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英兒》看顧城的死亡意識'

顧城 小說 謝燁 詩歌 不完美媽媽 迴歸文學 2019-09-03
"

顧城,一個在80年代的中國詩壇上閃閃發光的天才型詩人。8歲開始寫詩,兒時創作諸如《鬆塔》《煙囪》《星月的由來》等小詩已充分展現了他的詩歌天賦。然而,"天才在左,瘋子在右"——1993年10月8日,顧城在新西蘭的一座小島上用斧頭砍傷妻子謝燁致其死亡,顧城也自縊於一棵大樹下,夫妻倆雙雙殞命。此事一出,不僅詩壇譁然,整個社會都為之震驚。顧城何以會做出如此瘋狂殘暴之事?儘管當時眾說紛紜,但真假難辨。時過境遷,如今偶然間看到顧城生前的絕筆之作(同時也是顧城唯一的一部小說)《英兒》,似乎從中窺見了顧城弒妻及自殺的祕密。

在《英兒》這部小說裡,顧城以第一人稱的口吻(小說裡"我"的名字就是顧城)講述了與女主人公英兒和妻子雷的生活。很多人將這部小說視作是顧城對自己生活的真實記錄,尤其是小說中出現的大量細膩的心理描寫、坦率真誠的直白和一些書信原件的引用,都使得這部小說看起來更加真實。作為小說,《英兒》固然有它的虛構性,但其中也必然隱藏著來自作者自己的聲音,《英兒》中所體現出來的顧城的死亡意識,便是值得關注的一點。顧城的死亡意識是理解其瘋狂行為的一把鑰匙,本文試以《英兒》這部小說為原點,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細細剖析顧城的死亡意識。

"

顧城,一個在80年代的中國詩壇上閃閃發光的天才型詩人。8歲開始寫詩,兒時創作諸如《鬆塔》《煙囪》《星月的由來》等小詩已充分展現了他的詩歌天賦。然而,"天才在左,瘋子在右"——1993年10月8日,顧城在新西蘭的一座小島上用斧頭砍傷妻子謝燁致其死亡,顧城也自縊於一棵大樹下,夫妻倆雙雙殞命。此事一出,不僅詩壇譁然,整個社會都為之震驚。顧城何以會做出如此瘋狂殘暴之事?儘管當時眾說紛紜,但真假難辨。時過境遷,如今偶然間看到顧城生前的絕筆之作(同時也是顧城唯一的一部小說)《英兒》,似乎從中窺見了顧城弒妻及自殺的祕密。

在《英兒》這部小說裡,顧城以第一人稱的口吻(小說裡"我"的名字就是顧城)講述了與女主人公英兒和妻子雷的生活。很多人將這部小說視作是顧城對自己生活的真實記錄,尤其是小說中出現的大量細膩的心理描寫、坦率真誠的直白和一些書信原件的引用,都使得這部小說看起來更加真實。作為小說,《英兒》固然有它的虛構性,但其中也必然隱藏著來自作者自己的聲音,《英兒》中所體現出來的顧城的死亡意識,便是值得關注的一點。顧城的死亡意識是理解其瘋狂行為的一把鑰匙,本文試以《英兒》這部小說為原點,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細細剖析顧城的死亡意識。

從《英兒》看顧城的死亡意識

一、 顧城死亡意識中的生死觀

死,不僅僅關乎死,也關乎生。從《英兒》這部作品來關照顧城的死亡意識,其中首先體現出的便是他對於生與死兩個層面的態度和思考,簡言之即生死觀。

關於死,顧城在《英兒》中所表現出來的態度是清醒而冷靜的,甚至可以說,顧城是嚮往死亡的。這種態度顯然是因為顧城對於死的含義有著不同常人的理解和看法。顧城在《英兒》中寫道:"死不是空虛的,死是實在的。""死亡不是可怕的事。對於你們來說,死亡是最可怕的,所以你不知道有比死更寶貝的東西。""我需要死,因為這件事對於我,是真切的。""我很珍惜我的死,它像顏料一樣美麗,應該畫一張畫。"……諸如此類的話語在《英兒》中幾乎俯拾即是。在這些言語的背後,顧城對於死亡的理解和態度也躍然紙上。對於常人來說虛幻抽象的"死",在顧城這裡卻不是空虛的,而是實在的,真切的;並且你們認為死亡是可怕的,"我"卻不這麼認為,而且"我"知道有比死亡更"寶貝"的東西;除此之外,死還是美麗的,所以"我"珍惜它。

