫。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此時的郭敬明,站在上海的高層公寓露臺上俯瞰整個城市,彷彿世界盡在掌握。覺得自己曾經對未來幻想的一切,都超額滿足了。

上海被稱為“魔都”並非沒有理由,出身市民階層的人通過掌握時機而一夜成名,也有人萬貫家財一夜間悉數散盡。

東方明珠、外灘與陸家嘴,都見證過無數人的夢想實現與坍塌。

連“只要愛情不要錢”的硬骨頭張愛玲對未來的憧憬都曾是:“比林語堂風光、穿最別緻的衣服、在上海有大房子。”

郭敬明更早實現了這個理想。

早些年因衣著打扮被工作人員視作助理的窘迫感滲入骨血,後來大肆購買奢侈品時,郭敬明覺得自己“帶著一種恨意在買”。

再過了幾年,他不再用logo很明顯的衣物裝飾來證明自己,他知道,就算穿最普通的棉質襯衫,也不會有人用鄙薄的眼神看他。

說這話時,郭敬明笑得志得意滿。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戴錦華教授在談到郭敬明現象時曾說過,無論是青春題材抑或宮鬥題材,寫作者或是讀者觀眾,這之間都透露出一種年輕人對專制權力的認同感。

她說:“權力和金錢一樣使鬼推磨、山移形。”

郭敬明無疑是認可這點的。財富和權力是構成人類社會的基本法則,他不想被一些諸如“淡泊名利”的道德觀念所捆綁。

有時候你不得不為五斗米折腰時,你還有沒有這樣的底氣?


"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這不是郭敬明的時代了。

他在微博上發了一張自拍:黑色短髮服帖地被帽簷壓住,戴循規蹈矩的圓框眼鏡,疲憊與憔悴都刻在眉眼間。

令人不禁想問,郭敬明到底怎麼了?

遙想當年,縱使夾雜影評人的脣槍舌劍,郭敬明仍然意氣風發地帶著《小時代》打破國產電影單日票房記錄。

從小鎮少年到暢銷書作家,直至票房過億的導演,那時郭敬明洋洋得意:我就是當代中國夢的典型代表。

嚐到了甜頭,他繼續改編《爵跡》,妄圖複製成功。不曾料到票房慘淡,到了第二部更因一些“天災人禍”,上映遙遙無期。

這些年裡,郭敬明逐漸沉寂,國產電影發生著天翻地覆的變革。受追捧的電影是《流浪地球》與《哪吒》,有口碑,也不乏票房。郭敬明們擅長的堆積精美畫面與強烈情緒引導,早已不再吃香。

如果有一個長鏡頭,跟隨2002年的郭敬明,經歷人生浮沉與諸多爭議,最後定格到如今,正應了《桃花扇》裡那句唱詞:

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不被接受

如今我們談論郭敬明,一味批判毫無意義,捧成成功學範例又並不恰當。

性侵、抄襲、虛榮……和郭敬明相關的每個爭議都顯得觸目驚心。郭敬明身上的重重標籤令他彷彿筆下的人物,始終與真實世界有著一層厚厚的隔膜。

兩次獲獎,幾本小說,將這個川渝邊陲少年帶到原本不屬於他的世界。

2002年,郭敬明第二次獲得新概念作文大賽,此時韓寒名氣已經如日中天,不同於韓寒的叛逆,出版社的編輯們瞄準了郭敬明擅長描寫的青春傷痕文風,又恰好需要推出“第二個韓寒”。

編輯們琢磨了陣子,行,就他吧。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那一年,郭敬明19歲,考上了上海大學,他的生活被撕裂成兩面。

一方面,他是被視作比肩韓寒的另一位少年作家。攝影機與照相機不停捕捉他的窘況,“自己小小的一個人,被突然抓到公眾面前”。

另一方面,他是全班同學裡唯一的外地人,哪怕他在第一年就學會了上海話,身處異鄉的孤獨與落差感仍裹挾著他:

周圍的同學都在用最新款的手機,在穿名牌時,我永遠在用最老土的手機,什麼都不能穿。當我不能去餐廳吃飯,只能吃食堂的時候,就會覺得這個城市不屬於我。

不被這所城市接受體現在細枝末節。

母親去上海看望他,兩人走到地鐵站,這是郭母第一次坐地鐵,還不知如何刷卡進站,已經進站的郭敬明正急著,地鐵工作人員不緊不慢地走過來,用卡貼近感應區,嘴裡不停嘟囔著:“冊那,戇色特了。(注:笨死了)”

始終點頭道謝的母親沒聽懂,第一年就學會上海話的郭敬明聽懂了。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好不容易有所積蓄,郭敬明立馬給父親買了一輛二十萬的車,次日就被媒體譏笑為“窮人乍富”的暴發戶嘴臉,後來在和父親的電話裡,他曾提及,父親全然不知報道中的惡意,反倒笑得憨直。

郭敬明比同齡人更早認識到,生命的底色中,苦比甜多。

憤懣與悲傷被他宣洩於紙上,筆下的年輕人經歷著物質的急劇衝撞,抓住了主流文化中的邊緣文化,所得榮耀彷彿為他加冕。

更重要的是,能順道掙了錢。

不料光環沒有多久,隨著作家莊羽的起訴,郭敬明的名字在之後的十幾年裡與抄襲綁定在一起,文本大量相似之處讓他百口莫辯。

那段時間裡,郭敬明成了眾人唾棄,媒體成日盯著他的動向,都想搶得一手資源,其中有個節目,早前已經確定圍繞的是傳統書法的主題。

到了現場,主持人卻始終在追問有關抄襲的事情,每個問題都難以招架,“他們的問題非常尖銳,就是擺明要看你崩潰的樣子。”郭敬明藉口說要去洗手間,主持人和攝像人員立馬跟上,話外音是“他已經情緒失控”。

一門之隔,郭敬明整個人愣住了,只能把自己關在隔間裡。

事實上,公眾對郭敬明的爭議也不僅與抄襲相關。

越被排斥,令人越想融入其中。為了重塑公眾形象,他不停參加深度訪談,與教授文人相對而坐。那年恰好有個榜單,評選中國讀者最愛的十大作家,其中他的名次排在文學巨匠曹雪芹之前。主持人竇文濤嬉笑,問他:你怎麼看?

郭敬明的回答有些官方,他與韓寒是某個時間段里人們的閱讀選擇,而如曹雪芹、巴金代表的則能在任何時代找到共鳴。

主持人和教授不置可否,看過這期節目的觀眾在論壇討論,幾位文化圈人物顯然瞧不上這郭敬明啊。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 黃永玉

郭敬明還參加過與自己畫風完全不符的《藝術人生》,其中有一期讓他採訪畫家黃永玉,滿布古董的宅子,清朝的鳥籠,連宅子外的戲臺上也是京劇大師梅葆玖唱過的。

崇尚奢侈的郭敬明也嗔目結舌,一副劉姥姥進大觀園的模樣,老爺子對來客向來和善,郭敬明敞開心扉,坦然自己身處非議的困惑,黃永玉也靜靜聽著。

臨走時,還贈了他幅親自繪製的字畫,上面赫然寫著:“五鹿嶽嶽,朱雲折其角”。

這是西漢時期的典故,形容人能言善辯,含義可褒可貶,老爺子心血來潮贈的作品卻讓郭敬明感動不已,回去就寫了篇博客,字裡行間只恨不得將他與黃永玉形容成忘年之交。

他以為這是被圈子接納的證明,可不久後,《中國新聞週刊》的記者去探訪黃永玉,採訪間隙提到郭敬明,記者問道,您是不是很喜歡這個小輩?

老爺子想都沒想,毫不留情地否認:沒有很喜歡他,一點也沒有。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最虛榮的存在

受不到認可,脫不了爭議。

哪怕法院最終的判決結果白紙黑字寫著,被告郭敬明侵犯了原告莊羽的著作權,郭敬明始終拒不承認,他願意賠錢,卻堅決不道歉。

若是道歉則代表默認,失去的將是始終信任他的那群追隨者,多年努力毀於一旦。於是他乾脆放棄辯駁。

郭敬明帶著年輕人特有的負氣,覺得罵他的人多是浪費時間,“回過頭來怪別人為什麼有錢,憑什麼我沒錢”,他刻意進入另一種狀態,放低嗓音有些惡狠狠地說,“你沒錢活該。”

他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其餘時間都用來工作,疲憊時就向嘴裡不斷灌咖啡,開始組建工作室與出版雜誌。即使如此,仍然覺得自己不夠拼。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所獲的成功被他視作理所當然:

為了工作我每天只睡3個小時,7 年沒有休過假,也沒時間談戀愛。而另一個人他天天玩,在網上罵人,你說我不成功誰成功?

這種意識也被帶到作品裡,《小時代》凝聚著他書裡最常見的城市書寫,顧裡的紅底鞋正是有這個隱喻蘊含其中,他認為踩著鮮血前進,優雅是要用辛苦換來的。

後來他在上海買了多處房產,其中有一處是汪精衛四姨太故居,裝扮西式,牆壁鑲嵌雕花,抬眼是巴洛克式水晶吊燈,腳踏厚實鬆軟的羊毛地毯,四周都是價值不菲的中世紀油畫。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此時的郭敬明,站在上海的高層公寓露臺上俯瞰整個城市,彷彿世界盡在掌握。覺得自己曾經對未來幻想的一切,都超額滿足了。

上海被稱為“魔都”並非沒有理由,出身市民階層的人通過掌握時機而一夜成名,也有人萬貫家財一夜間悉數散盡。

東方明珠、外灘與陸家嘴,都見證過無數人的夢想實現與坍塌。

連“只要愛情不要錢”的硬骨頭張愛玲對未來的憧憬都曾是:“比林語堂風光、穿最別緻的衣服、在上海有大房子。”

郭敬明更早實現了這個理想。

早些年因衣著打扮被工作人員視作助理的窘迫感滲入骨血,後來大肆購買奢侈品時,郭敬明覺得自己“帶著一種恨意在買”。

再過了幾年,他不再用logo很明顯的衣物裝飾來證明自己,他知道,就算穿最普通的棉質襯衫,也不會有人用鄙薄的眼神看他。

說這話時,郭敬明笑得志得意滿。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戴錦華教授在談到郭敬明現象時曾說過,無論是青春題材抑或宮鬥題材,寫作者或是讀者觀眾,這之間都透露出一種年輕人對專制權力的認同感。

她說:“權力和金錢一樣使鬼推磨、山移形。”

郭敬明無疑是認可這點的。財富和權力是構成人類社會的基本法則,他不想被一些諸如“淡泊名利”的道德觀念所捆綁。

有時候你不得不為五斗米折腰時,你還有沒有這樣的底氣?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走在前面的人

才華與人品受到質疑的同時,郭敬明的商業頭腦和靈敏嗅覺卻被普遍認可。

當同一批年輕作家還在埋頭奮筆疾書時,他已經意識到暢銷書作家的侷限,與廣大青少年群體的消費能力,他對準還在讀書的中學生們,創辦《島》與《最小說》這類暢銷雜誌。

"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這不是郭敬明的時代了。

他在微博上發了一張自拍:黑色短髮服帖地被帽簷壓住,戴循規蹈矩的圓框眼鏡,疲憊與憔悴都刻在眉眼間。

令人不禁想問,郭敬明到底怎麼了?

遙想當年,縱使夾雜影評人的脣槍舌劍,郭敬明仍然意氣風發地帶著《小時代》打破國產電影單日票房記錄。

從小鎮少年到暢銷書作家,直至票房過億的導演,那時郭敬明洋洋得意:我就是當代中國夢的典型代表。

嚐到了甜頭,他繼續改編《爵跡》,妄圖複製成功。不曾料到票房慘淡,到了第二部更因一些“天災人禍”,上映遙遙無期。

這些年裡,郭敬明逐漸沉寂,國產電影發生著天翻地覆的變革。受追捧的電影是《流浪地球》與《哪吒》,有口碑,也不乏票房。郭敬明們擅長的堆積精美畫面與強烈情緒引導,早已不再吃香。

如果有一個長鏡頭,跟隨2002年的郭敬明,經歷人生浮沉與諸多爭議,最後定格到如今,正應了《桃花扇》裡那句唱詞:

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不被接受

如今我們談論郭敬明,一味批判毫無意義,捧成成功學範例又並不恰當。

性侵、抄襲、虛榮……和郭敬明相關的每個爭議都顯得觸目驚心。郭敬明身上的重重標籤令他彷彿筆下的人物,始終與真實世界有著一層厚厚的隔膜。

兩次獲獎,幾本小說,將這個川渝邊陲少年帶到原本不屬於他的世界。

2002年,郭敬明第二次獲得新概念作文大賽,此時韓寒名氣已經如日中天,不同於韓寒的叛逆,出版社的編輯們瞄準了郭敬明擅長描寫的青春傷痕文風,又恰好需要推出“第二個韓寒”。

編輯們琢磨了陣子,行,就他吧。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那一年,郭敬明19歲,考上了上海大學,他的生活被撕裂成兩面。

一方面,他是被視作比肩韓寒的另一位少年作家。攝影機與照相機不停捕捉他的窘況,“自己小小的一個人,被突然抓到公眾面前”。

另一方面,他是全班同學裡唯一的外地人,哪怕他在第一年就學會了上海話,身處異鄉的孤獨與落差感仍裹挾著他:

周圍的同學都在用最新款的手機,在穿名牌時,我永遠在用最老土的手機,什麼都不能穿。當我不能去餐廳吃飯,只能吃食堂的時候,就會覺得這個城市不屬於我。

不被這所城市接受體現在細枝末節。

母親去上海看望他,兩人走到地鐵站,這是郭母第一次坐地鐵,還不知如何刷卡進站,已經進站的郭敬明正急著,地鐵工作人員不緊不慢地走過來,用卡貼近感應區,嘴裡不停嘟囔著:“冊那,戇色特了。(注:笨死了)”

始終點頭道謝的母親沒聽懂,第一年就學會上海話的郭敬明聽懂了。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好不容易有所積蓄,郭敬明立馬給父親買了一輛二十萬的車,次日就被媒體譏笑為“窮人乍富”的暴發戶嘴臉,後來在和父親的電話裡,他曾提及,父親全然不知報道中的惡意,反倒笑得憨直。

郭敬明比同齡人更早認識到,生命的底色中,苦比甜多。

憤懣與悲傷被他宣洩於紙上,筆下的年輕人經歷著物質的急劇衝撞,抓住了主流文化中的邊緣文化,所得榮耀彷彿為他加冕。

更重要的是,能順道掙了錢。

不料光環沒有多久,隨著作家莊羽的起訴,郭敬明的名字在之後的十幾年裡與抄襲綁定在一起,文本大量相似之處讓他百口莫辯。

那段時間裡,郭敬明成了眾人唾棄,媒體成日盯著他的動向,都想搶得一手資源,其中有個節目,早前已經確定圍繞的是傳統書法的主題。

到了現場,主持人卻始終在追問有關抄襲的事情,每個問題都難以招架,“他們的問題非常尖銳,就是擺明要看你崩潰的樣子。”郭敬明藉口說要去洗手間,主持人和攝像人員立馬跟上,話外音是“他已經情緒失控”。

一門之隔,郭敬明整個人愣住了,只能把自己關在隔間裡。

事實上,公眾對郭敬明的爭議也不僅與抄襲相關。

越被排斥,令人越想融入其中。為了重塑公眾形象,他不停參加深度訪談,與教授文人相對而坐。那年恰好有個榜單,評選中國讀者最愛的十大作家,其中他的名次排在文學巨匠曹雪芹之前。主持人竇文濤嬉笑,問他:你怎麼看?

郭敬明的回答有些官方,他與韓寒是某個時間段里人們的閱讀選擇,而如曹雪芹、巴金代表的則能在任何時代找到共鳴。

主持人和教授不置可否,看過這期節目的觀眾在論壇討論,幾位文化圈人物顯然瞧不上這郭敬明啊。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 黃永玉

郭敬明還參加過與自己畫風完全不符的《藝術人生》,其中有一期讓他採訪畫家黃永玉,滿布古董的宅子,清朝的鳥籠,連宅子外的戲臺上也是京劇大師梅葆玖唱過的。

崇尚奢侈的郭敬明也嗔目結舌,一副劉姥姥進大觀園的模樣,老爺子對來客向來和善,郭敬明敞開心扉,坦然自己身處非議的困惑,黃永玉也靜靜聽著。

臨走時,還贈了他幅親自繪製的字畫,上面赫然寫著:“五鹿嶽嶽,朱雲折其角”。

這是西漢時期的典故,形容人能言善辯,含義可褒可貶,老爺子心血來潮贈的作品卻讓郭敬明感動不已,回去就寫了篇博客,字裡行間只恨不得將他與黃永玉形容成忘年之交。

他以為這是被圈子接納的證明,可不久後,《中國新聞週刊》的記者去探訪黃永玉,採訪間隙提到郭敬明,記者問道,您是不是很喜歡這個小輩?

老爺子想都沒想,毫不留情地否認:沒有很喜歡他,一點也沒有。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最虛榮的存在

受不到認可,脫不了爭議。

哪怕法院最終的判決結果白紙黑字寫著,被告郭敬明侵犯了原告莊羽的著作權,郭敬明始終拒不承認,他願意賠錢,卻堅決不道歉。

若是道歉則代表默認,失去的將是始終信任他的那群追隨者,多年努力毀於一旦。於是他乾脆放棄辯駁。

郭敬明帶著年輕人特有的負氣,覺得罵他的人多是浪費時間,“回過頭來怪別人為什麼有錢,憑什麼我沒錢”,他刻意進入另一種狀態,放低嗓音有些惡狠狠地說,“你沒錢活該。”

他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其餘時間都用來工作,疲憊時就向嘴裡不斷灌咖啡,開始組建工作室與出版雜誌。即使如此,仍然覺得自己不夠拼。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所獲的成功被他視作理所當然:

為了工作我每天只睡3個小時,7 年沒有休過假,也沒時間談戀愛。而另一個人他天天玩,在網上罵人,你說我不成功誰成功?

