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有光—滿身才華,因何六十歲考中進士,一生悲情,留下傳世散文'

"

他是一位科場失意的老舉子,以教書、賣文為生,直到六十歲才考中進士與唐順之、王慎中兩人均崇尚內容翔實、文字樸實的唐宋古文,並稱為嘉靖三大家。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歸有光。

"

他是一位科場失意的老舉子,以教書、賣文為生,直到六十歲才考中進士與唐順之、王慎中兩人均崇尚內容翔實、文字樸實的唐宋古文,並稱為嘉靖三大家。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歸有光。

歸有光—滿身才華,因何六十歲考中進士,一生悲情,留下傳世散文

歸有光

一、讀書應舉,連蹇不遇

歸有光三十五歲 (南京鄉試中舉)以前所在的書齋可能眾所周知,那就是有名的"項脊軒"。 因為歸有光的遠祖曾在太倉項脊涇居住過,由此而得名。歸有光自己在《項脊軒志》中有云:"餘自束髮(十五歲)讀書軒中", 至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他三十七歲時離開項脊軒,歸有光在這裡居住和讀書的生活長達二十二年之久。正如他自己所說:"然餘居於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喜的是,他可以借書滿架偃仰嘯歌,旁若無人地專心讀書;悲的是,他在這裡數次經歷了失去親人的生離死別。

歸有光的一生經歷了明代正德、嘉靖、隆慶三朝。他十四歲應童子試始,之後六赴鄉試,九上公車,六十歲考中三甲進士。除了最後五年的為官生涯,其餘大部分時間他都在應試中度過。然而這一過程,也伴隨了歸有光讀書、講學、著述、交友等諸多活動。

"

他是一位科場失意的老舉子,以教書、賣文為生,直到六十歲才考中進士與唐順之、王慎中兩人均崇尚內容翔實、文字樸實的唐宋古文,並稱為嘉靖三大家。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歸有光。

歸有光—滿身才華,因何六十歲考中進士,一生悲情,留下傳世散文

歸有光

一、讀書應舉,連蹇不遇

歸有光三十五歲 (南京鄉試中舉)以前所在的書齋可能眾所周知,那就是有名的"項脊軒"。 因為歸有光的遠祖曾在太倉項脊涇居住過,由此而得名。歸有光自己在《項脊軒志》中有云:"餘自束髮(十五歲)讀書軒中", 至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他三十七歲時離開項脊軒,歸有光在這裡居住和讀書的生活長達二十二年之久。正如他自己所說:"然餘居於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喜的是,他可以借書滿架偃仰嘯歌,旁若無人地專心讀書;悲的是,他在這裡數次經歷了失去親人的生離死別。

歸有光的一生經歷了明代正德、嘉靖、隆慶三朝。他十四歲應童子試始,之後六赴鄉試,九上公車,六十歲考中三甲進士。除了最後五年的為官生涯,其餘大部分時間他都在應試中度過。然而這一過程,也伴隨了歸有光讀書、講學、著述、交友等諸多活動。

歸有光—滿身才華,因何六十歲考中進士,一生悲情,留下傳世散文

歸有光

明朝是一個科舉制度相對完備的王朝, 對於出身低微的讀書人而言,這是出人頭地的唯一渠道,家道中落的歸有光也不能免俗。 他從五六歲開始就誦讀四書五經, 一直讀到六十歲,五十多年的讀書人生,換來的是三甲進士, 官職為長興縣知縣。這段艱苦卓絕的寒窗生涯,揹負著歸有光整個家族期待的眼神,也揹負著他兩任妻子任勞任怨的短暫人生。

歸有光從小學習小學古事、《孝經》以及朱子著作等,十四歲就為同縣名士們所知,嘉靖十九年(1540)他因應天鄉試而被主試張治大加讚賞。除了張治以外,不少考官也都對歸有光期以厚望。但同時,也有人對他進行詆譭。不論是面對自己坎坷的經歷,還是他人的詆譽,歸有光始終以較為平和的心態,屢試不挫。

他八歲時,年僅二十五歲的母親就丟下三子兩女與世長辭,父親是個窮縣學生,家境急遽敗落。也許就是這種困境,迫使年幼的歸有光過早地懂得了人間憂難,開始奮發攻讀。歸有光自幼明悟絕人,九歲能成文章,十歲時就寫出了洋洋千餘言的《乞醯論》,十一、二歲"已慨然有志古人",十四歲應童子試,二十歲考了個第一名,補蘇州府學生員,同年到南京參加鄉試。"弱冠盡通六經、三史、大家之文"的歸有光,(王錫爵《明太僕寺丞歸公墓誌銘》)開始時對舉業滿懷信心可是,鄉試卻連連落第,五上南京,榜上無名,其間慘淡經營,寒窗十五載,三十五歲時才以第二名中舉。

"

他是一位科場失意的老舉子,以教書、賣文為生,直到六十歲才考中進士與唐順之、王慎中兩人均崇尚內容翔實、文字樸實的唐宋古文,並稱為嘉靖三大家。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歸有光。

歸有光—滿身才華,因何六十歲考中進士,一生悲情,留下傳世散文

歸有光

一、讀書應舉,連蹇不遇

歸有光三十五歲 (南京鄉試中舉)以前所在的書齋可能眾所周知,那就是有名的"項脊軒"。 因為歸有光的遠祖曾在太倉項脊涇居住過,由此而得名。歸有光自己在《項脊軒志》中有云:"餘自束髮(十五歲)讀書軒中", 至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他三十七歲時離開項脊軒,歸有光在這裡居住和讀書的生活長達二十二年之久。正如他自己所說:"然餘居於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喜的是,他可以借書滿架偃仰嘯歌,旁若無人地專心讀書;悲的是,他在這裡數次經歷了失去親人的生離死別。

