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故城縣---夏王竇建德故里

河北故城縣---夏王竇建德故里

故城縣地圖

故城縣,位於河北省東南部,京杭大運河西畔,東與山東省武城縣及德州市隔衛運河相望。總面積941平方公里,總人口為51萬。故城縣有“中國糧食生產先進縣”、“中國棉花生產百強縣”、“河北紅小豆之鄉”等稱號。

河北故城縣---夏王竇建德故里

運河橋

一、歷史沿革

1、夏商、西周三代,故城縣地當屬兗州。春秋戰國時,故城縣先後屬晉國東陽,齊國昔陽,燕國厝壽,趙國東武城。

秦時,故城縣屬鉅鹿郡厝縣。

2、西漢時,故城縣南半部屬冀州刺史部清河郡東陽縣、復陽縣、東武城縣。北半部屬信都郡廣川縣、歷縣。三國時,今故城地為魏國屬地。西晉時,縣地屬冀州清河郡武城縣、渤海郡廣川縣。東晉十六國時,故城縣地先後屬後趙、前燕、前秦、後燕4國轄。

河北故城縣---夏王竇建德故里

龍湖公園

3、北魏時,南部屬相州清河郡武城縣,北部屬冀州長樂郡廣川縣;北齊時,武城縣、廣川縣分別省入丘縣、棗強縣。

4、北宋時,慶曆八年改貝州為恩州,至和元年漳南縣省入歷亭縣,建炎後,沒於金。南部屬大名府路恩州武城縣,北部屬大名府路恩州歷亭縣。

5、南宋景定五年(蒙古至元元年1264年),北部置故城縣,縣治所設於漳南縣“故城”,故城名故城縣,屬直隸中書省河間路景州。自此,“故城縣”名始標記於冊。翌年廢故城縣為故城鎮。

河北故城縣---夏王竇建德故里

慶林寺塔

6、元初復置故城縣;明時,南部屬山東布政使司東昌府武城縣,北部屬北直隸省河間府景州故城縣;清時,南部屬山東布政使司臨清州武城縣,北部屬直隸省河間府景州故城縣。

7、1913年屬直隸省渤海道,次年屬津海道。1928年直屬河北省。1945年徙治鄭家口。

8、1949年屬衡水專區,1952年屬滄縣專區。1958年併入吳橋縣,1961年復設故城縣,屬滄州專區。1962年復屬衡水專區(1968年改地區)。1996年劃歸衡水市。

二、故城地名由來

隋開皇十八年(598年)改東陽縣置漳南縣,治今河北省故城縣東北故城鎮。屬貝州。唐武德七年(624年)徙治今山東省武城縣東北漳南鎮。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省為鎮。南宋景定五年(1264年,蒙古至元元年),北部置故城縣,縣治所設於漳南“故城”,故城名故城縣,

三、歷史名人

河北故城縣---夏王竇建德故里

竇建德畫像

1、竇建德(573-621年),祖籍扶風平陵(今陝西咸陽市),貝州漳南(今河北故城縣)人。隋末河北農民起義軍領袖,先後擊敗魏刀兒、宇文化及、孟海公等,建立夏國,稱雄河北,武德四年(621年)五月,為救王世充,在虎牢關一役被李世民擊敗並被俘,同年被唐高祖處死於長安。

2、馬中錫(1446~1512)明代官員、文學家。字天祿,號東田,祖籍大都,先世為避戰亂於明初徙於故城(今屬河北故城)縣。成化十一年進士,官至右都御史。以兵事為朝廷論罪,下獄死。能詩文,生平有文名,李夢陽、康海、王九思曾師從於他。《東郭先生和狼》這則寓言故事出自他的《東田集》。

3、周世選(1531年-1606年),字文賢,號衛陽,河北省故城縣故城鎮周莊村人。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進士,初於刑部實習,後任常州府推官、南京兵部尚書。周親臨海上巡防,並指揮常州郡傳檄拒敵,大破入侵日本倭寇。後仍倭患不息,週一面謹防,一面上疏朝廷,條陳禦敵建議。其弟子為其作傳稱:“東南半壁,終恃公以無恐”。

4、鄭長泰(1837—1909),今河北省故城縣鄭口鎮前香坊人。戲劇海派猴戲創始人。南派“猴戲”的代表人物當屬鄭長泰。他是京劇名角鄭法祥的父親。父子均擅長猴戲。

5、節振國(1910—1940),冀東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1910年出生于山東武城縣劉堂村(今故城縣鄭口鎮劉堂村人)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0歲隨父兄逃荒到開灤趙各莊煤礦,14歲起進礦當工人,在1938年開灤煤礦抗日大罷工鬥爭中,開灤趙各莊礦工人節振國極富傳奇色彩的故事被人們廣為傳頌。

圖文丨來源: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

相關推薦

推薦中...