這種意識也被帶到作品裡,《小時代》凝聚著他書裡最常見的城市書寫,顧裡的紅底鞋正是有這個隱喻蘊含其中,他認為踩著鮮血前進,優雅是要用辛苦換來的。

後來他在上海買了多處房產,其中有一處是汪精衛四姨太故居,裝扮西式,牆壁鑲嵌雕花,抬眼是巴洛克式水晶吊燈,腳踏厚實鬆軟的羊毛地毯,四周都是價值不菲的中世紀油畫。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此時的郭敬明,站在上海的高層公寓露臺上俯瞰整個城市,彷彿世界盡在掌握。覺得自己曾經對未來幻想的一切,都超額滿足了。

上海被稱為“魔都”並非沒有理由,出身市民階層的人通過掌握時機而一夜成名,也有人萬貫家財一夜間悉數散盡。

東方明珠、外灘與陸家嘴,都見證過無數人的夢想實現與坍塌。

連“只要愛情不要錢”的硬骨頭張愛玲對未來的憧憬都曾是:“比林語堂風光、穿最別緻的衣服、在上海有大房子。”

郭敬明更早實現了這個理想。

早些年因衣著打扮被工作人員視作助理的窘迫感滲入骨血,後來大肆購買奢侈品時,郭敬明覺得自己“帶著一種恨意在買”。

再過了幾年,他不再用logo很明顯的衣物裝飾來證明自己,他知道,就算穿最普通的棉質襯衫,也不會有人用鄙薄的眼神看他。

說這話時,郭敬明笑得志得意滿。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戴錦華教授在談到郭敬明現象時曾說過,無論是青春題材抑或宮鬥題材,寫作者或是讀者觀眾,這之間都透露出一種年輕人對專制權力的認同感。

她說:“權力和金錢一樣使鬼推磨、山移形。”

郭敬明無疑是認可這點的。財富和權力是構成人類社會的基本法則,他不想被一些諸如“淡泊名利”的道德觀念所捆綁。

有時候你不得不為五斗米折腰時,你還有沒有這樣的底氣?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走在前面的人

才華與人品受到質疑的同時,郭敬明的商業頭腦和靈敏嗅覺卻被普遍認可。

當同一批年輕作家還在埋頭奮筆疾書時,他已經意識到暢銷書作家的侷限,與廣大青少年群體的消費能力,他對準還在讀書的中學生們,創辦《島》與《最小說》這類暢銷雜誌。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2010年,韓寒也辦了雜誌《獨唱團》,但那時的郭敬明已經感覺到出版行業式微,想方設法另尋出路。果不其然,《獨唱團》只辦了一期就宣告夭折,另一邊饒雪漫照著《最小說》的模式、針對女性群體辦了本《漫女生》,也效果寥寥。

當導演也是如此,後來很多作家、演員再來分食市場,總是晚了一步。

可見賺錢這事,實屬天賦。

出版人黎波認為郭敬明目光長遠:他自己會意識到有將來不行的時候,因此要打造一個新的模式。

2004年開始,他決定自己創業。他在閘北區租下一間三室一廳,和下屬同吃同住,最初的日子疲憊卻快樂。

在公司裡,他有絕對的話語權,那時出版社裡能說得上的編輯少說也有三四十歲,郭敬明笑,他們哪兒知道年輕人愛看什麼。

自詡深諳年輕人心理的郭敬明,選擇簽約作者和內容都有自己的標準,對於創作者來說,內容反倒其次,最重要的是有個人特色,他振振有詞:

我、韓寒、安妮寶貝、張悅然,哪個人沒有自己獨特的風格?

在他看來,想要成名必須得有一個立得住的人設。蘇小懶,安東尼,這些在傳統編輯眼裡文字散亂、不成體系的寫作者,卻是郭敬明著力培養的對象。


"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這不是郭敬明的時代了。

他在微博上發了一張自拍:黑色短髮服帖地被帽簷壓住,戴循規蹈矩的圓框眼鏡,疲憊與憔悴都刻在眉眼間。

令人不禁想問,郭敬明到底怎麼了?

遙想當年,縱使夾雜影評人的脣槍舌劍,郭敬明仍然意氣風發地帶著《小時代》打破國產電影單日票房記錄。

從小鎮少年到暢銷書作家,直至票房過億的導演,那時郭敬明洋洋得意:我就是當代中國夢的典型代表。

嚐到了甜頭,他繼續改編《爵跡》,妄圖複製成功。不曾料到票房慘淡,到了第二部更因一些“天災人禍”,上映遙遙無期。

這些年裡,郭敬明逐漸沉寂,國產電影發生著天翻地覆的變革。受追捧的電影是《流浪地球》與《哪吒》,有口碑,也不乏票房。郭敬明們擅長的堆積精美畫面與強烈情緒引導,早已不再吃香。

如果有一個長鏡頭,跟隨2002年的郭敬明,經歷人生浮沉與諸多爭議,最後定格到如今,正應了《桃花扇》裡那句唱詞:

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不被接受

如今我們談論郭敬明,一味批判毫無意義,捧成成功學範例又並不恰當。

性侵、抄襲、虛榮……和郭敬明相關的每個爭議都顯得觸目驚心。郭敬明身上的重重標籤令他彷彿筆下的人物,始終與真實世界有著一層厚厚的隔膜。

兩次獲獎,幾本小說,將這個川渝邊陲少年帶到原本不屬於他的世界。

2002年,郭敬明第二次獲得新概念作文大賽,此時韓寒名氣已經如日中天,不同於韓寒的叛逆,出版社的編輯們瞄準了郭敬明擅長描寫的青春傷痕文風,又恰好需要推出“第二個韓寒”。

編輯們琢磨了陣子,行,就他吧。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那一年,郭敬明19歲,考上了上海大學,他的生活被撕裂成兩面。

一方面,他是被視作比肩韓寒的另一位少年作家。攝影機與照相機不停捕捉他的窘況,“自己小小的一個人,被突然抓到公眾面前”。

另一方面,他是全班同學裡唯一的外地人,哪怕他在第一年就學會了上海話,身處異鄉的孤獨與落差感仍裹挾著他:

周圍的同學都在用最新款的手機,在穿名牌時,我永遠在用最老土的手機,什麼都不能穿。當我不能去餐廳吃飯,只能吃食堂的時候,就會覺得這個城市不屬於我。

不被這所城市接受體現在細枝末節。

母親去上海看望他,兩人走到地鐵站,這是郭母第一次坐地鐵,還不知如何刷卡進站,已經進站的郭敬明正急著,地鐵工作人員不緊不慢地走過來,用卡貼近感應區,嘴裡不停嘟囔著:“冊那,戇色特了。(注:笨死了)”

始終點頭道謝的母親沒聽懂,第一年就學會上海話的郭敬明聽懂了。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好不容易有所積蓄,郭敬明立馬給父親買了一輛二十萬的車,次日就被媒體譏笑為“窮人乍富”的暴發戶嘴臉,後來在和父親的電話裡,他曾提及,父親全然不知報道中的惡意,反倒笑得憨直。

郭敬明比同齡人更早認識到,生命的底色中,苦比甜多。

憤懣與悲傷被他宣洩於紙上,筆下的年輕人經歷著物質的急劇衝撞,抓住了主流文化中的邊緣文化,所得榮耀彷彿為他加冕。

更重要的是,能順道掙了錢。

不料光環沒有多久,隨著作家莊羽的起訴,郭敬明的名字在之後的十幾年裡與抄襲綁定在一起,文本大量相似之處讓他百口莫辯。

那段時間裡,郭敬明成了眾人唾棄,媒體成日盯著他的動向,都想搶得一手資源,其中有個節目,早前已經確定圍繞的是傳統書法的主題。

到了現場,主持人卻始終在追問有關抄襲的事情,每個問題都難以招架,“他們的問題非常尖銳,就是擺明要看你崩潰的樣子。”郭敬明藉口說要去洗手間,主持人和攝像人員立馬跟上,話外音是“他已經情緒失控”。

一門之隔,郭敬明整個人愣住了,只能把自己關在隔間裡。

事實上,公眾對郭敬明的爭議也不僅與抄襲相關。

越被排斥,令人越想融入其中。為了重塑公眾形象,他不停參加深度訪談,與教授文人相對而坐。那年恰好有個榜單,評選中國讀者最愛的十大作家,其中他的名次排在文學巨匠曹雪芹之前。主持人竇文濤嬉笑,問他:你怎麼看?

郭敬明的回答有些官方,他與韓寒是某個時間段里人們的閱讀選擇,而如曹雪芹、巴金代表的則能在任何時代找到共鳴。

主持人和教授不置可否,看過這期節目的觀眾在論壇討論,幾位文化圈人物顯然瞧不上這郭敬明啊。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 黃永玉

郭敬明還參加過與自己畫風完全不符的《藝術人生》,其中有一期讓他採訪畫家黃永玉,滿布古董的宅子,清朝的鳥籠,連宅子外的戲臺上也是京劇大師梅葆玖唱過的。

崇尚奢侈的郭敬明也嗔目結舌,一副劉姥姥進大觀園的模樣,老爺子對來客向來和善,郭敬明敞開心扉,坦然自己身處非議的困惑,黃永玉也靜靜聽著。

臨走時,還贈了他幅親自繪製的字畫,上面赫然寫著:“五鹿嶽嶽,朱雲折其角”。

這是西漢時期的典故,形容人能言善辯,含義可褒可貶,老爺子心血來潮贈的作品卻讓郭敬明感動不已,回去就寫了篇博客,字裡行間只恨不得將他與黃永玉形容成忘年之交。

他以為這是被圈子接納的證明,可不久後,《中國新聞週刊》的記者去探訪黃永玉,採訪間隙提到郭敬明,記者問道,您是不是很喜歡這個小輩?

老爺子想都沒想,毫不留情地否認:沒有很喜歡他,一點也沒有。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最虛榮的存在

受不到認可,脫不了爭議。

哪怕法院最終的判決結果白紙黑字寫著,被告郭敬明侵犯了原告莊羽的著作權,郭敬明始終拒不承認,他願意賠錢,卻堅決不道歉。

若是道歉則代表默認,失去的將是始終信任他的那群追隨者,多年努力毀於一旦。於是他乾脆放棄辯駁。

郭敬明帶著年輕人特有的負氣,覺得罵他的人多是浪費時間,“回過頭來怪別人為什麼有錢,憑什麼我沒錢”,他刻意進入另一種狀態,放低嗓音有些惡狠狠地說,“你沒錢活該。”

他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其餘時間都用來工作,疲憊時就向嘴裡不斷灌咖啡,開始組建工作室與出版雜誌。即使如此,仍然覺得自己不夠拼。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所獲的成功被他視作理所當然:

為了工作我每天只睡3個小時,7 年沒有休過假,也沒時間談戀愛。而另一個人他天天玩,在網上罵人,你說我不成功誰成功?

這種意識也被帶到作品裡,《小時代》凝聚著他書裡最常見的城市書寫,顧裡的紅底鞋正是有這個隱喻蘊含其中,他認為踩著鮮血前進,優雅是要用辛苦換來的。

後來他在上海買了多處房產,其中有一處是汪精衛四姨太故居,裝扮西式,牆壁鑲嵌雕花,抬眼是巴洛克式水晶吊燈,腳踏厚實鬆軟的羊毛地毯,四周都是價值不菲的中世紀油畫。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此時的郭敬明,站在上海的高層公寓露臺上俯瞰整個城市,彷彿世界盡在掌握。覺得自己曾經對未來幻想的一切,都超額滿足了。

上海被稱為“魔都”並非沒有理由,出身市民階層的人通過掌握時機而一夜成名,也有人萬貫家財一夜間悉數散盡。

東方明珠、外灘與陸家嘴,都見證過無數人的夢想實現與坍塌。

連“只要愛情不要錢”的硬骨頭張愛玲對未來的憧憬都曾是:“比林語堂風光、穿最別緻的衣服、在上海有大房子。”

郭敬明更早實現了這個理想。

早些年因衣著打扮被工作人員視作助理的窘迫感滲入骨血,後來大肆購買奢侈品時,郭敬明覺得自己“帶著一種恨意在買”。

再過了幾年,他不再用logo很明顯的衣物裝飾來證明自己,他知道,就算穿最普通的棉質襯衫,也不會有人用鄙薄的眼神看他。

說這話時,郭敬明笑得志得意滿。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戴錦華教授在談到郭敬明現象時曾說過,無論是青春題材抑或宮鬥題材,寫作者或是讀者觀眾,這之間都透露出一種年輕人對專制權力的認同感。

她說:“權力和金錢一樣使鬼推磨、山移形。”

郭敬明無疑是認可這點的。財富和權力是構成人類社會的基本法則,他不想被一些諸如“淡泊名利”的道德觀念所捆綁。

有時候你不得不為五斗米折腰時,你還有沒有這樣的底氣?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走在前面的人

才華與人品受到質疑的同時,郭敬明的商業頭腦和靈敏嗅覺卻被普遍認可。

當同一批年輕作家還在埋頭奮筆疾書時,他已經意識到暢銷書作家的侷限,與廣大青少年群體的消費能力,他對準還在讀書的中學生們,創辦《島》與《最小說》這類暢銷雜誌。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2010年,韓寒也辦了雜誌《獨唱團》,但那時的郭敬明已經感覺到出版行業式微,想方設法另尋出路。果不其然,《獨唱團》只辦了一期就宣告夭折,另一邊饒雪漫照著《最小說》的模式、針對女性群體辦了本《漫女生》,也效果寥寥。

當導演也是如此,後來很多作家、演員再來分食市場,總是晚了一步。

可見賺錢這事,實屬天賦。

出版人黎波認為郭敬明目光長遠:他自己會意識到有將來不行的時候,因此要打造一個新的模式。

2004年開始,他決定自己創業。他在閘北區租下一間三室一廳,和下屬同吃同住,最初的日子疲憊卻快樂。

在公司裡,他有絕對的話語權,那時出版社裡能說得上的編輯少說也有三四十歲,郭敬明笑,他們哪兒知道年輕人愛看什麼。

自詡深諳年輕人心理的郭敬明,選擇簽約作者和內容都有自己的標準,對於創作者來說,內容反倒其次,最重要的是有個人特色,他振振有詞:

我、韓寒、安妮寶貝、張悅然,哪個人沒有自己獨特的風格?

在他看來,想要成名必須得有一個立得住的人設。蘇小懶,安東尼,這些在傳統編輯眼裡文字散亂、不成體系的寫作者,卻是郭敬明著力培養的對象。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最小說》的文字總監痕痕回憶,做雜誌時,大多人面對如此大的工作量已經難以負荷,郭敬明卻能每晚守在電腦面前,研究各大競爭刊物動向。

事實證明,《最小說》在青少年群體裡聲名鵲起。有郭敬明過目的出版書籍更是超過其他出版社數倍。

到了2012年,《泰囧》在票房上的成功讓投資人重新審視了國產電影的影響力,他嗅到其中商機,選擇了《流星花園》的製作人柴智屏一起合作。

他們是同類人,一旦嚐到成功滋味,便輕視時代因素,只覺自身眼光毒辣,貢獻突出。

柴智屏在腦子裡將認識的臺灣導演排了一圈,想來想去,竟沒有一個能拍出郭敬明書裡那種“燃燒著慾望“的上海,於是邀請郭敬明親自執導。

起初,郭敬明有些猶豫,重新進入新的領域讓一切都重新開始。倘若對“郭敬明”這個個人品牌有所折損,得不償失。

不過猶豫了不久,還是答應了。他相信自己的判斷,還放下狠話:這次我進影壇,一定會像當時我進文壇一樣,震死他們。

這種壓力被分攤到員工那裡,員工都覺得他喜怒無常,讓編輯們熬大夜改劇本開會是最常見的事情。

郭敬明此前全無影視經驗。幸而,他懂得結識其他導演和專業人士,每天都和行業內頂尖的專家們聊天,他的理念在公眾看來多少有些投機:

你不一定懂得所有的東西, 但是要懂得跟最好的人合作,那就會一直成功。

"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這不是郭敬明的時代了。

他在微博上發了一張自拍:黑色短髮服帖地被帽簷壓住,戴循規蹈矩的圓框眼鏡,疲憊與憔悴都刻在眉眼間。

令人不禁想問,郭敬明到底怎麼了?