歸有光的一生經歷了明代正德、嘉靖、隆慶三朝。他十四歲應童子試始,之後六赴鄉試,九上公車,六十歲考中三甲進士。除了最後五年的為官生涯,其餘大部分時間他都在應試中度過。然而這一過程,也伴隨了歸有光讀書、講學、著述、交友等諸多活動。

歸有光—滿身才華,因何六十歲考中進士,一生悲情,留下傳世散文

歸有光

明朝是一個科舉制度相對完備的王朝, 對於出身低微的讀書人而言,這是出人頭地的唯一渠道,家道中落的歸有光也不能免俗。 他從五六歲開始就誦讀四書五經, 一直讀到六十歲,五十多年的讀書人生,換來的是三甲進士, 官職為長興縣知縣。這段艱苦卓絕的寒窗生涯,揹負著歸有光整個家族期待的眼神,也揹負著他兩任妻子任勞任怨的短暫人生。

歸有光從小學習小學古事、《孝經》以及朱子著作等,十四歲就為同縣名士們所知,嘉靖十九年(1540)他因應天鄉試而被主試張治大加讚賞。除了張治以外,不少考官也都對歸有光期以厚望。但同時,也有人對他進行詆譭。不論是面對自己坎坷的經歷,還是他人的詆譽,歸有光始終以較為平和的心態,屢試不挫。

他八歲時,年僅二十五歲的母親就丟下三子兩女與世長辭,父親是個窮縣學生,家境急遽敗落。也許就是這種困境,迫使年幼的歸有光過早地懂得了人間憂難,開始奮發攻讀。歸有光自幼明悟絕人,九歲能成文章,十歲時就寫出了洋洋千餘言的《乞醯論》,十一、二歲"已慨然有志古人",十四歲應童子試,二十歲考了個第一名,補蘇州府學生員,同年到南京參加鄉試。"弱冠盡通六經、三史、大家之文"的歸有光,(王錫爵《明太僕寺丞歸公墓誌銘》)開始時對舉業滿懷信心可是,鄉試卻連連落第,五上南京,榜上無名,其間慘淡經營,寒窗十五載,三十五歲時才以第二名中舉。

歸有光—滿身才華,因何六十歲考中進士,一生悲情,留下傳世散文

項脊軒

嘉靖十九年(1540),三十五歲的歸有光舉應天鄉試第二名。這次考試,歸有光可謂一試成名,若干年後他仍回憶當時的情景道:

庚子之歲,舉於南都,而所試之文,乃得達於左右。顧稱賞之不置,時有獲侍而與聞之者,輒相告以為幸矣。子之見知於當世之鉅公長者如此。自後數試於禮部,遇明公之親知,未嘗不傳道其語以為寵。

文中提到的矩公長者就是當時的主試考官張治。張治(1488—1550),字文邦,號龍湖,嘉靖間歷官南京吏部侍郎,吏部侍郎,翰林學士掌院事,南京吏部尚書。據《金陵瑣事》載:"嘉靖十九年庚子科,主試張公治,龔公用卿,初取一卷,定為解元。見捲上皿字號,恐為他省監生,不可冠南畿,遂置之第二名。拆號,乃是名士歸有光。"王世貞在《歸太僕贊》中說:"故相張文毅公治時主試,得先生文而奇之,大以國士相許。""錢謙益也說:"嘉靖庚子,(歸有光)舉南京第二人,為茶陵張文隱公所知。

"

他是一位科場失意的老舉子,以教書、賣文為生,直到六十歲才考中進士與唐順之、王慎中兩人均崇尚內容翔實、文字樸實的唐宋古文,並稱為嘉靖三大家。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歸有光。

歸有光—滿身才華,因何六十歲考中進士,一生悲情,留下傳世散文

歸有光

一、讀書應舉,連蹇不遇

歸有光三十五歲 (南京鄉試中舉)以前所在的書齋可能眾所周知,那就是有名的"項脊軒"。 因為歸有光的遠祖曾在太倉項脊涇居住過,由此而得名。歸有光自己在《項脊軒志》中有云:"餘自束髮(十五歲)讀書軒中", 至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他三十七歲時離開項脊軒,歸有光在這裡居住和讀書的生活長達二十二年之久。正如他自己所說:"然餘居於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喜的是,他可以借書滿架偃仰嘯歌,旁若無人地專心讀書;悲的是,他在這裡數次經歷了失去親人的生離死別。

歸有光的一生經歷了明代正德、嘉靖、隆慶三朝。他十四歲應童子試始,之後六赴鄉試,九上公車,六十歲考中三甲進士。除了最後五年的為官生涯,其餘大部分時間他都在應試中度過。然而這一過程,也伴隨了歸有光讀書、講學、著述、交友等諸多活動。

歸有光—滿身才華,因何六十歲考中進士,一生悲情,留下傳世散文

歸有光

明朝是一個科舉制度相對完備的王朝, 對於出身低微的讀書人而言,這是出人頭地的唯一渠道,家道中落的歸有光也不能免俗。 他從五六歲開始就誦讀四書五經, 一直讀到六十歲,五十多年的讀書人生,換來的是三甲進士, 官職為長興縣知縣。這段艱苦卓絕的寒窗生涯,揹負著歸有光整個家族期待的眼神,也揹負著他兩任妻子任勞任怨的短暫人生。

歸有光從小學習小學古事、《孝經》以及朱子著作等,十四歲就為同縣名士們所知,嘉靖十九年(1540)他因應天鄉試而被主試張治大加讚賞。除了張治以外,不少考官也都對歸有光期以厚望。但同時,也有人對他進行詆譭。不論是面對自己坎坷的經歷,還是他人的詆譽,歸有光始終以較為平和的心態,屢試不挫。

