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久以來,貴州酸湯就深受大眾食客歡迎,不僅是因為它有著十分地道且濃郁的貴州風味,是貴州菜中一絕,更因為它可以通過增減用料,改良出適合多地食客口味的底湯。今天,紅廚網就為大家介紹一下貴州酸湯,以供大家參考。


"

長久以來,貴州酸湯就深受大眾食客歡迎,不僅是因為它有著十分地道且濃郁的貴州風味,是貴州菜中一絕,更因為它可以通過增減用料,改良出適合多地食客口味的底湯。今天,紅廚網就為大家介紹一下貴州酸湯,以供大家參考。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貴州酸湯的起源

顧名思義,貴州酸湯以酸為優,但這種酸並不簡單,以乳酸為基底,根據不同的原料,有著不同的複合酸味,清新、濃郁、鮮辣均有,而大家又以酸洌開胃為共同的特點,是一種難得的。

貴州酸湯屬於貴州當地少數民族的特色美食,尤以貴州黔東南、黔西南及黔南苗族、侗族製作的“白酸、紅酸”風味更為獨特。酸湯類菜餚,在黔東南自治州各縣市、各民族都很盛行,尤以凱裡市區最為典型,故外界統稱為凱里酸湯魚。


"

長久以來,貴州酸湯就深受大眾食客歡迎,不僅是因為它有著十分地道且濃郁的貴州風味,是貴州菜中一絕,更因為它可以通過增減用料,改良出適合多地食客口味的底湯。今天,紅廚網就為大家介紹一下貴州酸湯,以供大家參考。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貴州酸湯的起源

顧名思義,貴州酸湯以酸為優,但這種酸並不簡單,以乳酸為基底,根據不同的原料,有著不同的複合酸味,清新、濃郁、鮮辣均有,而大家又以酸洌開胃為共同的特點,是一種難得的。

貴州酸湯屬於貴州當地少數民族的特色美食,尤以貴州黔東南、黔西南及黔南苗族、侗族製作的“白酸、紅酸”風味更為獨特。酸湯類菜餚,在黔東南自治州各縣市、各民族都很盛行,尤以凱裡市區最為典型,故外界統稱為凱里酸湯魚。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據說,最原始的酸湯是用釀酒剩下的尾酒發酵而成,後來改用米湯經自然發酵及其它更加豐富的做法制成。

酸湯按照民族可以分成苗族酸湯、侗族酸湯、水族酸湯、布依族酸湯等,其中以苗族酸湯最為著名,其最突出的特點就是酸香味十分豐富。

苗族同胞居住在大山裡,山高路遠,制酸湯取自高山上的泉水和自種的香糯米釀製而成,味型獨特、酸鮮可口,在中式烹調味中很難找到酸湯風味的味型。


"

長久以來,貴州酸湯就深受大眾食客歡迎,不僅是因為它有著十分地道且濃郁的貴州風味,是貴州菜中一絕,更因為它可以通過增減用料,改良出適合多地食客口味的底湯。今天,紅廚網就為大家介紹一下貴州酸湯,以供大家參考。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貴州酸湯的起源

顧名思義,貴州酸湯以酸為優,但這種酸並不簡單,以乳酸為基底,根據不同的原料,有著不同的複合酸味,清新、濃郁、鮮辣均有,而大家又以酸洌開胃為共同的特點,是一種難得的。

貴州酸湯屬於貴州當地少數民族的特色美食,尤以貴州黔東南、黔西南及黔南苗族、侗族製作的“白酸、紅酸”風味更為獨特。酸湯類菜餚,在黔東南自治州各縣市、各民族都很盛行,尤以凱裡市區最為典型,故外界統稱為凱里酸湯魚。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據說,最原始的酸湯是用釀酒剩下的尾酒發酵而成,後來改用米湯經自然發酵及其它更加豐富的做法制成。

酸湯按照民族可以分成苗族酸湯、侗族酸湯、水族酸湯、布依族酸湯等,其中以苗族酸湯最為著名,其最突出的特點就是酸香味十分豐富。

苗族同胞居住在大山裡,山高路遠,制酸湯取自高山上的泉水和自種的香糯米釀製而成,味型獨特、酸鮮可口,在中式烹調味中很難找到酸湯風味的味型。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另外,貴州酸湯的營養價值也不低,其中含有一定量的酒石酸、蘋果酸、乳酸、乙酸、檸檬酸和少量的丁二酸,具有開胃健脾的功效;酸湯中豐富的礦物質主要是鈣、磷、鐵、鋅等,其中鈣和磷的含量較高,對保持神經、肌肉的興奮性、維持骨骼剛性以及維持肌體的酸鹼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

難怪貴州當地的人講“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躥躥”,看來這句俗語還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


"

長久以來,貴州酸湯就深受大眾食客歡迎,不僅是因為它有著十分地道且濃郁的貴州風味,是貴州菜中一絕,更因為它可以通過增減用料,改良出適合多地食客口味的底湯。今天,紅廚網就為大家介紹一下貴州酸湯,以供大家參考。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貴州酸湯的起源

顧名思義,貴州酸湯以酸為優,但這種酸並不簡單,以乳酸為基底,根據不同的原料,有著不同的複合酸味,清新、濃郁、鮮辣均有,而大家又以酸洌開胃為共同的特點,是一種難得的。

貴州酸湯屬於貴州當地少數民族的特色美食,尤以貴州黔東南、黔西南及黔南苗族、侗族製作的“白酸、紅酸”風味更為獨特。酸湯類菜餚,在黔東南自治州各縣市、各民族都很盛行,尤以凱裡市區最為典型,故外界統稱為凱里酸湯魚。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據說,最原始的酸湯是用釀酒剩下的尾酒發酵而成,後來改用米湯經自然發酵及其它更加豐富的做法制成。

酸湯按照民族可以分成苗族酸湯、侗族酸湯、水族酸湯、布依族酸湯等,其中以苗族酸湯最為著名,其最突出的特點就是酸香味十分豐富。

苗族同胞居住在大山裡,山高路遠,制酸湯取自高山上的泉水和自種的香糯米釀製而成,味型獨特、酸鮮可口,在中式烹調味中很難找到酸湯風味的味型。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另外,貴州酸湯的營養價值也不低,其中含有一定量的酒石酸、蘋果酸、乳酸、乙酸、檸檬酸和少量的丁二酸,具有開胃健脾的功效;酸湯中豐富的礦物質主要是鈣、磷、鐵、鋅等,其中鈣和磷的含量較高,對保持神經、肌肉的興奮性、維持骨骼剛性以及維持肌體的酸鹼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

難怪貴州當地的人講“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躥躥”,看來這句俗語還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酸湯的各種分類

酸湯主要分為白酸和紅酸,其中白酸又分為米制白酸和麵制白酸;紅酸主要分為毛辣角酸、紅油酸、辣醬酸、蝦酸和臭酸。

米制白酸

"

長久以來,貴州酸湯就深受大眾食客歡迎,不僅是因為它有著十分地道且濃郁的貴州風味,是貴州菜中一絕,更因為它可以通過增減用料,改良出適合多地食客口味的底湯。今天,紅廚網就為大家介紹一下貴州酸湯,以供大家參考。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貴州酸湯的起源

顧名思義,貴州酸湯以酸為優,但這種酸並不簡單,以乳酸為基底,根據不同的原料,有著不同的複合酸味,清新、濃郁、鮮辣均有,而大家又以酸洌開胃為共同的特點,是一種難得的。

貴州酸湯屬於貴州當地少數民族的特色美食,尤以貴州黔東南、黔西南及黔南苗族、侗族製作的“白酸、紅酸”風味更為獨特。酸湯類菜餚,在黔東南自治州各縣市、各民族都很盛行,尤以凱裡市區最為典型,故外界統稱為凱里酸湯魚。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據說,最原始的酸湯是用釀酒剩下的尾酒發酵而成,後來改用米湯經自然發酵及其它更加豐富的做法制成。

酸湯按照民族可以分成苗族酸湯、侗族酸湯、水族酸湯、布依族酸湯等,其中以苗族酸湯最為著名,其最突出的特點就是酸香味十分豐富。

苗族同胞居住在大山裡,山高路遠,制酸湯取自高山上的泉水和自種的香糯米釀製而成,味型獨特、酸鮮可口,在中式烹調味中很難找到酸湯風味的味型。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另外,貴州酸湯的營養價值也不低,其中含有一定量的酒石酸、蘋果酸、乳酸、乙酸、檸檬酸和少量的丁二酸,具有開胃健脾的功效;酸湯中豐富的礦物質主要是鈣、磷、鐵、鋅等,其中鈣和磷的含量較高,對保持神經、肌肉的興奮性、維持骨骼剛性以及維持肌體的酸鹼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

難怪貴州當地的人講“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躥躥”,看來這句俗語還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酸湯的各種分類

酸湯主要分為白酸和紅酸,其中白酸又分為米制白酸和麵制白酸;紅酸主要分為毛辣角酸、紅油酸、辣醬酸、蝦酸和臭酸。

米制白酸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特點:

米制白酸有回甜,氣味芬芳,通常用於製作比較清淡的菜餚。

做法:

先將大米或糯米淘洗兩遍,取第二遍的淘米水倒入泡菜壇中,米加較多的水上鍋小火慢煮至米粒開花(半熟),然後把米濾出,將熱米湯(注意溫度要維持在40℃-50℃)倒入壇中,再倒入少許老白酸湯,加蓋碗、澆上一圈水,靜置發酵24小時後即成,做法十分簡單。

面制白酸

"

長久以來,貴州酸湯就深受大眾食客歡迎,不僅是因為它有著十分地道且濃郁的貴州風味,是貴州菜中一絕,更因為它可以通過增減用料,改良出適合多地食客口味的底湯。今天,紅廚網就為大家介紹一下貴州酸湯,以供大家參考。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貴州酸湯的起源

顧名思義,貴州酸湯以酸為優,但這種酸並不簡單,以乳酸為基底,根據不同的原料,有著不同的複合酸味,清新、濃郁、鮮辣均有,而大家又以酸洌開胃為共同的特點,是一種難得的。

貴州酸湯屬於貴州當地少數民族的特色美食,尤以貴州黔東南、黔西南及黔南苗族、侗族製作的“白酸、紅酸”風味更為獨特。酸湯類菜餚,在黔東南自治州各縣市、各民族都很盛行,尤以凱裡市區最為典型,故外界統稱為凱里酸湯魚。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據說,最原始的酸湯是用釀酒剩下的尾酒發酵而成,後來改用米湯經自然發酵及其它更加豐富的做法制成。

酸湯按照民族可以分成苗族酸湯、侗族酸湯、水族酸湯、布依族酸湯等,其中以苗族酸湯最為著名,其最突出的特點就是酸香味十分豐富。

苗族同胞居住在大山裡,山高路遠,制酸湯取自高山上的泉水和自種的香糯米釀製而成,味型獨特、酸鮮可口,在中式烹調味中很難找到酸湯風味的味型。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另外,貴州酸湯的營養價值也不低,其中含有一定量的酒石酸、蘋果酸、乳酸、乙酸、檸檬酸和少量的丁二酸,具有開胃健脾的功效;酸湯中豐富的礦物質主要是鈣、磷、鐵、鋅等,其中鈣和磷的含量較高,對保持神經、肌肉的興奮性、維持骨骼剛性以及維持肌體的酸鹼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

難怪貴州當地的人講“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躥躥”,看來這句俗語還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酸湯的各種分類

酸湯主要分為白酸和紅酸,其中白酸又分為米制白酸和麵制白酸;紅酸主要分為毛辣角酸、紅油酸、辣醬酸、蝦酸和臭酸。

米制白酸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特點:

米制白酸有回甜,氣味芬芳,通常用於製作比較清淡的菜餚。

做法:

先將大米或糯米淘洗兩遍,取第二遍的淘米水倒入泡菜壇中,米加較多的水上鍋小火慢煮至米粒開花(半熟),然後把米濾出,將熱米湯(注意溫度要維持在40℃-50℃)倒入壇中,再倒入少許老白酸湯,加蓋碗、澆上一圈水,靜置發酵24小時後即成,做法十分簡單。

面制白酸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特點:

面制白酸與祕製白酸味道相近,不過少了後者的米香味。

做法:

將用作發麵的300克老面調勻放入盆中,加入5千克的溫熱水,混合後倒入鍋中,放置火上,邊加熱邊攪拌,再將100克糯米粉或玉米麵、黃豆麵、自發面用清水調勻,倒入鍋中,待鍋中湯汁燒沸,起鍋裝入土製的壇內密封存放一至兩天即可(30℃時放置5天,25℃時放置7天,20℃時放置9天)。

毛辣角酸

"

長久以來,貴州酸湯就深受大眾食客歡迎,不僅是因為它有著十分地道且濃郁的貴州風味,是貴州菜中一絕,更因為它可以通過增減用料,改良出適合多地食客口味的底湯。今天,紅廚網就為大家介紹一下貴州酸湯,以供大家參考。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貴州酸湯的起源

顧名思義,貴州酸湯以酸為優,但這種酸並不簡單,以乳酸為基底,根據不同的原料,有著不同的複合酸味,清新、濃郁、鮮辣均有,而大家又以酸洌開胃為共同的特點,是一種難得的。

貴州酸湯屬於貴州當地少數民族的特色美食,尤以貴州黔東南、黔西南及黔南苗族、侗族製作的“白酸、紅酸”風味更為獨特。酸湯類菜餚,在黔東南自治州各縣市、各民族都很盛行,尤以凱裡市區最為典型,故外界統稱為凱里酸湯魚。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據說,最原始的酸湯是用釀酒剩下的尾酒發酵而成,後來改用米湯經自然發酵及其它更加豐富的做法制成。

酸湯按照民族可以分成苗族酸湯、侗族酸湯、水族酸湯、布依族酸湯等,其中以苗族酸湯最為著名,其最突出的特點就是酸香味十分豐富。

苗族同胞居住在大山裡,山高路遠,制酸湯取自高山上的泉水和自種的香糯米釀製而成,味型獨特、酸鮮可口,在中式烹調味中很難找到酸湯風味的味型。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另外,貴州酸湯的營養價值也不低,其中含有一定量的酒石酸、蘋果酸、乳酸、乙酸、檸檬酸和少量的丁二酸,具有開胃健脾的功效;酸湯中豐富的礦物質主要是鈣、磷、鐵、鋅等,其中鈣和磷的含量較高,對保持神經、肌肉的興奮性、維持骨骼剛性以及維持肌體的酸鹼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

難怪貴州當地的人講“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躥躥”,看來這句俗語還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酸湯的各種分類

酸湯主要分為白酸和紅酸,其中白酸又分為米制白酸和麵制白酸;紅酸主要分為毛辣角酸、紅油酸、辣醬酸、蝦酸和臭酸。

米制白酸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特點:

米制白酸有回甜,氣味芬芳,通常用於製作比較清淡的菜餚。

做法:

先將大米或糯米淘洗兩遍,取第二遍的淘米水倒入泡菜壇中,米加較多的水上鍋小火慢煮至米粒開花(半熟),然後把米濾出,將熱米湯(注意溫度要維持在40℃-50℃)倒入壇中,再倒入少許老白酸湯,加蓋碗、澆上一圈水,靜置發酵24小時後即成,做法十分簡單。

面制白酸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特點:

面制白酸與祕製白酸味道相近,不過少了後者的米香味。

做法:

將用作發麵的300克老面調勻放入盆中,加入5千克的溫熱水,混合後倒入鍋中,放置火上,邊加熱邊攪拌,再將100克糯米粉或玉米麵、黃豆麵、自發面用清水調勻,倒入鍋中,待鍋中湯汁燒沸,起鍋裝入土製的壇內密封存放一至兩天即可(30℃時放置5天,25℃時放置7天,20℃時放置9天)。

毛辣角酸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特點:

又名紅酸湯,是以貴州當地一種野生西紅柿——毛辣角為主料製成的酸湯,紅酸的酸味醇厚,色淡紅而清香。

做法:

將5千克毛辣角(一種貴州當地的野生西紅柿,無野生西紅柿可用種植西紅柿代替)洗淨放入壇內,加入仔姜、精鹽各500克、大蒜250克、辣椒1千克、糯米粉100克及白酒250克,灌滿壇沿水加蓋,放置15天即可取用。取用時,將壇中原料剁碎成泥狀即可。


"

長久以來,貴州酸湯就深受大眾食客歡迎,不僅是因為它有著十分地道且濃郁的貴州風味,是貴州菜中一絕,更因為它可以通過增減用料,改良出適合多地食客口味的底湯。今天,紅廚網就為大家介紹一下貴州酸湯,以供大家參考。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貴州酸湯的起源

顧名思義,貴州酸湯以酸為優,但這種酸並不簡單,以乳酸為基底,根據不同的原料,有著不同的複合酸味,清新、濃郁、鮮辣均有,而大家又以酸洌開胃為共同的特點,是一種難得的。

貴州酸湯屬於貴州當地少數民族的特色美食,尤以貴州黔東南、黔西南及黔南苗族、侗族製作的“白酸、紅酸”風味更為獨特。酸湯類菜餚,在黔東南自治州各縣市、各民族都很盛行,尤以凱裡市區最為典型,故外界統稱為凱里酸湯魚。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據說,最原始的酸湯是用釀酒剩下的尾酒發酵而成,後來改用米湯經自然發酵及其它更加豐富的做法制成。