遙想當年,縱使夾雜影評人的脣槍舌劍,郭敬明仍然意氣風發地帶著《小時代》打破國產電影單日票房記錄。

從小鎮少年到暢銷書作家,直至票房過億的導演,那時郭敬明洋洋得意:我就是當代中國夢的典型代表。

嚐到了甜頭,他繼續改編《爵跡》,妄圖複製成功。不曾料到票房慘淡,到了第二部更因一些“天災人禍”,上映遙遙無期。

這些年裡,郭敬明逐漸沉寂,國產電影發生著天翻地覆的變革。受追捧的電影是《流浪地球》與《哪吒》,有口碑,也不乏票房。郭敬明們擅長的堆積精美畫面與強烈情緒引導,早已不再吃香。

如果有一個長鏡頭,跟隨2002年的郭敬明,經歷人生浮沉與諸多爭議,最後定格到如今,正應了《桃花扇》裡那句唱詞:

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不被接受

如今我們談論郭敬明,一味批判毫無意義,捧成成功學範例又並不恰當。

性侵、抄襲、虛榮……和郭敬明相關的每個爭議都顯得觸目驚心。郭敬明身上的重重標籤令他彷彿筆下的人物,始終與真實世界有著一層厚厚的隔膜。

兩次獲獎,幾本小說,將這個川渝邊陲少年帶到原本不屬於他的世界。

2002年,郭敬明第二次獲得新概念作文大賽,此時韓寒名氣已經如日中天,不同於韓寒的叛逆,出版社的編輯們瞄準了郭敬明擅長描寫的青春傷痕文風,又恰好需要推出“第二個韓寒”。

編輯們琢磨了陣子,行,就他吧。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那一年,郭敬明19歲,考上了上海大學,他的生活被撕裂成兩面。

一方面,他是被視作比肩韓寒的另一位少年作家。攝影機與照相機不停捕捉他的窘況,“自己小小的一個人,被突然抓到公眾面前”。

另一方面,他是全班同學裡唯一的外地人,哪怕他在第一年就學會了上海話,身處異鄉的孤獨與落差感仍裹挾著他:

周圍的同學都在用最新款的手機,在穿名牌時,我永遠在用最老土的手機,什麼都不能穿。當我不能去餐廳吃飯,只能吃食堂的時候,就會覺得這個城市不屬於我。

不被這所城市接受體現在細枝末節。

母親去上海看望他,兩人走到地鐵站,這是郭母第一次坐地鐵,還不知如何刷卡進站,已經進站的郭敬明正急著,地鐵工作人員不緊不慢地走過來,用卡貼近感應區,嘴裡不停嘟囔著:“冊那,戇色特了。(注:笨死了)”

始終點頭道謝的母親沒聽懂,第一年就學會上海話的郭敬明聽懂了。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好不容易有所積蓄,郭敬明立馬給父親買了一輛二十萬的車,次日就被媒體譏笑為“窮人乍富”的暴發戶嘴臉,後來在和父親的電話裡,他曾提及,父親全然不知報道中的惡意,反倒笑得憨直。

郭敬明比同齡人更早認識到,生命的底色中,苦比甜多。

憤懣與悲傷被他宣洩於紙上,筆下的年輕人經歷著物質的急劇衝撞,抓住了主流文化中的邊緣文化,所得榮耀彷彿為他加冕。

更重要的是,能順道掙了錢。

不料光環沒有多久,隨著作家莊羽的起訴,郭敬明的名字在之後的十幾年裡與抄襲綁定在一起,文本大量相似之處讓他百口莫辯。

那段時間裡,郭敬明成了眾人唾棄,媒體成日盯著他的動向,都想搶得一手資源,其中有個節目,早前已經確定圍繞的是傳統書法的主題。

到了現場,主持人卻始終在追問有關抄襲的事情,每個問題都難以招架,“他們的問題非常尖銳,就是擺明要看你崩潰的樣子。”郭敬明藉口說要去洗手間,主持人和攝像人員立馬跟上,話外音是“他已經情緒失控”。

一門之隔,郭敬明整個人愣住了,只能把自己關在隔間裡。

事實上,公眾對郭敬明的爭議也不僅與抄襲相關。

越被排斥,令人越想融入其中。為了重塑公眾形象,他不停參加深度訪談,與教授文人相對而坐。那年恰好有個榜單,評選中國讀者最愛的十大作家,其中他的名次排在文學巨匠曹雪芹之前。主持人竇文濤嬉笑,問他:你怎麼看?

郭敬明的回答有些官方,他與韓寒是某個時間段里人們的閱讀選擇,而如曹雪芹、巴金代表的則能在任何時代找到共鳴。

主持人和教授不置可否,看過這期節目的觀眾在論壇討論,幾位文化圈人物顯然瞧不上這郭敬明啊。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 黃永玉

郭敬明還參加過與自己畫風完全不符的《藝術人生》,其中有一期讓他採訪畫家黃永玉,滿布古董的宅子,清朝的鳥籠,連宅子外的戲臺上也是京劇大師梅葆玖唱過的。

崇尚奢侈的郭敬明也嗔目結舌,一副劉姥姥進大觀園的模樣,老爺子對來客向來和善,郭敬明敞開心扉,坦然自己身處非議的困惑,黃永玉也靜靜聽著。

臨走時,還贈了他幅親自繪製的字畫,上面赫然寫著:“五鹿嶽嶽,朱雲折其角”。

這是西漢時期的典故,形容人能言善辯,含義可褒可貶,老爺子心血來潮贈的作品卻讓郭敬明感動不已,回去就寫了篇博客,字裡行間只恨不得將他與黃永玉形容成忘年之交。

他以為這是被圈子接納的證明,可不久後,《中國新聞週刊》的記者去探訪黃永玉,採訪間隙提到郭敬明,記者問道,您是不是很喜歡這個小輩?

老爺子想都沒想,毫不留情地否認:沒有很喜歡他,一點也沒有。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最虛榮的存在

受不到認可,脫不了爭議。

哪怕法院最終的判決結果白紙黑字寫著,被告郭敬明侵犯了原告莊羽的著作權,郭敬明始終拒不承認,他願意賠錢,卻堅決不道歉。

若是道歉則代表默認,失去的將是始終信任他的那群追隨者,多年努力毀於一旦。於是他乾脆放棄辯駁。

郭敬明帶著年輕人特有的負氣,覺得罵他的人多是浪費時間,“回過頭來怪別人為什麼有錢,憑什麼我沒錢”,他刻意進入另一種狀態,放低嗓音有些惡狠狠地說,“你沒錢活該。”

他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其餘時間都用來工作,疲憊時就向嘴裡不斷灌咖啡,開始組建工作室與出版雜誌。即使如此,仍然覺得自己不夠拼。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所獲的成功被他視作理所當然:

為了工作我每天只睡3個小時,7 年沒有休過假,也沒時間談戀愛。而另一個人他天天玩,在網上罵人,你說我不成功誰成功?

這種意識也被帶到作品裡,《小時代》凝聚著他書裡最常見的城市書寫,顧裡的紅底鞋正是有這個隱喻蘊含其中,他認為踩著鮮血前進,優雅是要用辛苦換來的。

後來他在上海買了多處房產,其中有一處是汪精衛四姨太故居,裝扮西式,牆壁鑲嵌雕花,抬眼是巴洛克式水晶吊燈,腳踏厚實鬆軟的羊毛地毯,四周都是價值不菲的中世紀油畫。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此時的郭敬明,站在上海的高層公寓露臺上俯瞰整個城市,彷彿世界盡在掌握。覺得自己曾經對未來幻想的一切,都超額滿足了。

上海被稱為“魔都”並非沒有理由,出身市民階層的人通過掌握時機而一夜成名,也有人萬貫家財一夜間悉數散盡。

東方明珠、外灘與陸家嘴,都見證過無數人的夢想實現與坍塌。

連“只要愛情不要錢”的硬骨頭張愛玲對未來的憧憬都曾是:“比林語堂風光、穿最別緻的衣服、在上海有大房子。”

郭敬明更早實現了這個理想。

早些年因衣著打扮被工作人員視作助理的窘迫感滲入骨血,後來大肆購買奢侈品時,郭敬明覺得自己“帶著一種恨意在買”。

再過了幾年,他不再用logo很明顯的衣物裝飾來證明自己,他知道,就算穿最普通的棉質襯衫,也不會有人用鄙薄的眼神看他。

說這話時,郭敬明笑得志得意滿。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戴錦華教授在談到郭敬明現象時曾說過,無論是青春題材抑或宮鬥題材,寫作者或是讀者觀眾,這之間都透露出一種年輕人對專制權力的認同感。

她說:“權力和金錢一樣使鬼推磨、山移形。”

郭敬明無疑是認可這點的。財富和權力是構成人類社會的基本法則,他不想被一些諸如“淡泊名利”的道德觀念所捆綁。

有時候你不得不為五斗米折腰時,你還有沒有這樣的底氣?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走在前面的人

才華與人品受到質疑的同時,郭敬明的商業頭腦和靈敏嗅覺卻被普遍認可。

當同一批年輕作家還在埋頭奮筆疾書時,他已經意識到暢銷書作家的侷限,與廣大青少年群體的消費能力,他對準還在讀書的中學生們,創辦《島》與《最小說》這類暢銷雜誌。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2010年,韓寒也辦了雜誌《獨唱團》,但那時的郭敬明已經感覺到出版行業式微,想方設法另尋出路。果不其然,《獨唱團》只辦了一期就宣告夭折,另一邊饒雪漫照著《最小說》的模式、針對女性群體辦了本《漫女生》,也效果寥寥。

當導演也是如此,後來很多作家、演員再來分食市場,總是晚了一步。

可見賺錢這事,實屬天賦。

出版人黎波認為郭敬明目光長遠:他自己會意識到有將來不行的時候,因此要打造一個新的模式。

2004年開始,他決定自己創業。他在閘北區租下一間三室一廳,和下屬同吃同住,最初的日子疲憊卻快樂。

在公司裡,他有絕對的話語權,那時出版社裡能說得上的編輯少說也有三四十歲,郭敬明笑,他們哪兒知道年輕人愛看什麼。

自詡深諳年輕人心理的郭敬明,選擇簽約作者和內容都有自己的標準,對於創作者來說,內容反倒其次,最重要的是有個人特色,他振振有詞:

我、韓寒、安妮寶貝、張悅然,哪個人沒有自己獨特的風格?

在他看來,想要成名必須得有一個立得住的人設。蘇小懶,安東尼,這些在傳統編輯眼裡文字散亂、不成體系的寫作者,卻是郭敬明著力培養的對象。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最小說》的文字總監痕痕回憶,做雜誌時,大多人面對如此大的工作量已經難以負荷,郭敬明卻能每晚守在電腦面前,研究各大競爭刊物動向。

事實證明,《最小說》在青少年群體裡聲名鵲起。有郭敬明過目的出版書籍更是超過其他出版社數倍。

到了2012年,《泰囧》在票房上的成功讓投資人重新審視了國產電影的影響力,他嗅到其中商機,選擇了《流星花園》的製作人柴智屏一起合作。

他們是同類人,一旦嚐到成功滋味,便輕視時代因素,只覺自身眼光毒辣,貢獻突出。

柴智屏在腦子裡將認識的臺灣導演排了一圈,想來想去,竟沒有一個能拍出郭敬明書裡那種“燃燒著慾望“的上海,於是邀請郭敬明親自執導。

起初,郭敬明有些猶豫,重新進入新的領域讓一切都重新開始。倘若對“郭敬明”這個個人品牌有所折損,得不償失。

不過猶豫了不久,還是答應了。他相信自己的判斷,還放下狠話:這次我進影壇,一定會像當時我進文壇一樣,震死他們。

這種壓力被分攤到員工那裡,員工都覺得他喜怒無常,讓編輯們熬大夜改劇本開會是最常見的事情。

郭敬明此前全無影視經驗。幸而,他懂得結識其他導演和專業人士,每天都和行業內頂尖的專家們聊天,他的理念在公眾看來多少有些投機:

你不一定懂得所有的東西, 但是要懂得跟最好的人合作,那就會一直成功。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 《小時代》劇照

《小時代》的上映贏得了極大商業成功,系列電影每部投資不過兩千萬,最終票房卻達到了近十八個億。同時伴有的是口碑的低谷,人們走進電影院的理由變成:我就是好奇,爛片究竟能有多爛?

郭敬明成了投資人眼中炙手可熱的新人導演,掛著笑容流連於各大活動現場,那是他最得意的日子。


"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這不是郭敬明的時代了。

他在微博上發了一張自拍:黑色短髮服帖地被帽簷壓住,戴循規蹈矩的圓框眼鏡,疲憊與憔悴都刻在眉眼間。

令人不禁想問,郭敬明到底怎麼了?

遙想當年,縱使夾雜影評人的脣槍舌劍,郭敬明仍然意氣風發地帶著《小時代》打破國產電影單日票房記錄。

從小鎮少年到暢銷書作家,直至票房過億的導演,那時郭敬明洋洋得意:我就是當代中國夢的典型代表。

嚐到了甜頭,他繼續改編《爵跡》,妄圖複製成功。不曾料到票房慘淡,到了第二部更因一些“天災人禍”,上映遙遙無期。

這些年裡,郭敬明逐漸沉寂,國產電影發生著天翻地覆的變革。受追捧的電影是《流浪地球》與《哪吒》,有口碑,也不乏票房。郭敬明們擅長的堆積精美畫面與強烈情緒引導,早已不再吃香。

如果有一個長鏡頭,跟隨2002年的郭敬明,經歷人生浮沉與諸多爭議,最後定格到如今,正應了《桃花扇》裡那句唱詞:

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不被接受

如今我們談論郭敬明,一味批判毫無意義,捧成成功學範例又並不恰當。

性侵、抄襲、虛榮……和郭敬明相關的每個爭議都顯得觸目驚心。郭敬明身上的重重標籤令他彷彿筆下的人物,始終與真實世界有著一層厚厚的隔膜。

兩次獲獎,幾本小說,將這個川渝邊陲少年帶到原本不屬於他的世界。

2002年,郭敬明第二次獲得新概念作文大賽,此時韓寒名氣已經如日中天,不同於韓寒的叛逆,出版社的編輯們瞄準了郭敬明擅長描寫的青春傷痕文風,又恰好需要推出“第二個韓寒”。

編輯們琢磨了陣子,行,就他吧。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那一年,郭敬明19歲,考上了上海大學,他的生活被撕裂成兩面。

一方面,他是被視作比肩韓寒的另一位少年作家。攝影機與照相機不停捕捉他的窘況,“自己小小的一個人,被突然抓到公眾面前”。

另一方面,他是全班同學裡唯一的外地人,哪怕他在第一年就學會了上海話,身處異鄉的孤獨與落差感仍裹挾著他:

周圍的同學都在用最新款的手機,在穿名牌時,我永遠在用最老土的手機,什麼都不能穿。當我不能去餐廳吃飯,只能吃食堂的時候,就會覺得這個城市不屬於我。

不被這所城市接受體現在細枝末節。

母親去上海看望他,兩人走到地鐵站,這是郭母第一次坐地鐵,還不知如何刷卡進站,已經進站的郭敬明正急著,地鐵工作人員不緊不慢地走過來,用卡貼近感應區,嘴裡不停嘟囔著:“冊那,戇色特了。(注:笨死了)”

始終點頭道謝的母親沒聽懂,第一年就學會上海話的郭敬明聽懂了。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好不容易有所積蓄,郭敬明立馬給父親買了一輛二十萬的車,次日就被媒體譏笑為“窮人乍富”的暴發戶嘴臉,後來在和父親的電話裡,他曾提及,父親全然不知報道中的惡意,反倒笑得憨直。

郭敬明比同齡人更早認識到,生命的底色中,苦比甜多。

憤懣與悲傷被他宣洩於紙上,筆下的年輕人經歷著物質的急劇衝撞,抓住了主流文化中的邊緣文化,所得榮耀彷彿為他加冕。

更重要的是,能順道掙了錢。

不料光環沒有多久,隨著作家莊羽的起訴,郭敬明的名字在之後的十幾年裡與抄襲綁定在一起,文本大量相似之處讓他百口莫辯。

那段時間裡,郭敬明成了眾人唾棄,媒體成日盯著他的動向,都想搶得一手資源,其中有個節目,早前已經確定圍繞的是傳統書法的主題。

到了現場,主持人卻始終在追問有關抄襲的事情,每個問題都難以招架,“他們的問題非常尖銳,就是擺明要看你崩潰的樣子。”郭敬明藉口說要去洗手間,主持人和攝像人員立馬跟上,話外音是“他已經情緒失控”。

一門之隔,郭敬明整個人愣住了,只能把自己關在隔間裡。

事實上,公眾對郭敬明的爭議也不僅與抄襲相關。

越被排斥,令人越想融入其中。為了重塑公眾形象,他不停參加深度訪談,與教授文人相對而坐。那年恰好有個榜單,評選中國讀者最愛的十大作家,其中他的名次排在文學巨匠曹雪芹之前。主持人竇文濤嬉笑,問他:你怎麼看?

郭敬明的回答有些官方,他與韓寒是某個時間段里人們的閱讀選擇,而如曹雪芹、巴金代表的則能在任何時代找到共鳴。

主持人和教授不置可否,看過這期節目的觀眾在論壇討論,幾位文化圈人物顯然瞧不上這郭敬明啊。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 黃永玉

郭敬明還參加過與自己畫風完全不符的《藝術人生》,其中有一期讓他採訪畫家黃永玉,滿布古董的宅子,清朝的鳥籠,連宅子外的戲臺上也是京劇大師梅葆玖唱過的。

崇尚奢侈的郭敬明也嗔目結舌,一副劉姥姥進大觀園的模樣,老爺子對來客向來和善,郭敬明敞開心扉,坦然自己身處非議的困惑,黃永玉也靜靜聽著。

臨走時,還贈了他幅親自繪製的字畫,上面赫然寫著:“五鹿嶽嶽,朱雲折其角”。

這是西漢時期的典故,形容人能言善辯,含義可褒可貶,老爺子心血來潮贈的作品卻讓郭敬明感動不已,回去就寫了篇博客,字裡行間只恨不得將他與黃永玉形容成忘年之交。

他以為這是被圈子接納的證明,可不久後,《中國新聞週刊》的記者去探訪黃永玉,採訪間隙提到郭敬明,記者問道,您是不是很喜歡這個小輩?