他八歲時,年僅二十五歲的母親就丟下三子兩女與世長辭,父親是個窮縣學生,家境急遽敗落。也許就是這種困境,迫使年幼的歸有光過早地懂得了人間憂難,開始奮發攻讀。歸有光自幼明悟絕人,九歲能成文章,十歲時就寫出了洋洋千餘言的《乞醯論》,十一、二歲"已慨然有志古人",十四歲應童子試,二十歲考了個第一名,補蘇州府學生員,同年到南京參加鄉試。"弱冠盡通六經、三史、大家之文"的歸有光,(王錫爵《明太僕寺丞歸公墓誌銘》)開始時對舉業滿懷信心可是,鄉試卻連連落第,五上南京,榜上無名,其間慘淡經營,寒窗十五載,三十五歲時才以第二名中舉。

歸有光—滿身才華,因何六十歲考中進士,一生悲情,留下傳世散文

項脊軒

嘉靖十九年(1540),三十五歲的歸有光舉應天鄉試第二名。這次考試,歸有光可謂一試成名,若干年後他仍回憶當時的情景道:

庚子之歲,舉於南都,而所試之文,乃得達於左右。顧稱賞之不置,時有獲侍而與聞之者,輒相告以為幸矣。子之見知於當世之鉅公長者如此。自後數試於禮部,遇明公之親知,未嘗不傳道其語以為寵。

文中提到的矩公長者就是當時的主試考官張治。張治(1488—1550),字文邦,號龍湖,嘉靖間歷官南京吏部侍郎,吏部侍郎,翰林學士掌院事,南京吏部尚書。據《金陵瑣事》載:"嘉靖十九年庚子科,主試張公治,龔公用卿,初取一卷,定為解元。見捲上皿字號,恐為他省監生,不可冠南畿,遂置之第二名。拆號,乃是名士歸有光。"王世貞在《歸太僕贊》中說:"故相張文毅公治時主試,得先生文而奇之,大以國士相許。""錢謙益也說:"嘉靖庚子,(歸有光)舉南京第二人,為茶陵張文隱公所知。

歸有光—滿身才華,因何六十歲考中進士,一生悲情,留下傳世散文

此時的歸有光已是縱觀三代兩漢之文,遍覽諸子百家,上自九經二十一史,下至農圃醫卜之屬無所不博。歸有光的古文和俞仲蔚的詩歌、張子賓的制藝被譽為"崑山三絕"。當時主試江南的張文毅謂歸有光是"賈(誼)、董(仲舒)再世"。以歸有光的才學和聲望,考取進士應是勝券在握了。在鄉試高中的同年冬天,歸有光僱上車馬日夜兼程北上,準備應第二年的禮部會試。誰知這次會試竟是名落孫山。南下還鄉後,他移居就近的嘉定安亭江上,開始了一邊讀書應試,一邊談道講學的生涯。四方學士紛紛慕名而來,少時十幾人,多時百餘人。

二、不附權貴 勇抗鉅子

歸有光曾不遺餘力地批評七子派創作上追章逐句、模擬刻竊、隨波逐流的做法,認為七子派及其追隨者,"乃惟追章琢句,模擬到竊、淫哇浮豔之為工,而不知其所為,敝一生以為之,徒為孔子之所放而己。"雖然他們自己標榜要上追秦、漢,但實際上卻僅僅拾魏、晉、齊、樑之涕唾:"區區徒取魏晉詩人之餘,幕擬鍛鍊以為工。"。而雕琢、模擬、尚華黜實的結果,使得他們喪失了辨別文章好壞的能力:"頗好剪紙染採之花,遂不知復有樹上天生花也。".以贗為美,以假為真,給文壇帶來不良影響.歸有光對七子派中有些人創作的批評應該說是切中肯綮的,前後七子的詩文集中,頗多模擬之作,甚至有整章只改易數字或數句者,這種傾向且逐漸成為一時好尚,"海內宗之,翕然成風",致使文風陳腐,無所創新。

"

他是一位科場失意的老舉子,以教書、賣文為生,直到六十歲才考中進士與唐順之、王慎中兩人均崇尚內容翔實、文字樸實的唐宋古文,並稱為嘉靖三大家。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歸有光。

歸有光—滿身才華,因何六十歲考中進士,一生悲情,留下傳世散文

歸有光

一、讀書應舉,連蹇不遇

歸有光三十五歲 (南京鄉試中舉)以前所在的書齋可能眾所周知,那就是有名的"項脊軒"。 因為歸有光的遠祖曾在太倉項脊涇居住過,由此而得名。歸有光自己在《項脊軒志》中有云:"餘自束髮(十五歲)讀書軒中", 至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他三十七歲時離開項脊軒,歸有光在這裡居住和讀書的生活長達二十二年之久。正如他自己所說:"然餘居於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喜的是,他可以借書滿架偃仰嘯歌,旁若無人地專心讀書;悲的是,他在這裡數次經歷了失去親人的生離死別。

歸有光的一生經歷了明代正德、嘉靖、隆慶三朝。他十四歲應童子試始,之後六赴鄉試,九上公車,六十歲考中三甲進士。除了最後五年的為官生涯,其餘大部分時間他都在應試中度過。然而這一過程,也伴隨了歸有光讀書、講學、著述、交友等諸多活動。

歸有光—滿身才華,因何六十歲考中進士,一生悲情,留下傳世散文

歸有光

明朝是一個科舉制度相對完備的王朝, 對於出身低微的讀書人而言,這是出人頭地的唯一渠道,家道中落的歸有光也不能免俗。 他從五六歲開始就誦讀四書五經, 一直讀到六十歲,五十多年的讀書人生,換來的是三甲進士, 官職為長興縣知縣。這段艱苦卓絕的寒窗生涯,揹負著歸有光整個家族期待的眼神,也揹負著他兩任妻子任勞任怨的短暫人生。

歸有光從小學習小學古事、《孝經》以及朱子著作等,十四歲就為同縣名士們所知,嘉靖十九年(1540)他因應天鄉試而被主試張治大加讚賞。除了張治以外,不少考官也都對歸有光期以厚望。但同時,也有人對他進行詆譭。不論是面對自己坎坷的經歷,還是他人的詆譽,歸有光始終以較為平和的心態,屢試不挫。