其次,是顧城對於"生"的態度。對於這一點,或許可以簡單地以一句話來概括顧城的態度,即"因為活著而活著,而非為了活著而活著。"也就是說,活著已經無所謂意義,只是因為還有死去,所以只好活著,但是生活本身已經遠沒有繼續下去的目標和動力。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說,生其實是為了死的。關於顧城對於"生"的態度,我們在《英兒》中也不難找到答案——"為了消磨時間,我做了木匠,養了豬,寫了詩。"不管是"做木匠"、"養豬"亦或是"寫詩",對於"我"來說,都不過是為了"消磨時間",沒有任何生活的意義可言。不光沒有意義,"我"甚至是憎恨生活的——"我聽你無聲無息地走了,到生活裡去了,這是我憎恨的事。我很驚訝人為什麼願意活,而活就是生活。……我生來不是屬於生活的,我住在我的房間裡,不到街上去。"並且,"沒有比一直活下去更可怕的了。"

而在"生"與"死"的關係上,《英兒》中寫道:"活與其說是本能,還不如說是興趣。……活的沒有興趣了也就該死了。"也就是說,在顧城眼中,倘若"活的沒有興趣了",便"就該死了",死完全不是因為其他的什麼原因,生活沒有什麼意義或道理,只有興趣可言。另外,《英兒》中還寫:"我們要一起葬在生活的土裡,我們要無聲無息,我們要如歌如訴,我們要活在這幸福的死亡裡。我們不需要復活,不需要那支離破碎的惡夢,我們生活夠了,現在應該休息。"生活是一個"支離破碎的惡夢",而死,則是"生活夠了"之後的一種"休息",我們"活在這幸福的死亡"裡。

從《英兒》來看,或許可以說,在顧城這裡,生與死已經有了與世俗意義上完全相反的含義。顧城非但不畏懼死亡,反而覺得死比生更值得嚮往,這是顧城死亡意識中最根本的一個層面。

"

顧城,一個在80年代的中國詩壇上閃閃發光的天才型詩人。8歲開始寫詩,兒時創作諸如《鬆塔》《煙囪》《星月的由來》等小詩已充分展現了他的詩歌天賦。然而,"天才在左,瘋子在右"——1993年10月8日,顧城在新西蘭的一座小島上用斧頭砍傷妻子謝燁致其死亡,顧城也自縊於一棵大樹下,夫妻倆雙雙殞命。此事一出,不僅詩壇譁然,整個社會都為之震驚。顧城何以會做出如此瘋狂殘暴之事?儘管當時眾說紛紜,但真假難辨。時過境遷,如今偶然間看到顧城生前的絕筆之作(同時也是顧城唯一的一部小說)《英兒》,似乎從中窺見了顧城弒妻及自殺的祕密。

在《英兒》這部小說裡,顧城以第一人稱的口吻(小說裡"我"的名字就是顧城)講述了與女主人公英兒和妻子雷的生活。很多人將這部小說視作是顧城對自己生活的真實記錄,尤其是小說中出現的大量細膩的心理描寫、坦率真誠的直白和一些書信原件的引用,都使得這部小說看起來更加真實。作為小說,《英兒》固然有它的虛構性,但其中也必然隱藏著來自作者自己的聲音,《英兒》中所體現出來的顧城的死亡意識,便是值得關注的一點。顧城的死亡意識是理解其瘋狂行為的一把鑰匙,本文試以《英兒》這部小說為原點,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細細剖析顧城的死亡意識。

從《英兒》看顧城的死亡意識

一、 顧城死亡意識中的生死觀

死,不僅僅關乎死,也關乎生。從《英兒》這部作品來關照顧城的死亡意識,其中首先體現出的便是他對於生與死兩個層面的態度和思考,簡言之即生死觀。

關於死,顧城在《英兒》中所表現出來的態度是清醒而冷靜的,甚至可以說,顧城是嚮往死亡的。這種態度顯然是因為顧城對於死的含義有著不同常人的理解和看法。顧城在《英兒》中寫道:"死不是空虛的,死是實在的。""死亡不是可怕的事。對於你們來說,死亡是最可怕的,所以你不知道有比死更寶貝的東西。""我需要死,因為這件事對於我,是真切的。""我很珍惜我的死,它像顏料一樣美麗,應該畫一張畫。"……諸如此類的話語在《英兒》中幾乎俯拾即是。在這些言語的背後,顧城對於死亡的理解和態度也躍然紙上。對於常人來說虛幻抽象的"死",在顧城這裡卻不是空虛的,而是實在的,真切的;並且你們認為死亡是可怕的,"我"卻不這麼認為,而且"我"知道有比死亡更"寶貝"的東西;除此之外,死還是美麗的,所以"我"珍惜它。

其次,是顧城對於"生"的態度。對於這一點,或許可以簡單地以一句話來概括顧城的態度,即"因為活著而活著,而非為了活著而活著。"也就是說,活著已經無所謂意義,只是因為還有死去,所以只好活著,但是生活本身已經遠沒有繼續下去的目標和動力。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說,生其實是為了死的。關於顧城對於"生"的態度,我們在《英兒》中也不難找到答案——"為了消磨時間,我做了木匠,養了豬,寫了詩。"不管是"做木匠"、"養豬"亦或是"寫詩",對於"我"來說,都不過是為了"消磨時間",沒有任何生活的意義可言。不光沒有意義,"我"甚至是憎恨生活的——"我聽你無聲無息地走了,到生活裡去了,這是我憎恨的事。我很驚訝人為什麼願意活,而活就是生活。……我生來不是屬於生活的,我住在我的房間裡,不到街上去。"並且,"沒有比一直活下去更可怕的了。"