老爺子想都沒想,毫不留情地否認:沒有很喜歡他,一點也沒有。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最虛榮的存在

受不到認可,脫不了爭議。

哪怕法院最終的判決結果白紙黑字寫著,被告郭敬明侵犯了原告莊羽的著作權,郭敬明始終拒不承認,他願意賠錢,卻堅決不道歉。

若是道歉則代表默認,失去的將是始終信任他的那群追隨者,多年努力毀於一旦。於是他乾脆放棄辯駁。

郭敬明帶著年輕人特有的負氣,覺得罵他的人多是浪費時間,“回過頭來怪別人為什麼有錢,憑什麼我沒錢”,他刻意進入另一種狀態,放低嗓音有些惡狠狠地說,“你沒錢活該。”

他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其餘時間都用來工作,疲憊時就向嘴裡不斷灌咖啡,開始組建工作室與出版雜誌。即使如此,仍然覺得自己不夠拼。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所獲的成功被他視作理所當然:

為了工作我每天只睡3個小時,7 年沒有休過假,也沒時間談戀愛。而另一個人他天天玩,在網上罵人,你說我不成功誰成功?

這種意識也被帶到作品裡,《小時代》凝聚著他書裡最常見的城市書寫,顧裡的紅底鞋正是有這個隱喻蘊含其中,他認為踩著鮮血前進,優雅是要用辛苦換來的。

後來他在上海買了多處房產,其中有一處是汪精衛四姨太故居,裝扮西式,牆壁鑲嵌雕花,抬眼是巴洛克式水晶吊燈,腳踏厚實鬆軟的羊毛地毯,四周都是價值不菲的中世紀油畫。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此時的郭敬明,站在上海的高層公寓露臺上俯瞰整個城市,彷彿世界盡在掌握。覺得自己曾經對未來幻想的一切,都超額滿足了。

上海被稱為“魔都”並非沒有理由,出身市民階層的人通過掌握時機而一夜成名,也有人萬貫家財一夜間悉數散盡。

東方明珠、外灘與陸家嘴,都見證過無數人的夢想實現與坍塌。

連“只要愛情不要錢”的硬骨頭張愛玲對未來的憧憬都曾是:“比林語堂風光、穿最別緻的衣服、在上海有大房子。”

郭敬明更早實現了這個理想。

早些年因衣著打扮被工作人員視作助理的窘迫感滲入骨血,後來大肆購買奢侈品時,郭敬明覺得自己“帶著一種恨意在買”。

再過了幾年,他不再用logo很明顯的衣物裝飾來證明自己,他知道,就算穿最普通的棉質襯衫,也不會有人用鄙薄的眼神看他。

說這話時,郭敬明笑得志得意滿。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戴錦華教授在談到郭敬明現象時曾說過,無論是青春題材抑或宮鬥題材,寫作者或是讀者觀眾,這之間都透露出一種年輕人對專制權力的認同感。

她說:“權力和金錢一樣使鬼推磨、山移形。”

郭敬明無疑是認可這點的。財富和權力是構成人類社會的基本法則,他不想被一些諸如“淡泊名利”的道德觀念所捆綁。

有時候你不得不為五斗米折腰時,你還有沒有這樣的底氣?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走在前面的人

才華與人品受到質疑的同時,郭敬明的商業頭腦和靈敏嗅覺卻被普遍認可。

當同一批年輕作家還在埋頭奮筆疾書時,他已經意識到暢銷書作家的侷限,與廣大青少年群體的消費能力,他對準還在讀書的中學生們,創辦《島》與《最小說》這類暢銷雜誌。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2010年,韓寒也辦了雜誌《獨唱團》,但那時的郭敬明已經感覺到出版行業式微,想方設法另尋出路。果不其然,《獨唱團》只辦了一期就宣告夭折,另一邊饒雪漫照著《最小說》的模式、針對女性群體辦了本《漫女生》,也效果寥寥。

當導演也是如此,後來很多作家、演員再來分食市場,總是晚了一步。

可見賺錢這事,實屬天賦。

出版人黎波認為郭敬明目光長遠:他自己會意識到有將來不行的時候,因此要打造一個新的模式。

2004年開始,他決定自己創業。他在閘北區租下一間三室一廳,和下屬同吃同住,最初的日子疲憊卻快樂。

在公司裡,他有絕對的話語權,那時出版社裡能說得上的編輯少說也有三四十歲,郭敬明笑,他們哪兒知道年輕人愛看什麼。

自詡深諳年輕人心理的郭敬明,選擇簽約作者和內容都有自己的標準,對於創作者來說,內容反倒其次,最重要的是有個人特色,他振振有詞:

我、韓寒、安妮寶貝、張悅然,哪個人沒有自己獨特的風格?

在他看來,想要成名必須得有一個立得住的人設。蘇小懶,安東尼,這些在傳統編輯眼裡文字散亂、不成體系的寫作者,卻是郭敬明著力培養的對象。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最小說》的文字總監痕痕回憶,做雜誌時,大多人面對如此大的工作量已經難以負荷,郭敬明卻能每晚守在電腦面前,研究各大競爭刊物動向。

事實證明,《最小說》在青少年群體裡聲名鵲起。有郭敬明過目的出版書籍更是超過其他出版社數倍。

到了2012年,《泰囧》在票房上的成功讓投資人重新審視了國產電影的影響力,他嗅到其中商機,選擇了《流星花園》的製作人柴智屏一起合作。

他們是同類人,一旦嚐到成功滋味,便輕視時代因素,只覺自身眼光毒辣,貢獻突出。

柴智屏在腦子裡將認識的臺灣導演排了一圈,想來想去,竟沒有一個能拍出郭敬明書裡那種“燃燒著慾望“的上海,於是邀請郭敬明親自執導。

起初,郭敬明有些猶豫,重新進入新的領域讓一切都重新開始。倘若對“郭敬明”這個個人品牌有所折損,得不償失。

不過猶豫了不久,還是答應了。他相信自己的判斷,還放下狠話:這次我進影壇,一定會像當時我進文壇一樣,震死他們。

這種壓力被分攤到員工那裡,員工都覺得他喜怒無常,讓編輯們熬大夜改劇本開會是最常見的事情。

郭敬明此前全無影視經驗。幸而,他懂得結識其他導演和專業人士,每天都和行業內頂尖的專家們聊天,他的理念在公眾看來多少有些投機:

你不一定懂得所有的東西, 但是要懂得跟最好的人合作,那就會一直成功。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 《小時代》劇照

《小時代》的上映贏得了極大商業成功,系列電影每部投資不過兩千萬,最終票房卻達到了近十八個億。同時伴有的是口碑的低谷,人們走進電影院的理由變成:我就是好奇,爛片究竟能有多爛?

郭敬明成了投資人眼中炙手可熱的新人導演,掛著笑容流連於各大活動現場,那是他最得意的日子。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後郭敬明時代

年少成名,一路順風如意,站在同齡人遠不可及的位置。世俗意義上的成功與名利對那個時候的郭敬明而言唾手可得。

他篤信殘酷的叢林法則:成王敗寇,弱肉強食。

自負感隨處可見,有人將他的成功歸結於時代因素,他壓根不聽,反問前去採訪的《人物》雜誌記者,“如果是這樣的話,(成功的)為什麼不是張敬明,李敬明,一定要是我郭敬明?“

命運有張慷慨的假面,讓初嘗名利滋味的年輕人暈眩其中,鼓勵他飄飄然享受極樂,再等著適當時機,用一隻大手,狠狠地將他從雲端拽落。


"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這不是郭敬明的時代了。

他在微博上發了一張自拍:黑色短髮服帖地被帽簷壓住,戴循規蹈矩的圓框眼鏡,疲憊與憔悴都刻在眉眼間。

令人不禁想問,郭敬明到底怎麼了?

遙想當年,縱使夾雜影評人的脣槍舌劍,郭敬明仍然意氣風發地帶著《小時代》打破國產電影單日票房記錄。

從小鎮少年到暢銷書作家,直至票房過億的導演,那時郭敬明洋洋得意:我就是當代中國夢的典型代表。

嚐到了甜頭,他繼續改編《爵跡》,妄圖複製成功。不曾料到票房慘淡,到了第二部更因一些“天災人禍”,上映遙遙無期。

這些年裡,郭敬明逐漸沉寂,國產電影發生著天翻地覆的變革。受追捧的電影是《流浪地球》與《哪吒》,有口碑,也不乏票房。郭敬明們擅長的堆積精美畫面與強烈情緒引導,早已不再吃香。

如果有一個長鏡頭,跟隨2002年的郭敬明,經歷人生浮沉與諸多爭議,最後定格到如今,正應了《桃花扇》裡那句唱詞:

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不被接受

如今我們談論郭敬明,一味批判毫無意義,捧成成功學範例又並不恰當。

性侵、抄襲、虛榮……和郭敬明相關的每個爭議都顯得觸目驚心。郭敬明身上的重重標籤令他彷彿筆下的人物,始終與真實世界有著一層厚厚的隔膜。

兩次獲獎,幾本小說,將這個川渝邊陲少年帶到原本不屬於他的世界。

2002年,郭敬明第二次獲得新概念作文大賽,此時韓寒名氣已經如日中天,不同於韓寒的叛逆,出版社的編輯們瞄準了郭敬明擅長描寫的青春傷痕文風,又恰好需要推出“第二個韓寒”。

編輯們琢磨了陣子,行,就他吧。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那一年,郭敬明19歲,考上了上海大學,他的生活被撕裂成兩面。

一方面,他是被視作比肩韓寒的另一位少年作家。攝影機與照相機不停捕捉他的窘況,“自己小小的一個人,被突然抓到公眾面前”。

另一方面,他是全班同學裡唯一的外地人,哪怕他在第一年就學會了上海話,身處異鄉的孤獨與落差感仍裹挾著他:

周圍的同學都在用最新款的手機,在穿名牌時,我永遠在用最老土的手機,什麼都不能穿。當我不能去餐廳吃飯,只能吃食堂的時候,就會覺得這個城市不屬於我。

不被這所城市接受體現在細枝末節。

母親去上海看望他,兩人走到地鐵站,這是郭母第一次坐地鐵,還不知如何刷卡進站,已經進站的郭敬明正急著,地鐵工作人員不緊不慢地走過來,用卡貼近感應區,嘴裡不停嘟囔著:“冊那,戇色特了。(注:笨死了)”

始終點頭道謝的母親沒聽懂,第一年就學會上海話的郭敬明聽懂了。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好不容易有所積蓄,郭敬明立馬給父親買了一輛二十萬的車,次日就被媒體譏笑為“窮人乍富”的暴發戶嘴臉,後來在和父親的電話裡,他曾提及,父親全然不知報道中的惡意,反倒笑得憨直。

郭敬明比同齡人更早認識到,生命的底色中,苦比甜多。

憤懣與悲傷被他宣洩於紙上,筆下的年輕人經歷著物質的急劇衝撞,抓住了主流文化中的邊緣文化,所得榮耀彷彿為他加冕。

更重要的是,能順道掙了錢。

不料光環沒有多久,隨著作家莊羽的起訴,郭敬明的名字在之後的十幾年裡與抄襲綁定在一起,文本大量相似之處讓他百口莫辯。

那段時間裡,郭敬明成了眾人唾棄,媒體成日盯著他的動向,都想搶得一手資源,其中有個節目,早前已經確定圍繞的是傳統書法的主題。

到了現場,主持人卻始終在追問有關抄襲的事情,每個問題都難以招架,“他們的問題非常尖銳,就是擺明要看你崩潰的樣子。”郭敬明藉口說要去洗手間,主持人和攝像人員立馬跟上,話外音是“他已經情緒失控”。

一門之隔,郭敬明整個人愣住了,只能把自己關在隔間裡。

事實上,公眾對郭敬明的爭議也不僅與抄襲相關。

越被排斥,令人越想融入其中。為了重塑公眾形象,他不停參加深度訪談,與教授文人相對而坐。那年恰好有個榜單,評選中國讀者最愛的十大作家,其中他的名次排在文學巨匠曹雪芹之前。主持人竇文濤嬉笑,問他:你怎麼看?

郭敬明的回答有些官方,他與韓寒是某個時間段里人們的閱讀選擇,而如曹雪芹、巴金代表的則能在任何時代找到共鳴。

主持人和教授不置可否,看過這期節目的觀眾在論壇討論,幾位文化圈人物顯然瞧不上這郭敬明啊。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 黃永玉

郭敬明還參加過與自己畫風完全不符的《藝術人生》,其中有一期讓他採訪畫家黃永玉,滿布古董的宅子,清朝的鳥籠,連宅子外的戲臺上也是京劇大師梅葆玖唱過的。

崇尚奢侈的郭敬明也嗔目結舌,一副劉姥姥進大觀園的模樣,老爺子對來客向來和善,郭敬明敞開心扉,坦然自己身處非議的困惑,黃永玉也靜靜聽著。

臨走時,還贈了他幅親自繪製的字畫,上面赫然寫著:“五鹿嶽嶽,朱雲折其角”。

這是西漢時期的典故,形容人能言善辯,含義可褒可貶,老爺子心血來潮贈的作品卻讓郭敬明感動不已,回去就寫了篇博客,字裡行間只恨不得將他與黃永玉形容成忘年之交。

他以為這是被圈子接納的證明,可不久後,《中國新聞週刊》的記者去探訪黃永玉,採訪間隙提到郭敬明,記者問道,您是不是很喜歡這個小輩?

老爺子想都沒想,毫不留情地否認:沒有很喜歡他,一點也沒有。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最虛榮的存在

受不到認可,脫不了爭議。

哪怕法院最終的判決結果白紙黑字寫著,被告郭敬明侵犯了原告莊羽的著作權,郭敬明始終拒不承認,他願意賠錢,卻堅決不道歉。

若是道歉則代表默認,失去的將是始終信任他的那群追隨者,多年努力毀於一旦。於是他乾脆放棄辯駁。

郭敬明帶著年輕人特有的負氣,覺得罵他的人多是浪費時間,“回過頭來怪別人為什麼有錢,憑什麼我沒錢”,他刻意進入另一種狀態,放低嗓音有些惡狠狠地說,“你沒錢活該。”

他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其餘時間都用來工作,疲憊時就向嘴裡不斷灌咖啡,開始組建工作室與出版雜誌。即使如此,仍然覺得自己不夠拼。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所獲的成功被他視作理所當然:

為了工作我每天只睡3個小時,7 年沒有休過假,也沒時間談戀愛。而另一個人他天天玩,在網上罵人,你說我不成功誰成功?

這種意識也被帶到作品裡,《小時代》凝聚著他書裡最常見的城市書寫,顧裡的紅底鞋正是有這個隱喻蘊含其中,他認為踩著鮮血前進,優雅是要用辛苦換來的。

後來他在上海買了多處房產,其中有一處是汪精衛四姨太故居,裝扮西式,牆壁鑲嵌雕花,抬眼是巴洛克式水晶吊燈,腳踏厚實鬆軟的羊毛地毯,四周都是價值不菲的中世紀油畫。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此時的郭敬明,站在上海的高層公寓露臺上俯瞰整個城市,彷彿世界盡在掌握。覺得自己曾經對未來幻想的一切,都超額滿足了。

上海被稱為“魔都”並非沒有理由,出身市民階層的人通過掌握時機而一夜成名,也有人萬貫家財一夜間悉數散盡。

東方明珠、外灘與陸家嘴,都見證過無數人的夢想實現與坍塌。

連“只要愛情不要錢”的硬骨頭張愛玲對未來的憧憬都曾是:“比林語堂風光、穿最別緻的衣服、在上海有大房子。”

郭敬明更早實現了這個理想。

早些年因衣著打扮被工作人員視作助理的窘迫感滲入骨血,後來大肆購買奢侈品時,郭敬明覺得自己“帶著一種恨意在買”。

再過了幾年,他不再用logo很明顯的衣物裝飾來證明自己,他知道,就算穿最普通的棉質襯衫,也不會有人用鄙薄的眼神看他。

說這話時,郭敬明笑得志得意滿。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戴錦華教授在談到郭敬明現象時曾說過,無論是青春題材抑或宮鬥題材,寫作者或是讀者觀眾,這之間都透露出一種年輕人對專制權力的認同感。

她說:“權力和金錢一樣使鬼推磨、山移形。”

郭敬明無疑是認可這點的。財富和權力是構成人類社會的基本法則,他不想被一些諸如“淡泊名利”的道德觀念所捆綁。

有時候你不得不為五斗米折腰時,你還有沒有這樣的底氣?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走在前面的人

才華與人品受到質疑的同時,郭敬明的商業頭腦和靈敏嗅覺卻被普遍認可。

當同一批年輕作家還在埋頭奮筆疾書時,他已經意識到暢銷書作家的侷限,與廣大青少年群體的消費能力,他對準還在讀書的中學生們,創辦《島》與《最小說》這類暢銷雜誌。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2010年,韓寒也辦了雜誌《獨唱團》,但那時的郭敬明已經感覺到出版行業式微,想方設法另尋出路。果不其然,《獨唱團》只辦了一期就宣告夭折,另一邊饒雪漫照著《最小說》的模式、針對女性群體辦了本《漫女生》,也效果寥寥。

當導演也是如此,後來很多作家、演員再來分食市場,總是晚了一步。

可見賺錢這事,實屬天賦。

出版人黎波認為郭敬明目光長遠:他自己會意識到有將來不行的時候,因此要打造一個新的模式。

2004年開始,他決定自己創業。他在閘北區租下一間三室一廳,和下屬同吃同住,最初的日子疲憊卻快樂。

在公司裡,他有絕對的話語權,那時出版社裡能說得上的編輯少說也有三四十歲,郭敬明笑,他們哪兒知道年輕人愛看什麼。

自詡深諳年輕人心理的郭敬明,選擇簽約作者和內容都有自己的標準,對於創作者來說,內容反倒其次,最重要的是有個人特色,他振振有詞:

我、韓寒、安妮寶貝、張悅然,哪個人沒有自己獨特的風格?