他八歲時,年僅二十五歲的母親就丟下三子兩女與世長辭,父親是個窮縣學生,家境急遽敗落。也許就是這種困境,迫使年幼的歸有光過早地懂得了人間憂難,開始奮發攻讀。歸有光自幼明悟絕人,九歲能成文章,十歲時就寫出了洋洋千餘言的《乞醯論》,十一、二歲"已慨然有志古人",十四歲應童子試,二十歲考了個第一名,補蘇州府學生員,同年到南京參加鄉試。"弱冠盡通六經、三史、大家之文"的歸有光,(王錫爵《明太僕寺丞歸公墓誌銘》)開始時對舉業滿懷信心可是,鄉試卻連連落第,五上南京,榜上無名,其間慘淡經營,寒窗十五載,三十五歲時才以第二名中舉。

歸有光—滿身才華,因何六十歲考中進士,一生悲情,留下傳世散文

項脊軒

嘉靖十九年(1540),三十五歲的歸有光舉應天鄉試第二名。這次考試,歸有光可謂一試成名,若干年後他仍回憶當時的情景道:

庚子之歲,舉於南都,而所試之文,乃得達於左右。顧稱賞之不置,時有獲侍而與聞之者,輒相告以為幸矣。子之見知於當世之鉅公長者如此。自後數試於禮部,遇明公之親知,未嘗不傳道其語以為寵。

文中提到的矩公長者就是當時的主試考官張治。張治(1488—1550),字文邦,號龍湖,嘉靖間歷官南京吏部侍郎,吏部侍郎,翰林學士掌院事,南京吏部尚書。據《金陵瑣事》載:"嘉靖十九年庚子科,主試張公治,龔公用卿,初取一卷,定為解元。見捲上皿字號,恐為他省監生,不可冠南畿,遂置之第二名。拆號,乃是名士歸有光。"王世貞在《歸太僕贊》中說:"故相張文毅公治時主試,得先生文而奇之,大以國士相許。""錢謙益也說:"嘉靖庚子,(歸有光)舉南京第二人,為茶陵張文隱公所知。

歸有光—滿身才華,因何六十歲考中進士,一生悲情,留下傳世散文

此時的歸有光已是縱觀三代兩漢之文,遍覽諸子百家,上自九經二十一史,下至農圃醫卜之屬無所不博。歸有光的古文和俞仲蔚的詩歌、張子賓的制藝被譽為"崑山三絕"。當時主試江南的張文毅謂歸有光是"賈(誼)、董(仲舒)再世"。以歸有光的才學和聲望,考取進士應是勝券在握了。在鄉試高中的同年冬天,歸有光僱上車馬日夜兼程北上,準備應第二年的禮部會試。誰知這次會試竟是名落孫山。南下還鄉後,他移居就近的嘉定安亭江上,開始了一邊讀書應試,一邊談道講學的生涯。四方學士紛紛慕名而來,少時十幾人,多時百餘人。

二、不附權貴 勇抗鉅子

歸有光曾不遺餘力地批評七子派創作上追章逐句、模擬刻竊、隨波逐流的做法,認為七子派及其追隨者,"乃惟追章琢句,模擬到竊、淫哇浮豔之為工,而不知其所為,敝一生以為之,徒為孔子之所放而己。"雖然他們自己標榜要上追秦、漢,但實際上卻僅僅拾魏、晉、齊、樑之涕唾:"區區徒取魏晉詩人之餘,幕擬鍛鍊以為工。"。而雕琢、模擬、尚華黜實的結果,使得他們喪失了辨別文章好壞的能力:"頗好剪紙染採之花,遂不知復有樹上天生花也。".以贗為美,以假為真,給文壇帶來不良影響.歸有光對七子派中有些人創作的批評應該說是切中肯綮的,前後七子的詩文集中,頗多模擬之作,甚至有整章只改易數字或數句者,這種傾向且逐漸成為一時好尚,"海內宗之,翕然成風",致使文風陳腐,無所創新。

歸有光—滿身才華,因何六十歲考中進士,一生悲情,留下傳世散文

歸有光

明代自開國之初的劉基、宋濂等留下一些好文章後,文壇上就開始瀰漫起一股浮飾摹古的風氣。從永樂到成化的幾十年間,久居館閣的"三楊"(士奇、榮、溥)統治文壇,提倡昌明博大的文體,作文雍容華貴、平庸空泛,號稱"臺閣體"。於是有李夢陽、何景明為首的"前七子"起來反對"臺閣體"。他們主張"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句摹字擬,以佶屈聱牙為高古。李、何七子致力於詩,散文並非所長,但是聲勢之盛,曾左右一世。到了嘉靖年間,李攀龍、王世貞等"後七子"又繼"前七子"而起,推波助瀾,變本加厲,摹古之風愈演愈烈。歸有光就是在這種散發著黴臭的摹古風氣中異軍突起的勇士,是一位敢於反抗潮流的正直文學家。