酸湯按照民族可以分成苗族酸湯、侗族酸湯、水族酸湯、布依族酸湯等,其中以苗族酸湯最為著名,其最突出的特點就是酸香味十分豐富。

苗族同胞居住在大山裡,山高路遠,制酸湯取自高山上的泉水和自種的香糯米釀製而成,味型獨特、酸鮮可口,在中式烹調味中很難找到酸湯風味的味型。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另外,貴州酸湯的營養價值也不低,其中含有一定量的酒石酸、蘋果酸、乳酸、乙酸、檸檬酸和少量的丁二酸,具有開胃健脾的功效;酸湯中豐富的礦物質主要是鈣、磷、鐵、鋅等,其中鈣和磷的含量較高,對保持神經、肌肉的興奮性、維持骨骼剛性以及維持肌體的酸鹼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

難怪貴州當地的人講“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躥躥”,看來這句俗語還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酸湯的各種分類

酸湯主要分為白酸和紅酸,其中白酸又分為米制白酸和麵制白酸;紅酸主要分為毛辣角酸、紅油酸、辣醬酸、蝦酸和臭酸。

米制白酸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特點:

米制白酸有回甜,氣味芬芳,通常用於製作比較清淡的菜餚。

做法:

先將大米或糯米淘洗兩遍,取第二遍的淘米水倒入泡菜壇中,米加較多的水上鍋小火慢煮至米粒開花(半熟),然後把米濾出,將熱米湯(注意溫度要維持在40℃-50℃)倒入壇中,再倒入少許老白酸湯,加蓋碗、澆上一圈水,靜置發酵24小時後即成,做法十分簡單。

面制白酸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特點:

面制白酸與祕製白酸味道相近,不過少了後者的米香味。

做法:

將用作發麵的300克老面調勻放入盆中,加入5千克的溫熱水,混合後倒入鍋中,放置火上,邊加熱邊攪拌,再將100克糯米粉或玉米麵、黃豆麵、自發面用清水調勻,倒入鍋中,待鍋中湯汁燒沸,起鍋裝入土製的壇內密封存放一至兩天即可(30℃時放置5天,25℃時放置7天,20℃時放置9天)。

毛辣角酸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特點:

又名紅酸湯,是以貴州當地一種野生西紅柿——毛辣角為主料製成的酸湯,紅酸的酸味醇厚,色淡紅而清香。

做法:

將5千克毛辣角(一種貴州當地的野生西紅柿,無野生西紅柿可用種植西紅柿代替)洗淨放入壇內,加入仔姜、精鹽各500克、大蒜250克、辣椒1千克、糯米粉100克及白酒250克,灌滿壇沿水加蓋,放置15天即可取用。取用時,將壇中原料剁碎成泥狀即可。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毛辣角

更加簡單的做法是在白酸湯的基礎上,加上毛辣果等調製而來,味道層次要豐富一些,但酸爽的本質是不變的。

紅油酸

"

長久以來,貴州酸湯就深受大眾食客歡迎,不僅是因為它有著十分地道且濃郁的貴州風味,是貴州菜中一絕,更因為它可以通過增減用料,改良出適合多地食客口味的底湯。今天,紅廚網就為大家介紹一下貴州酸湯,以供大家參考。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貴州酸湯的起源

顧名思義,貴州酸湯以酸為優,但這種酸並不簡單,以乳酸為基底,根據不同的原料,有著不同的複合酸味,清新、濃郁、鮮辣均有,而大家又以酸洌開胃為共同的特點,是一種難得的。

貴州酸湯屬於貴州當地少數民族的特色美食,尤以貴州黔東南、黔西南及黔南苗族、侗族製作的“白酸、紅酸”風味更為獨特。酸湯類菜餚,在黔東南自治州各縣市、各民族都很盛行,尤以凱裡市區最為典型,故外界統稱為凱里酸湯魚。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據說,最原始的酸湯是用釀酒剩下的尾酒發酵而成,後來改用米湯經自然發酵及其它更加豐富的做法制成。

酸湯按照民族可以分成苗族酸湯、侗族酸湯、水族酸湯、布依族酸湯等,其中以苗族酸湯最為著名,其最突出的特點就是酸香味十分豐富。

苗族同胞居住在大山裡,山高路遠,制酸湯取自高山上的泉水和自種的香糯米釀製而成,味型獨特、酸鮮可口,在中式烹調味中很難找到酸湯風味的味型。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另外,貴州酸湯的營養價值也不低,其中含有一定量的酒石酸、蘋果酸、乳酸、乙酸、檸檬酸和少量的丁二酸,具有開胃健脾的功效;酸湯中豐富的礦物質主要是鈣、磷、鐵、鋅等,其中鈣和磷的含量較高,對保持神經、肌肉的興奮性、維持骨骼剛性以及維持肌體的酸鹼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

難怪貴州當地的人講“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躥躥”,看來這句俗語還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酸湯的各種分類

酸湯主要分為白酸和紅酸,其中白酸又分為米制白酸和麵制白酸;紅酸主要分為毛辣角酸、紅油酸、辣醬酸、蝦酸和臭酸。

米制白酸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特點:

米制白酸有回甜,氣味芬芳,通常用於製作比較清淡的菜餚。

做法:

先將大米或糯米淘洗兩遍,取第二遍的淘米水倒入泡菜壇中,米加較多的水上鍋小火慢煮至米粒開花(半熟),然後把米濾出,將熱米湯(注意溫度要維持在40℃-50℃)倒入壇中,再倒入少許老白酸湯,加蓋碗、澆上一圈水,靜置發酵24小時後即成,做法十分簡單。

面制白酸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特點:

面制白酸與祕製白酸味道相近,不過少了後者的米香味。

做法:

將用作發麵的300克老面調勻放入盆中,加入5千克的溫熱水,混合後倒入鍋中,放置火上,邊加熱邊攪拌,再將100克糯米粉或玉米麵、黃豆麵、自發面用清水調勻,倒入鍋中,待鍋中湯汁燒沸,起鍋裝入土製的壇內密封存放一至兩天即可(30℃時放置5天,25℃時放置7天,20℃時放置9天)。

毛辣角酸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特點:

又名紅酸湯,是以貴州當地一種野生西紅柿——毛辣角為主料製成的酸湯,紅酸的酸味醇厚,色淡紅而清香。

做法:

將5千克毛辣角(一種貴州當地的野生西紅柿,無野生西紅柿可用種植西紅柿代替)洗淨放入壇內,加入仔姜、精鹽各500克、大蒜250克、辣椒1千克、糯米粉100克及白酒250克,灌滿壇沿水加蓋,放置15天即可取用。取用時,將壇中原料剁碎成泥狀即可。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毛辣角

更加簡單的做法是在白酸湯的基礎上,加上毛辣果等調製而來,味道層次要豐富一些,但酸爽的本質是不變的。

紅油酸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特點:

紅油酸又名辣酸,其味葷厚,色鮮紅,酸辣可口。

做法:

以酸辣椒用油炒至見紅油,再加入新鮮西紅柿炒香出色後加湯熬製,入壇發酵而成。

辣醬酸

"

長久以來,貴州酸湯就深受大眾食客歡迎,不僅是因為它有著十分地道且濃郁的貴州風味,是貴州菜中一絕,更因為它可以通過增減用料,改良出適合多地食客口味的底湯。今天,紅廚網就為大家介紹一下貴州酸湯,以供大家參考。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貴州酸湯的起源

顧名思義,貴州酸湯以酸為優,但這種酸並不簡單,以乳酸為基底,根據不同的原料,有著不同的複合酸味,清新、濃郁、鮮辣均有,而大家又以酸洌開胃為共同的特點,是一種難得的。

貴州酸湯屬於貴州當地少數民族的特色美食,尤以貴州黔東南、黔西南及黔南苗族、侗族製作的“白酸、紅酸”風味更為獨特。酸湯類菜餚,在黔東南自治州各縣市、各民族都很盛行,尤以凱裡市區最為典型,故外界統稱為凱里酸湯魚。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據說,最原始的酸湯是用釀酒剩下的尾酒發酵而成,後來改用米湯經自然發酵及其它更加豐富的做法制成。

酸湯按照民族可以分成苗族酸湯、侗族酸湯、水族酸湯、布依族酸湯等,其中以苗族酸湯最為著名,其最突出的特點就是酸香味十分豐富。

苗族同胞居住在大山裡,山高路遠,制酸湯取自高山上的泉水和自種的香糯米釀製而成,味型獨特、酸鮮可口,在中式烹調味中很難找到酸湯風味的味型。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另外,貴州酸湯的營養價值也不低,其中含有一定量的酒石酸、蘋果酸、乳酸、乙酸、檸檬酸和少量的丁二酸,具有開胃健脾的功效;酸湯中豐富的礦物質主要是鈣、磷、鐵、鋅等,其中鈣和磷的含量較高,對保持神經、肌肉的興奮性、維持骨骼剛性以及維持肌體的酸鹼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

難怪貴州當地的人講“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躥躥”,看來這句俗語還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酸湯的各種分類

酸湯主要分為白酸和紅酸,其中白酸又分為米制白酸和麵制白酸;紅酸主要分為毛辣角酸、紅油酸、辣醬酸、蝦酸和臭酸。

米制白酸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特點:

米制白酸有回甜,氣味芬芳,通常用於製作比較清淡的菜餚。

做法:

先將大米或糯米淘洗兩遍,取第二遍的淘米水倒入泡菜壇中,米加較多的水上鍋小火慢煮至米粒開花(半熟),然後把米濾出,將熱米湯(注意溫度要維持在40℃-50℃)倒入壇中,再倒入少許老白酸湯,加蓋碗、澆上一圈水,靜置發酵24小時後即成,做法十分簡單。

面制白酸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特點:

面制白酸與祕製白酸味道相近,不過少了後者的米香味。

做法:

將用作發麵的300克老面調勻放入盆中,加入5千克的溫熱水,混合後倒入鍋中,放置火上,邊加熱邊攪拌,再將100克糯米粉或玉米麵、黃豆麵、自發面用清水調勻,倒入鍋中,待鍋中湯汁燒沸,起鍋裝入土製的壇內密封存放一至兩天即可(30℃時放置5天,25℃時放置7天,20℃時放置9天)。

毛辣角酸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特點:

又名紅酸湯,是以貴州當地一種野生西紅柿——毛辣角為主料製成的酸湯,紅酸的酸味醇厚,色淡紅而清香。

做法:

將5千克毛辣角(一種貴州當地的野生西紅柿,無野生西紅柿可用種植西紅柿代替)洗淨放入壇內,加入仔姜、精鹽各500克、大蒜250克、辣椒1千克、糯米粉100克及白酒250克,灌滿壇沿水加蓋,放置15天即可取用。取用時,將壇中原料剁碎成泥狀即可。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毛辣角

更加簡單的做法是在白酸湯的基礎上,加上毛辣果等調製而來,味道層次要豐富一些,但酸爽的本質是不變的。

紅油酸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特點:

紅油酸又名辣酸,其味葷厚,色鮮紅,酸辣可口。

做法:

以酸辣椒用油炒至見紅油,再加入新鮮西紅柿炒香出色後加湯熬製,入壇發酵而成。

辣醬酸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特點:

酸香回甜,色澤鮮紅。

做法:

酸辣醬是以鮮紅辣椒、魚、糯米磨製成醬,再加入少量精鹽和甜酒入壇發酵而成。用時以水調製或燒油調製即可。

蝦酸

"

長久以來,貴州酸湯就深受大眾食客歡迎,不僅是因為它有著十分地道且濃郁的貴州風味,是貴州菜中一絕,更因為它可以通過增減用料,改良出適合多地食客口味的底湯。今天,紅廚網就為大家介紹一下貴州酸湯,以供大家參考。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貴州酸湯的起源

顧名思義,貴州酸湯以酸為優,但這種酸並不簡單,以乳酸為基底,根據不同的原料,有著不同的複合酸味,清新、濃郁、鮮辣均有,而大家又以酸洌開胃為共同的特點,是一種難得的。

貴州酸湯屬於貴州當地少數民族的特色美食,尤以貴州黔東南、黔西南及黔南苗族、侗族製作的“白酸、紅酸”風味更為獨特。酸湯類菜餚,在黔東南自治州各縣市、各民族都很盛行,尤以凱裡市區最為典型,故外界統稱為凱里酸湯魚。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據說,最原始的酸湯是用釀酒剩下的尾酒發酵而成,後來改用米湯經自然發酵及其它更加豐富的做法制成。

酸湯按照民族可以分成苗族酸湯、侗族酸湯、水族酸湯、布依族酸湯等,其中以苗族酸湯最為著名,其最突出的特點就是酸香味十分豐富。

苗族同胞居住在大山裡,山高路遠,制酸湯取自高山上的泉水和自種的香糯米釀製而成,味型獨特、酸鮮可口,在中式烹調味中很難找到酸湯風味的味型。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另外,貴州酸湯的營養價值也不低,其中含有一定量的酒石酸、蘋果酸、乳酸、乙酸、檸檬酸和少量的丁二酸,具有開胃健脾的功效;酸湯中豐富的礦物質主要是鈣、磷、鐵、鋅等,其中鈣和磷的含量較高,對保持神經、肌肉的興奮性、維持骨骼剛性以及維持肌體的酸鹼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

難怪貴州當地的人講“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躥躥”,看來這句俗語還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酸湯的各種分類

酸湯主要分為白酸和紅酸,其中白酸又分為米制白酸和麵制白酸;紅酸主要分為毛辣角酸、紅油酸、辣醬酸、蝦酸和臭酸。

米制白酸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特點:

米制白酸有回甜,氣味芬芳,通常用於製作比較清淡的菜餚。

做法:

先將大米或糯米淘洗兩遍,取第二遍的淘米水倒入泡菜壇中,米加較多的水上鍋小火慢煮至米粒開花(半熟),然後把米濾出,將熱米湯(注意溫度要維持在40℃-50℃)倒入壇中,再倒入少許老白酸湯,加蓋碗、澆上一圈水,靜置發酵24小時後即成,做法十分簡單。

面制白酸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特點:

面制白酸與祕製白酸味道相近,不過少了後者的米香味。

做法:

將用作發麵的300克老面調勻放入盆中,加入5千克的溫熱水,混合後倒入鍋中,放置火上,邊加熱邊攪拌,再將100克糯米粉或玉米麵、黃豆麵、自發面用清水調勻,倒入鍋中,待鍋中湯汁燒沸,起鍋裝入土製的壇內密封存放一至兩天即可(30℃時放置5天,25℃時放置7天,20℃時放置9天)。

毛辣角酸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特點:

又名紅酸湯,是以貴州當地一種野生西紅柿——毛辣角為主料製成的酸湯,紅酸的酸味醇厚,色淡紅而清香。

做法:

將5千克毛辣角(一種貴州當地的野生西紅柿,無野生西紅柿可用種植西紅柿代替)洗淨放入壇內,加入仔姜、精鹽各500克、大蒜250克、辣椒1千克、糯米粉100克及白酒250克,灌滿壇沿水加蓋,放置15天即可取用。取用時,將壇中原料剁碎成泥狀即可。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毛辣角

更加簡單的做法是在白酸湯的基礎上,加上毛辣果等調製而來,味道層次要豐富一些,但酸爽的本質是不變的。

紅油酸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特點:

紅油酸又名辣酸,其味葷厚,色鮮紅,酸辣可口。

做法:

以酸辣椒用油炒至見紅油,再加入新鮮西紅柿炒香出色後加湯熬製,入壇發酵而成。

辣醬酸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特點:

酸香回甜,色澤鮮紅。

做法:

酸辣醬是以鮮紅辣椒、魚、糯米磨製成醬,再加入少量精鹽和甜酒入壇發酵而成。用時以水調製或燒油調製即可。

蝦酸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特點:

蝦酸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獨山縣、三都水族自治縣等地居多,其味酸香醇厚,糟香回濃為特色。

做法:

將小蝦、大米漚爛後加精鹽、白酒、甜酒糟、糊辣椒麵放入壇內發酵而成,食用時用油炒或加湯調製即可。

臭酸

"

長久以來,貴州酸湯就深受大眾食客歡迎,不僅是因為它有著十分地道且濃郁的貴州風味,是貴州菜中一絕,更因為它可以通過增減用料,改良出適合多地食客口味的底湯。今天,紅廚網就為大家介紹一下貴州酸湯,以供大家參考。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貴州酸湯的起源

顧名思義,貴州酸湯以酸為優,但這種酸並不簡單,以乳酸為基底,根據不同的原料,有著不同的複合酸味,清新、濃郁、鮮辣均有,而大家又以酸洌開胃為共同的特點,是一種難得的。

貴州酸湯屬於貴州當地少數民族的特色美食,尤以貴州黔東南、黔西南及黔南苗族、侗族製作的“白酸、紅酸”風味更為獨特。酸湯類菜餚,在黔東南自治州各縣市、各民族都很盛行,尤以凱裡市區最為典型,故外界統稱為凱里酸湯魚。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據說,最原始的酸湯是用釀酒剩下的尾酒發酵而成,後來改用米湯經自然發酵及其它更加豐富的做法制成。

酸湯按照民族可以分成苗族酸湯、侗族酸湯、水族酸湯、布依族酸湯等,其中以苗族酸湯最為著名,其最突出的特點就是酸香味十分豐富。

苗族同胞居住在大山裡,山高路遠,制酸湯取自高山上的泉水和自種的香糯米釀製而成,味型獨特、酸鮮可口,在中式烹調味中很難找到酸湯風味的味型。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另外,貴州酸湯的營養價值也不低,其中含有一定量的酒石酸、蘋果酸、乳酸、乙酸、檸檬酸和少量的丁二酸,具有開胃健脾的功效;酸湯中豐富的礦物質主要是鈣、磷、鐵、鋅等,其中鈣和磷的含量較高,對保持神經、肌肉的興奮性、維持骨骼剛性以及維持肌體的酸鹼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

難怪貴州當地的人講“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躥躥”,看來這句俗語還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酸湯的各種分類