在他看來,想要成名必須得有一個立得住的人設。蘇小懶,安東尼,這些在傳統編輯眼裡文字散亂、不成體系的寫作者,卻是郭敬明著力培養的對象。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最小說》的文字總監痕痕回憶,做雜誌時,大多人面對如此大的工作量已經難以負荷,郭敬明卻能每晚守在電腦面前,研究各大競爭刊物動向。

事實證明,《最小說》在青少年群體裡聲名鵲起。有郭敬明過目的出版書籍更是超過其他出版社數倍。

到了2012年,《泰囧》在票房上的成功讓投資人重新審視了國產電影的影響力,他嗅到其中商機,選擇了《流星花園》的製作人柴智屏一起合作。

他們是同類人,一旦嚐到成功滋味,便輕視時代因素,只覺自身眼光毒辣,貢獻突出。

柴智屏在腦子裡將認識的臺灣導演排了一圈,想來想去,竟沒有一個能拍出郭敬明書裡那種“燃燒著慾望“的上海,於是邀請郭敬明親自執導。

起初,郭敬明有些猶豫,重新進入新的領域讓一切都重新開始。倘若對“郭敬明”這個個人品牌有所折損,得不償失。

不過猶豫了不久,還是答應了。他相信自己的判斷,還放下狠話:這次我進影壇,一定會像當時我進文壇一樣,震死他們。

這種壓力被分攤到員工那裡,員工都覺得他喜怒無常,讓編輯們熬大夜改劇本開會是最常見的事情。

郭敬明此前全無影視經驗。幸而,他懂得結識其他導演和專業人士,每天都和行業內頂尖的專家們聊天,他的理念在公眾看來多少有些投機:

你不一定懂得所有的東西, 但是要懂得跟最好的人合作,那就會一直成功。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 《小時代》劇照

《小時代》的上映贏得了極大商業成功,系列電影每部投資不過兩千萬,最終票房卻達到了近十八個億。同時伴有的是口碑的低谷,人們走進電影院的理由變成:我就是好奇,爛片究竟能有多爛?

郭敬明成了投資人眼中炙手可熱的新人導演,掛著笑容流連於各大活動現場,那是他最得意的日子。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後郭敬明時代

年少成名,一路順風如意,站在同齡人遠不可及的位置。世俗意義上的成功與名利對那個時候的郭敬明而言唾手可得。

他篤信殘酷的叢林法則:成王敗寇,弱肉強食。

自負感隨處可見,有人將他的成功歸結於時代因素,他壓根不聽,反問前去採訪的《人物》雜誌記者,“如果是這樣的話,(成功的)為什麼不是張敬明,李敬明,一定要是我郭敬明?“

命運有張慷慨的假面,讓初嘗名利滋味的年輕人暈眩其中,鼓勵他飄飄然享受極樂,再等著適當時機,用一隻大手,狠狠地將他從雲端拽落。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那時他剛滿三十出頭,自負才華絕不止於《小時代》,得意地表示,如果自己在好萊塢,鐵定是能拍《2012》這類商業大片的導演。

於是他便野心勃勃地籌備奇幻大作《爵跡》,以期震一震觀眾眼球。

為此,他不吝成本地請來當紅流量明星范冰冰、吳亦凡等人,又打著國產第一部真人CG電影的旗號,拉了11家出品方和近兩億投資。

"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這不是郭敬明的時代了。

他在微博上發了一張自拍:黑色短髮服帖地被帽簷壓住,戴循規蹈矩的圓框眼鏡,疲憊與憔悴都刻在眉眼間。

令人不禁想問,郭敬明到底怎麼了?

遙想當年,縱使夾雜影評人的脣槍舌劍,郭敬明仍然意氣風發地帶著《小時代》打破國產電影單日票房記錄。

從小鎮少年到暢銷書作家,直至票房過億的導演,那時郭敬明洋洋得意:我就是當代中國夢的典型代表。

嚐到了甜頭,他繼續改編《爵跡》,妄圖複製成功。不曾料到票房慘淡,到了第二部更因一些“天災人禍”,上映遙遙無期。

這些年裡,郭敬明逐漸沉寂,國產電影發生著天翻地覆的變革。受追捧的電影是《流浪地球》與《哪吒》,有口碑,也不乏票房。郭敬明們擅長的堆積精美畫面與強烈情緒引導,早已不再吃香。

如果有一個長鏡頭,跟隨2002年的郭敬明,經歷人生浮沉與諸多爭議,最後定格到如今,正應了《桃花扇》裡那句唱詞:

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不被接受

如今我們談論郭敬明,一味批判毫無意義,捧成成功學範例又並不恰當。

性侵、抄襲、虛榮……和郭敬明相關的每個爭議都顯得觸目驚心。郭敬明身上的重重標籤令他彷彿筆下的人物,始終與真實世界有著一層厚厚的隔膜。

兩次獲獎,幾本小說,將這個川渝邊陲少年帶到原本不屬於他的世界。

2002年,郭敬明第二次獲得新概念作文大賽,此時韓寒名氣已經如日中天,不同於韓寒的叛逆,出版社的編輯們瞄準了郭敬明擅長描寫的青春傷痕文風,又恰好需要推出“第二個韓寒”。

編輯們琢磨了陣子,行,就他吧。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那一年,郭敬明19歲,考上了上海大學,他的生活被撕裂成兩面。

一方面,他是被視作比肩韓寒的另一位少年作家。攝影機與照相機不停捕捉他的窘況,“自己小小的一個人,被突然抓到公眾面前”。

另一方面,他是全班同學裡唯一的外地人,哪怕他在第一年就學會了上海話,身處異鄉的孤獨與落差感仍裹挾著他:

周圍的同學都在用最新款的手機,在穿名牌時,我永遠在用最老土的手機,什麼都不能穿。當我不能去餐廳吃飯,只能吃食堂的時候,就會覺得這個城市不屬於我。

不被這所城市接受體現在細枝末節。

母親去上海看望他,兩人走到地鐵站,這是郭母第一次坐地鐵,還不知如何刷卡進站,已經進站的郭敬明正急著,地鐵工作人員不緊不慢地走過來,用卡貼近感應區,嘴裡不停嘟囔著:“冊那,戇色特了。(注:笨死了)”

始終點頭道謝的母親沒聽懂,第一年就學會上海話的郭敬明聽懂了。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好不容易有所積蓄,郭敬明立馬給父親買了一輛二十萬的車,次日就被媒體譏笑為“窮人乍富”的暴發戶嘴臉,後來在和父親的電話裡,他曾提及,父親全然不知報道中的惡意,反倒笑得憨直。

郭敬明比同齡人更早認識到,生命的底色中,苦比甜多。

憤懣與悲傷被他宣洩於紙上,筆下的年輕人經歷著物質的急劇衝撞,抓住了主流文化中的邊緣文化,所得榮耀彷彿為他加冕。

更重要的是,能順道掙了錢。

不料光環沒有多久,隨著作家莊羽的起訴,郭敬明的名字在之後的十幾年裡與抄襲綁定在一起,文本大量相似之處讓他百口莫辯。

那段時間裡,郭敬明成了眾人唾棄,媒體成日盯著他的動向,都想搶得一手資源,其中有個節目,早前已經確定圍繞的是傳統書法的主題。

到了現場,主持人卻始終在追問有關抄襲的事情,每個問題都難以招架,“他們的問題非常尖銳,就是擺明要看你崩潰的樣子。”郭敬明藉口說要去洗手間,主持人和攝像人員立馬跟上,話外音是“他已經情緒失控”。

一門之隔,郭敬明整個人愣住了,只能把自己關在隔間裡。

事實上,公眾對郭敬明的爭議也不僅與抄襲相關。

越被排斥,令人越想融入其中。為了重塑公眾形象,他不停參加深度訪談,與教授文人相對而坐。那年恰好有個榜單,評選中國讀者最愛的十大作家,其中他的名次排在文學巨匠曹雪芹之前。主持人竇文濤嬉笑,問他:你怎麼看?

郭敬明的回答有些官方,他與韓寒是某個時間段里人們的閱讀選擇,而如曹雪芹、巴金代表的則能在任何時代找到共鳴。

主持人和教授不置可否,看過這期節目的觀眾在論壇討論,幾位文化圈人物顯然瞧不上這郭敬明啊。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 黃永玉

郭敬明還參加過與自己畫風完全不符的《藝術人生》,其中有一期讓他採訪畫家黃永玉,滿布古董的宅子,清朝的鳥籠,連宅子外的戲臺上也是京劇大師梅葆玖唱過的。

崇尚奢侈的郭敬明也嗔目結舌,一副劉姥姥進大觀園的模樣,老爺子對來客向來和善,郭敬明敞開心扉,坦然自己身處非議的困惑,黃永玉也靜靜聽著。

臨走時,還贈了他幅親自繪製的字畫,上面赫然寫著:“五鹿嶽嶽,朱雲折其角”。

這是西漢時期的典故,形容人能言善辯,含義可褒可貶,老爺子心血來潮贈的作品卻讓郭敬明感動不已,回去就寫了篇博客,字裡行間只恨不得將他與黃永玉形容成忘年之交。

他以為這是被圈子接納的證明,可不久後,《中國新聞週刊》的記者去探訪黃永玉,採訪間隙提到郭敬明,記者問道,您是不是很喜歡這個小輩?

老爺子想都沒想,毫不留情地否認:沒有很喜歡他,一點也沒有。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最虛榮的存在

受不到認可,脫不了爭議。

哪怕法院最終的判決結果白紙黑字寫著,被告郭敬明侵犯了原告莊羽的著作權,郭敬明始終拒不承認,他願意賠錢,卻堅決不道歉。

若是道歉則代表默認,失去的將是始終信任他的那群追隨者,多年努力毀於一旦。於是他乾脆放棄辯駁。

郭敬明帶著年輕人特有的負氣,覺得罵他的人多是浪費時間,“回過頭來怪別人為什麼有錢,憑什麼我沒錢”,他刻意進入另一種狀態,放低嗓音有些惡狠狠地說,“你沒錢活該。”

他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其餘時間都用來工作,疲憊時就向嘴裡不斷灌咖啡,開始組建工作室與出版雜誌。即使如此,仍然覺得自己不夠拼。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所獲的成功被他視作理所當然:

為了工作我每天只睡3個小時,7 年沒有休過假,也沒時間談戀愛。而另一個人他天天玩,在網上罵人,你說我不成功誰成功?

這種意識也被帶到作品裡,《小時代》凝聚著他書裡最常見的城市書寫,顧裡的紅底鞋正是有這個隱喻蘊含其中,他認為踩著鮮血前進,優雅是要用辛苦換來的。

後來他在上海買了多處房產,其中有一處是汪精衛四姨太故居,裝扮西式,牆壁鑲嵌雕花,抬眼是巴洛克式水晶吊燈,腳踏厚實鬆軟的羊毛地毯,四周都是價值不菲的中世紀油畫。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此時的郭敬明,站在上海的高層公寓露臺上俯瞰整個城市,彷彿世界盡在掌握。覺得自己曾經對未來幻想的一切,都超額滿足了。

上海被稱為“魔都”並非沒有理由,出身市民階層的人通過掌握時機而一夜成名,也有人萬貫家財一夜間悉數散盡。

東方明珠、外灘與陸家嘴,都見證過無數人的夢想實現與坍塌。

連“只要愛情不要錢”的硬骨頭張愛玲對未來的憧憬都曾是:“比林語堂風光、穿最別緻的衣服、在上海有大房子。”

郭敬明更早實現了這個理想。

早些年因衣著打扮被工作人員視作助理的窘迫感滲入骨血,後來大肆購買奢侈品時,郭敬明覺得自己“帶著一種恨意在買”。

再過了幾年,他不再用logo很明顯的衣物裝飾來證明自己,他知道,就算穿最普通的棉質襯衫,也不會有人用鄙薄的眼神看他。

說這話時,郭敬明笑得志得意滿。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戴錦華教授在談到郭敬明現象時曾說過,無論是青春題材抑或宮鬥題材,寫作者或是讀者觀眾,這之間都透露出一種年輕人對專制權力的認同感。

她說:“權力和金錢一樣使鬼推磨、山移形。”

郭敬明無疑是認可這點的。財富和權力是構成人類社會的基本法則,他不想被一些諸如“淡泊名利”的道德觀念所捆綁。

有時候你不得不為五斗米折腰時,你還有沒有這樣的底氣?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走在前面的人

才華與人品受到質疑的同時,郭敬明的商業頭腦和靈敏嗅覺卻被普遍認可。

當同一批年輕作家還在埋頭奮筆疾書時,他已經意識到暢銷書作家的侷限,與廣大青少年群體的消費能力,他對準還在讀書的中學生們,創辦《島》與《最小說》這類暢銷雜誌。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2010年,韓寒也辦了雜誌《獨唱團》,但那時的郭敬明已經感覺到出版行業式微,想方設法另尋出路。果不其然,《獨唱團》只辦了一期就宣告夭折,另一邊饒雪漫照著《最小說》的模式、針對女性群體辦了本《漫女生》,也效果寥寥。

當導演也是如此,後來很多作家、演員再來分食市場,總是晚了一步。

可見賺錢這事,實屬天賦。

出版人黎波認為郭敬明目光長遠:他自己會意識到有將來不行的時候,因此要打造一個新的模式。

2004年開始,他決定自己創業。他在閘北區租下一間三室一廳,和下屬同吃同住,最初的日子疲憊卻快樂。

在公司裡,他有絕對的話語權,那時出版社裡能說得上的編輯少說也有三四十歲,郭敬明笑,他們哪兒知道年輕人愛看什麼。

自詡深諳年輕人心理的郭敬明,選擇簽約作者和內容都有自己的標準,對於創作者來說,內容反倒其次,最重要的是有個人特色,他振振有詞:

我、韓寒、安妮寶貝、張悅然,哪個人沒有自己獨特的風格?

在他看來,想要成名必須得有一個立得住的人設。蘇小懶,安東尼,這些在傳統編輯眼裡文字散亂、不成體系的寫作者,卻是郭敬明著力培養的對象。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最小說》的文字總監痕痕回憶,做雜誌時,大多人面對如此大的工作量已經難以負荷,郭敬明卻能每晚守在電腦面前,研究各大競爭刊物動向。

事實證明,《最小說》在青少年群體裡聲名鵲起。有郭敬明過目的出版書籍更是超過其他出版社數倍。

到了2012年,《泰囧》在票房上的成功讓投資人重新審視了國產電影的影響力,他嗅到其中商機,選擇了《流星花園》的製作人柴智屏一起合作。

他們是同類人,一旦嚐到成功滋味,便輕視時代因素,只覺自身眼光毒辣,貢獻突出。

柴智屏在腦子裡將認識的臺灣導演排了一圈,想來想去,竟沒有一個能拍出郭敬明書裡那種“燃燒著慾望“的上海,於是邀請郭敬明親自執導。

起初,郭敬明有些猶豫,重新進入新的領域讓一切都重新開始。倘若對“郭敬明”這個個人品牌有所折損,得不償失。

不過猶豫了不久,還是答應了。他相信自己的判斷,還放下狠話:這次我進影壇,一定會像當時我進文壇一樣,震死他們。

這種壓力被分攤到員工那裡,員工都覺得他喜怒無常,讓編輯們熬大夜改劇本開會是最常見的事情。

郭敬明此前全無影視經驗。幸而,他懂得結識其他導演和專業人士,每天都和行業內頂尖的專家們聊天,他的理念在公眾看來多少有些投機:

你不一定懂得所有的東西, 但是要懂得跟最好的人合作,那就會一直成功。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 《小時代》劇照

《小時代》的上映贏得了極大商業成功,系列電影每部投資不過兩千萬,最終票房卻達到了近十八個億。同時伴有的是口碑的低谷,人們走進電影院的理由變成:我就是好奇,爛片究竟能有多爛?

郭敬明成了投資人眼中炙手可熱的新人導演,掛著笑容流連於各大活動現場,那是他最得意的日子。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後郭敬明時代

年少成名,一路順風如意,站在同齡人遠不可及的位置。世俗意義上的成功與名利對那個時候的郭敬明而言唾手可得。

他篤信殘酷的叢林法則:成王敗寇,弱肉強食。

自負感隨處可見,有人將他的成功歸結於時代因素,他壓根不聽,反問前去採訪的《人物》雜誌記者,“如果是這樣的話,(成功的)為什麼不是張敬明,李敬明,一定要是我郭敬明?“

命運有張慷慨的假面,讓初嘗名利滋味的年輕人暈眩其中,鼓勵他飄飄然享受極樂,再等著適當時機,用一隻大手,狠狠地將他從雲端拽落。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那時他剛滿三十出頭,自負才華絕不止於《小時代》,得意地表示,如果自己在好萊塢,鐵定是能拍《2012》這類商業大片的導演。

於是他便野心勃勃地籌備奇幻大作《爵跡》,以期震一震觀眾眼球。

為此,他不吝成本地請來當紅流量明星范冰冰、吳亦凡等人,又打著國產第一部真人CG電影的旗號,拉了11家出品方和近兩億投資。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 《爵跡》劇照

不料生活贈予的巴掌來得快且響亮。

《小時代》在豆瓣評分好歹還有4.7,到了《爵跡》,更是再創新低,一路下跌至3.8。演員外型到演技,故事立意到整體畫風,無一不被吐槽。

一腔熱血付之東流,口碑且不論,連引以為傲的票房都遠不及預期。IP+流量明星的路數,觀眾不再買賬。

“郭敬明“,這個曾讓他自傲的個人品牌迅速坍塌,反成了他最大的阻礙。

全國路演的最後一站,回到上海,這個讓他感受複雜的城市。

郭敬明臉上有著遮掩不住的疲憊,拿到話筒開始發言時,情緒顯得有些崩潰,他連聲質問,是不是因為我叫郭敬明,所以做什麼都是錯的?