而在"生"與"死"的關係上,《英兒》中寫道:"活與其說是本能,還不如說是興趣。……活的沒有興趣了也就該死了。"也就是說,在顧城眼中,倘若"活的沒有興趣了",便"就該死了",死完全不是因為其他的什麼原因,生活沒有什麼意義或道理,只有興趣可言。另外,《英兒》中還寫:"我們要一起葬在生活的土裡,我們要無聲無息,我們要如歌如訴,我們要活在這幸福的死亡裡。我們不需要復活,不需要那支離破碎的惡夢,我們生活夠了,現在應該休息。"生活是一個"支離破碎的惡夢",而死,則是"生活夠了"之後的一種"休息",我們"活在這幸福的死亡"裡。

從《英兒》來看,或許可以說,在顧城這裡,生與死已經有了與世俗意義上完全相反的含義。顧城非但不畏懼死亡,反而覺得死比生更值得嚮往,這是顧城死亡意識中最根本的一個層面。

從《英兒》看顧城的死亡意識

二、 顧城死亡意識中的愛

倘若只是因為生活的無意義以及對於死亡不同於常人的態度,恐怕還不足以支撐起顧城的死亡意識,至少顧城應該不會因為對於生和死有著超乎常人的理解就義無反顧地選擇死。在《英兒》這部小說中所體現出的"愛",實實在在地豐富著顧城的死亡意識。這裡的愛,是男女之愛。一方面,這愛使他不忌憚死亡,甚至願意在愛中幸福地死去;另一方面,一旦這愛變得不完整,顧城便決絕地選擇死亡。

小說中有兩個女主人公,一個是妻子雷,另一個是英兒。英兒更多地扮演著情人的角色,但顧城卻認為,雷與英兒,都是他的妻子。顧城對於雷的情感其實更像是對母親的依賴和敬愛。小說中寫:"雷我愛你,我敬你呀,不是愛你。你老是不讓我走出去,我真喜歡這種安全。"所以顧城對於妻子雷與其說是愛,不如說是敬。他離不開雷,雷讓他有安全感,並且,"你讓我不太丟人,我也不喜歡自己鬧得亂紛紛的。"而與英兒的情感則更像是真正的男女情愛——"我真像拜神一樣的愛她,在夜晚,在柔和的燈光下,看她睡去的樣子,看她的眉。也輕輕的撩起了最早最早的情慾和幻想。"

在小說中,雷與英兒在生活中是非常和諧的,兩個人和睦相處的場景也使顧城欣喜不已——"有一天她做炸醬麵,你做南方菜,她做北方菜。我把兩輩子的愛都用完了。"另外,顧城還說:"我喜歡好女孩和好女孩在一起,過去不知為什麼,現在我知道了,那是我唯一實現愛的可能。"可以說,雷與英兒——實則是謝燁與英兒的和諧相處,讓顧城看到了他心心念念夢想著的"女兒世界"實現的可能,那世界中洋溢著愛。對於這愛,顧城說:"在愛的時候,死是平常的事。""愛到頂就死了。"同時顧城也明白,"我的愛,不是人能承受的。"這人所不能承受的愛,想來便是死亡。儘管在顧城看來,死是一個"很好的禮物"——"我需要死,……我需要把它給你,因為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禮物。""……我要給你靈魂和死亡。"但是顧城也明白,"沒有人需要這個禮物,一個也沒有。"

中國有句話說,"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古今中外也都許許多多的為愛殉情的故事,或許愛到極致,死也成為了一件極平常的事。顧城的死亡意識中正體現著這種對於雷和英兒極致的愛。與此同時,顧城這極致的愛是由雷和英兒共同支撐起來的,一旦一方缺失,這愛便不復完整,不完整的愛,讓顧城絕望。

在英兒跟著一個老頭離開他們共同生活的小島之後,小說中寫:"我知道我在渾身顫抖。我不能再這個時候犯病,我不瘋。我對自己說:我不犯病,我不犯病,我不犯病。我知道我必須堅持住,但是我周身湧動,必須堅持到那一刻。"而在同時擁有雷和英兒的時候,顧城說:"那是最好的日子,可以開花。"但是在英兒離開之後,顧城不再是以前的顧城——"我變成了一個比死還要壞的人,一個正常的瘋子。讓我在島上死三次都可以,不應該這樣讓我活下去,那麼困難。每一天,每一夜,都要用毒藥防止腐爛。""它不僅毀壞了我的生命,而且毀壞了我生命最深處的根,我的夢想。""因為我已經瘋了,一個死人,又不能腐敗,就像一個死了的樹不能變成木柴一樣。一些柔軟讓人噁心的蛀蟲,啃它。沒有比腐敗更難受的了。所以我祈求的是火焰。"從這些文字中,我們不難感受到顧城內心的絕望。英兒離開之後,他不再擁有理想中完整的愛,他甚至感到自己受到了欺騙,而且最讓他不能忍受的是,這欺騙正來自於他深愛的英兒。此時,死更變成了一件必要的事。正如他自己所言,"我祈求的是火焰。"