酸湯主要分為白酸和紅酸,其中白酸又分為米制白酸和麵制白酸;紅酸主要分為毛辣角酸、紅油酸、辣醬酸、蝦酸和臭酸。

米制白酸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特點:

米制白酸有回甜,氣味芬芳,通常用於製作比較清淡的菜餚。

做法:

先將大米或糯米淘洗兩遍,取第二遍的淘米水倒入泡菜壇中,米加較多的水上鍋小火慢煮至米粒開花(半熟),然後把米濾出,將熱米湯(注意溫度要維持在40℃-50℃)倒入壇中,再倒入少許老白酸湯,加蓋碗、澆上一圈水,靜置發酵24小時後即成,做法十分簡單。

面制白酸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特點:

面制白酸與祕製白酸味道相近,不過少了後者的米香味。

做法:

將用作發麵的300克老面調勻放入盆中,加入5千克的溫熱水,混合後倒入鍋中,放置火上,邊加熱邊攪拌,再將100克糯米粉或玉米麵、黃豆麵、自發面用清水調勻,倒入鍋中,待鍋中湯汁燒沸,起鍋裝入土製的壇內密封存放一至兩天即可(30℃時放置5天,25℃時放置7天,20℃時放置9天)。

毛辣角酸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特點:

又名紅酸湯,是以貴州當地一種野生西紅柿——毛辣角為主料製成的酸湯,紅酸的酸味醇厚,色淡紅而清香。

做法:

將5千克毛辣角(一種貴州當地的野生西紅柿,無野生西紅柿可用種植西紅柿代替)洗淨放入壇內,加入仔姜、精鹽各500克、大蒜250克、辣椒1千克、糯米粉100克及白酒250克,灌滿壇沿水加蓋,放置15天即可取用。取用時,將壇中原料剁碎成泥狀即可。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毛辣角

更加簡單的做法是在白酸湯的基礎上,加上毛辣果等調製而來,味道層次要豐富一些,但酸爽的本質是不變的。

紅油酸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特點:

紅油酸又名辣酸,其味葷厚,色鮮紅,酸辣可口。

做法:

以酸辣椒用油炒至見紅油,再加入新鮮西紅柿炒香出色後加湯熬製,入壇發酵而成。

辣醬酸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特點:

酸香回甜,色澤鮮紅。

做法:

酸辣醬是以鮮紅辣椒、魚、糯米磨製成醬,再加入少量精鹽和甜酒入壇發酵而成。用時以水調製或燒油調製即可。

蝦酸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特點:

蝦酸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獨山縣、三都水族自治縣等地居多,其味酸香醇厚,糟香回濃為特色。

做法:

將小蝦、大米漚爛後加精鹽、白酒、甜酒糟、糊辣椒麵放入壇內發酵而成,食用時用油炒或加湯調製即可。

臭酸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特點:

臭酸,又名雅酸,也有人叫湊酸,由黔南州布依族百姓製作的一種酸湯,是貴州省獨山縣最具特色的菜餚,不過其發酵臭味往往讓外地食客“敬而遠之”。

做法:

是由雞、魚、多種蔬菜煮爛後冷卻,然後一起放入壇中,加入山泉水和老酸湯,發酵一個月即成,越陳越香,使用時舀取即可。

除此之外,酸湯還可以按照不同的標準劃分如下:

以湯的質量和清澈度來分有:高酸湯、上酸湯、二酸湯、清酸湯、濃酸湯等。

以湯的味道來分有:鹹酸湯、辣酸湯、麻辣酸湯、鮮酸湯和澀酸湯等。

以湯的原料來分有:雞酸湯、魚酸湯、蝦酸湯、肉酸湯、毛辣角酸湯、菜酸湯等。

以民族來分有:苗族酸湯、侗族酸湯、水族酸湯、布依族酸湯等。

這些酸湯基本上都是通過上面7種酸湯改良而成,在此不再贅述具體做法。


"

長久以來,貴州酸湯就深受大眾食客歡迎,不僅是因為它有著十分地道且濃郁的貴州風味,是貴州菜中一絕,更因為它可以通過增減用料,改良出適合多地食客口味的底湯。今天,紅廚網就為大家介紹一下貴州酸湯,以供大家參考。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貴州酸湯的起源

顧名思義,貴州酸湯以酸為優,但這種酸並不簡單,以乳酸為基底,根據不同的原料,有著不同的複合酸味,清新、濃郁、鮮辣均有,而大家又以酸洌開胃為共同的特點,是一種難得的。

貴州酸湯屬於貴州當地少數民族的特色美食,尤以貴州黔東南、黔西南及黔南苗族、侗族製作的“白酸、紅酸”風味更為獨特。酸湯類菜餚,在黔東南自治州各縣市、各民族都很盛行,尤以凱裡市區最為典型,故外界統稱為凱里酸湯魚。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據說,最原始的酸湯是用釀酒剩下的尾酒發酵而成,後來改用米湯經自然發酵及其它更加豐富的做法制成。

酸湯按照民族可以分成苗族酸湯、侗族酸湯、水族酸湯、布依族酸湯等,其中以苗族酸湯最為著名,其最突出的特點就是酸香味十分豐富。

苗族同胞居住在大山裡,山高路遠,制酸湯取自高山上的泉水和自種的香糯米釀製而成,味型獨特、酸鮮可口,在中式烹調味中很難找到酸湯風味的味型。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另外,貴州酸湯的營養價值也不低,其中含有一定量的酒石酸、蘋果酸、乳酸、乙酸、檸檬酸和少量的丁二酸,具有開胃健脾的功效;酸湯中豐富的礦物質主要是鈣、磷、鐵、鋅等,其中鈣和磷的含量較高,對保持神經、肌肉的興奮性、維持骨骼剛性以及維持肌體的酸鹼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

難怪貴州當地的人講“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躥躥”,看來這句俗語還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酸湯的各種分類

酸湯主要分為白酸和紅酸,其中白酸又分為米制白酸和麵制白酸;紅酸主要分為毛辣角酸、紅油酸、辣醬酸、蝦酸和臭酸。

米制白酸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特點:

米制白酸有回甜,氣味芬芳,通常用於製作比較清淡的菜餚。

做法:

先將大米或糯米淘洗兩遍,取第二遍的淘米水倒入泡菜壇中,米加較多的水上鍋小火慢煮至米粒開花(半熟),然後把米濾出,將熱米湯(注意溫度要維持在40℃-50℃)倒入壇中,再倒入少許老白酸湯,加蓋碗、澆上一圈水,靜置發酵24小時後即成,做法十分簡單。

面制白酸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特點:

面制白酸與祕製白酸味道相近,不過少了後者的米香味。

做法:

將用作發麵的300克老面調勻放入盆中,加入5千克的溫熱水,混合後倒入鍋中,放置火上,邊加熱邊攪拌,再將100克糯米粉或玉米麵、黃豆麵、自發面用清水調勻,倒入鍋中,待鍋中湯汁燒沸,起鍋裝入土製的壇內密封存放一至兩天即可(30℃時放置5天,25℃時放置7天,20℃時放置9天)。

毛辣角酸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特點:

又名紅酸湯,是以貴州當地一種野生西紅柿——毛辣角為主料製成的酸湯,紅酸的酸味醇厚,色淡紅而清香。

做法:

將5千克毛辣角(一種貴州當地的野生西紅柿,無野生西紅柿可用種植西紅柿代替)洗淨放入壇內,加入仔姜、精鹽各500克、大蒜250克、辣椒1千克、糯米粉100克及白酒250克,灌滿壇沿水加蓋,放置15天即可取用。取用時,將壇中原料剁碎成泥狀即可。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毛辣角

更加簡單的做法是在白酸湯的基礎上,加上毛辣果等調製而來,味道層次要豐富一些,但酸爽的本質是不變的。

紅油酸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特點:

紅油酸又名辣酸,其味葷厚,色鮮紅,酸辣可口。

做法:

以酸辣椒用油炒至見紅油,再加入新鮮西紅柿炒香出色後加湯熬製,入壇發酵而成。

辣醬酸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特點:

酸香回甜,色澤鮮紅。

做法:

酸辣醬是以鮮紅辣椒、魚、糯米磨製成醬,再加入少量精鹽和甜酒入壇發酵而成。用時以水調製或燒油調製即可。

蝦酸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特點:

蝦酸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獨山縣、三都水族自治縣等地居多,其味酸香醇厚,糟香回濃為特色。

做法:

將小蝦、大米漚爛後加精鹽、白酒、甜酒糟、糊辣椒麵放入壇內發酵而成,食用時用油炒或加湯調製即可。

臭酸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特點:

臭酸,又名雅酸,也有人叫湊酸,由黔南州布依族百姓製作的一種酸湯,是貴州省獨山縣最具特色的菜餚,不過其發酵臭味往往讓外地食客“敬而遠之”。

做法:

是由雞、魚、多種蔬菜煮爛後冷卻,然後一起放入壇中,加入山泉水和老酸湯,發酵一個月即成,越陳越香,使用時舀取即可。

除此之外,酸湯還可以按照不同的標準劃分如下:

以湯的質量和清澈度來分有:高酸湯、上酸湯、二酸湯、清酸湯、濃酸湯等。

以湯的味道來分有:鹹酸湯、辣酸湯、麻辣酸湯、鮮酸湯和澀酸湯等。

以湯的原料來分有:雞酸湯、魚酸湯、蝦酸湯、肉酸湯、毛辣角酸湯、菜酸湯等。

以民族來分有:苗族酸湯、侗族酸湯、水族酸湯、布依族酸湯等。

這些酸湯基本上都是通過上面7種酸湯改良而成,在此不再贅述具體做法。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根據民族、地區不同的口味特點,貴州酸湯還可以添加白酒、料酒、甜酒(用於滲透精鹽水、保持湯的清澈和起殺菌增香作用、增加發酵速度及增味)、甘蔗(吸異味、防變質)、紅白糖、冰糖、幹辣椒(調味提鮮)、姜、蒜、八角、桂皮、草果、花椒、胡椒、羚草、木姜子、檸檬、檸檬葉、青桔等(除異、去腥、增香)以增添風味。

而且,以上配方可以根據當地人口味進行改良,比如紅酸湯可以通過減少番茄和辣椒的用量,以降低成湯的酸度和辣度。另外,用水方面,以山泉水為最佳,這樣製成的酸湯會更加清冽。


"

長久以來,貴州酸湯就深受大眾食客歡迎,不僅是因為它有著十分地道且濃郁的貴州風味,是貴州菜中一絕,更因為它可以通過增減用料,改良出適合多地食客口味的底湯。今天,紅廚網就為大家介紹一下貴州酸湯,以供大家參考。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貴州酸湯的起源

顧名思義,貴州酸湯以酸為優,但這種酸並不簡單,以乳酸為基底,根據不同的原料,有著不同的複合酸味,清新、濃郁、鮮辣均有,而大家又以酸洌開胃為共同的特點,是一種難得的。

貴州酸湯屬於貴州當地少數民族的特色美食,尤以貴州黔東南、黔西南及黔南苗族、侗族製作的“白酸、紅酸”風味更為獨特。酸湯類菜餚,在黔東南自治州各縣市、各民族都很盛行,尤以凱裡市區最為典型,故外界統稱為凱里酸湯魚。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據說,最原始的酸湯是用釀酒剩下的尾酒發酵而成,後來改用米湯經自然發酵及其它更加豐富的做法制成。

酸湯按照民族可以分成苗族酸湯、侗族酸湯、水族酸湯、布依族酸湯等,其中以苗族酸湯最為著名,其最突出的特點就是酸香味十分豐富。

苗族同胞居住在大山裡,山高路遠,制酸湯取自高山上的泉水和自種的香糯米釀製而成,味型獨特、酸鮮可口,在中式烹調味中很難找到酸湯風味的味型。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另外,貴州酸湯的營養價值也不低,其中含有一定量的酒石酸、蘋果酸、乳酸、乙酸、檸檬酸和少量的丁二酸,具有開胃健脾的功效;酸湯中豐富的礦物質主要是鈣、磷、鐵、鋅等,其中鈣和磷的含量較高,對保持神經、肌肉的興奮性、維持骨骼剛性以及維持肌體的酸鹼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

難怪貴州當地的人講“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躥躥”,看來這句俗語還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酸湯的各種分類

酸湯主要分為白酸和紅酸,其中白酸又分為米制白酸和麵制白酸;紅酸主要分為毛辣角酸、紅油酸、辣醬酸、蝦酸和臭酸。

米制白酸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特點:

米制白酸有回甜,氣味芬芳,通常用於製作比較清淡的菜餚。

做法:

先將大米或糯米淘洗兩遍,取第二遍的淘米水倒入泡菜壇中,米加較多的水上鍋小火慢煮至米粒開花(半熟),然後把米濾出,將熱米湯(注意溫度要維持在40℃-50℃)倒入壇中,再倒入少許老白酸湯,加蓋碗、澆上一圈水,靜置發酵24小時後即成,做法十分簡單。

面制白酸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特點:

面制白酸與祕製白酸味道相近,不過少了後者的米香味。

做法:

將用作發麵的300克老面調勻放入盆中,加入5千克的溫熱水,混合後倒入鍋中,放置火上,邊加熱邊攪拌,再將100克糯米粉或玉米麵、黃豆麵、自發面用清水調勻,倒入鍋中,待鍋中湯汁燒沸,起鍋裝入土製的壇內密封存放一至兩天即可(30℃時放置5天,25℃時放置7天,20℃時放置9天)。

毛辣角酸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特點:

又名紅酸湯,是以貴州當地一種野生西紅柿——毛辣角為主料製成的酸湯,紅酸的酸味醇厚,色淡紅而清香。

做法:

將5千克毛辣角(一種貴州當地的野生西紅柿,無野生西紅柿可用種植西紅柿代替)洗淨放入壇內,加入仔姜、精鹽各500克、大蒜250克、辣椒1千克、糯米粉100克及白酒250克,灌滿壇沿水加蓋,放置15天即可取用。取用時,將壇中原料剁碎成泥狀即可。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毛辣角

更加簡單的做法是在白酸湯的基礎上,加上毛辣果等調製而來,味道層次要豐富一些,但酸爽的本質是不變的。

紅油酸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特點:

紅油酸又名辣酸,其味葷厚,色鮮紅,酸辣可口。

做法:

以酸辣椒用油炒至見紅油,再加入新鮮西紅柿炒香出色後加湯熬製,入壇發酵而成。

辣醬酸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特點:

酸香回甜,色澤鮮紅。

做法:

酸辣醬是以鮮紅辣椒、魚、糯米磨製成醬,再加入少量精鹽和甜酒入壇發酵而成。用時以水調製或燒油調製即可。

蝦酸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特點:

蝦酸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獨山縣、三都水族自治縣等地居多,其味酸香醇厚,糟香回濃為特色。

做法:

將小蝦、大米漚爛後加精鹽、白酒、甜酒糟、糊辣椒麵放入壇內發酵而成,食用時用油炒或加湯調製即可。

臭酸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特點:

臭酸,又名雅酸,也有人叫湊酸,由黔南州布依族百姓製作的一種酸湯,是貴州省獨山縣最具特色的菜餚,不過其發酵臭味往往讓外地食客“敬而遠之”。

做法:

是由雞、魚、多種蔬菜煮爛後冷卻,然後一起放入壇中,加入山泉水和老酸湯,發酵一個月即成,越陳越香,使用時舀取即可。

除此之外,酸湯還可以按照不同的標準劃分如下:

以湯的質量和清澈度來分有:高酸湯、上酸湯、二酸湯、清酸湯、濃酸湯等。

以湯的味道來分有:鹹酸湯、辣酸湯、麻辣酸湯、鮮酸湯和澀酸湯等。

以湯的原料來分有:雞酸湯、魚酸湯、蝦酸湯、肉酸湯、毛辣角酸湯、菜酸湯等。

以民族來分有:苗族酸湯、侗族酸湯、水族酸湯、布依族酸湯等。

這些酸湯基本上都是通過上面7種酸湯改良而成,在此不再贅述具體做法。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根據民族、地區不同的口味特點,貴州酸湯還可以添加白酒、料酒、甜酒(用於滲透精鹽水、保持湯的清澈和起殺菌增香作用、增加發酵速度及增味)、甘蔗(吸異味、防變質)、紅白糖、冰糖、幹辣椒(調味提鮮)、姜、蒜、八角、桂皮、草果、花椒、胡椒、羚草、木姜子、檸檬、檸檬葉、青桔等(除異、去腥、增香)以增添風味。

而且,以上配方可以根據當地人口味進行改良,比如紅酸湯可以通過減少番茄和辣椒的用量,以降低成湯的酸度和辣度。另外,用水方面,以山泉水為最佳,這樣製成的酸湯會更加清冽。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酸湯的用法

就和粵菜離不開高湯、川菜離不開花椒一樣,貴州酸湯也是貴州菜一重要組成部分,有很多具有代表性的貴州菜,如酸湯魚、酸湯雞等,都以貴州酸湯為原料和底湯烹製而成。

在用法上,貴州酸湯往往是以火鍋底湯或者製作酸湯菜餚為主,比如酸湯魚,可以直接制熟上桌,也可以將酸湯煮開後與鮮魚一起上桌,現場堂烹或食客自行燙食。

最後,為大家帶來兩道貴州酸湯做成的菜餚,以供大家參考使用。

貴州酸湯魚

"

長久以來,貴州酸湯就深受大眾食客歡迎,不僅是因為它有著十分地道且濃郁的貴州風味,是貴州菜中一絕,更因為它可以通過增減用料,改良出適合多地食客口味的底湯。今天,紅廚網就為大家介紹一下貴州酸湯,以供大家參考。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貴州酸湯的起源