又哽咽著說:我多希望有一天,喜歡我可以成為一件值得你們驕傲的事情,而不是說不出口的祕密。


"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這不是郭敬明的時代了。

他在微博上發了一張自拍:黑色短髮服帖地被帽簷壓住,戴循規蹈矩的圓框眼鏡,疲憊與憔悴都刻在眉眼間。

令人不禁想問,郭敬明到底怎麼了?

遙想當年,縱使夾雜影評人的脣槍舌劍,郭敬明仍然意氣風發地帶著《小時代》打破國產電影單日票房記錄。

從小鎮少年到暢銷書作家,直至票房過億的導演,那時郭敬明洋洋得意:我就是當代中國夢的典型代表。

嚐到了甜頭,他繼續改編《爵跡》,妄圖複製成功。不曾料到票房慘淡,到了第二部更因一些“天災人禍”,上映遙遙無期。

這些年裡,郭敬明逐漸沉寂,國產電影發生著天翻地覆的變革。受追捧的電影是《流浪地球》與《哪吒》,有口碑,也不乏票房。郭敬明們擅長的堆積精美畫面與強烈情緒引導,早已不再吃香。

如果有一個長鏡頭,跟隨2002年的郭敬明,經歷人生浮沉與諸多爭議,最後定格到如今,正應了《桃花扇》裡那句唱詞:

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不被接受

如今我們談論郭敬明,一味批判毫無意義,捧成成功學範例又並不恰當。

性侵、抄襲、虛榮……和郭敬明相關的每個爭議都顯得觸目驚心。郭敬明身上的重重標籤令他彷彿筆下的人物,始終與真實世界有著一層厚厚的隔膜。

兩次獲獎,幾本小說,將這個川渝邊陲少年帶到原本不屬於他的世界。

2002年,郭敬明第二次獲得新概念作文大賽,此時韓寒名氣已經如日中天,不同於韓寒的叛逆,出版社的編輯們瞄準了郭敬明擅長描寫的青春傷痕文風,又恰好需要推出“第二個韓寒”。

編輯們琢磨了陣子,行,就他吧。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那一年,郭敬明19歲,考上了上海大學,他的生活被撕裂成兩面。

一方面,他是被視作比肩韓寒的另一位少年作家。攝影機與照相機不停捕捉他的窘況,“自己小小的一個人,被突然抓到公眾面前”。

另一方面,他是全班同學裡唯一的外地人,哪怕他在第一年就學會了上海話,身處異鄉的孤獨與落差感仍裹挾著他:

周圍的同學都在用最新款的手機,在穿名牌時,我永遠在用最老土的手機,什麼都不能穿。當我不能去餐廳吃飯,只能吃食堂的時候,就會覺得這個城市不屬於我。

不被這所城市接受體現在細枝末節。

母親去上海看望他,兩人走到地鐵站,這是郭母第一次坐地鐵,還不知如何刷卡進站,已經進站的郭敬明正急著,地鐵工作人員不緊不慢地走過來,用卡貼近感應區,嘴裡不停嘟囔著:“冊那,戇色特了。(注:笨死了)”

始終點頭道謝的母親沒聽懂,第一年就學會上海話的郭敬明聽懂了。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好不容易有所積蓄,郭敬明立馬給父親買了一輛二十萬的車,次日就被媒體譏笑為“窮人乍富”的暴發戶嘴臉,後來在和父親的電話裡,他曾提及,父親全然不知報道中的惡意,反倒笑得憨直。

郭敬明比同齡人更早認識到,生命的底色中,苦比甜多。

憤懣與悲傷被他宣洩於紙上,筆下的年輕人經歷著物質的急劇衝撞,抓住了主流文化中的邊緣文化,所得榮耀彷彿為他加冕。

更重要的是,能順道掙了錢。

不料光環沒有多久,隨著作家莊羽的起訴,郭敬明的名字在之後的十幾年裡與抄襲綁定在一起,文本大量相似之處讓他百口莫辯。

那段時間裡,郭敬明成了眾人唾棄,媒體成日盯著他的動向,都想搶得一手資源,其中有個節目,早前已經確定圍繞的是傳統書法的主題。

到了現場,主持人卻始終在追問有關抄襲的事情,每個問題都難以招架,“他們的問題非常尖銳,就是擺明要看你崩潰的樣子。”郭敬明藉口說要去洗手間,主持人和攝像人員立馬跟上,話外音是“他已經情緒失控”。

一門之隔,郭敬明整個人愣住了,只能把自己關在隔間裡。

事實上,公眾對郭敬明的爭議也不僅與抄襲相關。

越被排斥,令人越想融入其中。為了重塑公眾形象,他不停參加深度訪談,與教授文人相對而坐。那年恰好有個榜單,評選中國讀者最愛的十大作家,其中他的名次排在文學巨匠曹雪芹之前。主持人竇文濤嬉笑,問他:你怎麼看?

郭敬明的回答有些官方,他與韓寒是某個時間段里人們的閱讀選擇,而如曹雪芹、巴金代表的則能在任何時代找到共鳴。

主持人和教授不置可否,看過這期節目的觀眾在論壇討論,幾位文化圈人物顯然瞧不上這郭敬明啊。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 黃永玉

郭敬明還參加過與自己畫風完全不符的《藝術人生》,其中有一期讓他採訪畫家黃永玉,滿布古董的宅子,清朝的鳥籠,連宅子外的戲臺上也是京劇大師梅葆玖唱過的。

崇尚奢侈的郭敬明也嗔目結舌,一副劉姥姥進大觀園的模樣,老爺子對來客向來和善,郭敬明敞開心扉,坦然自己身處非議的困惑,黃永玉也靜靜聽著。

臨走時,還贈了他幅親自繪製的字畫,上面赫然寫著:“五鹿嶽嶽,朱雲折其角”。

這是西漢時期的典故,形容人能言善辯,含義可褒可貶,老爺子心血來潮贈的作品卻讓郭敬明感動不已,回去就寫了篇博客,字裡行間只恨不得將他與黃永玉形容成忘年之交。

他以為這是被圈子接納的證明,可不久後,《中國新聞週刊》的記者去探訪黃永玉,採訪間隙提到郭敬明,記者問道,您是不是很喜歡這個小輩?

老爺子想都沒想,毫不留情地否認:沒有很喜歡他,一點也沒有。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最虛榮的存在

受不到認可,脫不了爭議。

哪怕法院最終的判決結果白紙黑字寫著,被告郭敬明侵犯了原告莊羽的著作權,郭敬明始終拒不承認,他願意賠錢,卻堅決不道歉。

若是道歉則代表默認,失去的將是始終信任他的那群追隨者,多年努力毀於一旦。於是他乾脆放棄辯駁。

郭敬明帶著年輕人特有的負氣,覺得罵他的人多是浪費時間,“回過頭來怪別人為什麼有錢,憑什麼我沒錢”,他刻意進入另一種狀態,放低嗓音有些惡狠狠地說,“你沒錢活該。”

他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其餘時間都用來工作,疲憊時就向嘴裡不斷灌咖啡,開始組建工作室與出版雜誌。即使如此,仍然覺得自己不夠拼。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所獲的成功被他視作理所當然:

為了工作我每天只睡3個小時,7 年沒有休過假,也沒時間談戀愛。而另一個人他天天玩,在網上罵人,你說我不成功誰成功?

這種意識也被帶到作品裡,《小時代》凝聚著他書裡最常見的城市書寫,顧裡的紅底鞋正是有這個隱喻蘊含其中,他認為踩著鮮血前進,優雅是要用辛苦換來的。

後來他在上海買了多處房產,其中有一處是汪精衛四姨太故居,裝扮西式,牆壁鑲嵌雕花,抬眼是巴洛克式水晶吊燈,腳踏厚實鬆軟的羊毛地毯,四周都是價值不菲的中世紀油畫。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此時的郭敬明,站在上海的高層公寓露臺上俯瞰整個城市,彷彿世界盡在掌握。覺得自己曾經對未來幻想的一切,都超額滿足了。

上海被稱為“魔都”並非沒有理由,出身市民階層的人通過掌握時機而一夜成名,也有人萬貫家財一夜間悉數散盡。

東方明珠、外灘與陸家嘴,都見證過無數人的夢想實現與坍塌。

連“只要愛情不要錢”的硬骨頭張愛玲對未來的憧憬都曾是:“比林語堂風光、穿最別緻的衣服、在上海有大房子。”

郭敬明更早實現了這個理想。

早些年因衣著打扮被工作人員視作助理的窘迫感滲入骨血,後來大肆購買奢侈品時,郭敬明覺得自己“帶著一種恨意在買”。

再過了幾年,他不再用logo很明顯的衣物裝飾來證明自己,他知道,就算穿最普通的棉質襯衫,也不會有人用鄙薄的眼神看他。

說這話時,郭敬明笑得志得意滿。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戴錦華教授在談到郭敬明現象時曾說過,無論是青春題材抑或宮鬥題材,寫作者或是讀者觀眾,這之間都透露出一種年輕人對專制權力的認同感。

她說:“權力和金錢一樣使鬼推磨、山移形。”

郭敬明無疑是認可這點的。財富和權力是構成人類社會的基本法則,他不想被一些諸如“淡泊名利”的道德觀念所捆綁。

有時候你不得不為五斗米折腰時,你還有沒有這樣的底氣?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走在前面的人

才華與人品受到質疑的同時,郭敬明的商業頭腦和靈敏嗅覺卻被普遍認可。

當同一批年輕作家還在埋頭奮筆疾書時,他已經意識到暢銷書作家的侷限,與廣大青少年群體的消費能力,他對準還在讀書的中學生們,創辦《島》與《最小說》這類暢銷雜誌。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2010年,韓寒也辦了雜誌《獨唱團》,但那時的郭敬明已經感覺到出版行業式微,想方設法另尋出路。果不其然,《獨唱團》只辦了一期就宣告夭折,另一邊饒雪漫照著《最小說》的模式、針對女性群體辦了本《漫女生》,也效果寥寥。

當導演也是如此,後來很多作家、演員再來分食市場,總是晚了一步。

可見賺錢這事,實屬天賦。

出版人黎波認為郭敬明目光長遠:他自己會意識到有將來不行的時候,因此要打造一個新的模式。

2004年開始,他決定自己創業。他在閘北區租下一間三室一廳,和下屬同吃同住,最初的日子疲憊卻快樂。

在公司裡,他有絕對的話語權,那時出版社裡能說得上的編輯少說也有三四十歲,郭敬明笑,他們哪兒知道年輕人愛看什麼。

自詡深諳年輕人心理的郭敬明,選擇簽約作者和內容都有自己的標準,對於創作者來說,內容反倒其次,最重要的是有個人特色,他振振有詞:

我、韓寒、安妮寶貝、張悅然,哪個人沒有自己獨特的風格?

在他看來,想要成名必須得有一個立得住的人設。蘇小懶,安東尼,這些在傳統編輯眼裡文字散亂、不成體系的寫作者,卻是郭敬明著力培養的對象。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最小說》的文字總監痕痕回憶,做雜誌時,大多人面對如此大的工作量已經難以負荷,郭敬明卻能每晚守在電腦面前,研究各大競爭刊物動向。

事實證明,《最小說》在青少年群體裡聲名鵲起。有郭敬明過目的出版書籍更是超過其他出版社數倍。

到了2012年,《泰囧》在票房上的成功讓投資人重新審視了國產電影的影響力,他嗅到其中商機,選擇了《流星花園》的製作人柴智屏一起合作。

他們是同類人,一旦嚐到成功滋味,便輕視時代因素,只覺自身眼光毒辣,貢獻突出。

柴智屏在腦子裡將認識的臺灣導演排了一圈,想來想去,竟沒有一個能拍出郭敬明書裡那種“燃燒著慾望“的上海,於是邀請郭敬明親自執導。

起初,郭敬明有些猶豫,重新進入新的領域讓一切都重新開始。倘若對“郭敬明”這個個人品牌有所折損,得不償失。

不過猶豫了不久,還是答應了。他相信自己的判斷,還放下狠話:這次我進影壇,一定會像當時我進文壇一樣,震死他們。

這種壓力被分攤到員工那裡,員工都覺得他喜怒無常,讓編輯們熬大夜改劇本開會是最常見的事情。

郭敬明此前全無影視經驗。幸而,他懂得結識其他導演和專業人士,每天都和行業內頂尖的專家們聊天,他的理念在公眾看來多少有些投機:

你不一定懂得所有的東西, 但是要懂得跟最好的人合作,那就會一直成功。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 《小時代》劇照

《小時代》的上映贏得了極大商業成功,系列電影每部投資不過兩千萬,最終票房卻達到了近十八個億。同時伴有的是口碑的低谷,人們走進電影院的理由變成:我就是好奇,爛片究竟能有多爛?

郭敬明成了投資人眼中炙手可熱的新人導演,掛著笑容流連於各大活動現場,那是他最得意的日子。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後郭敬明時代

年少成名,一路順風如意,站在同齡人遠不可及的位置。世俗意義上的成功與名利對那個時候的郭敬明而言唾手可得。

他篤信殘酷的叢林法則:成王敗寇,弱肉強食。

自負感隨處可見,有人將他的成功歸結於時代因素,他壓根不聽,反問前去採訪的《人物》雜誌記者,“如果是這樣的話,(成功的)為什麼不是張敬明,李敬明,一定要是我郭敬明?“

命運有張慷慨的假面,讓初嘗名利滋味的年輕人暈眩其中,鼓勵他飄飄然享受極樂,再等著適當時機,用一隻大手,狠狠地將他從雲端拽落。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那時他剛滿三十出頭,自負才華絕不止於《小時代》,得意地表示,如果自己在好萊塢,鐵定是能拍《2012》這類商業大片的導演。

於是他便野心勃勃地籌備奇幻大作《爵跡》,以期震一震觀眾眼球。

為此,他不吝成本地請來當紅流量明星范冰冰、吳亦凡等人,又打著國產第一部真人CG電影的旗號,拉了11家出品方和近兩億投資。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 《爵跡》劇照

不料生活贈予的巴掌來得快且響亮。

《小時代》在豆瓣評分好歹還有4.7,到了《爵跡》,更是再創新低,一路下跌至3.8。演員外型到演技,故事立意到整體畫風,無一不被吐槽。

一腔熱血付之東流,口碑且不論,連引以為傲的票房都遠不及預期。IP+流量明星的路數,觀眾不再買賬。

“郭敬明“,這個曾讓他自傲的個人品牌迅速坍塌,反成了他最大的阻礙。

全國路演的最後一站,回到上海,這個讓他感受複雜的城市。

郭敬明臉上有著遮掩不住的疲憊,拿到話筒開始發言時,情緒顯得有些崩潰,他連聲質問,是不是因為我叫郭敬明,所以做什麼都是錯的?

又哽咽著說:我多希望有一天,喜歡我可以成為一件值得你們驕傲的事情,而不是說不出口的祕密。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臺下多是擁護他的粉絲,漸漸傳出鼓舞打氣的聲音,也有年齡小的粉絲低聲哭泣,場面可謂動人。然而,多數人尚存理智,不會因為他的示弱跑去為爛片買單。

這像是一個分界點,郭敬明的事業急轉直下。

看他小說的那幫年輕人逐漸成長,看懂了真實世界與書中的擬態世界有天壤之別,更年輕的00後,對這些內容並無共鳴。

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

本就境遇不佳的郭敬明,到了2017年,更是因“性侵”指控,名聲墜入谷底,往日的至交好友沒有一個人站出來,鋪天蓋地的指責淹沒了他。

郭敬明辯解的聲音變得微弱,後來他也不再去辯解,有心人發現,此時郭敬明變得越發低調,表面上,生活彷彿一如往常,他仍住在傳說中價值九位數的別墅裡,整日忙得和螺旋一般。

仔細看,卻會發覺kenzo沙發上不復往日高朋滿座的熱鬧情形,到了生日,各路名人也不再爭相和他祝福互動。

名位利祿,遠比郭敬明自己想得更殘酷,他只爭一朝得勢萬人捧,卻不曾想過,一夕落魄又將如何?

公眾視野裡,他的身影幾近消失。

至交好友只剩二三,提起郭敬明,卻口徑一致地提到他的孤獨。

一同創業的合作伙伴紛紛離開,開完會後各走各的,這些都是孤獨的源頭,郭敬明覺得自己骨子裡有傳統的一面,嚮往成功,害怕孤獨,需要朋友。

雖然心知,這彷彿一場萬人馬拉松,和他一起跑到最後的,往往寥寥無幾。他告訴自己,這是必須承受的事情。


"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這不是郭敬明的時代了。

他在微博上發了一張自拍:黑色短髮服帖地被帽簷壓住,戴循規蹈矩的圓框眼鏡,疲憊與憔悴都刻在眉眼間。

令人不禁想問,郭敬明到底怎麼了?