"

顧城,一個在80年代的中國詩壇上閃閃發光的天才型詩人。8歲開始寫詩,兒時創作諸如《鬆塔》《煙囪》《星月的由來》等小詩已充分展現了他的詩歌天賦。然而,"天才在左,瘋子在右"——1993年10月8日,顧城在新西蘭的一座小島上用斧頭砍傷妻子謝燁致其死亡,顧城也自縊於一棵大樹下,夫妻倆雙雙殞命。此事一出,不僅詩壇譁然,整個社會都為之震驚。顧城何以會做出如此瘋狂殘暴之事?儘管當時眾說紛紜,但真假難辨。時過境遷,如今偶然間看到顧城生前的絕筆之作(同時也是顧城唯一的一部小說)《英兒》,似乎從中窺見了顧城弒妻及自殺的祕密。

在《英兒》這部小說裡,顧城以第一人稱的口吻(小說裡"我"的名字就是顧城)講述了與女主人公英兒和妻子雷的生活。很多人將這部小說視作是顧城對自己生活的真實記錄,尤其是小說中出現的大量細膩的心理描寫、坦率真誠的直白和一些書信原件的引用,都使得這部小說看起來更加真實。作為小說,《英兒》固然有它的虛構性,但其中也必然隱藏著來自作者自己的聲音,《英兒》中所體現出來的顧城的死亡意識,便是值得關注的一點。顧城的死亡意識是理解其瘋狂行為的一把鑰匙,本文試以《英兒》這部小說為原點,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細細剖析顧城的死亡意識。

從《英兒》看顧城的死亡意識

一、 顧城死亡意識中的生死觀

死,不僅僅關乎死,也關乎生。從《英兒》這部作品來關照顧城的死亡意識,其中首先體現出的便是他對於生與死兩個層面的態度和思考,簡言之即生死觀。

關於死,顧城在《英兒》中所表現出來的態度是清醒而冷靜的,甚至可以說,顧城是嚮往死亡的。這種態度顯然是因為顧城對於死的含義有著不同常人的理解和看法。顧城在《英兒》中寫道:"死不是空虛的,死是實在的。""死亡不是可怕的事。對於你們來說,死亡是最可怕的,所以你不知道有比死更寶貝的東西。""我需要死,因為這件事對於我,是真切的。""我很珍惜我的死,它像顏料一樣美麗,應該畫一張畫。"……諸如此類的話語在《英兒》中幾乎俯拾即是。在這些言語的背後,顧城對於死亡的理解和態度也躍然紙上。對於常人來說虛幻抽象的"死",在顧城這裡卻不是空虛的,而是實在的,真切的;並且你們認為死亡是可怕的,"我"卻不這麼認為,而且"我"知道有比死亡更"寶貝"的東西;除此之外,死還是美麗的,所以"我"珍惜它。

其次,是顧城對於"生"的態度。對於這一點,或許可以簡單地以一句話來概括顧城的態度,即"因為活著而活著,而非為了活著而活著。"也就是說,活著已經無所謂意義,只是因為還有死去,所以只好活著,但是生活本身已經遠沒有繼續下去的目標和動力。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說,生其實是為了死的。關於顧城對於"生"的態度,我們在《英兒》中也不難找到答案——"為了消磨時間,我做了木匠,養了豬,寫了詩。"不管是"做木匠"、"養豬"亦或是"寫詩",對於"我"來說,都不過是為了"消磨時間",沒有任何生活的意義可言。不光沒有意義,"我"甚至是憎恨生活的——"我聽你無聲無息地走了,到生活裡去了,這是我憎恨的事。我很驚訝人為什麼願意活,而活就是生活。……我生來不是屬於生活的,我住在我的房間裡,不到街上去。"並且,"沒有比一直活下去更可怕的了。"

而在"生"與"死"的關係上,《英兒》中寫道:"活與其說是本能,還不如說是興趣。……活的沒有興趣了也就該死了。"也就是說,在顧城眼中,倘若"活的沒有興趣了",便"就該死了",死完全不是因為其他的什麼原因,生活沒有什麼意義或道理,只有興趣可言。另外,《英兒》中還寫:"我們要一起葬在生活的土裡,我們要無聲無息,我們要如歌如訴,我們要活在這幸福的死亡裡。我們不需要復活,不需要那支離破碎的惡夢,我們生活夠了,現在應該休息。"生活是一個"支離破碎的惡夢",而死,則是"生活夠了"之後的一種"休息",我們"活在這幸福的死亡"裡。

