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上什麼聽古典音樂? | 爭鳴

文 |陳嶺

有一本書名叫《穿T恤聽古典音樂》,內容涉及很廣,從聽古典音樂的禮儀,音樂家的生活、寫作的背景到音樂作品本身,書名用“穿T恤”表示欣賞狀態的平和輕鬆,當古典音樂拋卻繁文縟節,俯下身姿時,對於大部分非專業的觀眾而言,會變得伸手可觸,親切可人。穿上什麼聽古典音樂其實也有“穿上”何種心情和態度的意思,現在為了讓更多人走進音樂世界,有的音樂會增加了導賞的環節,卻帶來一種討論:音樂難道只能靠音樂背後的背景故事,或者將音樂文學化、故事化、造型化才能吸引觀眾嗎?這是否與音樂的基本屬性和表現機制背道而馳?另一個方面,面對音樂表現的機制,觀眾又該持何種賞樂意願和心態去傾聽呢?

從敬而遠之到走進音樂世界

很多人對古典音樂和從事古典音樂的人持尊敬的態度,這個“敬”是肅然起敬還是敬而遠之,差別很大——前者是因為懂得並欣賞,油然而生的尊敬,後者是帶有顧慮而不願接近,顧慮的關鍵其實就是音樂美學界爭論多年的焦點:音樂需要懂嗎?周海宏曾經在《音樂何需懂》一書中提到過欣賞嚴肅音樂的困難,樵夫鍾子期能聽懂俞伯牙的音樂,而很多觀眾卻認為自己是對牛彈琴的那頭牛,在音樂中非但不能獲得愉悅共鳴,反而伴隨挫敗和自卑,這與欣賞音樂的目的背道而馳。但音樂欣賞之路如同人的成長,需要過程和耐心,就如嬰孩長大成人一般,從輔食到火鍋,這個過程豈能本末倒置,一蹴而就?

音樂導賞的出現彷彿是引領之手,將觀眾牽引到音樂之路上來,這個過程其實也是學習的過程。初期講些音樂本體之外的“題外話”未嘗不可,比如創作的背景和音樂家的生活,因為音樂始終是人的產物,音樂作品總會烙下作曲家生長的時代烙印和個人特色。

還有一類導賞會將音樂的語彙與某個畫面、情緒對應,難免會有人擔心此類導賞會將音樂文學化、美術化,會導致音樂想象力的同質化。這樣的擔心不無道理,曾經有一位幼教老師提出一個困惑,要不要在欣賞的開始將標題告訴小朋友,如果提前告訴豈不是限制了孩子的想象力?如果押後總結,又恐怕答案五花八門不能點題,讓孩子覺得自己聽錯了,這樣的顧慮豈不是和導賞一樣。

這個顧慮就是老問題——音樂需要怎麼懂。“懂”如果指的是聽出整齊劃一的答案,或者必須將音樂聽出指意性和描繪性,那麼大可以不必懂。但“懂”是利用人的五感聯覺音樂,將聽覺形象和其他感官聯通起來,聽出一些想象,一點意趣、決心和感動,那麼音樂可以懂。音樂導賞結合音樂本身,通過啟發幫助觀眾建立聯覺,激發欣賞的興趣,養成欣賞的習慣,有何不可?只要把握尺度,緊扣音樂,不設條框即可。

常規音樂會其實出現語言介紹並不合適,但音樂導賞的出現就是照顧到大多數,讓儘可能多的人愛上音樂。音樂欣賞之路上應該給與人們足夠的寬容和耐心。就像人吃藥時裹上糖衣和膠囊,除了讓味覺舒適,還可以讓藥緩釋,如果導賞讓高不可攀的古典音樂變得可以平易近人,能循序漸進滲透到人的生活中去,讓觀眾輕鬆走進音樂世界,那麼導賞的出現是值得讚賞的,因為現在的導賞是為了將來脫離導賞去欣賞音樂。

是來音樂廳還是來聽音樂

現在我們再從觀眾的角度來談談賞樂意願的問題。如果音樂是為人的耳朵做的大餐,那麼觀眾明確自己的需求選擇音樂會很重要。音樂無高低層次,這與茶無貴賤,適者為珍是一個道理。如果僅僅是為了完成任務,或者彰顯品位,而坐如針氈甚至製造嘈雜,那麼不僅與欣賞音樂的意願漸行漸遠,還會破壞音樂會的氣氛。因此穿上什麼去聽音樂很重要,就如同穿上什麼心情、帶上何種意願去聽音樂一樣。

首先是放鬆心情,不預設目的。因為聆聽古典音樂不存在絕對指南,如有過音樂學習經歷,那麼對理解音樂或所幫助;即便沒有相當音樂基礎知識也無妨,大膽去感受並在音樂中尊重自我的體驗,藝術的產生就是為了釋放天性。

其次是積極發掘未知的自我。曾經有位學生告訴我,他並不喜歡搖滾,除了皇后樂隊。直到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上映,看到弗雷迪的臺詞:“用歌劇的規模、希臘悲劇的痛苦、莎士比亞作品的才智、音樂劇無拘無束的喜悅,來做一張搖滾專輯。讓每個人都感到歸屬感。”他才恍然大悟——當一個音樂與你達成共鳴時,可以不去細究它的成分和組成,只需要喜歡。也可以去細究它的內容和形式,讓審美的趣味成長起來。

審美的認識和意願可以是現時的,也可以是未來的。藝術的存在本就是為了滿足人的需求和激發人的好奇心,是表達探索現在和未來的願望。都說崑曲式微,不符合當代年輕人審美需求,但青春版《牡丹亭》進高校,吸引年輕觀眾之餘,還根據八大高校學生的精彩觀後感整理出了《圓夢》這本書,因此,人對自我的發掘和對藝術的探索是可以無窮盡的。選擇一場合適的音樂會不僅是符合口味,因為口味之內是舒適區,口味之外是盲點,還要抱著好奇心,去探究自己的可能性。

從史前藝術的存在,我們可以發現藝術是人類最早的文明,比科學和哲學的誕生還早些,且每一個民族和時代都有藝術,這充分說明人創造了藝術,但人更需要藝術。藝術從來都是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古典音樂不是高冷派,因為裡面包含人的精神和感情、文化和傳統。結合多種文化元素去推廣古典音樂,可以讓更多的人進入音樂世界,這對古典音樂是保護和促進。而觀眾作為藝術的接受者,認識自我和認識音樂同樣重要,不畏懼、不自卑、不侷限地去欣賞音樂,才能讓音樂欣賞更有意義。

- THE END -

歡迎關注《音樂週報》

快手、抖音賬號

近期熱門文章

你所不知道的巴黎聖母院和音樂的故事

《音樂週報》@你!快來說出你和《音樂週報》的故事…

音樂教師有哪些隱性負擔?| 爭鳴

足不出戶,跟世界排名前30音樂院校導師直接上課

北京合唱節5月開幕,音樂週報與北京音樂家協會邀全國合唱團晉京展演

訂閱2019年《音樂週報》,戳這裡!

快收藏!改革開放“40載·40歌”完整版來了

潮·湧 | 改革開放40年之“十大古典音樂事件”

民族管絃樂隊座位究竟怎麼排?

唱合唱,你的聲音“炸”嗎?

穿上什麼聽古典音樂? | 爭鳴

Q:想訂閱《音樂週報》?

A:請進入“音樂週報”微信公眾號,點擊下拉菜單“訂閱報紙”。

Q:想投稿?

A:發這裡 [email protected]

Q:想合作?

A:請點擊下拉菜單“廣告合作”。

穿上什麼聽古典音樂? | 爭鳴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