遙想當年,縱使夾雜影評人的脣槍舌劍,郭敬明仍然意氣風發地帶著《小時代》打破國產電影單日票房記錄。

從小鎮少年到暢銷書作家,直至票房過億的導演,那時郭敬明洋洋得意:我就是當代中國夢的典型代表。

嚐到了甜頭,他繼續改編《爵跡》,妄圖複製成功。不曾料到票房慘淡,到了第二部更因一些“天災人禍”,上映遙遙無期。

這些年裡,郭敬明逐漸沉寂,國產電影發生著天翻地覆的變革。受追捧的電影是《流浪地球》與《哪吒》,有口碑,也不乏票房。郭敬明們擅長的堆積精美畫面與強烈情緒引導,早已不再吃香。

如果有一個長鏡頭,跟隨2002年的郭敬明,經歷人生浮沉與諸多爭議,最後定格到如今,正應了《桃花扇》裡那句唱詞:

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不被接受

如今我們談論郭敬明,一味批判毫無意義,捧成成功學範例又並不恰當。

性侵、抄襲、虛榮……和郭敬明相關的每個爭議都顯得觸目驚心。郭敬明身上的重重標籤令他彷彿筆下的人物,始終與真實世界有著一層厚厚的隔膜。

兩次獲獎,幾本小說,將這個川渝邊陲少年帶到原本不屬於他的世界。

2002年,郭敬明第二次獲得新概念作文大賽,此時韓寒名氣已經如日中天,不同於韓寒的叛逆,出版社的編輯們瞄準了郭敬明擅長描寫的青春傷痕文風,又恰好需要推出“第二個韓寒”。

編輯們琢磨了陣子,行,就他吧。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那一年,郭敬明19歲,考上了上海大學,他的生活被撕裂成兩面。

一方面,他是被視作比肩韓寒的另一位少年作家。攝影機與照相機不停捕捉他的窘況,“自己小小的一個人,被突然抓到公眾面前”。

另一方面,他是全班同學裡唯一的外地人,哪怕他在第一年就學會了上海話,身處異鄉的孤獨與落差感仍裹挾著他:

周圍的同學都在用最新款的手機,在穿名牌時,我永遠在用最老土的手機,什麼都不能穿。當我不能去餐廳吃飯,只能吃食堂的時候,就會覺得這個城市不屬於我。

不被這所城市接受體現在細枝末節。

母親去上海看望他,兩人走到地鐵站,這是郭母第一次坐地鐵,還不知如何刷卡進站,已經進站的郭敬明正急著,地鐵工作人員不緊不慢地走過來,用卡貼近感應區,嘴裡不停嘟囔著:“冊那,戇色特了。(注:笨死了)”

始終點頭道謝的母親沒聽懂,第一年就學會上海話的郭敬明聽懂了。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好不容易有所積蓄,郭敬明立馬給父親買了一輛二十萬的車,次日就被媒體譏笑為“窮人乍富”的暴發戶嘴臉,後來在和父親的電話裡,他曾提及,父親全然不知報道中的惡意,反倒笑得憨直。

郭敬明比同齡人更早認識到,生命的底色中,苦比甜多。

憤懣與悲傷被他宣洩於紙上,筆下的年輕人經歷著物質的急劇衝撞,抓住了主流文化中的邊緣文化,所得榮耀彷彿為他加冕。

更重要的是,能順道掙了錢。

不料光環沒有多久,隨著作家莊羽的起訴,郭敬明的名字在之後的十幾年裡與抄襲綁定在一起,文本大量相似之處讓他百口莫辯。

那段時間裡,郭敬明成了眾人唾棄,媒體成日盯著他的動向,都想搶得一手資源,其中有個節目,早前已經確定圍繞的是傳統書法的主題。

到了現場,主持人卻始終在追問有關抄襲的事情,每個問題都難以招架,“他們的問題非常尖銳,就是擺明要看你崩潰的樣子。”郭敬明藉口說要去洗手間,主持人和攝像人員立馬跟上,話外音是“他已經情緒失控”。

一門之隔,郭敬明整個人愣住了,只能把自己關在隔間裡。

事實上,公眾對郭敬明的爭議也不僅與抄襲相關。

越被排斥,令人越想融入其中。為了重塑公眾形象,他不停參加深度訪談,與教授文人相對而坐。那年恰好有個榜單,評選中國讀者最愛的十大作家,其中他的名次排在文學巨匠曹雪芹之前。主持人竇文濤嬉笑,問他:你怎麼看?

郭敬明的回答有些官方,他與韓寒是某個時間段里人們的閱讀選擇,而如曹雪芹、巴金代表的則能在任何時代找到共鳴。

主持人和教授不置可否,看過這期節目的觀眾在論壇討論,幾位文化圈人物顯然瞧不上這郭敬明啊。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 黃永玉

郭敬明還參加過與自己畫風完全不符的《藝術人生》,其中有一期讓他採訪畫家黃永玉,滿布古董的宅子,清朝的鳥籠,連宅子外的戲臺上也是京劇大師梅葆玖唱過的。

崇尚奢侈的郭敬明也嗔目結舌,一副劉姥姥進大觀園的模樣,老爺子對來客向來和善,郭敬明敞開心扉,坦然自己身處非議的困惑,黃永玉也靜靜聽著。

臨走時,還贈了他幅親自繪製的字畫,上面赫然寫著:“五鹿嶽嶽,朱雲折其角”。

這是西漢時期的典故,形容人能言善辯,含義可褒可貶,老爺子心血來潮贈的作品卻讓郭敬明感動不已,回去就寫了篇博客,字裡行間只恨不得將他與黃永玉形容成忘年之交。

他以為這是被圈子接納的證明,可不久後,《中國新聞週刊》的記者去探訪黃永玉,採訪間隙提到郭敬明,記者問道,您是不是很喜歡這個小輩?

老爺子想都沒想,毫不留情地否認:沒有很喜歡他,一點也沒有。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最虛榮的存在

受不到認可,脫不了爭議。

哪怕法院最終的判決結果白紙黑字寫著,被告郭敬明侵犯了原告莊羽的著作權,郭敬明始終拒不承認,他願意賠錢,卻堅決不道歉。

若是道歉則代表默認,失去的將是始終信任他的那群追隨者,多年努力毀於一旦。於是他乾脆放棄辯駁。

郭敬明帶著年輕人特有的負氣,覺得罵他的人多是浪費時間,“回過頭來怪別人為什麼有錢,憑什麼我沒錢”,他刻意進入另一種狀態,放低嗓音有些惡狠狠地說,“你沒錢活該。”

他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其餘時間都用來工作,疲憊時就向嘴裡不斷灌咖啡,開始組建工作室與出版雜誌。即使如此,仍然覺得自己不夠拼。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所獲的成功被他視作理所當然:

為了工作我每天只睡3個小時,7 年沒有休過假,也沒時間談戀愛。而另一個人他天天玩,在網上罵人,你說我不成功誰成功?

這種意識也被帶到作品裡,《小時代》凝聚著他書裡最常見的城市書寫,顧裡的紅底鞋正是有這個隱喻蘊含其中,他認為踩著鮮血前進,優雅是要用辛苦換來的。

後來他在上海買了多處房產,其中有一處是汪精衛四姨太故居,裝扮西式,牆壁鑲嵌雕花,抬眼是巴洛克式水晶吊燈,腳踏厚實鬆軟的羊毛地毯,四周都是價值不菲的中世紀油畫。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此時的郭敬明,站在上海的高層公寓露臺上俯瞰整個城市,彷彿世界盡在掌握。覺得自己曾經對未來幻想的一切,都超額滿足了。

上海被稱為“魔都”並非沒有理由,出身市民階層的人通過掌握時機而一夜成名,也有人萬貫家財一夜間悉數散盡。

東方明珠、外灘與陸家嘴,都見證過無數人的夢想實現與坍塌。

連“只要愛情不要錢”的硬骨頭張愛玲對未來的憧憬都曾是:“比林語堂風光、穿最別緻的衣服、在上海有大房子。”

郭敬明更早實現了這個理想。

早些年因衣著打扮被工作人員視作助理的窘迫感滲入骨血,後來大肆購買奢侈品時,郭敬明覺得自己“帶著一種恨意在買”。

再過了幾年,他不再用logo很明顯的衣物裝飾來證明自己,他知道,就算穿最普通的棉質襯衫,也不會有人用鄙薄的眼神看他。

說這話時,郭敬明笑得志得意滿。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戴錦華教授在談到郭敬明現象時曾說過,無論是青春題材抑或宮鬥題材,寫作者或是讀者觀眾,這之間都透露出一種年輕人對專制權力的認同感。

她說:“權力和金錢一樣使鬼推磨、山移形。”

郭敬明無疑是認可這點的。財富和權力是構成人類社會的基本法則,他不想被一些諸如“淡泊名利”的道德觀念所捆綁。

有時候你不得不為五斗米折腰時,你還有沒有這樣的底氣?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走在前面的人

才華與人品受到質疑的同時,郭敬明的商業頭腦和靈敏嗅覺卻被普遍認可。

當同一批年輕作家還在埋頭奮筆疾書時,他已經意識到暢銷書作家的侷限,與廣大青少年群體的消費能力,他對準還在讀書的中學生們,創辦《島》與《最小說》這類暢銷雜誌。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2010年,韓寒也辦了雜誌《獨唱團》,但那時的郭敬明已經感覺到出版行業式微,想方設法另尋出路。果不其然,《獨唱團》只辦了一期就宣告夭折,另一邊饒雪漫照著《最小說》的模式、針對女性群體辦了本《漫女生》,也效果寥寥。

當導演也是如此,後來很多作家、演員再來分食市場,總是晚了一步。

可見賺錢這事,實屬天賦。

出版人黎波認為郭敬明目光長遠:他自己會意識到有將來不行的時候,因此要打造一個新的模式。

2004年開始,他決定自己創業。他在閘北區租下一間三室一廳,和下屬同吃同住,最初的日子疲憊卻快樂。

在公司裡,他有絕對的話語權,那時出版社裡能說得上的編輯少說也有三四十歲,郭敬明笑,他們哪兒知道年輕人愛看什麼。

自詡深諳年輕人心理的郭敬明,選擇簽約作者和內容都有自己的標準,對於創作者來說,內容反倒其次,最重要的是有個人特色,他振振有詞:

我、韓寒、安妮寶貝、張悅然,哪個人沒有自己獨特的風格?

在他看來,想要成名必須得有一個立得住的人設。蘇小懶,安東尼,這些在傳統編輯眼裡文字散亂、不成體系的寫作者,卻是郭敬明著力培養的對象。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最小說》的文字總監痕痕回憶,做雜誌時,大多人面對如此大的工作量已經難以負荷,郭敬明卻能每晚守在電腦面前,研究各大競爭刊物動向。

事實證明,《最小說》在青少年群體裡聲名鵲起。有郭敬明過目的出版書籍更是超過其他出版社數倍。

到了2012年,《泰囧》在票房上的成功讓投資人重新審視了國產電影的影響力,他嗅到其中商機,選擇了《流星花園》的製作人柴智屏一起合作。

他們是同類人,一旦嚐到成功滋味,便輕視時代因素,只覺自身眼光毒辣,貢獻突出。

柴智屏在腦子裡將認識的臺灣導演排了一圈,想來想去,竟沒有一個能拍出郭敬明書裡那種“燃燒著慾望“的上海,於是邀請郭敬明親自執導。

起初,郭敬明有些猶豫,重新進入新的領域讓一切都重新開始。倘若對“郭敬明”這個個人品牌有所折損,得不償失。

不過猶豫了不久,還是答應了。他相信自己的判斷,還放下狠話:這次我進影壇,一定會像當時我進文壇一樣,震死他們。

這種壓力被分攤到員工那裡,員工都覺得他喜怒無常,讓編輯們熬大夜改劇本開會是最常見的事情。

郭敬明此前全無影視經驗。幸而,他懂得結識其他導演和專業人士,每天都和行業內頂尖的專家們聊天,他的理念在公眾看來多少有些投機:

你不一定懂得所有的東西, 但是要懂得跟最好的人合作,那就會一直成功。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 《小時代》劇照

《小時代》的上映贏得了極大商業成功,系列電影每部投資不過兩千萬,最終票房卻達到了近十八個億。同時伴有的是口碑的低谷,人們走進電影院的理由變成:我就是好奇,爛片究竟能有多爛?

郭敬明成了投資人眼中炙手可熱的新人導演,掛著笑容流連於各大活動現場,那是他最得意的日子。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後郭敬明時代

年少成名,一路順風如意,站在同齡人遠不可及的位置。世俗意義上的成功與名利對那個時候的郭敬明而言唾手可得。

他篤信殘酷的叢林法則:成王敗寇,弱肉強食。

自負感隨處可見,有人將他的成功歸結於時代因素,他壓根不聽,反問前去採訪的《人物》雜誌記者,“如果是這樣的話,(成功的)為什麼不是張敬明,李敬明,一定要是我郭敬明?“

命運有張慷慨的假面,讓初嘗名利滋味的年輕人暈眩其中,鼓勵他飄飄然享受極樂,再等著適當時機,用一隻大手,狠狠地將他從雲端拽落。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那時他剛滿三十出頭,自負才華絕不止於《小時代》,得意地表示,如果自己在好萊塢,鐵定是能拍《2012》這類商業大片的導演。

於是他便野心勃勃地籌備奇幻大作《爵跡》,以期震一震觀眾眼球。

為此,他不吝成本地請來當紅流量明星范冰冰、吳亦凡等人,又打著國產第一部真人CG電影的旗號,拉了11家出品方和近兩億投資。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 《爵跡》劇照

不料生活贈予的巴掌來得快且響亮。

《小時代》在豆瓣評分好歹還有4.7,到了《爵跡》,更是再創新低,一路下跌至3.8。演員外型到演技,故事立意到整體畫風,無一不被吐槽。

一腔熱血付之東流,口碑且不論,連引以為傲的票房都遠不及預期。IP+流量明星的路數,觀眾不再買賬。

“郭敬明“,這個曾讓他自傲的個人品牌迅速坍塌,反成了他最大的阻礙。

全國路演的最後一站,回到上海,這個讓他感受複雜的城市。

郭敬明臉上有著遮掩不住的疲憊,拿到話筒開始發言時,情緒顯得有些崩潰,他連聲質問,是不是因為我叫郭敬明,所以做什麼都是錯的?

又哽咽著說:我多希望有一天,喜歡我可以成為一件值得你們驕傲的事情,而不是說不出口的祕密。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臺下多是擁護他的粉絲,漸漸傳出鼓舞打氣的聲音,也有年齡小的粉絲低聲哭泣,場面可謂動人。然而,多數人尚存理智,不會因為他的示弱跑去為爛片買單。

這像是一個分界點,郭敬明的事業急轉直下。

看他小說的那幫年輕人逐漸成長,看懂了真實世界與書中的擬態世界有天壤之別,更年輕的00後,對這些內容並無共鳴。

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

本就境遇不佳的郭敬明,到了2017年,更是因“性侵”指控,名聲墜入谷底,往日的至交好友沒有一個人站出來,鋪天蓋地的指責淹沒了他。

郭敬明辯解的聲音變得微弱,後來他也不再去辯解,有心人發現,此時郭敬明變得越發低調,表面上,生活彷彿一如往常,他仍住在傳說中價值九位數的別墅裡,整日忙得和螺旋一般。

仔細看,卻會發覺kenzo沙發上不復往日高朋滿座的熱鬧情形,到了生日,各路名人也不再爭相和他祝福互動。

名位利祿,遠比郭敬明自己想得更殘酷,他只爭一朝得勢萬人捧,卻不曾想過,一夕落魄又將如何?

公眾視野裡,他的身影幾近消失。

至交好友只剩二三,提起郭敬明,卻口徑一致地提到他的孤獨。

一同創業的合作伙伴紛紛離開,開完會後各走各的,這些都是孤獨的源頭,郭敬明覺得自己骨子裡有傳統的一面,嚮往成功,害怕孤獨,需要朋友。

雖然心知,這彷彿一場萬人馬拉松,和他一起跑到最後的,往往寥寥無幾。他告訴自己,這是必須承受的事情。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前些年的爭議,與後來的挫敗,帶給他的也非全然負面。

以前,連礦泉水也只喝進口,後來在劇組真的忙碌時,便宜的盒飯也吃得津津有味。他收養的流浪狗,成了如今微博的主要內容。

不像從前毫不掩飾地批評員工的作品“就像屎一樣“,現在即使不滿,也會先誇幾句,最後才不痛不癢地說“有個地方你可能要注意”。

他也不再長篇大論地發表自己的觀點,只零零散散發一些生活記錄。

如今郭敬明這個名字鮮為人提,個人的影響總會隨著時間褪色,然而,從郭敬明到張嘉佳再到大冰,抑或正流行的部分影視劇,相似的模式,依然能從市場中分得幾杯羹。

生活節奏逐漸加快的今天,人們已經不再著迷那些細微陰鬱情緒而頹唐度日。越來越多的網絡小說影視化,屏幕上正流行的是情節更起伏的“爽文”路數。

這彷彿陷入了一個死循環。郭敬明倒下,“張敬明”、“李敬明”們接踵而來。

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注:封面來源於視覺中國,圖片源於網絡。

資料:

1.外灘畫報《專訪郭敬明:我是個沒有原罪的人》

2.人物《郭敬明:名利場》

3.中國新聞週刊《郭敬明們的成長之痛》

4.AI藍媒匯《中年郭敬明,尚能飯否》

5.蓋飯人物《有錢人郭敬明》

6.中國企業家《郭敬明:小時代 大野心》

7.時尚先生《郭敬明與他的成功強迫症:忙碌得像顆陀螺》



"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這不是郭敬明的時代了。

他在微博上發了一張自拍:黑色短髮服帖地被帽簷壓住,戴循規蹈矩的圓框眼鏡,疲憊與憔悴都刻在眉眼間。

令人不禁想問,郭敬明到底怎麼了?