從《英兒》來看,或許可以說,在顧城這裡,生與死已經有了與世俗意義上完全相反的含義。顧城非但不畏懼死亡,反而覺得死比生更值得嚮往,這是顧城死亡意識中最根本的一個層面。

從《英兒》看顧城的死亡意識

二、 顧城死亡意識中的愛

倘若只是因為生活的無意義以及對於死亡不同於常人的態度,恐怕還不足以支撐起顧城的死亡意識,至少顧城應該不會因為對於生和死有著超乎常人的理解就義無反顧地選擇死。在《英兒》這部小說中所體現出的"愛",實實在在地豐富著顧城的死亡意識。這裡的愛,是男女之愛。一方面,這愛使他不忌憚死亡,甚至願意在愛中幸福地死去;另一方面,一旦這愛變得不完整,顧城便決絕地選擇死亡。

小說中有兩個女主人公,一個是妻子雷,另一個是英兒。英兒更多地扮演著情人的角色,但顧城卻認為,雷與英兒,都是他的妻子。顧城對於雷的情感其實更像是對母親的依賴和敬愛。小說中寫:"雷我愛你,我敬你呀,不是愛你。你老是不讓我走出去,我真喜歡這種安全。"所以顧城對於妻子雷與其說是愛,不如說是敬。他離不開雷,雷讓他有安全感,並且,"你讓我不太丟人,我也不喜歡自己鬧得亂紛紛的。"而與英兒的情感則更像是真正的男女情愛——"我真像拜神一樣的愛她,在夜晚,在柔和的燈光下,看她睡去的樣子,看她的眉。也輕輕的撩起了最早最早的情慾和幻想。"

在小說中,雷與英兒在生活中是非常和諧的,兩個人和睦相處的場景也使顧城欣喜不已——"有一天她做炸醬麵,你做南方菜,她做北方菜。我把兩輩子的愛都用完了。"另外,顧城還說:"我喜歡好女孩和好女孩在一起,過去不知為什麼,現在我知道了,那是我唯一實現愛的可能。"可以說,雷與英兒——實則是謝燁與英兒的和諧相處,讓顧城看到了他心心念念夢想著的"女兒世界"實現的可能,那世界中洋溢著愛。對於這愛,顧城說:"在愛的時候,死是平常的事。""愛到頂就死了。"同時顧城也明白,"我的愛,不是人能承受的。"這人所不能承受的愛,想來便是死亡。儘管在顧城看來,死是一個"很好的禮物"——"我需要死,……我需要把它給你,因為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禮物。""……我要給你靈魂和死亡。"但是顧城也明白,"沒有人需要這個禮物,一個也沒有。"

中國有句話說,"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古今中外也都許許多多的為愛殉情的故事,或許愛到極致,死也成為了一件極平常的事。顧城的死亡意識中正體現著這種對於雷和英兒極致的愛。與此同時,顧城這極致的愛是由雷和英兒共同支撐起來的,一旦一方缺失,這愛便不復完整,不完整的愛,讓顧城絕望。

在英兒跟著一個老頭離開他們共同生活的小島之後,小說中寫:"我知道我在渾身顫抖。我不能再這個時候犯病,我不瘋。我對自己說:我不犯病,我不犯病,我不犯病。我知道我必須堅持住,但是我周身湧動,必須堅持到那一刻。"而在同時擁有雷和英兒的時候,顧城說:"那是最好的日子,可以開花。"但是在英兒離開之後,顧城不再是以前的顧城——"我變成了一個比死還要壞的人,一個正常的瘋子。讓我在島上死三次都可以,不應該這樣讓我活下去,那麼困難。每一天,每一夜,都要用毒藥防止腐爛。""它不僅毀壞了我的生命,而且毀壞了我生命最深處的根,我的夢想。""因為我已經瘋了,一個死人,又不能腐敗,就像一個死了的樹不能變成木柴一樣。一些柔軟讓人噁心的蛀蟲,啃它。沒有比腐敗更難受的了。所以我祈求的是火焰。"從這些文字中,我們不難感受到顧城內心的絕望。英兒離開之後,他不再擁有理想中完整的愛,他甚至感到自己受到了欺騙,而且最讓他不能忍受的是,這欺騙正來自於他深愛的英兒。此時,死更變成了一件必要的事。正如他自己所言,"我祈求的是火焰。"

從《英兒》看顧城的死亡意識

三、顧城死亡意識中的靈魂信仰

顧城的死亡意識中所體現出的另一個重要內容,是他對於靈魂的信仰。如果不是相信人有靈魂的話,那麼死亡便意味著終結,在另一個世界重新建立一個夢幻的童話世界也就成為無稽之談。換句話說,正是基於靈魂信仰這一點,顧城在被英兒傷害之後才會急切地選擇死亡,他幻想著重新開始一個關於女孩的烏托邦世界。