三、晚年入仕 兢業守職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歸有光在第九次會試中得到了進士的功名,被任命為長興知縣,時年他已經60歲。當時長興知縣已經空缺數年,縣務皆由胥吏把持。豪門大族勾結府衙為非作歹,監獄裡關滿了無辜的百姓。歸有光言及當時長興囚帳中:"除軍徒外,凡凌遲處死、斬、絞共七十九名",並稱"唐開元之盛,通天下死罪僅二十四人,今以區區二百里之縣,死罪之多,至於如此。職每當臨省,……未嘗不為之惻然痛心也:……而多有無辜枉濫者,寧可不為之申理。"歸有光將無辜判死罪的三十餘人省釋出獄,為受誣入獄者平反,並嚴辦魚肉百姓的惡吏與捕快。每次審判聽訟允許婦孺環立案前,不用官話而用吳語審訊,常當堂決斷。極少具獄,對已入獄者按律令給予衣食。一重囚母死,許其歸葬,料理喪事後,該囚不理會旁人嗾使,自動返回。當時長興地處貧僻,劫掠成風,有的盜賊二三十年官府不能擒治,為害甚大。歸有光便挑選精幹的士卒,事先告諭,賞罰分明,使之勇於效力,終於將悍盜擒獲。當時太湖邊十三戶平民,被烏程縣坐指為盜;又宜興縣誣六十人為盜,致被逼遠逃,田園荒蕪。歸有光親自旁緣湖上,遍入山中察知實情後,移文兩縣分別為他們昭雪。經過三年整治,長興風氣轉好,往日自太湖至湖州,商賈多被剽掠,後則船隻晝夜行駛,鄉間"夜不鳴犬"

"

他是一位科場失意的老舉子,以教書、賣文為生,直到六十歲才考中進士與唐順之、王慎中兩人均崇尚內容翔實、文字樸實的唐宋古文,並稱為嘉靖三大家。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歸有光。

歸有光—滿身才華,因何六十歲考中進士,一生悲情,留下傳世散文

歸有光

一、讀書應舉,連蹇不遇

歸有光三十五歲 (南京鄉試中舉)以前所在的書齋可能眾所周知,那就是有名的"項脊軒"。 因為歸有光的遠祖曾在太倉項脊涇居住過,由此而得名。歸有光自己在《項脊軒志》中有云:"餘自束髮(十五歲)讀書軒中", 至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他三十七歲時離開項脊軒,歸有光在這裡居住和讀書的生活長達二十二年之久。正如他自己所說:"然餘居於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喜的是,他可以借書滿架偃仰嘯歌,旁若無人地專心讀書;悲的是,他在這裡數次經歷了失去親人的生離死別。

歸有光的一生經歷了明代正德、嘉靖、隆慶三朝。他十四歲應童子試始,之後六赴鄉試,九上公車,六十歲考中三甲進士。除了最後五年的為官生涯,其餘大部分時間他都在應試中度過。然而這一過程,也伴隨了歸有光讀書、講學、著述、交友等諸多活動。

歸有光—滿身才華,因何六十歲考中進士,一生悲情,留下傳世散文

歸有光

明朝是一個科舉制度相對完備的王朝, 對於出身低微的讀書人而言,這是出人頭地的唯一渠道,家道中落的歸有光也不能免俗。 他從五六歲開始就誦讀四書五經, 一直讀到六十歲,五十多年的讀書人生,換來的是三甲進士, 官職為長興縣知縣。這段艱苦卓絕的寒窗生涯,揹負著歸有光整個家族期待的眼神,也揹負著他兩任妻子任勞任怨的短暫人生。

歸有光從小學習小學古事、《孝經》以及朱子著作等,十四歲就為同縣名士們所知,嘉靖十九年(1540)他因應天鄉試而被主試張治大加讚賞。除了張治以外,不少考官也都對歸有光期以厚望。但同時,也有人對他進行詆譭。不論是面對自己坎坷的經歷,還是他人的詆譽,歸有光始終以較為平和的心態,屢試不挫。

他八歲時,年僅二十五歲的母親就丟下三子兩女與世長辭,父親是個窮縣學生,家境急遽敗落。也許就是這種困境,迫使年幼的歸有光過早地懂得了人間憂難,開始奮發攻讀。歸有光自幼明悟絕人,九歲能成文章,十歲時就寫出了洋洋千餘言的《乞醯論》,十一、二歲"已慨然有志古人",十四歲應童子試,二十歲考了個第一名,補蘇州府學生員,同年到南京參加鄉試。"弱冠盡通六經、三史、大家之文"的歸有光,(王錫爵《明太僕寺丞歸公墓誌銘》)開始時對舉業滿懷信心可是,鄉試卻連連落第,五上南京,榜上無名,其間慘淡經營,寒窗十五載,三十五歲時才以第二名中舉。

歸有光—滿身才華,因何六十歲考中進士,一生悲情,留下傳世散文

項脊軒

嘉靖十九年(1540),三十五歲的歸有光舉應天鄉試第二名。這次考試,歸有光可謂一試成名,若干年後他仍回憶當時的情景道:

庚子之歲,舉於南都,而所試之文,乃得達於左右。顧稱賞之不置,時有獲侍而與聞之者,輒相告以為幸矣。子之見知於當世之鉅公長者如此。自後數試於禮部,遇明公之親知,未嘗不傳道其語以為寵。

文中提到的矩公長者就是當時的主試考官張治。張治(1488—1550),字文邦,號龍湖,嘉靖間歷官南京吏部侍郎,吏部侍郎,翰林學士掌院事,南京吏部尚書。據《金陵瑣事》載:"嘉靖十九年庚子科,主試張公治,龔公用卿,初取一卷,定為解元。見捲上皿字號,恐為他省監生,不可冠南畿,遂置之第二名。拆號,乃是名士歸有光。"王世貞在《歸太僕贊》中說:"故相張文毅公治時主試,得先生文而奇之,大以國士相許。""錢謙益也說:"嘉靖庚子,(歸有光)舉南京第二人,為茶陵張文隱公所知。

歸有光—滿身才華,因何六十歲考中進士,一生悲情,留下傳世散文

此時的歸有光已是縱觀三代兩漢之文,遍覽諸子百家,上自九經二十一史,下至農圃醫卜之屬無所不博。歸有光的古文和俞仲蔚的詩歌、張子賓的制藝被譽為"崑山三絕"。當時主試江南的張文毅謂歸有光是"賈(誼)、董(仲舒)再世"。以歸有光的才學和聲望,考取進士應是勝券在握了。在鄉試高中的同年冬天,歸有光僱上車馬日夜兼程北上,準備應第二年的禮部會試。誰知這次會試竟是名落孫山。南下還鄉後,他移居就近的嘉定安亭江上,開始了一邊讀書應試,一邊談道講學的生涯。四方學士紛紛慕名而來,少時十幾人,多時百餘人。