遙想當年,縱使夾雜影評人的脣槍舌劍,郭敬明仍然意氣風發地帶著《小時代》打破國產電影單日票房記錄。

從小鎮少年到暢銷書作家,直至票房過億的導演,那時郭敬明洋洋得意:我就是當代中國夢的典型代表。

嚐到了甜頭,他繼續改編《爵跡》,妄圖複製成功。不曾料到票房慘淡,到了第二部更因一些“天災人禍”,上映遙遙無期。

這些年裡,郭敬明逐漸沉寂,國產電影發生著天翻地覆的變革。受追捧的電影是《流浪地球》與《哪吒》,有口碑,也不乏票房。郭敬明們擅長的堆積精美畫面與強烈情緒引導,早已不再吃香。

如果有一個長鏡頭,跟隨2002年的郭敬明,經歷人生浮沉與諸多爭議,最後定格到如今,正應了《桃花扇》裡那句唱詞:

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不被接受

如今我們談論郭敬明,一味批判毫無意義,捧成成功學範例又並不恰當。

性侵、抄襲、虛榮……和郭敬明相關的每個爭議都顯得觸目驚心。郭敬明身上的重重標籤令他彷彿筆下的人物,始終與真實世界有著一層厚厚的隔膜。

兩次獲獎,幾本小說,將這個川渝邊陲少年帶到原本不屬於他的世界。

2002年,郭敬明第二次獲得新概念作文大賽,此時韓寒名氣已經如日中天,不同於韓寒的叛逆,出版社的編輯們瞄準了郭敬明擅長描寫的青春傷痕文風,又恰好需要推出“第二個韓寒”。

編輯們琢磨了陣子,行,就他吧。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那一年,郭敬明19歲,考上了上海大學,他的生活被撕裂成兩面。

一方面,他是被視作比肩韓寒的另一位少年作家。攝影機與照相機不停捕捉他的窘況,“自己小小的一個人,被突然抓到公眾面前”。

另一方面,他是全班同學裡唯一的外地人,哪怕他在第一年就學會了上海話,身處異鄉的孤獨與落差感仍裹挾著他:

周圍的同學都在用最新款的手機,在穿名牌時,我永遠在用最老土的手機,什麼都不能穿。當我不能去餐廳吃飯,只能吃食堂的時候,就會覺得這個城市不屬於我。

不被這所城市接受體現在細枝末節。

母親去上海看望他,兩人走到地鐵站,這是郭母第一次坐地鐵,還不知如何刷卡進站,已經進站的郭敬明正急著,地鐵工作人員不緊不慢地走過來,用卡貼近感應區,嘴裡不停嘟囔著:“冊那,戇色特了。(注:笨死了)”

始終點頭道謝的母親沒聽懂,第一年就學會上海話的郭敬明聽懂了。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好不容易有所積蓄,郭敬明立馬給父親買了一輛二十萬的車,次日就被媒體譏笑為“窮人乍富”的暴發戶嘴臉,後來在和父親的電話裡,他曾提及,父親全然不知報道中的惡意,反倒笑得憨直。

郭敬明比同齡人更早認識到,生命的底色中,苦比甜多。

憤懣與悲傷被他宣洩於紙上,筆下的年輕人經歷著物質的急劇衝撞,抓住了主流文化中的邊緣文化,所得榮耀彷彿為他加冕。

更重要的是,能順道掙了錢。

不料光環沒有多久,隨著作家莊羽的起訴,郭敬明的名字在之後的十幾年裡與抄襲綁定在一起,文本大量相似之處讓他百口莫辯。

那段時間裡,郭敬明成了眾人唾棄,媒體成日盯著他的動向,都想搶得一手資源,其中有個節目,早前已經確定圍繞的是傳統書法的主題。

到了現場,主持人卻始終在追問有關抄襲的事情,每個問題都難以招架,“他們的問題非常尖銳,就是擺明要看你崩潰的樣子。”郭敬明藉口說要去洗手間,主持人和攝像人員立馬跟上,話外音是“他已經情緒失控”。

一門之隔,郭敬明整個人愣住了,只能把自己關在隔間裡。

事實上,公眾對郭敬明的爭議也不僅與抄襲相關。

越被排斥,令人越想融入其中。為了重塑公眾形象,他不停參加深度訪談,與教授文人相對而坐。那年恰好有個榜單,評選中國讀者最愛的十大作家,其中他的名次排在文學巨匠曹雪芹之前。主持人竇文濤嬉笑,問他:你怎麼看?

郭敬明的回答有些官方,他與韓寒是某個時間段里人們的閱讀選擇,而如曹雪芹、巴金代表的則能在任何時代找到共鳴。

主持人和教授不置可否,看過這期節目的觀眾在論壇討論,幾位文化圈人物顯然瞧不上這郭敬明啊。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 黃永玉

郭敬明還參加過與自己畫風完全不符的《藝術人生》,其中有一期讓他採訪畫家黃永玉,滿布古董的宅子,清朝的鳥籠,連宅子外的戲臺上也是京劇大師梅葆玖唱過的。

崇尚奢侈的郭敬明也嗔目結舌,一副劉姥姥進大觀園的模樣,老爺子對來客向來和善,郭敬明敞開心扉,坦然自己身處非議的困惑,黃永玉也靜靜聽著。

臨走時,還贈了他幅親自繪製的字畫,上面赫然寫著:“五鹿嶽嶽,朱雲折其角”。

這是西漢時期的典故,形容人能言善辯,含義可褒可貶,老爺子心血來潮贈的作品卻讓郭敬明感動不已,回去就寫了篇博客,字裡行間只恨不得將他與黃永玉形容成忘年之交。

他以為這是被圈子接納的證明,可不久後,《中國新聞週刊》的記者去探訪黃永玉,採訪間隙提到郭敬明,記者問道,您是不是很喜歡這個小輩?

老爺子想都沒想,毫不留情地否認:沒有很喜歡他,一點也沒有。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最虛榮的存在

受不到認可,脫不了爭議。

哪怕法院最終的判決結果白紙黑字寫著,被告郭敬明侵犯了原告莊羽的著作權,郭敬明始終拒不承認,他願意賠錢,卻堅決不道歉。

若是道歉則代表默認,失去的將是始終信任他的那群追隨者,多年努力毀於一旦。於是他乾脆放棄辯駁。

郭敬明帶著年輕人特有的負氣,覺得罵他的人多是浪費時間,“回過頭來怪別人為什麼有錢,憑什麼我沒錢”,他刻意進入另一種狀態,放低嗓音有些惡狠狠地說,“你沒錢活該。”

他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其餘時間都用來工作,疲憊時就向嘴裡不斷灌咖啡,開始組建工作室與出版雜誌。即使如此,仍然覺得自己不夠拼。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所獲的成功被他視作理所當然:

為了工作我每天只睡3個小時,7 年沒有休過假,也沒時間談戀愛。而另一個人他天天玩,在網上罵人,你說我不成功誰成功?

這種意識也被帶到作品裡,《小時代》凝聚著他書裡最常見的城市書寫,顧裡的紅底鞋正是有這個隱喻蘊含其中,他認為踩著鮮血前進,優雅是要用辛苦換來的。

後來他在上海買了多處房產,其中有一處是汪精衛四姨太故居,裝扮西式,牆壁鑲嵌雕花,抬眼是巴洛克式水晶吊燈,腳踏厚實鬆軟的羊毛地毯,四周都是價值不菲的中世紀油畫。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此時的郭敬明,站在上海的高層公寓露臺上俯瞰整個城市,彷彿世界盡在掌握。覺得自己曾經對未來幻想的一切,都超額滿足了。

上海被稱為“魔都”並非沒有理由,出身市民階層的人通過掌握時機而一夜成名,也有人萬貫家財一夜間悉數散盡。

東方明珠、外灘與陸家嘴,都見證過無數人的夢想實現與坍塌。

連“只要愛情不要錢”的硬骨頭張愛玲對未來的憧憬都曾是:“比林語堂風光、穿最別緻的衣服、在上海有大房子。”

郭敬明更早實現了這個理想。

早些年因衣著打扮被工作人員視作助理的窘迫感滲入骨血,後來大肆購買奢侈品時,郭敬明覺得自己“帶著一種恨意在買”。

再過了幾年,他不再用logo很明顯的衣物裝飾來證明自己,他知道,就算穿最普通的棉質襯衫,也不會有人用鄙薄的眼神看他。

說這話時,郭敬明笑得志得意滿。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戴錦華教授在談到郭敬明現象時曾說過,無論是青春題材抑或宮鬥題材,寫作者或是讀者觀眾,這之間都透露出一種年輕人對專制權力的認同感。

她說:“權力和金錢一樣使鬼推磨、山移形。”

郭敬明無疑是認可這點的。財富和權力是構成人類社會的基本法則,他不想被一些諸如“淡泊名利”的道德觀念所捆綁。

有時候你不得不為五斗米折腰時,你還有沒有這樣的底氣?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走在前面的人

才華與人品受到質疑的同時,郭敬明的商業頭腦和靈敏嗅覺卻被普遍認可。

當同一批年輕作家還在埋頭奮筆疾書時,他已經意識到暢銷書作家的侷限,與廣大青少年群體的消費能力,他對準還在讀書的中學生們,創辦《島》與《最小說》這類暢銷雜誌。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2010年,韓寒也辦了雜誌《獨唱團》,但那時的郭敬明已經感覺到出版行業式微,想方設法另尋出路。果不其然,《獨唱團》只辦了一期就宣告夭折,另一邊饒雪漫照著《最小說》的模式、針對女性群體辦了本《漫女生》,也效果寥寥。

當導演也是如此,後來很多作家、演員再來分食市場,總是晚了一步。

可見賺錢這事,實屬天賦。

出版人黎波認為郭敬明目光長遠:他自己會意識到有將來不行的時候,因此要打造一個新的模式。

2004年開始,他決定自己創業。他在閘北區租下一間三室一廳,和下屬同吃同住,最初的日子疲憊卻快樂。

在公司裡,他有絕對的話語權,那時出版社裡能說得上的編輯少說也有三四十歲,郭敬明笑,他們哪兒知道年輕人愛看什麼。

自詡深諳年輕人心理的郭敬明,選擇簽約作者和內容都有自己的標準,對於創作者來說,內容反倒其次,最重要的是有個人特色,他振振有詞:

我、韓寒、安妮寶貝、張悅然,哪個人沒有自己獨特的風格?

在他看來,想要成名必須得有一個立得住的人設。蘇小懶,安東尼,這些在傳統編輯眼裡文字散亂、不成體系的寫作者,卻是郭敬明著力培養的對象。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最小說》的文字總監痕痕回憶,做雜誌時,大多人面對如此大的工作量已經難以負荷,郭敬明卻能每晚守在電腦面前,研究各大競爭刊物動向。

事實證明,《最小說》在青少年群體裡聲名鵲起。有郭敬明過目的出版書籍更是超過其他出版社數倍。

到了2012年,《泰囧》在票房上的成功讓投資人重新審視了國產電影的影響力,他嗅到其中商機,選擇了《流星花園》的製作人柴智屏一起合作。

他們是同類人,一旦嚐到成功滋味,便輕視時代因素,只覺自身眼光毒辣,貢獻突出。

柴智屏在腦子裡將認識的臺灣導演排了一圈,想來想去,竟沒有一個能拍出郭敬明書裡那種“燃燒著慾望“的上海,於是邀請郭敬明親自執導。

起初,郭敬明有些猶豫,重新進入新的領域讓一切都重新開始。倘若對“郭敬明”這個個人品牌有所折損,得不償失。

不過猶豫了不久,還是答應了。他相信自己的判斷,還放下狠話:這次我進影壇,一定會像當時我進文壇一樣,震死他們。

這種壓力被分攤到員工那裡,員工都覺得他喜怒無常,讓編輯們熬大夜改劇本開會是最常見的事情。

郭敬明此前全無影視經驗。幸而,他懂得結識其他導演和專業人士,每天都和行業內頂尖的專家們聊天,他的理念在公眾看來多少有些投機:

你不一定懂得所有的東西, 但是要懂得跟最好的人合作,那就會一直成功。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 《小時代》劇照

《小時代》的上映贏得了極大商業成功,系列電影每部投資不過兩千萬,最終票房卻達到了近十八個億。同時伴有的是口碑的低谷,人們走進電影院的理由變成:我就是好奇,爛片究竟能有多爛?

郭敬明成了投資人眼中炙手可熱的新人導演,掛著笑容流連於各大活動現場,那是他最得意的日子。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後郭敬明時代

年少成名,一路順風如意,站在同齡人遠不可及的位置。世俗意義上的成功與名利對那個時候的郭敬明而言唾手可得。

他篤信殘酷的叢林法則:成王敗寇,弱肉強食。

自負感隨處可見,有人將他的成功歸結於時代因素,他壓根不聽,反問前去採訪的《人物》雜誌記者,“如果是這樣的話,(成功的)為什麼不是張敬明,李敬明,一定要是我郭敬明?“

命運有張慷慨的假面,讓初嘗名利滋味的年輕人暈眩其中,鼓勵他飄飄然享受極樂,再等著適當時機,用一隻大手,狠狠地將他從雲端拽落。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那時他剛滿三十出頭,自負才華絕不止於《小時代》,得意地表示,如果自己在好萊塢,鐵定是能拍《2012》這類商業大片的導演。

於是他便野心勃勃地籌備奇幻大作《爵跡》,以期震一震觀眾眼球。

為此,他不吝成本地請來當紅流量明星范冰冰、吳亦凡等人,又打著國產第一部真人CG電影的旗號,拉了11家出品方和近兩億投資。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 《爵跡》劇照

不料生活贈予的巴掌來得快且響亮。

《小時代》在豆瓣評分好歹還有4.7,到了《爵跡》,更是再創新低,一路下跌至3.8。演員外型到演技,故事立意到整體畫風,無一不被吐槽。

一腔熱血付之東流,口碑且不論,連引以為傲的票房都遠不及預期。IP+流量明星的路數,觀眾不再買賬。

“郭敬明“,這個曾讓他自傲的個人品牌迅速坍塌,反成了他最大的阻礙。

全國路演的最後一站,回到上海,這個讓他感受複雜的城市。

郭敬明臉上有著遮掩不住的疲憊,拿到話筒開始發言時,情緒顯得有些崩潰,他連聲質問,是不是因為我叫郭敬明,所以做什麼都是錯的?

又哽咽著說:我多希望有一天,喜歡我可以成為一件值得你們驕傲的事情,而不是說不出口的祕密。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臺下多是擁護他的粉絲,漸漸傳出鼓舞打氣的聲音,也有年齡小的粉絲低聲哭泣,場面可謂動人。然而,多數人尚存理智,不會因為他的示弱跑去為爛片買單。

這像是一個分界點,郭敬明的事業急轉直下。

看他小說的那幫年輕人逐漸成長,看懂了真實世界與書中的擬態世界有天壤之別,更年輕的00後,對這些內容並無共鳴。

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

本就境遇不佳的郭敬明,到了2017年,更是因“性侵”指控,名聲墜入谷底,往日的至交好友沒有一個人站出來,鋪天蓋地的指責淹沒了他。

郭敬明辯解的聲音變得微弱,後來他也不再去辯解,有心人發現,此時郭敬明變得越發低調,表面上,生活彷彿一如往常,他仍住在傳說中價值九位數的別墅裡,整日忙得和螺旋一般。

仔細看,卻會發覺kenzo沙發上不復往日高朋滿座的熱鬧情形,到了生日,各路名人也不再爭相和他祝福互動。

名位利祿,遠比郭敬明自己想得更殘酷,他只爭一朝得勢萬人捧,卻不曾想過,一夕落魄又將如何?

公眾視野裡,他的身影幾近消失。

至交好友只剩二三,提起郭敬明,卻口徑一致地提到他的孤獨。

一同創業的合作伙伴紛紛離開,開完會後各走各的,這些都是孤獨的源頭,郭敬明覺得自己骨子裡有傳統的一面,嚮往成功,害怕孤獨,需要朋友。

雖然心知,這彷彿一場萬人馬拉松,和他一起跑到最後的,往往寥寥無幾。他告訴自己,這是必須承受的事情。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前些年的爭議,與後來的挫敗,帶給他的也非全然負面。

以前,連礦泉水也只喝進口,後來在劇組真的忙碌時,便宜的盒飯也吃得津津有味。他收養的流浪狗,成了如今微博的主要內容。

不像從前毫不掩飾地批評員工的作品“就像屎一樣“,現在即使不滿,也會先誇幾句,最後才不痛不癢地說“有個地方你可能要注意”。

他也不再長篇大論地發表自己的觀點,只零零散散發一些生活記錄。

如今郭敬明這個名字鮮為人提,個人的影響總會隨著時間褪色,然而,從郭敬明到張嘉佳再到大冰,抑或正流行的部分影視劇,相似的模式,依然能從市場中分得幾杯羹。

生活節奏逐漸加快的今天,人們已經不再著迷那些細微陰鬱情緒而頹唐度日。越來越多的網絡小說影視化,屏幕上正流行的是情節更起伏的“爽文”路數。

這彷彿陷入了一個死循環。郭敬明倒下,“張敬明”、“李敬明”們接踵而來。

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注:封面來源於視覺中國,圖片源於網絡。

資料:

1.外灘畫報《專訪郭敬明:我是個沒有原罪的人》

2.人物《郭敬明:名利場》

3.中國新聞週刊《郭敬明們的成長之痛》

4.AI藍媒匯《中年郭敬明,尚能飯否》

5.蓋飯人物《有錢人郭敬明》

6.中國企業家《郭敬明:小時代 大野心》

7.時尚先生《郭敬明與他的成功強迫症:忙碌得像顆陀螺》



消失4年,郭敬明去哪兒了?


十點人物誌原創內容 轉載請聯繫後臺授權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