《英兒》中寫:"雷,人真是有靈魂,生下來就有,不是瞎說。……我的靈魂到那去了,有時候相愛,有時候靈魂就飛走了。""可是我來世界上的時候,帶了靈魂。它使我不能品嚐生活的味道,它讓我覺得那淡然無味。""但我的靈魂卻是死亡而生,它願意回到那裡去,就像你們願意回家……""我什麼也沒有,你知道,除了我的靈魂,除了和這靈魂在一起的不太長的生命。""在靈魂上我信上帝。"……因為相信人有靈魂,相信天國的存在,所以在天國裡,建造一個"把世界關在外邊"的"女兒世界"是完全可能的。也正是因為相信人有靈魂,顧城才不忌憚死亡,甚至嚮往死亡,因為靈魂的存在使得死亡不再是終點,也可能是新的起點。在天國裡,靈魂依然可以相愛相守,雷與英兒依然可以一起做炸醬麵,讓日子重新開出花來。

對於死亡,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獨特的理解,模糊的也好,清晰的也好,都可看作是個人的死亡意識。其實在顧城之前的詩歌創作中,其死亡意識就已經顯露出來,譬如"讓死/來麻醉/我翻滾的心靈。"(《雨》)"我將死去/將變成浮動的謎/未來學者的目光/將充滿猜疑。"(《遺念》)"痛苦之路的終點/絕不是默默的死亡。"(《歌樂山組詩》),等等。從這些詩作中就可以發現,顧城早已開始思考死亡。而在《英兒》這部小說中,與"死"相關的字眼(譬如"死"、"死亡"、"死囚"、"死人"、"殺"等字眼)出現了高達150餘次。從詩歌到小說,在這頻繁出現的關於死亡的字眼背後,不難看出,顧城的死亡意識經歷了一個逐漸形成、也愈發清晰的過程。所以想來,其殺妻與自殺行為並不是衝動之舉,而是早有"預謀",但在這"預謀"背後,隱藏的卻是顧城對愛情、對生命、對現實生活的深深絕望。死亡則是溝通現實生活與幻想中的童話世界的一座橋樑,只有經歷死亡,人才能逃離現實生活,走向美好純淨的童話世界。在這個過程中,人失去的只是肉體,但靈魂卻是永生的,存在於童話世界中的,自然也是人的靈魂而非肉體。而最終選擇走上這座橋的顧城,正是一個極度渴望愛與被愛,同時也愛到極致的顧城,哪怕這愛是自私的,卻也是無比真誠的。

"

顧城,一個在80年代的中國詩壇上閃閃發光的天才型詩人。8歲開始寫詩,兒時創作諸如《鬆塔》《煙囪》《星月的由來》等小詩已充分展現了他的詩歌天賦。然而,"天才在左,瘋子在右"——1993年10月8日,顧城在新西蘭的一座小島上用斧頭砍傷妻子謝燁致其死亡,顧城也自縊於一棵大樹下,夫妻倆雙雙殞命。此事一出,不僅詩壇譁然,整個社會都為之震驚。顧城何以會做出如此瘋狂殘暴之事?儘管當時眾說紛紜,但真假難辨。時過境遷,如今偶然間看到顧城生前的絕筆之作(同時也是顧城唯一的一部小說)《英兒》,似乎從中窺見了顧城弒妻及自殺的祕密。

在《英兒》這部小說裡,顧城以第一人稱的口吻(小說裡"我"的名字就是顧城)講述了與女主人公英兒和妻子雷的生活。很多人將這部小說視作是顧城對自己生活的真實記錄,尤其是小說中出現的大量細膩的心理描寫、坦率真誠的直白和一些書信原件的引用,都使得這部小說看起來更加真實。作為小說,《英兒》固然有它的虛構性,但其中也必然隱藏著來自作者自己的聲音,《英兒》中所體現出來的顧城的死亡意識,便是值得關注的一點。顧城的死亡意識是理解其瘋狂行為的一把鑰匙,本文試以《英兒》這部小說為原點,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細細剖析顧城的死亡意識。