顧名思義,貴州酸湯以酸為優,但這種酸並不簡單,以乳酸為基底,根據不同的原料,有著不同的複合酸味,清新、濃郁、鮮辣均有,而大家又以酸洌開胃為共同的特點,是一種難得的。

貴州酸湯屬於貴州當地少數民族的特色美食,尤以貴州黔東南、黔西南及黔南苗族、侗族製作的“白酸、紅酸”風味更為獨特。酸湯類菜餚,在黔東南自治州各縣市、各民族都很盛行,尤以凱裡市區最為典型,故外界統稱為凱里酸湯魚。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據說,最原始的酸湯是用釀酒剩下的尾酒發酵而成,後來改用米湯經自然發酵及其它更加豐富的做法制成。

酸湯按照民族可以分成苗族酸湯、侗族酸湯、水族酸湯、布依族酸湯等,其中以苗族酸湯最為著名,其最突出的特點就是酸香味十分豐富。

苗族同胞居住在大山裡,山高路遠,制酸湯取自高山上的泉水和自種的香糯米釀製而成,味型獨特、酸鮮可口,在中式烹調味中很難找到酸湯風味的味型。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另外,貴州酸湯的營養價值也不低,其中含有一定量的酒石酸、蘋果酸、乳酸、乙酸、檸檬酸和少量的丁二酸,具有開胃健脾的功效;酸湯中豐富的礦物質主要是鈣、磷、鐵、鋅等,其中鈣和磷的含量較高,對保持神經、肌肉的興奮性、維持骨骼剛性以及維持肌體的酸鹼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

難怪貴州當地的人講“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躥躥”,看來這句俗語還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酸湯的各種分類

酸湯主要分為白酸和紅酸,其中白酸又分為米制白酸和麵制白酸;紅酸主要分為毛辣角酸、紅油酸、辣醬酸、蝦酸和臭酸。

米制白酸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特點:

米制白酸有回甜,氣味芬芳,通常用於製作比較清淡的菜餚。

做法:

先將大米或糯米淘洗兩遍,取第二遍的淘米水倒入泡菜壇中,米加較多的水上鍋小火慢煮至米粒開花(半熟),然後把米濾出,將熱米湯(注意溫度要維持在40℃-50℃)倒入壇中,再倒入少許老白酸湯,加蓋碗、澆上一圈水,靜置發酵24小時後即成,做法十分簡單。

面制白酸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特點:

面制白酸與祕製白酸味道相近,不過少了後者的米香味。

做法:

將用作發麵的300克老面調勻放入盆中,加入5千克的溫熱水,混合後倒入鍋中,放置火上,邊加熱邊攪拌,再將100克糯米粉或玉米麵、黃豆麵、自發面用清水調勻,倒入鍋中,待鍋中湯汁燒沸,起鍋裝入土製的壇內密封存放一至兩天即可(30℃時放置5天,25℃時放置7天,20℃時放置9天)。

毛辣角酸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特點:

又名紅酸湯,是以貴州當地一種野生西紅柿——毛辣角為主料製成的酸湯,紅酸的酸味醇厚,色淡紅而清香。

做法:

將5千克毛辣角(一種貴州當地的野生西紅柿,無野生西紅柿可用種植西紅柿代替)洗淨放入壇內,加入仔姜、精鹽各500克、大蒜250克、辣椒1千克、糯米粉100克及白酒250克,灌滿壇沿水加蓋,放置15天即可取用。取用時,將壇中原料剁碎成泥狀即可。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毛辣角

更加簡單的做法是在白酸湯的基礎上,加上毛辣果等調製而來,味道層次要豐富一些,但酸爽的本質是不變的。

紅油酸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特點:

紅油酸又名辣酸,其味葷厚,色鮮紅,酸辣可口。

做法:

以酸辣椒用油炒至見紅油,再加入新鮮西紅柿炒香出色後加湯熬製,入壇發酵而成。

辣醬酸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特點:

酸香回甜,色澤鮮紅。

做法:

酸辣醬是以鮮紅辣椒、魚、糯米磨製成醬,再加入少量精鹽和甜酒入壇發酵而成。用時以水調製或燒油調製即可。

蝦酸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特點:

蝦酸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獨山縣、三都水族自治縣等地居多,其味酸香醇厚,糟香回濃為特色。

做法:

將小蝦、大米漚爛後加精鹽、白酒、甜酒糟、糊辣椒麵放入壇內發酵而成,食用時用油炒或加湯調製即可。

臭酸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特點:

臭酸,又名雅酸,也有人叫湊酸,由黔南州布依族百姓製作的一種酸湯,是貴州省獨山縣最具特色的菜餚,不過其發酵臭味往往讓外地食客“敬而遠之”。

做法:

是由雞、魚、多種蔬菜煮爛後冷卻,然後一起放入壇中,加入山泉水和老酸湯,發酵一個月即成,越陳越香,使用時舀取即可。

除此之外,酸湯還可以按照不同的標準劃分如下:

以湯的質量和清澈度來分有:高酸湯、上酸湯、二酸湯、清酸湯、濃酸湯等。

以湯的味道來分有:鹹酸湯、辣酸湯、麻辣酸湯、鮮酸湯和澀酸湯等。

以湯的原料來分有:雞酸湯、魚酸湯、蝦酸湯、肉酸湯、毛辣角酸湯、菜酸湯等。

以民族來分有:苗族酸湯、侗族酸湯、水族酸湯、布依族酸湯等。

這些酸湯基本上都是通過上面7種酸湯改良而成,在此不再贅述具體做法。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根據民族、地區不同的口味特點,貴州酸湯還可以添加白酒、料酒、甜酒(用於滲透精鹽水、保持湯的清澈和起殺菌增香作用、增加發酵速度及增味)、甘蔗(吸異味、防變質)、紅白糖、冰糖、幹辣椒(調味提鮮)、姜、蒜、八角、桂皮、草果、花椒、胡椒、羚草、木姜子、檸檬、檸檬葉、青桔等(除異、去腥、增香)以增添風味。

而且,以上配方可以根據當地人口味進行改良,比如紅酸湯可以通過減少番茄和辣椒的用量,以降低成湯的酸度和辣度。另外,用水方面,以山泉水為最佳,這樣製成的酸湯會更加清冽。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酸湯的用法

就和粵菜離不開高湯、川菜離不開花椒一樣,貴州酸湯也是貴州菜一重要組成部分,有很多具有代表性的貴州菜,如酸湯魚、酸湯雞等,都以貴州酸湯為原料和底湯烹製而成。

在用法上,貴州酸湯往往是以火鍋底湯或者製作酸湯菜餚為主,比如酸湯魚,可以直接制熟上桌,也可以將酸湯煮開後與鮮魚一起上桌,現場堂烹或食客自行燙食。

最後,為大家帶來兩道貴州酸湯做成的菜餚,以供大家參考使用。

貴州酸湯魚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原料:

活鯰魚1條(約750克),竹筍100克,黃豆芽150克。

調料:

白酸湯750克,發好的西紅柿酸湯300克,紅酸(市面有售)100克,姜1片,蒜子、花椒、白糖各5克,木姜子5-8粒,蔥段、香菜各15克,精鹽10克,糊辣椒粉20克,胡椒粉3克,木姜油、雞粉、味精各8克,色拉油20克。

製作:

1、鮮鯰魚用清水飼養1天,宰殺去內臟。

2、鍋上火,放入色拉油,放入薑片、蒜子,木姜子,花椒用小火炒香,放入紅酸炒香,再放入西紅柿酸湯300克炒香,放入竹筍、黃豆芽,倒入準備好的白酸湯750克,燒開,將鯰魚放入鍋內小火慢煮3-5分鐘。

3、待魚八成熟後放入精鹽、雞粉、味精、糊辣椒粉、胡椒粉、白糖,然後繼續小火慢煮5分鐘入味,倒入事先準備好的木姜油,起鍋裝入器皿內,放入蔥段、香菜即可配合蘸碟上桌。

酸湯魚蘸碟:

將仔姜、蒜米洗淨切成顆粒,各取5克,加入雞精5克,腐乳10克,木姜油3克,將油炸花生米舂成沫,取15克放入小碗中,再放入蔥花、香菜各少許調拌均勻,上桌即可。

酸湯魚(白酸)

"

長久以來,貴州酸湯就深受大眾食客歡迎,不僅是因為它有著十分地道且濃郁的貴州風味,是貴州菜中一絕,更因為它可以通過增減用料,改良出適合多地食客口味的底湯。今天,紅廚網就為大家介紹一下貴州酸湯,以供大家參考。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貴州酸湯的起源

顧名思義,貴州酸湯以酸為優,但這種酸並不簡單,以乳酸為基底,根據不同的原料,有著不同的複合酸味,清新、濃郁、鮮辣均有,而大家又以酸洌開胃為共同的特點,是一種難得的。