二、不附權貴 勇抗鉅子

歸有光曾不遺餘力地批評七子派創作上追章逐句、模擬刻竊、隨波逐流的做法,認為七子派及其追隨者,"乃惟追章琢句,模擬到竊、淫哇浮豔之為工,而不知其所為,敝一生以為之,徒為孔子之所放而己。"雖然他們自己標榜要上追秦、漢,但實際上卻僅僅拾魏、晉、齊、樑之涕唾:"區區徒取魏晉詩人之餘,幕擬鍛鍊以為工。"。而雕琢、模擬、尚華黜實的結果,使得他們喪失了辨別文章好壞的能力:"頗好剪紙染採之花,遂不知復有樹上天生花也。".以贗為美,以假為真,給文壇帶來不良影響.歸有光對七子派中有些人創作的批評應該說是切中肯綮的,前後七子的詩文集中,頗多模擬之作,甚至有整章只改易數字或數句者,這種傾向且逐漸成為一時好尚,"海內宗之,翕然成風",致使文風陳腐,無所創新。

歸有光—滿身才華,因何六十歲考中進士,一生悲情,留下傳世散文

歸有光

明代自開國之初的劉基、宋濂等留下一些好文章後,文壇上就開始瀰漫起一股浮飾摹古的風氣。從永樂到成化的幾十年間,久居館閣的"三楊"(士奇、榮、溥)統治文壇,提倡昌明博大的文體,作文雍容華貴、平庸空泛,號稱"臺閣體"。於是有李夢陽、何景明為首的"前七子"起來反對"臺閣體"。他們主張"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句摹字擬,以佶屈聱牙為高古。李、何七子致力於詩,散文並非所長,但是聲勢之盛,曾左右一世。到了嘉靖年間,李攀龍、王世貞等"後七子"又繼"前七子"而起,推波助瀾,變本加厲,摹古之風愈演愈烈。歸有光就是在這種散發著黴臭的摹古風氣中異軍突起的勇士,是一位敢於反抗潮流的正直文學家。

三、晚年入仕 兢業守職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歸有光在第九次會試中得到了進士的功名,被任命為長興知縣,時年他已經60歲。當時長興知縣已經空缺數年,縣務皆由胥吏把持。豪門大族勾結府衙為非作歹,監獄裡關滿了無辜的百姓。歸有光言及當時長興囚帳中:"除軍徒外,凡凌遲處死、斬、絞共七十九名",並稱"唐開元之盛,通天下死罪僅二十四人,今以區區二百里之縣,死罪之多,至於如此。職每當臨省,……未嘗不為之惻然痛心也:……而多有無辜枉濫者,寧可不為之申理。"歸有光將無辜判死罪的三十餘人省釋出獄,為受誣入獄者平反,並嚴辦魚肉百姓的惡吏與捕快。每次審判聽訟允許婦孺環立案前,不用官話而用吳語審訊,常當堂決斷。極少具獄,對已入獄者按律令給予衣食。一重囚母死,許其歸葬,料理喪事後,該囚不理會旁人嗾使,自動返回。當時長興地處貧僻,劫掠成風,有的盜賊二三十年官府不能擒治,為害甚大。歸有光便挑選精幹的士卒,事先告諭,賞罰分明,使之勇於效力,終於將悍盜擒獲。當時太湖邊十三戶平民,被烏程縣坐指為盜;又宜興縣誣六十人為盜,致被逼遠逃,田園荒蕪。歸有光親自旁緣湖上,遍入山中察知實情後,移文兩縣分別為他們昭雪。經過三年整治,長興風氣轉好,往日自太湖至湖州,商賈多被剽掠,後則船隻晝夜行駛,鄉間"夜不鳴犬"

歸有光—滿身才華,因何六十歲考中進士,一生悲情,留下傳世散文

歸有光雖然"八上公車而不遇",但還是不願甘休,因為科舉取士畢竟是封建社會下層文人仕進的唯一出路。嘉靖四十四年(1565),歸有光第九次參加會試時終於中了個三甲進士,這時年已六十。滿腹詩文經義,一心想為國出力的歸有光雖年已花甲,壯志依舊未衰。因為是三甲,不能授館職,只能到僻遠的長興當知縣。長興地處山區,長期沒有知縣,大小事務都由胥吏把持,豪門大族勾結官府為非作歹,監獄裡關滿了無辜的百姓,盜賊公行,民間雞犬不寧。當時有人勸歸有光不要去上任,以待更換,但他卻毅然前往。他到長興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興辦學校,培養後進。第二件事是整治惡吏,平反冤獄。把無辜辦了死罪的三十餘人省釋出獄,為無辜受誣入獄的一百零七人平了反,把魚肉百姓的惡吏和捕卒快手嚴加法辦。每次審判聽訟都讓婦女兒童環立案前,不用官話而用吳語審訊,以便百姓申訴。常常當堂決斷,而極少具獄。對已入獄者按律令給衣食。一重囚母死,歸有光准許他回家料理喪事後自己返回。那重囚料理完喪事後不聽旁人嗾使,竟然自己返回。

歸有光一心想學習兩漢循吏,做廉潔剛正之官。上司之命若不便施行便擱置不辦,而"直行己意",他公開在《長興縣編審告示》中宣佈:"當職謬寄百里之命,止知奉朝廷法令,以撫養小民;不敢阿意上官,以求保薦,是非譭譽,置之度外,不恤也。"在知長興的短短兩年中,歸有光實實在在為百姓做了幾件好事,深受百姓擁戴。

"

他是一位科場失意的老舉子,以教書、賣文為生,直到六十歲才考中進士與唐順之、王慎中兩人均崇尚內容翔實、文字樸實的唐宋古文,並稱為嘉靖三大家。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歸有光。