從《英兒》看顧城的死亡意識

一、 顧城死亡意識中的生死觀

死,不僅僅關乎死,也關乎生。從《英兒》這部作品來關照顧城的死亡意識,其中首先體現出的便是他對於生與死兩個層面的態度和思考,簡言之即生死觀。

關於死,顧城在《英兒》中所表現出來的態度是清醒而冷靜的,甚至可以說,顧城是嚮往死亡的。這種態度顯然是因為顧城對於死的含義有著不同常人的理解和看法。顧城在《英兒》中寫道:"死不是空虛的,死是實在的。""死亡不是可怕的事。對於你們來說,死亡是最可怕的,所以你不知道有比死更寶貝的東西。""我需要死,因為這件事對於我,是真切的。""我很珍惜我的死,它像顏料一樣美麗,應該畫一張畫。"……諸如此類的話語在《英兒》中幾乎俯拾即是。在這些言語的背後,顧城對於死亡的理解和態度也躍然紙上。對於常人來說虛幻抽象的"死",在顧城這裡卻不是空虛的,而是實在的,真切的;並且你們認為死亡是可怕的,"我"卻不這麼認為,而且"我"知道有比死亡更"寶貝"的東西;除此之外,死還是美麗的,所以"我"珍惜它。

其次,是顧城對於"生"的態度。對於這一點,或許可以簡單地以一句話來概括顧城的態度,即"因為活著而活著,而非為了活著而活著。"也就是說,活著已經無所謂意義,只是因為還有死去,所以只好活著,但是生活本身已經遠沒有繼續下去的目標和動力。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說,生其實是為了死的。關於顧城對於"生"的態度,我們在《英兒》中也不難找到答案——"為了消磨時間,我做了木匠,養了豬,寫了詩。"不管是"做木匠"、"養豬"亦或是"寫詩",對於"我"來說,都不過是為了"消磨時間",沒有任何生活的意義可言。不光沒有意義,"我"甚至是憎恨生活的——"我聽你無聲無息地走了,到生活裡去了,這是我憎恨的事。我很驚訝人為什麼願意活,而活就是生活。……我生來不是屬於生活的,我住在我的房間裡,不到街上去。"並且,"沒有比一直活下去更可怕的了。"

而在"生"與"死"的關係上,《英兒》中寫道:"活與其說是本能,還不如說是興趣。……活的沒有興趣了也就該死了。"也就是說,在顧城眼中,倘若"活的沒有興趣了",便"就該死了",死完全不是因為其他的什麼原因,生活沒有什麼意義或道理,只有興趣可言。另外,《英兒》中還寫:"我們要一起葬在生活的土裡,我們要無聲無息,我們要如歌如訴,我們要活在這幸福的死亡裡。我們不需要復活,不需要那支離破碎的惡夢,我們生活夠了,現在應該休息。"生活是一個"支離破碎的惡夢",而死,則是"生活夠了"之後的一種"休息",我們"活在這幸福的死亡"裡。

從《英兒》來看,或許可以說,在顧城這裡,生與死已經有了與世俗意義上完全相反的含義。顧城非但不畏懼死亡,反而覺得死比生更值得嚮往,這是顧城死亡意識中最根本的一個層面。

從《英兒》看顧城的死亡意識

二、 顧城死亡意識中的愛

倘若只是因為生活的無意義以及對於死亡不同於常人的態度,恐怕還不足以支撐起顧城的死亡意識,至少顧城應該不會因為對於生和死有著超乎常人的理解就義無反顧地選擇死。在《英兒》這部小說中所體現出的"愛",實實在在地豐富著顧城的死亡意識。這裡的愛,是男女之愛。一方面,這愛使他不忌憚死亡,甚至願意在愛中幸福地死去;另一方面,一旦這愛變得不完整,顧城便決絕地選擇死亡。

小說中有兩個女主人公,一個是妻子雷,另一個是英兒。英兒更多地扮演著情人的角色,但顧城卻認為,雷與英兒,都是他的妻子。顧城對於雷的情感其實更像是對母親的依賴和敬愛。小說中寫:"雷我愛你,我敬你呀,不是愛你。你老是不讓我走出去,我真喜歡這種安全。"所以顧城對於妻子雷與其說是愛,不如說是敬。他離不開雷,雷讓他有安全感,並且,"你讓我不太丟人,我也不喜歡自己鬧得亂紛紛的。"而與英兒的情感則更像是真正的男女情愛——"我真像拜神一樣的愛她,在夜晚,在柔和的燈光下,看她睡去的樣子,看她的眉。也輕輕的撩起了最早最早的情慾和幻想。"

在小說中,雷與英兒在生活中是非常和諧的,兩個人和睦相處的場景也使顧城欣喜不已——"有一天她做炸醬麵,你做南方菜,她做北方菜。我把兩輩子的愛都用完了。"另外,顧城還說:"我喜歡好女孩和好女孩在一起,過去不知為什麼,現在我知道了,那是我唯一實現愛的可能。"可以說,雷與英兒——實則是謝燁與英兒的和諧相處,讓顧城看到了他心心念念夢想著的"女兒世界"實現的可能,那世界中洋溢著愛。對於這愛,顧城說:"在愛的時候,死是平常的事。""愛到頂就死了。"同時顧城也明白,"我的愛,不是人能承受的。"這人所不能承受的愛,想來便是死亡。儘管在顧城看來,死是一個"很好的禮物"——"我需要死,……我需要把它給你,因為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禮物。""……我要給你靈魂和死亡。"但是顧城也明白,"沒有人需要這個禮物,一個也沒有。"