貴州酸湯屬於貴州當地少數民族的特色美食,尤以貴州黔東南、黔西南及黔南苗族、侗族製作的“白酸、紅酸”風味更為獨特。酸湯類菜餚,在黔東南自治州各縣市、各民族都很盛行,尤以凱裡市區最為典型,故外界統稱為凱里酸湯魚。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據說,最原始的酸湯是用釀酒剩下的尾酒發酵而成,後來改用米湯經自然發酵及其它更加豐富的做法制成。

酸湯按照民族可以分成苗族酸湯、侗族酸湯、水族酸湯、布依族酸湯等,其中以苗族酸湯最為著名,其最突出的特點就是酸香味十分豐富。

苗族同胞居住在大山裡,山高路遠,制酸湯取自高山上的泉水和自種的香糯米釀製而成,味型獨特、酸鮮可口,在中式烹調味中很難找到酸湯風味的味型。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另外,貴州酸湯的營養價值也不低,其中含有一定量的酒石酸、蘋果酸、乳酸、乙酸、檸檬酸和少量的丁二酸,具有開胃健脾的功效;酸湯中豐富的礦物質主要是鈣、磷、鐵、鋅等,其中鈣和磷的含量較高,對保持神經、肌肉的興奮性、維持骨骼剛性以及維持肌體的酸鹼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

難怪貴州當地的人講“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躥躥”,看來這句俗語還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酸湯的各種分類

酸湯主要分為白酸和紅酸,其中白酸又分為米制白酸和麵制白酸;紅酸主要分為毛辣角酸、紅油酸、辣醬酸、蝦酸和臭酸。

米制白酸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特點:

米制白酸有回甜,氣味芬芳,通常用於製作比較清淡的菜餚。

做法:

先將大米或糯米淘洗兩遍,取第二遍的淘米水倒入泡菜壇中,米加較多的水上鍋小火慢煮至米粒開花(半熟),然後把米濾出,將熱米湯(注意溫度要維持在40℃-50℃)倒入壇中,再倒入少許老白酸湯,加蓋碗、澆上一圈水,靜置發酵24小時後即成,做法十分簡單。

面制白酸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特點:

面制白酸與祕製白酸味道相近,不過少了後者的米香味。

做法:

將用作發麵的300克老面調勻放入盆中,加入5千克的溫熱水,混合後倒入鍋中,放置火上,邊加熱邊攪拌,再將100克糯米粉或玉米麵、黃豆麵、自發面用清水調勻,倒入鍋中,待鍋中湯汁燒沸,起鍋裝入土製的壇內密封存放一至兩天即可(30℃時放置5天,25℃時放置7天,20℃時放置9天)。

毛辣角酸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特點:

又名紅酸湯,是以貴州當地一種野生西紅柿——毛辣角為主料製成的酸湯,紅酸的酸味醇厚,色淡紅而清香。

做法:

將5千克毛辣角(一種貴州當地的野生西紅柿,無野生西紅柿可用種植西紅柿代替)洗淨放入壇內,加入仔姜、精鹽各500克、大蒜250克、辣椒1千克、糯米粉100克及白酒250克,灌滿壇沿水加蓋,放置15天即可取用。取用時,將壇中原料剁碎成泥狀即可。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毛辣角

更加簡單的做法是在白酸湯的基礎上,加上毛辣果等調製而來,味道層次要豐富一些,但酸爽的本質是不變的。

紅油酸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特點:

紅油酸又名辣酸,其味葷厚,色鮮紅,酸辣可口。

做法:

以酸辣椒用油炒至見紅油,再加入新鮮西紅柿炒香出色後加湯熬製,入壇發酵而成。

辣醬酸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特點:

酸香回甜,色澤鮮紅。

做法:

酸辣醬是以鮮紅辣椒、魚、糯米磨製成醬,再加入少量精鹽和甜酒入壇發酵而成。用時以水調製或燒油調製即可。

蝦酸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特點:

蝦酸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獨山縣、三都水族自治縣等地居多,其味酸香醇厚,糟香回濃為特色。

做法:

將小蝦、大米漚爛後加精鹽、白酒、甜酒糟、糊辣椒麵放入壇內發酵而成,食用時用油炒或加湯調製即可。

臭酸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特點:

臭酸,又名雅酸,也有人叫湊酸,由黔南州布依族百姓製作的一種酸湯,是貴州省獨山縣最具特色的菜餚,不過其發酵臭味往往讓外地食客“敬而遠之”。

做法:

是由雞、魚、多種蔬菜煮爛後冷卻,然後一起放入壇中,加入山泉水和老酸湯,發酵一個月即成,越陳越香,使用時舀取即可。

除此之外,酸湯還可以按照不同的標準劃分如下:

以湯的質量和清澈度來分有:高酸湯、上酸湯、二酸湯、清酸湯、濃酸湯等。

以湯的味道來分有:鹹酸湯、辣酸湯、麻辣酸湯、鮮酸湯和澀酸湯等。

以湯的原料來分有:雞酸湯、魚酸湯、蝦酸湯、肉酸湯、毛辣角酸湯、菜酸湯等。

以民族來分有:苗族酸湯、侗族酸湯、水族酸湯、布依族酸湯等。

這些酸湯基本上都是通過上面7種酸湯改良而成,在此不再贅述具體做法。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根據民族、地區不同的口味特點,貴州酸湯還可以添加白酒、料酒、甜酒(用於滲透精鹽水、保持湯的清澈和起殺菌增香作用、增加發酵速度及增味)、甘蔗(吸異味、防變質)、紅白糖、冰糖、幹辣椒(調味提鮮)、姜、蒜、八角、桂皮、草果、花椒、胡椒、羚草、木姜子、檸檬、檸檬葉、青桔等(除異、去腥、增香)以增添風味。

而且,以上配方可以根據當地人口味進行改良,比如紅酸湯可以通過減少番茄和辣椒的用量,以降低成湯的酸度和辣度。另外,用水方面,以山泉水為最佳,這樣製成的酸湯會更加清冽。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酸湯的用法

就和粵菜離不開高湯、川菜離不開花椒一樣,貴州酸湯也是貴州菜一重要組成部分,有很多具有代表性的貴州菜,如酸湯魚、酸湯雞等,都以貴州酸湯為原料和底湯烹製而成。

在用法上,貴州酸湯往往是以火鍋底湯或者製作酸湯菜餚為主,比如酸湯魚,可以直接制熟上桌,也可以將酸湯煮開後與鮮魚一起上桌,現場堂烹或食客自行燙食。

最後,為大家帶來兩道貴州酸湯做成的菜餚,以供大家參考使用。

貴州酸湯魚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原料:

活鯰魚1條(約750克),竹筍100克,黃豆芽150克。

調料:

白酸湯750克,發好的西紅柿酸湯300克,紅酸(市面有售)100克,姜1片,蒜子、花椒、白糖各5克,木姜子5-8粒,蔥段、香菜各15克,精鹽10克,糊辣椒粉20克,胡椒粉3克,木姜油、雞粉、味精各8克,色拉油20克。

製作:

1、鮮鯰魚用清水飼養1天,宰殺去內臟。

2、鍋上火,放入色拉油,放入薑片、蒜子,木姜子,花椒用小火炒香,放入紅酸炒香,再放入西紅柿酸湯300克炒香,放入竹筍、黃豆芽,倒入準備好的白酸湯750克,燒開,將鯰魚放入鍋內小火慢煮3-5分鐘。

3、待魚八成熟後放入精鹽、雞粉、味精、糊辣椒粉、胡椒粉、白糖,然後繼續小火慢煮5分鐘入味,倒入事先準備好的木姜油,起鍋裝入器皿內,放入蔥段、香菜即可配合蘸碟上桌。

酸湯魚蘸碟:

將仔姜、蒜米洗淨切成顆粒,各取5克,加入雞精5克,腐乳10克,木姜油3克,將油炸花生米舂成沫,取15克放入小碗中,再放入蔥花、香菜各少許調拌均勻,上桌即可。

酸湯魚(白酸)

貴州酸湯的7種做法,卻沒多少廚師知道


原料:

鮮活魚1條(約750克),豆芽40克,薑片10克,蔥節20克。

調料:

自制白酸湯500克,精鹽、幹辣椒、木姜子油各8克,煳辣椒麵40克,花椒3克。

製作:

1、鮮活魚用清水餵養一天後,在鰓後第三片魚鱗處橫劃一刀,取出苦膽;幹辣椒切碎。

2、取鍋置火上,倒入白酸湯,將魚和幹辣椒、薑片、蔥節放入鍋內,再放入花椒、精鹽、豆芽和煳辣椒麵一同煮熟,蘸酸湯魚專用蘸水食用。

自制白酸湯:

清水10千克燒開,放入鮮筍1500克、玉米棒5個、糯米粉500克用冷水調稀,逐步倒入開水中,攪拌均勻,關火將調好的湯水倒入大缸中,加蓋密封,在25℃的環境下釀製一週即可。

注意:

釀製過程不能沾油,不能開蓋,溫度不夠要加溫。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