歸有光—滿身才華,因何六十歲考中進士,一生悲情,留下傳世散文

歸有光

一、讀書應舉,連蹇不遇

歸有光三十五歲 (南京鄉試中舉)以前所在的書齋可能眾所周知,那就是有名的"項脊軒"。 因為歸有光的遠祖曾在太倉項脊涇居住過,由此而得名。歸有光自己在《項脊軒志》中有云:"餘自束髮(十五歲)讀書軒中", 至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他三十七歲時離開項脊軒,歸有光在這裡居住和讀書的生活長達二十二年之久。正如他自己所說:"然餘居於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喜的是,他可以借書滿架偃仰嘯歌,旁若無人地專心讀書;悲的是,他在這裡數次經歷了失去親人的生離死別。

歸有光的一生經歷了明代正德、嘉靖、隆慶三朝。他十四歲應童子試始,之後六赴鄉試,九上公車,六十歲考中三甲進士。除了最後五年的為官生涯,其餘大部分時間他都在應試中度過。然而這一過程,也伴隨了歸有光讀書、講學、著述、交友等諸多活動。

歸有光—滿身才華,因何六十歲考中進士,一生悲情,留下傳世散文

歸有光

明朝是一個科舉制度相對完備的王朝, 對於出身低微的讀書人而言,這是出人頭地的唯一渠道,家道中落的歸有光也不能免俗。 他從五六歲開始就誦讀四書五經, 一直讀到六十歲,五十多年的讀書人生,換來的是三甲進士, 官職為長興縣知縣。這段艱苦卓絕的寒窗生涯,揹負著歸有光整個家族期待的眼神,也揹負著他兩任妻子任勞任怨的短暫人生。

歸有光從小學習小學古事、《孝經》以及朱子著作等,十四歲就為同縣名士們所知,嘉靖十九年(1540)他因應天鄉試而被主試張治大加讚賞。除了張治以外,不少考官也都對歸有光期以厚望。但同時,也有人對他進行詆譭。不論是面對自己坎坷的經歷,還是他人的詆譽,歸有光始終以較為平和的心態,屢試不挫。

他八歲時,年僅二十五歲的母親就丟下三子兩女與世長辭,父親是個窮縣學生,家境急遽敗落。也許就是這種困境,迫使年幼的歸有光過早地懂得了人間憂難,開始奮發攻讀。歸有光自幼明悟絕人,九歲能成文章,十歲時就寫出了洋洋千餘言的《乞醯論》,十一、二歲"已慨然有志古人",十四歲應童子試,二十歲考了個第一名,補蘇州府學生員,同年到南京參加鄉試。"弱冠盡通六經、三史、大家之文"的歸有光,(王錫爵《明太僕寺丞歸公墓誌銘》)開始時對舉業滿懷信心可是,鄉試卻連連落第,五上南京,榜上無名,其間慘淡經營,寒窗十五載,三十五歲時才以第二名中舉。

歸有光—滿身才華,因何六十歲考中進士,一生悲情,留下傳世散文

項脊軒

嘉靖十九年(1540),三十五歲的歸有光舉應天鄉試第二名。這次考試,歸有光可謂一試成名,若干年後他仍回憶當時的情景道:

庚子之歲,舉於南都,而所試之文,乃得達於左右。顧稱賞之不置,時有獲侍而與聞之者,輒相告以為幸矣。子之見知於當世之鉅公長者如此。自後數試於禮部,遇明公之親知,未嘗不傳道其語以為寵。

文中提到的矩公長者就是當時的主試考官張治。張治(1488—1550),字文邦,號龍湖,嘉靖間歷官南京吏部侍郎,吏部侍郎,翰林學士掌院事,南京吏部尚書。據《金陵瑣事》載:"嘉靖十九年庚子科,主試張公治,龔公用卿,初取一卷,定為解元。見捲上皿字號,恐為他省監生,不可冠南畿,遂置之第二名。拆號,乃是名士歸有光。"王世貞在《歸太僕贊》中說:"故相張文毅公治時主試,得先生文而奇之,大以國士相許。""錢謙益也說:"嘉靖庚子,(歸有光)舉南京第二人,為茶陵張文隱公所知。

歸有光—滿身才華,因何六十歲考中進士,一生悲情,留下傳世散文

此時的歸有光已是縱觀三代兩漢之文,遍覽諸子百家,上自九經二十一史,下至農圃醫卜之屬無所不博。歸有光的古文和俞仲蔚的詩歌、張子賓的制藝被譽為"崑山三絕"。當時主試江南的張文毅謂歸有光是"賈(誼)、董(仲舒)再世"。以歸有光的才學和聲望,考取進士應是勝券在握了。在鄉試高中的同年冬天,歸有光僱上車馬日夜兼程北上,準備應第二年的禮部會試。誰知這次會試竟是名落孫山。南下還鄉後,他移居就近的嘉定安亭江上,開始了一邊讀書應試,一邊談道講學的生涯。四方學士紛紛慕名而來,少時十幾人,多時百餘人。

二、不附權貴 勇抗鉅子

歸有光曾不遺餘力地批評七子派創作上追章逐句、模擬刻竊、隨波逐流的做法,認為七子派及其追隨者,"乃惟追章琢句,模擬到竊、淫哇浮豔之為工,而不知其所為,敝一生以為之,徒為孔子之所放而己。"雖然他們自己標榜要上追秦、漢,但實際上卻僅僅拾魏、晉、齊、樑之涕唾:"區區徒取魏晉詩人之餘,幕擬鍛鍊以為工。"。而雕琢、模擬、尚華黜實的結果,使得他們喪失了辨別文章好壞的能力:"頗好剪紙染採之花,遂不知復有樹上天生花也。".以贗為美,以假為真,給文壇帶來不良影響.歸有光對七子派中有些人創作的批評應該說是切中肯綮的,前後七子的詩文集中,頗多模擬之作,甚至有整章只改易數字或數句者,這種傾向且逐漸成為一時好尚,"海內宗之,翕然成風",致使文風陳腐,無所創新。