中國有句話說,"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古今中外也都許許多多的為愛殉情的故事,或許愛到極致,死也成為了一件極平常的事。顧城的死亡意識中正體現著這種對於雷和英兒極致的愛。與此同時,顧城這極致的愛是由雷和英兒共同支撐起來的,一旦一方缺失,這愛便不復完整,不完整的愛,讓顧城絕望。

在英兒跟著一個老頭離開他們共同生活的小島之後,小說中寫:"我知道我在渾身顫抖。我不能再這個時候犯病,我不瘋。我對自己說:我不犯病,我不犯病,我不犯病。我知道我必須堅持住,但是我周身湧動,必須堅持到那一刻。"而在同時擁有雷和英兒的時候,顧城說:"那是最好的日子,可以開花。"但是在英兒離開之後,顧城不再是以前的顧城——"我變成了一個比死還要壞的人,一個正常的瘋子。讓我在島上死三次都可以,不應該這樣讓我活下去,那麼困難。每一天,每一夜,都要用毒藥防止腐爛。""它不僅毀壞了我的生命,而且毀壞了我生命最深處的根,我的夢想。""因為我已經瘋了,一個死人,又不能腐敗,就像一個死了的樹不能變成木柴一樣。一些柔軟讓人噁心的蛀蟲,啃它。沒有比腐敗更難受的了。所以我祈求的是火焰。"從這些文字中,我們不難感受到顧城內心的絕望。英兒離開之後,他不再擁有理想中完整的愛,他甚至感到自己受到了欺騙,而且最讓他不能忍受的是,這欺騙正來自於他深愛的英兒。此時,死更變成了一件必要的事。正如他自己所言,"我祈求的是火焰。"

從《英兒》看顧城的死亡意識

三、顧城死亡意識中的靈魂信仰

顧城的死亡意識中所體現出的另一個重要內容,是他對於靈魂的信仰。如果不是相信人有靈魂的話,那麼死亡便意味著終結,在另一個世界重新建立一個夢幻的童話世界也就成為無稽之談。換句話說,正是基於靈魂信仰這一點,顧城在被英兒傷害之後才會急切地選擇死亡,他幻想著重新開始一個關於女孩的烏托邦世界。

《英兒》中寫:"雷,人真是有靈魂,生下來就有,不是瞎說。……我的靈魂到那去了,有時候相愛,有時候靈魂就飛走了。""可是我來世界上的時候,帶了靈魂。它使我不能品嚐生活的味道,它讓我覺得那淡然無味。""但我的靈魂卻是死亡而生,它願意回到那裡去,就像你們願意回家……""我什麼也沒有,你知道,除了我的靈魂,除了和這靈魂在一起的不太長的生命。""在靈魂上我信上帝。"……因為相信人有靈魂,相信天國的存在,所以在天國裡,建造一個"把世界關在外邊"的"女兒世界"是完全可能的。也正是因為相信人有靈魂,顧城才不忌憚死亡,甚至嚮往死亡,因為靈魂的存在使得死亡不再是終點,也可能是新的起點。在天國裡,靈魂依然可以相愛相守,雷與英兒依然可以一起做炸醬麵,讓日子重新開出花來。

對於死亡,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獨特的理解,模糊的也好,清晰的也好,都可看作是個人的死亡意識。其實在顧城之前的詩歌創作中,其死亡意識就已經顯露出來,譬如"讓死/來麻醉/我翻滾的心靈。"(《雨》)"我將死去/將變成浮動的謎/未來學者的目光/將充滿猜疑。"(《遺念》)"痛苦之路的終點/絕不是默默的死亡。"(《歌樂山組詩》),等等。從這些詩作中就可以發現,顧城早已開始思考死亡。而在《英兒》這部小說中,與"死"相關的字眼(譬如"死"、"死亡"、"死囚"、"死人"、"殺"等字眼)出現了高達150餘次。從詩歌到小說,在這頻繁出現的關於死亡的字眼背後,不難看出,顧城的死亡意識經歷了一個逐漸形成、也愈發清晰的過程。所以想來,其殺妻與自殺行為並不是衝動之舉,而是早有"預謀",但在這"預謀"背後,隱藏的卻是顧城對愛情、對生命、對現實生活的深深絕望。死亡則是溝通現實生活與幻想中的童話世界的一座橋樑,只有經歷死亡,人才能逃離現實生活,走向美好純淨的童話世界。在這個過程中,人失去的只是肉體,但靈魂卻是永生的,存在於童話世界中的,自然也是人的靈魂而非肉體。而最終選擇走上這座橋的顧城,正是一個極度渴望愛與被愛,同時也愛到極致的顧城,哪怕這愛是自私的,卻也是無比真誠的。

從《英兒》看顧城的死亡意識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