歸有光—滿身才華,因何六十歲考中進士,一生悲情,留下傳世散文

歸有光

明代自開國之初的劉基、宋濂等留下一些好文章後,文壇上就開始瀰漫起一股浮飾摹古的風氣。從永樂到成化的幾十年間,久居館閣的"三楊"(士奇、榮、溥)統治文壇,提倡昌明博大的文體,作文雍容華貴、平庸空泛,號稱"臺閣體"。於是有李夢陽、何景明為首的"前七子"起來反對"臺閣體"。他們主張"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句摹字擬,以佶屈聱牙為高古。李、何七子致力於詩,散文並非所長,但是聲勢之盛,曾左右一世。到了嘉靖年間,李攀龍、王世貞等"後七子"又繼"前七子"而起,推波助瀾,變本加厲,摹古之風愈演愈烈。歸有光就是在這種散發著黴臭的摹古風氣中異軍突起的勇士,是一位敢於反抗潮流的正直文學家。

三、晚年入仕 兢業守職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歸有光在第九次會試中得到了進士的功名,被任命為長興知縣,時年他已經60歲。當時長興知縣已經空缺數年,縣務皆由胥吏把持。豪門大族勾結府衙為非作歹,監獄裡關滿了無辜的百姓。歸有光言及當時長興囚帳中:"除軍徒外,凡凌遲處死、斬、絞共七十九名",並稱"唐開元之盛,通天下死罪僅二十四人,今以區區二百里之縣,死罪之多,至於如此。職每當臨省,……未嘗不為之惻然痛心也:……而多有無辜枉濫者,寧可不為之申理。"歸有光將無辜判死罪的三十餘人省釋出獄,為受誣入獄者平反,並嚴辦魚肉百姓的惡吏與捕快。每次審判聽訟允許婦孺環立案前,不用官話而用吳語審訊,常當堂決斷。極少具獄,對已入獄者按律令給予衣食。一重囚母死,許其歸葬,料理喪事後,該囚不理會旁人嗾使,自動返回。當時長興地處貧僻,劫掠成風,有的盜賊二三十年官府不能擒治,為害甚大。歸有光便挑選精幹的士卒,事先告諭,賞罰分明,使之勇於效力,終於將悍盜擒獲。當時太湖邊十三戶平民,被烏程縣坐指為盜;又宜興縣誣六十人為盜,致被逼遠逃,田園荒蕪。歸有光親自旁緣湖上,遍入山中察知實情後,移文兩縣分別為他們昭雪。經過三年整治,長興風氣轉好,往日自太湖至湖州,商賈多被剽掠,後則船隻晝夜行駛,鄉間"夜不鳴犬"

歸有光—滿身才華,因何六十歲考中進士,一生悲情,留下傳世散文

歸有光雖然"八上公車而不遇",但還是不願甘休,因為科舉取士畢竟是封建社會下層文人仕進的唯一出路。嘉靖四十四年(1565),歸有光第九次參加會試時終於中了個三甲進士,這時年已六十。滿腹詩文經義,一心想為國出力的歸有光雖年已花甲,壯志依舊未衰。因為是三甲,不能授館職,只能到僻遠的長興當知縣。長興地處山區,長期沒有知縣,大小事務都由胥吏把持,豪門大族勾結官府為非作歹,監獄裡關滿了無辜的百姓,盜賊公行,民間雞犬不寧。當時有人勸歸有光不要去上任,以待更換,但他卻毅然前往。他到長興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興辦學校,培養後進。第二件事是整治惡吏,平反冤獄。把無辜辦了死罪的三十餘人省釋出獄,為無辜受誣入獄的一百零七人平了反,把魚肉百姓的惡吏和捕卒快手嚴加法辦。每次審判聽訟都讓婦女兒童環立案前,不用官話而用吳語審訊,以便百姓申訴。常常當堂決斷,而極少具獄。對已入獄者按律令給衣食。一重囚母死,歸有光准許他回家料理喪事後自己返回。那重囚料理完喪事後不聽旁人嗾使,竟然自己返回。

歸有光一心想學習兩漢循吏,做廉潔剛正之官。上司之命若不便施行便擱置不辦,而"直行己意",他公開在《長興縣編審告示》中宣佈:"當職謬寄百里之命,止知奉朝廷法令,以撫養小民;不敢阿意上官,以求保薦,是非譭譽,置之度外,不恤也。"在知長興的短短兩年中,歸有光實實在在為百姓做了幾件好事,深受百姓擁戴。

歸有光—滿身才華,因何六十歲考中進士,一生悲情,留下傳世散文

歸有光墓

隆慶二年(1568),六十三歲的歸有光遷順德通判。按明制,"進士為令,無為遷倅"。所以歸有光的升遷實為重抑。歸有光曾氣憤地說:"號稱三輔近,不異湘水投。"既是剛正不阿,又是守職安分,這是歸有光性格的兩個方面。他雖然對遷升順德通判大為不滿,但一到任上卻還是兢兢業業,一絲不苟。他利用馬政通判的清閒,廣閱史籍,採訪掌故,修了一部完備的《馬政志》。隆慶四年(1570),歸有光到北京朝賀萬壽節,同年升為南京太僕寺寺丞,但1750年仍然留在北京掌內閣制敕房,纂修《世宗實錄》。歸有光正恨"平生足跡不及天下,又不得當世奇功偉烈書之",藏書樓,讀到內閣所藏異書。不幸,正在這大開眼界準備顯露自己的才華,以遂平生之願的時候,卻被病魔纏身。他雖然帶病堅持了一段時間,但終於在第二年(隆慶五年,即公元1571年)抱恨死於北京,時年六十六歲。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